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归晚次潼关怀古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东归晚次潼关怀古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第1张

《东归晚次潼关怀古》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岑参。其古诗全文如下:

  暮春别乡树,晚景低津楼。

  伯夷在首阳,欲往无轻舟。

  遂登关城望,下见洪河流。

  自从巨灵开,流血千万秋。

  行行潘生赋,赫赫曹公谋。

  川上多往事,凄凉满空洲。

  前言

  《东归晚次潼关怀古》描写了诗人献书阙下,对策落第,心绪不佳。虽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却无法大展宏图。东归途中,登高远望,睹奔疏万年的黄河水,思古人征战杀伐的累累战绩,叹自己茫然无着的仕途。

  注释

  ⑴潼关:据《元和郡县志》卷二:“潼关,在(华阴)县东北三十九里,古桃林塞也。关西一里有潼水,因以名关。”

  ⑵别乡树:指岑参在长安的居处。岑参在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后“出入二郡,蹉跎十秋”(《感旧赋》)。为求仕奔波来往于长安、洛阳间。

  ⑶津楼:指风陵津楼。风陵津,《元和郡县志》卷二解潼关:“上跻高隅,俯视洪流,盘纡峻极,实谓天险,河之北岸则风陵津。”

  ⑷伯夷:商末士君子。武王伐纣,天下宗周,与叔齐隐于首阳山,义不食周粟,采薇而死(见于《史记·伯夷列传》)。首阳山:即雷首山,在今山西永济县南。首阳山与华山为黄河所隔。

  ⑸关城:指潼关城墙。

  ⑹洪河:指黄河。

  ⑺巨灵:《述征记》:“华山对河东首阳山,黄河流于二山之间,元本一山,巨灵所开。”(《艺文类聚》卷七)巨灵,指河神,此处指黄河。

  ⑻流血:言自古以来此地征战不休,鲜血染红了黄河水。一作“流尽”。

  ⑼潘生:指西晋文人潘岳。他曾西来长安,作《西征赋》。

  ⑽曹公:即三国曹操,曹操曾西征韩遂、马超,过关斩将,立下赫赫战功。《西征赋》称:“魏武赫以霆震,奉义辞以伐叛,彼虽众其焉用,故制胜于庙算。”

  译文

  暮春时满眼是异乡的草木,晚景中看到那渡津的关楼。伯夷曾住过的首阳山,想去瞻仰却没有过河的轻舟,于是登山了潼关城头眺望,俯瞰着黄河滔滔奔流。自从巨灵把大山分开,这里流尽了万载千秋。行行潘生于此作名赋,赫赫曹公于此显奇谋。大河上经历了多少往事,如今只见一片凄凉笼罩着空空的河洲。

  鉴赏

  暮春别乡树,晚景低津楼,伯夷在首阳,欲往无轻舟——别乡树:指岑参在长安的居处。岑参在公元735年后“出入二郡,蹉跎十秋”(《感旧赋》)。为求仕奔波来往于长安、洛阳间。津楼:指风陵津楼。风陵津,《元和郡县志》卷二解潼关:“上跻高隅,俯视洪流,盘纡峻极,实谓天险,河之北岸则风陵津。”伯夷:商末士君子。武王伐纣,天下宗周,与叔齐隐于首阳山,义不食周粟,采薇而死(见于《史记·伯夷列传》)。首阳山:即雷首山,在今山西永济县南。首阳山与华山为黄河所隔,见“巨灵”注。此四句写诗人于暮春离开长安,东归途中的所见所感。西去的夕阳徘徊在津楼上久久不下,漫漫归程缥缈在前方,使游子产生一种无所归依感,商末“不食周粟,饿死首阳”的伯夷、叔齐二君子忽然浮现在眼前,多想一睹他们的高风亮节、铮铮铁骨,可在对岸的首阳山无轻舟可济,只能望洋兴叹,空发幽情。

  遂登关城望,下见洪河流,自从巨灵开,流血千万秋——关城:指潼关城墙。洪河:指黄河。巨灵:《述征记》:“华山对河东首阳山,黄河流于二山之间,元本一山,巨灵所开。”(《艺文类聚》卷七)巨灵,指河神,此处指黄河。流血:言自古以来此地征战不休,鲜血染红了黄河水。此四句写关城落照中,诗人往登城楼,高处远望,但见奔流不息的黄河水卷夹着沉重的人类历史伤痕,吞噬着无数英魂的悲咽和哀叹,滔滔东流去。

  行行潘生赋,赫赫曹公谋。川上多往事,凄凉满空洲——潘生:指西晋文人潘岳。他曾西来长安,作《西征赋》。赫赫曹公谋:曹公,即三国曹操,曹操曾西征韩遂、马超,过关斩将,立下赫赫战功。《西征赋》称其:“魏武赫以霆震,奉义辞以伐叛,彼虽众其焉用,故制胜于庙算。”此四句写诗人睹奔流不息的黄河水发思古之幽情,仰慕千古流传的潘岳之赋,缅怀赫赫战功的曹公。自古多为兵家征战之地的潼关,因为有了这份历史的厚重,诗人落寞无聊赖的心绪也变得更加凄凉怅惘。

  《东归晚次潼关怀古》为岑参早期作品。诗人献书阙下,对策落第,心绪不佳。东归途中,登高远望,睹奔疏万年的黄河水,思古人征战杀伐的累累战绩,叹自己茫然无着的仕途。语言平易浅近,脱口而出,有自然天成的浑圆美,亦可见出岑参早年艺术功底尚不深湛,有偏于浅近平淡之感。诗写一种愁绪,而寄怀于思占之幽情,篇终“川上多往事,凄凉满空洲”,从怀古转到诗人,含蓄浑涵,耐人寻味,直有阮籍《咏怀诗》之深婉不迫、蕴藉思深的风格。

首先是在对话的安排上,缓急有致,表现了不同人物的心理和神态。“修关还备胡”,是诗人的问话,然而关吏却不急答,这一“缓”,使人可以感觉到关吏胸有成竹。关吏的话一结束,诗人马上表示了心中的忧虑,这一“急”,更显示出对历史教训的痛心。其次,对话中神情毕现,形象鲜明。关吏的答话并无刻意造奇之感,而守关的唐军却给读者留下一种坚韧不拔、英勇沉着的印象。其中“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两句又格外精警突出,塑造出犹如战神式的英雄形象,具有精神鼓舞的力量。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②。

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注阙,指长安。此诗作于作者奔赴长安应试途中。②太华,陕西的华山;中条,山西的中条山。两山分别耸立在潼关南北。

萧萧:随风摇动的样子。

太华:指华山。

迥:远。

河:黄河。

帝乡:京城长安。

(1)“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两句中运用的动词历来被人称道,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 (4分)

(2)简要分析“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一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4分)

答案:

(1)远处的云彩渐渐归返太华峰际,残云远去,天将放晴;稀疏的细雨缓缓地路过中条山区,给人一种清爽感; (2分)诗人的情绪也从离愁别苦中陡转过来,胸襟也因之开阔起来。 (2分)

(2)诗人赴京应考即将到达目的地,却仍然梦着故乡的渔樵生活;(2分)委婉含蓄地表白了自己并非热衷功名之人,写出了诗人(动摇于出仕与退隐之间)的矛盾心态。(2分)

二:

1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这首诗勾勒了一幅秋日行旅图,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景物描写的特点。

参考答案:

1表现了诗人出仕为官和归隐山林的矛盾心理,表达了对渔樵生活的留恋和怀念之情。(2分)

2(1)远近结合(由近到远)。先从近处着笔,写枫叶在秋风中的沙沙响声和长亭夜宿独自饮酒的情景,再描绘四周的远景,写华山的“残云”,中条的“疏雨”,随山远伸的“树色”,在远处奔腾激荡的“河声”。(2)化静为动(以动衬静)。赋予华山、中条山等以动感,显现出生机和活力,同时反衬环境的空旷、悠远、宁静。(4分,各2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三:

(1)首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 分)

(2)颔联中的两个动词历来为人称道, 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4 分)

(3)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作简要的分析。(4 分)

参考答案:

(1)借景抒情(1分),通过秋日萧条悲凉之景透露出羁旅行役的苦况(1分)。

(2)“归”字写远处的云彩渐渐地归返太华峰际,残云远去,天将放晴;“过”字写出稀疏的细雨缓缓路过中条山区,给人一种清新之感(2分)。诗人的情绪也从离愁别苦中陡转过来,胸襟也因此开阔起来(2分)。

(3)诗人以到“帝乡”和“梦渔樵”相对照,含蓄地表达出自己并非是一个热衷功名之人(2分),写出了诗人出仕与归隐的矛盾心态(2分)。

四:

4.中间两联对仗是这首五律的精华之所在。请用概括性的语言作简要分析。

解析 中间两联都是写景,首先要分清诗人写的是大景还是小景,再结合这首诗的风格,就能做出完整的回答。

答案 景物描写,气象壮阔,雄浑苍茫,笔力雄劲,有高屋建瓴之势;且富有动感,富有变化,富有气势,富有非同寻常的境界和震撼人心的力量。

5.诗人以“犹自梦渔樵”作结给人一种什么感觉?为什么会有这一感觉?结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志趣?

解析 苏轼的《赤壁赋》中有“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运用课内学过的知识来回答这一问题,也就没有什么难度了。

答案 给人一种意外的感觉。京城在望,明日就到,可诗人却不想升迁,反而想到要去过一种“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的隐居生活。表现出作者喜爱自然的志趣。

五: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此诗开篇勾勒出一幅秋日行旅图,对萧萧红叶的描写透露出作者一缕悲凉的意绪。

B.颔联写山间风雨,“残云”与“疏雨”相应,绵绵秋雨让深秋的凄寒萧瑟更深一层。

C.颈联亦写景,诗人站在高处,望树色茫茫,听黄河远去,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D.尾联中的“帝乡”与题目中“赴阙”照应,长安不远,作者心中又生出别样的情愫。

2本诗第二句“长亭酒一瓢”蕴含着惜别的离情,阅读下列诗句,将你认为没有表达这种情感的两项诗句序号选出来,填写在

内。(4分)

A.倘忆江边卧,归期愿早知。

B.旅食思乡味,砧声起客愁。

C.东风未晓放船行,卧唱阳关出渭城。

D.花柳湖西别此翁,十年鬓雪忽重逢。

E.目断归帆何太疾,风吹柳絮正愁人。

3上面这首《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另有一个版本,题为《行次潼关逢魏扶东归》,内容与前诗有不同之处。请结合诗歌内容,比较这两首诗尾联所表达感情的不同。(4分)

行次潼关逢魏扶东归

唐许浑

南北断蓬飘,长亭酒一瓢。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劳歌注此分手,风急马萧萧。

注:“劳歌”即忧伤离别之歌。

参考答案

1B

2B

D

3《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的尾联表现了诗人出仕为官和归隐山林的矛盾心理,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留恋。《行次潼关逢魏扶东归》的尾联表现了诗人与故友于他乡相遇,又不得不各自奔波,依依惜别的深情。

1.颔联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2.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试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

1.①从修辞上来说,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一个“归”字写出来“残云”对太华山的依恋(2分);②运用了化静为动的手法,诗人用“残云”的“归”来点染华山,用“疏雨”的“过”来烘托中条山,这样,太华山和中条山就不是死景而是活景,静中有动,意趣盎然(4分)

2.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并不感兴趣(2分),时刻惦记着去过那种逍遥自在的生活,意欲归隐的思想感情(3分)。(意思对即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6675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