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里”中“日暮”会使作者自然想到“日暮途穷”之意,从而触发他对社会黑暗的忧愤之情,所以记得。“水户”则是反清至死不渝的朱舜水客死的地点,作者这时也正身居异国他乡,对这样一位具有民族气节的学者自然会产生仰慕之情,因而也记得。表现出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望采纳
《藤野先生》是鲁迅散文中的精品,也是八年级下册的重点篇目。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往往能被文章的人物感动,能被思想感染,能被艺术折服,但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在明暗双线结构的理解上出现疑难,总难理解作者为何能做到总揽如此之多的事件、情感于如此尺牍之间。因此,在再次教授本文前作了一个深入的探究,运用缘因溯果法,使学生顺利地领会了行文构思的巧妙。
双线结构是记叙类文章中常见的一种组合形式,指写作的叙事过程中设置两条线索,分叙两件事,彼此映照、对比、交叉、重合,从而更好地传情达意的谋篇之法。同时存在和发展的两条线索便于拓展作品的广度和深度。《藤野先生》就是采用这样明暗两条线索把赞扬藤野先生的美好精神品质和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感表现得深刻而突出。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大师构思的巧妙,我采用因果关联三步法来分析文章的双线结构。
第一步:明确主题。《藤野先生》的主题思想在近年的教学和研究中论争热烈。文中写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是作者离东京往仙台见到藤野先生的缘由;写途经的日暮里和水户表现作者忧国之情,是作者学医的主要动机;写仙台医专的职员对作者的优待是为下文写藤野先生作正面陪衬;写日本“爱国青年”寻衅是为藤野先生作反面衬托;写课堂上看**是作者与藤野先生告别的直接原因。所有这些都与突出藤野先生正直热忱、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贵品质有密切的关系。总的来说,作者着力歌颂的是藤野先生和他的美丽人性,作品留给人印象最深的是藤野先生的容貌和言行,是藤野先生的性格和品质。
第二步:对比显善美。学生普遍有疑问的地方在于既然文中重在表现藤野先生的性格品质,那为什么要写如此之多不是直接表现的事件呢?为解决这个问题,授课中重点作了一个对比突出中心的探究分析。中国留学生精心打扮、矫揉造作的丑态,正是为了突出藤野先生朴素的穿着、真诚的行为所体现出的美。正是这样一个特殊时期里的一个特殊人物的特殊深情使得年轻的鲁迅不仅在当时就觉得藤野先生伟大极了并对他产生了无比的崇敬之情,甚至在后来的日子里依然无限思念并深受其思想品格的鼓舞,强烈地要把藤野先生这种真善美的品格颂扬,深情地写下了这样一篇深切怀念和感激藤野先生的文章来。
第三步:因果关联。对于文章表达了鲁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这一线索,我的处理是“有怎样的老师就会爱怎样的学生”,作者要充分体现藤野先生的高尚品格和深挚情谊,就得充分体现出自己是个怎样的学生。于是,作者在表述中就在具体的事件中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具体、细腻的传达出自己的爱憎、思想,诠释“有这样的学生才能得到这样的老师的爱”。对“清国”留学生以盘结辫子为荣、整天浑浑噩噩的失望、厌恶,从“我”的所观中体现了“我”的认真、细致,从所感中表现出“我”是个有理想、有追求的好学、进取青年,这是能引起有着严谨治学态度和博爱精神的藤野先生的前提条件。旅途中记起“日暮里”、“水户”两个地名,勾起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那强烈的爱憎情感深深地感染着读过它的人们,当然这一腔爱国情感同样也能使细心、正直的藤野先生加倍关注和敬重。“匿名信事件”和“看**事件”激发了鲁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使他定下了立志报国而奋斗的决心。这样的改变,藤野先生也定能发现,于是才有了依依惜别与别后的鼓舞。从另一侧面来看,通过鲁迅自我情感的表述,也让我们看到了“有怎样的学生才怀念怎样的老师”。因此,自我爱国主义情感的表述也就是对藤野先生美好品格的有力的表现。
通过以上分析,学生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具体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深刻地体会到作者行文结构的精妙,充分掌握双线结构的特点和相互关系。
1、这个黑瘦的、衣着模糊的藤野先生远远地从异国他乡走近我,我分明感觉到他内心深处蕴藏着博大的爱。
2、当他得知他的学生要远他而去时,他把自己的一张照片送给学生,背面还写上“惜别”二字。
3、当我第一次读到这段文字时,竟不能抑制自己的感情。
4、文学,原来能把生活中最有情感的东西展示出来,能把沙漠润出绿洲。
5、我抬头望着正在上课的龚老师,他镜片后的眼睛似乎亮了些,他黑瘦的脸庞似乎有些红晕,他的声音高低起伏,又戛然而止,怔怔地望着我们。
6、我凝视着他的目光,我明白,他就是我们的藤野先生。
7、在大礼堂看见日本人杀中国人,同胞们却冷漠麻木前去观看。
8、日本人在其中喝彩叫好让他痛恨恶极。
9、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
10、没料到东京竟也像南京那样乌烟瘴气。失望、痛苦、厌恶、忿怼和急切地要求学到本领以报效祖国的强烈愿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