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素:我为什么而活着 赏析

罗素:我为什么而活着 赏析,第1张

思想家罗素出生英国,他2岁丧母,4岁丧父,由他的祖父把他抚养成人。他一生坎坷,命运多舛,但他始终坚强地生活。他一生追求爱情、追求知识、追求真理。

本文是罗素的思想随笔,从中可以窥见思想家罗素的崇高思想境界和伟大人格。“我为什么而活着?”这样的问题既简单又复杂,既重大又往往被人忽视。人为什么活着?

实际上这是人类始终关心的一个哲学命题,是人类对自身永恒的追问。罗素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他用文学的笔法,对这个永恒的命题作出了响亮的回答,通俗而生动的亮出了自己的思想。

作者在这篇短文中,开门见山回答作为文章标题提出的问题,他活着的三个理由或三个目标是:

第一,对爱情的渴望;

第二,对知识的追求;

第三,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作者用“纯洁”“强烈”两个词来形容这三种感情,它们是作者在漫长一生中奋斗不息的强大精神动力。

作者说,追求爱情,有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爱情可以带来狂喜;

第二,爱情可以解除孤寂;

第三,爱情的结合可以使人看到想像的天堂景象的神秘缩影。总之,爱情使人生活得更加美好;追求爱情,则是追求人生的境界。在这里,作者把爱情描写得极其美好,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作者也以像追求爱情一样的激情去追求知识。这里写了追求知识的三个方面:一是了解人类心灵;二是了解星星为什么发光;三是理解毕达哥拉斯思想的威力。

这三方面实际上包含了人类知识的几个重要方面:人类、自然和社会。爱情和知识把人引向美好的理想境界,对人类苦难的同情让人把目光投向现实世界。

于是,作者耳边经常回响起痛苦的呼唤,眼前浮现的是饥饿中的孩子、被压迫者和孤苦无依的老人。在这里,体现了一个伟大思想家拯救人类苦难的良知。但作者同时也不得不承认,他对苦难的拯救往往失败,这就使人更加痛苦。

最后一段,作者说:“这就是我的一生,我觉得值得为它活着。”

确实,爱情、知识、同情,写在了罗素生活的旗帜上,高高飘扬。他的追求激情,追求知识,关爱人类,从不同角度塑造了伟人罗素。

这个的话,个人认为最好的方式就是你结合当时作者的时代背景以及生活经历去更好的理解他写这篇文章的感情是最好的,如果你能够做到身临其境的去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就会发现作者为什么会有如此这般的感情了,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

可以的话

麻烦采纳一下答案,谢谢

没有激情,罗素的天分就不可能得到发挥,但仅仅有激情是不够的。我们看到,这三种激情和努力都不足以找到确凿的人生意义。

就拿罗素来说吧,他追求知识,但最终限于不可知论。他追求爱情,但却害怕与人亲密接触。他关心人类的命运,但却感到一种深入骨髓的孤独感。罗素和我们中的很多人一样,觉得人生的意义一定是存在的,很可能就在某一扇门的后面,所以,我们就会去一扇一扇地敲门。

我可以诚实地告诉你,在每一扇门的后面,你都找不到人生的意义。人生本来就是没有意义的,但我们又要找到一个安身立命的办法,那怎么办呢?

什么才是人生的意义,怎样才能有一个幸福的人生?

1对知识的追求

罗素是一位世纪老人,活了差不多100岁。他的一生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也体验了人间的各种悲欢离合。他是20世纪最著名的哲学家之一,但在公众中的名气却主要是由于参与各种社会和政治争论。他有时候备受冷落和诋毁,有时候又得到热情的欢迎和尊重。

假如我们以罗素的人生为案例,能不能从中悟出一些关于人生的道理?

罗素讲到他的生命中有三种激情,一种是对知识的追求,一种是对爱情的渴望,一种是对人类苦难命运的怜悯。他替我们做了很多人生的尝试,那么,这些激情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呢?

对知识的追求。从他的自述,我们能够知道,罗素是在放弃了对上帝的信仰之后,试图在哲学中找到人生的意义。按照他自己的说法,他研究哲学的主要动机就是要找出确实可靠的知识。罗素在谈到数学研究的时候,总是能够找到诗意。他写到:“数学世界其实是一个妙不可言的世界。它与生死无关,与人们的肮脏形态无关。它是永恒的、冷漠的、无情的。对我来说,纯数学是最高的艺术形式之一。”他还说:“数学是我们知道的唯一可以达到完美的东西,在思考数学的过程中,我们会变成神灵。”

对人生做一些认真的哲学思考,是非常有意义的。设想有个农夫只靠向天祈祷,想让他种的西红柿收获更多。另一个农夫则天天琢磨怎么种西红柿,该怎样浇水施肥除虫,结果他收获的西红柿会更多。但是,头一个只靠向天祈祷的农夫也能收获几个西红柿,所以,他可能会认为这几个西红柿是他向天祈祷出来的。很多不思考人生的人,都像这个只靠向天祈祷的农夫。如果你想认真地过完自己的人生,就必须像第二个农夫一样,不仅依靠运气和经验,而且要留出一些时间,认真地思考一些哲学问题。

当然,企图通过追求知识找到人生的终极意义是不靠谱的。罗素都找不到,更何况我们这些人呢。这是因为,知识本身就是一个牢笼,我们掌握的知识越多,受到知识的限制也就越多。学经济学的人会戴着“经济人”的有色眼镜看这个世界,学法学的人会喜欢每件事情都辩个谁对谁错。罗素年轻的时候曾说:“我希望在为数不多的专家心目中获得知名度。我的主要愿望,作为我调控生活原则的愿望,是纯粹以自我为中心,旨在获得思想上的满足,探索让我感到困惑的事物。”如果他真的能够做到这一点,他的人生会更平静、安逸,但也就少了那些令人惊心动魄的体验。

2对爱情的渴望

再看对爱情的渴望。人是一种情感动物,需要与人深度沟通和交流。罗素年幼的时候失去了双亲,是由严厉的祖母带大的,他内心里对爱情的渴望比一般人更为强烈。

但是,罗素特有的贵族身份、诗人气质、学者本色,阻碍了他真正地掌握这门爱的艺术。

作为贵族,罗素在生活方面难以自理。他在给自己的第一任妻子艾丽丝的信里写到:“虽然我诅咒贵族,但他们的不良习气却束缚了我。如果没有仆人,我是无法获得幸福的。如果让我独自生活,我会进入一种恐惧状态,言行愚蠢,完全无助。”所以,他不得不依赖妻子照顾自己的生活,但又对柴米油盐的日常生活没有任何兴趣。

作为诗人,罗素总是喜欢夸大自己的情感。比如,当他遇到怀特海夫人的时候,自称在五分钟之内就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他喜欢怀特海夫人,但又不能和她在一起,怀特海夫人当时生病了,罗素以为她倍受病魔煎熬,其实,怀特海夫人的身体很健康,只是得了一种假性心绞痛,这是一种歇斯底里症。生活不可能是像诗歌一样高潮迭起,罗素对爱情的过高期望总是会落空。

作为学者,罗素坚持认为,每个人都必须是平等的个体,然后才能互相融合。这本身就是一种矛盾。这是西方哲学的一个根深蒂固的缺陷。从柏拉图开始,西方哲学就认定,每个事物都有一个不变的本质。在罗素看来,自我就是一个不变的本质,但我们现在知道,自我是不断变化的,我中有我,自我本来就是个矛盾体。罗素还尝试过自己教育孩子,但他借鉴的是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我们在讲平克的《白板》时介绍过华生。华生的学说看起来很像是科学,但其实是错误的。罗素最喜欢大海,但他的儿子约翰很害怕大海,罗素就把约翰丢进海水里,希望能够消除他对大海的恐惧,结果,约翰又多了对父亲的恐惧。

3对人类苦难的怜悯

再说对人类苦难的怜悯。这是知识分子最可贵、也是最可悲的特性。可贵之处在于,很少有人跳出自己的生活圈子,去关心整个人类社会的命运。可悲之处在于,知识分子往往会错估自己对现实的了解程度,夸大思想的影响力。

当我们关心人类苦难的时候,我们关心的是抽象的人,还是具体的人?这有很大的区别。我建议你读读乔治·奥威尔的《巴黎伦敦落魄记》。奥威尔混迹在一群社会底层中间,他在巴黎的小酒馆里当过洗碗工,在伦敦的社会救济站领过施舍的食物。奥威尔告诉我们,我们对底层的民众都缺乏了解。从好处说,流浪汉其实并没有威胁,他们大多数都是非常温驯胆小的,从坏处说,穷人也有其可恶之处,比如,当你接受别人的施舍之后,你不会感激施舍的人,相反,你会恨他们,因为被施舍的感觉非常不好。

当我们去帮助别人的时候,我们是要帮助个别的人,还是改造整个社会?帮助个别的人相对容易,虽然很可能比你想象的难。改造整个社会就难很多。我们讲过改革其实比革命更难,我们讲过个人的命运往往是和他所处的时代联系在一起的,我们也讲过历史、地理和传统都会影响到一个社会,那我们该从何下手?是推倒重来,还是修修补补?

伯特兰·亚瑟·威廉·罗素生平

伯特兰·亚瑟·威廉·罗素(1872年——1970年),20世纪著名的资产阶级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一生著作达40余部,论文或其他文章更多。他在多方面的建树深刻地影响了西方哲学。

1872年5月18日,罗素出生于英国蒙茅斯郡特雷莱克一个贵族家庭。他的祖父约翰·罗素伯爵两次出任首相,是争取1832年英国改革法案通过的***。罗素两岁时他的母亲死去,大约一年后他的父亲也谢世了。祖父祖母自愿承担了抚养孩子的责任。罗素的祖母具有自由主义政治观点,常教导罗素要反思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罗素性格内向,具有勤于思考的习惯,这无疑受其祖母的影响。

罗素11岁时,跟着他的哥哥学习欧氏几何学,当时他只能接受定义,却怀疑公理的可靠性。这种怀疑决定了罗素哲学生涯的风格和目标,即以怀疑主义和谨慎的风格,探求“我们能知道多少以及具有何种程度”的确定性和可疑性。

1890年10月,罗素考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从而进入空气清新、思想活跃的教育园地。然而老师对他影响不大,倒是与同学的交往使他受益颇深。不久,他同学校的著名人物怀特海、莫尔、麦克塔格特、经济学家凯恩斯等人结识,很快他便成为他们中间最受欢迎的一员。在第三学年时,罗素虽以优异成绩通过学位考试,却发誓再也不念这种只注重技巧而不重视基础理论证明的数学了,改学哲学。他立志要像黑格尔那样,建立一套哲学体系,献身于哲学事业。

罗素大学刚毕业时,深信黑格尔、康德的哲学。1893年他写了数学哲学论文《论几何学基础》,试图修补康德所谓的时空形式是先天综合判断的理论。这使他获得了剑桥大学研究员的资格。

当时德国的数学理论非常先进,正酝酿着一次根本性的变革。当罗素深入掌握了这些理论之后,他断然放弃自己推崇已久的唯心主义观点,转向实在论,决心寻求一种正确的数学理论。

1900年7月,遇到象征逻辑创始人皮诺。罗素读了皮诺的著作,他感到许多问题突然都有了答案。同年10月,他同怀特海合写《数学原理》,并于1910年、1911年、1912年分三大卷出版。这部书在逻辑发展史上是划时代的。从此,逻辑脱离哲学而独立,后来德国的大学就把数理逻辑归入数学系。凡此都证明了罗素的特殊地位。

罗素发现人们力图用逻辑学为数学奠定理论基础的过程中,有一个常常用来说明其他概念的基础概念“总类”是自相矛盾的,由此他建立了“悖论”学说,又称“罗素悖论”。为了证实“罗素悖论”,许多数学家和逻辑学家提出各种理论方案,都解释不通。罗素本人也中断《数学原理》的写作,对此作进一步研究。后来他提出“类型论”来解释这种现象。“类型论”的影响也很大,它促使数学家认识某些词语和语义研究的重要性,也孕育着罗素本人的另一种哲学思想,即逻辑原子主义的原理。

罗素的逻辑原子主义的基本论点是,世界是由一些简单的特殊事实构成的,它们只有简单的性质和相互之间的简单的关系,因此了解任何事物或主题的实质的途径是分析,直到无可再分析的“逻辑原子”为止。逻辑原子并不是小粒的物质,而是构成事物的所谓观念。罗素的这一套理论,对20年代中叶出现的维也纳学派以及30年代出现的逻辑语义学有着巨大的影响。

罗素哲学思想中比较重要的,是他的“中立一元论”。大意是构成世界的材料既不是纯粹的心,又不是纯粹的物,也不是心物的二元对立,而是一种非心非物、对于心物都取中立态度的东西。这种中立的事物有时指事件,有时又指感官和材料,这种“世界材料”是构成心物最原始的东西。这些观点都体现在他1921年完成的《物的分析》和《心的分析》两部著作中。

罗素一向热衷于政治理论的探讨,并积极参与各种政治活动。早在1895年,他第一次结婚之后,同妻子一起旅游了欧洲大陆,他研究了经济和德国社会的民主,并盛赞《***宣言》和三大卷《资本论》都是极富文采的伟大名著。当时他与社会民主党领袖、马克思主义者倍倍尔、李卜克内西都有往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积极从事反战活动。他参加了禁止征兵协会,发表了一系列呼吁和平的演讲,对拒绝参加罪恶战争的人给予真诚帮助。1916年因为撰写反战传单被罚款100英镑,由于其拒付,法庭就拍卖了他在剑桥大学的图书作抵押。随后三一学院也解除了他的教职。1918年,他又给反战报纸写社论,因“侮辱同盟国”而被监禁6个月。鉴于其名声,他被判决在布里克斯顿监狱中的一个小屋中写作和研究。战争结束后,罗素访问了苏联,会见了列宁、托洛茨基和高尔基,他对共产主义者信仰的目标表示同情,但也对苏联的政治和社会生活方式表示忧虑。1920年8月,罗素访问了中国。他一贯同情被压迫民族。在英布战争中,他站在布尔人一边,为此他在英国贵族中极为孤立

1934年,他的《自由与胆识:1814~1914》问世,在书中他具体系统阐述了自己的政治思想,提出政治、经济和历史人物是社会政治史的三个重要方面的观点。1938年,他又撰写《权力》一书,主张实现“驯服权力法”,以限制某些政客的权力欲望。

随着希特勒的上升,罗素反对纳粹方式,但他也同时反对导致战争的任何步骤。他的态度于1939年有所改变,认为“反对纳粹的战争是必要的”。1949年,他被选为英国科学院院士,1950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

50年代以后,罗素成为保卫和平的英雄战士。1953年,美国试验了一颗氢弹,这改变了他的政治观点。他主张与其打一场战争,毋宁在独裁下生活,表现了他对未来战争的担忧。1954年12月,罗素在英国广播公司发表《人类面临的危险》的广播讲话,严厉谴责比基尼氢弹试验。1955年初,又起草并发表有各国科学家签名的著名的罗素—爱因斯坦禁核声明。1961年为反对美国政府发展核武器,89岁高龄的罗素偕夫人参与了伦敦游行示威。后来在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期间他极力呼吁美苏首脑举行高级会谈,避免战争。

罗素不是一个共产主义者,直到1953年斯大林死去,他一直没有放松对苏联的批评。后来态度有所缓和。但在越南战争期间,他提供资金,组织了对美国***战争罪行的模拟裁判。由萨特和艾特克·多伊彻主持的战争法庭于1967年5月在斯德哥尔摩开庭,并对美国军队的活动提出详细公诉。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罗素提出强烈抗议。他作为一名国际和平战士,成为西方许多国家左派学生和群众的一面旗帜。

罗素的婚姻生活充满传奇色彩。

罗素从剑桥大学毕业后,同漂亮的美国姑娘皮尔索尔·史密斯结婚,她比罗素长5岁。这次婚姻从1894年持续到有过几次爱情经历,包括与艳丽的奥托莱恩·莫雷尔夫人、康斯坦斯·马勒森夫人以及有名的演员科利特·奥尼尔私通。1921年他同威尼弗雷德·布莱克结婚,1936年又同海伦·斯彭斯结婚。16年以后,他第四次结婚,妻子是伊迪丝·芬奇。

罗素年轻时枯瘦,一头黑发。中年时期,他变得更加消瘦,明亮的眼睛,微微的笑容,一头白发,一幅哲人形象,给人一种冷淡而又善良的感觉。

罗素是一个温和甚至羞怯的人,作为一个朋友、伙伴和健谈者,都令人感到愉快。

罗素很幽默。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从没写过文学作品的罗素,竟开始写起小说来。第一部小说1951年匿名发表,并悬赏猜测作者何人,结果无一人猜中,因为谁也不会相信,这位年近80岁,负有盛名的哲学家还有写小说的雅兴。

1970年2月2日,罗素伯爵以98岁的高龄死于威尔士的家中。他的一生迭宕曲折,以致人们对他的评价毁誉参半。但他确实是极大影响世纪的人。罗素是这样描述自己漫长、刺激、复杂生活的动力的:“三种简单而又极度强烈的情感支配着我的一生: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和对人类苦难的深切同情。”他也说过,只有一种情感即对爱情的渴望得到了完全的满足。当他第四次结婚时,他已80岁高龄了。

1970年2月2日,罗素在老家威尔士逝世。

二、伯特兰·亚瑟·威廉·罗素的文学历程:

在《往事追忆》(1956年)一书中,罗素指出:“一种文风除非它是作家个性的直接的、几乎是无意识的表露,同时这种个性又是值得表现出来,否则不是好的文风。”经过一些探索之后,他选择了自己的文风,这种文风要求在把结论直接、自然地写下来之前,首先要通过他的思考得出结论。他断言:“在我看来,福楼拜和佩特是最好应被忘记的。”体现于明显值得表达的个性之中的这种写作方式,使罗素的著作具有文学的价值,而不是哲学思想的一般表述。虽然他的专业著作对未受专门训练的读者来说不易于接受,但他那相同的犀利的文风明显地贯穿于所有著作。当然,乔治·桑塔耶纳认为罗素的著作中唯一真正有价值的是那些最抽象的著作。尽管桑塔耶纳对罗素著作的文学价值存在异议,但大部分评论家都赞扬罗素的散文简洁、明畅。

在罗素论文的广泛视野中,有许多题目按常规足以使他成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他不仅是数理哲学家、研究形而上学和认识论的学者、经济评论家和现代科学的解说员,他还是个道德哲学家和教师,历史、宗教和语言哲学家,对人类持久的愚蠢行为的讽刺评论家——而且所有这些都足以造就他成熟的文学生涯。

罗素许多对道德论点的阐述——有些最早写于20年代——今天看起来已经过时,然而,很容易理解当它们出现的时候,为什么激怒了这么多的道德家。他谴责人们存于宗教信仰和性蒙昧状态中残忍的天性,听起来很像鞭挞迷信和愚昧的最新启迪者,但罗素与具有许多相同激进观念的英国文学贵族集团处于同一时代。他对惯常于残忍的基督教讨伐,与文学批评家威廉·艾伯森反对基督上帝的残暴的严词谴责相类似。罗素认为性关系中唯一的先决条件是忠诚和相互吸引,这一主张得到D.H.劳伦斯的赞同。因此,可以把罗素看成反传统的孤独的叛逆者:也许最好被看作到处漂泊的小牧人。现代避孕用具已使性自由成为可能,甚至远远超过了他所说的范围,同时仍存在着权力崇拜和宗教复仇的前哨,当罗素是个年轻人时候,有组织的宗教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所有这些都使罗素被视作改变民众思想的道德家之一。

在他所有著作中,没有哪一部比1925年出版的《我信仰什么》这本小册子在道德问题上引起这么大的冲突,它成了1940年纽约听证会上认为他不适合在市立学院任教的重要依据。该书第一段就宣布,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并非单独的实体;接着将人解释为一种副现象,这种副现象的生理可以完全由物理学来阐明,这样,罗素立即就在所有的道德家面前成了众矢之的。在罗素看来,关于上帝的存在问题是“超于知识可能达到的范围之外的”。恐怖的宗教裁判已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损害”。对取代基于恐惧无知的神学,罗素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好的生活是由爱来激励,由知识来指导的。”

罗素倾向于决定论,至少他相信所有的行为都有其动机。他又认为人类在一定范围内有自由意志,如除了他们愿意干的事情之外,他们还可能做些别的。但他否认动机对意志的作用无益于影响其他人的行为的尝试,因而决定论的主张必定是对的。所以按常规看,罗素对自由意志的定义太无力,我们无法给予褒贬。他自己也承认:这种褒贬可能成为其他行为的原因,但没有真正的道德意义。

罗素对人如何行动这一问题的回答可概括为:经过适当的考虑后,听从良心的指令。一个特定行为可能最终从客观上来说并不正确,这个事实无法避免:道德受明达的良心支配。这两点——关于自由意志和良心——在《伦理学基本原理》(1910年)和《伦理学和政治学中的人类社会》(1954年)中得到了阐述。

罗素对教育哲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不仅开办学校,而且经常写一些关于如何教育孩子的著作。他的思想接近于卢梭的学说,反对教会和国家的义务是“浇铸”年轻人的思想。相反,正如他在《教育》(1916年)中所说,对教育最至关重要的是老师对学生的尊重。老师应该“主要从孩子身上感觉到一些神圣、模糊、无限的东西,一些个别的特别宝贵的东西,逐步发展中的生活准则,还有这个世界无声无息的竞争状态的具体片断”。学校教育的危险是培养把历史搅混的爱国主义感情和向年轻人灌输宗教信仰。同样有害的是,在年轻人中反复灌输浅薄的“好的礼貌”观念,这种“好的礼貌”观念对自身的正确性确信无疑,并且认为合适的礼貌比才智或者艺术创造、或者生命力、或者世界其他任何进步的源泉更值得去期望和“追求”。

在《教育的宗旨》(1926年)一书中,罗素阐明了他关于好学校和好教师的看法。他区分了可视作理想品质的四个基本特征:活力、勇气、敏感和智力。例如,活力能使人们摆脱逐渐过时的旧思想,扩大他们对世界的了解和兴趣,由此减少他们对其他人取得成就的不恰当的忌妒。

勇气的最高类型——不是仅仅建立在抑制的基础上——要求有两个方面的精神特征:自尊和不受个人情感影响的人生观。自尊必须避开谦恭的不诚恳的自卑,应该建立在对自己的目标有个真正了解的基础上。最重要的是,勇气必须面对现实世界,因为“勇气完善的典型出现在有诸多兴趣的人的身上,他感到自我仅是世界的一小部分。这不是通过鄙视自己、而是通过看重许多非他自身的东西而达到的”。

良好教育的第三个特征是敏感,尤其是那种罕有的但却是重要的抽象的同情。这种同情有助于减轻那些远方和看不见的痛苦。罗素说,在个人交往中,友善和慷慨的人,有可能是依靠剥削许多穷人的工业来赚钱的人,他从未目睹过这些穷人的苦难。他写道:“那就是为什么大规模的工业主义是如此的残酷以及为什么对隶属民族的压迫被容忍的基本原因。”

最后,在学校教育中,智力必须得到发展。这种智力的培养不是通过向孩子们灌输信仰,而是建立在孩子对世界本能的好奇心上。一旦开明、耐性和工业结合,好奇心将造就一个由有教养的公民组成的社会。

罗素的纯文学能力——以一种流畅的文风表述的讥讽和讽刺的天才——在《智力垃圾素描:关于组织和个人的蠢行有趣的目录册》(1943年)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乔纳森·斯威夫特如果在世,一定会自豪地宣称这是他的杰作。《智力垃圾素描》对存在于许多宗教信仰、民族主义者的自我吹嘘和性行为的概念中的不一致性和非逻辑性进行了诙谐的揭露。它充分体现了罗素思想中的最优秀的特性和这位赢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数学家对文学艺术的鉴赏力。

三、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辞——瑞典文学院常务秘书安德斯·奥斯特林:

1946年,罗素的巨著《西方哲学史》问世时,他本人已经74岁,从他巨著中的各种深沉的功力来看,我们才了解他是经过多么艰难困苦的努力才有了这一成果。如在谈到苏格拉底之前的哲学家时,他说:“在研究某个哲学家时,正确的态度应是不卑不亢,先为他们的立场设身处地地想想,直至了解他的思想,才尽可能地放弃先前的偏见,采取正确的批判态度。”

在这部书的另一处,他又写道:“忘记哲学所讨论的问题,或在心目中存在着各种先入为主的、固定的哲学答案,都是不好的,教我们如何学会生活在疑问中,但又别让疑问搞得麻木不仁,这可能是我们当前那些研究哲学的人的最主要的课题。”

半个世纪以来,由于罗素个人思想的高超,使他一直成为全球瞩目与争论的中心,他自己除了固定的写作与研究以外,也随时准备迎接任何战斗,未曾一日懈怠。在人类知识和数理方面,他的研究成果可以与牛顿在力学上的成就相媲美。但并不是由于他在这方面的成就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而是因为他能够把一般性的哲学思想成功地介绍给人们,他这样做,是对哲学家始终保持兴趣的最成功的范例。

他的一生的著作,主要是为公众的良知作辩护。作为一个哲学家,他追求的是以洛克和休谟为代表的英国经验哲学路线,对于那些观念论的信条,他从来没有为之动心,而且还是激烈的反对者。对于欧洲大陆的那套哲学思想,他认为应该从英国的立场冷静地去审视和探讨。他就是这样,在严谨的态度中,不忘记发挥自己的敏锐,冷静和机智,使他的著作充满这些特性而成为非凡的作家,即使从纯文学的观点看,他的作品也是属于永存的不朽之作。诸如《西方哲学史》(1946年)、《人类的知识——它的极限和范围》(1948年)以及《我的心路历程》(收于1951年出版的《罗素哲学思想》中),无不如此;当然,他的其它很多讨论社会问题的著作也同样是伟大不朽的作品。

罗素的观点和意见的形成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对此不能简单加以归纳。他的家族在对待英国政治的立场,一直受到辉格党传统的影响。他的祖父约翰·罗素是维多利亚时代的宫廷发言人。所以,在他年少时便受到自由主义的熏陶,后来又遇到社会主义思潮的冲击,使他成为事事都权衡轻重、擅长独立思考的社会批评家。他自始至终热心地告诫我们,新官僚主义的危害,他强调个人的权利,反对集权制度,对工业文明的日益发展而造成的对人类简朴的生活情趣的威胁,深感忧虑。1920年,他访苏归来后,便对共产主义表示失望和厌恶。相反,在中国的旅行中,他却深深地为中国的文化所吸引,对道家那种清静的和儒家那种各任教化的精神,他认为可以作为平衡西方文化中存在的略带激进和野蛮的作风之用。

罗素的很多著作都招致了不少攻击,与其他哲学家不同的是,他认为作为一个作家这是很自然的也是很紧迫的事。当然,他的理性主义不可能解决所有棘手的问题,也不可能当作万灵药使用,即使是哲学家们愿意将“药方”开出来也无济于事。不幸的是,世界上存在着而且永远存在着一种神奇的力,使你脱离理性的分析或驾驭。这样,对罗素的著作,那怕从一种纯粹实用的角度看,也没有让他的思想在两次大战期间受到很大重视,看来,主要是被完全抛弃了,但是,对他那种满怀自信、敢于以乐观坚决的态度力排众议、说别人不敢说的话的思想家,我们是特别敬佩的,每次读他的作品,如同听萧伯纳喜剧中那心直口快的主人公说话时一样舒服,因为那讲话向来是以高昂的语调和伶俐的言辞而令人折服的。

总之,我们可以这样说:罗素的哲学具体地体现了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先生当初设奖的动机,他们对人生的看法是十分相似的。两人同样相信怀疑论和“乌托邦”的理想,并对于当代世界的格局的悲观看法而共同强调了人类行为的理想化。瑞典学院确认为他把诺贝尔先生的思想得以发扬光大,所以,在本奖设立50周年之际,决定将该奖颁发给罗素,以奖励他作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理想主义和人道主义的倡导者和当之无愧的言论自由和思想解放的巨擘。

我的天——就在整整200年前,让一雅克·卢梭由于在回答“艺术和科学能否有助于人类道德”问题时,说了个“不”字,而获得了第戎学院的颁奖,虽然这个否定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举动,也没有什么重大结果,况且第戎学院也不存在什么革命性的目的,但今天,我们也以同样的敬意,将诺贝尔文学奖颁给您,因为您的哲学著作毫无疑问地表现了道德文明,并且是对诺贝尔的精神的极其完美的发扬光大。所以,我们表彰您这位人道主义和思想解放的翘楚人物,同时,对于您亲临诺贝尔基金会 50周年庆祝大会,使我们深感荣幸。现在,请您上来从国王陛下手中接受1950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四、伯特兰·亚瑟·威廉·罗素被审判的个人观点:

1940年,世界著名哲学家、数学家伯特兰·罗素收到了纽约市立大学邀请他到该校哲学系讲学一年的聘书,但未等他到任,就被剥夺了这一机会。他被指控是“不道德性关系的倡导者”,被迫忍受诽谤性的、侮辱人格的法院审判。

现在看来罗素的罪行实在是荒唐可笑的。1925年——1929年,罗素以普通读者为对象,写了4本有关家庭婚姻问题的著作,即《我的信仰》、《教育与幸福生活》、《婚姻与道德》、《教育与现代世界》。在书中,罗素措辞巧妙而客观地评论了现代婚姻生活中的一系列问题,并最终建议:“试婚”或许会降低时下不断增长的离婚率。

罗素的婚姻家庭观念招致了社会保守势力的一致反对,纽约大主教、布鲁克林天主教会、狂热的宗教组织、许多爱国团体、民主党地方领袖及各大报纸,都成了传统道德的卫道士,罗素成了它们联合攻击的对象。

漫骂、侮辱、人身攻击铺天盖地向这位世界知名的学者压来。“道德败坏者”、“异教教授”、“堕落的、十恶不赦的、背信弃义的、性杂交倡导者”、“邪恶的根源”、“性解放的毒瘤”等等,一时成了罗素的诨号。最后,罗素的观点又毫不例外地被说成是“亲***”的。

布鲁克林的一个妇女,因害怕她未成年的女儿成为罗素的学生,指控他不仅道德败坏,而且信奉异教,要求取消他到纽约市立大学任教的资格。这位夫人的律师用恶毒的言词诽谤罗素,并向法庭提出起诉。由于起诉性质不明确,罗素才摆脱一次侮辱性的法庭诉讼。但受理此案的法官公然违背公正原则,决定进行重审。由于受律师的唆使,法官明显地偏袒原告和社会舆论。法院的行为表明,美国法院在很大程度上受政治的操纵。(由于该法官的行为过分露骨,法律界曾对其进行了批评。1971年发表的“伯特兰·罗素一案始末”一文,详细分析了这一事件。)

重新举行的审理纯属摆摆形式,法官不许罗素为自己辩护,出示无人证实的事实,拒绝讨论罗素书中的“色情”描写,攻击被告人的人格,并且把道德准则作为审判的依据。这位法官根据一条适用于中小学的准则,宣布取消罗素到纽约大学任教的资格,并且阻止罗素的律师举行听证会和提出上诉,蛮横地宣布罗素没有资格享受这种权利。

保守势力的恶毒攻击诽谤,终未能击垮罗素。纽约市立大学虽未去成,但哈佛大学给他发了聘书。1950年,瑞士学术委员会投票决定,将该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与罗素。

五、评论界对伯特兰·亚瑟·威廉·罗素获诺贝尔奖的反应:

1950年11月10日,当罗素得悉自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一消息时,他正在普林斯顿大学准备作题为“心和物”的演讲,在座的听众中有许多知名学者,包括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他的演讲赢得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当时罗素评论说:“我很高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是我已经获得两次最高荣誉之一,另一次是大不列颠帝国荣誉勋章。”

在某种意义上,罗素不得不和威廉·福克纳分享人们的注意。由于1949年授奖延期,福克纳获1949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通知和罗素同时发出。而且1950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是诺贝尔文学奖设立五十周年纪念年,瑞典文学院选择了一个从未发表过一首诗或一部文学作品的作家,通过把诺贝尔的信念等同于罗素的理性主义和自由主义,来表示对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纪念。

这位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却是作为一个数学家而闻名于世的,尽管这有点明显的奇特,但瑞典文学院对罗素和福克纳的选择却获得了好评。《纽约时报》(1950年11月11日)的社论称福克纳和罗素是奇特的“诺贝尔伙伴”,但罗素是一个理应获奖的“思想真正开明的人”,他的《西方哲学史》是“极富魅力的”著作。《时代》杂志的评论认为这是最合适不过的了,并指出:“他有时敏锐地但又很多地论述了道德、政治、中国、婚姻、原子、布尔什维主义和世界政治。”

罗素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或许是轻而易举的,这不仅是由于他的自由主义,还由于他作为文体家的特殊声望,他把他的非专门化的著作表述成适合于一般有思想、理解力强的读者,而不是为脱离实际的教士们写的。奥尔德斯·赫克斯利赞扬罗素避免了“风格上的抑制作用”——不是以无法理解的僧侣式的文体来表达他晦涩的思想。

罗素获奖的消息给他带来很高的声望,使他能在1950年11月继续他的巡回演讲。继普林斯顿之后,他又去了纽约,在哥伦比亚大学演讲《科学对社会的影响》,作为一个哲学家他吸引了大批听众。朱丽叶·迈德洛克这位精通文学的经纪人被选为向导,带着罗素环绕纽约城旅行。报道说,“一路上人们里三层外四层地站在街道两旁,希望奇迹发生,使自己能挤进去,或者至少能听到他口叼烟斗说话的声音,或者一睹罗素爵士的风采”。

大多数人对于爱一般持有两种态度,而且这两种态度都是很奇怪的: 一方面,爱是诗歌、小说和戏剧的主题;另一方面,爱完全得不到大多数严肃的社会学家的重视,从未被视为是经济或政治改革计划中一件迫切需要的事。我认为这种态度是错误的。我把爱看成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因此,我把任何无端干涉爱的自由发展的制度都视为是坏的制度。

爱,如果这个字眼能够得到正确应用的话,并不是指两性间的一切关系,而仅仅是指那种包含着充分的情感的关系和那种既是心理又是生理的关系。爱可以强烈到任何程度。《忧伤和孤独》中所表达的那种情感,是和无数男女的经验相一致的。表达爱情的这种艺术能力是罕见的,但这种情感的本身,至少在欧洲,却并非如此。这种爱的情感在某些社会中要比在另一些社会中普遍得多,我认为,这并不取决于人的本性,而取决于他们的风俗和制度。在中国,爱的情感是罕见的,从历史上看,这只是那些因邪恶的婢妾而误入歧途的昏君的特点。中国的传统文化反对一切浓厚的感情,认为一个人在任何情况下都应保持理智,这和18世纪初叶时的情形非常相似。由于在我们以前曾有过浪漫运动、法国革命和欧洲大战,所以我们感到人生中理智的作用,并不像安妮女王统治时期人们所希望的那样重要,因为理智本身在进行心理分析时,是靠不住的。现代生活中理性以外的三项主要活动是: 宗教、战争和爱情。这些活动都是超理性的,但爱情并不是反理性的,这就是说,一个有理性的人能够理智地去享受爱的存在。在当代世界,宗教和爱情之间有着某种敌对的情形,其原因,我们在前几章中已经讨论过。我认为,这种敌对并不是不可避免的,这种情形的产生只是因为基督教与其他宗教不同,它是基于禁欲主义的。

然而,在现代世界中,爱却有着一个比宗教更危险的敌人,这就是事业和经济成功的事实。人们普遍认为,在美国尤其如此,人们不应当让爱情去妨碍他们的事业,如果不这样做,那就太愚蠢了。但是,在这个问题上和在人类的其他问题上一样,平衡是必要的。为了爱情而完全牺牲事业是愚蠢的,虽然有时也许属于一种悲壮之举;但为了事业而完全牺牲爱情同样是愚蠢的,而且绝称不上是壮举。然而,在一个普遍以金钱掠夺为根据的社会里,这种情形是常有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以一个现代典型商人的生活(尤其在美国)为例: 从他成年之日起,他就把他所有的精力全部放在经济的成功上,而其他的一切不过是可有可无的娱乐而已。年轻时,他不断地嫖妓,以满足他肉体上的需要,后来虽然结了婚,但他的兴趣和他妻子的完全不同,因此他从来没有和她真正亲近过。他很晚才回家,而且由于公务早已疲惫不堪;他第二天早晨起床时,妻子仍在梦中;星期日他要打一天高尔夫球,因为运动对于他能有足够的精力和体力去挣钱是不可或缺的。在他看来,他妻子的兴趣完全是女人所特有的。所以他即使赞成她的兴趣,他也从不打算与她共享这些兴趣。与他在婚姻中的爱一样,他也没有时间去从事非法的爱,虽然在外出差时,他也许会偶然去逛一逛窑子。他的妻子在性方面也许一直对他很冷淡,但这并不奇怪,因为他从来没有时间与她调情。从下意识上说,他是不满意的,但他并不知道原因何在。他排泄不满的主要方式是工作,但也通过其他一些不大称心的方式,例如通过观看有奖拳击比赛或制裁激进分子得到一种变态的安慰。他的妻子也同样不满意,于是就在第二流的文学中找出路,而且还折磨那些慷慨和自由的人,借以维护她的道德。这样,夫妻之间在性生活上的不满,就转变为对人类的憎恶,但表面上还是以公益精神和高尚的道德标准为假象。这种不幸的情形主要归咎于我们对于性的需要的错误观念。圣保罗显然认为,婚姻中唯一需要的是 的机会,这种观念总的说来是为基督教道德家们的学说所赞成的。他们对于性的厌恶使他们看不到性生活中好的方面,结果,那些在年轻时深受其学说之苦的人糊涂一世,竟不能正视他们自己最伟大的潜力。爱远非仅仅是 的欲望,它也是免除孤独的主要手段,因为大多数男女在他们的大部分人生中都会有孤独之感。在大多数人中都存在着一种对于世界之冷酷和人类之残暴的巨大恐惧;同时还存在着一种对于爱情的渴望,尽管这种爱经常由于男人的粗鲁、暴躁或霸道,以及女人的无事生非和碎嘴唠叨而荡然无存。那种持久而热烈的相互之间的爱情会消除这种感觉,它会摧毁自我主义的坚壁,产生出一种合二为一的新东西。自然没有造就一种可以独处的人,因为人无法满足自然的生理目的,除非得到别人的帮助。而如果没有爱情,有文化的人也将无法充分满足他们的性本能。这种本能是无法得到充分满足的,除非一个人的整个生命,精神的和肉体的,都进入了这种关系。那些从未领受过两个人之间的爱所具有的那种密切的关系和深厚的友谊的人,失掉了生活所给予我们的那种最美好的东西。他们无意识地,假如不是有意识地,感觉到这一点,而这种不满则使他们朝嫉妒、压迫和残忍的方向堕落。因此,让热烈的爱得到它应有的地位应当成为社会学家的责任,因为如果没有这种经验,男人和女人都无法进入完善的境界,而且也无法从世界上的其他人那里感受到那种热烈的情感,而如果没有这种热情,他们的社会活动无疑将受到损害。

只要有适当的环境,大多数男女都会在他们生命的某个阶段感受到热烈的爱。然而,对于那些没有经验的人,是很难把热烈的爱情和单纯的 区分出来的,对于那些在优越的环境中长大的少女,尤其是这样。因为她们所受的教育是: 她们绝不能和男人接吻,除非她们爱这男人。一个要保持自己在结婚时仍为处女的姑娘,经常为急切和轻浮的性吸引所迷惑,而一个有性经验的女人却极容易把这种性吸引和爱情区别开。毫无疑问,这种情形时常是造成不愉快婚姻的原因。即使双方之间存在着爱情,这种爱情也会由于一方或双方认为它是罪恶的而遭到破坏。当然,这种认识也是有其根据的。例如,帕内尔无疑因奸*而毁掉了自己的健康,结果,他推迟满足爱尔兰人的希望达数年之久。即使这种犯罪的感觉是没有根据的,它同样会损害爱。凡是能够带来各种善的爱,一定是自由的、热烈的、无拘束的和全心全意的。

传统教育把爱,甚至包括婚姻中的爱,和罪恶联在一起。这种犯罪的感觉常在男女双方的下意识中存在着,这种感觉不但在那些旧传统的继承者身上存在,就是在那些思想解放的人身上也是存在的。这种态度的影响多种多样,它常使男人变得残忍、愚蠢、 时缺少同情心,因为他们既不会说些能够确定女人感觉的话,也不懂得如何对待女人才能逐渐进入最后一幕,而这对于激起大多数女人的 是至关重要的。的确,男人经常意识不到女人是应当体验 的,如果女人没有这种体验,那完全是男人之过。在那些受过传统教育的女人身上,时常存在着某种冷酷的自负、肉体上的自我克制以及对于男人随意亲近她的身体的厌恶。一个灵活的求婚者也许能够战胜女人的羞怯,但是一个敬重并称赞这种羞怯而且将其视为是贞洁女人的标志的男人,大概是要失败的,结果,即使在结婚数年之后,夫妻之间的关系仍然拘谨而刻板。在我们祖先的时代,男人从不要求看到他们妻子的裸体,对于这种要求,他们的妻子会吓得魂不附体。时至今日,这种态度仍然比较普遍,这是我们始料不及的,即使在那些摆脱了这种态度的人中间,也还存在着不少拘谨之处。

在当代世界中,还存在着一种更是属于心理上的障碍在阻止爱情的充分发展,这就是有许多人在担心不能保持他们个性的完整。这是一种愚蠢的、为现代所独有的恐怖。个性的目的并不在于个性本身;个性是一种必须与世界广泛接触的东西,所以它非抛弃它的孤独之癖不可。放在玻璃杯里的个性一定会枯萎,而那种能够在人类的交往中自由发展的个性才会丰富起来。爱情、孩子和工作是增加个人与世界接触的主要源泉。在这三者当中,爱情,按时间而论,当居首位。此外,爱情对于父母爱子之心的正常发展也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孩子习惯于模仿父母的特点,如果父母不能互爱,那么,当这些特点在孩子的身上体现时,它们所体现的只是一个人的特点,而与另一个人的特点截然不同。工作绝非总能使一个人与外界有广泛的接触,况且能否做到这一点,全取决于我们从事工作时所具有的精神。纯粹为了金钱的工作是没有价值的,只有那种包含着某种爱的工作,无论是对人、对物或仅仅是对幻想,才会有价值。仅仅为了获取的爱是没有价值的,因为这种爱和那种以金钱为目的的工作毫无二致。为了得到我们所说的这种价值,爱必须觉得那被爱者的自我和他本人的自我一样重要,而且还必须认识到别人的感觉和愿望就像是他自己的一样。这就是说,我们不但要根据我们的意识把我们的自我感觉传达给他人,而且也应当根据我们的本能去这样做。我们这个好斗的竞争社会,以及由新教和浪漫运动所产生的愚昧的个人崇拜,使得这一切变得难于实现。

在现代解放了的人们当中,我们所谈及的这种真正的爱,正面临着一种新的危险。由于这些人在任何时候都不再感觉到 的道德障碍,甚至一点轻微的冲动都会导致 ,于是他们把性和真正的情感及爱情看成是两回事,甚至把性与恨的感觉视为同一。对于这个问题,奥尔德斯·赫克斯利的小说提供了最好的例证。他笔下的人物,和圣保罗一样,把 当成单纯的生理发泄,而对于那些与 有关的更高的价值,他们却一无所知。这种态度的唯一结果,就是禁欲主义的恢复。爱有其自己正当的理想和固有的道德标准。这种理想和道德标准在基督教的说教和对于一切性道德不分皂白的反抗中(这种反抗大多来自青年一代)消失了。没有爱的 是不能使本能得到充分满足的。我并不是说这种 不能有,因为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设置难以逾越的障碍,结果,爱也难以产生了。我要说的是,没有爱的 没有多少价值,我们应当从根本上把 当成以爱为目的的尝试。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爱强烈要求在人生中占有公认的地位。但是,爱是一种无 的力量,如果放任自流,它是不会安于法律和风俗所规定的范围的。如果这事与孩子无关,那倒算不上什么大问题。但是,这事一旦与孩子有关,我们就会处于一个不同的范围,在这个范围里,爱不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为人种的生物目的服务的。因此,我们必须有一种与孩子有关的社会道德,一旦发生冲突,这种道德便能支配热烈的爱的要求。理智的道德将会把这些冲突减至最低限度,因为爱不但对其自身有益,对孩子也是如此,只要他们的父母彼此相爱。理智的性道德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保证爱没有多少障碍,因为它是与孩子的利益有关系的。然而,这个问题要在我们探讨了家庭问题之后再行讨论。

(靳建国 译)

赏析

1950年,当罗素获得该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传出时,没有人感到吃惊。作为一位涉猎众多领域并取得丰硕成果的哲学家、数学家和社会活动家,罗素获此殊荣是当之无愧的,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骄傲,被公认为“是当今时代理性主义和人道主义的代言人,是西方思想解放与言论自由的见证人”。

为什么罗素能够在诸多领域取得惊人的成就?他的力量源泉来自何处?罗素自己的文章为我们提供了答案。“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止的同情,是支配我一生的单纯而强烈的三种感情。”(《我为何而生》)不能不说,罗素正是西方文学中的经典形象浮士德博士在现实世界的化身,他不断追求真理,对生活充满热情,对人类充满同情和爱,勇于实践和自我否定。他在《爱在人生中的位置》这篇文章中,就以思辨的方式抒写了对社会人生的执著与思考。

首先,罗素指出大多数人对于爱持有两种奇怪的态度:“一方面,爱是诗歌、小说和戏剧的主题;另一方面,爱完全得不到大多数严肃的社会学家的重视,从未被视为是经济或政治改革计划中一件迫切需要的事。”(《爱在人生中的位置》)与这种观点完全不同,罗素明确提出,爱的正确含义是指“那种包含着充分的情感的关系和那种既是心理又是生理的关系”,他自己就把这样的爱“看成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因为凡是没有享受过“两个人之间的爱所具有的那种密切的关系和深厚的友谊的人”,就会“失掉了生活所给予我们的那种最美好的东西”,这样的“男人和女人都无法进入完善的境界,而且也无法从世界上的其他人那里感受到那种热烈的情感,而如果没有这种热情,他们的社会活动无疑将受到损害”,甚至会“使他们朝嫉妒、压迫和残忍的方向堕落”。由此看来,爱不仅不是可有可无的个人的事情,还是所有人都必须重视起来的关系到整个社会稳定、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社会问题。

在端正了人们对爱情的态度之后,罗素进一步提出了颇具前瞻性观点,他认为,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爱情正在遭遇两个危险的敌人的威胁: 一是事业和经济成功的事实;二是担心不能保持自身个性完整的心理障碍。针对这种情况,罗素设身处地站在当事者的立场上,细心地体悟他们的思想轨迹,充分地剖析他们思维的弊端。

对于第一个威胁,罗素指出,把爱情看作妨碍事业的愚蠢想法,在美国这样以金钱掠夺为根据的社会里是比较普遍的。但是,人们对待爱情与事业的关系问题正如人类其他问题一样,应当采取一种两者兼顾的平衡态度,“为了爱情而完全牺牲事业是愚蠢的,虽然有时也许属于一种悲壮之举;但为了事业而完全牺牲爱情同样是愚蠢的,而且决称不上是壮举”。人类在“大部分人生中都会有孤独之感”,都有一种“对于世界之冷酷和人类之残暴的巨大恐惧”,只有那种持久而强烈的相互之间的爱情,才有可能消除这些可怕的感觉,因为“它会摧毁自我主义的坚壁,产生出一种合二为一的新东西”。

至于第二个威胁,在罗素看来,乃是一种更为“愚蠢的、为现代所独有的恐怖”。他语重心长地指出,“个性的目的并不在于个性本身;个性是一种必须与世界广泛接触的东西,所以它非抛弃它的孤独之癖不可。放在玻璃杯里的个性一定会枯萎,而那种能够在人类的交往中自由发展的个性才会丰富起来”。

虽然罗素论述了爱情的有益之处,但作为一名敏锐的学者,他同样注意到了爱情的消极方面,即“爱是一种无 的力量,如果放任自流,它是不会安于法律和风俗所规定的范围的”。他看到了一些所谓“现代解放了的人们”随意冲破道德的底线,把性和爱看成是两回事,而这样的事情一旦与孩子有关,就立即处于一个不同的范畴,因此罗素告诫人们“必须有一种与孩子有关的社会道德”,这种道德可以“支配热烈的爱的要求”,使其不但对自身有益,对孩子也有益。

理论的理想世界与复杂的现实世界正是这样交织在一起,在一个人的头脑和心中不断掀起巨浪,使其常常处于波涛汹涌的矛盾痛苦之中,“爱情与知识的可能领域,总是引领我到天堂的境界,可对人类苦难的同情却经常把我带回现实世界……我常常希望能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去减轻这不必要的痛苦”,“这就是我的一生,我发现人是值得活的。如果有谁再给我一次生活的机会,我将欣然接受这难得的赐予”(《我为何而生》)。

(石丽娜)

1、政治

罗素是一个自由主义者,但他反对一切反抗行为所怀有的那种天生的激进态度和同志感情,却使他对社会主义者反抗贫困的斗争深表同情,因而他的自由主义并不是古典自由主义,而是具有浓厚社会主义倾向的自由主义。作为一名自由主义者,罗素坚持个人的基本自由不应受到侵犯。

他认为,实践中的个人学说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个人除了经过应有的法律程序以外,不应接受处罚;另一方面,应当有一个范围,在这中间个人的活动不受政府控制。这个范围包括言论自由、出版自由和宗教自由,它通常还包括经济上的经营自由。

罗素承认这些自由是有限制的,即便是非常重要的表达意见的自由也以不危及国家安全为先决条件。至于经济上的经营自由,罗素是在一定范围内赞成的,他反对经济权利的集中——不管是集中在国家手里(斯大林模式)还是集中在卡特尔手里(帝国主义)。

同时,他希望对私人财产的所有和使用实行严格的限制。他不是不同意一个人应该享有他自己的成果这一原则,但他认为继承财产是没有道理的,甚至在不依赖继承的财产这种罕见的情况下,他也反对大企业的私人所有制和土地的私人所有制。

2、哲学

作为一位哲学家,罗素的思想大致经历了绝对唯心主义、逻辑原子论、新实在论、中立一元论等几个阶段,主要贡献在数理逻辑方面,由此出发建立了逻辑原子论和新实在论,使他成为现代分析哲学创始人之一。

3、逻辑学

作为一位逻辑学家,罗素在数学逻辑方面具有巨大的贡献,他和怀特海共同写就了《数学原理》一书,被公认为是现代数理逻辑的基础,他所提出的“罗素悖论”推动了20世纪逻辑学的发展,他所主张的逻辑主义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数学历史的发展。

4、经济

罗素比凯恩斯先行一步,向那些总是一味赞扬节俭反对消费的传统经济学家挑战。他写道:“只要一个人把他的收入用于消费,那么他也就是把面包送到别人嘴里。从这个观点来看,真正的恶棍乃是节俭的人。”他认为“节俭这可恶的罪行”是能够导致失业的。

罗素说,如果节俭者使用手里的钱,哪怕是用于饮酒,赌博或者拿来请客招待朋友,那都是极好的事。那些经济学教授们,把罗素的这一观点轻率地说成是一位偏离本行的哲学家所犯的可笑错误,对之根本不予理睬。

5、教育

罗素对教育理论的发展有极为重要的贡献。他指出:“教育应该培养求真理的愿望,而不是相信某种特殊的信条就是真理。”他主张的教育方法,应“减少很快的讲授而多事于讨论,给学生以更多的机会使他们受到鼓励来发表自己的意见,更多地尝试使教育的内容能使学生感到一些兴趣”。

对于教师来说,“不仅不应当要求教师发表千篇一律的意见,而且要尽可能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因为教师各抒己见是健全的教育所必不可少的”。他认为教育不应该是使人轻信的教育。他指出,这样的教育,“经过一个时期很快就会引导到思想的腐朽”。

此外,他认为青年人的性教育在教育中起着极大的作用。他指出:“在青年人性问题上所采取的传统做法会使人变得愚蠢、虚伪和胆怯,而且还会使相当多的人患精神病或类似的疾病。

性的好奇心与其他各种好奇心一样,一旦得到满足,很快就会消失。因此,防止青年人为性问题所纠缠的最好办法,就是尽量按其所求,告诉他们关于性的一切事情。”

-罗素

        本周精读书是英国哲学家 瑞·蒙克 写的两卷本的 《罗素传》 。

 

        《罗素传》分上下两册:上册 《罗素传:孤独的精神1872-1921》 讲的是罗素的早年经历,包括在一战之前罗素主要哲学贡献完成时期和一战爆发后在一片爱国的狂潮中为和平奔走呼号的孤独时期;下册 《罗素传:疯狂的幽灵1921-1970》 讲的是罗素50岁以后大起大落的人生。

        罗素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西方哲人,他继承的是苏格拉底的传统,是西方文明的代表人物之一。但是,他的人生却跟他的思想并不一致。罗素是个矛盾体。他爱理性,但却知道理性的局限,他会毫不犹豫地抛弃自己原有的理论;他爱人类,但却无法带给身边的人们情感上的慰藉;他喜欢参加政治活动,但说到政治这种游戏,他基本上就是个白痴。

        在他的自传中,罗素写过一段很有名的话,能够概括他的一生。罗素说:

        这段话是破译罗素人生密码的关键。他替我们做了很多人生的尝试,那么,这三种激情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人生启示呢?

        如果用一句通俗的话来概括罗素的哲学贡献,可以说罗素的哲学探索是, “有心种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 。

        罗素在哲学方面期许甚高,但他并没有完成自己的目标。但是,在他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中,罗素启发了很多哲学家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哲学演进的方向。罗素最早的雄心是 用逻辑推导出数学 ,这在数学界被称为 “逻辑主义” ,这是很多哲人的梦想。

        罗素是一个无神论者,在放弃了对上帝的信仰之后,他试图从哲学中找到人生的意义。按照他自己的说法,他研究哲学的主要动机就是要找出确实可靠的知识。这是一种类似于宗教信仰式的虔诚。

        在谈到数学研究的时候,罗素总是能够找到诗意。他写到:“数学世界其实是一个妙不可言的世界。它与生死无关,与人们的肮脏形态无关。它是永恒的、冷漠的、无情的。对我来说,纯数学是最高的艺术形式之一。”他还说:“数学是我们知道的唯一可以达到完美的东西,在思考数学的过程中,我们会变成神灵。”罗素会把研究数学和哲学当作一个逃离烦恼的世外桃源,而且在研究数学和哲学的过程中会有一种可以替代宗教的神圣感、神秘感。

        遗憾的是,罗素的尝试并没有成功。在试图用逻辑推导数学的时候,罗素也不得不借用了几个辅助性的数学公理,也就是说,他做不到纯粹地用逻辑推导出所有的数学定理。在研究的过程中,罗素不断地发现自己的漏洞。比如,他注意到有些集合会涉及到以自己为元素的问题。罗素也推翻了自己原来的理论,但他的思想却深刻地影响了后来的数学家,如计算机学科的先驱艾伦·图灵和约翰·冯·诺依曼的研究。直到1931年, 哥德尔 提出了 不完全性定理 ,指出 用逻辑推导出数学体系是不可能的 。

        如果我们想认真地过完自己的人生,对人生做一些认真的哲学思考,当然是非常有意义的。但遗憾的是, 企图通过追求知识找到人生的终极意义也是不靠谱的 。这是因为, 知识本身就是一个牢笼,我们掌握的知识越多,受到知识的限制也就越多 。就好像是学经济学的人会戴着“经济人”的有色眼镜看这个世界,学法学的人会喜欢每件事情都辩个谁对谁错。

        人是一种情感动物,需要与人深度沟通和交流。罗素年幼的时候失去了双亲,是由严厉的祖母带大的,他内心里对爱情的渴望比一般人更为强烈。罗素写过一些关于爱情和婚姻的著作,其中最著名的是 《婚姻与道德》 ,曾用书名《性自由》、《婚姻革命》。这本书可谓毁誉参半、风行一时。1940年,这本书在纽约引起一场反对罗素的运动,让罗素失去了纽约城市学院的聘任,但在十年之后,这本书却让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公允地讲,罗素的观点虽然在当时被视为异端邪说,但现在已经被很多人接受了。罗素谈到, 过去的社会观念和宗教信念认为性是有罪的,但是这种道德准则其实是“由生活在一个与我们完全不同的社会中未受过教育的人提出的古代禁律” 。罗素认为, 性关系应该“尽可能建立在男女之间的深挚、认真的爱情之上,这种爱情溶进双方的整个人格并且导致一种结合,使每一方都从中得到丰富和扩展” 。而且, 家庭是非常重要的,有了孩子就应该使其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得到充分的关照 。这其实都是人们已经普遍接受的婚恋观念。

        要说书里 令人不安的地方 ,那可能是他 关于“不忠”所持的宽容态度 ,即对开放婚姻的认可。在他看来, 男女双方都没有权力支配对方的人格和需求 。罗素写到: “不应把不忠视为可怕的事情”,要“坚信深挚而永久的爱具有超越一切的力量”是比妒忌牢固得多的纽带。罗素非常 强调平等而完整的人格之间的交流 。罗素持有他所谓的升华爱情观。他经常讲到, 爱情采取的形式是一个自我与另外一个自我融为一体 。在罗素看来,幸福的婚姻存在于相互尊重和深挚感情之中。他所说的互相尊重,就是不能去干涉别人的自由。在他看来,有了这些,男女之间的真正爱情就是“整个人生中最富有成果的经验”。

        罗素坚持认为,每个人都必须是平等的个体,然后才能互相融合。这本身就是一种矛盾。这是 西方哲学的一个根深蒂固的缺陷 。从柏拉图开始,西方哲学就认定,每个事物都有一个不变的本质。 在罗素看来,自我就是一个不变的本质 。

        罗素的观点看起来很公允,很有逻辑,但在现实中,爱的规律却不是这样的。罗素结过4次婚,有过无数情人,他的个人生活恰如一条漫长的情感之路,这条路坎坷崎岖,已经遭到严重的破坏。罗素在个人情感方面有严重的缺陷,跟他熟悉的人大多认为,罗素根本无法去爱别人。

        罗素的个人尝试告诉我们, 任何人想要完全挣脱基因、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的影响,都是徒劳的。人是生而自由的,却无往而不在枷锁之中 。罗素关于独立平等的自我互相融合的想法是非常幼稚的。爱情不是逻辑推理,它有其自己的规律, 要爱就必须放弃自我,而只有敢于放弃自我,才能获得自我。自我是不断变化的,我中有我,自我本来就是个矛盾体。我们必须突破自我的界线,才能更好地去爱别人,只有敢于抛弃自我,才能更好地得到自我。 这就好像很多人在恋爱的时候都会想,我要在茫茫人海中找到最适合我的那一个。这种想法其实是错的。我们能够找到的都是毛胚, 好的情侣是由共同经历的患难和甜蜜一点点打磨出来的 。这是罗素所不愿意接受的真相。

        通过参与政治活动表达对人类苦难的怜悯,是知识分子最可贵、也是最可悲的特性。可贵之处在于,很少有人跳出自己的生活圈子,去关心整个人类社会的命运; 可悲之处在于,知识分子往往会错估自己对现实的了解程度,夸大思想的影响力。

        这种情况也发生在罗素身上,尽管罗素非常积极地参与政治,而且在公众中的声望很高,但他写的大量关于政治的文章、发表过的评论,实在难以令人恭维。这是让《罗素传》的作者瑞·蒙克也很纳闷的一件事。为什么像罗素这样的天才,要把时间花在这么多无用、无聊的政治活动上呢?

        维特根斯坦是罗素的学生,也是一位不世出的哲学天才。维特根斯坦对罗素早年的哲学成就非常景仰,但对他后期写的时事评论却嗤之以鼻。维特根斯坦说,罗素的著作应该被分成两种,关于数理逻辑的应该标为红色,这是学习哲学的学生的必读书,而关于伦理和政治的著作应该标为蓝色,这是学哲学的学生都不应该读的东西。罗素只能作为一个批评者,不断地刺激这个社会不要犯重大的错误,但他提不出有价值的建议。

        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说过, 对文人来说是优点的事情,对政治家来说就是灾难。罗素从本质上来讲还是个文人,他对政治游戏缺乏亲身体验,也不关心实际操作的具体问题。他所提出的改进意见往往缺少说服力,不是流于空想就是难以在当时的条件下执行。他跟真正的大众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隔膜。

        社会是个复杂体系,而我们经常会忘记这一点。从学者的角度来看,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之外发表意见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而且,即使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之内发表对公共政策的看法也要慎重。对于我们普通民众来说更是如此。 

        总之,没有激情,罗素的天分就不可能得到发挥,但仅仅有激情,却是不够的。我们看到,这三种激情和努力都不足以找到确凿的人生意义。就拿罗素来说, 他追求知识,但最终限于不可知论;他追求爱情,但却害怕与人亲密接触;他关心人类的命运,但却感到一种深入骨髓的孤独感 。罗素和我们中的很多人一样,觉得人生的意义一定是存在的,很可能就在某一扇门的后面,所以,我们就会去一扇一扇地敲门。

        但是,诚实地说,在每一扇门的后面,我们都找不到人生的意义,因为 人生本来就是没有意义的 。敢于直面这个真相,同时还能把日子过好,过得有意思,是对我们每个人的挑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6581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