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白头偕老,没有什么秘诀,只是在相爱时,存在的那些感动。这是我在**《春逝》里学到的一句话。
繁华三千,看淡即是浮云,大千世界,并存的的生活由思维决定,透过现象看本质,保持一颗平淡的心,一切皆浮云。很喜欢这句话,我爱你,是青葱岁月里的风风火火,我懂你,是平凡生活中的一饭一粥的温暖。
烦恼无数,想开便是晴天,成长意味着我们终将失去的童真,担起的是肩上的责任和处不完的人和事,爱情也罢,亲情也罢,友情也罢,烦恼也自然随之遍布脑海,与其烦恼,不如拾起童真,保持初心,即使乌云密布,也会云散阳升。
爱你的人东南西北都顺路,看淡一点,生活处处皆惊喜,快乐一点,烦恼自然会走开, 繁华三千,看淡即是浮云;烦恼无数,想开便是晴天。
「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不是正式的佛经,只是一个名叫王日休的古人在其《龙舒增广净土文》提及过,出自《大正藏47册》259页下。"--山人
人生时,父母妻子,屋宅田园,牛羊车马。以至台凳器皿,衣服带索等物。不问大小,或祖父以传于己,或自己营造而得。或子孙。或他人,为己积累而得。色色无非己物。且如窗纸虽微,被人扯破,犹有怒心。一针虽微,被人将去,犹有吝心。仓库既盈,心犹未足。金帛已多,营犹未止。举眼动步,无非爱著。一宿在外,已念其家。一仆未归,已忧其失。种种事务,无非挂怀。一旦大限到来,尽皆抛去。虽我此身犹是弃物,况身外者乎。静心思之,恍如一梦。故庄子云,且有大觉,然后知此其大梦也。古人有言,一日无常到,方知梦里人。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妙哉此言也。予故用此后两句,添以两句,而成一偈云,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但念阿弥陀,定生极乐国。盖业者,谓善业恶业。此皆将得去者,岂可不以净土为业乎。有了明长老为众普说,指此身而言曰,此为死物。其内泼泼地者为活物。莫于死物上作活计,宜于活物上作活计。余深爱此语,故常为人言之。凡贪种种外物以奉其身者,皆是死物上作活计也。世人虽未能免此,当于营生奉身之中,挪顷刻之暇,回光自照,以留心于净土。乃活物上作活计也。且如汲汲营生,虽致富如石崇,贵极一品,终有数尽之期。岂若净土之无尽也。
是啊,佛经说: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可是并非所有人都有此善根,您跟他讲要吃素、要做善事、要发心为别人,他觉得人生的享受没有了、发心为别人就是吃亏
这样的情况,当然还执着。师兄不用在意别人,先修好自己的,否则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我们还是先去了极乐世界,再来度化别人最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