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系论文开题报告

音乐系论文开题报告,第1张

音乐系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音乐系是培养能掌握音乐学科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具备音乐教学和教育研究能力的中等学校教师及社会文艺工作者的专业学科。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音乐系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篇一: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浅论音乐表演中的情感体验

 学生姓名:

 系 别: 音 乐 系

 专 业: 音 乐 学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

 一、综述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音乐表演是音乐存在的活化机制,无论在任何音乐行为方式中,音乐表演都使整个音乐活动处于激活状态。表演可使作品得到介绍、传播、完善、获得长久的生命力。音乐表演的目的不是引起有声调声觉的声波运动,而是通过内在的情感动态形式的注入,引起深层心理体验,赋予无生命的形式以生命的活力,给人以人性的体验。音乐表演的二度创造,就是通过表演者对音乐的理解、投入感情,再次赋予音响的动态结构以生命的形式,即充满着丰富情态意味的音乐运动。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主要内容:

 音乐是一种表演艺术,在表现方式上与非表演艺术很不相同。而音乐表演艺术则不同,他必须通过表演这个环节,才能把艺术作品传达给欣赏者,实现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而音乐表演中根据艺术表现的需要,使表演者的对于投入的情感能做到呼之即出,挥之即去,达到挥洒自如、变化有序的境界,真正成为音乐表演所需要的情感。他有表演的真实情感作为种子,同时它又是经过提炼,升华了的与音乐中的情感内涵融为一体的。应该说,只有这种艺术化了的情感,才是音乐表演所需要的。

 主要问题:

 1、什么是音乐表演艺术及意义。

 2、音乐的表现与精神性内涵。

 3、音乐表演的二度创造本质——情感体验。

 4、音乐表演的情感体验——投情。

 5、音乐表演—赋予情感以生命。

 6、音乐表演中审美情感的体验。

 7、对于音乐表演者的技巧与表现统一的要求。

 三、研究的步骤、方法、措施及进度安排:

 步骤:

 1﹑大量阅读古筝方面的文献和著作;

 2﹑找出有价值的课题;

 3﹑依据论题精确寻找相关资料;

 4﹑论文撰写;

 5﹑在老师的知道下进行修改;

 6﹑定稿并准备论文答辩。

 措施:

 1﹑在图书馆和上网查阅相关资料文献;

 2﹑真理原有资料;

 3﹑请教知道老师,与同学交流探讨本论题。

 进度安排:

 1﹑20xx年11月-12月初:查阅相关的资料;

 2﹑20xx年12月中旬:确定选题;

 3﹑20xx年12月底:写开题报告并准备开题答辩;

 4﹑20xx年1月-3月:开始正文协作,完成初稿;

 5﹑20xx年3月-4月:修改完善文稿;

 6﹑20xx年5月:论文答辩。

 四、主要参考文献:

 [1] 王次沼著:《音乐美学通论》人民音乐出版社

 [2] 修海平 罗小平著:《音乐美学基础》上海音乐出版社

 [3] 苏珊•郎格:《情感与形式》中国社会出版社

 

 篇二: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 浅论民间舞蹈的发掘与保护

 学生姓名:

 系 别: 音 乐 系

 专 业: 音 乐 学

 指导教师:

 一、综述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目前国内外从事民间舞蹈发掘与保护工作的人员真的少之又少,民间舞的流失是我们整个民族文化的流失。在舞蹈发展史上,民间舞蹈常常被人忽视,其实只有民间舞蹈才是舞蹈发展的主流。民间舞蹈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历代统治者都懂得向民间舞蹈吸取营养,但他们又千方百计去禁止民间舞蹈的活动。

 如果我们不顾当今世界多元化文化的大环境,不顾当前纵横交错的各方面因素的主动作用,只求在封闭的环境中虚构未受任何影响的原汁原味的民间舞蹈,将会陷入文化孤立主义的境地。找到一个方法或者培训一些这样的工作人员,去保护我们民间舞蹈及把民间舞蹈整理出来是本课题研究意义所在!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处于文化转型期的'民间舞蹈,必须要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适应,必然受到国内外文化环境的制约和影响。总的趋势是适应不同的职业、文化层次、审美情趣群体的需求,在接纳吸收各民族和外来舞蹈文化的同时,发展本土民间舞蹈文化,使之跟上社会前进的步伐。

 从民间舞蹈存在的意义出发,前面论述民间舞蹈的流失是我整个民族文化流失的一部分。

 三、研究的步骤、方法、措施及进度安排:

 1、讲述民间舞蹈的发展历史

 2、介绍国内外目前的民间舞蹈趋势

 3、提出保护与发掘民间舞蹈的具体方法

 4、将具体问题的解决之法提出并论证

 四、主要参考文献:

 1、《辞海》

 2、《舞蹈杂志》

 3、《舞蹈解剖学》

 4、《舞蹈艺术概论》

 5、《舞蹈形态学》

 进度安排:

 1﹑20xx年11月-12月初:查阅相关的资料;

 2﹑20xx年12月中旬:确定选题;

 3﹑20xx年12月底:写开题报告并准备开题答辩;

 4﹑20xx年1月-3月:开始正文协作,完成初稿;

 5﹑20xx年3月-4月:修改完善文稿;

 6﹑20xx年5月:论文答辩。

 

 篇三: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舞蹈艺术欣赏—— 一门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的课程

 学生姓名:

 系 别:

 音 乐 系

 专 业:

 音 乐 学

 指导教师:

 一、综述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呈现了诸多发展趋势,包括:经济全球化、以信息技术为导向的新技术革命、全球经济的市场化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等。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发展,人类生存方式、文化价值观念 、文学活动以及艺术文化等也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 。

 我之所以会选择《舞蹈艺术欣赏》课程作为我关注的问题,是因为我觉得,在这个变化多彩的社会中,我们这些正处于毕业阶段的高师音乐系学生应多学习专业以外的多面知识,以不变应这万变的复杂社会。

 虽然《舞蹈艺术欣赏》这门课程并不成为我们系的一门必修课程,但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并不亚于专业课程。“舞蹈艺术欣赏”与其他艺术的关系是如此的紧密,对舞蹈中各种知识的了解与掌握对音乐系不同专业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从我自身的体会来说,舞蹈艺术欣赏对学习舞蹈专业很有帮助,对舞蹈艺术作品的反复领悟、探究、剖析形式美以及构成美的技法,不仅直接培养了舞蹈艺术欣赏能力,为自己的表演和创作寻找到坐标,而且对舞蹈专业工作者来说,也是一种受教育的过程,是开阔眼界,学习并借鉴他人舞蹈艺术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变化万千的舞蹈世界中不仅要通过自身的实践,还要多看、多听、多鉴赏,因此,《舞蹈艺术欣赏》课程的必要性是不容忽视的,更要成为我们音乐系的一门核心课程。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基本内容:

 一、开头

 ⒈由学习者在《舞蹈艺术欣赏》这门课程中的课堂表现引发我对学习者的调查;

 ⒉学习者的态度是由于《舞蹈艺术欣赏》课程本身的几大特殊性所导致,分别是:

 ① 学习者——本系各个专业学生;

 ② 课程时间的安排——大四的第一个学期;

 ③ 课程的性质——非必修(选修)的专业课程;

 二、⒈ 舞蹈艺术欣赏的概念;

 ⒉ 分析舞蹈艺术欣赏与其他艺术的关系;

 ⒊ 特别提出《舞蹈艺术欣赏》课程对舞蹈专业学生的重要性;

 ⒋ 从感知方面来谈欣赏舞蹈的三个层面 :

 ①形象感觉 ②体验想像 ③探究领悟

 ⒌舞蹈艺术欣赏的审美价值;

 三、结尾

 呼吁全系学生要用更为认真的态度来对待《舞蹈艺术欣赏》这门课程。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 为什么《舞蹈艺术欣赏》课程不能得到重视

 2 什么是舞蹈欣赏

 3 舞蹈艺术欣赏与其他艺术有没有关系

 4 舞蹈艺术欣赏课程对专业学习者有没有作用

 三、研究的步骤、方法、措施及进度安排:

 1、网上、图书馆搜集相关资料;

 2、请教指导老师黄平副教授,确定选题方向;

 3、与同学共同讨论本课题,互相交流意见;

 4、写好开题报告;

 5、根据已选题目进一步搜集资料,并拟好论文提纲;

 6、论文写作;

 7、论文修改并定稿。

 进度安排:

 1、9月10日——10月30日 依据论文参考选题,作好论文先期搜集工作;

 2、11月1日——11月20日 选题,写开题报告;

 3、11月24日——05年3月6日 开题报告定稿,接受毕业论文任务书;

 4、3月6日——3月20日 论文写作阶段完成初稿并接受论文中期检查;

 5、3月20日——5月10日 修改论文阶段;

 6、5月10日——5月15日 论文答辩。

 四、主要参考文献:

 [1] 田静主编 《中国舞蹈名作赏析》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490-1999

 [2] 汪流 《艺术特征论》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1986

 [3] 科林伍德 《艺术原理》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5

 [4] 选自《全国舞蹈教育研讨会文集》中黄小明著《试论高校素质教育中〈舞蹈艺术欣赏〉课程的特殊性 》

 [5] 宗白华 《美学散步》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7

 [6] 贾作光《贾作光舞蹈艺术文集》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版

 [7] 于平著 《中外舞蹈思想教程》 中国戏剧出版社 1994

 [8] 王宏建主编 《艺术概论》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2

;

初入大学的我们第一次遇见如此新颖的问题,激活了蛰伏沉睡的思维,答案层出不穷。我也提出了以前自己曾经听到过的一句话“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现在看过了《历史的观念》后知道了这是史学大师克罗齐的观点,但是当时却不知道,当时自己的理解只是这样,我仅仅把“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中的“历史”这个词覆盖了自己的定义,把这定义为局限在史书上的历史,是前人记录下的或者前人所记录下又在从他记录到被我们传阅的过程中被篡改了的,或许只是统治阶级意志在史书的反映,因此允许我们读到的只是符合目前意识形态需要的历史,并非其本来面目,或许过个很多朝代更迭(现在或许用政权这个词更恰当点),我们的后代又将读到另一种历史。

后来开始认真读这本书,老师请恕我愚笨,我序言没看完就觉得思想不支,这不是我对历史缺乏兴趣,我确定我对于历史感兴趣正如我确定我是一个19岁的大学生一样多,只是柯林伍德大师的观点已经远远超过我能阅读的范畴,尽管我比他出生的年代要新,可是我无法越过一些他已经看过或解决的问题,去研究更深层次的问题。

首先是序言的第18页:原编者所总结出的柯大师的明确的论点中的一句“人们必须历史地去思想,也就是必须思想古人做某一件事时是在怎么思想的。由此推导出的系论便是:可能成其为历史知识的对象的,就只有思想,而不能是别的东西。例如,政治史就是,而且只能是思想史…………这里也许可以用一个流行的比喻说法,即:思想是灵魂,抽掉了思想,历史或史学就将只剩下一具没有灵魂的躯壳。”

首先我要说的是,我非常赞同他所说的“历史应该是思想史”这个命题,但是我不确定他所说的“人要思想古人做某件事时的想法,然后能才历史地思想”。可是我们怎么才能知道古人是怎么想的呢?我们不能凭空猜测天马行空任意恣睢地去创作,历史不是艺术,何况艺术也来源于真实,我们必须借助古代的实物,古迹,文物,文献或是什么,特别是现在处于信息交流高度发达的网络时代,人们日常生活中根本离不了网络报刊杂志等媒介。请注意,我觉得研究历史并不只是史学家的专利,每个人都有权利并且有理由去拥有历史的思维并用以思考问题,而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并不会有什么机会去接触第一手的文献资料什么的,特别对于我们,了解一件史实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去书店买书或上网或者通过看电视报刊杂志么,更比如我们的权威,教科书。按照正常的逻辑来说,只要我们能够知道古人做了什么事,我们就能思想他的思想,他做这件事时的思维,也就可以拥有一段历史。可是这里出现了两个误差:1)我们是以现代人的思想去思考古人的事,这里不可避免有误差;2)我们甚至都不能保证我们已知的古人的事是真实的记载。这样两个重叠的误差加在一起,我不知道距离本来应该出现的思想有多远。

再请看到序言的22页所举的例:“例如研究某一战争的历史,就包括必须研究前人是以怎样的思想在论述这一战争的。由此便推导出他的历史的观念的第三条……”以我之前说的看来,这里就存在了三个误差:1)我们是以现代人的思想去思考古人的事,这里不可避免有误差;2)我们是甚至都不能保证我们已知的古人的思想论述是否真实;3)我们更无从知晓古人所得知的事是否真实,正如我们无从知晓我们现知的古人的事是否真实一样。我也举个战争的例子,前段时间看了本书,名字叫国殇,我现在直接从互联网上把这本书的简介摘录点拉下来: “70多万字的《国殇》受到广泛关注,专业人士认为,《国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少有的几本描写国民党军队正面抗战的书籍之一,有评论甚至认为,《国殇》是第一本全面反映蒋介石政府抗战的专著。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丁淦林认为,以前出版的抗战书籍,主要突出的是***领导的抗日战争,描写国民党抗战的书籍相对较少,出版这样一本描绘抗战史实的书,表明中国史学研究更加合理。6月8日,该书责任编辑唐得阳告诉《了望东方周刊》,《国殇》的宗旨是讴歌抗日将士,目前,从大陆和台湾反馈回来 评价基本以正面为主。《国殇》出版前后,正值中共中央部署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活动,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国共56年来再次握手之际,其信号意义非同凡响,引起海外媒体关注。”

还有一段关于“松沪会战”的描述:“淞沪会战是国军于抗战中投入部队最多(前后共约70个师)、战斗最为惨烈悲壮的一仗。

事后的公允可能实在有愧于那些在秋雨泥泞的战壕中默默捐躯的父兄。!m#FM}D:n e 此战应该说政治上的战略意义远大过军事方面(毕竟军事永远是政治的手段和延伸)。此战在当时来说,给于愤懑的国人一清醒的认识:国家的实力实在比敌人差得太远,要抗敌御侮还得冷静和实事求是地从长远计议。所以淞沪会战之后慷慨热情的大学生再也不到政府机构请愿示威。国府对于国际上的同情和支持期望太高,中国人血的代价实在太大太大。!gA5fc:\ 在军事战略上鄙人不敢苟同国府多年后的解释:此役将日寇自北向南的进攻战略改变成自东向西。实际上日寇自始至终的进攻大方向都是自北向南,这是由于中国的军事地理特点所决定的。具体作战时双方都有逐次投兵的问题,只不过该问题对中国军队的影响远大过日军(由于实力的差异造成)。

最后一点,此役在客观上证明了中国人尽管有许许多多的毛病,但其坚忍不拔的特性确实让世界叹为观止。淞沪会战期间日军承认:中国军队之中战力最强的是中央直系部队。”

遗憾的是,在教科书上根本没有这样客观的描述,而我如果没有看到那本书,也会一直以为教科书中写的那样是因为***,我们才有了抗战的胜利。我举了那么长的例子,只是为了说明:我们作为现代人,尚且不能得知几十年前发生的事情的真实(我并不是说教科书上的就一定是假的,我看到的就一定是真的,我的意思是说至少我们应该让自己的历史市客观公正些。如果我们连自己的历史都不能正本清源,还怎么要求我们的邻居对我们的历史予以尊重呢?),又怎么能推导出几百甚至几千年前的事情的真实呢?就好比这样说,我如果没有看过关于国民党正面抗战的资料,我自然会对自己的孩子(如果有的话我肯定会)说:“孩子啊,是***赶走了小日本啊。”然后要是他侥幸成为了记录历史的人(这虽然是偶然,但谁都不敢百分之百否认这种偶然,历史本来也是由偶然组成),那么这段只有中共功劳的抗日就将成为正史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将永远定格(这样的情况不是差点发生了吗)这是理所当然,因为我们所接触的媒介中出现的都是国民党汉奸和***英雄,我印象中也一直把老蒋作为投敌卖国的典型,孰不知老蒋却正是采取了马克思唯物辨证法中的观点:“内应是事物变化的根本”,从这个层面上说,“攘外必先安内”似乎有一定道理(老师可以不管我这句话)。既然以前的事又不真实,而我们的思想也是被处理过的思想,这样以讹传讹,谬以千里,我不知道最后的结论会是什么样。

再请老师看到序言第28页“历史思想总是反思,因为反思就是对思想的行为进行思想”。我又产生了相同的疑问,既然思想的行为都是不真实的,再用一种更加不真实的思想去思考这种不真实的行为,却妄图得到一种正确的思想,一种正确的观念,就好比想重修未央宫,却请来艾非尔铁塔的设计者,拿着金字塔的图纸来进行,荒谬啊。在序言的第45页又说:“思想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故而不能凭知觉来直接经验,而只能靠推论;既然是推论,就不是重演而且还可能有错误。”根据这个逻辑,我们的思想都不能叫做思想,只能叫推论,而且是可能存在错误的推论,哦不对,是不能避免错误的推论,我都不敢再这样推下去,这样一个错误套一个错误,那我们就是一群傻子,我也就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作为一个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却始终徘徊在党的门槛之外的资深积极分子,我深知这种错误是犯不得的,尤其是***员犯不得的。好了请让我们回到刚才举的那个未央宫的例子,那纯粹是一种荒诞,可是大家却在同时参与这样的荒诞,在高考时比谁荒诞的有理有节有凭有据有意义。我又想起高中政治书中大量长篇累牍的除了洗脑外没有丝毫意义的政治理论教育,然后考试时还得全部照着写出来,我不是说那些话不对,而是说那些话对不对不应该由书上写的这是对的然后让我们必须记住,它只需要告诉我们有这么些东西,至于对不对是要我们自己判断的,那也得看个人觉悟啊,比如像我这种觉悟很低的就始终不太明白其中很多浅显的道理,毛主席:“说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我也就认真了那么一下,高中可以成为预备党员的时候说了些觉悟不高的话,弄的拖到现在,所以有些事还是不要认真的好。我原以为高中过了就算了,谁知今年进校看见选课表上新闻学院基础课上有课是“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我就又意识到自己觉悟低了,转瞬彻悟,这是要从大学就要培养我们国家未来的新闻工作者要坚决贯彻党的思想啊,这是提高当代大学生觉悟的好事啊,应该提倡!然后我开始暗自庆幸自己不是新闻系,一来嘛据说新闻系学生爱抄论文(这是老师您自己说的),二来我觉悟低,怕修那么一门课半天想不明白影响绩点。不好意思老师我又把话题扯开了,回归正题,我觉得我们现在的教育有那么点没对,当然只有一点点因为我还是很感激这种方法把我带到了复旦,我的意思是教育只应教授一种方法,而不应该教授学问本身,我们得通过学习这种学习方法,然后自己再去应用与实践的学习,否则填鸭式的教育说的不好听点,就是“愚民”,不过我们得以马克思的发展观看问题,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以前是封建社会,是愚的“草民”,愚的“贱民”,现在当然比以前好多拉,现在愚的是“公民”,愚的是“人民”,从这点上说,我们还是应该高兴的。当然我不也不敢否认这种“填鸭”是为了我们这些愚笨的人好,因为我们愚笨,所以不能指望我们自己去想明白很多道理,于是为了我们好,强制灌输给我们也是有道理的,好比给一个精神病吃药一样,精神病本身是不会主动吃药的,可是在我确定这种方法和知识正确之前,我总该拥有怀疑的权利吧,同样我也拥有选择学问的权利,而我所学的教育剥夺了我的双重权利,我还不得不得不为这样的强迫去交学费,这有道理吗?不过我也不敢说我刚才说的就一定正确,我之前已经说过,我比较愚笨,因此很多事是一时半会想不明白的,正如我们知道,没有几个精神病是因为吃药就说不乱说话了的,不乱说话的都是被打的引起的条件反射。我还没有被打过,自然现在也还是病着的,不过我确定,当我知道有人要会打我后,我一定就不笨了,还可以很聪明!回到刚才我所说的没有道理。道理不是在我们手中的,而是在需要他的人的手中,掌握道理的人很多,在美国叫资本家在南美洲叫将军在非洲叫武器或者粮食在中东交石油在中国叫***。

我说了那么多,只是想推出我的第四个误差:1)我们是以现代人的思想去思考古人的事,这里不可避免有误差;2)我们是甚至都不能保证我们已知的古人的思想论述是否真实;3)我们更无从知晓古人所得知的事是否真实,正如我们无从知晓我们现知的古人的事是否真实一样。4)我们这种现代人的思想本身就是种误差。

因此我觉得我自己的思想观念远远落后于柯林伍德先生,他已经到了可以推理过去的阶段,而我始终还在修正自己的观念的阶段,我不知道把自己的观念休整要多久,可是把自己的现实的观念修正好远比重新塑造一个错误的观念重要的多

美学。艺术的本质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十九世纪中叶马克思对整个人类社会做了唯物主义的研究。他发现并奠定了唯物主义历史观,从而揭开了社会历史和各种意识形态包括艺术的新篇章。

尽管由于种种原因,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把艺术活动列为一章进行专门研究,但他们对艺术的一些散见于其它篇章的看法还是为人们发掘艺术真正的本质奠定了正确而坚实的理论基础。如果说,马克思之前的研究不够成熟的话,那么马克思关于艺术本质的研究无疑是对目前最全面最正确的科学研究成果,他真正的把握了艺术的本质。

扩展资料

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在他1902年出版的《美学原理》中主张:“直觉即表现”。他认为直觉是认识的唯一源泉,否认人能凭借感觉、理性和实践活动去认识世界。克罗齐认为没有客观美,美只是主观“直觉“创造出来的价值,故提出“美即直觉,即表现”的理论。

直觉所表现的是主观的情感,一切直觉都是抒情的表现。该观点对以后的科林伍德等西方美学家产生了巨大影响。科林伍德在其《造型艺术原理》一书中认为造型艺术是一种无意识的主体的情感表现。

20世纪西方一些现代主义造型艺术家接受了克罗齐和科林伍德的表现说,主张造型艺术就是主观情感的表现,因此,法国野兽派画家马蒂斯才说:“我首先所企图达到的是表现“,“我的道路是不停止地寻找忠实临写以外的表现的可能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63880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