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出师表》想一想本文表达了诸葛亮怎样的情感

阅读《出师表》想一想本文表达了诸葛亮怎样的情感,第1张

表明诸葛亮北伐的决心他在表中告诫后主要“亲贤臣、远小人”,多听取别人的意见,为兴复汉室而努力透露出诸葛亮时刻不忘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诸葛亮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体现得淋漓尽致

一、本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5段)作者以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分析了当前形势,提出了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的主见。

第二部分(6~7段)追忆经历,忠刘氏,兴师北伐表心愿。

第三部分(8~9段)总结全文,提出要求,归结责任。

二、全文的线索脉络:

分析形势――提出三条建议―――叙经历感帝恩――出师目标 ―――归结责任

1.赏罚同一标准: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2.三条建议是:

①开张圣听(广开言路);

②严明赏罚(赏罚分明);

③(最重要)亲贤臣,远小人( 亲贤远佞)

3.分析形势:

① 不利的客观条件:“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②有利的主观条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4.作者志趣(无意功名、淡泊名利):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5.临危受命(创业艰难、患难与共)的经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6.先后汉兴衰原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7.出师目标(“大事”、政治愿望):北定中原,攘除奸凶, 兴复汉室, 还于旧都

8.三顾茅庐(追随先帝驱驰)原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9.表达感情: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作者思想感情:报先帝而忠陛下

《示儿》和《出师表》共同特点:均表达了思想情绪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表现了作者一生的心愿,以及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

《示儿》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诗,是诗人的绝笔。全诗用笔曲折,行文多变,语言没有丝毫雕琢,直抒胸臆,浑然天成,以极朴素、平淡的语言表达极深厚、强烈的情感,自然地达到真切动人的艺术效果。

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决定北上伐魏、克复中原 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全文既晓之以理,又动之以情。具体地说,前部分重在晓之以理,后部分重在动之以情。总的是以议论为主,融以叙事和抒情。此文的语言最显著的特点是率直质朴,表现恳切忠贞的感情。感情充沛的特点和所表达的忠君爱国之情是一脉相通的,率直质朴的语言形式是和文章的思想内容统一的。

《示儿》创作背景:

《示儿》为陆游的绝笔诗,作于宋宁宗嘉定二年十二月(1210年元月)。此时陆游八十五岁,一病不起,在临终前,给儿子们写下了这首诗。这既是诗人的遗嘱,也是诗人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

《出师表》创作背景:

汉章武元年(221年),刘备称帝,诸葛亮为丞相。汉建兴元年(223年),刘备病死,将刘禅托付给诸葛亮。诸葛亮实行了一系列比较正确的政治和经济措施,使汉境内呈现兴旺景象。为了实现全国统一,诸葛亮在平息南方叛乱之后,于建兴五年(227年)决定北上伐魏,拟夺取魏的长安,临行之前上书后主,即这篇《出师表》。

出师表表达了诸葛亮的感激之情、怀念之情

1先是感激先帝(即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完成他光复汉室的心愿;

2表达对光复汉室和辅佐刘禅为国尽忠的决心,以及出师北伐的决心和对后主刘禅的一片忠心。

3表明自己以身许国,对蜀汉忠贞不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心志。

  出师表》中的诸葛亮,他身上透露的是一种至真、至诚、至忠的情感美。

  要了解他这种情感美首先得了解他与先主刘备的关系。从先帝接受徐庶“此人乃绝代奇才,使君急宜枉驾见之。若此人肯想辅佐,何愁天下不定乎”的推荐,到委自枉屈“三顾茅庐”,以“拱立阶下”恭候昼寝的诚意打动诸葛亮开始,两人就患难与共,曾“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直到“白帝城托孤”,刘备对诸葛亮的信任已到极致:

  “……先主命内侍扶起孔明,一手掩泪,一手执其手,曰:‘朕今死矣,有心腹之言相告!’孔明曰:‘有何圣谕?’先主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孔明听毕,汗流遍体,手足失措,泣拜于地曰:‘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言讫,叩头流血。先主又请孔明坐于榻上,唤鲁王刘永、梁王刘理近前,吩咐曰:‘尔等皆记朕言:朕亡之后,尔兄弟三人,皆以父事丞相,不可怠慢。’言罢,遂命二王同拜孔明。二王拜毕,孔明曰:‘臣虽肝脑涂地,安能报知遇之恩也!’”

  刘备在遗诏中吩咐刘禅曰:“卿与臣相从事,事之如父,勿怠!勿忘!”

  读之让人震颤,在那个江山至上、权力至上、皇族利益至上的时代,“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这样的遗言是回肠荡气的,而正是这种极致的信任,成就了诸葛亮极致的忠诚情感。

  诸葛亮自先帝刘备崩殂之后,决不负信任,恪守着自己的诺言,始终严守人臣下属的身份。不但没有因后主是个“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亲小人,远贤臣”的昏庸之徒而“自取”,更是多了一些劳心劳力的责任,他要调教后主刘禅,既要循循善诱地开导,又要不失臣下尊上的分寸。

  我们看他的良苦用心,表文一开始就先分析蜀国目前面临的形势,既有“先帝崩殂,天下三分,益州疲惫”的不利条件,又有“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的有利条件,再提出“开张圣听”的建议,然后婉转规劝“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只有这样的方式方法才能让后主容易接受,真是难为了一代忠臣,为了蜀汉,为了刘氏江山可谓煞费苦心。

  作为两朝元老,不但无居功自傲之气,反而更谦虚谨慎,恭敬有礼,向后主提出“赏罚分明”的建议是“以昭陛下平明之理”;推荐贤才是“愚以为……”既保全君主的自尊又尽进人臣的本分。在提出关键性建议“亲贤远佞”时,更以历史之训为鉴,以先帝之叹为情,以自己之见为理,让后主在历史的车轮声和先帝的感叹声中得以警醒。

  面对昏庸的后主,诸葛亮尽心竭力,恨不得掏心掏肺以明其志。陈述自己的身份、志向、出山为先帝“奔走效劳”的经历以及与先帝患难与共的艰难。追溯二十一年的殊遇,披露感恩戴德之情;借二十一年不平凡的历程,告诉后主创业的艰难,激励其不可半途而废,更不能前功尽弃;表明自己二十一年如一日,竭忠尽智,今后仍一如既往,忠心不改,余力不遗的决心。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情感”打动对方,连呼先帝,声声热泪,其业系先帝首创之业,其臣为先帝简拔之臣,其将为先帝称能之将,后主怎不光先帝之遗德,竟先帝之遗业?其诚心可见,诚意可鉴。

  表文以“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作结,其声呜咽心泣,其情沛然如注,勤勤恳恳之态如现,耿耿忠心尽袒,大忠之心日月可鉴。

  观其一生,为了刘氏父子的江山社稷,可谓呕心沥血,忠贞不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直到五丈原孤魂归天时,还念念不忘刘家的江山社稷:“吾本欲竭忠尽力,恢复中原,重兴汉室,奈天意如此,吾旦夕将亡矣”。

  一封遗表更是让后人读之潸然泪下:“伏闻生死有常,难逃定数;死之将至,愿尽愚忠:臣亮赋性愚拙,遭时艰难,分符拥节,专掌钧衡,兴师北伐,未获成功;何期病入膏肓,命垂旦夕,不及终事陛下,饮恨无穷!伏愿陛下:清心寡欲,约己爱民;达孝道于先皇,布仁恩于宇下;提拔幽隐,以进贤良;屏斥奸邪,以厚风俗。……”

  弥留之际,仍心系汉室江山社稷,正是这“忠”和“义”,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诸葛亮情感的光辉,并且布泽于后世无数的有志之士。

  读《三国》时,每次读到五丈原先生强支病体出寨遍观各营时的长叹“再不能临阵讨贼矣!悠悠苍天,曷其有极!”,就自然而然地想起初出茅庐时对其弟的嘱咐“吾受刘皇叔三顾之恩,不容不出。汝可躬耕于此,勿得荒芜田亩。待我功成之日,即当归隐。”也许从心底深处,他依然固守着“躬耕于南阳,不求闻达于诸侯”的淡泊志向,可又不能不报知遇之恩,不能为人谋而不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62870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