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表达了曹操怎么样的心情和感情?

短歌行表达了曹操怎么样的心情和感情?,第1张

曹操的乐府诗多描写他本人的政治主张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如他的《短歌行》,充分表达了诗人求贤若渴以及统一天下的壮志。 《短歌行》是“汉旧歌”(《宋书·乐志》),在《乐府诗集》中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古辞已亡佚。《乐府题解》则认为短歌是与长歌相对而言的,“长歌”“短歌”是就歌声的长短而言。曹操的《短歌行》,《乐府诗集》中录有两首,这便是其中的第一首。诗歌开头便抒发自己对时光流逝功业未成的深沉感慨;接着通过思念贤才,宴饮宾客的描写,表现了他的急切心情,最后以周公吐哺的典故,抒发其延揽人才完成统一大业的宏大理想。全诗化用典故,援引成语来抒写自己的怀抱,如两用《诗经》成句,化用《管子》、《韩诗外传》中的语意,皆恰到好处,浑然一体而不露痕迹。生动形象的比喻,如以“朝露”喻人生易逝,以“明明如月”喻才德高盛,以山、海喻胸怀宽广,拓纳人才越多越好,皆具体贴切。他的诗继承汉乐府的传统,既能反映现实,又有很深的感慨。语言质朴自然,在深沉的忧郁之中激荡着一股慷慨激昂,积极向上的情绪,诚如钟嵘《诗品》所说:“曹公古直,颇有悲凉之句”。 《短歌行》是政治性很强的诗作,主要是为曹操当时所实行的政治路线和政策策略服务的,但是作者将政治内容和意义完全熔铸在浓郁的抒情意境之中,全诗充分发挥了诗歌创作的特长,准确而巧妙地运用了比兴手法,寓理于情,以情感人。诗歌无论在思想内容还是在艺术上都取得了极高的成就,语言质朴,立意深远,气势充沛。这首带有建安时代"志深比长""梗概多气"的时代特色的《短歌行》,读后不觉思接千载,荡气回肠,受到强烈的感染。

这首诗抒发了他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的宏图大愿。

《短歌行》,是东汉末年政治家、文学家曹操以乐府古题创作的两首诗。两诗珠联璧合,庄重典雅,内容深厚,感情充沛,其政治内容和意义完全熔铸于浓郁的抒情意境中。

第一首诗通过宴会的歌唱,以沉稳顿挫的笔调抒写诗人求贤如渴的思想感情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第二首诗借礼赞周文王、齐桓公、晋文公坚守臣节的史事,申明自己只有扶佐汉室之志,决无代汉自立之心。

扩展资料:

《短歌行》是汉乐府的旧题,属于《相和歌辞·平调曲》。这就是说它本来是一个乐曲的名称。

现在也就只能根据这一点材料来理解《短歌行》的音乐特点。《短歌行》这个乐曲,原来有相应的歌辞,就是“乐府古辞”,但这古辞已经失传了。

就是作者希望有大量人才来为自己所用,曹操在其政治活动中,为了扩大他在庶族地主中的统治基础,打击反动的世袭豪强势力,曾大力强调“唯才是举”,为此而先后发布了《求贤令》《举士令》《求逸才令》等。

《短歌行》虽然开头情绪稍嫌低沉,但整首诗的基调还是昂扬奋发的,并非悲伤忧愁。

《短歌行》实际上就是一曲“求贤歌”,它的主题非常明确,就是作者希望有大量人才来为自己所用。此诗的情调虽然有些苍茫悲凉,但诗人的情绪并不低弱,表现的仍然是奋发进取的精神。

观诗借景抒情,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表达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宏伟远大政治抱负

短歌行》实际上就是一曲“求贤歌”、又正因为运用了诗歌的形式,含有丰富的抒情成分,所以就能起到独特的感染作用,有力地宣传了他所坚持的主张,配合了他所颁发的政令

这首诗是曹操诗歌中具有代表性的言志之作。全诗通过对时光易逝、贤才难得的再三咏叹,抒发了自己求贤若渴的感情,表现出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气韵沉雄,质朴简洁,大巧若拙是曹操诗歌语言艺术上的主要特点。钟嵘《诗品》谓之“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短歌行》气魄雄伟,想象丰富,古朴自然,慷慨悲凉,正是这种风格的代表作。

转来的,个人也非常喜欢这首诗。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66077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