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佛教史上四大译师之一的圣僧,怎么会留恋红尘留下

他是佛教史上四大译师之一的圣僧,怎么会留恋红尘留下,第1张

他是佛教史上四大译师之一的圣僧,怎么会留恋红尘留下法种?

五胡十六国时期,羌人建立了后秦,定都长安,在后秦的三代皇帝中,文桓帝姚兴算是有所作为的,比较勤政爱民,这得益于他对佛教的信仰。

姚兴即位不久,想起爷爷曾对自己说过,羌人与佛有缘,当年在艰难的迁徙中,曾有高僧多次帮助羌族人。于是,姚兴派法显去天竺取经,又派人到西凉去迎接回一位天竺高僧——鸠摩罗什。鸠摩罗什来到长安时已经58岁,到长安不久,鸠摩罗什便开始译经说法,招收弟子,并主持了三千多人的佛经译场,姚兴有空就来参加翻译与校对工作。

耳濡目染之下,姚兴也略通了一些佛理,有一日,姚兴见到“众生平等”四个字,似懂非懂,便向鸠摩罗什请教,为了这四个字,姚兴罢朝三天,与鸠摩罗什畅谈了三天三夜。

三天后,姚兴好像变了个人,他拜鸠摩罗什为国师,并颁发诏书,释放因兵荒马乱而自卖为奴隶的平民,各地官员协同做好赎买之事。这一诏令让很多人活得了自由,当年迁徙中流失的羌人也陆续回来,姚兴的族叔和族兄弟也辗转到了长安。姚兴觉得,自己祖父和父亲的愿望实现了,因此很是感激鸠摩罗什的指点。

那时,长安是多民族聚居之地,人们常常因肤色、习俗、宗教见解的不同而争执,随着鸠摩罗什在长安开讲“大乘经”,不同肤色服饰、经历战乱的人对“戒杀生”的佛教很感兴趣,缓解了他们之间的矛盾。每一次进了寺庙,姚兴都很感动,他看到不同的人在诵经时的和谐,常常感动的热泪盈眶。

姚兴觉得这位叫鸠摩罗什的高僧是举世无双的大德智人,他就很想为鸠摩罗什做一件事,姚兴虽是出于好心,想不到却闹出了佛教史上的一个大笑话。

有一次,姚兴对鸠摩罗什说:“大师聪明超常,天下无双,可不能使法种无嗣啊!”他总觉得鸠摩罗什如果不能留下后代,是人世间极大的遗憾和损失。姚兴见鸠摩罗什孤身一人,生活清苦,心里很过意不去,总想给他娶一位妻子。

这天,西明阁中来了二十多个宫廷侍卫,他们不由分说地将鸠摩罗什“请”上马车,强行将他迁出僧坊。马上载着他来到一座华贵的府邸前,大门一开,十个花枝招展的女伎迎面走来,鸠摩罗什一见惊呆了,这就是姚兴为了让鸠摩罗什留下“法种”,强行赐给国师的。

当晚,姚兴亲自来祝贺。十个美女摆下了丰盛的宴席,桌上摆着姚兴钦赐的八坛美酒。姚兴请鸠摩罗什看在他的面子上破一次戒。羌人喜欢喝“咂酒”,饮酒的时候在酒坛里插一根竹管,双手握住吸管,尊长者先吸,随后众人轮流喝。

现在是美酒佳人,君王在侧,在声声“随缘”的劝说中,鸠摩罗什既不好扫他们的兴,又不好翻脸,他深知姚兴是个很有人情味的人,于是握住竹管,说了句“否极泰来”的吉祥语,接着便轻轻吸了一口。紧接着姚兴与十个美女也都喝了起来。

鸠摩罗什糊里糊涂就破了色戒,十个月后,竟生下一对双胞胎。姚兴一听,高兴极了,他觉得总算对得起这位不远万里而来的高僧了。在姚兴看来,鸠摩罗什依然伟大。

这事在僧坊中引起轩然大波。苦行僧们约好,一起来找鸠摩罗什,希望也能享受他的待遇。鸠摩罗什明白他们的来意,他让他们依次坐下,接着对众僧说:“你们若想享受艳遇,那就每个人把一根针吞下去。”这些僧人悟性很高,一点就明白了,他们大悟,原来鸠摩罗什破戒,实如吞针一般,有苦难言。

鸠摩罗什指着屋里的一盆兰花说:“兰死不改其香,我无奈破了戒,行为虽同常人,但精神早已超越了世俗。我的戒行有亏,但我翻译的经典,如果有违背佛陀的本意之处,那就让我深陷地狱,如果我翻译的经典不违背佛陀本意,那么让我身体火化之后,舌头不烂。”

多年后,鸠摩罗什大师圆寂,火化其身体时果然有舌头舍利,这就是所谓“三寸不烂之舌”。现金的甘肃仍有鸠摩罗什的“舌舍利塔”。

鸠摩罗什是后秦的国师,又是姚兴的挚友,鸠摩罗什前后共翻译经书98部,425卷。在中国佛教史上,鸠摩罗什译经是件大事,鸠摩罗什的译经态度严肃,力求典雅而不失原意,他的译经活动不仅有利于佛教传播,而且奠定了中国翻译文学的基础。由于他的到来,长安渐渐成为佛教中心,佛教的石窟艺术了发展起来。

尽管名字有点拗口,但鸠摩罗什却是中国佛教史上最具影响力的高僧之一。 他是著名的佛学家,佛学造诣极深,博通大乘小乘,乃中土精通经、律、论三藏的第一人。为了争夺他,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多位帝王甚至不惜发动战争; 他也是卓越的翻译家,与玄奘、不空、真谛并称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位列首座。他主持翻译了大量佛教经典,为佛教在中土的弘传做出了巨大贡献,乃中国佛教八宗之祖。 鸠摩罗什生于龟兹国(今新疆车库一带),其父鸠摩罗炎是从天竺逃亡到西域的贵族后裔,母亲耆婆是龟兹王白纯的妹妹。可见其家世显赫。 他自幼天资超凡,半岁会说话,三岁能认字,五岁开始博览群书,七岁跟随母亲一同出家,少年时代便已在龟兹乃至西域佛教界声名鹊起。 成年后,鸠摩罗什受龟兹王供奉,专门为他造金狮子座;他升座说法时,龟兹王公跪于座侧,当他的足踏。可见其声望之隆! 公元382年,建都于长安的前秦国主苻坚遣骁骑将军吕光,领兵七万征伐龟兹等国,其目标之一就是为了得到鸠摩罗什。从此,这位高僧的人生轨迹,便随着十六国时期的政权嬗递而波澜起伏,也与中土佛教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除了传法和译经,在有关鸠摩罗什的历史记载和传记中,人们似乎对其破戒娶妻、纳女的桃色经历更感兴趣;事实上,鸠摩罗什的传记还有一个特色,就是把他描写得足智多谋,能掐会算,神乎其神,可以直追《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 例如,苻坚派吕光攻打龟兹时,前秦的军队还没有到,鸠摩罗什就预知了。他对龟兹王白纯说:咱们龟兹国运已衰,很快有强敌从东方来,最好恭敬地承迎他们,而不要抗其锋芒。之后白纯不从出战,终于国破被杀。 吕光得到鸠摩罗什后,本应送其至长安献给前秦国主苻坚;但彼时,苻坚已在与东晋的「 ”淝水之战”中战败,后为羌族首领姚苌所杀。吕光乃于公元385年,在凉州姑臧城建立了后凉政权。 在后凉期间,鸠摩罗什愈发显示出其神奇的预言能力。例如,公元387年正月,姑臧城大风,鸠摩罗什预言这是不祥之兆,「 ”当有奸叛”。果然,不久便有梁谦、彭晃相继造反。 又如,公元397年,张掖沮渠男成、沮渠蒙逊兄弟造反,吕光派他的庶长子吕纂率五万兵马征讨。大家都认为吕纂必大获全胜,惟有鸠摩罗什预言其将出师不利,结果吕纂果然吃了败仗。 还有更离谱的事情:后凉咸宁二年,有猪生子,一个身体上长了三个头;又有龙从东边的井中出来,到殿前蟠卧,直至天亮才消失。吕纂以为是祥瑞;鸠摩罗什却说:「 ”潜龙出游,猪妖现身,预示将有灾难发生,很可能是有人要谋反。”吕纂不以为然。 吕纂与鸠摩罗什下棋时说:「 ”斩胡奴头。”鸠摩罗什却道:「 ”不能斩胡奴头,胡奴将斩人头。”吕纂不能体悟此话的深意。吕光的弟弟吕保,有儿子名叫吕超,吕超的小名就叫胡奴,后来果然是他杀吕纂斩首,并立他的哥哥吕隆为王。 此外,就像诸葛亮能呼风唤雨、点灯续命一样,鸠摩罗什也颇具神通。由于后秦国主姚兴不相信新译的《维摩经不思议品》中「 ”芥子纳须弥”的法门,于是鸠摩罗什施展了「 ”纳镜于瓶”的法术来向姚兴证明,即便是一粒小小的芥子,也能容纳巍巍须弥山。 还有圆寂前,鸠摩罗什发愿说:「 ”如果我此生翻译的佛经没有错谬,应当在焚化身体后舌头不烧焦烂。”他圆寂后弟子们依教焚尸,结果真的「 ”薪灭形碎,唯舌不烂”,非常神奇! (欢迎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古今神秘文化”!) /完 ~如果您觉得还不错, 别忘了点赞、转发和关注哦! ~您的举手之劳, 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与鼓励!

                      读《幸会!鸠摩罗什》有感

 

      非常有幸读到一本关于佛教史方面的书《幸会!鸠摩罗什》,而且是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知中系列。一开始看到此书,我还以为是武侠小说《天龙八部》的鸠摩智,呵呵,我真是没文化真可怕。鸠摩智和鸠摩罗什,完全不是同个时代的人物,可见我是多么的无知。

       《幸会!鸠摩罗什》讲述了中国佛教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人物鸠摩罗什的一生。细细品读,发现鸠摩罗什的一生是何其的波澜壮阔。他出生在我国东晋十六国时期,他出生在龟兹国(今新疆库车),家世显赫,标准的官二代,母亲耆婆,是龟兹国的公主(王妹),父亲是鸠摩罗炎,来自天竺,是龟兹国的国师,祖父是鸠摩达多,据传为天竺国宰相,为人风流倜傥,卓尔不群,名重当世。所以鸠摩罗什是标准的混血儿,其祖上为名门。

       母亲耆婆,年仅二十便聪明绝伦,悟性高超,能过目不忘。作为龟兹王女,从小就受到佛教文化艺术的熏陶,攻读佛教经论,到了适婚年龄,与当时的龟兹国师鸠摩罗炎(出身天竺望族,弃宰相之位周游列国学道)结婚,生子鸠摩罗什、佛沙提婆。在鸠摩罗什七岁时,耆婆顿悟,绝食相抗,携长子出家,到各国取经深造。她带儿子到罽宾国跟随得道高僧 盘头达多 学习佛教小乘派的经文,当儿子稍大一些,她又带他到疏勒从师 须黎耶苏摩 学习佛教大乘派经义。为了培养儿子的耐心,她陪他大半天、大半天的静坐,为了锻炼儿子的勇敢,她带领儿子爬险山涉恶水。等到儿子长到十七、八岁,她又不辞辛苦地陪着儿子穿绿州,绕大漠,翻过重重山,跨过条条河,跋涉几千里去天竺取经深造,背井离乡,周游异国,一住就是五、六年,苍天不负苦心人,后来鸠摩罗什终成大器。果然是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

       鸠摩罗什,果然是天赋异禀,自幼天资超凡,半岁会说话,三岁能认字,五岁开始博览群书( 看到这里,有没有觉得鸠摩罗什是开挂的人生,有没有觉得自己就是学渣 ),七岁跟随母亲一同出家,曾游学天竺诸国,遍访名师大德,深究妙义。他年少精进,又博闻强记,既通梵语,又娴汉文,佛学造诣极深。博通大乘小乘。精通经藏、律藏、论藏三藏,并能熟练运用,掌控自如,乃三藏法师第一人,与玄奘、不空、真谛并称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位列四大译经家之首,翻译学鼻祖,语言学大师。

      鸠摩罗什的一生可以分做四部分:

       一、诞于龟兹

      公主和国师之子,7岁出家,公元344-352年

    公元350-351年,7-8岁,龟兹,师从佛图舍弥,学习 阿毗昙 (佛教论律经三藏梵语音译的合称。亦偏指论藏。)

       二、少年时期:随母游学问道

       公元352-355年,9-12岁,罽宾(jì bīn)(约今卡菲里斯坦地方至喀布尔河中下游之间),师从盘头达多,学习杂藏,中、长阿含经,奠定“说一切有部”之佛学基础。

       公元355年,12岁,大月氏北山,北山罗汉作出优波掘多预言。

       公元355-357年,12-14岁,疏勒,顶礼佛钵,学习杂学,师从喜见,师从须利耶苏摩,改宗大乘。

        公元357年,14岁,回到龟兹,折服外道者

        公元357-363年14-20岁,龟兹,讲说大每次,受具足戒,师从卑摩罗叉学《十诵律》,开化王女 阿竭耶末帝 领悟大乘。

        三、孤寂的独语者:鸠摩罗什的凉州17年(公元384-401年)

        东晋太元八年,苻坚建元二十年(384年),前秦苻坚派大将吕光领兵七万出西域,伐龟兹。他嘱咐吕光,攻下龟兹后,应从速送高僧鸠摩罗什入关中。前秦大军将至,鸠摩罗什对龟兹王白纯说:「国运衰微,强敌将至,论实力,龟兹绝比不上苻坚,所以,吕光到时,大王最好答应他提出的条件,勿抗其锋,如此才能保佑国家平安。」白纯不纳其言,与吕光交战,被吕光杀得大败。吕光遂俘获了鸠摩罗什。那时,苻坚因为肥水之战失败后,退居北方,已为姚苌所杀,吕光遂据姑藏自立为帝,建后凉国,史称后凉太祖。鸠摩罗什于是被留在姑藏,未能进入关中。鸠摩罗什到达甘肃凉州,鸠摩罗什在甘肃凉州待一十七年弘扬佛法,学习汉文。在此期间,他深入佛教大小乘的经藏,而且精心钻研了汉语和汉文化典籍,这为他日后的弘法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尽管吕光请来了鸠摩罗什,但他不信奉佛教,兵出西域“请”鸠摩罗什乃是迫于王命,不得已而为之。自立为帝后,他对鸠摩罗什的态度便不恭不敬起来。他不知道鸠摩罗什是智慧超群的人物,见鸠摩罗什年轻,便以常人对待,时常让鸠摩罗什乘笨牛劣马来戏辱他。龟兹王白纯有一女儿,尚未婚嫁,吕光便强令鸠摩罗什娶王女为妻,戏弄佛教徒出家的生活习惯。和尚以出家为修道之关键,鸠摩罗什虽为吕光所逼,仍是苦苦哀求,以为不可。吕光无奈,便把鸠摩罗什灌得酩酊大醉,与龟兹王女关在一室,二人遂成婚姻。这是鸠摩罗什的第一次破戒。

 

       四、 潜心译经,桃李满园(公元401-413年)

    东晋 隆安五年,后秦弘始三年(公元401年)后秦皇帝姚兴(姚苌之子)出兵攻后凉,此时吕光已死,吕隆(吕光之子)兵败投降,鸠摩罗什被迎入关中。这时他已经五十八岁了。姚兴以国师之礼待之,使居逍遥园译经讲法。姚兴与吕光不同,他对鸠摩罗什极为尊重,常常亲自参与罗什的译经活动。姚兴专门为他修建了规模宏大的译场,而且配备了500余名僧人协助他。于此同时,从全国各地蜂拥而至的数千名僧人,也成为了长安译场的学僧。关中学僧从此以后,与南方庐山慧远所在的佛教中心彼此相望,铸就了中国佛教史上最令人怀念的时刻。

       鸠摩罗什入长安,至十一年(409)与弟子译成《大品般若经》、《法华经》、《维摩诘经》、《阿弥陀经》、《金刚经》等经和《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等论,系统介绍龙树中观学派的学说。总计翻译经律论传94部、425卷,其中“三论”(《中论》、《十二门论》、《百论》)为三论宗主要依据;《成实论》为成实学派主要依据;《法华经》为天台宗主要依据;《阿弥陀经》为净土宗所依“三经”之一等。鸠摩罗什是世界著名思想家、佛学家、哲学家和翻译家,是中国佛教八宗之祖。其译经和佛学成就乃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也。

       最高的翻译品质必须要符合三个标准,那就是信雅达。由于梵文和汉文之间的不同,过去翻译过来的佛教,每个人翻译过来都有不同的风格,分歧不少,不利于佛教的传播。鸠摩罗什译经以“意译”为主,一改之前的“直译”风格,他手持梵文原本,脱口而出便译成汉文,又协助他的弟子笔录。鸠摩罗什的译文深得佛陀三昧,更为重要的是他的文字水平高超,流畅优美浑然天成,是不可多得的文字般若。罗什一生译经380余卷,在数量上只有玄奘能够与其匹敌,在质量上玄奘与其亦不分伯仲。

       鸠摩罗什在长安经历了人生第二次破戒。姚兴信佛,他非常欣赏鸠摩罗什的佛学造诣,他认为如此优秀的人不能没有后代,于是献给鸠摩罗什十个伎女,逼鸠摩罗什接受,鸠摩罗什为了译经事业,忍辱屈从。鸠摩罗什每次登座讲法时都会说他是被逼无奈,希望弟子们对他就像看莲花一样,只取花,不要取泥。

       东晋义熙九年,后秦弘始十五年(公元413年)鸠摩罗什在长安圆寂。相传鸠摩罗什圆寂之前给弟子们说如果他翻译的经书流传后世,没有错误,那他焚身之后,舌不燋烂。鸠摩罗什圆寂后焚身,舌根果然没有烂。今天鸠摩罗什寺的舌舍利塔供奉着鸠摩罗什的舌根。

        这就是中国佛教史上传奇人物-鸠摩罗什的一生。

我给这个得道高僧做了个简历

就算并不信奉佛教的人,对这几句经文也不会陌生,这是大乘佛法经典《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中最具代表性的偈子。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简称《金刚经》,他的翻译者因为智慧过人,曾被统治者强迫娶十个妻子以延续法种,在他活着的时候,数个国家为争夺他几度发生了战争。

这位高僧就是——鸠摩罗什。

1

公元317年,结束了魏蜀吴三国战乱的晋王朝,没度过几年安稳日子,就被趁着八王之乱崛起的游牧民族逼迫到长江以南,史称衣冠南渡。

晋王朝南迁后,大量游牧民族涌入中原大地,各民族开始了长达300年的相互屠杀和融合,这是华夏文明史上最黑暗、最血腥的时期,数十个民族无数政权走马灯式的建立和更迭,每一次都伴随着种族仇杀和血洗。中原大地,十室九空、千里无烟、白骨塞路。直到公元589年隋文帝杨坚灭陈,才结束这场历史浩劫。

自两汉传入中国一直温温不火的佛教,于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在胡人政权的扶持下,迅速崛起了,并为之后能扎根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这个时期,大量寺庙在华夏国土上生出,形成诗人笔下“南朝四百八十寺”的盛况,同时大量佛经被翻译到中国,诞生了无数的高僧。其中最耀眼的,便是一对和尚父子——鸠摩罗炎和鸠摩罗什。

2

在东方政权正弥漫于战火时,遥远的天竺国还维持着难得的安稳,老宰相达多察觉自己的时日不多了,便把长子鸠摩罗炎叫到身边,根据天竺国的传统,老宰相死后,将由他的儿子接替相位。

心在佛门无心功名的鸠摩罗炎骗过了父亲,并在不久后出家做了比丘,后来他东度葱岭来到龟兹国。

此时鸠摩罗炎已经是盛名在外的高僧,一向信奉佛教的龟兹国王亲自到城郊迎接了这位远道而来的高僧。

龟兹国王有个妹妹,天生身上就有红痣,在当时,这是必生贵子的象征,面对络绎不绝的求亲达贵,她毫不所动,直到见到了鸠摩罗炎,便决心非他不嫁。

最终在国王的撮合下,已经出家的鸠摩罗炎娶了拒绝过无数显贵非他不嫁的公主。不久公主怀孕了,这个孩子就是鸠摩罗什。

据传在公主怀鸠摩罗什时,智慧大增,记忆力和理解力都比平日更甚,甚至能无师自通天竺语,而等到鸠摩罗什出生后,又恢复了正常。

3

鸠摩罗什出生后不久,公主便萌生了出家的念头,但丈夫鸠摩罗炎极力反对,之后他们又生下一孩子。一次公主在出城游历时,看到尸骨遍野,百姓生死无依,深刻体会到生命苦本,更加坚定了她出家的念头,这次她甚至以绝食威胁,鸠摩罗炎无奈,只得答应。

这一年鸠摩罗什7岁,随同母亲一起出家。

鸠摩罗什从小极为聪慧,相传他能过目成诵,“日诵千偈”,每偈有三十二字,千偈就是三万二千字。这样背诵完《阿毗昙经》,在老师给他讲解其中大意时,不料他早已通晓。

9岁鸠摩罗什随母亲到罽宾( jì bīn),跟随佛学名师盘头达多学习佛法。12岁与母亲返回龟兹,开始和佛陀耶舍合作翻译佛经。曾有一个神人预言,“鸠摩罗什如果在三十五岁还没破戒,将来必定大兴佛法,度人无数,如果破戒了,就只是一个有作为的高僧”。

20岁那年,鸠摩罗什正式在龟兹国受戒,不久,他的母亲前往印度,临行时勉励他要承担起弘传大乘佛教的重任。鸠摩罗什毅然应允,表示即使千难万险也无怨无悔。

之后鸠摩罗什大量学习大乘经论,并开始讲经说法,逐渐成为西域一代最知名的法师,名声大震于周边各国。相传在鸠摩罗什讲经说法时,西域各国国王都长跪在鸠摩罗什法座旁边,让鸠摩罗什踩着自己的身体登上法坛。

鸠摩罗什的盛名不仅在西域遐迩,也远传到了东土。

4

苻坚和王猛,这对历史上最佳拍档之一,像极了刘备和孔明的翻版,在王猛的辅佐下,苻坚很快就统一了北方,强大的前秦在那个乱世,第一次给人华夏一统,重归安稳的期待。

建元十五年,中土僧人游学龟兹归来,向苻坚描述了龟兹国佛教的盛况,特别推崇鸠摩罗什才智过人,精通大乘佛法。

觊觎西域已久的苻坚终于找到了一个合理出兵的理由。公元382年,苻坚遣大将吕光攻打龟兹以及乌耆诸国,临行前,苻坚对吕光说:“我不是贪取国土而征伐,只因为怀念远方的大德罢了!贤哲的人,是国家的宝藏啊!”

吕光占领龟兹后,看鸠摩罗什年轻,从心里轻视他,为戏弄鸠摩罗什,吕光下令让鸠摩罗什和龟兹国的公主结婚,并说你父亲是和尚可以娶公主,你为什么就不可以?鸠摩罗什被迫只得破戒成亲。之后吕光又百般戏弄,见鸠摩罗什不为所动,才心生愧疚而停止。

王猛过世的时候,曾经告诫苻坚:“北方虽然统一了,但族种众多,大王之后的重心应该在教化人心,加强北方统一,晋虽然偏居一隅,但人心齐整,千万不可出击。”

统一北方后信心大增的苻坚不听王猛规劝,贸然发动了淝水之战,被“胸有成竹”的谢安打的落花流水,八十万大军败于八万不到的兵力,为历史的以少胜多增添了一大谈资,自己也被叛将姚苌杀死,短暂稳定的中原大地又一次进入分崩离析的战乱中。

吕光在回国途中得知了这一消息,于是佣兵自建了凉国(史称后凉)。之后的十几年,鸠摩罗什一直在后凉。

姚苌杀死苻坚建立后秦,曾虚心请鸠摩罗什莅临,但遭到吕光父子反对,姚苌死后,其子姚兴继位,又派遣使者到后凉敦请鸠摩罗什,但仍徒劳无功。

公元401年,姚兴出兵征伐后凉,吕光之子吕隆溃败归降,鸠摩罗什终于被迎进长安城,这一年鸠摩罗什58岁。

姚兴对鸠摩罗什的到来万分欣喜,待以国师之礼。敦请鸠摩罗什住进西明阁和逍遥园,主持翻译佛经,并督选八百多人配合鸠摩罗什译经,其中包括僧迁、法钦、道流、道恒、僧睿等,被后世称为“四圣八宿”的鸠摩罗什著名弟子。

5

一日,姚兴突然找到鸠摩罗什说:“大师,您聪慧超群,是天下第一聪明人,如果逝世了,法种便无人继承了,有点可惜。”于是借着延续法种的由头,姚兴赐给鸠摩罗什十名歌姬,逼迫鸠摩罗什接受。

和司马迁为完成《史记》甘愿遭受宫刑之辱一样,为了译经大业,能使佛法普照世人,鸠摩罗什只得忍受侮辱。

鸠摩罗什第二次被迫娶妻,并且是娶十个歌姬,使鸠摩罗什在弟子和国人面前抬不起头来,他在讲法时,常说“臭泥中生莲花,采撷莲花但不必在意淤泥。”

因为鸠摩罗什娶妻,很多僧人也开始效仿,一时风靡。鸠摩罗什便集合大众,把很多铁针放进钵盂,对大众说:“如果谁能学我将这一钵针吞下,就可以娶妻。”说完把满钵的铁针吞下,宛如吃面条一般,众人皆为之震惊,从此不敢效仿。

6

鸠摩罗什译经十余年,共译出包括《大品般若经》、《妙法莲华经》、《金刚经》、《维摩经》、《阿弥陀经》、《首楞严三昧经》等在内的经论35部,294卷(参考《出三藏记集》说法)。他和后世大唐玄奘法师,堪称佛经翻译的两颗璀璨明珠,为佛法弘扬做出了不可衡量的贡献。晚清文学家、思想家梁启超赞誉鸠摩罗什为“译界第一流宗匠”。

公元413年,一生极为离奇坎坷的鸠摩罗什圆寂于长安,圆寂前和僧众道别时,鸠摩罗什说:“若所传无谬者,当使焚身之后,舌不燋烂。”说如果我所传译的佛经没有错误,在我火化之后,舌头不会焦烂。

鸠摩罗什圆寂后,荼毗果然只有舌根不烂,鸠摩罗什舌舍利至今还在,是世界上唯一一颗三藏法师舌舍利,这也见证了大师的不世伟大和成就。

史牧云2018725

史牧云

90后农村青年

不著名写诗人

不自由撰稿人

作者详细介绍以及****

  鸠摩罗什,原籍天竺,生于西域龟兹国(今新疆库车县)。幼年出家,初学小乘,后遍习大乘,尤善般若,并精通汉语文,曾游学天竺诸国,遍访名师大德,深究妙义。他年少精进,又博闻强记,于是备受瞩目和赞叹。在东晋后秦弘始三年(公元401年),姚兴派人迎至长安(今陕西西安石井阿姑泉欢乐谷)从事译经,成为我国一大译经家。率弟子僧肇等八百余人,译出《摩诃般若》、《妙法莲华》、《维摩诘》、《阿弥陀》、《金刚》等经和《中》、《百》、《十二门》和《大智度》等论,共七十四部,三百八十四卷。 由于译文非常简洁晓畅,妙义自然诠显无碍,所以深受众人的喜爱,而广为流传,对于佛教的发展,有很大贡献。所介绍之中观宗学说,为后世三论宗之渊源。佛教成实师、天台宗,均由其所译经论而创立。著名弟子有道生、僧肇、道融、僧叡,时称“四圣”。另有道生,僧肇,道融,僧叡,释僧,释昙影,释慧严,释慧观,释道常(恒),释道标被称为什门十哲。 中国之佛教由鸠摩罗什而面目一新。有鸠摩罗什而有良好之译本,系统之教义,佛典汉译之泰斗。

  编辑本段鸠摩罗什“破戒”

  关于鸠摩罗什的传记,最主要的有三篇:南朝梁僧祐撰《出三藏记集》卷十四的《鸠摩罗什传》;梁慧皎撰《高僧传》卷二的《晋长安鸠摩罗什》和《晋书》卷九十五《艺术传·鸠摩罗什》。此外,在佛教典籍中亦有部分摘要记载。以上三篇文献,《出三藏记集》与《高僧传》内容大部相同,少部分有差异。而《晋书》内容是以上两篇的摘录和缩编,但有很大的增添和删减。 关于鸠摩罗什“破戒”的记载,《出三藏记集》与《高僧传》是相同的,只是词字略有差别。 按上述两篇所记,与鸠摩罗什“破戒”相关的有两次事件,兹引《高僧传》所载。

  介绍

  第一次是在苻坚建元二十年(公元384年)吕光破龟兹获鸠摩罗什后。光遂破龟兹,杀(白)纯,立纯弟震为主。光既获什,未测其智量,见年齿尚少,乃凡人戏之,强妻以龟兹王女,什拒而不受,辞甚苦到。光曰:“道士之操,不逾先父,何可固辞。”乃饮以醇酒,同闭密室。什被逼既至,遂亏其节。另一次是前秦灭亡后,后秦君主姚兴迎罗什入长安,拜为国师。罗什主持庞大译场,译出大量佛经,获得极大成就和声望。姚兴视罗什为奇才“圣种”,唯恐断后,便强迫罗什接受女人,以“传种接代”。什为人神情朗澈,傲岸出群,应机领会,鲜有论匹者。笃性仁厚,泛爱为心,虚己善诱,终日无倦。姚主常谓什曰:大师聪明超悟,天下莫二,若一旦后世,何可使法种无嗣。遂以伎女十人逼令受之。自尔以来,不住僧坊,别立廨舍,供给丰盈。

  罗什吞针

  姚兴常常异想天开,对鸠摩罗什大师说:「法师才学超众,海内无双,只是已经年近六十了,却无子嗣,难道欲令法种断绝吗?我有宫妃数百,想以其中二人送与你,如能生几个儿子,也好继承你的智慧才学。不知法师意下如何?」鸠摩罗什一听此言,立即想起了十几年前吕光逼婚的事。但吕光的逼婚是戏辱,而姚兴逼婚即是尊敬。罗什无可奈何,便苦笑一声说:「我经常感觉到好像有两个小孩站在我的肩上,妨碍我的修行。看来只好遵奉您的命令了。」鸠摩罗什大师为了译经大业,只得忍辱。从此之后,鸠摩罗什不住在佛寺僧房,另外迁往他处。 这事在当时的僧人中引起震动,有人对于鸠摩罗什大师生起轻慢心,有些僧人羡慕罗什的艳福,也妄想仿效。罗什大师便召集众僧,示以一满钵的针说:「你们若能与我同样,将一钵银针吞入腹中,我就同意你们娶妻蓄室。否则,绝不可学我的样子。」说罢,将一钵银针吃到了肚里,与平时饮食一样。诸僧见罗什有此异能,不敢效仿,遂罢却了娶妻之意。鸠摩罗什仍不放心,他每次登座讲法,必要对大家解释说:「我被逼无奈,娶妻蓄室,行为虽同常人,精神却超越俗事。譬如莲花,虽生臭泥之中,却能出污泥而不染,你们要像采撷莲花的芬芳一样,但取其花,不要取其泥,我的戒行有亏,但是我翻译的经典,如果有违背佛陀的本怀,让我深陷地狱。如果我翻译的经典不违背佛陀的本怀,那么让我的身体火化之后,我的舌头不烂。」 鸠摩罗什大师圆寂后火化,有舌头舍利。罗什大师的舌舍利,在甘肃麦积山附近的武威,市中心有鸠摩罗什寺,还有他的舌舍利塔。

  编辑本段鸠摩罗什生平

  鸠摩罗什,是后秦高僧、国师、大翻译家。 最早一鳞半爪地听说他的故事,是从老弟处;然后诵《妙法莲华经》,译者即是鸠摩罗什,亲身感受其译笔之美妙圆润,令人叹为观止;后来才注意到,我们平常所读到的诸多佛教经典,不少是他所译:《阿弥陀经》及最流行本的《金刚经》等等。 鸠摩罗什,其人真实生平,颇具传奇:公元385年,姚苌杀掉苻坚,于长安确立后秦。不久姚兴即位,横扫前秦、西秦、后凉,雄霸北方,国势大增。姚兴推崇儒学和佛教。于是,后秦逐步发展成为十六国中经济和文化最发达的国家。公元401年,姚兴打败后凉吕隆,迎请鸠摩罗什到长安,尊奉为国师。 鸠摩罗什是天竺人,汉语译作“童寿”。他七岁时就跟随母亲出家,每天诵一千偈,三万多言。二十岁时,受戒,学习《十诵律》,后赴龟兹(现为新疆),习学大乘。其母曾告之,他将去往东土传经说法,途中将历尽坎坷磨难。 两晋列国混乱,其中人才争夺成为一大热点。公元382年,苻坚派骁骑将军吕光攻打龟兹,临行前在宫中对吕光说:“帝王应天而治,以爱民如子为本,并不是贪爱人家的地盘就去攻打,实在是因为那里有怀道之人。听说西国有个鸠摩罗什,深解法相,善明阴阳,是后学的宗师,朕非常想念他。贤哲是国家的大宝,如果打下龟兹,立即用快马把他送回来!” 吕光却没有法眼,俘虏了鸠摩罗什后,看不出他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其时,鸠摩罗什三十出头,吕光见他如此年轻,就当作凡人戏耍,硬逼着鸠摩罗什与其表妹龟兹公主成亲。鸠摩罗什怎么也不肯答应,吕光就设计,给他灌酒,灌完后将其与表妹关在一间密室里,可怜鸠摩罗什酒后破戒。 习学大乘的鸠摩罗什,愧悔万分,痛不欲生,求死不得,后为弘法,忍辱而生。 吕光又让鸠摩罗什骑牛、骑烈马,想把他摔下来。但鸠摩罗什忍辱负重,没有一句怨言。吕光也觉得不好意思,只好罢手。回军途中,吕光听说苻坚兵败淝水,就在姑藏(现甘肃凉州)建立后凉国。鸠摩罗什为他谋划军机,尽管无法传授佛法,但志心不改,仍潜心学习汉语,直至精通圆熟,为以后弘法传教做准备。 公元401年,后秦姚兴为延请鸠摩罗什弘法传教,而发兵后凉,大败凉军,迎鸠摩罗什入长安,并拜奉为国师。 至此,鸠摩罗什到达东土传经之路,长达十六年!时年五十八岁。 从此,鸠摩罗什在长安逍遥园和西明阁译经说法,招收弟子,由国家出面,他组织、主持三千多人的佛经译场。 鸠摩罗什为人仁厚,待人诚恳,空虚我见,善循循善诱,佛行事业,终日不倦。 国君姚兴常常对鸠摩罗什叹说:“大师聪明超悟,天下无双,可不能使法种无嗣啊!”总觉得鸠摩罗什如果不能留下后代,是极大遗憾。为能让其留下"法种",姚兴遂强逼鸠摩罗什接受伎女十名,不让他再住僧坊,另立一座房舍,殷勤款待。 当时众人对此议论纷纷,毁誉渐起,甚至有人以此效仿。为能弘法传经,鸠摩罗什仍然忍辱负重,每到讲学时,总先语重心长:“好比臭泥中开莲花,只采莲花,莫取臭泥。” 鸠摩罗什不仅培养了大量人才,最大伟绩就是翻译佛经。从后秦弘始三年(公元401年)到长安至公元413年圆寂,十一年中,他在弟子的帮助下译经三十五部二百九十四卷。他的译笔忠于原文,圆通流畅,典雅质朴,并纠正了四百年来他人译经之误,成为后世流传最广的佛教经典。 公元413年,感知大限即近的鸠摩罗什,对众人起誓:“假如我所传的经典没有错误,在我焚身之后,就让这个舌头不要烧坏,不要烂掉!”不久,鸠摩罗什圆寂,在逍遥宫依佛制焚身,火灭身碎后,惟有舌头完好无损。 三寸不烂之舌,证显鸠摩罗什之誓。 (鸠摩罗什生平故事,依据《佛教的故事》一书(无碍编著)及新疆电视台《丝路的发现》栏目“鸠摩罗什”,综合杂糅。谨以此文向高僧鸠摩罗什致敬!)

  编辑本段命运坎坷

  罗什一生命运坎坷,而且当时汉地的佛教水平和接受能力还相对不足,也限制了他的才能的充分发挥。曾有熟悉罗什的外国沙门说,罗什译出的经典,还不到他所精通的十分之一。鸠摩罗什赠友人的一首诗或许是他一生的最佳写照:“心山育明德,流薰万由延。哀鸾孤桐上,清音彻九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68413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