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奇对?上联:心上心下皆忐忑!网友的下联很巧妙,你可以吗?

千古奇对?上联:心上心下皆忐忑!网友的下联很巧妙,你可以吗?,第1张

说到对联,大家都再熟悉不过了,这个熟悉不是说咱们都能对上一二,而是见的比较多,尤其是在春节的时候,没有谁家不贴个春联的。对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伴随了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历史,最重要的它是中国人表达情感的独有方式!

对对联讲究的是平仄押韵,对仗工整。达不到这个要求,那一副对联就是不完美的,或者说也是不合格的,所以说这对对联啊,如果没有点文化功底,想对好还是有些难度的!今天就给大家带来了一副比较有特点的对联,这是一副拆字联。上联是:心上心下皆忐忑。

咱们仔细瞅瞅这上联,第一个字和第三个字是一样的,第二个字和第四个字是反意,最后两个字儿则是前四个字两两组合而成,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一联描写的是人的心理活动。别看就这简单的几个字,根据对联平仄协调,对仗工整的要求,想要对出一个合适的下联并不容易啊!

不过中国人多,而且自古就不缺有头脑的人,再难得对联也总有人能对出来。这不就有人给出了下联:米出米入皆粜籴。一眼看去似乎对的不错符合要求,尤其那“粜籴”一出,更显逼格,但其实不然。因为这个下联不符合意境,上联以心为主,写忐忑,说的是心里状态。而这下联以米入手,写的是事物,如果这组成对联也就毫无意义可言,反而成了拼字游戏了。

当然,聪明人不止一个,这对出下联肯定也不止一个。“人左人右难佐佑”,看看这副对联,以人入手,一三字相同,二四字意思相反,佐佑描写心理状态。“心上心下皆忐忑,人左人右难佐佑”,平仄押韵,对仗工整,意境相似,这下联对的可谓是绝妙啊!

这对联有难有易,但每副对联我们都要咬文嚼字,懂每个字的意思,放在一起又要架构成相同的意境并以此表达情感,所以这一副对联可以说是把汉字这一独有的中国文化符号玩弄的淋漓尽致。而这也许就是对联一直以来被文人被普通人赏玩传承的原因吧!对于上文的对联,如果读者们有什么更好的下联,不妨在评论区发表,供大家一起参考学习,一起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我们中国的优良传统文化,其渊源是博大精深的。就对联这门既高雅又通俗的学问来说,也是如此。古代的圣贤豪杰、文人墨客,喜欢写对联的人为数很多。许多事物都成了他们吟诵的对象,其中对于月亮的写作更是不少。

  对联是世界上唯中国才有的。这种方块的表意文字,构成山种整齐荚与对称美。春节时家家贴春联,成为不可变易的风俗。而且婚丧与祝寿乔迁,也有贺联、喜联、挽联、寿联。对联丈化,是值得语言学与文艺学重视的。

  中国人对文字,有一种十分神圣的敬仰,不能随意糟蹋字纸,成为风习。半世纪前,城乡都建有焚字纸的塔炉,还留“惜字宫街”的名字。这是一种崇文意识。因此,把字做成对联赠给别人是一种精神馈赠,应属中国的文化活动。

  对联要求在那么简约的文字中,浓缩丰富情感的思想的内涵,达到文字的精纯,以一字胜百字,一句胜千句,这种炼字炼句功夫的提纯,使一副对联达到一篇诗文所能达到的效果,显出中国文字的包容与张力,堪称奇妙。留侯祠于右任先生给张良撰的一副楹联用“送秦一锥,辞汉万钟”8个字就将张良的大智慧精辟地概括出来

  走笔至此,便联想到弘扬传统文化这个口号,许多糟粕都被打扮成传统文化,这对联,却进入不了视野。史学大师陈寅恪当年给清华考生出的试题里,即有“孙行者”的上联,叫考生作对。今天,,人们只作为闲话,在说对“胡适之”好与不好。而陈寅恪用对联考学生的用意,不是也在考词性、词汇的丰富与想像力吗这种对联,与词赋相通,与律诗相连,还与炼字炼句相关。由前清李调元年幼作对的·故事,联想到如今的孩童,全被其他刺激感官的游戏所诱惑,不是与传统文化疏离吗

对联的起源与发展

  关于对联的起源,说法不一。但研究者普遍认为,对联(更确切地说应是春联)起源刊附。早在战国时期。中原地区春节时,家家户户就悬持“桃梗”,又称“桃符”。据《淮南子》记载,这种“桃符”是用一寸宽、七八时长的桃木做的。棚e木板上写上神茶、郁垒(音读神舒、郁律)两位神的名字,或者画上两个神像——左神荼、右郁垒,悬挂在门的两旁。传说神茶、郁垒是兄弟,都是神人,家住度朔山上的大桃树下。对那些专门为害的恶鬼,他俩就用苇索将他们捆绑起来,引来老虎将删1吃掉。后来人们就借这两个“门神”来镇邪。

  到了五代时期,桃符又有了新的发展。据《蜀祷杌》中记载:五代蜀后主孟昶在归宋前—年除夕,令学土辛寅逊题词于寝门,孟昶嫌他的词不很工整,于是自题一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有人认为,这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对联形成于五代,广泛运用于宋代。这个时期,对联已经不局限题写在桃木板上,而是推广到楹柱上,名称“楹联”,并且用在祝寿、挽吊,题于书房、寺庙。如孙奕《示儿篇》中提到春耕庾夫人3月14日生,吴叔经为他作了幅寿联:“天边将满一轮月;世上还钟百岁人。”

  北宋时期,对联也开始用于文学作品中。宋代话本小说,就常在“却似”、“正是”这样的词语后面插一副对联。如《碾玉观音》中的“皂雕追紫燕;猛虎啖羔羊。”“平生不做皱眉事;世间应无切齿人。”该书中,每篇都有几副对联。元末明初,又发展到章回小说的标题也用对联。《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等都是如此,只是对仗,平仄在要求上没有—般对联那么严格。

  明初,由于明太祖朱元璋的大力提倡,对联得到一次大的普及。某年除夕,朱元璋传下圣旨,要求官员、百姓各家都要贴上一副春联。他还亲自微服检查执行情况,他走到城门口,发现有户人家没有贴对联,便上前去问个究竟。原来这家的主人是个宰猪的屠夫,自己不识字,值此年头岁尾又请不到人,只好坐在屋里发愁。朱元璋听了,便马上给他写了一副春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此外,朱元璋还亲笔给学士陶安等人题赠春联。皇帝的重视,使写春联逐渐形成了一种风俗。当时的对联蓬勃发展’,出现了一大批如解缙、祝允明、唐寅等对联高手。

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简介: 对联又称楹联和对偶,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也要押韵。对联大致可分诗对联,以春联习俗及散文对联,严格区分大小词类相对。传统对联的对仗要比所谓的诗对联工整。 随着唐朝诗歌兴起,散文对联被排斥在外。散文对联一般不拘平仄,不避重字,不过分强调词性相当,又不失对仗。 对联源远流长,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他在寝门桃符板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谓文“题桃符”(见《蜀梼杌》)。这要算我国最早的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见《应用写作》1987年第1期《漫话对联》) 下联以异物对之,或和其意,或驳其意。意义及深之对句,散文对联亦不可说不行。 特点: 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二,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三,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按韵脚来分,如上联韵脚为仄声,则下联韵脚应为平声,谓之“仄起平收”,反之如若上联韵脚为平声,那么下联韵脚就要为仄声,谓之“平起仄收”。两者均为其本要求。 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对联。他在金陵(现在的南京)定都以后,命令大臣、官员和一般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必须书写一副对联贴在门上,他亲自穿便装出巡,挨门挨户观赏取乐。当时的文人也把题联作对当成文雅的乐事,写春联便成为一时的社会风尚。

[编辑本段]起源

哲学探源:楹联者,对仗之文学也。这种语言文字的平行对称,与哲学中所谓“太极生两仪”,即把世界万事万物分为相互对称的阴阳两半,在思维本质上极为相通。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国楹联的哲学渊源及深层民族文化心理,就是阴阳二元观念。 阴阳二元论,是古代中国人世界观的基础。以阴阳二元观念去把握事物,是古代中国人思维方法。这种阴阳二元的思想观念渊源甚远,《易经》中的卦象符号,即由阴阳两爻组成,《易传》谓:“一阴一阳之谓道。”老子也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42章。)荀子则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合而变化起。”(《荀子•礼论》)《黄老帛书》则称:“天地之道,有左有右,有阴有阳。”这种阴阳观念,不仅是一种抽象概念,而且广泛地浸润到古代中国人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万事万物的认识和解释中。《周易•序卦传》“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有礼仪有所措。”《易传》中,分别以各种具体事物象征阴阳二爻。阴代表坤、地、女、妇、子、臣、腹、下、北、风、水、泽、花、黑白、柔顺等;与此相对应,阳则代表乾、天、男、父、君、首、上、南、雷、火、山、果、赤黄、刚健等。这种无所不在的阴阳观念,深入到了汉民族的潜意识之中,从而成为一种民族的集体无意识。而阴阳观念表现在民族心理上,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对以“两”、“对”的形式特征出现的事物的执着和迷恋。“物生在两……,体有左右,各有妃藕。”(《左传•昭公三十二年》)“天下的道路,只是一个包两个。”(《朱子语类》卷九十三)“成熟、新生,二者于义为对。对待之文,自太极出两仪后,无事无物不然;日用、寒暑、昼夜,以及人事之万有——生死、贵贱、贫富、尊卑、上下、长短、远近、新旧、大小、香臭、深浅、明暗,种种两端,不可枚举。” (叶燮:《原诗》外篇)这种根源于阴阳二元论世界观偏爱成双结对的民族心理,是对偶句式得以产生并流行的深层原因之一。前人的许多论述,也注意到了这种联系。《文心雕龙•丽辞》: 造物赋形,支体必双;神理为用,事不孤立。夫心生文辞,运裁百虑。高下相须,自然成对。……体植必两,辞动有配。…… 语言寻根:一副标准的楹联,它最本质的特征是“对仗”。当它用口头表达时,是语言对仗,当它写出来时,是文字对仗。语言对仗的含义是什么呢?通常我们提到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平仄相拗、句法相同这四项,四项中最关键的是字数相等和平仄相拗,这里的字数相等,不同于英语的“单词数”相等,其实质上是“音节”相等。即一个音节对应一个音节。在英语中,单词“car”与“jeep”在数量上是相等的,但音节不相等。而汉语“kǎchē”与“jīpǔ”,数量相等又音节相等。汉语之所以能实现“音节”相等,是因为汉语是以单音节为基本单位的语言。音节、语素、文字三位一体。汉语每个音节独立性强,都有确定的长度和音调,音调古有平、上、去、入四声,今有阳平、阴平、上声、去声四声,皆分平仄两大类。平对仄即谓相拗。这样,汉语的语素与语素之间(即字与字之间)就能建立起字数相等、平仄相谐的对仗关系。而英语中,即使事物的名称、概念能够相对,单词的数量和词性能够相对,两个句子的句式能够相对,但其音节长短不一,独立性弱,可自由拼读,又无声调,故无法相对。楹联大多数是写成文字,并且很多时候还要书写、悬挂或镌刻在其它建筑物或器物上。因此,楹联对仗的第二层即是所谓文字相对。文字相对意味着楹联不仅是语言艺术,又是装饰艺术。作为装饰艺术的一副楹联,要求整齐对称,给人一种和谐对称之美。汉字又恰好具备实现整齐对称的条件,它是以个体方块形式而存在的,方方正正,整整齐齐,在书写中各自占有相等的空间位置。它具有可读性,又具可视性。其方块构形,既有美学的原则,又包含着力学的要求。它无论是横写与竖排,都能显得疏密有致,整齐美观。而英文呢,它是拼音文字,每个单词长短不一,只表音,不表义,更无可视性,只能横排,不能竖排,无法从形体上实现真正的对称。 下面试举两个意思相同的中英文对偶句进行比较,以进一步说明为何只有汉语才有真正的对仗,而英文和其他拼音文字则不能。 英文:think good thoughts; write good word(莎士比亚名言,按楹联形式排列) 中文: 构佳思; 写妙句。 英文“上、下联”单词数相等、词性相同、句式也相同,但音节不相等。读起来,因其无声调,上下联都是一个声音面貌,没有平仄相间带来的抑扬顿挫。至于书写上,“下联”比“上联”少了两个字母的位置,故全不对称。读者或许会想,能不能找出和写出一个英文对偶句,在单词数相等、词性相同、句式相同的基础上音节也相等,书写空间(字母数相等)也相等呢?不能说绝对不能,但因英文的音节、文字、语素不是三位一体的,实际操作起来只能是顾此失彼,即使莎翁这个对偶句,在英语中都是极其罕见的。而中文的“构佳思;写妙句”情况就不同了。你看,字数相等,词性相同,句式相对,音节相等,平仄基本相谐,书写起来则完全整齐对称。因此,英文“think good thoughts;write good word。”不是楹联,而中文“构佳思;写妙句。”则可称为楹联。 关于对联起源的其它说法 对联起源秦朝,古时称为桃符。关于我国最早的楹联,谭蝉雪先生在《文史知识》1991年第四期上撰文指出,我国最早的楹帖出现在唐代。她以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卷号为斯坦因0610号敦煌遗书为据: 岁日:三阳始布,四序初开。 福庆初新,寿禄延长。 又:三阳□始,四序来祥。 福延新日,庆寿无疆。 立春日:铜浑初庆垫,玉律始调阳。 五福除三祸,万古□(殓)百殃。 宝鸡能僻(辟)恶,瑞燕解呈祥。 立春□(著)户上,富贵子孙昌。 又:三阳始布,四猛(孟)初开。 □□故往,逐吉新来。 年年多庆,月月无灾。 鸡□辟恶,燕复宜财。 门神护卫,厉鬼藏埋。 门书左右,吾傥康哉! 实际上,这只是现存最早的对联,对联起源于律诗,实际上是以讹传讹的现象,是纪晓岚一厢情愿的猜测(见《楹联丛话》卷之一开篇云:“尝闻纪文达师言:楹帖始于桃符,蜀孟昶‘余庆’‘长春’一联最古。”), 《声调谱》作者赵执信明确指出:“两句为联,四句为绝(句),始于六朝,元(原)非近体。”王夫之说,对联源于律诗的说法,好比“断头刖足,残人生理”------《清诗话》 对联源于中国文字语音的对称性,出现应该在周朝以前,造纸术和书法的发展,使对联成为独立文体。 涂怀珵 先生重申“正是对联成全了骈文和律诗”,正因为对联的二元化布局,才能促成四声二元化,形成所谓平仄。四声是用完全归纳法归纳出来的, 平仄是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来的(见何伟棠《永明到近体》),陈学易主主张“格律遵循 但求对仗工与稳 技巧活用,不计四声仄与平。”江苏省对联学会会长陈德树主张把对联分为散联,通联,律联,中山大学教授周锡(韦复)pò提倡,在创作中,应考虑格律和材料的兼容性。这些都是很有价值的经验

[编辑本段]发展

归台再想,几千年江山人物,回溯那朱门黄阁,和茅屋蓬扉接壤,名者争名,利者夺利,圣者益圣,庸者愈庸。 甚至连经文的独特文风也运用楹联之中,试看佚名题江苏镇江金山寺斋堂联: 一屋一椽,一粥一饭,檀越膏脂,行人血汗,尔戒不持,尔事不办,可惧,可忧,可嗟,可叹; 一时一日,一月一年,流水易度,幼影非坚,凡心未尽,圣果未圆,可惊,可怕,可悲,可怜。 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如前所述,楹联是中国古典文学形式的一种,理所当然具有文学性和艺术性,它以诗、词、曲等前所未有的灵活和完美而体现了中国文字的语言艺术风采。对联之美在于对称、对比和对立统一。王力在《中国古典文论中谈到的语言形式美》一文中说,“中国古典文论中谈到的语言形式美,主要是两件事:第一是对偶,第二是声律”(《龙虫并雕斋文集》第456页)。对联讲究对仗与平仄,集中体现了古典文学的形式美 。北宋词人晏殊有一首名作《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其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公推是千古名句。正是这个名句使这首词成为晏殊的代表作,并跻身诗词名篇之一。这个名句实际上首先是作为对联创作的。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十引《复斋漫录》记载;晏殊一次邀王琪吃饭,谈起武侯祠对联他一个上句:“无可奈何花落去”,恨无下句。王琪应声对道:“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大喜,于是把这个绝妙对句写进了《浣溪沙》一词。杨慎称这个对句“二语工丽,天然奇偶”。这就是对联的艺术魅力。 楹联的艺术性,可以当代学者白启寰先生一副对联来概括: 对非小道,情真意切,可讽可歌,媲美诗词、曲赋、文章,恰似明珠映宝玉; 联本大观,源远流长,亦庄亦趣,增辉堂室、山川、人物,犹如老树灿新花。 楹联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同时它又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它可以书写、雕刻、张贴、悬挂;可以撰联、赠联、征联、集联;可以用于金石书画、旅游景点、婚丧喜庆、室内设计、舞台道具、新闻标题、广告宣传、章回小说、文字游戏;有句话,它可以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 楹联这种实用性和文学性的巧妙统一是其它文学形式和应用文完全没有的。形成这种奇妙统一的原因在于楹联本身所具有的其它文学形式没有的特性。由于楹联是由对仗的上、下联两部分组成,具有外在形式的对称美与和谐美,把它书写镌刻于一特定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具体场景中的建筑物、构筑物、搭构物的正门两侧,就能够产生鲜明的装饰美化作用、社会交际作用和宣传广告作用。其用途遍及三教九流,已成为一种正宗的主要的用于庆贺、吊挽、装饰的社会生活应用文。也许有人认为,把诗词刻于墙壁碑林,不也同样可以发挥实用功能吗?不错,但诗词是一个整体,不可能分成两半,以对称形式展列出来,它不能书写于门之两侧。而“门”,则是一个建筑物的中心,是其黄金段位,好比一个人的脸面。挂在大门两侧的楹联和刻在墙壁上的诗词,其实用功能的发挥是有天壤之别的。 通俗性和高雅性的统一:人们常说对联雅俗共赏,这丝毫不假。试想,还有那一种文学形式,象楹联一样,上为学者文人,下为妇人孺子所喜闻乐道,既可走进象牙之塔,又能步入陇亩民间,既是阳春白雪,又是下里巴人呢?这种奇妙的合一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原因在于楹联是一种既简单又复杂、既纯粹又丰富的艺术,诚如前所述,楹联的规则并不复杂,尤其是对语言的色彩、风格,对题材、内容都没有什么要求,它一般很短小,又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不象其它文学形式戴着一副高雅的面孔,它易学、易懂、易记,也不难写。只要对得好,无论语言之俗雅,题材之大小,思想之深浅,皆成对联。但其他文学则未必然。诗尚典雅蕴藉,如“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之类,只能称之为“打油诗”。一般人是不敢问津诗词的,怕写成打油诗。而楹联,至若逢年过节,家家写之,户户贴之,实为文学中之最通俗者。但是,楹联俗而能雅,而且是大雅。楹联固规则简单,形式纯粹,但其对道、联艺,却博大精深,没有止境。短小隽永者,一语天然,非俗手能为;长篇巨制者则更是铺锦列绣,千汇万状,如同史诗,非大手笔不能作。那些优秀的风景名胜联,辉映山川古迹,永放异彩;那些著名的哲理格言联,传播四海,流芳百世;那些仁人志士的言志联,慷慨磊落,光耀千秋,岂非大雅乎? 严肃性和游戏性的统一:一般来说,文学和艺术是严肃的,人们反对游戏文学、游戏语言的那种不严肃的创作态度。但对于楹联来说,情况就不同了。楹联历来被很多人视为笔墨游戏,虽为偏见,但也说明了楹联具游戏性的特点。由于楹联追求对仗,自然是对得越工稳,越巧妙越好。这其中既是文学创作,又包含了思维游戏和语言游戏的成份。如果单纯向对得工、对得巧上发展,就纯粹变成了一种语文斗才和思想斗智。事实上,纯以逗乐谐趣、斗智试才为目的游戏性楹联也不少,它往往借助汉字音、形、义某一方面的特殊情况,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别出心裁的奇思异构撰写而成。游戏性楹联在宋代就很普遍了。苏轼就曾经创作过不少游戏性对联,留下了许多趣闻佳话。从他以后,对对子成为文人之间乃至普通百姓中试才斗智的一种主要方式,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明代的朱元璋、刘基、解缙、清代的对联乾隆、纪昀、都是热衷于游戏性对联的大师。 楹联具有游戏性,但是,这绝不意味着楹联就变成了一种游戏。事实上,楹联能谐能庄,既是一种带游戏性的语言艺术,同时又具有文学的严肃性。那些极为庄重典雅的场合,如名胜古迹、祠墓碑林,如书院会馆、官厅衙署,都书挂楹联。人们以联斗智游戏,也用楹联来抒情言志、评人论史、写景状物。清末有个叫赵藩的,在成都武侯祠题了一联。联云: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这副楹联既概括了诸葛亮用兵四川的特点,又总览了诸葛亮治理四川的策略,借此提出自己关于正反、宽严、和战、文武诸方面的政见,极富哲理,蕴含深刻的辩证法,发人深思。和历史任何优秀的哲理诗相比,它都毫不示弱。此联问世以来,好评如潮。人们“看中”的,正是此联深刻性和严肃性。毛泽东1958年参观武侯祠时,对此联看得很细,予以高度评价。 这就是中国楹联,一种充满矛盾和对立统一的特殊艺术形式。

[编辑本段]分类

按用途分类

1通用联——春联 2专用联——茶联、寿联,婚联,喜联,挽联,行业联,座右铭联、赠联,题答联

按字数分类

1、短联(十字以内) 2、中联(百字以内) 3、长联(百字以上)等。

按修辞技巧分类

1.对偶联:言对、事对、正对、反对、工对、宽对、流水对、回文对、顶针对。 2.修辞联:比喻、夸张、反诘、双关、设问、谐音。 3.技巧联:嵌字、隐字、复字、叠字、偏旁、析字、拆字、数字。

按联语来源分类

1、集句联:全用古人诗中的现成句子组成的对联。 2、集字联:集古人文章,书法字帖中的字组成的对联。 3、摘句联:直接摘他人诗文中的对偶句而成的对联。 4、创作联:作者自己独立创作出来的对联。

[编辑本段]创作方法

顾名思义,对联是要成“对”的,即由上联和下联所组成。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内容上也要求一致,亦即是要上下联能“联”起来,两句不相关联的句子随便组合在一起不能成为对联。对联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内容复杂,形式多样,对仗、平仄亦要求严格,本书将根据对联的规范,讲述与解析创作方法,供学撰联者参考。 对联一般都是竖写,上联末字(仄声)贴在右边(上手),下联末字(平声)贴在左边(下手)。 对联的对仗,虽然与诗有相同之处,但它比诗要求更严。对联有宽对和狭对之分。宽对只要求上下联内容有联系即可成联,而狭对则要严格按《笠翁对韵》的标准来撰写。不过在实用对联中,采用宽对较多,而狭对则往往因为对仗的要求太严,束缚了人们的思维,有因文害意之嫌,故而很少应用。 对联的平仄规律,与诗基本相同,一殷套用诗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基本法则。 如何断定对联的上下联呢?除从联文的内容中去辨别,更为重要的是从联文字尾的平仄声去判定。对联严格规定上联末字用仄声,下联末字用平声。后人称这种规则为仄起平落。必须注意的是: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四声”有些不同。自从推广汉语拼音化,和以北京语音为全国通用语言以后,同一汉字的平仄发生了变化。如按《佩文韵府》音韵标准的四声是平、上、去、入。平声列为“平”,上、去、入都归纳进了“仄”。按北京语调,则分成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这样一来,平声字多了,没有“入”声,把一部分去入声字归入了平声,这是学习撰联的同志值得注意的。古来有很多语言学者对古汉语四声,作了较为详尽的阐述,如释真空在《玉钥匙歌诀》一书中,作了如下的分析: 1.平——平声平道莫低昂。读时发音平和、尾音长,有余韵。 2.上——上声高呼猛烈强。读音响亮,声音短促,无尾音。 3.去——去声分明哀远道。去声读音宛转,尾音短,高昂。 4.入——入声短促急收藏。入声读音质朴而急,收音短促,低沉,无尾音。 一般说来,平声字音平和,有较长的尾音。仄声字尾音短促,或者无尾音。近代语言学家刘半农先生,首先肯定了释真空对于古汉语四声的分析是正确的。半农先生又根据自己的研究所得,作了补充,他说:“平声平去,曲折最少,习称为平衡调。上去两声曲折最多,或上升,或下降,或降升,或升降。应为非平衡调。入声最短,称促调。”半农先生的论述,简单而明了。张世禄先生更为简要地将平上去入四声,分成两大类,平声是长音步所在,仄声是短音步所在,平仄主要是长与短的区别。笔者还认为,古汉语四声,除了有长音步和短音步之分外,读音高低也是大相径庭的,如以:“东董冻笃”为例,从平声起,音阶逐渐升高,至去声达到顶峰,亦即第三声读音最高。入声一落千丈,音量低短而简捷。简言之:平声哀而安,上声厉而举,去声清而远,入声直而促。上列散论,只是一般方法,读者可在学习和实践中再行验证。 为了练习辨别四声的本领,古人列举了如下三十二个字,作为平仄基本知识锻炼的文字,只要能够熟练地掌握这些字的平仄,那么其他字的平仄,就可触类旁通,一读即知了。 1.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这十个数字按次序分别为:入去平去上入入入上入。 2.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十字的平仄分别为:入入上平去上平平平上。 3.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这十二字分别为:上上平上平上上去平上入上。 以北京语调来标注汉语的四声,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都是从古汉语的四声演变发展而来,人们在断定对联平仄时,还习惯地以古汉语四声作为标准。现在除了校正发音以外,很少用现代汉语的四声来作对、写诗、填词。但随着普通话的推广,和时间的推移,现代汉语的四声,终究为人们所接受。 4.必须知道:有些汉字,历来是平仄互用,可作平声,也可作仄声,如看、教、为、思、傍……略举数例如下: (1)“看”作平声: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看”作仄声: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3)“教”作平声:樱杏桃榴次第开,故教一一傍窗栽;毵毵竹影依依柳,分得清阴入户来。 (4)“教”作仄声:粉笔生涯亦快哉,因材施教育良材;满园桃李生机鬯,化雨春风次第开。 (5)“为”作平声: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6)“为”作仄声:本为汉王建大功,未将自我置胸中;早知兔绝终烹狗,悔不淮阴坐钓终。 对联除要求押韵和对仗外,词组和结构也是有一定规则的。如: 摇红; 涤翠。 (单组,二字结构) 谦受益; 满招损。 (单组,三字结构) 知足常乐; 能忍自安。 (单组,四字结构) 栀放同心结; 莲开并蒂花。 (单组,五字结构) 丛桂一枝香满; 昆山片玉连城。 (复组,六字结构) 春江桃叶莺啼湿; 夜雨梅花蝶梦寒。 (复组,七字结构)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复组,八字结构) 把古往今来,重新说起; 将悲欢离合,再叙从头。 (复组,九字结构) 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 龙飞九五,重开大宋之天。 (复组,十字结构

问题一:春节对联的意义? 对联是我国人民普遍喜爱的一种民族文化形式,在人民群众遇到婚丧喜庆、节假、寿辰等重要事件或时刻,都喜欢用它来表示庆贺或悼念之情。这种对联在春节时期应用最广,称之为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是一种独特的中国文学形式。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辞旧迎新,以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余亚飞《迎新岁》称:“喜气临门红色妍,家家户户贴春联;旧年辞别迎新岁,时序车轮总向前。” 家门口贴上春联的时候,意味着过春节正式拉开序幕。传统春联是由人手以毛笔书写,现在亦有机器印制的春联。春联的种类较多,有街门对、屋门对等,每幅春联都有横批。

有些地区“春联”也是各种春贴的统称,而有些地区又把条状、不成对的春贴称为春条、春挥。朝鲜则有立春榜、立春书、立春贴等名称,简称春榜、春贴等。

春联,起源于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所载,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降鬼大神“神荼”、“郁垒”的名字。“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记载:“春联者,即桃符也。”五代十国时,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题写联语。《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中国的第一副春联。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

据说五代时的后蜀国国君孟昶是个喜欢标新立异的国君,在公元964年岁尾的除夕,他突发奇想,让他手下的一个叫辛寅逊的学士,在桃木板上写了两句话,作为桃符挂在他的住室的门框上。这两句话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第一句的大意是:新年享受着先代的遗泽。第二句的大意是:佳节预示着春意常在。由此开始,桃符的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变化,这不仅表现在开始用骈体联语来替代“神荼”、“郁垒”,而且还扩展了桃符的内涵,不只是避邪驱灾,还增加了祈福、祝愿的内容。这就成了中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到了宋代,在桃木板上写对联,已经相当普遍了。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写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反映了每到除夕之日,家家户户挂桃符(即今春联)的盛况。同时,随着门神的出现和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来书写桃符,以往的桃符所肩负的驱邪避灾的使命逐渐转移给门神,而桃符的内容则演化成用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降临和五谷丰登的美好心愿。

“春联”一词的出现,则是在明代初年。当年明太祖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喜欢排场热闹,也喜欢大户人家每到除夕贴的桃符,就想推广一下。在一年的除夕前他颁布御旨,要求金陵的家家户户都要用红纸写成的春联贴在门框上,来迎接新春。大年初一的早晨,朱元璋微服巡视,挨家挨户察看春联。每当见到写得好的春联,他就非常高兴,赞不绝口。在巡视时见到一家没有贴春联,朱元璋很是生气,就询问什么原因,侍从回答说:“这是一家从事杀猪和劁猪营生的师傅,过年特别忙,还没有来得及请人书写。”朱元璋就命人拿来笔墨纸砚,为这家书写了一副春联:“双手劈开生死路 ,一刀割断是非根。”写完后就继续巡视。过了一段时间,朱元璋巡视完毕返回宫廷时,又路过这里,见到这个屠户家还没有贴上他写的春联,就问是怎么回事。这家主人很恭敬地回答道:“这副>>

问题二:春联的作用是什么 春联,又叫“春贴”、“门对”,它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是汉族特有的文学形式。对联的上下联字数不限,但必须相等。春联起源于桃符,是华人过春节的重要标志。当人们在自己的家门口贴上春联的时候,意味着过春节正式拉开序幕。余亚飞《迎新岁》称:“喜气临门红色妍,家家户户贴春联;旧年辞别迎新岁,时序车轮总向前。”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大红春联贴于门上,辞旧迎新,增加喜庆的节日气氛。传统春联是用毛笔书写,但亦有印制的春联。春联的种类较多,有街门对、屋门对等。

问题三:春联的作用是什么,春联的特点是什么? 特点:是民间传统的一种文学形式,对仗工整、词语押韵、舒发美好愿望。作用:为节日增添喜庆气氛、给大门做装饰、民间说法有避凶免难、吉祥如意的作用。

问题四:春联文化的意义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春联,传说是由“桃符”演变而来。桃符是古代画门神的木板,到了南北朝及唐朝,桃符的内容逐渐被两句对偶的吉祥诗句所替代,因此出现了对联的新形式,而后演变成春节贴春联的习俗。“千家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为宋代诗歌添此名句之时,桃符已在向春联过渡。

春联很讲究平仄相间,音韵和谐,要有对仗、对偶等,不仅字数相等,结构对称,意思也要相应,自然成趣。一般为上下两句,每句一般为五字或七字。春联的种类很多,有街门对、屋门对、短春条、大春条。

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春联同样面临着传承与发展的问题。有民俗学家认为,中国有一系列的年俗都是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的,需要加以整理和保护。春联是中国独有的春节民俗形式,中国的春联与京剧、昆曲一样堪称国粹,其格律的严谨、寓意的深邃、形式的优美是外国文字所无法企及的,但是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中国人越来越不会做“对子”了,某种意义上这是文化艺术的倒退。春联需要保护和抢救,作为特殊的文化遗产延续下来,甚至可以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问题五:请问春联代表什么意思,有什么含义,为什么过节的时候要贴春联? 春联,俗称门对子。每年春节,家家户户在门上贴上大红的春联,更增添了喜庆气氛。

春联源于古代的桃符。桃符是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的桃木板。上面写上“神荼”,“郁垒”二神名,以驱鬼避邪。每逢春节,人们总要用新桃符替换旧挑符。王安石“千门万户除旧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诗句,说的就是这件事。

春联始于五代。公元964年,后蜀主孟昶先是叫学士辛寅逊在桃板上题词,又嫌他写得不工稳,便自己动手写了“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从此,题桃符便演变成写春联了。后来,由于纸张大量生产,人们逐渐用纸代替桃木板。这便是贴春联的开始。

春联普及盛行于明朝。据《簪云楼杂说》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忽传旨,公卿士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太祖微行出观,以为笑乐。”而且,他还为王公大臣们御书春联。赐给中山王徐达的对联是:“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赐给陶安的对联是:“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由于皇帝身体力行,再加上文人墨客的喜爱,广大群众的传播,春节贴春联便作为风俗习惯流传下来。

我们称张贴在大门、中门及窗户两侧的红色「春联」为「对联」。有的人会自己动手写对联,有的人则用买的。春联上的对仗句均是吉祥话。

春联,起源于桃符。“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说:“春联者,即桃符也。”

五代时,西蜀的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提写联语。据《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章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的第一副春联。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幢幢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

明代,桃符才改称“春联”。明代陈云瞻《簪云楼杂话》中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幅帝微行时出现。”朱元璋不仅亲自微服出城,观赏笑乐,他还亲自题春联。他经过一户人家,见门上不曾贴春联,便去询问,知道这是一家阉猪的,还未请人代写。朱元璋就特地为那阉猪人写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联意贴切、幽默。经明太祖这一提倡,此后春联便沿习成为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诸如: 日月星三光并照 财如晓日腾云起 天地人一体同春 利似春潮带雨来 以前,各家各户常藉对联来反应自己的身分。例如,官宦之家的对联写着「国恩家庆,人寿年丰」;学儒之家「诗书继世长」;商贾之家的对联为「忠厚传家久」,家则为「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

在对联的正中央张贴着四字「横批」,横批的下方分别贴了几张「挂钱」。在房间的门或墙壁上大都会贴着菱形的「斗方」。一般而言,「福」字及「春」字是张贴数最多的斗方。有人会故意将「福」及「春」字倒过来贴,因为这样象征着「福到」、「春到」。

有些人家不但在大门两侧张贴春联,还在门的左右边分别张贴着绘有门神的画像。除夕当天贴的春联将会一直保持到它们自然脱落或褪色为止。

问题六:有意义的春联有哪些 国家:1横批:盛景争春

楼外春阴鸠唤雨

庭前日暖蝶翻风

2横批:吉星高照

新春富贵年年好

佳岁平安步步高

4横批:新春大吉

春回大地百花争艳

日暖神州万物生辉

5。横批:万事如意

一夜连两岁岁岁如意

五更分二年年年称心

学习:

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文化似窖藏佳酿,历久弥香

今日皆为芬芳桃李

明朝定成祖国栋梁

雄关漫道,谁与争勇 烈火熊炉,我自称雄

冷静沉着,审慎思考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心似平原野马,易放难收

下笔千言,正桂子香时,槐花黄后

出门一笑,看西湖月满,东浙潮来

百年天地回元气 一统山河际太平 横批:国泰民安

百世岁月当代好 千古江山今朝新 横批:万象更新

一干二净除旧习 五讲四美树新风 横批:辞旧迎春

问题七:春联的意思 春联,就是春节期间贴的对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是一种独特的中国文学形式,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春节贴春联是中华民族传统习俗,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一副副春联,似家家户户向春天发出的请柬,又似春天给家家户户送来的喜帖;不仅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表达了人们对美好愿景、幸福生活的殷殷期盼;而且从风格不同、内容丰富的对联中,可以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淳厚的乡风民俗和浓郁的年味,感受到万家团圆、和和美美、喜气洋洋的春节欢欣。

春联,起源于桃符。桃符是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说:春联者,即桃符也。

五代时,西蜀的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提写联语。据《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章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的第一副春联。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幢幢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

明代,桃符才改称春联。明代陈云瞻《簪云楼杂话》中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幅帝微行时出现。朱元璋不仅亲自微服出城,观赏笑乐,他还亲自题春联。他经过一户人家,见门上不曾贴春联,便去询问,知道这是一家阉猪的,还未请人代写。朱元璋就特地为那阉猪人写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联意贴切、幽默。经明太祖这一提倡,此后春联便沿习成为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附:几副经典春联:

新年纳余庆;

嘉节号长春。

――这是五代十国蜀国国君孟昶的一幅桃符对联,也是我国有历史记载的第一副春联,从字面上看,“纳”即“享受”;“余庆”,旧指“先代的遗泽”,《易经坤文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上联的大意是:新年享受着先代的遗泽下联的大意是:佳节预示着春意常在。全连蕴含着喜迎新春、祈求幸福的意思。对联的头尾还嵌入“新春”两个字,中间嵌入了“嘉节”两个字,合起来“新春嘉节”,非常巧妙。

一元复始;

万象更新。

――这是一副传统春联,深得世人喜爱,所以使用非常普遍广泛,影响较大。联意为:新的一年又开始了,世间一切事物都除旧布新,得以新生和发展。“一元复始”,指新的一年又要开始。“万象”,指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或景象。“更新”,除旧布新。联语紧切新春佳节世人辞旧迎新的心态,简洁明快,言约意丰,凝炼工整。因此,人们除了单独作春联外,还常常以它为春联的基本词组,构成较长的新春联,如“一元复始春光好;万象更新喜气多。”“瑞气盈门,一元复始;春风拂面,万象更新。”等。

人登寿域;

世跻春台。

――这也是一副传统春联。春为一岁之首。中国民俗,不论出生在哪个月份,大多以“过一年,长一岁”推算,而健康长寿又几乎是所有人的愿望。此联就是表达的这个祝福。>>

问题八:有趣的或有意义的春联 国家:1横批:盛景争春

楼外春阴鸠唤雨

庭前日暖蝶翻风

2横批:吉星高照

新春富贵年年好

佳岁平安步步高

4横批:新春大吉

春回大地百花争艳

日暖神州万物生辉

5。横批:万事如意

一夜连两岁岁岁如意

五更分二年年年称心

学习:

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文化似窖藏佳酿,历久弥香

今日皆为芬芳桃李

明朝定成祖国栋梁

雄关漫道,谁与争勇

烈火熊炉,我自称雄

冷静沉着,审慎思考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心似平原野马,易放难收

下笔千言,正桂子香时,槐花黄后

出门一笑,看西湖月满,东浙潮来

百年天地回元气 一统山河际太平 横批:国泰民安

百世岁月当代好 千古江山今朝新 横批:万象更新

一干二净除旧习 五讲四美树新风 横批:辞旧迎春

问题九:春联的意义春联有什么意义 1.中毒原因 服用过量中毒者多见,未经严格炮制的生马钱子入药后也易引起中毒。

2.毒性数据 成熟种子含生物碱15%~5%,其中主要是士的宁(番木鳖碱strychuine),约占总碱的35%~50%,其次为马钱子碱(brucine),含量与士的宁大致相等。

士的宁的中毒量为2mg,致死量为30~100mg。马钱子碱的毒性约力士的宁的1/8~1/30。

3,毒理作用 士的宁和马钱子碱均可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首先增强脊髓反射兴奋性,使之反射亢进。其次兴奋延髓的呼吸中枢及血管运动中枢,并提高大脑皮质感觉中枢(视、听、嗅)的敏感性。当毒物达到一定量后,产生惊厥,具有中枢性、脊髓性、反射性,以及泛化特征。由于引起强烈的脊髓运动冲动,使所有横纹肌收缩。大量中毒时,造成中枢神经系统疲惫与麻痹而死亡。

4.临床表现与诊断 早期为躁动不安、焦虑、头痛、头晕、呼吸加快,出现潮式呼吸,每10~15分钟发生l次,颜面部及颈部肌肉强直,吞咽困难,继之出现阵发性强直性痉挛、眼球突出、瞳孔放大、面带痉笑、面色青紫、角弓反张,受外界光、声等轻微 即可引起上述症状发作。兴奋过后继而出现麻痹,可因呼吸肌痉挛性收缩致窒息或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对于马钱子中毒者应与破伤风加以区别。破伤风发作缓慢,并有潜伏期,同时有外伤史,痉挛常开始于下颌肌,在间隙间,肌肉仍是硬的而不放松,进程缓慢,很少在24小时内死亡。诊断:除上述典型的临床症状外,病人尚有用药史。体液中士的宁及马钱子碱的定性分析可以帮助确诊。

5.抢救与治疗

(1)使中毒者静卧暗室,保持安静,避免声音、光线等 。

(2)立即吸入乙醚作轻度麻醉,或选用中效、短效巴比妥类药物(如戊巴比妥钠01~02g,或硫喷妥钠02g)缓慢静脉注射,以迅速制止惊厥。必要时,在不便呼吸中枢受到抑制、血压不下降情况下可重复应用。也可使用10%水合氯醛20ml保留灌肠或其他镇惊剂。如氮丙嗪、地西泮等。

(3)惊厥期间应予吸氧。

(4)惊厥停止后可选用1:5000高锰酸钾、1:250的碘配水稀释液或2%揉酸溶液、浓茶等解毒剂洗胃。

(5)静脉滴注葡萄糖生理盐水等以促进排毒。

(6)可用香油30g、黄糖30g、五倍子粉12g,调和后急灌。香油、黄糖内服可缓解马钱子毒,配合五倍子并可减缓机体对马钱子毒素的吸收。

问题十:春联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 特点:是民间传统的一种文学形式,对仗工整、词语押韵、舒发美好愿望。作用:厂节日增添喜庆气氛、给大门做装饰、民间说法有避凶免难、吉祥如意的作用。

对联的特点

编者语: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对联属于一种凝缩了的文学艺术品类。在众多的文学品类中,对联与格律诗有着极其相近的特征,那就是都以最精巧的语言和有节奏的韵律集中地反映人们的生活而抒发情感。对联与格律诗相比,其实质是相同的,只是形式上有所不同,其实,一副好的对联,就是一首诗,可以说,对联是具有特殊形式的诗。

概括对联的特点,主要分四个方面:一是形式对称,二是内容相关,三是文字精练,四是节奏鲜明。也有人将其称为对联四美,即建筑美、对称美、语言美和节律美。

下面分别介绍对联的四大特点:

(一)形式对称

对称,指上下联句的对仗形式,也称对偶形式。对仗,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一项重要的修辞方法,是对联的魅力和生命之所在。什么是对仗呢?对仗,换言之,就是对偶句的对称。“对仗”一词来源于古代宫中卫队行列(仪仗队),这种行列是两两相对排列,故称对仗。对仗作为一种修辞方式运用到汉 语文 字艺术中,即比喻用平行的两句话,成双成对地排列,表达相关或相反的关系。中国古代文学中,对偶句屡见不鲜。不管是《诗经》还是《尚书》、《易经》、《老子》、《淮南子》都有对仗鲜明的佳句,两汉以后的赋体文学,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骈体文学,唐代以后的格律诗,对偶这一辞格逐渐被人们所掌握,成为古典文学中不可替代的修辞方式。

对仗,是汉 语文 学的一大特征。中国的方块字,一字一言,本身便为对仗艺术的产生提供了适宜其生长的先决条件。这一特点使得骈文、诗歌、对联这种凝缩艺术千年不衰,具备了强大的生命力。

对联中的对仗是在对联的出句和对句中把同类的概念或相对的概念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并列起来,形成联句的对称美。在对联中,对仗方式尤为重要,它是对联艺术的精髓所在。民间有一则关于春联的谜语,这样写着:

两姊妹,一般长

同打扮,各梳妆

满脸红光,年年报吉祥。

只言片语,很精到地写出了对联的对称美、建筑美和祝颂吉祥的特点。

对仗形式的产生,来源于客观世界本来具有的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现象,这是一切事物存在的基本形式,这种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启示了文学艺术的对称美,同时也迎合了中国古代阴阳学说中“一阴一阳为之道也”的理论。刘勰在他的《文心雕龙·丽辞》篇中指出,“造化赋形,支体必双,神体为用,事不孤立。”强调了客观事物的对偶状态。刘勰还讲到:“丽辞之体,凡有四对,言对为易,事对为难,反对为优,正对为劣。”因为,反对更能反映充满复杂矛盾的客观存在博物馆能表现作者的`辩证思维,更好地揭示事物的本质。

学会写对联,必须掌握对仗方式的基本要求。古人曰:“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前人讲对仗,有明确的原则。《缥湘对类》一书提出“实对实,虚对虚”的基本法则,强调“有无虚与实,死活重兼轻”,这为后来的楹联艺术奠定了基本框架。古人做对仗,又将汉字分为实字、虚字、助字三大类。实字类又另外分出半实字,虚字类又分出活与死两小类,并且又另附半虚字。分类如下:

实字:花、草、林、山、天、地……

半实:力、雄、文、武、光、雷……

虚字(死):高、新、强、大、精、小……

虚字(活):流、歌、升、斗、照、开……

半虚:上、下、中、内、外。里……

助字:之、也、然、哉、焉、何……

前人对以上这种分类,概括了几句话:“无形可见为虚,有迹可指为实,体本乎静为死,用发乎动为生,似有似无者半虚半实。”这种分类方法,比起我们现在的汉语分类,似乎单调而新颖,然而仔细分析,它同现代汉语分类也有相通之处。古人所说的实字,即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名词;所谓半实,则是抽象名词;所谓虚字部分,活的是动词,死的是形容词;助词,即是虚词,包括介词和连词、助词等。“半虚”则包括较抽象的时间词和形容词。掌握和熟悉古代词分类法,对我们今天研究和欣赏对联很有帮助。

初学对联,最宜先学工对(也称严式对),也就是说,要按同类词对仗成联,下面举例说明:

竹因临水情斯畅;

兰以当风气亦和。

联句上下第一字“竹”、“兰”均为草木类名词,第二字“因”、“以”均为介词,第三字“临”、“当”均为动词,第四字“水”、“风”均为天文、地理类名词,第五字“情”、“气”均为人文类名词,第六字“斯”、“亦”均为助词,第七字“畅”、“和”二字均为形容词。

再如,杭州越秀山镇海楼联:

急水与天争入海;

乱云随日共沉山。

联中上下首字“急”、“乱”均为形容词,第二字“水”、“云”均为天文名词,第三字“与”、“随”均为动词,第四字“天”、“日”为天文名词,第五字“争”、“共”均为副词,第六字“入”、“沉”二字均为动词,第七字“海”、“山”均为地理名词。对仗也是极工的。

名词的义类相对在工对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比如,在出句中有“风雨”一词,首先要考虑到“风雨”是天文类名词,仄声,并列结构,在对句中必须用天文类名词对仗,而且要以平声的并列结构属对。比如,可以选用“星辰”、“冰霜”、“云霞”等相对。如用“日月”属对,则为失对,如用“晚霞”、“星光”则犯了词性失调的错误。因“晚霞”、“星光”均为偏正结构名词。如用“山河”属对,则不为工对,只能算作宽对了。如用“鱼龙”相对,则犯异类相对的弊病。

在对仗中,句法、结构相同的语句相对仗是较普遍的,如谢贞、王籍诗句联:

风定花犹落;

鸟鸣山更幽。

但也有一些对仗只是字面相对,并不一定在句法、结构上相同,如下联:

永忆江湖归白发;

欲回天地入扁舟。

句中出句的“白发”不是“归”的直接宾语,“归白发”实际上是“白发归”的倒装句,对句的“扁舟”则是“入”的直接宾语。

此外,在对仗中,还要考虑你在联中要表达何种感情,你所选择的词是否合乎事物的常理,你所选择的意象是否达到你所表达的艺术效果。因此,两者都要兼顾,不要以辞害义。在偶对中琢字要贴切,古人云:“选字无垠,用字有师”即是这个道理。初学者要多看多写,如暂时无好句以对,最好沉淀一段时间再动笔,或放下来,或另起炉灶。写作的艺术就是提炼的艺术。写作的过程即是提炼的过程,只要多看、多写,就会熟能生巧,出口成对了。

(二)内容相关

对联,之所以称其为对联,不但在其中需要对仗,重要的还在于一个“联”字,对联不联则不能称其为对联。如果上下联是两个不相关的事物,两者不能照映、贯通、呼应,即成败笔。比如:

一劳永逸长生乐;

万象回春大地新。

此联不管从平仄对仗方面,还是从词性方面看,都能说得过去,基本对称,但它却不能算做对联。因为上下联是孤立存在的,不能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主题。上联是化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苜蓿》句:“此物长生,种者一劳永逸”。下联则是一般春联句,两者没有互相的联系。

对联的联系形式多种多样。有的对联不但内容相关,而且在形式上也做到相互关联。如徐树人所撰一副对联:

惟贫病相兼,乃称寒士;

并钱漕不取,才算清官。

此联意思是:只有贫病交加,才算寒士;不爱钱,不征税才算清官。上联是陪衬,下联是正意,一“乃”一“才”表示其转折关系。

有的对联虽然不用关联词,但可以使人们清楚地看出它表示的因果关系,如雁门关联:

莫愁前路无知己;

西出阳关多故人。

上联是因,下联是果,可见它们内部的联系是很缜密的。再请看梁启超和张之洞属对一联:

四水江第一,四时夏第二,老夫居江夏,谁是第一,谁是第二;

三教儒在前,三才人在后,小子本儒人,何敢在前,何敢在后。

上联张之洞以“四水”、“四时”为题引出联句,意在提出问题发难。下联梁启超则以“三教”、“三才”属对,不卑不亢而对答。上联有意刁难,下联借题言志,上下联呼应有效,在内容上达到了一种完美的契合。

不管是写景抒情,还是怀古咏物,以物言志等等,在立意上象意通气,开合得当,要借助比兴手法,放得开,收得拢。不能单纯为写景而写景,为抒情而抒情。请看顾宪成书院门联: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上联意在写景,下联却独在言志,两种互不相关的事物相互为用,则上联不单是为写景而写景了,一句“声声入耳”,道破了作者的用心。而下联的“事事关心”则是作者的立意初衷。

(三)文字精练

对联之所以从古至今千年不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文字精练,表现力强,精悍短小,便于传播,对仗精巧,朗朗上口。

对联有极强的表现力,这不仅与中国的语言文字特点有关,更主要的是在于作者对联句进行高度的浓缩和提炼,使其达到比赋、骈文更精练,比诗、词、曲更灵活的的特殊文体。它不需要小说的三要素,只要把要说的意思用最洗练、简捷的语言表达清楚即可,如云南昆明西山三清阁联:

听鸟说甚;

问花笑谁。

此人以拟人的手法写景,使人联想此地定是鸟语花香、风景秀丽的景区。全联仅用八个字,便精到地概括了花开似锦、群鸟争鸣的自然景观。可谓妙笔生花之句,再如吉林长白山高山亭联:

千峰拔地;

万笏朝天。

此联是在说千座山峰拔地而起,直入云汉,又像大臣手中的玉板拱对青天。寥寥数字,把一副祖国的锦绣河山描绘的如此壮美,如果作者没有提炼语言的能力,是绝对做不到的。再请看周恩来在青年时代写的一副赠联:

浮舟沧海;

立马昆仑。

此联也只八个字,却浓缩了如此广阔的空间和深邃的情感。从联语中,我们感受得到作者那出世救国的伟大胸襟和为中华崛起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可谓言简意赅,用字如金。炼字炼句的难度是很大的,不像一些人所说简而易行,信手拈来,实际上,做好一副奇绝对联,其难度不比写一首诗来得容易。

提炼语言,还必须结合体验生活,才能使联句既简练,又合理。利用夸张、比拟等手法,必须做到贴切、自然、有的放矢,避免离题万里,才能使读者读之可信,嚼之有味。如一洗澡堂联:

到此皆洁身之士;

相对乃忘形之交。

寥寥十四字便把此处风物提示的淋漓尽致。文字既典雅,又新奇,不偏不倚,恰到好处。

另外,凡联句中上联用过的字,下联中则不能再用,否则犯了“重字”之忌。联意再好,如犯了重字,则不为美(巧对类联除外)。如”春风化雨;花木逢春”,从词类相对说,可属常对,然联中“春”字两出,为联中一忌,即便词意再美,不可取。

(四)节奏鲜明

关于对联的节奏,将在有关章节里详细论述,这里仅就节奏与结构及平仄的一些相互关系加以说明。

对联与诗词的不同之处在外在形式上。即对联的字数、篇幅不限,相比之下比较灵活、自由,但有一点必须注意,即对联的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也就是说,所有的对联字的总数必须是偶数。

对联的节奏是比较灵活的,但它并是不无序可循。所谓的节奏灵活,是说它没有固定的程式,在长联中只要做骊大概的平仄交错就可以了,因为节奏与平仄是同气相连的两个方面。至于七言以下的短联,因字数少,要求须严格些,但无论如何,在不因辞害义的前提下,上联尾字须是仄声,下联尾字须是平声。一些名联打破这种常规实为可谅,但我们做为初学者来说,切不可效仿。仍以工对为好。这样,可提高我们的属对水平。

 

我们把对联的特点编成口诀,以便于记忆:

上下联句须相同,

字词失对理不通。

联句有机成一体,

最忌孤立各西东。

杂乱冗长生大错,

意象完美见句工。

节奏轻重分扬抑,

一吟三叹韵无穷。

;

一片痴心赋予谁,对联是半庭梧桐半庭竹

  “吾昨夜做了个梦,梦见一只金色凤凰,翱翔于穹天之上,华丽高贵,气势磅礴,遮住了这半城天空,它朝着吾的未央宫城飞来,向着吾飞来,披着彩霞,慢慢化成人影,只是越近越模糊,正当吾要走近那金光时,那人突然羽化乘风而去。”

  苻坚把奏折一扔,苦恼道“你说,这是不是暗示着吾什么啊?”

  一旁低头研墨的太监是苻坚的贴身侍从,也是未央宫的太监管事,叫陈小强,只是他特别讨厌别人叫他的真名,以前还是小太监的时候,他只能叫‘小强’,好不容易有了如今的地位,大家都叫他一声‘陈总管’,回顾大半生,自己也是一把老泪啊,筚路蓝缕,鞍前马后,为皇家端尿擦屎一辈子才摆脱了‘小强’这个名字。

  陈总管提起袖子擦了擦眼角,俨然没听见苻坚说什么。

  “小强啊,你说吾的梦是有何深意?”

  “”陈总管始终是专业的,不露声色地回道“王上是说‘凤凰’?”

  “据说,王上安置在凤凰殿的那位,也叫‘凤皇’呢”老太监手上的动作没停地说道。

  “真的?!你从哪儿得到那么多小道消息啊?”苻坚还记得上次苟皇后还有上上次于妃的事,只要吾问,他总能‘据说’‘据说’个所以然出来。

  “怕王上要问,所以打听得多了些,王上别怪罪。”

  “原来他就是‘凤凰’,是吾梦中的贵人”苻坚入了魔怔似的,在纸上一遍一遍地写着‘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

  “凤凰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非醴泉不饮。既然他是凤凰,非梧桐不栖,吾就为他种一城梧桐,非竹实不食,吾就为他种满山绿竹,非醴泉不饮,吾就开山引渠,从此吾乡是他乡,栖于我心,两不相忘。”

  “小强,叫来内事,为吾拟旨,长安城内大街小巷皆种满梧桐树,城郊的树都给吾砍了换成竹林,还有这未央宫内也是,东边梧桐西边竹”苻坚满心雀然。

  陈总管却说道“王上,王猛王大人要是问起,肯定又要在您面前作用一番的,还有,碍于碍于慕容公子的身份,这样大张旗鼓,只怕长安城内的百姓”

  不等陈总管的话说完,苻坚便明白了他的意思,一时冷静下来,仔细思量也觉荒唐,王公大臣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慕容冲才能留在宫中,安然无恙,若是这般大张旗鼓,这群大臣定是不依不饶,哎,欲戴皇冠,身不由己。

  “那就种在宫内吧,半庭梧桐半庭竹”许我相思无数,只愿那只‘凤凰’能知我心意。

  从那天起,未央宫内热闹了大半个月,如何把原先的花园规划修葺,如何种下半庭梧桐,修竹林要靠近凤凰殿又不能挡了阳光,还要能让‘凤凰’随时能在梧桐树下乘凉,不能让凤凰殿夏日多虫,又要在殿内摆满新鲜的竹枳以供观赏

  陈小强被苻坚千叮咛万嘱咐必须要他亲自指挥,自己服侍的这位王上,不是个爱折腾事儿的啊,哎哟,这一把老骨头现在瘫坐在梧桐树下,喃喃说道“谁说只有红颜祸水啊,我看这蓝颜可折腾死人。”

  “喂,小强!吾一转身你就偷懒?”远远传来苻坚的声音,吓得陈太监一个哆嗦,赶紧起身溜了。

 插入书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6577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