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舞中西文化的差异

现代舞中西文化的差异,第1张

关于现代舞中西文化的差异

 现代舞是20世纪初在西方兴起的一种与古典芭蕾相对立的舞蹈派别。不同地区的现代舞有不同的特点,下面是我为大家搜索整理的关于现代舞中西文化的差异,欢迎参考阅读,希望你喜欢!

 一、文化的差异

 舞蹈是一种世界的文化艺术,各国的艺术家们都在为本土的舞蹈艺术发展而不断的努力、创新。但是一个国家的本土文化是有限的,而世界却是广阔的。所以从上个世纪开始,诸多伟大的艺术家,就把世界文化与本土文化相结合。而这种结合的过程中,他们并没有去在意文化的差异。例如:在上个世纪50年代,美国先锋派舞蹈家默斯·坎宁汉得到一本英国版的中国《易经》如获至宝他从这本古老的哲学著作,关于世界万事万物不断变化的辩证思想中,获得了艺术发展变化的重要启示。同时他把易理爻卦算命的原理用于他的舞蹈创作,形成“机遇编舞法”,坎宁汉先生似乎从未感觉到过东方文化对他的震荡问题,并且,从本土到世界没有人对他们所创造的艺术的“美国化”问题提出任何质疑。显然,文化的差异好像一副“剃头挑子”只存在于东方舞蹈家感觉中的“一头热”。追究个中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莫过于现代东西文化发展强弱不均,带来东方舞蹈家在文化交流中,心态失衡,或者西方现代舞蹈文化以势如破竹风靡世界之势所慑,以教条主义的学习态度而丧失本土的立场,或者苦于自身文化的赢弱,尚无拥有足够的文化积累以超越他文化的影响。然而,无论如何我们必须正视,差异确实存在并且我们自身的现代舞蹈文化亦正是在解决这种差异中不断建立。为此,我们首当其冲的问题是要清醒的意识到差异是怎样发生的。静心梳理东方现代舞蹈的发展,全面地受到西方舞蹈文化的影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种影响首先不在于西方舞蹈文化的强大,而在于东方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正如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卢卡奇所说“一种真正重大深刻的外来影响被一个民族接受,必然因为前者与后者的某种内在要求相吻合”。因此,我们的关注点就应该主要不在于前者的影响,而在于后者的接受。

 由于历史的原因,东方文化的近现代发展中处于相对滞缓状态亦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当一种新的时代、新的生活、新的经验需要新的艺术语言极其方式表达传递。而文化发展的羸弱与积累匮乏时,东方现代舞者在西风东进中借力而行便成为必然——借外来文化冲击本土文化的封闭状态,用外来的身体语言符号表达和揭示自我新的感觉经验。那么,成在于此,败亦于此。在人类学家的研究成果里,语言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生命感觉和经验的传达方式,语言符号赋予我们周围世界的经验以及形式及其色彩。因此说话的语言不同导致人的思维方式的差异。同样具有语言共同特性的身体语言——舞蹈语言成形于特定的文化土壤和生态环境,以特定的民族的思维方式,表现着特定民族生命生存状态。因此,东方舞蹈家借鉴他文化、他民族的生命经验来表现本文化、本民族的生命经验之时,两种文化、两种环境、两种思维方式、两种经验之间的距离必然十分鲜明地凸显出来。如果我们对于这种距离和差异缺少足够的认识,在文化借鉴中对语言系统不进行应有的和必要的转化,由于两者间的不兼容性带来的文化差异和冲突不可避免。

 二、民族性与国际性

 民族性与国际性,是当下现代舞蹈家挂在嘴边上的两个口号。就其总体意义而言,前者是寻求外来文化“民族化”的一种努力,后者是民族文化“世界化”的一种追求。毫无疑问两种方法的正确性都是无可厚非。前者希望得到国人的认同,后者希望得到世界的认同。但是世界的认同似乎更具有权威性和说服力,因此与国际接轨成为东方的现代舞者更心仪的目标,然而这却恰恰容易使我们背离现代艺术创造的初衷。因为目前是以西方文化为中心的价值尺度标准,东方舞蹈家常处于被选择地位,尤其为了迎合他文化的东方艺术,很难说有多少东方民族文化独立的品格。

 其实身体的语言作为人类最早的语言形态,是对生命进行诗意的表达。舞蹈作为艺术形态的本质在于对生命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因此,一些伟大的艺术创造是诞生于艺术家不失时机地关注和及时提供了如何解决民族的生命问题思考之中。当代东西方现代舞蹈家的重大成就亦产生于此。

 70年代德国现代舞蹈家皮娜·鲍什一跃成为世界现代舞蹈剧场的先锋与核心人物,她那破碎、压抑并充满暴力的舞蹈剧场,或使观众一头雾水、或使观众趋之若鹭,但他们受到人们仰视的决不是表面的破碎、压抑和暴力的形式,而是在这之后所呈现的战后德国人精神的状态和两性之间,或人与人之间互动关系的本质,以及建立在对德国现代文化的深刻反思。皮娜·鲍什艺术的价值在于它负荷了整个战后德国人精神的破碎和沉重。

 因此我们是否可以说,艺术的国际定位都不仅仅在于艺术家可以追求的形式,而在于这种形式之中的生命与情感的内涵,尤其是对本民族生存状态的反映和对其显存问题的思考与解决。所谓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属于世界的往往是民族最好的。这一观点价值不在于它对民族文化本身的强调,而在于它指出民族文化中,那些解决特定民族生存问题的成功经验具有人性的普遍意义。

 由此在东西文化交流中,我们应该关注东方的接受而非西方的影响,当我们将艺术的触角切入民族最敏感的神经,我们的艺术才会具有冲击力和震撼力,我们只有背靠着民族文化的哲学和美学的基石,我们的现代艺术无论批判还是建构,才会有文化的广度,美学的高度以及哲学的深度,我们的艺术本土定位才能成为现实。而当我们成功地解决本民族生命生存中的艺术方式,对他民族提供了经验之时,东方民族艺术的国际定位亦成为不争的事实。

 拓展:

 现代舞的特征:

 概括起来说现代舞的特征就是没有特征。它迫切地追求个性、时代性与原创性。一代又一代的现代主义舞蹈家们不停地在花样翻新上下功夫,以标榜自己在舞蹈上的新发现。美国现代主义舞蹈家海伦·汤米尼斯概括现代舞的与众不同之处时说:“不存在普遍的规律,每一个艺术家都在创造自己的、法典。”

 在具体的舞蹈创作实践中它的特征大致体现为:

 1、舞蹈也可以不表现“自我”,而只是一种“纯动作性”的表演。

 2、有了动作就有了一切,不要求动作体现什么内容;

 3、尽量排除舞蹈创作人员在创作中的主观作用,使创作不受意识的支配,而具有最大限度的任意性;

 4、舞蹈以内容失去客观性为高,含义模糊,观赏者认为表现了什么就表现了什么;

 5、舞蹈走向非舞蹈化,把人们生活中任何的动作都当做舞蹈﹔

 现代舞的审美主张:

 现代舞的主要观点是反对古典芭蕾的因循守旧、脱离社会生活和单纯追求技巧的形式主义倾向,主张摆脱古典芭蕾舞过于僵化的动作程式的束缚,以合乎自然运动法则的舞蹈动作,自由地抒发人的真实情感,强调舞蹈艺术要反映现代社会生活。它反映了现代西方社会矛盾和人们的心理特征,故被称为“现代舞”。

 现代舞的艺术追求:

 现代舞强调舞蹈家必须使肉体与灵魂结合,主张肉体动作必须发展为灵魂的自然语言。也不顾及已经存在的任何一种舞蹈形式以及公认的舞蹈法则,不受形式美规则的限制,并不断从大自然和民族文化中获得灵感,任意设计任何舞蹈样式。在剧情设计上也有很大突破,不塑造人物形象,不表现故事情节,不表现生活场景,表现抽象的观念,表现“自我”,表现内心的冲动,表现本能,表现潜意识,表现直觉、幻觉和梦境。

 现代舞的技术动作:

 现代舞最伟大的技术理论的奠基者就是格雷厄姆,她根据人体动作的基本原理建立了自己的艺术理论和技术原则,她提出:在跌倒和复起、平衡与不平衡之间构成舞蹈动作的规律。她的技术理论中心是呼吸。她研究了人体在呼和吸之间的形体变化,认为舞蹈家可以用呼吸推动身体的旋转、跳跃和跌倒、撑起。为现代舞派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的训练体系的人是匈牙利人鲁道夫·拉班,他创造了一种被称为自然法则的训练方法,把人体动作的构成归纳为:“砍、压、冲、扭、滑动、闪烁、点打、飘浮”等八大要素,认为正确处理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就能组成各种动作。到了后现代舞蹈,自由发挥成为舞蹈动作训练的主要形式,除了突显教授者的个人风格外,自由形式的肢体训练也包含对于时间、空间及能量的各种探索。

 现代舞的音乐特点:

 现代舞反对音乐的“独裁”,主张创作“自由自主的舞蹈”,他们之中致力于切断舞蹈从属于音乐的关系,确立没有音乐的舞蹈。此外,他们把肢体的每一个部位都视为乐器,当全身活动时,就犹如一场肢体交响乐演奏的动人旋律。因此,在现代舞中,有没有音乐、是什么音乐、用什么样的乐器都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

  一、原始舞蹈的艺术特征有哪些(P15-16)

  答:1、生活即舞蹈。原始舞是原始人类劳动生产和生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而亦可称为“生活舞蹈”,由此可见,人类生活是原始舞乃至整个舞蹈赖以发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和外在环境。

  2、目的性明确。受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制约,原始舞大多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强烈的模仿性,而尚未进入无直接功利性的纯艺术阶段。

  3、大多为群舞。受生产力水平低下的限制,原始人类的生产、生活、娱乐、消遣,大多离不开群体,原始舞也因此大多为群体形式,并且具有强烈的社会性特点,以便在求生存的总体目标下和长时间的联袂而舞中,培养族群成员的集体意识、归属感和行为习惯。

  4、歌舞不分家。在世界各地的原始艺术中,每每是载歌载舞、歌舞一体的,而在比较发达的表演艺术中,还包括了诗的成分,即诗、乐、舞三位一体。

  5、功能多样化。原始人类直接依存于周围的大自然,因而原始舞包含了大多模仿周边动物和植物的舞蹈,其中既有满足自得其乐要求的嬉戏之舞,表现人类好战骁勇精神的战争之舞,也有寄托人类精神追求的抒情之舞,发泄人类过剩能量的狂欢之舞。

  6、初以自娱为主。早期的原始舞多用来宣泄剩余精力,喷发性爱欲求,因而动作相对简单,形式不拘一格,重复特征明显,即兴色彩浓厚,以确保人人均能参与其中,并自得其乐,而舞者与观者之间通常没有明确的区分,并且常常带有明确的生殖崇拜意识和性爱意图。

  7、后被用来娱神。后期的原始舞开始进入严格的仪式化和程式化过程,带有不同程度的宗教感和宗教性,以表达对未知世界的敬畏,在不经意中流露出某种恐惧和无助感。

  8、炫耀力量与耐力。原始舞是原始人类生存能力的一种演练,因此,培养并炫耀超常的力量和过人的耐力在其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而展示精巧与美感的行为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9、节奏举足轻重。在原始舞中,节奏性始终占有主导的地位,因为原始人类笃信能用相同的节奏同神秘的“彼岸”沟通,并对狩猎对象产生催眠作用,以确保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狩猎成功、种族兴盛。

  10、男女界限严明。作为原始社会中男女劳作明确分工的产物,两性在原始舞中,亦大多分别作舞。

  11、跳舞多为男子的特权。因为原始舞的内容多与狩猎。战争等危及生命安全、关系种族命运的冒险行为密切相关,跳舞往往成了男子的特权,有时,甚至不需妇孺观看。

  总之,原始舞可谓原始人类“感觉方式”、“思考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最直接、最本能、最鲜明、最形象的身体形式和综合表现。

  二、六种舞蹈起源的内容是什么,并谈下你最崇尚或倾向于哪几种理论观点?(P7-9)

  答:1、模仿说

  来龙去脉:始于德谟克利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古希腊哲学家。

  经典学说:“艺术本是一种模仿的形式”、舞蹈的目的应该是“通过节奏性的动作去模仿性格、感情和行为”、

  2、游戏说

  来龙去脉:始于19世纪的德国学者K毕歇尔。

  经典学说:人类“模仿的本能和爱好一切实验的本能”导致排除功利目的的各种游戏,给人带来身心放松的快感,并使人的过剩精力得到健康而合理的发泄。游戏先于劳动,而艺术则先于有用物品的生产“。

  3、劳动说

  来龙去脉:始于19世纪的德国心理学家威廉·冯特,以及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家和政治家G普列汉诺夫。

  经典学说:“游戏是劳动的产儿。没有一种形式的游戏不是以某种严肃的工作做原型的。不用说,这个工作在时间上是先于游戏的。”冯特如是说。“解决劳动对于游戏——或者也可以说,游戏对于劳动的关系问题,在阐明艺术的起源上是极为重要的。”普列汉诺夫如是说。

  当代观点:中国当代美学家鲍昌为前人的“劳动说”和“游戏说”重新定位之后,更对游戏和舞蹈的不同本质加以界定:“游戏的中心目的是在于重新体验使用过剩精力时的快感,而舞蹈的中心目的是在于表现人的某种生活、思想和情感。”鲍昌并为“劳动说”提出了两点论据:一是“劳动动作本身的标准化、定性化趋势,产生了劳动舞创作的需求”。二是“原始人为了传播劳动技能和生产知识,创作了……不少带着教育和训练意义的劳动舞”。

  4、图腾说

  来龙去脉:始于20世纪初的美籍德国艺术史学家C萨克斯。

  经典学说:图腾崇拜是原始人类最早的信仰仪式之一。“图腾”本事印第安语言中YOTEM的音译,意为“亲属”和“标记”。人们当时笃信,不同的姓氏起源于不同的动物、植物或其他物种,而只有用舞蹈这种最基本、最直接的生命形式去顶礼膜拜它们,才可以达到彼此间的沟通与合一,从而既保证它们的兴旺发达,又转而求得它们的保护,保证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两旺、天下太平,由此导致这类舞蹈的大量产生。

  5、巫术说

  来龙去脉:始于19世纪的英国民族学家E泰勒和W格兰德,以及同时代的美国人种学家和科学人类学的创始人LH摩尔根。

  经典学说:在原始社会中,最早的巫术舞蹈是由全体氏族成员来跳的,而由技巧过人的巫师独自表演,则是后来的事情。在原始社会的日常生活中,专业务巫师的巫术可谓包罗万象,有驱邪、打鬼、治病、消灾、乞福、占卜、招魂、复仇、做媒等等,但其中无一不借助于舞蹈。巫舞现象在任何一个曾通行原始萨满教的民族,都几乎毫无例外地存在过。

  6、宗教说

  来龙去脉:首创者同为19世纪的英国民族学家E泰勒和W格兰德,以及同时代的美国人种学家和科学人类学的创始人LH摩尔根。

  经典学说:“一切跳舞,其起源都是宗教的。”“舞蹈在美洲土著中间是一种崇拜仪式,并且成为一切宗教祭祀所举行的仪式的一部分。”

  7、性爱说

  来龙去脉:始于19世纪进化论创始人C达尔文,以及大量西方学者实地考察的结论。

  经典学说:“音乐和舞蹈都起源于性的冲动,起源于恋爱。”达尔文如是说。“非洲奥因一带的布须曼人在青春期典礼上的唯一活动,就是跳舞!”西方学者如是说。同所有低级动物是通过肢体动作完成两性间从求偶到做爱的全过程一样,作为高级动物的人类,也是通过雏形舞蹈完成两性之间传宗接代的伟大使命,并同时享受男欢女爱的极乐快感的。形象地说,舞蹈是各种动物间“调情”的继续。在这一点上,本来千差万别的东西方舞蹈出现了异曲同工之妙。

  8、合一说

  本书观点:通关整个人类舞蹈发生与发展的历程可以发现,舞蹈的起源绝不仅是任何一种单一的原因,而是多种“内在根据”和“外在条件”合一并互动的结果。重重的“内在根据”至少还应包括“身心合一”的物质基础、“手舞足蹈”的自娱意识和“传情达意”的交流需要这三项人类的重要属性。

  三.阐述宗教舞、民间舞的定义,并例举各自5个以上的个案。

  答:宗教舞

  定义:“宗教”一词在英文中,有“把人们捆绑在一块”的意思。因此,宗教一般都具有人们为祈求神灵保佑而群体祭祀的拜礼仪式,而宗教舞则是人们为祈求神灵保佑而群体共跳的娱神舞蹈。

  这些舞蹈一定是主题明确、节奏统一、赏心悦目、无比虔诚的,并常常带有许愿的成分,以博得各种神灵的欢心;具体的场面则因不同种族、不同地域、不同宗教、不同时期的信念与信仰之不同而各异。

  个案:原始宗教舞蹈、佛教舞蹈、印度教舞蹈、犹太教与基督教舞蹈、伊斯兰教舞蹈。

  民间舞

  定义:表演性民间舞是意在通过表演,取悦于神与人的民间舞,因而需要在保持自娱性民间舞自得其乐的特征之同时,更强调娱神和娱人的目的性,动作的强度和技术的难度均有所提高,以适应寺庙、广场和剧场等新型表演场所的需要。

  个案:印度尼西亚民间舞、埃及民间舞、西班牙民间舞、爱尔兰民间舞、俄罗斯民间舞。

  四、阐述古典舞、国标舞的定义,并举各自5个以上的个案。

  答:(一)古典舞

  定义:“古典”一词的拉丁文为“classicus”,意为“经典”,因此广义的“古典舞”泛指那些文明古国的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久经考验,并流传至今,具有经典意义的优秀舞蹈;狭义的“古典舞”则特指“欧洲古典舞”。即通常音译的“芭蕾”,又称“学院派舞蹈”。

  个案:日本古典舞、印度古典舞、印度尼西亚古典舞、西班牙古典舞、欧洲学院派古典舞。

  (二)国标舞

  定义:国标舞,全称“国际标准舞”,是英国舞蹈家将交谊舞加工提炼而成的表演性和竞技性的舞蹈,共有十个舞种分两大系列列入表演和比赛的内容。其中的“现代舞五项”又称“摩登舞五项”,包括华尔兹、探戈、狐步、快步和快步华尔兹,而“拉丁舞五项”则包括伦巴、恰恰、桑巴、斗牛和牛仔。

  个案:总体而言,五项“现代舞”均来自欧美,而五种“拉丁舞”则来自拉丁美洲,后者因黑奴贸易而与非洲舞蹈具有密切的血脉关系。“现代舞五项”又称“摩登舞五项”,包括华尔兹、探戈、狐步、快步和快步华尔兹;“拉丁舞五项”则包括伦巴、恰恰、桑巴、斗牛和牛仔。

  五、阐述浪漫主义芭蕾都有哪些特点,并例举出该时期重要人物及作品。

  答:特点:浪漫芭蕾是芭蕾发展史上的第二个时期。是法国流派芭蕾的兴盛时期,其总体特征与整个法国文化一样,可谓高贵典雅、严谨规范、轻盈飘逸、情怀浪漫,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艺术特征,而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在经历了发展中的兴衰枯荣之后,至今还是以法国文化的整体底蕴和气势恢弘的舞者阵容,领先于世界各地的芭蕾舞团。浪漫芭蕾的影响也先后在意大利和丹麦得到传播,甚至发扬光大。

  由于脚尖舞的技术、形象,以及一整套相关的审美理想,在“浪漫芭蕾”时期日趋成熟,这个时期在芭蕾发展史上的核心地位也因此确定下来,因此,在它之前的“早期芭蕾”有了“前浪漫芭蕾”时期的别称,而在它以后的“古典芭蕾”时期则有了“后浪漫芭蕾”时期的称谓。

  重要人物及作品:

  菲利波·塔里奥尼《仙女》

  让·科拉利《吉赛尔》

  朱尔·佩罗《爱丝美拉达》《吉赛尔》

  亚瑟·圣—莱昂《葛蓓莉亚》

  玛丽·塔里奥尼《仙女》

  卡洛塔·塔里西《吉赛尔》

  泰奥菲勒·戈蒂埃《吉赛尔》

  卡尔洛·布拉西斯《舞蹈教典》

  路易吉·曼佐蒂《马萨涅洛之死》《米开朗基罗与罗拉》《克里奥帕特拉》

  六、现代舞发源国家有哪两个,并阐述德国现代舞发展的几个历史时期,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答:表现派舞蹈(1914——2007)

  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鲁道夫·冯·拉本 《编舞》《舞谱》《现代舞蹈教育》《把握舞台动作》《为舞蹈而生》

  玛丽·魏格曼 《女巫舞》《节日》《变幻的景色》《死神纪念碑》《命运之歌》《春之祭》

  哈罗德·克罗伊茨贝格 《轻盈飘逸之舞》《黑天使》《为孩子们的舞蹈》《三个疯子》《报喜天使》

  多尔·霍耶 《为了卡特·珂勒惠支而舞》《波莱罗》《摩西与亚伦》

  苏珊娜·林克 《单纯》《葬礼舞》《玩偶》《死神与少女》《变化》

  格哈雷·伯纳 《世俗传奇》《狼》《科幻小说故事》《无题芭蕾》《抽象组舞》

  亨利埃塔·霍恩 《走路走》《曼陀罗人》《独舞》《浮现》

  奥斯卡·施莱默 《空间舞蹈》《姿态舞蹈》《形式舞蹈》《舞台舞蹈》《棍棒舞蹈》《轮胎舞蹈》《金属舞蹈》《玻璃舞蹈》《三位一体芭蕾》

  舞蹈剧场(1932—— )

  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库特·尤斯 《画眉鸟的翅膀》《13号房间》《彼得鲁什卡》《浪子回头》《大城市》《七英雄》《镜子》《春天的故事》

  皮娜·鲍希《他手拉手地将她带进城堡,他人则跟随其后》《贞洁的传说》《穆勒咖啡厅》《交际场》《康乃馨》《春之祭》《蓝胡子》《七桩死罪》

  约翰·科雷斯尼克 《麦克白》

  莱茵希尔德·霍夫曼 《沙发独舞》《五天五夜》《野草原》《国王与王后》《狄多与埃涅阿斯》

  莎莎·华尔兹 《8点差20分》《眼泪破碎得快》《永远都是跳六步》《旅行见闻》《两人的世界》

  七、阐述俄罗斯古典芭蕾都有哪些特点,并例举出该时期重要人物及作品。

  答:特点:古典芭蕾是芭蕾发展史上的第三个时期,以俄罗斯学派的崛起为背景。与此前的“早期芭蕾”和“浪漫芭蕾”这两个时期相比,“古典芭蕾”时期留下的遗产更多,其中数由柴可夫斯基的“三大舞剧”最具生命力和影响力,至今在世界各地上演仍场场爆满;从法国剧目中精选出的作品常常作为折子戏,活跃在各个舞团的芭蕾晚会之中,移到成为经受了时间考验的经典剧目,并且形成了“双人舞”和“性歌舞”两大模式,以及“舞剧及舞蹈的最高形式”等主导思想。

  重要人物及代表作:概括地说,“古典芭蕾”时期的大批芭蕾经典,是因为马里于斯·佩蒂帕、列夫·伊凡诺夫和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这三位艺术巨匠的精诚合作而终成正果的。

  1、俄国“古典芭蕾之父”马里于斯·佩蒂帕,是法国的编导大师。为俄国新编了《唐吉诃德》(1869)、《舞姬》(1877)、《睡美人》(1890)、《灰姑娘》(1893,合作)、《天鹅湖》(1895,合作)、《雷蒙达》(1898)等共54部古典芭蕾舞剧,重编了《海盗》(1880)、《帕基塔》(1881)、《吉赛尔》(1884)、《葛蓓莉亚》(1884)、《艾丝美拉达》(1886)、《仙女》(1892)等17部法国浪漫芭蕾舞剧,并为35部歌剧编排了插舞。

  2、列夫·伊凡诺夫。独自编导古典芭蕾舞剧《胡桃夹子》(1892)和《天鹅湖》(1895)中的第二、四幕。

  3、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三大舞剧”《天鹅湖》(1877/1895)、《睡美人》(1890)和《胡桃夹子》(1892)。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1879)、配乐戏剧《雪姑娘》(1873)和《哈姆雷特》(1891)、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1880)。

  4、意大利表演家皮埃里娜·来尼亚尼。主演《萨兰德拉》(1890)、《阿拉丁神灯》(1892)。

  八、现代舞发源国家有哪两个,并阐述美国现代舞发展的几个历史时期、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答:美国和德国。

  美国:

  自由舞时期(1981——1927)

  洛依·富勒《蛇之舞》《蝴蝶》《火之舞》《镭之舞》。

  “现代舞之母”伊莎多拉·邓肯,《酒神巴克科斯》《俄耳甫斯》《贝多芬组曲》《伊菲革涅亚在奥里斯》《勃拉姆斯的华尔兹》《肖邦的华尔兹》《夜曲》《马赛曲》《努力进行曲》《葬礼进行曲》《国际歌》《革命者》《俄罗斯工人之歌》《母亲》《三女神》。

  莫德·阿伦《春之歌》《莎乐美幻影》。

  早期现代舞时期(1915——1931)

  露丝·圣丹尼丝《拉达》《香烟袅袅》《眼镜蛇》《印度舞女》《瑜伽师》《埃及舞》《孔雀舞》《白玉观音》《霸王别姬》。

  泰德·肖恩《阿多尼斯之死》《毛拉维教派的托钵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物神崇拜》《劳工进行曲》《运动的活力》,专著《露丝·丹尼斯——先驱与先知》《跳舞的诸神》《舞蹈教育基础》《每个细小的动作》,自传《一千零一夜永垂青史》。

  古典现代舞时期(1926——1960年代)

  玛莎·格莱姆《拓荒》《街头之舞》《原始神秘》等。

  路易·霍斯特《原始神秘》《拓荒》《苦行僧》作曲。

  多丽丝·韩芙丽《G弦上的咏叹调》《水的研究》《双重戏剧》等。

  查尔斯·韦德曼《返祖现象》《作品第51号》《**》等。

  后现代舞时期(1960年代初——1980年代末)

  安娜·哈尔普林《女先知》《男女祭祀》《生命庆典——年龄循环》。

  崔士·布朗《林中地面》《冰冷的诱惑》《12吨玫瑰》

  露辛达·蔡尔兹《天竺葵》《无题三部曲》《疯狂的匆忙》

  后后现代舞时期(1980年代末——2007年)

  比尔·T·琼斯《地球上的最后一夜》《汤姆叔叔小屋里最后的晚餐/希望的土地》《爱的定义》。

  卡罗尔·阿米塔奇《霓虹》

  玛莎·克拉克《世俗欢乐园》《濒危的物种》《火之诗》。

论东西方舞蹈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文化冲突”与“文化震荡”

文化冲突与文化震荡就逻辑而言是两种文化互动的结果。可谓有“矛”才有“盾”,有“碰”才有“撞”。并且由文化碰撞形成文化反弹的文化震撼,使文化互动的双方受到影响。然而,目下东西方文化交融的一个奇怪的景观是:虽然东西方文化是互惠互利,而冲突与震荡只存在于东方——东方舞蹈家在文化交汇中深受的困挠,西方舞蹈家则毫无感觉。例如,在上个世纪50年代,美国先锋派舞蹈家默斯·坎宁汉得到一本英文版的中国《易经》如获至宝。他从这本中国古老的哲学著作关于世界万事万物不断变化的辩证思想中获得了艺术变化发展的重要启示,同时他把易理爻卦算命的原理用于他的舞蹈创作,形成“机遇编舞法”,坎宁汉先生似乎从未感觉到过东方文化对他的震荡问题。70年代,另一位先锋舞蹈家特丽莎·布朗的现代舞蹈团一边打着中国的“太极拳”,一边创造她的“放松技术”时,布朗女士亦从未困扰于东西方文化的冲突问题。他们借助中国传统文化的伟力创造了美国最先锋的艺术,并且,从本土到世界没有人对他们所创造的艺术的“美国化”问题提出任何质疑。显然,文化冲突与震荡好像一副“剃头挑子”——只存在于东方舞蹈家感觉中的“一头热”。追究个中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一个最重要的因素莫过于现代东西文化发展强弱不均,带来东方舞蹈家在文化交流中心态失衡:或者为西方现代舞蹈文化以势如破竹风靡世界之势所慑,以教条主义的学习态度而丧失本土的立场;或者苦于自身文化的羸弱所囿,尚无拥有足够的文化积累以超越他文化的影响。

然而,无论如何我们必须正视:冲突确实存在,并且,我们自身的现代舞蹈文化亦正是在解决这种冲突中不断建立。为此,我们首当其冲的问题是要清醒地意识到冲突是怎样发生的。

静心梳理东方现代舞蹈文化的发展,全面地受到西方舞蹈文化的影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种影响首先不在于西方舞蹈文化的强大而在于东方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的需要。正如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卢卡奇所说,一种真正重大深刻的外来影响被一个民族接受,必然因为前者与后者的某种内在要求相吻合。因此,我们的关注点就应该主要不在于前者的影响,而在于后者的接受。

由于历史的原因,东方文化在近现代发展中处于相对滞缓状态亦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当一种新的时代、新的生活、新的经验需要新的艺术语言及其方式表达传递,而文化发展的羸弱与积累的匮乏,东方现代舞者在西风东进中借力而行便成为必然——借外来文化冲击本土文化的封闭状态,用外来的身体语言符号表达和揭示自我新的感觉经验。那么,成在于此,败即于此。在人类学家的研究成果里,语言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类的生命感觉和经验的传达方式,语言符号赋予我们周围世界的经验以形式及其色彩。语言学家爱德华·萨皮尔认为,人类建构真实的世界是通过他们对语言的词汇和语法的特别选择。他的学生本杰明·l·沃尔夫亦认为, 说话的语言不同导致人的思维方式的差异。具有语言共同特性的身体语言——舞蹈语言成形于特定的文化土壤和生态环境,以特定的民族的思维方式,表现着特定民族生命生存的状态。因此,东方舞蹈家借鉴他文化他民族的生命经验来表现本文化本民族的生命经验之时,两种文化,两种环境,两种思维方式,两种经验之间的距离必然十分鲜明地凸显出来。如果我们对于这种距离和差异缺少足够的认识,在文化借鉴中对语言系统不进行应有的必要的转换,由于二者间的不兼容性带来的文化冲突便不可避免。

挚情至真,重感觉,激情四溢。即使是古典舞、芭蕾舞,其特点无一例外全都是充满激情,毫无遗漏地表达情感的。作为欣赏西方舞蹈的观众,会被它带动着神经,让你充满释放激情的欲望。这就是西方舞蹈特有的魅力。

不少学者从原始人为了生存的需要,把繁衍下一代看作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而舞蹈是择偶、求婚和进行情爱训练的主要方式和手段,因此认为舞蹈起源于性爱活动。随着文化的传播,认为舞蹈不仅表现人的情爱,人们的各种激越的情感,人们生活中有重大意义的情感和活动,都会用舞蹈来表观。再没有别的艺术行为,能像舞蹈那样的转移和激动一切人类,我国古代乐舞理论中就有:“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也生动地说明了舞蹈是表现人们最激动的情感的产物。

我国有很多学者主张舞蹈起源于劳动的理论,因为劳动是人生存和发展的第一需要,也是劳动创造了人自身,是劳动使人脱离了动物界,是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在原始人的舞蹈中,表现狩猎和种植以及各种劳动生活的占有最大的比重。

我们认为以上各种舞蹈起源的理论,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都不十分完整和全面,因为舞蹈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种社会现象,它的起源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的构成一样都不是单一的,而是有着多种因素的,所以人们主张“劳动综合论”,即:舞蹈起源于人类求生存

现代舞(抽象表现主义)的产生和舞蹈后现代的产生。

1、现代舞(抽象表现主义)的产生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一些舞蹈家开始反对传统芭蕾舞的规范和限制,强调舞蹈的抽象性和表现力,通过身体的动作、姿势、节奏等元素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2、舞蹈后现代的产生则是在20世纪60年代左右,当时一些舞蹈家开始反对现代舞的技巧和形式主义,试图通过身体的感觉和直觉来表达情感和思想。后现代舞蹈强调身体的自由和多样性,注重身体的感觉和情感表达,同时也强调舞蹈的实验性和反传统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6642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