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情感障碍如何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有效治疗方法有哪些?

双相情感障碍如何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有效治疗方法有哪些?,第1张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逐渐加快,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出现一些心理健康的问题,当然,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大众的心理健康问题,心理疾病成为了一个我们不可忽视的问题。双相情感障碍就是其中的一种,那么,一般双向情感障碍怎么治疗呢?

1、什么叫双相情感障碍

双向情感障碍是一种心境障碍。其双相的意思就是说这一类的病人的心境是会不断的在高峰和低谷之间来回摇摆。很不稳定。而一般来说都是会受到重毒抑郁症的影响,的才会有这样的心境障碍产生。

(1)双相I型障碍

一般在这个时期的双相情感障碍是患者主要在一生中至少发生过一次狂躁症的症状出现。或者说是有一次重度抑郁症的经历。这都知这一时期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具体表现。

(2)双相II型障碍

同样的体现就是狂躁症的经历。或者是重度抑郁症的出现。

2、双相情感障碍治疗

现在很多人对于精神类的疾病都喜欢自己检测。但是光靠自己对应疾病症状来判定自己是否有病是很不安全的行为。所以,你一旦发现自己在情绪上有长时间的偏差的时候,应该去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和诊断。而不是自己诊断自己医治。

(1)药物去为主

目前双相情感障碍的疾病主要是一精神类要去治疗为主的。寻求专业的心理医生,根据你的病情酌情吃药。千万不要自己耐药吃。按照医嘱进行服药后,大部分人在病情的发作上是会有所减轻的。

(2)在心里辅导为辅

既然是心理疾病,那么就是源自于自己心理状态不佳的原因导致的。所以接受专业心理医生的心理辅导治疗是很必要的。很多人认为精神疾病只需要吃药就可以了。其实并不然。心理辅导可以找出你疾病的原因。也同样可以达到为你治疗疾病的目的。医生的心理辅导会改正你不健康的心理思路。让你回归到健康的状态。

(3)改变生活状态

如果现在的生活状态对你来说比较压抑。不妨妆变一下生活状态、例如辞职出去旅游,或者是换一份轻松一点的工作。多交一点朋友,学会倾诉,不要藏垢。试着放开自己。你会发现自己的病情会减轻很多。

3、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大部分人在大多数情境下都有健康的心理功能,但在一定条件下,心理可能会出现反常。

当反常到了一定程度,就会构成障碍,严重的障碍便是心理疾病了。

从大数据层面来讲,男性和女性在心理障碍的发生率上是平等的。

世界卫生组织(WHO)曾对女性心理障碍调查,发现了一些特殊的现象。

抑郁在女性神经精神障碍中占近419%,男性仅占293%。

年长者主要心理卫生问题有抑郁、脑器质性综合征和痴呆。其中大多数是女性。

遭受暴力冲突、战争、灾害和流离失所的5000万人的中约有80%是妇女和儿童。

遭受暴力女性的终生患病率范围从16%至50%。

至少五分之一的女性在一生中遭受性侵或性侵未遂。

不同国家各种场景的调查发现,抑郁、焦虑、心理困扰,性暴力,家庭暴力和物质成瘾对女性的影响程度更大。

现代社会,女性已经普遍承担了与男性相似的社会工作角色。但同时,女性也承担了家庭中的责任。女性面临着多方面的压力,她们的心理健康十分重要。

如果长期买药坚持治疗精神障碍疾病,是完全可以在医疗保险的基础上进行医保门诊慢性病鉴定,去的医保门诊慢性病报销资格,然后每个月的精神科购药都会有不同比例的报销,具体报销金额和各地医保政策,以及职工医保还是居民医保有所区别,比如昨天门诊,几个居民医保办理慢病的患者家属来门诊开药,每个月报销限额大概在330元左右;如果是职工医保慢病报销限额在400元以上,这样完全可以极大限度的减少你的经济压力。

精神科疾病属于慢性疾病,很多患者因为病情特征需要长期服药,控制复发,比如精神分裂症的患者首次发病后即使症状完全消失,也会被建议连续服用抗精神病药物2-3年,这可不是因为医生要卖药赚钱,而是坚持服药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精神分裂症的复发几率。其实相比较而言,抗精神病药物中的大部分都还算便宜,除了几种比较特殊的药物,和进口药物,其它我国国产的仿制药物,在几轮国家谈判下来已经非常实惠了。比如利培酮(索乐)60片/盒的价格才76元,这在之前是不敢想象的,可以说下降了十倍都不止。所以大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每个月的服药金额大概也就在几百元左右,精神科慢病完全可以解决服药负担。

相比较而言,可能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等疾病的治疗药物价格会贵一些,尤其根据个体差异,有些患者需要长时间维持治疗剂量,药费也许会升高到1000元左右,但一般待病情缓解后,还是会从治疗剂量降低到维持剂量的,药费也会相应降低。再结合精神科医保门诊慢病,大部分家庭还是可以正常负担的。

关于精神科医保门诊慢病的办理资格,一般是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双相障碍等等需要长期服药,慢性治疗的患者,在首次医学诊断满一年后,向医保相关部门申请进行的。当然,还应该证明患者确实在慢性服药,怎么证明呢?最好是留好最近一年每次开药的收据,或者门诊病志本,这样就足以证明患者在一直坚持服药,门诊治疗。

当然,如果你说的是商业险,确实也有一些商业险对门诊治疗的诊查费和药费进行报销,但精神疾病属于慢性病,据我了解,好像很少有报销慢性病治疗费用的商业保险,即使有,你需要支付的金额可能也会让你三思。

江苏省医保局日前印发通知,将“心理治疗”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自2022年11月1日起,在该省统一执行,不同类别医院的医保支付标准不同,个人先行支付比例为20%,实际收费超过医保支付标准以上的部分由患者负担。

      心理治疗纳入医保,并非江苏首开先河。之前,北京、广东等地也先后做过试点。目前来看,心理治疗纳入医保只是地方性政策,并未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但地方先行先试的意义不同寻常。

      心理治疗,是一个不该被我们忽视的话题。2021年,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2020年,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重度抑郁的检出率为74%,且随着年级的增长,抑郁的检出率呈现上升趋势。

      一个人总要成长,随着步入校园、职场等,各种压力及竞争会给一些人带来某些心理困扰。即使在老年人群体中,由于身体机能衰退带来的孤独感、悲观情绪等,心理问题也不容小视。

      但由于种种现实因素,心理问题在我国长期以来并未得到足够的正视。在家庭成员出现心理问题后,不少人会回避甚至讳疾忌医。“你就是想多了”“你就是太内向”等诸如此类的说辞,常常是人们回避心理问题的借口。

      心理治疗纳入医保,一个重要的意义就是在提示公众,心理疾病同样是一种疾病,和感冒、发烧一样。一个人心理上出了问题,可以去看医生,不用藏着掖着。正视心理问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消除患者及其家属的病耻感,有助于患者大大方方地接受治疗。

      图源:新华社 作者:徐骏

      心理治疗纳入医保,另一个现实意义是有助于减轻患者及其家属的医疗负担。在一些大城市,经物价部门批准的、副高职称以上专家一次心理咨询的费用,往往要好几百元。这对于普通人家来说,是笔不小的开支。如果治疗时间较长,患者出于经济负担的考虑,可能会放弃治疗。而心理治疗纳入医保,能让更多心理疾病患者有底气走进医院。

      如同很多疾病的发展都有个过程一样,心理疾病也有轻重之分。比如,一个学生因一次重要考试没考好而“想不开”,一个年轻人因丢了工作而感觉“人生幻灭”,这些初始的心理症状,如果通过心理疏导、治疗,可能会让当事人较为顺利地回到正常轨道上来。但如果不加以干预、任其发展,也可能会使当事人的负面情绪不断累积,最终发展成抑郁症、狂躁症、双相情感障碍等心理或精神疾病。心理治疗纳入医保,应该说能在一定程度上承担起“治未病”的功能,即在当事人的心理问题没有达到严重程度之前,将其病情消灭在萌芽、初始状态。

      社会发展到今天,我们不该再避讳心理疾病问题。相反,将心理治疗纳入医保,是一个有益探索的开始,有望帮助相关患者及其家属早日走出心理阴霾。

具体待遇标准如下:

居民医保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与个人缴费年限挂钩。参保人员一个待遇年度内发生的医疗费用,基金累计最高支付限额为30万元。连续缴费每增加1年,最高支付限额增加1万元,最高可增加到36万元。中断缴费再次参保的,基金最高支付限额按第一年(30万)重新计算。

一、门诊统筹待遇和门诊高费用补偿待遇

(一)门诊统筹待遇

起付标准200元(200元以下部分由个人负担),一个待遇年度内发生的门(急)诊医疗费用,在社区医疗机构就诊的,基金支付50%,非社区医疗机构就诊的,基金支付30%,年度基金支付限额300元。80周岁以上老年居民基金支付比例在以上支付比例基础上增加5个百分点,年度基金支付限额增加10%。

表一、门诊统筹待遇表

(二)门诊高费用补偿待遇

一个待遇年度内,享受完门诊统筹待遇后,继续发生的门诊医疗费用,个人自付2000元以上部分,在社区医疗机构就诊的,基金支付50%,在非社区医疗机构就诊的,基金支付30%,年度基金支付限额2600元。

表2、门诊高费用补偿待遇表

备注:2022年门诊高费用补偿年度基金支付限额将提高至2800元/年。

门诊统筹、门诊高费用补偿实行以定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主的首诊、转诊制。参保居民(学生儿童除外)在定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或参照社区管理的医疗机构进行首诊;专科医院可作为全体参保人员首诊医疗机构。参保人员需转诊的,由首诊医疗机构负责转诊,未按规定首诊、转诊发生的门诊医疗费用,由个人承担(急诊、抢救除外)。

表3、门诊转诊定点医疗机构名单

二、居民“两病”待遇

(一)认定登记

在二级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经内科或专科医师确认,办理高血压和糖尿病病种认定登记,由医疗机构为参保人员办理信息录入手续后,即可按规定享受门诊统筹待遇。

(二)医疗待遇

将“两病”人员在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医保范围内“两病”药品、诊疗服务等医疗费用纳入门诊统筹支付范围。起付标准、基金支付比例与门诊统筹待遇一致,基金支付限额在门诊统筹基础上有所提高。

“两病”人员门诊统筹待遇表

三、门诊大病待遇

(一)门诊大病病种

包括恶性肿瘤、重症尿毒症的血液透析(含腹膜透析)治疗、器官移植手术后抗排异治疗、血友病、再生贫血性障碍、系统性红斑狼疮。

(二)认定登记

患有以上门诊大病的参保居民,可向本市有认定资质的三级定点医疗机构提出病种认定申请。

(三)医疗待遇

1、 恶性肿瘤门诊治疗

患有恶性肿瘤的参保居民,在规定的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门诊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指静脉或介入化学治疗)医疗费用,基金支付限额12万元/年;发生的乳腺癌和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肾癌和黑色素瘤免疫治疗,恶性肿瘤口服化疗(含分子靶向药)、膀胱灌注、抗骨转移或晚期镇痛治疗等针对性药物治疗费用,自确诊之日起五年内,基金支付限额8万元/年,五年后仍需继续治疗的,经规定的定点医疗机构评估后,可延长待遇年限;发生的除放化疗和针对性药物治疗以外的辅助治疗费用,基金支付限额为:第一至三年1万元/年,第四至五年5000元/年,第六年及以后2000元/年。

表4、恶性肿瘤,门诊治疗待遇表

2、慢性肾衰竭门诊透析治疗

慢性肾衰竭门诊透析治疗(包括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的参保人员,在规定的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透析医疗费用限额为63万元/年,发生的辅助检查用药医疗费用,基金支付限额为8000元/年。

表5、慢性肾衰竭门诊透析治疗待遇表

3、器官移植术后门诊抗排异治疗

在规定的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抗排异药物治疗费用,基金支付限额为:第一年8万元,第二年75万元,第三年7万元,第四年及以后65万元/年。发生的辅助治疗费用,基金支付限额为:第一年8000元;第二年6000元;第三年4000元;第四年及以后2000元。造血干细胞(异体)移植术后门诊抗排异治疗待遇期为手术当年及术后第一年,待遇标准参照移植术后门诊抗排异治疗对应年限执行。

表6、人体器官移植术后门诊

抗排异治疗待遇表

表7、造血干细胞(异体)移植术后门诊

抗体排异治疗待遇表

患以上门诊大病病种参保人员确诊或术后当年发生的门诊大病医疗费用,基金按照第一年待遇标准支付。

4、血友病待遇

血友病(遗传性凝血因子Ⅷ、Ⅸ缺乏)患者,在规定的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相应检查和替代治疗医疗费用,按照血友病轻型、中型、重型,年度基金支付限额分别为1万元、5万元、10万元。自2020年7月1日起,学生儿童患者年度基金支付限额分别提高至2万元、10万元、20万元。

表81、血友病待遇表

表82、血友病待遇表

5、再生障碍性贫血、系统性红斑狼疮待遇

在规定的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病种医疗费用,起付标准1000元,年度基金支付限额为1万元。 自2020年7月1日起,学生儿童患者年度基金支付限额提高至2万元。

表9、再生障碍性贫血、系统性

红斑狼疮待遇表

四、门诊精神病待遇

(一)登记备案

患有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情感障碍、癫痫性精神病、精神发育迟缓伴发精神障碍、抑郁发作(中、重度)、强迫症等精神疾病的参保居民,可在南京市脑科医院、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提出病种认定申请,并在定点医疗机构医保办进行病种认定的审核。

(二)医疗待遇

在门诊发生的病种医疗费用,老年居民、其他居民基金支付比例为80%,学生儿童、大学生基金支付比例为85%。

五、门诊艾滋病待遇

(一)认定登记

患有相关艾滋病种的参保人员,可在南京市第二医院提出病种认定申请,并在医院医保办进行病种认定审核。

(二)医疗待遇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在门诊免费享受抗艾滋病病毒和机会性感染治疗及相关检查,由定点医疗机构按每人每季度1000元的定额标准包干使用。

六、住院待遇

表10、住院待遇表

七、生育医疗待遇

(一)生育登记

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参保居民,怀孕后携带结婚证、社会保障卡、生育登记服务证明等资料到具备建卡条件的医疗机构办理生育登记。

(二)医疗待遇

包括产前检查和住院分娩的医疗费用。一个待遇年度内发生的产前检查费用,基金支付比例40%,基金支付限额300元;发生的生育住院分娩费用,参照住院支付政策执行,其中在三级医疗机构就诊的,基金支付75%。

八、大病保险待遇

凡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人员,发生符合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规定范围内的住院和门诊大病医疗费用,在一个待遇年度内,个人支付金额2万元以上费用,可以享受大病保险待遇。实行“分段计算,累加支付”,不设最高支付限额。具体如下:

对困难人群提高大病保险待遇:在一个待遇年度内,个人支付金额1万元以上,可以享受大病保险待遇。实行“分段计算,累加支付”,不设最高支付限额。具体如下:

提醒:

1、参保居民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须出示本人社会保障卡,应由个人承担的费用,由本人直接与定点医疗机构结算;应由统筹基金支付部分,由社保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结算。参保居民在非医保定点医院或未刷卡发生的医疗费用以及医保范围外的医疗费用均由个人承担。

2、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不设定点零售药店(“特药”除外),购药不能刷卡结算,也不享受医保报销待遇。

住院起付标准及支付比例:

      一级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起付标准150元,报销比例为在职职工90%,退休职工95%;

      二级医疗机构起付标准600元报销比例为在职职工87%,退休职工92%;

      三级医疗机构起付标准为900元,报销比例为在职职工85%,退休职工90%;

      市域外转诊起付标准1200元,正常转诊(包括急诊、精神病)按相应级别医疗机构支付比例支付;

      全市职工在市域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不需要办理转诊、备案手续,其发生的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执行现行相应医疗机构级别起付标准和报销比例。统筹基金年度最高支付限额8万元。

女工生育支付比例:产前检查:1200元/例;自然分娩:3000元/例;助产分娩:3600元/例;剖宫产:4500元/例;剖宫产同时做相关妇科手术:5000元/例。

      参保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因病情需要 72 小时内市域内转诊连续计算起付线。参保患者由下级定点医疗机构转诊到上级定点医疗机构治疗的,起付线按下级定点医疗机构与上级定点医疗机构起付线之差收取;

      参保患者市域内同级别医疗机构之间转诊或由上级定点医疗机构转诊到下级定点医疗机构治疗的,不再收取起付线。参保人员在本年度内第二次及其以后住院,起付线降低 50%。

门诊统筹(自2022年7月1日起执行):符合享受职工医保住院统筹待遇的参保人员可享受普通门诊统筹待遇。起付标准按次设定,三级医疗机构50元、二级医疗机构40元、一级医疗机构(含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设起付标准。

      在职职工和退休人员月度最高支付限额分别为150元、200元,年度最高支付限额分别为1500元、2000元。在职职工按规定在三级定点医疗机构门诊就医支付比例为50%,在二级定点医疗机构门诊就医支付比例为55%,在一级定点医疗机构门诊就医付比例为60%。

      退休人员的支付比例高于在职职工10个百分点。参保人员普通门诊统筹和门诊慢性病、门诊特定药品待遇可同时享受,住院期间不享受普通门诊统筹待遇,普通门诊费用不纳入公务员医疗补助范围。

      参保人员欠费期内发生的普通门诊费用,统筹基金不予支付,补缴欠费的,不补计普通门诊统筹待遇。

门诊慢性病:市、县(区)医疗保障部门确定的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全面互认,参保人员就医购药可直接结算。

      全市职工医保参保人员在市域内可自主选择定点医药机构使用个人账户就医购药并实时结算,不受参保地限制,享受“同城同待遇”。

      门诊慢性病患者门诊就医,不设起付线,实行支付限额管理,统筹基金支付比例70%(办理办法同居民)。

开封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慢性病病种:1、脑血管意外后遗症;2、异体器官移植;3、心力衰竭;4、肝硬化;5、体内支架植入术后(支付1年);6、系统性红斑狼疮;7、结核病(支付2年);8、类风湿性关节炎;9、重症肌无力;10、股骨头坏死;11、高血压III期;12、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3、腰椎管狭窄症(支付1年);14、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5、阻塞性肺气肿;16、恶性肿瘤(重特大病种除外);17、慢性糖尿病并发症;18、癫痫;19、强直性脊柱炎;20、帕金森综合症;21、心脏搭桥术后(支付1年);22、康复治疗(中枢神经损害,肩、髋、膝关节骨折);23、分裂情感性障碍;24、癫痫所致精神障碍;25、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26、双相情感障碍;27、抑郁症;28、精神分裂症;29、持久的妄想性障碍;30、自身免疫性肝炎;31、原发干燥综合征;32、慢性肾功能衰竭(非透析治疗);33、甲状腺功能减退;

门诊重特大疾病:城镇职工门诊重特大疾病病种统筹基金支付比例85%(退休人员90%),腹膜透析支付比例90%(退休人员95%)。

      原“城镇职工大病保险”更名为“职工大额医疗费用补助”,筹资标准为每人每年180元,保险责任内的给付比例为住院90%、门诊慢性病90%,年度最高支付限额为42万元。

      具有特困人员、低保对象、返贫致贫人口、低保边缘家庭成员、农村易返贫致贫人口、因病致贫重病患者身份且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纳入医疗救助范围,所享受政策参照城乡居民。

      长期护理保险筹资标准为每人每年120元,其中单位承担60元,个人缴费60元。参保人同时符合以下条件,且经申请通过评估认定为重度失能人员的,可按规定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待遇。

      参保人申请长期护理保险待遇时,应当连续足额缴纳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满2年以上,且已参加长期护理保险并连续足额缴费。

      经医疗机构、康复机构规范诊疗且失能状态持续满6个月以上,需要长期护理服务。长期护理保险分为机构护理、居家上门护理、居家自主护理三种护理服务形式:

      (1)机构护理是指参保人在医疗机构、养老机构的护理型床位,享受基本生活照料和与之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的服务形式。基金支付比例为65%,月支付限额为1900元/人。

      (2)居家上门护理是指医疗机构、养老机构和护理服务机构,为居家的参保人通过上门护理等形式提供基本生活照料和与之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的服务形式。基金支付比例为75%,月支付限额为1500元/人。

      (3)居家自主护理是指参保人亲属接受培训合格后,与护理服务机构上门护理人员共同为参保人提供护理的服务形式。基金月支付限额为900元/人,其中支付参保人月限额为450元/人,支付护理服务机构月限额为450元/人。参保人在享受待遇期间可选择一种护理服务形式,服务形式可转换。参保人在住院治疗期间,不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待遇。

      全额资助特困人员,定额资助低保对象、重度残疾人、返贫致贫人口,资助标准为每人每年80元,定额资助农村易返贫致贫人口,资助标准为每人每年50元。

(一)基本医保

      1住院起付标准及支付比例:一级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起付标准150元,支付比例85%;二级医疗机构起付标准600元,支付比例70%;三级医疗机构起付标准900元,支付比例60%;转诊:省内起付标准1200元,省外起付标准2000元,正常转诊(包括急诊、精神病)按医疗机构相应级别的比例支付;非正常转诊按相应级别医疗机构降20%。

      2参保居民在市域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不需要办理转诊、备案手续,其发生的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执行现行相应医疗机构级别起付标准和报销比例。统筹基金年度最高支付限额15万元。

      3正常分娩一级医院按600元报销,二、三级医院按1200元定额报销,剖腹产统一按1600元报销。

      4参保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因病情需要72小时内市域内转诊连续计算起付线。参保患者由下级定点医疗机构转诊到上级定点医疗机构治疗的,起付线按下级定点医疗机构与上级定点医疗机构起付线之差收取;参保患者市域内同级别医疗机构之间转诊或由上级定点医疗机构转诊到下级定点医疗机构治疗的,不再收取起付线。参保人员在本年度内第二次及其以后住院,起付线降低 50%。

(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

      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员患大病花费高额医疗费用,在基本医保报销后还可以享受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待遇,自己负担符合规定的住院费用超过万元以上的部分,按下述标准再给予报销,其中万元—10万元(含10万元)部分报销60%,10万元以上部分报销70%。一年最高可报销40万元。对特困人员、低保对象、返贫致贫人口实行大病保险起付线降低50%、支付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取消年度最高支付限额等倾斜保障政策。

(三)医疗救助

      医疗救助费用主要覆盖救助对象在定点医药机构发生的住院费用、因慢性病需长期服药或患重特大疾病需长期门诊治疗的费用。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起付线以下的政策范围内自付医疗费用,按规定纳入救助费用保障范围。

      1住院救助。对特困人员、低保对象、返贫致贫人口,住院救助不设起付标准(5年过渡期内),低保边缘家庭成员和农村易返贫致贫人口的住院救助起付标准为2000元,因病致贫重病患者的住院救助起付标准为5000元。对在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住院费用,经居民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支付后的政策范围内自付费用,给予特困人员90%的救助,给予低保对象、返贫致贫人口70%的救助,依申请给予低保边缘家庭成员、农村易返贫致贫人口、因病致贫重病患者65%的救助。

      2门诊救助。门诊救助病种包括以下9类:终末期肾病(门诊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方法治疗)、血友病(凝血因子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门诊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I型糖尿病(门诊胰岛素治疗)、耐多药肺结核(门诊抗结核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门诊药物治疗)、恶性肿瘤门诊放化疗、器官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重性精神病人药物维持治疗。门诊救助不设起付标准,对在定点医药机构发生的以上9类病种门诊治疗费用,经居民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支付后的政策范围内自付费用,给予特困人员、低保对象、返贫致贫人口50%的救助,依申请给予低保边缘家庭成员、农村易返贫致贫人口、因病致贫重病患者30%的救助。

      3救助限额。住院救助和门诊救助共用年度最高救助限额。对特困人员、低保对象、返贫致贫人口年度最高救助限额为3万元,依申请对低保边缘家庭成员、农村易返贫致贫人口、因病致贫重病患者年度最高救助限额为1万元。

      4倾斜救助。对规范转诊且在省域内就医的救助对象,救助金额达到年度最高救助限额,经三重制度综合保障后政策范围内自付医疗费用超过10000元的部分,给予90%的倾斜救助,年度最高救助限额1万元。

(一)普通门诊及门诊两病医疗保障待遇

      1城乡居民基本医保普通门诊就医报销比例60%,不设起付线,全年最高可报销440元。

      2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年度内可额外享受最高200元的用药报销待遇。(与门诊慢特病待遇不重复享受)

(二)门诊慢性病医疗保障待遇

      病种范围:1器官移植;2慢性糖尿病并发症;3恶性肿瘤(重特大病种除外);4脑血管意外后遗症;5肝硬化;6阻塞性肺气肿;7系统性红斑狼疮;8体内支架置入术后(支付1年);9心力衰竭;10帕金森氏综合征;11结核病(支付2年);12强直性脊柱炎;13类风湿性关节炎;14癫痫;15精神分裂症;16持久的妄想性障碍;17癫痫所致精神障碍;18分裂情感性障碍;19抑郁症(新);20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21双相情感障碍;22脑瘫儿童康复;23慢性肾功能衰竭(非透析治疗);24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25腰椎管狭窄症(支付1年);26自身免疫性肝炎;27原发干燥综合征;28康复治疗(中枢神经损害,肩、髋、膝关节骨折)。

      城乡居民门诊慢性病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为65%,不设起付线,实行定点治疗、限额管理。

办理办法:

      1申请。参保人员向承担门诊慢性病鉴定工作的二级及以上定点医疗机构(以下简称鉴定机构)提出申请(结核病由县疾病控制中心组织鉴定),申请时需提交下列材料:(1)《开封市基本医疗保险门诊慢性病申请表》;(2)本人身份证或社保卡复印件;(3)申请门诊慢性病病种近2年内的住院或近6个月内的门诊病历,包括:特殊治疗记录或手术记录、相关检查及检验报告(含并发症的检验检查报告)。申报资料已归入医疗机构病案管理的,可提供加盖经治医疗机构印章的复印件;(4)近期1寸免冠相片2张。

      2鉴定。鉴定机构须即时受理参保人员申请并及时组织专家根据《开封市门诊慢性病鉴定标准》进行鉴定,最长不超过20个工作日。参保患者在申请门诊慢性病病种范围内7种精神类疾病(包括: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持久的妄想性障碍、双相情感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抑郁症)无需鉴定,凭精神类专科医院开具诊断证明或到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办公室(设立在县区卫健委)开具在管证明,在具有相应资质的定点医疗机构报备后,直接享受门诊慢性病待遇。

      3公示。鉴定机构将鉴定结果予以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4录入。鉴定机构及时将门诊慢性病患者录入医保信息管理系统,并制作《开封市门诊慢性病就医卡》发放至参保人员。

(一)住院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障待遇

      1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标危组、中危组;2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3儿童先天性房间隔缺损;4儿童先天性室间隔缺损;5儿童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6儿童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7先天性心内膜垫缺损;8部分性心内膜垫缺损;9主动脉瓣狭窄;10法洛氏四联症;11房间隔缺损合并室间隔缺损;12室间隔缺损合并右室流出道狭窄;13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14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并肺动脉瓣狭窄;15房、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16唇裂;17腭裂;18乳腺癌;19宫颈癌;20肺癌;21食管癌;22胃癌;23结肠癌;24直肠癌;25急性心肌梗塞;26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住院治疗)27重症精神病(包括双向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持久的妄想症障碍、分裂情感性障碍、抑郁症);28耐多药肺结核(住院治疗);29双侧重度感音性耳聋;30尿道下裂;31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32发育性髋脱位;33脊髓栓系综合征/脊髓膨出;

(二)门诊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障待遇

      1终末期肾病;2血友病;3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门诊治疗);型糖尿病;5甲状腺机能亢进;6耐多药肺结核(门诊治疗);7再生障碍性贫血;8非小细胞肺癌;9胃肠间质瘤;10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11结肠癌;12套细胞淋巴瘤;13胃肠胰内分泌肿瘤;14乳腺癌;15晚期胃癌;16鼻咽癌;17外周T细胞淋巴瘤;18晚期肾癌;19胰腺神经内分泌瘤;20肝癌;21多发性骨髓癌;22苯丙酮尿症(经典型苯丙酮尿症、四氢生物喋呤缺乏症);23直肠癌;24小淋巴细胞淋巴瘤;25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6多发性硬化;27黄斑变性;28肌萎缩侧索硬化;29原发性免疫球蛋白缺乏症;30特发性肺纤维化;31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32甲状腺癌;33前列腺癌;34黑色素瘤;35肢端肥大症;

(三)、重特大疾病医保报销政策

      城乡居民住院重特大疾病不设起付线,二级医疗机构报销比例为80%,三级医疗机构报销比例为70%;门诊腹膜透析的报销比例是85%,其他门诊病种报销比例是80%。

      一、遵循统筹基金、财政、个人三方共担原则,按照40元/人/年的标准筹集。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划转20元/人/年;财政补助10元/人/年,由同级财政安排资金予以补助;个人缴费10元/人/年,缴纳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时合并征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基金运行情况,医保和财政部门对基金筹集方式、筹资标准和待遇水平动态调整。特困人员等特殊困难群体基金筹集办法另行制定;

      二、待遇标准参保人员在享受待遇期间发生的符合规定的护理费用由基金据实支付,超过限额部分由参保人执行承担,具体标准如下:机构护理基金月支付限额为1300元/人;居家上门护理基金月支付限额为1300元/人;居家自主护理基金月支付限额为540元/人:其中支付参保人员月限额为270元/人;支付护理服务机构月限额为270元/人。

双相情感障碍补贴每年领一次,一年 ️约65k的补助,每次看病取药按比例扣除,大概每次扣除75%。

双相情感障碍属于精神病,而且属于国家规定六大类重性精神疾病中的一种,双相情感障碍国家有补助的。《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第二十九条:医疗救助采取下列方式: (一)对救助对象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个人缴费部分,给予补贴; (二)对救助对象经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其他补充医疗保险支付后,个人及其家庭难以承担的符合规定的基本医疗自负费用,给予补助。医疗救助标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医疗救助资金情况确定、公布。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持续存在的精神疾病。与抑郁症和躁郁症一样,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也会出现一些情绪上的异常。而这种异常可能会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负面影响,从而影响到一个人的生活质量。那么,双相情感障碍怎么治疗呢?双相情感障碍不是精神分裂症。患者不会在精神分裂症发作时表现出明显的精神病性症状,但是有部分患者可能表现为躁狂或抑郁发作。

1、药物治疗

双相情感障碍可能是抑郁发作的主要原因,因此治疗双相情感障碍应优先考虑抑郁症状的缓解或减轻。药物治疗可以使双相障碍患者减少焦虑的发作频率,并减少他们之间出现严重分歧的风险,并帮助患者找到有效的治疗药物。临床上一般以抗抑郁药治疗为主,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所以应优先考虑抗抑郁药(如阿立哌唑、达那西汀和帕罗西汀)来治疗它。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最常见使用在非药物疗法中。其中一种方法是使用非口服药物(如卡托普利)来减少他们症状所导致的焦虑心情:在药物治疗期间,卡托普利通常用于轻度焦虑症状。另一种方法是使用吸入性药物来减轻症状。吸入性药物会减少患者从他们可能导致焦虑感的环境中获得最大效益的频率。

2、心理疗法

心理疗法也可以用于其他疾病也可以帮助缓解疾病或减轻症状。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可以通过心理疗法来缓解压力以避免情绪低落或与朋友关系恶化,但这也可能导致双相情感障碍复发。需要患者对治疗保持积极情绪。但是有些患者可能会拒绝治疗。他们可能想要尽快结束。或者他们可能想要一个替代治疗方案。

3、物理治疗法

目前比较常用的物理治疗方法是电休克疗法。该疗法通过给患者身体施加电刺激,帮助患者降低兴奋性,从而使其稳定下来。当患者有强烈抑郁情绪时,可以尝试在无意识条件下进行电休克治疗。电休克治疗不仅可以改善患者情绪稳定及自控能力,而且可以显著降低患者心境障碍。电休克治疗可以使病人脱离危机情境,如暴怒、自伤或自杀企图等。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需要严密观察患者心率和血压变化,一旦发现患者心率或血压出现异常变化就需要立即停止治疗。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常见的情感障碍类型,由于发作时情感反应激烈,持续时间长而严重影响患者社会功能,严重影响患者及其家庭成员生活质量。其症状一般有抑郁、焦虑、夸大、强迫、失眠、认知障碍、躁狂和轻躁狂等。双相情感障碍具有高患病率、高复发率和高复决率等特点。本文为您介绍关于双相情感障碍发作时怎样治疗。

一、心理治疗

患者在生活中,除了被家人忽视和虐待外,可能会面临心理上严重的创伤。患者可能会担心自己的病会影响到家人,因此他们可能会拒绝接受治疗,因此也会很难接受治疗。心理治疗会在患者之间提供良好的支持系统和合作以帮助他们摆脱痛苦。这是一个帮助患者心理健康的良好方法。虽然心理治疗在双相情感障碍中很重要,但也可能意味着要改变这种疾病或更广泛地接受治疗。有些患者可能对心理治疗没有兴趣和动力可言。

二、药物治疗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对药物有很大的依赖性,所以必须长期用药。目前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最有效也是最常用的药物是抗抑郁药和抗焦虑药。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患者长期用药的话会产生依赖性,比如需要同时服用几种药物才能达到治疗的效果。

三、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可作为患者治疗的辅助工具,在治疗期间与患者进行积极沟通,取得他们的信任,并理解他们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这对进一步理解患者的病情有帮助,但还需要其他患者在早期进行积极的干预。心理咨询可以帮助他们摆脱过去的消极状态,并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感。这有助于患者从消极状态中恢复并提高生活质量。如果你发现你正在经历这样的治疗过程并且不确定该怎么办,你可以与你的心理咨询医师进行一次面对面的交流。

四、家庭治疗

通过家庭成员的支持,可以帮助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维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增强其积极应对社会压力的能力。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很难主动地获得别人的帮助。患者需要家人和朋友的支持才能帮助他们减轻症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6316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