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情感

三国演义情感,第1张

读《三国演义》的人,绝大多数都是站在尊刘贬曹的立场上,以刘备为汉室正统,以曹操为朝廷之贼。我以为《三国演义》之所以给人这种感觉,是因为作者要更好的表现小说里的矛盾冲突,势必要选出两个正反两个对立面,使读者感到善恶分明,立场明确,有更深刻的印象。据我所知,其实“尊刘贬曹”这种思想在南宋时期即已形成。当时,南宋的统治阶级软弱无能,失去了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苟安于半壁江山的现状,情况与三国时期处于西南一隅的蜀汉有些类似。南宋朝廷为了使统治下的人民安于现状,就尊作为汉室苗裔的刘备为先主,骂“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为国贼,以消除人民心中光复山河的愿望。

下面我谈些自己的看法。

刘备出身于皇族远支,到他这代已经没落到要靠织席贩履为生了,其父早亡,时不时的要靠其叔父周济。曹操的家庭可以说是既高贵有低贱,高贵是因为他的祖父是中常侍大长秋,是皇帝皇后身边的近侍臣,其父据说也用钱捐来个太尉之职,可以说家中很有财势;低贱是因为曹操终究是宦官家庭出身,这还是挺让人瞧不起的。刘备,曹操的出身要和袁绍马腾那种四世三公,世代簪缨的名门望族相比,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可此二人早年即有远大志向。刘备小时尝言,自己若为天子,当以门前楼桑树为车盖,后在家乡招募义军,镇压黄巾起义,还曾因拒交贿赂而辞官而去。曹操早年做洛阳北部尉时,不畏权贵,棒杀提刀夜行的蹇硕之叔,在任济南相时,他并不像其他官员那样阿附权贵,反而罢免了不少阿附权贵的贪官污吏。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草草虽出身于宦官家庭,却与宦官的对立面——外戚何进共同谋划如何铲除中涓之祸,而且语出惊人,并且意识到由于何进的无谋必然招来天下的大乱。实践也证明曹操的预料是正确的。

我感觉他二人早年的经历似乎有些相似之处,但后来为什么又被民间塑造成两个从品质上看起来截然不同的人物呢?主要是由于两个人对待某些问题上的不同态度。

曹操年少时,曾拜访当时的名士许劭,问他对自己有和评价,劭不答,操问之再三,答曰:“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曹操对这个评价很满意,看的出曹操第一重视的是个人的能力和才华,至于道德方面,即使稍有偏颇也并不在意。他用人也是如此。郭嘉是曹操手下一个重要谋士,他手下另一个谋士陈群曾检举郭嘉行为不检点。曹操并为因此冷落郭嘉,而依然重用他,因为他看中了郭嘉的谋略。郭嘉也真的为他出谋划策,至死效忠于他。同时,陈群由于直言敢谏,也受到曹操的赏识。曹操下达“求贤令”时,对待人才并不注重出生门第,而且即使是像陈平那种曾经“盗嫂受金”的人,只要你有能耐,他也愿意吸纳。我想曹操是看出“举孝廉”这种当时人事制度的不可信,表面上是说由地方推荐忠孝廉洁的人来当官,其实有很多人都是靠贿赂地方官而得到这个名分的。曹操的这种招揽人才的方法,打破了当时的一贯做法。更有一件事,使曹操背上了千古骂名。曹操刺杀董卓未遂,逃归乡里,路遇陈宫,与之共投宿与吕伯奢庄上,出于误会,杀了吕伯奢一家,末了还说了一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样一句自私残忍的话。这件事在《三国志》原文中没有记载,而在裴松之的注释中,有三种说法。一是曹操投至吕伯奢庄上,吕伯奢不在家,他的儿子来抢曹操的东西,出于无奈,手刃数人,逃归。第二,三种说法和《三国演义》中的情节差不多。《三国演义》之所以选出这一种对曹操最不利的说法,目的很简单——为了更丰满完善曹操的“奸雄”形象。曹操的行为,想法每每违背常人的道德标准,所以他的计策即使是神机妙算也要被称作阴谋诡计。

与曹操不同,刘玄德则是常给人宽仁大度,有长者之风,为忠善表率的印象。在为安喜县尉时,他不肯收人贿赂;为解他人之难,愿意出兵相助孔融,陶谦;受衣带诏舍死忘生为讨国贼;在荆州,他不肯夺人之地;在新野勤政爱民,受到百姓拥戴;族弟刘璋也盛赞他有长者之风。尽管如此,他枭雄的本性是隐不去的。说到刘备,不能不提及他的哭,他曾用泪水赚来赵云,曾试图用眼泪留住徐庶,曾用泪水成功请来诸葛亮,哭是他在东吴转危为安,哭让他一再赖下荆州不还,刘备多次运用自己眼窝浅的特点,感动了许多人,也骗过了许多人,连鲁肃那样忠厚老实的人也不放过。在关羽斩颜良诛文丑之时,刘备于袁绍之前的两番辩解之辞更显示了他的枭雄本色。刘备的智略也是不寻常的。在白门楼上,曹操问刘备该如何处置吕布,他说:“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否?”这一句表面是刘备怕曹操受吕布谋害,所以让他杀吕布,实则不然!刘备深知“曹操智计,殊绝于人”,也知道他的驭人之术远在丁原董卓之上,曹操有能力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养虎自卫。刘备就恐他如虎添翼,更不利于自己,基于这些想法,刘备说了上面一句,骗过了在场的所有人。刘备还巧妙地使用韬晦之计,瞒过了老谋深算的曹操,使自己在龙潭虎穴之中得以生存。

其实《三国演义》也并非完全的“尊刘贬曹”,例如曹操谋杀董卓,这件事在历史中并无记载,而《三国演义》的作者却编写出这么一件壮举,鲜明地体现了曹操所具有的超人的胆量和魄力。还有他后来会合诸侯伐董卓,以及他在联军中积极主动与其他诸侯完全不同的表现,也都体现了曹操的胆略。在击吕布,官渡之战,潼关之战等重大战役中,曹操所表现出的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和雄才大略,这些在《三国演义》都有很具体的体现。还有他割发代首,不追究与袁绍通信的手下的罪责,这些都非一般人所能做到。包括他手下的许多谋臣武将,如郭嘉,荀彧,张辽,徐晃等,作者也不乏赞美之词。

有人说曹操疾贤妒能,因此杀了杨修,也害了弥衡,我不这么想。曹操手下能人众多,能招揽人才正是他成事的必要条件之一,倘若他真的嫉妒,那他不得嫉妒死?先说杨修,在破解曹娥碑之谜的时候,曹操对他并不反感,还听从他的劝说第二次接见张松。可杨修恃才放旷,口无遮拦,更严重的是他参与到曹氏的立嗣问题之中,而且他破解“鸡肋”之意,这确实有乱军心的作用,曹操怎能容他?弥衡就更不用说了,他那种自大的态度,狂傲的言语,是什么人都容忍不了的但是曹操为了个人的名誉和地位,而害死荀彧,荀攸,以及害死华佗,确实都是很大的错误。

曹操的成功不仅因为他的杰出才能和善于招揽人才,还在于他有着豁达的胸襟和广阔的胸怀。在赤壁的惨败之后,曹操并未一筹莫展,而是笑着说了一句“今北方仍由我所据”,并且三次大笑展现出他对待挫折的乐观态度。曹操同时也是个很有文学情趣的人,喜欢作文赋诗,即使大战在即也情趣不改,他的许多诗作都是乐府中的名篇。

“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三国演义》,而更想起戏台上那一位白脸的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方法,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

回答者: suizhou - 总监 九级 6-1 15:35

旧的传统观念在人们心目中的作用小说家的影响<三国志>与<三国演义>就不同<后汉书><五代史>更不同了

回答者:zhangzo4925 - 高级经理 六级 6-1 15:38

皇权思想,说到底是为统治者服务的就象现在不允许存在反党的书尊刘贬曹,是歌颂皇权的正确性,血统性

回答者:snoweve - 秀才 三级 6-1 15:39

人们常常谈到《三国演义》“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有人还把这称为“封建正统思想”。事实上,“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早在宋代就已成为有关三国的各种文艺作品的基调,罗贯中只是顺应广大民众的意愿,继承了这种倾向。罗贯中之所以“尊刘”,并非简单地因为刘备姓刘(刘表、刘璋也是汉室宗亲,而且家世比刘备显赫得多,却每每遭到贬抑和嘲笑;汉桓帝、汉灵帝这两个姓刘的皇帝,更是作者鞭挞的对象),而是由于刘备集团一开始就提出“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的口号,为恢复汉家的一统天下而不屈奋斗,不懈努力,被宋元以来具有民族思想的广大群众所追慕;同时,这个集团的领袖刘备的“仁”、军师诸葛亮的“智”、大将关羽张飞等人的“义”,也都符合罗贯中的道德观。这两方面的原因,使得罗贯中把刘备集团理想化而予以热情歌颂。另一方面,罗贯中之所以“贬曹”,是因为曹操作为“奸雄”的典型、不仅不忠于刘氏王朝,而且常常屠戮百姓,摧残人才,作品对其恶德劣行的描写大多于史有据;并非有意“歪曲”;而对曹操统一北方的巨大功绩,对他在讨董卓、擒吕布、扫袁术、灭袁绍、击乌桓等重大战役中所表现的非凡胆略和智谋,罗贯中都作了肯定性的描写,并没有随意贬低。由此可见,“尊刘贬曹”主要反映了广大民众按照“抚我则后,虐我则仇”的标准对封建政治和封建政治家的选择,具有历史的合理性;对此不应作片面的理解,更不应简单地斥之为“封建正统思想”。

熟读汉末三国历史,在这个战乱不断,充满英雄气概,荟聚天下豪杰的年代,我们耳熟能详的哪些枭雄和名将,都是时代的翘楚,顶天立地的男子汉。然而,正因为这些驰骋沙场的硬汉人物,在迫于无奈的情况下,说出非常让人痛心的话语,充满了感伤,戳中泪点,让不少三国粉唏嘘不已。

1、孙策说过“面如此,尚可复建功立事乎?”

《三国志》裴注引吴历曰:“策既被创,医言可治,当好自将护,百日勿动。策引镜自照,谓左右曰:“面如此,尚可复建功立事乎?”椎几大奋,创皆分裂,其夜卒。”

这句话的意思是“脸成了这个样子,怎么还能建功立业!”,当时孙策脱离袁术之后,用了短短六年的时光,就以摧枯拉朽的气势横扫江东六郡,让天下成名已久的诸侯胆寒。连曹操都感叹:“猘儿,谓难与争锋。”

只可惜,号称江东小霸王的孙策,却因为大意,在一次狩猎之中,没有人保护,被许贡门客伏击,被箭矢射中射中面颊。因此,才有这样的说辞,意气风华,俊美无比的孙郎,又怎么忍受自己的受伤呢?

2、刘备说过:“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三国志》记载:章武三年春,先主於永安病笃,召亮於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刘备在临终之前,说出这样的话,无论是出自真心,还是所谓帝王情感牌,后世争论不休,不过我们能够看到一位父亲面对,自己不争气的儿子和一位难以驾驭得臣子的无奈,痛心,故而才让刘禅,侍诸葛亮为父。

3、汉献帝说过:我亦不知命在何时!

《后汉书·皇后纪》:时帝在外殿,引虑于坐。后被发徒跣行泣过诀曰:“不能复相活邪?”帝曰:“我亦不知命在何时!”顾谓虑曰:“郗公,天下宁有是邪?”

在曹操执政期间,汉献帝形同玩偶,一直被曹操操控,汉献帝曾多次想利用忠于汉室的实力推翻曹操,其中著名的事件就有“衣带诏”,当时国丈董承和董贵人都参与了,被曹操勒令杀害,这些举动让伏皇后惶恐,于是乎,写信给父亲伏完,诉说曹操暴行,令父亲密图之,伏完不敢有所举动。

但是建安十九年(214年)伏皇后当日图谋泄露,曹操废杀伏寿及两个皇子,其宗族百馀人亦被杀。当时汉献帝再度面临着曹操的屠刀,才说出这样痛心的话。

4、太史慈说:丈夫生世,当带七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今所志未从,奈何而死乎!

《三国志》裴注引吴书曰:慈临亡,叹息曰:“丈夫生世,当带七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今所志未从,奈何而死乎!”权甚悼惜之。

太史慈是一位勇武过人,神箭无双的猛将,曾协助孙策一统江东,孙权统事后,因太史慈能制刘磐,便将管理南方的要务委托给他。只可惜,太史慈英年早逝,在三国最精彩的部分,没有展现出足够都的精彩,未免让人遗憾和痛心。

一、蔡文姬 ,汉末三国时期才女,嫁于卫仲道,丈夫早亡后归家,兴平二年,蔡琰在战乱中被匈奴左贤王掳走,北方生活了十二年,并生下两个孩子。曹操统一北方后,花费重金赎回,嫁给董祀。而后董祀犯了死罪,蔡琰去找曹操给董祀求情,在宴会上出尽了丑,此后蔡文姬回到家中,卒年不详。蔡文姬一生颠沛流离,还与骨肉分离,惨。

二、戚夫人,汉高祖刘邦的宠妃,刘邦死后不久,戚夫人被吕后抓起来,百般折磨,儿子如意被毒死,自己被做成人彘,手足被断,眼珠挖出,熏聋两耳,药哑喉咙,方令投入厕中,被折磨死。

“扎心”,是近年来的一个网络用语。如果某件事情、或是某句话,引起了我们情感上的共鸣,给我们脆弱的心灵造成暴击,就称之为扎心。

一部《三国演义》,几多欢喜几多愁,英雄豪杰,付水东流,书中也有很多扎心的话,下面,咱们设心处得来品读一下。

董卓:吾儿奉先何在?

这句话是董卓临死之前喊出来的,他认为有万夫莫敌的吕布在,自己就不会有事。

结果吕布听到这句话以后,并没有像往常一样替他出头,反而给了董卓一个很扎心的回复:“有诏讨贼!”喊完这句话以后,吕布就真的一戟把董卓给扎死了。

董卓平时把吕布带在身边,就是因为伤天害理的事做多了,要仰仗吕布的武力,来确保生命安全,结果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

难道,当了吕布义父的人,都逃不过这一劫吗?

刘备: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

曹操水淹下邳,生擒了吕布。

此时的吕布,已经没有了当年虎牢关下的英雄气概,儿女情长却更多一些,他不想死,他向曹操服软,愿意做曹操的副手,替曹操去打天下。

这个愿望能实现吗?吕布看着身为曹操贵客的刘备,希望给自己说两句好话。

刘备果然说了一句“好话”,揭了吕布的黑历史,直接让曹操下了杀心。吕布顿时对刘备破口大骂,认为刘备不顾当初辕门射戟的恩情。

呵呵,区区吕布,只记得辕门射戟,你当初夺我徐州的事情,我一直记在小本子上呢

太史慈:“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

太史慈这句遗言很励志,对当代职场青年而言,真是扎心啊。

每个人都有成大事的野心,当我们走出校门的那一刹那,都梦想着纵横捭阖,都希望有朝一日能改变世界,称为万众瞩目的焦点。

然而踏入社会几年以后,被血淋淋的现实啪啪打脸,现如今,灰头土脸的我们再看到这句话,真想蹲在出租屋的小角落里好好哭一场。

谈什么雄心壮志,能活着就很不容易了!

诸葛亮:皓首匹夫!苍髯老贼!汝即日将归于九泉之下,何面目见二十四帝乎!

论嘴遁,诸葛亮也算是数一数二的人物了,前有舌战群儒,后有骂死王朗

可怜的王朗,76岁的高龄,亲临战阵,想要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免动刀兵而劝降诸葛亮,不想诸葛亮根本不搭茬,只是占据了道德上的制高点,如连珠炮一般地轰炸,句句扎心,让王朗气满胸膛,一口老血喷出,跌落马下。

看旧版三国电视剧的这一段,简直是神演绎。

话说王朗,想当年你能和太史慈力战,如今是不是上了年纪,已经拿不动刀了?

司马懿: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

使者一不小心就暴露了军机大事,实话告诉司马懿,诸葛亮大小事情都要操心,每天吃的很少。司马懿心中有了底,表示:“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防守策略。

等到使者回报诸葛亮时,诸葛亮叹息“彼深知我也!”

到了这一步,诸葛亮应该也明白,无力回天了,他自己身体是什么情况,自己再清楚不过了。而对于读者而言,读书读到这里,也是很扎心的,当年那个雄姿英发、笑谈乾坤的卧龙,生命也走向了终点,他没能实现先主的嘱托,没能实现自己的抱负,留下了无尽的遗憾……

有人曾经戏说,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刘备的天下完全是靠他哭出来的,虽然是一种夸张的说法,只是为了表明刘备爱哭,甚至还对此出现了一个歇后语。哭是人类情感的一种表现,但是哭也是有悲有喜,有真有假的,很多人都觉得刘备的哭实在是太假了,完全是为了笼络人心,但是难道刘备每一次的哭都是为了收买人心吗刘备是否有真情流露的时候呢

刘备是三国时期蜀国的创立者,因其祖为中山靖王,因此刘备被汉献帝刘协尊称为皇叔,虽然贵为皇室贵胄但是刘备一生可以说是非常悲惨,他童年时期父亲早死,家中贫困,自己只能编制草鞋草席为生,空怀大志,直到28岁那年遇到了关羽和张飞才得偿所愿,从此走上了创业的道路。

刘备的前半生可以说是过的战战兢兢、风雨飘摇,天天打败仗,一打败仗就逃,有好几次都差点被人包了饺子,可以说是灰头土脸、狼狈不堪,但是幸运的是刘备的人缘还算不错,关羽张飞对其忠心耿耿、死心塌地,赵云也对刘备感激涕零,诸葛亮在刘备的三顾茅庐之下为其鞠躬尽瘁,从这一方面来看,刘备无疑是人生赢家,但是尽管如此,刘备的前半生依然是辛酸不已。而《三国演义》中刘备几次痛哭都是处于败军之际。

刘备的几次痛哭和几个关键人物有关,一个是赵云,当时赵云投奔在公孙瓒手下,赵子龙的人品武艺可以说是一流,因此也让刘备非常仰慕,刘备在起兵之后不久在帮助公孙瓒攻打袁绍的过程中与赵云初次相识,与赵云分别之时便执手垂泪,使赵云颇为感动,此时刘备不好挖人家的墙角,自己混的也非常惨,也怕委屈赵子龙,因此只能将这份不舍之情藏于心中,这并非是假哭收拢人心,纵观刘备一生确实非常厚道,对自己手下的大将可以说是非常交心,说刘备是一位仁君毫不过分,刘备临终之前对子龙再次落泪,将阿斗交付于子龙,此时的刘备已经到了人生的尽头,可以说是对赵子龙非常信任,而赵云也没有辜负刘备,一生忠诚,洁白无瑕。

刘备另一个痛哭的对象就是诸葛亮,对于诸葛亮,刘备是言听计从,二人配合的非常完美,当刘备三顾茅庐得见诸葛亮之后,为诸葛亮的才学所折服,便有意邀请诸葛亮出山,但是诸葛亮却想考验考验刘备的真心,故意推辞不就,于是这一次刘备又哭了,此时的刘备不哭实在是不行了,外有曹操对自己围追堵截,内部管理又非常混乱,如果再找不到智囊来帮助自己,恐怕自己也无法应付,所以这次刘备真的是急哭了,也正是因为刘备这一哭,诸葛亮才搭上了自己的一生,为蜀汉尽忠,刘备这一哭收拢了人心,换来了蜀汉的栋梁,但是却并非假哭或惺惺作态!

当然刘备的一生哭的次数实在是太多了,每次哭都有不同的原因,后人批评刘备伪善、虚伪、耍手段收拢人心,但实际上刘备内心是比较脆弱的,奔波半生最终辛辛苦苦靠着自己的拼搏打来了自己的江山,回想自己的这一生,虽然登基称帝,但是却奔波劳碌,风里来雨里去,经历了无数腥风血雨,得遇知己哭一哭表达情绪也是正常的,我们看惯了历史上很多大人物的喜怒不形于色,但谁又规定他们面对情义深重的哥们不能用哭来表达感情呢

曹操是我觉得三国里最惨的一个人,可能在大家的印象里,他是最该死,最奸诈狡猾的一个人,这很大程度因为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因为《三国演义》有一个很明显的观点就是“拥刘反曹”,而我们大多数觉得刘备是正义的一方,而曹操是邪恶的一方,所以我们都觉得曹操活的太长了,应该早死一点才对。

可是我们认真的思考一下,假设没有曹操,现在的新疆内蒙古甘肃可能不属于我们,他为东汉为我们守住了属于我们中华民族的领土,可是没有人赞扬他。他虽然挟天子以令诸侯,可是我们再仔细想想,如果没有他这样的人挟天子,不知道有多少称候,不知道有多少人称霸,就是有他,那些有称王称霸的人,都要让着他曹操三分,很大程度上他维护了东汉政府表面上的存在。

到了三国争霸初年,他完完全全有实力把有名无实的汉献帝给废了,自己登上皇位,享受九五之尊,但他没有,依然对汉献帝恭恭敬敬,可是世人都觉得他小人。他懂政治懂军事,能从一个骁骑校尉一步一步爬得这么高他何尝是个简单人物呢,刺董卓,擒吕布,败袁绍,哪一样放到其他人身上,都可以吹一辈子牛*,可他就是这么多事叠在她身上,世人反而觉得他是个奸雄。

一个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为国家呕心沥血,在史书后人看来却只是一个反面人物,这还不够悲惨吗?

作者以三国时期人物刻画和历史故事描写作为意向,表达了渴望天下一统、仁义之君和有志之士一同建立理想国家、还天下以太平的思想感情。并以讴歌三国时期蜀汉政权及其人物作为表现手法,着重突出了作者罗贯中对心目中理想君主和同僚的期待,以及反衬了对元末明初张士诚起义的失望。作者将现实社会与三国历史相结合,将情感熔铸于名著《三国演义》之中。

《三国演义》简介:

《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根据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解以及民间三国故事传说经过艺术加工创作而成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与《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该作品成书后有嘉靖壬午本等多个版本传于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岗对《三国演义》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该版本也成为诸多版本中水平最高、流传最广的版本。 

《三国演义》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第一部文人长篇小说,被列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明清时期甚至有“第一才子书”之称。

东汉末年,各路诸侯群雄并起,逐鹿中原,逐步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涌现出一大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诸葛亮就是其中之一。千百年来,诸葛亮作为世人心目中智慧和忠诚的化身,其神机妙算、殚精竭虑辅佐蜀汉两代君主的事迹更是广为流传。但不可否认,诸葛亮同时又是一位悲剧英雄。

杜甫的名诗《蜀相》:“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更是表达了对诸葛亮才智品德、忠心报国的敬仰之情和功败垂成的感慨惋惜。

古往今来,对诸葛亮的评价很多,关于其悲剧形象的根源探寻也众说纷纭。如果用一句话概括诸葛亮的悲剧根源,可以归纳为四个字:过于自信。

诸葛亮才智过人,无论是初出茅庐时分析天下大势的隆中对策、还是面对司马懿15万大军时镇定自若的大唱空城计、以及南征时的七擒孟获,无不体现了他的聪明才智和充满自信。可以说,他有自信的才智、自信的资本和自信的能力。

但过度自信就会容易盲目,容易自负,对事物的分析就难以做到客观全面,甚至看不到事物的本质,导致谋略决策出现失误,最终酿成“出师未捷身先死”的人生悲剧。

首先,过于自信影响了他对后期形势的判断。

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初期,对当时天下大势的分析了解确实全面、客观、准确,在对当时天时、地利、人和等社会、政治因素作出深刻分析和判断的基础上,提出占领益州、荆州,和曹操、孙权三分天下的主张,并忠心耿耿辅佐刘备,建立蜀汉政权,成功帮助刘备实现与曹操、孙权三足鼎立的局面。

但在刘备去世后,辅佐刘禅期间,他对天下大势的分析就显得过于盲目乐观。当时,曹魏日益强大,挟天子以令诸侯,而诸葛亮虽然七擒孟获、平定南中,但三国之中蜀汉地盘最小,连续征战将士疲惫、国力消弱,诸葛亮无视这一现状,上表请求出师北伐,实在非明智之举。其实当时蜀汉内部反对北伐的大有人在,但诸葛亮固执己见,坚持出征,结果六出祁山,除一次小有收获外,其他五次都无功而返,消耗了大量人财物力,其本人也在最后一次北伐中病逝五丈原,蜀汉经过多次北伐,国力更加衰弱。

其次,过于自信,听不进不同意见,导致用人失误。

比如对马谡的使用。刘备托孤白帝城时特意交待过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丞相可深查之”,但诸葛亮却过于相信马谡“亦当世英才”,不听劝告,坚持重用马谡,结果是失了街亭,白白葬送了一次出征机会,马谡也被诸葛亮挥泪砍了脑袋。

对关羽的使用也存在重大失误。赤壁之战中,自信必胜的诸葛亮料定曹操必将败走华容道,却任命非常重义气、却又受过曹操恩惠的关羽率兵拦截,结果导致了关羽义释曹操,放虎归山,失去了一次绝佳的捉曹机会。如果换成其他大将,赤壁之战活捉曹操,三国的历史就将改写了。

对魏延的不信任也体现了诸葛亮的过于自信。魏延降汉后,曾屡立战功,但诸葛亮却以“脑后有反骨”为由,欲杀魏延,幸亏刘备阻止。其实纵观当时三国乱世,收纳降将的并不鲜见,诸葛亮如此对待降将,实在过于谨慎。特别是三国后期,蜀汉五虎上将先后死亡,蜀国正是用人之际,魏延作为蜀中大将,诸葛亮既不重用,又不信任。首次北伐,魏延就提出了“以精兵径出子午谷,直取长安”的计策,事后连司马懿也认为这一计策绝妙,但诸葛亮却拒不采纳。

另外,过于自信,没有提前培养接班人,导致后继无人。

可能是因为诸葛亮自身雄才大略,智谋无双,所以他看上眼的人才不多,对手下人不信任,不放心,凡事事必躬亲,军政大事、小事,都是一竿子插到底。“凡事亲自剖析”,甚至“罚二十以上皆亲览焉”。这种处事方式的最大弊端,一是其他人得不到锻炼机会,二是自己过于劳累。

他的老对手司马懿曾在一次两军对阵中,询问诸葛亮派来羞辱他的使者“你们丞相平时饮食怎样?忙不忙?”使者回答说:“丞相每天处理事务到深夜,凡是受罚二十刑棍以上的,都亲自过问,但每天食物吃不太多。”司马懿听后笑着对身边部将说:“诸葛亮忠心耿耿,只是不肯信任别人,事无巨细,都亲自处理,做为主帅,怎么能这样呢?怕是活不久了。”使者回报诸葛亮后,诸葛亮度叹一声说:“唉,司马懿真是懂我啊!”不久,诸葛亮就因劳累过度,病死五丈原。

诸葛亮身为足智多谋的丞相,有经天纬地之才,但却一直忽视后备人才培养。从公元207年隆中决策,到234年病逝五丈原,近三十年时间,没有培养一个接班人。228年收服姜维后,诸葛亮曾感慨“吾自出茅庐以来,遍求贤者,欲传平生所学,恨未得其人。今遇伯约,吾愿足矣!”但此后六年间却并没有将平生所学传授姜维,直到临死前夜才急忙传授,其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因为人才断挡,所以才有了“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的无奈。人才的匮乏,过度地自信,最终导致蜀汉在三国中最先灭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66519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