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讲话要顾及他人感情?

为什么讲话要顾及他人感情?,第1张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一句柔声细语的问候,就如春风一样让人感到温馨,而一句粗气恶声的大吼就会给人一种寒流突袭的般的冰冷打击。因此,掌握好说话的语气与言词的分寸是何等的关键!

一个人的魅力很大程度是通过语言体现出来的,我们知道语言是最主要的人际沟通工具,而且语言本身也是人们个性的表现。柔声细语会让人感受到春天般的温馨和舒适,能赢得大家的认同和好感,而粗声恶言只能让人感受到冬天般的冷酷和无情,使人讨厌或恶心。

在我们与人谈话时,首先想到的应该是他人的感情。即别人在听了我们说出的话之后的反应,也就是他心理上的承受力。如果我们不管他人的感受如何而一味的说下去,就可能会伤害的他人的感情与自尊心,引起谈话的不愉快或恶化成意想不到的后果。

因此,一个人恰到好处地应用语言是他成功的关键。语言的艺术包括互相关联的两个方面:自我表达方式与谈话的内容。

如果我们想要改掉某些生活中的坏习惯,如果我们想更有效地说服他人,就不妨听听本杰明·富兰克林的意见。富兰克林在他的自传中叙述他如何克服自己争胜好强与人争辩不休的坏习惯,又如何使自己成为美国历史上最能干的外交家。

在富兰克林还是个毛躁的年轻人时,一位教友会的老朋友把他叫到一旁,尖刻地训斥了他一顿:

“本杰明,你真是无可救药。你已经打击了每一位与你意见不同的人。你的意见变得太珍贵了,弄得没有人承受得起。你的朋友发觉,如果你不在场,他们会自在得多。你知道的太多了,没有人能再教你什么。没有人打算告诉你些什么,因为那样会吃力不讨好,又弄得不愉快。因此你不可能再吸收新知识了,但你的旧知识又很有限。”

这话使富兰克林感到震惊,他接受了这位老朋友的建议,他开始下定决心要改掉傲慢、粗野争胜好强的习性,极力培养谦恭、自我克制的性情。富兰克林后来说:

“当时,我立下一条规矩,决不正面反对任何人的意见,也不允许自己太武断。我甚至不准许自己在文字或语言上措辞太肯定。我不说‘当然’、‘无疑’等,而改用‘我想’、‘我假设’或‘我想象’一件事该这样或那样;或者‘目前我看来是如此’。当别人陈述一件我不以为然的事时,我决不立刻驳斥他,或立即指正他的错误。我会在回答的时候,表示在某些条件和情况下,他的意见没有错,但在目前这件事上,看来好象稍有不同等等。我很快就领会到改变态度的收获;凡是我参与的谈话,气氛都融洽得多了。我以谦虚的态度来表达自己的意见,不仅容易被接受,更减少一些冲突。我发现自己有错时,也没有什么难堪的场面,而我碰巧是对的时候,更能使对方不固执己见而赞同我。”

但是富兰克林与任何人一样,要改变固有的习惯总是要付出努力与代价,可是他终于慢慢地克服了。他回忆说:

“我一开始采用这套方法时.确实觉得和我的本性相冲突,但久而久之就愈变愈容易,变成我自己的习惯了。而也许50年以来,没有人听我讲过些什么太武断的话(在正直做法前提下的)。这个习惯,使我在提出新法案或修改旧条文时,能得到同胞重视,并且在成为议会的成员后,能具有相当影响力的重要原因。因为我并不善于辞令,更谈不上雄辩,遣词用字也很迟疑,还会说错话。但一般来说,我的意见还是得到广泛的支持。”

富兰克林可算是最成功人士之一,他的看法理应引起我们的重视,他的勇于改变的态度也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不少研究语言和沟通技巧的专家认为:“你怎么说比你说什么更重要。”丽说话语气就是怎么说的一个重要方面。你说话的时候不仅传达了你的字面意思,还传达了你的情感,而说话语气就是我们的情感与个性的反应。你用不同语气而说相同的话,所能起到的效果则完全不同。所以,你要控制自己的说话语气,以其所传达的句子能达到你所要讲的目的。在不同的场合、对不同的听众、就不同的主题,你的说话语气也应该是不同的。比如:

邀请你在一个授奖大会上发言,那么你的基调应该是热烈而情绪高昂的。如果上司要求你对一个问题做出解释,那么就应该是诚恳而富有见解的。如果一所商业学校要求你出席他们的开学典礼,而你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你不妨“教导”一下下面的学生。

总之,要学会控制自己说话的语气,听一听自己的发音方式,就更有说服力。

对一个出色掌握语言艺术的人来说,仅仅学会完美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意思还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他还需要学会与别人交流,并且要通过这样交流来表达自己的目的——这种目的可能是希望对方与你合作,也可能是希望对方对你目前的处境表示理解与同情,还可能是要对方同意你的看法,也可能是希望对方提升你的职位。但无论这些目的能否达到,你都要注意一些更为一般的原则。用最简单的话来说,这种一般的原则是:

在谈话过程中要尊重别人——从他的人格到判断力与智慧,不要引起对方的不快,哪怕是轻微的不满,更不用说怨恨.了。无论这次谈话的目的是否达到,都要给对方留下好的印象,以利于下一次合作,不因为一时的分歧而伤害长期的友谊与合作。

美国总统林肯很重视这一点。有一次一位青年军官与同事发生了激烈争吵,林肯对他说:

“任何决心有所成就的人,决不肯在私人争执上耗费时间。争执的后果不是他所能承担得起的,而后果包括发脾气、失去了自制。要在跟别人拥有相等权利的事物上多让步一点,而那些显然是你对的事情就让步少一点。”

卡耐基更是告诫我们:论我们用什么方式指责别人——可以用一个眼神、一种说话的声调、一个手势;或者用语言来直接告诉别人他错了——或者我们告诉他错了,他会同意我们吗绝不会!因为我们这样做直接打击了他的智慧、判断力、荣耀和自尊心。这会使他想反击,但决不会使他改变主意。即使我们搬出柏拉图或康德的所有逻辑,也改变不了他的己见,因为我们的做法伤害了他的感情。

如果我们想要改掉自己与人交谈时的坏习惯,比如好争论、不顾他人意见等,要时时提醒自己,即使常常因一不小心又旧病复发,也不要气馁。想想富兰克林,想想卡耐基的告诫,他们是如何做的是如何经过努力才得以克服的。这样我们的心里就舒畅的多了,行动起来也就容易多了。

5口语表达的魔方

言语词汇可以说千变万化、奥妙无穷,一句话、一个词、一个字,都可以有几种说法。且表达的意思不同,也起到了不同的效果,这就是言语变化的“魔方”!

在人们说话的口语表达中,不同的语序排列能改变人们思想感情信息的性质和力度,并对交际后果产生不同的反响。也就是说,口语表达的效果不仅与所表达内容本身的性质和分量有关,而且与这些内容展开时的语言顺序和结构方式相联系。

对它进行巧妙的拆分组合,可以变出各种花样,产生不同的效果,也能达到不同的目的,最终征服对手而成功!我们来看下面这一则利用三寸之舌,变化言词花样,达到自己多种目的的故事:

张仪与苏秦是战国时代提倡“合纵连横”的策士。张仪主张的是“连横”政策,他曾经到楚国游说,但受到楚怀王的冷遇。楚怀王昏庸无能,驱逐了忠贞的屈原,又十分好色,特别宠爱南后和郑袖两个美人。

张仪以此为突破口,胸有成竹地谒见楚怀王。他说:“我在这里也呆一段翳子,一直没有什么成就,因此我想前往晋国试试看。”

“好吧!”楚怀王不假思索地回答。

“那么,晋国的物品有什么是您想要的”张仪说。

“在我的国家里,黄金、宝石、犀角、象牙……样样都有,我没有想要的。”楚怀王说。

张仪单刀直入地说:“美女也不想要郑、周等地的美女,简直就像仙女下凡一样。”

楚怀王动心了,他说:“楚国是个偏僻的小国,这里的女人无法与中原诸国的美女相提并论。如果有出色的关女,我当然是喜欢了。”

于是楚怀王赐给张仪珍贵的珠宝以及到晋国去所需的费用。

而张仪却又巧妙地把他要去晋国为楚怀王带回美女的消息传播出去,南后与郑袖听说整日焦虑不安,生怕张仪真的带回来比她们还美的美人,使自己失宠。于是,她们也派人给张仪送来了贵重的礼金。

面对这种情况,张仪毫不为难,他以辞别为借口谒见楚怀王。请楚怀王赐他一席离别之酒。在宴席上他又进一步提出:“席上只有你我二人,着实有些寂寞,是否能请出你所宠爱之人来相陪”

楚怀王就让南后和郑袖出来,斟酒作陪。

于是,张仪仔细打量着这两个美人之后,便很恭敬地对楚怀王说:“在下有一事,真是抱歉。”

“什么事”楚怀王说。

“我走遍天下,至今未看见像南后、郑袖这般美女。而我却又不自量地要为怀王您到晋国去找美女,真是愧对怀王的厚爱。”张仪认真地说。

楚怀王一听张仪盛赞自己所宠爱的两个美人,也喜不胜喜,高兴地说:“你的想法和我一样,我也觉得她们是世界上最美的女人。”

张仪不费吹灰之力,便得到楚怀王、南后、郑袖三人的宠信与宝物。

在与人交涉时难免会被人冷落,这时候不妨以退为进,表面上说自己犯了错误。实际上是间接赞扬对方,这样比直接表扬,会让他人心里更舒服。

故事中张仪的说辞采用的是以退为进的方式,在受到冷遇的情况下,他先说可以为楚怀王找到美女,得了楚怀王的一批珠宝。但他又设法让得宠的两个后妃得知,从她们那害怕失宠的心理上又捞到一笔重金。

然后,就恭维楚怀王说自己找不到比他的两个后妃更美的女子,这样,又满足了楚怀王的虚荣心。因此,他不费吹灰之力,得到了楚怀王与两个后妃的宠信与厚礼。张仪的语言“魔方”可以说运用的精彩之极,巧妙之极!变化莫测的口语魔方

口语变化的效果不仅与所表达内容本身的性质和分量有关,而且与这些内容展开时的语言顺序和结构方式相联系。因此,语序的变化组合如同智力魔方一样,巧妙地转动它,就可以变换出多种花样、形式,把说者的思想感情色彩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最终征服对手。下面是几种常见的口语变化魔方:语句变序增强表达效果。为了谋求理想的表达效果,不仅需要对口语表达中的个别词序和句子的顺序加以考虑,而且还应从宏观上对表达内容的先后顺序做通盘的策划和设计,可以使表达更切题旨。

著名作家盖达尔旅行时,有个学生认出了他,便抢着为他扛皮箱。可是当发现皮箱有些破旧时,学生说:“先生是‘大名鼎鼎’的,为什么用的皮箱是‘随随便便’的”

盖达尔接过对方的话,巧妙措辞说道:“这样难道不好吗如果皮箱是‘大名鼎鼎’的,而我却是‘随随便便’的,那岂不更糟”

他的答对十分有趣,又寓意深刻,学生笑了。

有时讲话更要精心谋篇,安排层次逻辑顺序,以追求强烈的整体表达效果。颠倒词序建构闪光点。有些词组本来有着固定的位置,表达特定的含义。如果把其词语的位置加以变换、颠倒,其意义就会发生质变,或使强调重点转移,因而能获得强化表达的效果。比如:

在中央电视台组织的一次迎奥运文艺晚会上,主持人这样勉励中国足球队:“中国足球队虽然屡战屡败,但影响不了他们屡败屡战的意志和精神……”这里把“屡战屡败”这个词组中的词序加以颠倒,改成“屡败屡战”,意义就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说明客观事实的同时,将足球队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突出来了,给人以信心和力量。

有时,个别词语顺序的颠倒、变化,如果孤立地看似乎没有什么不同。但是,一旦纳入到特定的口语表达的语境中,就能产生神奇的作用。

调换成分突出感情色彩。按照一般的表达习惯,句子成分是有一定位置的。为了表达特殊的思想感情,可以把句中的某些成分加以互换、位移,以创造特定的表达效果。

比如:说:“你怎么了”表达的是疑问和责备之意,显得比较生硬。改成倒装句“怎么了,你”着重表达关切之意,显得和蔼可亲。“你快点!”表示命令,催促。”而“快点,你!”表示不耐烦,斥责之情。

很显然,句子成分位置的变化,会带来所表达思想感情的微妙变化。

掌握和运用语序变化的技巧,要为交际宗旨服务,绝不是无目的地玩弄文字游戏。如果离开了交际宗旨的需要,任意颠倒说话的语序,不但不能增强表达的效果,反而让人感到语无伦次,不知所云,那就事与愿违了。因此,我们掌握好分寸。

——引自延边人民出版社《实用口才全书》

感情是人类情感和情绪的一种表现,是人们对于自己、他人或事物的喜爱、厌恶、关注、情感交流等内心体验。理解感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内在体验:感情是一种主观的内在体验,每个人的感受和情感表达可能会有所不同。理解感情需要关注个体的情感状态、情绪变化和情感反应,尊重和接纳他人的感受。

2 情境和背景:感情往往是与特定情境和背景相关联的。理解感情需要考虑触发情感的因素,如个人经历、价值观、文化背景、社会环境等。这些因素会影响人们对情感的理解和表达方式。

3 表达和交流:感情通过语言、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和行为等方式进行表达和交流。理解感情需要注意对他人的非言语和言语表达进行观察和解读,包括声音的语调、姿态、眼神等。

4 倾听和共情:理解感情需要倾听他人的内心需求和情感表达,并试图从他人的角度去体验和理解他们的感受。共情是一种能力,通过设身处地地感受他人的情感并表达关心和理解,有助于建立情感连接和促进沟通。

5 文化和个体差异:不同文化和个体对感情的理解和表达方式有所差异。理解感情需要尊重和包容不同文化和个体的情感体验,避免将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强加于他人。

总之,理解感情需要关注个体的内在体验、情境和背景、表达和交流方式、倾听和共情能力,以及文化和个体差异。通过关注和尊重他人的感受,建立有效的情感沟通和互动,可以促进更深入的人际关系和情感连接。

有时候,生活中的小事才是最重要的,也许他记得在晚上给你端来一杯你最喜欢的牛奶,或者在漫长而糟糕的一天后,你们依偎在一起看你最喜欢的节目,任何小事情都会给你的一天带来一点快乐。你应该觉得你的伴侣对你的理解是别人所没有的,你们是不是觉得自己像一对好朋友,知道如何让彼此欢笑,安慰彼此,让彼此振作起来度过糟糕的一天。理解只能来自于与某人真正的情感联系,这就是为什么它对维持一段关系如此重要,他们看到真实的你,接受真实的你,从不因为你的缺点或过去的错误而对你评头论足。

你的伴侣是否平等地对待你,他们愿意倾听你的意见,重视你的意见,接受你的不同意见的。如果你的伴侣真的尊重你,他们永远不会试图控制你或为你做决定,因为他们知道你是你自己,他们相信你有能力做出正确的决定,互相尊重是任何牢固和健康关系的关键因素,如果没有尊重,真爱永远不会蓬勃发展,因为它是维系关系的粘合剂,尊重能让你自由地表达自己,并对他人保持诚实。

关系并不需要完美才有价值,最重要的是诚实、信任、尊重和情感上的亲密,以及你和你的伴侣对彼此的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6811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