浅谈声乐作品情感表现与处理

浅谈声乐作品情感表现与处理,第1张

其表现在歌唱的最高层次,最终目标是要将确定静止的声乐作品包含的声乐形象,通过科学的发生方法和技巧,用发自内心的情感再创造出具有原作和歌唱者本人所应有风格的音乐形象,并通过中外音乐作品实例加以具体分析。从而对声乐作品本身塑造完整的音乐形象,歌词内容和音乐形式有其独特的"形象"。即对作品情感表现及艺术处理上,有一个整体的构思与布局。通过举例对声乐专业技能的学习及体会,使其真正的把声音,呼吸,吐字,感情带进歌曲中

美声演唱的技巧及情感处理

 美声唱法运用了混合真声和假声的方式,相对于其他唱法,喉头位置比较低美声唱法是跟随教会音乐在20世纪初期传入我国的,并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演唱技巧系统下面我给大家介绍美声的演唱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美声演唱的技巧及情感处理

一、美声演唱的主要技巧

 美声唱法是具有较强的技术性的一种唱法,它既要求掌握科学有效的呼吸方法,也需要发声方式和共鸣腔体的协调配合,还要有灵活清晰的吐字和咬字方式,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演唱效果大打折扣,也证明演唱者的水平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熟练掌握美声演唱的主要技巧并加以针对性的训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美声演唱的水平。

(一)掌握科学有效的呼吸方法

 歌唱的前提是呼吸,像所有的声乐演唱一样,美声演唱的基本技能也是呼吸。歌唱中的呼吸不像日常生活中的呼吸一样是无意识的、本能性的,而是有特定目的的、刻意选择的呼吸方式,具有一定的技巧性。选择恰当的呼吸方法,能让歌唱行为获得充足的气息支持,演唱出高亢洪亮、圆润饱满的曲目。

 呼吸方法主要有上胸式呼吸、腹式呼吸和胸腹式联合呼吸这三种。其中上胸式呼吸方法使用上胸来控制呼吸,吸入的气体比较少,深度不够,发出的声音比较单薄、紧迫,弹性空间比较小。腹式呼吸主要通过扩张软肋和小腹的隆起与缩进来控制气息,在吸气深度上有很大优势,然而气息却容易出现阻滞,发声不够灵活,也有很大的局限性。胸腹式联合呼吸将腹部的肌肉、横膈膜和两肋以及胸腔联合起来进行呼吸,它能够有效地控制气息,吸气时平稳均衡,存储的气体很丰富,还能拓展音域,是一种科学有效的呼吸方法。

 因此,美声演唱者应当选择胸腹式联合呼吸法进行呼吸训练。在演唱即将开始时,同时张开鼻子和空腔吸入气体,使气体沉入肺部的最深处,然后逐渐扩张到胸腔,并张开腰的两侧,接着慢慢使横膈膜向下沉降,扩张起腰的周边,整个演唱所需要的气息就这样来维持。在呼气的时候,吐气要保持均匀,避免憋气或者漏气的情况出现。换气时要准确地找到换气口,在上半身的松弛状态下保持深呼吸。

 (二)利用共鸣的作用优化发声

 对于歌唱的发声来说,共鸣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发声的洪亮和具有穿透力,不是用强力就能取得的,而是主要依靠共鸣。共鸣就是使声音在发声体受到四周的阻挡之后发出回声,产生一种集中而令人回味的声音。如果只靠声带的强力震动,发出的声音是非常有限的,而且也比较单调,缺少悦耳性。然而,即使声带发出的声音比较微弱,只要能够充分调动运用共鸣腔体的功能,就可以使听众听到优美悦耳的曲调。正是如此,发声和共鸣才表现出密不可分的依存关系,共同影响着演唱的效果。

 与其他声乐唱法相比,美声最突出的特点是它的混合声区唱法。美声唱法的声音既有真声又有假声,并根据音高的比例需要将二者结合起来。在这种独特的发声方式中,美声唱法能够调动起来所有可以使用的共鸣腔体,主要有胸腔、咽腔(喉咽腔、口咽腔、鼻咽腔)、口腔、鼻腔以及头腔,并将其作为统一的整体综合利用,形成“整体共鸣法”,在最大程度上利用了共鸣的效果。

 在准备开唱的时候,美声演唱者要积极调整自己的身心状态,以进入兴奋的演唱状态。首先要迅速地做深呼吸动作,吸入充足的气体,并保持住吸进的气息,为进一步调用共鸣奠定基础。当各个共鸣腔体都充满气息时,已经准备充分,如果用声带发出声音,就会转化为饱满浑厚而动人心扉的优美歌声。还可以采用一定的`训练方法调节共鸣腔体的运用,如适度扩张口腔、咽腔、喉腔等形状可以调节的共鸣器官,通过共鸣腔体的协调配合,使音量更加宏厚,声区更加统一,音色优美而富于变化。

(三)灵活清晰地咬字吐字

 一首歌曲的构成是离不开歌词的,歌词既是歌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词曲创作者个人情感的体现和对歌曲赋予的意义载体。因此,灵活清晰地咬字和吐字是所有声乐演唱者的必备技能,美声唱法对此也有着较高的要求。美声唱法在咬字和吐字上强调“以字代声”,即通过无字练习寻找发声位置,然后将字安放在发声位置上,这样就使发音和吐字协调统一起来,增强了歌曲的饱满性和感染力。

 美声的语言比日常语言更富于形象化和表现性,因此略显夸张,尤其是字头、字身和字尾,对歌唱者的咬字和吐字能力都提出了较大的挑战。其中字头的要求是准确、灵巧,要保持舌头和唇齿的灵活性,咬完字头后要迅速过渡到字身,否则就会造成声音的不够流畅,影响内部腔体共鸣的产生。字头咬得太紧也可能造成一个字唱出来听着像两个字的情况,例如“唤”变成了“呼――安”。其次是字身,即歌唱的主要部分――韵母。当歌唱由字头过渡到字身时,要马上撤销字头所用的力量,使嘴巴进入放松状态,并一直进行韵母的发声,直到唱出来下一个字的瞬间。最后是归韵――字尾,字尾的收音要准确而恰当,并保持气息,从而使声音仍然停留在较高的位置。不要使尾音拖得太重或太长,否则会使字音变得断裂,声音的连贯性得不到保证。但是尾音收的太早也不行,因为不能充分发挥最重要的元音,造成观众听不清的情况。此外,还要树立整体概念,将整首歌曲的词从头到尾进行连贯演唱,从而一气呵成,轻重明确,实现较好的咬字和吐字。

二、美声演唱的情感处理

 对于音乐歌唱者来说,演唱的最终目的就是将歌词和乐曲转化为动人的情感,以音乐的力量触动听众内心深处的柔软之处,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因此,准确地把握作品中的情感要素、并完整地传达出来,是美声演唱过程中一个需要特别重视的内容。词曲作者是音乐作品的第一创作者,而现实演唱者则是将作品的生命激活的第二创作者,情感的共鸣和传递是连接这两种创作的内部纽带,也是歌曲打动听众的关键所在。

(一)深入理解歌曲中蕴含的情感

 作为一种艺术作品,任何歌曲都是创作者及其所代表的群体在特定时代的生活体验和感悟的结晶,蕴含着丰富而独特的情感。对歌曲的演唱需要高超娴熟的歌唱技能,在歌唱前深入了解作品的时代特征、个人风格和感情色彩等,充分体会隐藏在作品的歌词和曲调之后的情感内涵也是十分必要的。歌唱者要找出曲调与歌词之间的互动关系,运用自己的演唱,把歌曲以感情丰富的形式表现出来,表达给听众其中的美。

 音乐艺术是一种感性的艺术门类,它直接对人施予影响的是听觉器官。要想透过听觉感受到其内部的情感和精神,除了体会作品的背景之外,还需要歌唱者积极调动自己的想象力,把所有与作品有关的人物和故事补充完整,根据作者的创作手法,营造词曲中描绘的悠远意境,从而形成自己内心对作品的独特理解。音乐曲调的体验就越具体、深刻。只有对作品的音乐曲调和词义内涵感受得深刻而具体,在真正演唱时才能贡献出真挚而完美的乐曲,也可以达到对音乐情感内涵的理解。

  (二)运用歌唱技能恰当地表现情感

 在深入体会歌曲所蕴含的情感和精神之后,演唱者应当规划一下恰当地表达歌曲情感的处理方式,运用自己已经掌握的歌唱技能巧妙而准确地传达歌曲中的情感,将技能与情感天衣无缝地结合在一起,实现最佳演唱效果。例如,演唱时的气息、音色、音量、咬字和吐字的轻重等。要准确把握歌曲的层次以及高潮、转折点等,并通过个人内在情感的调动和舞台表现,将这一情感完整地传达给听众,从而完成歌曲的二度创作和表现。对于歌词中的关键字句,要在咬字吐字和感情上进行特别强调,演唱前不妨进行逐字逐句地反复练唱,耐心寻味和感受,摸索出最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表达方式。例如法国著名歌剧《卡门》中的《斗牛士进行曲》表现了场面宏大、壮阔的西班牙斗牛场景象,气氛欢快而热烈,演唱自然是洪亮而雄壮的。歌唱者要调用声腔中可以营构浑厚声音的器官,加强共鸣,扩大声音的厚度和穿透性,表情庄重而静穆。而《走si贩进行曲》则表现了社会底层人员的自娱自乐,充满了滑稽和小偷小摸的色彩,因此演唱也应当是轻快而嬉闹的。歌唱者可以调用清脆、灵巧的嗓音,增加音调的变化性,表情也要丰富灵活。

;

声乐演唱艺术中的情感把握

 在各艺术类别中,声乐艺术无疑是一门充满情感体验的艺术门类。声乐艺术中所饱含的情感,需要演唱者首先调动起自己曾经的情感体验,情绪到位后,表演者再通过自身的表演,将歌曲中所包含的各种复杂情感传达给观众,并使观众们感同身受。下面是我分享的声乐演唱艺术中的情感把握,一起来看一下吧。

 查理潘才拉说“歌唱必需触及灵魂,我们要把整个的生命和爱这双重的灵感,通过我们的演唱再现。”可见情感表达在歌唱中的重要性。 音乐起源至今,经历了漫长又复杂的发展过程。歌曲从创作、演唱到欣赏都离不开感情,是词曲作者动心,演唱者唱心和观众感心的艺术加工过程。歌唱艺术的真正魅力在于表现真实的人性、抒发真实的情感。

 声乐情感的运用和表达既要求我们加深对作品的认识,又要求我们用自己个性化的风格去表达自己,感染观众并在不断认识的过程中,反复的表演和实践中加深对情感内涵的理解。声乐艺术又不同于其他的艺术门类,即由于它自身就是一具乐器,所以它能给人以更直接的影响,更易于感人。它的美既是直观的、也是内在的、深入的,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和挖掘。

 一、声乐演唱艺术的审美特征

 声乐演唱是饱含情感的一门艺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情感的审美性。声乐演唱艺术情感的审美是一种精神活动,受歌曲的情感和演唱者的演唱技巧这两大因素所影响。在一首歌曲中,演唱者本身的声音美固然至关重要,但演唱的情感审美也不可忽视,这两者互 相补充,相辅相成,紧密协作,共同烘托出了整个演唱艺术的美感。演唱者不仅要充分展现出自己声音的美感,更要重视歌声的情感表现方式,声乐演唱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声与情的完美结合。

 具体地说,声乐演唱艺术的审美特征有三大特点:

 1、声乐演唱的情感审美受制于普适的情感审美标准以及情感审美表现

 俗话说人有七情六欲,可见人类情感的复杂与多样,人们对于情感的表达方式更是千差万别。但是总的来说,任何情感都会受制于历史因素和社会环境,受制于人类的理性。人类情感审美的标准归根结底就是对事物对与错、黑与白的评判。上文已指出,声乐演唱艺术是生活的一种投射,源于生活,它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对于审美态度的选择,以及对于情感表达的抉择。越是成功的声乐演唱,就越能将时代精神、社会追求、大众理想和历史潮流融入在歌声中,用普适的审美观唤起听众的共鸣和感动,同时注入演唱者自身的情感体验,最终感染到每位听众。

 2、声乐演唱艺术审美具有真实性

 声乐歌唱艺术是一门以情动人的艺术,必须投入真情实感,任何矫揉造作都会影响声乐演唱艺术整体的效果。真情实感的流露,需要以实际生活为基础,创造感动人心的艺术形象。同时,演唱者要悉心地揣摩歌曲的词和曲本身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将本身对于歌曲的演绎,包括感情的性质、强度,与歌曲所含的情感相契合、相融合,将两者毫无违和感地贯穿为一体,形成震撼人心的完整艺术作品。

 3、声乐演唱艺术能直击人的心灵

 最近两年,最受观众欢迎的综艺节目莫过于歌手选秀节目了,而声乐演唱艺术之所以能这么广受欢迎,最关键的就在于它具有直入人心的特点,比起其他艺术形式对人心灵的震撼更直接、更快速。短短几分钟的歌曲,带给人的是多种多样的情感体验,或兴奋、或沉静,或喜悦、或哀伤。而且由于歌曲的简单易学性,观众容易跟着歌曲一起唱,所以声乐演唱艺术是最贴近群众的一门艺术类别。而只有听众在精神上获得了享受,这首歌曲才能带来真正的审美体验。从另一个角度说,歌唱者必须谙熟听众的审美反映,才能最大程度地打动听众,所以,声乐演唱艺术的演绎着不仅要是一个成功的演唱家,还要具备高超的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

 二、声乐演唱艺术中的情感把握

 声乐演唱艺术是听觉艺术和视觉艺术的综合体,而又首先是听觉的艺术。演唱者在讲语言符号和音乐符号转变成声音时,本身就是一个艺术创作的过程,因此可以说是在既有歌曲上的再创作。无论歌曲本身的旋律多么优美,歌词多么隽永,没有演唱者的演唱,听众永远无法感受到歌曲的情意和内涵。演唱者从这个意义上说就是名副其实的创作者。因此,歌手应该不断地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不断提升艺术再创造的能力,保持艺术创作的活力。

 1、对作品内涵的理解

 作品的内涵是作品的思想感情之所在,也是作品的内在含义。面对一首歌曲,歌手首先要做的就是搞清楚歌曲的内涵,这是表演歌曲的最基础的工作。对于作品内涵的理解,首先要弄清歌词大意,将歌曲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分析清楚。这其中包括歌曲的情感基调和情感风格,比如作品的悲喜,是哀怨还是激昂,是奔放还是婉约等等。此外还包括歌曲特定的时代特征和历史缘由。记得一位声乐理论家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歌者献出足够的时间和思想来分析他的歌曲,并充分发挥他的想象力,他将对其结果感到愉快、惊奇,如果他坚持下去,他将及时发展出一种敏锐的机能,

 从而他将能够进入与作家创作某特定作品时的、多少有些相似的心理状态。”所以,不管唱什么歌曲,都应该仔细认真分析作品,做到深刻理解作品,尽可能的把自己放在一个具体环境中,这样会在表现上更加切实,也给观众身临其境的感觉。认真地分析作品的词和曲,这是演唱好任何音乐作品都首先要做到的,但对演唱好歌曲向而言,我们还要对作行全面的了解和研究。

 2、对作品情感基调的把握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由于各民歌受到不同地区的语言音调,生活特点,地理环境等的影响,使得民歌具有独特的民歌风格和浓郁的地方色彩。如平原地区的民歌大多婉转流畅,山区的民歌比较高亢豪放,而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产生的民歌则是音调悠长,气息宽广的长歌,西北民歌的旋律高亢激越这与西北地区人民生活在贫瘠的黄土高原。性格粗犷豪放声调高亢有关。

 必须先对作品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了解作品创作时代背景,分析作者在歌中为我们演唱所带来的意图,正确的把握作品的基本思想,然后运用各种表现手法处理歌唱。千万要注意设身处地的理解人物思想感情,准确表达歌唱的内容。例如四川民歌《槐花几时开》我们首先要知道由于四川特殊的地理环境,崇山峻岭,造就山里人豪爽粗狂的性格。唱歌时要真挚炽热,欢快热情。演唱时音调高亢明亮。如云南民歌《小河淌水》优美柔和的旋律,亲切含蓄的语言生动描绘了在朦胧,恬静的山村夜晚。阿哥阿妹相知,相恋不相见。通过内心独白式的歌唱来传达心生的婉约情境。呈现出清新柔美的夜曲风格。

 3、对作品意境的想象

 我们发现,很多歌手在演唱时经常会闭着眼睛,仿佛在摸索什么,揣摩什么,可以说,这个时候,歌手便进入了对于歌曲意境的想象中。任何优秀的声乐演唱艺术家在演绎一首歌曲时,都会想象自己身临其境地处在歌曲所描绘的场景中,发挥音乐对于想象力的启迪作用,根据歌曲的内容,在脑海中虚构出各种场面,这就是演唱者对于作品意境的想象。只有感同身受,才能最大程度地阐释出歌曲所蕴含的情感和思想。如果歌手将歌曲本身的意境建设得非常具象和细致,那么在演绎时就会生动和真实,对于歌曲意境的想象能够帮助歌手尽快地完成对歌曲所含艺术形象的塑造,形象完成后,整个歌曲的主旨也就豁然开朗了。对于作品意境的想象与建立,需要歌唱者以实际生活为蓝本,多听、多看、多思,不断累积对于生活、社会、人生的感悟,增强自身的艺术领悟力和灵性,以便能更深刻地阐释声乐作品。

 4、对作品风格的掌握

 风格是指艺术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独特面貌。不同于情感基调与意境,风格更侧重于作品本身的文化元素和社会背景,一种风格的形成受到时代、社会、民族、阶级等错综复杂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因此在一个作品的风格中我们最容易发现这个作品中交织的地域与时代特征,以及文化的底蕴。例如由台湾艺人陈升创作的歌曲《北京一夜》,原本是一首摇滚歌曲,但特别之处在于因为里面加了京剧的唱腔,再加上。地安门、老情人、绣花鞋、古锈铁衣、征战男儿,使得这首歌曲蕴含了一种古典的中国风。

 视觉艺术由于具有直观性的特点,风格往往比音乐更容易把握。而同为线性艺术的文学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音乐风格的把握。提升歌唱者的文学修养对于把握和理解作品的风格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成熟的歌唱家能把作品的创作意图和作品的风格特点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能让听众感受到音乐背后的声音。

 5、把握作品的艺术对比

 所谓歌曲的艺术对比,就是指一首歌的强与弱,轻与重,叙述性和歌唱性,而艺术对比最重要的就是一首歌曲中高潮点与低潮点的对比。处理歌曲的通常做法是强化高潮,弱化低潮,并在高潮和低潮之间进行合理和恰到好处的过渡,设置一定的转折,通过比对,增强艺术的多变性。一味地高亢或者低沉都是不成功的艺术表现。加强高潮部分的方法常常是加重一部分字词或语句,重点突出的部分要逐字逐句地揣摩,既不能强度不足、火候不够,也不能过于浮夸,过犹不及。这个过程需要歌手仔细揣摩,反复寻味,最终找到最恰当的表现方法。歌手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某些难关,但必须遵循最初的设计,不断克服难关,直到所有情感都内化在歌声中表达出来。歌曲的总体设计应该包括歌曲的整个感情基调、快慢、强弱、音色、音调大小,以及歌曲的伴奏音乐等。这些设计都要根据歌曲的结构、旋律以及情感发展来构建,确保歌曲的艺术表现能够指引歌手的情感基调,并能完整表现出歌曲的高低潮和内在层次。

 如云南民歌《小河淌水》全曲5各乐句一气呵成。第一句“月亮出来亮汪汪”与第二句“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是一种平稳的情绪。第三句“哥像月亮天上走天上走”情绪上要稍微有渐强的变化。第四句“哥啊哥啊”连续三声对阿哥的深情呼唤。情绪高涨形成了全曲的高潮阿妹对阿哥的浓烈情感已经无法用语言表达。演唱这一句的三个阿哥要有力度的对比处理突出阿妹微妙丰富的心理描绘。

 三、声乐演唱艺术中的情感表达

 声乐作为一门学科,如其他学科一样,由多个技术性的层面构成,这些技术在实践中得以完善和提升。而情感的表达是技术层面中最为特殊的部分,甚至它本身已经超越了技术的层面。在声乐演唱中,传神的情感表达将使这种艺术形式更臻完美,这将带来听众与演唱者之间心灵上的共鸣,也正是由于这方面的原因,使得声乐成为不仅仅停留在技术的层面,而成为一门艺术。

 什么才是良好的情感表达人们形容演唱常常会说声情并茂,即演唱的音色、唱腔与情感都非常动人。“声”侧重于我们所说的一般意义上的声乐技巧,“情”即是指情感。二者并茂即意味着声音与情感得到完美的融合。声与情并非是孤立的两个部分,声音是演唱艺术的载体,声音即是内容的载体,同时也是演唱情感的载体。情发自于声,情感的表达是通过声音传递到听众的耳中,完美的表达即是形式、内容、情感的高度统一。

 情感的表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是也并非不可把握,通过体悟、训练和实践可以提升情感表达的能力。而这也正是歌唱家探索和实践的重中之重。

 1、情感想象与场景想象的重要性

 在熟读乐谱的过程中,要反复体悟音乐的感情特征,领略歌曲音乐的旋律,理解歌曲音乐的意境。歌唱者就是要从歌曲的文学(歌词)语言造型和音乐旋律起伏中,发掘出这些丰富的情感闪素,掌握歌曲的风格基调,引发我们心中的想象,发展自己的音乐思维,激起内心的歌唱热情,使自己的歌声充分抒发内心的情思,从而艺术的表现出完整的音乐形象。

 场景想象即想象作品描述的场景,并把自己置身于当时的场景,设身处地的感受。如四川民歌《槐花几时开》演唱者可“移情”于这样‘种场景:在开满槐花的山上一位羞涩的少女对情郎的思念和向往。

 2、再创作的重要性

 对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即再创作,对一部声乐作品来说至关重要。歌曲是语言符号、音乐符号和声音等多方面的结合, 作曲家、作词家、歌手,共同完成了一部歌曲,任何歌曲,都要经过歌手的演绎,才能成为一部真正的声乐作品。 这种再创作,是歌曲演唱表达情感的基础。纵观乐坛,演唱家们之所以受听众喜爱,除了他们与生俱来的绝美嗓音、超凡的演唱艺术,还在于他们的歌声包含着深情,不仅毫无遗漏地将歌曲中蕴含的感情表达了出来,更将原本的感情进行了演绎和升华,使听众和歌曲产生了共鸣。

 增强声乐演唱艺术的表现力,就必须不断丰富自身的情感体验,不仅要充分调动听觉,还要在内心积淀不同的音乐形象,为演唱艺术积累起足够的情感储备。演唱家的再创作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的再创作,由于歌曲的独特性质,歌曲具有语义和非语义的共同特点,正是这种非语义性,为歌曲家提供了无限的创作可能,也为歌曲的情感表达提供了足够的表现空间。在表现作品的方法中,联想和想象是最佳方式,这两种方法是表达歌曲情感的前提,也是激发歌手感情的源头。准确而丰富的想象能够使歌手更深入地进行作品剖析和延展,也会使作品更有感情,使作品感染力更强。

 声乐的艺术魅力取决于声乐的情感表现。歌唱的初衷就是“唱情”,声音贵在以情动人,歌唱者应以自己特有的演唱风格、优美的音色和真挚的情感将作品的思想内涵表现出来,把听众带入歌曲的意境中,把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展现在听众面前,才能做到以情动人,以情感人,收到演唱的预期效果。

;

唱是声乐的艺术。好的唱应该是声音优美悦耳,感情真挚动人,语言形象准确,技法运用自如,多种因素融汇于一个整体中的扣人心弦的完美艺术。换种说法就是,只有技艺结合,声情并茂,才能使唱达到感人的境界,产生沁人肺腑的艺术效果。一、 唱中技与艺、声与情的辩证关系。 技与艺、声与情、向来是唱中血肉相连的两个部分。发声的技能技巧与曲情感和内容的表达构成唱的整体,二者不可分割,好的唱不仅发声的方法技巧好,更重要的是,情感的内容表达要好。声乐是听觉的艺术,是唱出来给人听的,作品写得好,还要靠演唱者进行高超的二度创作,才能激发起听众强烈的共鸣。科学辩证地处理技与艺、声与情的关系,深入地探讨唱艺术的二度创作,显然是提高和发展声乐艺术的重要课题。 关于这二者,古今中外的唱论中多有论述。在艺术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也曾有过"唱声"与 "唱情"的不同主张。 在17、18世纪的欧洲阉人手盛行的两百年间,声乐的美学原理就是"惟声论"。后来虽然经过了格鲁克的剧改革,但"惟声论"的观点对欧洲的声乐艺术还是造成了深远的影响。直到19世纪,意大利的剧演唱已经到了"美声学派新时期"这个阶段时,有人询问起当时著名的剧作家罗西尼,演唱剧需要什么条件,罗西尼回答说:"第一是声音,第二是声音,第三还是声音。"唱艺术发展到现在,在理论上持这种观点的人好像是不多了,但在唱实践中,这种声乐重技术轻情感和艺术表现的唱者却依旧不乏其人。当然,有些唱者,因为声音修养的不成熟,技术的不完备,或在发声上还存在某些负担和障碍,使得他的演唱意识不能从声音观念中解脱出来,这自当别论。问题是有一些演唱者或声乐教育者认为,只要声音完美,就没有无情之声。也有人认为声伟曲即传情,没有无情之曲、无情之声和少情之声。在这些人的唱观念和唱思维中,主要是声音。实际上,他们自己已经把声音当作了一种形式,在演唱中,为声音而紧张,为高音而发抖,对唱意识的思维,停留在声音的圆润、气息的支持、声区的统一、共鸣的运用等方面,从而使它们的演唱在听众的听觉中有形无神,有声无情,甚至是生硬、机械的,他们这种外在的紧张和内在的空虚,必然造成艺术表现力的苍白和肤浅。 演唱艺术需要美好的声音,高超的技巧,这是很重要的条件,是这门艺术的物质基础。因此如何提高发声技巧、强化和美化嗓音是每个声乐工作者所努力追求的,但唱作为一门艺术,必须要通过声音,把情感和内容,深刻地体现出来,以感化听众,"心的唱"、"唱情"、"唱神"这都是指要把音乐的最深情感唱出来。 从唱艺术对人的感染作用来讲,唱必须先"入人"才能"化人"。你的声要"入人",就必须与人"情通";你的声要"化人",就必须使人"神往",也就是"声入而应,情交而感"。所谓"神往"应当是者与听众"情通"之后,达到的另一个更深刻的思想境界,也就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深刻感应。这既是唱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规律,也是客观的音乐美的欣赏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讲,人们的声乐艺术中强调唱情,当然是无可非议的。 我国的传统声乐艺术,比如戏曲、曲艺的演唱者,大多是沿用现实主义的美学原则发展下来的。有情有声,每位演唱的曲、段子,大都有故事情节,特别是说唱,唱的成分比一般唱要少一些,因而注重情感就特别重要,这是我国现代声乐工作者该继承下来下来的民族声乐艺术的优良传统之一。当然不是说在我国古代就无"惟声论"者了,唐代诗人白易有诗曰;"古人唱兼唱情,今人唱惟唱情。"就表达了诗人对有些人唱只唱声而没有情感所发出的慨叹。二、 在声乐教学中对二者的正确把握和具体要求 一提到声乐教学,大家想到的首先就是声音技巧的训练。没错,嗓音的训练在声乐教学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但这不是全部,更不是最终的目的。声乐训练最重要的目的是要让学生用优美的声音唱出动人的声来。石惟亚教授在《声乐教学法》中对演唱水平的评价标准用了"正确、规格、动人"六字进行了高度概括。这里"正确"或"规格"还是处于学生学习的不成熟阶段,只有在"正确""规格"的基础上再加上"动人",他就已经步入了艺术成熟的阶段。可以这样说:"正确、规格"的目的是为了"动人",但是否在达到"正确、规格"这一标准的过程中就可以不要"动人"呢不是,其实达到前两项要求就意味着已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动人"的标准,并且只要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在任何阶段,即便是学唱的初级阶段都能在不同程度上让情感参与体验并通过声音表达出一种情绪状态来。比如说用一条五度下行的音阶做为练声曲时,老师除了提出呼吸、声音位置等方面的要求外,还必须要求学生唱得"乐感"些,提示学生,让他想象着"我高兴极了"、"我幸福极了",让学生唱出来的声音显得有乐感,在很大程度,若使声与情二者互动起来了,学生就体验到了"情带声,声托情"的感觉。 声乐教师面对的所有声乐学生并不个个都是乐感非常好,音乐天赋极高的学生。那么对乐感一般,甚至很差的人,我们用些什么办法和手段来增强他们的唱表现力呢 首先,教师选择教学曲目要适人适时适难度。"适人"是指根据学生的声音、性格等方面去选择与之吻合的作品教学。"适时"是指根据学生的学习阶段去选择曲目,或者是在了解到他对某种情感刚好有了极强的体会后,比如说学生正在经受失恋的痛苦,你若布置他此时唱《悲叹小夜曲》,他可能会把这一作品的情感演绎得很感人。"适难度"则是根据学生的演唱能力来选择作品,演唱能力不仅指发声技术上的能力,同时也包括艺术表现上的能力。同时恰当地选择一些学生自己非常喜欢唱的去带动其唱欲望,不拘形式地让学生演绎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作品。比如有些学生演唱一些美声风格的曲时,声音非常"硬",喉咙难以放松;有些学生演唱民族风格的曲时,声音习惯"挤"或"捏",用很重的基音来唱,给听者带来一种非常吃力的感觉。遇到这些学生,我通常给他们找一些很抒情的现代流行曲,并且是演唱者用了很多的"气声"来演绎的、音域及音乐的张力都较适当的这样一些曲来让他们昕,让他们去学唱。这样,他们往往能做得非常好,唱得松了,通了,感情也非常地投入。当学生再捡起以前唱得吃力的那首传统教学曲目时,我要他带着唱流行曲的那种"松"和"遇"的感觉来唱,"硬"或"挤"的问题往往就迎刃而解了。当然,这是通过教学曲目的选择来解决学生某个阶段的发声技术问题,或是唱缺少感情投入的问题,并不是让学生把任何风格的曲都演绎成流行风格,这是必须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弄明白的道理。 其次,就是对比手法在曲艺术表现教学中的运用和强调。经常遇到这样的学生,比如在唱一首三拍子节奏的曲中,若拍子本身强弱弱的节拍规律都不能突出来,还谈什么音乐表现昵还有就是作品的谱面上标注的一些表情记,以及一些节奏型运用和表现中所蕴含着的规律,这都是些司空见惯的,几乎是只要有旋律就会有一些诸如强弱、快慢、轻重上的对比,我们的学生往往因为熟视无睹而把这些给忽略了,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在演唱中,没把它们给做出来的话,那就不是叫缺乏表现力了,那是属于"唱的还不如说的好听"呢。相反,若能恰当而巧妙地运用这些对比技巧,将会给你的演唱增添不少活力。 再次,就是要学生有感情的朗诵词。一首好的曲往往是由优美的旋律和富有诗意的词完美的结合而成的,那么,除了在旋律上多做文章外,还有一条途径就是通过对词进行研究来进行表现。在这种处理中,要求演唱者去细心地体会词所描绘的情感和整首要"说"的"事儿"。斯坦所斯拉夫斯基曾这样要求唱家:"你们的唱应该出色到观众不再发觉你们在唱。"要让你的唱像在绘声绘色地讲故事一样,吸引别人。这就要求你在唱出语气、语感、感情起伏等方面狠下功夫才能做到的。 对一个作品进行教和学是要花很多心思的,就像是一个戏剧演员设计一个角色一样,认真研究他所需表现的东西,即使是一个小作品也不放过。独唱艺术和戏剧、剧或戏曲的演唱技巧不全相同,后者有一个故事情节连着,表演或演唱的东西有一个底子或线条可寻。而一首曲,就算内容比较曲折吧,也只那么几小段,若不用心演唱,就很容易唱得平平淡淡,故"简单"的曲更需要有缜密、细心的,合理安排布局,严格把握词曲所表达的内涵,做出周详的设计,声与情,技与艺有机的结合,才能使唱艺术达到日臻完美的境界。一个演唱者要达到艺术上的成熟阶段,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也不是仅靠声乐老师的指导就能达到的,同时需要自身的不懈努力。 最后,希望所有的声乐学习者通过自己不懈的追求,不断的努力,对生活进行深入的观察、体验、感受,并化入自己的艺术创造中,再通过艺术实践的控索,对表现方式的反复钻研,并在唱"情"上狠下功夫,逐步到达成熟的境地。

首先了解歌曲创作的背景,再充分感受歌曲中所表达的感情,与自己的心灵形成共鸣。演唱者通过自己的记忆、现象、联想等心理活动,在感受歌曲情感内涵的基础上,积极发挥演唱情感表现的能力,使歌曲情感内涵和演唱者情感融合。优美的嗓子+发声技巧+情感,唱出的歌声一定会很好听。

歌曲演唱情感表现涉及许多方面的知识和体验,它的成功与否手演唱者自己综合素质的制约。演唱者必须全面提高自己的生活、艺术修养,多方面培养对歌曲作品的理解和表现能力,才能使自己的演唱情感达到表演艺术的高峰。

情感控制在演唱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既需要自身对作品有着足够了解,又需要有着较强的演唱技巧、能力作为支撑,对于演唱者而言有着更高的要求。为此,演唱者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加强情感的控制。

(一)正确理解流行音乐作品

流行音乐作品的诞生,往往有着特定的时代背景,以及创作者自身的亲身经历,其中往往包含了较为丰富的情感。若是想要较好的进行情感控制,演唱者首先要做的,就是理解音乐作品,只有在理解后,才能更好的诠释音乐作品,做好一系列的准备工作,然后对音乐作品进行二次加工,升华音乐情感,丰富情感表现。

首先,要对创作的创作初衷有着一定的认知,从时代与创作背景、创作意图、作者情感经历等方面着手,进行分析,掌握创作者的音乐风格,然后对音乐作品的旋律、节奏、歌词加以理解、剖析,以便于更好的调整自身情感。

其次,演唱者需要在音乐中融入自身的情感,在理解的基础上,还要结合自身情感,在演唱过程中加以展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演唱者必须与创作者有着较强的音乐共鸣,才能真正展现音乐作品,演唱者要具有较强的个人阅历、理解能力,以及共情能力,便于将创作者的情感内化,逐渐转变为自身情感,以达到较好的音乐效果。

(二)合理换气,较好的控制演唱情绪

在音乐演唱中,换气是十分重要的,对于情感的把控尤为重要,而演唱情绪也通常都是借由换气、气息控制来加以实现的。换气是否合理,也将会影响到流行音乐的演唱效果,若换气合理,则能提升音乐演唱品质,增强情感把控能力。当人处于不同的情感状态时,气息也会发生较变化,并呈现明显差异,兴奋状态下,人的气息会较为急促、激烈,低落情绪下,气息则会相对平缓、压抑,这也就不难看出气息与情感控制之间有着紧密联系,演唱者必须要根据音乐作品本身,对换气时机进行把控,使情绪、情感流露更为自然。

(三)较好地把控流行音乐节奏

节奏是音乐作品的重要骨架,不同的节奏类型能够展现出不同的情绪,要求演唱者必须对流行音乐作品的节奏有着较好把控,实现情感外化,引导观众情绪。随着我国流行音乐的快速发展,音乐作品在形式、内容等方面都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性,为了适应时代发展,更是延伸出不同的流行音乐风格,这也就为演唱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若是要精准传递音乐中的情感,就必须对音乐作品本身的风格、节奏等进行详细分析,把控节奏后才能更好的进行情感输出。

一般情况下,愉悦、积极情绪,主要会通过快节奏来展现,比如《双截棍》就是用快速节奏演唱的方式,展现愉悦的情感;叙事、抒情风格,则可以用中速完成演唱;悲伤情绪表达,则会选择慢节奏,如《可惜不是你》就是利用慢节奏、舒缓节奏,展现出对人的忧伤、惋惜,将创作者的深刻情感,利用节奏控制、把握重音拍子等方式,较好控制,提升音乐情感表达的精确性。

(四)提升流行音乐的演唱技巧

流行音乐演唱主要包含了作品、歌唱技巧、歌者本人等方面的相关内容,若是想要较好的进行情感把控,技巧是十分重要的,是演唱者自身综合能力的重要体现,包括声音强弱、高低变化、音色等,都需要演唱者依靠技巧进行主观调控,才能较好的进行情感控制,使音乐作品内涵能够借由演唱者的真情表演充分展现。

综上所述,不管是任何形式的音乐作品,情感都是其核心,只有将其中蕴含的情感充分展现出来,才能更好的吸引听众。因此,在流行音乐演唱中,较好的控制有助于与引起听众共鸣、较好展现音乐作品、提升舞台表演效果,对于演唱者而言至关重要。

因此,演唱者必须要较好的掌握情感控制技巧,通过正确理解流行音乐作品、合理换气较好控制演唱情绪、较好把控流行音乐节奏、提升流行音乐演唱技巧等方式加强情感控制,以及音乐细节处理,使得音乐更具表现力、张力,为听众带来良好的听觉感受。

怎样才能唱歌富有感情?

1、 打好声乐基础,卡准节奏和音准,这是最基本的要求,这都不行的话那你不适合学唱歌了。

2、运用正确的呼吸表达情感。

不要乱喊乱叫,要学会用气息唱歌。以气带声,用叹气的感觉唱歌,一定要让气息先出来,然后再把声音带出来,很多人把这最关键的一步搞反了,所以听上去全是声音而没有感情。

呼吸是音乐表现的重要手段,歌唱的技巧强调“声情并茂”,而“声”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在于气息的运用正确与否,因而呼吸本身也就是音乐表现的一部分,所以在演唱和训练时应当按歌曲的感情需要进行呼吸。

3、通过音色变化来表现不同的情感。

歌唱中的音色变化是指在演唱一首歌曲时,根据歌曲的思想内容来表示不同的音乐形象。不同的音色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也表现不同的音乐效果,作为歌唱者在演唱中应该在头脑中设计出歌唱的声音形象,解决用什么声音色彩、力度来表现歌曲的内容、情绪和风格。给歌曲以生动的描绘,从而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

4、要理解歌词的意思和歌曲的意境。

这或许要有一定的人生阅历才能理解得更深刻,没有阅历的年轻人可以把自己想象成歌曲中的主角,让自己融入其中。

5、通过心理调控表达各种情感。

歌唱过程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应随时调整各个器官、各个部位的动作, 而核心问题是心理控制的能力,即歌唱对自己的心理调节与控制。一首歌曲的好坏,除了技术和生理上的因素外,主要的是心理素质。只有心理调控能力好,技术掌握得好,才能在歌唱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才能充分表达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6、手势和表情处理:手是感情表达的“无声的语言”,它不仅能够帮助情感表达、渲染气氛,而且能够为形体造型。眼睛则是心灵的窗户,人的各种复杂的乃至细微的感情,均能通过眼睛表达出来。不同的眼光、眼神,反应着不同的心态与感情。

而面部表情一定要有“春、夏、秋、冬”之分。歌唱者在舞台上表达歌曲中的感情,一定要从面部表情上有所体现,要敢“做戏”,敢表演,是什么感情就要用什么表情,感情不同,表情也要随之变化。

7、情绪处理 。一件声乐作品的演唱总具有轻重、缓急、强弱、快慢和风格特点等对比变化情绪的。如果从头到尾都是平平淡淡地演唱将毫无意义。所以演唱时充分发挥和表现好这些对比情绪特别重要。不同的歌曲有着不同的情绪特点。有些歌曲常常表现在旋律的节奏型、加花、装饰音及衬腔等细节处理上。因此演唱者应很好地把握,处理好这些细节部分。如:唱好滑音、倚音、波音、顿音等各种装饰音及衬字衬腔。

8、歌曲结尾的处理。歌曲的结束方式有“由强渐弱”、“由弱渐强”、“强到底”和“弱到底”等方式。但不管是哪种,一定要将感情保持住,不能松懈。有个完美的结局,整个过程才会显得更加完美。

以上就是给大家介绍的一些方法。在演唱歌曲时,如果能将上述的几种方法有机的结合起来,那效果将会更好。最好的唱歌状态应该是声情并茂,技巧与情感融为一体,最后希望大家都能唱出动人心弦的歌声。

李孝敬(山东艺术学院,山东济南250001)

音乐是表演的艺术,演唱则是最能令人感动、陶醉的表演艺术之一。情感是影响歌唱者声音质量、表情动作和演唱效果的重要因素,歌唱者要加强整体歌唱的意识,使歌唱发声与情感表现同时进行,这样才能使欣赏者获得一定程度的情感和精神愉悦,也能使紧张的心理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得以缓解。因此,在演唱过程中,演唱者必须使自己的内心世界与歌曲感情完美统一,才能收到良好的歌唱效果。下面笔者就谈谈。

一、对歌词的内容要有深刻的理解

声乐艺术是音乐与文学语言相结合的艺术,它与语言的关系十分密切。声乐具有思想的细腻性和感情的确定性,正是由于有文学语言的帮助。语言具有传达和表现思想感情的功能,它通过内心体验到的每一种情感向人们直接倾诉。因此,演唱者拿到一首歌曲,应逐字逐句体会词作者的用意以及歌曲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感情。因为每首歌曲都蕴藏着作曲家的深情厚意和对某一种事物的强烈感情。正确深刻地理解歌词的内涵,是演唱者首先要做的工作。可以说,歌唱者对歌词的内涵理解越深,感受就会越深,在演唱时的表达就会越纯真,越完美。

同时,作为一名演员,平时也要加强自己的修养。一名演员如果知识不丰富,视野不开阔,单纯从声乐技巧来表现,这样是唱不出感情来的。因此,只有演员的修养提高了,才能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从而把歌曲唱好。

对于一般的歌曲,分析和理解其基本内容是不难的。比如《黄河怨》,这是《黄河大合唱》中的一个乐章,以女声独唱形式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农村妇女,失去了丈夫和孩子,自己又惨遭日本鬼子的蹂躏欺侮后,万分悲痛,羞辱难耐,在一个凄惨的风雨夜晚,终于投入了黄河滚滚波涛之中。”冼星海指出:“《黄河怨》代表妇女被压迫的声音,被侮辱的声音。音调是悲惨缠绵,是含着眼泪来演唱的一首悲歌。”在演唱这一乐章时,歌唱者要牢牢抓住它的这一内涵。

二、在演唱时要注意运用作品中的音乐要素

音乐中包括的要素很多,有节奏、旋律、音高等等,作曲家在创作作品时,对每个音符和乐句的安排都是经过认真思考的。因此,演唱者在演绎作品之前,要对这些要素有一个整体的、详细的了解,并在演唱过程中恰当地运用。首先,要结合作品的曲式曲调进行视唱,反复领悟旋律节奏的起伏变化,和声与伴奏的配置等。其次,要对作品曲谱的前奏、间奏、尾奏、速度、表情等做全面的了解,用心酝酿感情。最后,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找准作品的感情基调,这样才能声情并茂地演绎作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仍以《黄河怨》为例,整首曲子总的旋律多数是在中高声区,情感就应该是在悲愤的基调上加上音量,这样能更准确地表达情感。比如,第一段节奏是有紧有松的,情感的表达就该抑扬顿挫,有收有放,才能充分表现多种情感的交加。第二段的节奏变得比较紧,在速度上就要快些,演唱者的情感也要表现得越来越强烈。后半部分是这首曲子的高潮部分,如:“我和你无仇又无怨……你要替我把这笔血债清还。”这部分的音都在高音区,情绪也要比前面两段还要再高涨,悲愤与凄凉在这里表现得更明显。

三、演唱时要善于运用呼吸表达情感

呼吸是音乐表现的重要手段,也是音乐表现的一部分。比如,吸气的过程会强化人的情感意识,激发人的歌唱欲望,还会极大地触动歌唱者的情绪记忆和情感体验,唤起歌唱者的情感动作,为歌唱情感的实现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因此,歌唱者在演唱时应当按歌曲的感情需要进行呼吸。这就要求歌唱者在平常的训练中从吸气入手,努力做出与歌曲所要表现的内容相同或相似的表情和情感动作。如唱喜悦欢快的歌曲时,可以像发现新鲜事物那样用“惊讶”的状态吸气;唱悲伤的歌曲时,可以用“哭泣”的状态去呼吸等。这些富于感情的吸气可以使演唱者在演唱时充分自如地表达情感,对演绎好整首歌曲是非常重要的。

四、在演唱时音色的运用要到位

歌唱的音色就像绘画中的颜色,音色的好坏可直接影响歌唱的效果,是音乐中极为动人,并能直接触动感官引起听众感情共鸣的重要表现手段。不同的音色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也表现不同的音乐效果。徐大椿说:“唱曲之法,……盖声者众曲之所尽同,而情者一曲之所独异,不但生旦丑净,口气各殊,凡忠义奸邪,风流鄙俗,悲欢思慕,事各不同,使词虽工妙,而于曲子相背,不但不动人,反令听众索然无味。”就是说,每个演唱者都有自己独特的声音,不同的声音对作品的表现有着不同的韵意。演唱者不仅要有美妙的声音,还要有驾驭各种声音和音色变化的能力。如唱一首抒情柔美而又轻巧的歌曲时,要用甜美清脆的花腔来表现作品,这样的音色是令人愉快的,很好地传达了作品要表现的情感。

总之,音乐是人类用以表现内心情感的一种手法。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李斯特在论述“音乐能直接表达感情的内容和深度”时指出:“感情借着音乐中腾空直上的音浪,把我们带到超凌尘之外的高处。在那里,一片朦胧景色,在众星闪烁之下浮着几只小鸟,宛如天鹅般地在天空中遨游、歌唱,感情借着万古长青的艺术之翼,把我们带进一个只有它可以进入的奥妙境界。那儿的清新而自由的呼吸使我们心旷神怡,我们满怀预感地参加到无形的存在、没有躯壳的精神生活中去。超越我们的贫乏、可怜的尘世的躯壳之上,超越于我们的狭隘的小圈子之上,在我们面前展开一望无际的广阔天地,使我们啜饮极乐的清泉,使我们因幸福而感到心弦颤抖。”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要追求真实与美感,它是演唱的艺术生命,没有真实的情感,就不可能使观众为之震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6265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