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孝祥《浣溪沙(亲旧蕲口相访)》原文及翻译赏析

张孝祥《浣溪沙(亲旧蕲口相访)》原文及翻译赏析,第1张

浣溪沙(亲旧蕲口相访)原文:

六客西来共一舟。吴儿踏浪剪轻鸥。水光山色翠相浮。我欲吹箫明月下,略须棹晚风头。从前五度到蕲州。 诗词作品: 浣溪沙(亲旧蕲口相访) 诗词作者: 宋代 张孝祥 诗词归类: 送别、友人

上片写景,烘托边塞气氛和作者心情。时当秋日,天高气爽,晴空万里,远处水天相接。景是乐景,此处以“乐景”反衬“哀情”。诗人登监的是荆州城,荆州本是祖国内地的一座城池,而今却成边塞之地,时时有被胡虏侵略的危险,这本身就是让人痛心的事。诗人又有满腔爱国热忱,面对“山河破碎风飘絮”的危局,哪里还有心思欣赏秋日美景?更何况,极目远望,鸣鞘红旗,烟尘滚滚,金人的响鞭声声撕人心肺,作者心情就更加沉痛了。而澹烟衰草,满目萧疏,自然衬托了诗人的心情。

下片抒情,表达对中原故国的怀念。眼前遍地烽火,而大好河山,万里中原还在遥远的北方,受金人的践踏。作者思念故土,思念中原父老,心情愁闷,只好借酒浇愁。可一樽浊酒怎能消除满腔悲愤呢?酒尽愁不尽,面对萧瑟秋风,作者禁不住泪流满面了。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池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作者晏殊(991~1055),字同叔,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七岁能文,景德二年(1005)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仁宗庆历间,官至集贤殿大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词风承南唐,受冯延巳影响颇深。有《珠玉词》,收词130多首,在宋初词坛上是地位重要的一家。

这首词抒发了词人对光阴流逝的伤感和对春天消失的惋惜之情。上片写对酒听歌,触发对往事的追忆,眼前西下的夕阳,又引发对岁月流逝,一去不返的喟叹。下片写花的凋落,春的消逝,时光的流逝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虽惋惜却无济于事,所以说“无可奈何”,承接上句“夕阳西下”。然而在这暮春的天气里,词人所感受到的并不只是无可奈何的消逝,那翩翩归来的燕子还是令人欣慰的,这一句回应上文“几时回”。在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透露出生活的哲理:虽然无法阻止美好事物的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时仍会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美好事物的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只不过这种再现只是“似曾相识”罢了,因此,在有所慰藉的同时又不觉产生一丝惆怅。全词抓住眼前景物所引起的怅惘,运用淡雅自然的语言和工巧含蓄的手法,抒发了一个宝贵仕人的闲愁,创造了情致闲雅的意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64190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