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请分析文章从哪几个方面写了弃官归隐之乐

归去来兮辞请分析文章从哪几个方面写了弃官归隐之乐,第1张

归去来兮辞》从三方面写了弃官归隐之乐:

1、归隐后的园中之乐,“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携幼入室,见得妻子理家抚幼,能干贤淑。那有酒盈樽,分明是妻子之一片温情。日日园中散步,其乐无穷。

2、归后有田中之乐,“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亲人之情话,农人谈庄稼,是多么悦耳,多么真实。

3、归后有身心自由之乐,人生苦短,应该“委心任去留”,归园田居正顺了自己的心愿。“乐夫天命复奚疑”,作者坚信自己的抉择无可怀疑,心胸旷达愉快。

《归去来兮辞》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写的。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东晋安帝义熙元年(405),陶渊明弃官归田,作《归去来兮辞》。陶渊明从29岁起开始出仕,任官十三年,一直厌恶官场,向往田园。他在义熙元年41岁时,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令即辞官回家。以后再也没有出来做官。

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渊明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官员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挂冠去职,并赋《归去来兮辞》,以明心志。

赏析:

这篇辞赋,不仅是陶渊明一生转折点的标志,亦是中国文学史上表现归隐意识的创作之高峰。全文描述了作者在回乡路上和到家后的情形,并设想日后的隐居生活,从而表达了作者对当时官场的厌恶和对农村生活的向往;另一方面,也流露出诗人的一种“乐天知命”的消极思想。

开头至“觉今是而昨非”,写作者的思想斗争:想辞官归隐,却又似乎割舍不下;想积极入世,继续仕途,又与自己心性不合。最后决定归隐田园。

 ②“舟遥遥以轻飏……恨晨光之熹微”,写回家途中的欢快与急切心情。因为已解决了思想矛盾。

 ③“僮仆欢迎……抚孤松而盘桓”,写回家后幸福愉快的日常家庭生活。

 ④“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感吾生之行休”,写回家后的社会生活。

 ⑤从“已矣乎”到结尾,写回家后的反思与感悟。这五个阶段表现的正是作者情感发展的过程,作者将自己的思想情感寄托在具体的情景描绘中,以具体的形象托出。

2.千百年来,大家都认为陶渊明在逃避,思想是消极的。其实,看一个人生活得是否积极,关键看他有没有理想。陶渊明的弃职归田,是与官场决裂的行动体现。他无法忍受官场对人的本性的扭曲,追求“本我”“真我”,以求保存他的社会政治理想和人格价值。所以断不能说他意志消沉,消极处世。文中“园日涉以成趣”“乐琴书以消忧”,日子过得多么惬意、充实,虽然物资匮乏,但精神却是充实的;“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多么洒脱,多么富于诗意的生活啊!可以说,陶渊明辞官归田,是他执著地追求自己理想的表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64194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