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菩萨, ,音译作文殊师利、曼殊室利、满祖室哩,意译为妙德、妙吉祥、妙乐、法王子。又称文殊师利童真、孺童文殊菩萨。为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般若经典关系甚深,故称为大智文殊师利菩萨[2] 。或谓其为已成之佛,如首楞严三昧经卷下载,过去久远劫有龙种上如来,于南方平等世界成无上正等觉,寿四百四十万岁而入涅盘,彼佛即今之文殊师利法王子。或谓其为实在人物,如文殊师利般涅槃经谓,此菩萨生于舍卫国多罗聚落梵德婆罗门家,生时屋宅化如莲花,由其母之右胁出生,后至释迦牟尼佛所出家学道。此外,亦有说文殊菩萨为诸佛菩萨之父母者。一般称文殊师利菩萨,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佛之胁侍,分别表示佛智、佛慧之别德。所乘之狮子,象征其威猛
文殊菩萨是如来佛祖怙恃之一。
文殊菩萨感应
编辑
五台山位于山西忻州市五台县东北,由一系列大山和高峰组成,其中五座环抱高峰,峰顶平坦宽阔,有如垒土之台,故名。
佛祖释迦牟尼住世时足迹并未到过中国,但五台山却是在佛经中有明确记载的,由佛祖亲口说出是文殊菩萨的说法道场。
《大方广佛华严经》中的《诸菩萨住处品》载:“东北方有处,名清凉山。从昔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与其眷属,诸菩萨众,一万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说法”。
《佛说文殊师利宝藏陀罗尼经》中说:“尔时,世尊复告金刚密迹主言,我灭度后,于南赡部洲东北方,有国名大震那。其国中有山,名曰五顶,文殊师利童子游行居住,为诸众生于中说法。”
中国古称震那(China)国,五台山亦在印度的东北方,上述二经提到的“清凉山”、“五顶”山,恰好符合五台山五峦巍然、气候清凉的特征。
文殊菩萨
汉明帝时,天竺高僧摄摩腾、竺法兰等入中土后,以天眼神通观之,即知此山乃文殊住处,兼有育王所置佛舍利塔。
唐时法藏着《华严经探玄记》卷15说:“清凉山则是代州五台山也。于中现有古清凉寺,以冬夏积雪,故以为名。此山及文殊灵应等,有传记三卷。”
唐华严宗四祖澄观在所撰《华严经疏》中亦说:“清凉山,即代州雁门郡五台山也,于中现有清凉寺,以岁积坚冰,夏仍飞雪,曾无炎暑,故曰清凉。五峰耸出,顶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故曰五台。表我大圣五智已圆,五眼已净,总五部之真秘,洞五阴之真源,故首戴五佛之冠,顶分五方之髻,运五乘之要,清五浊之灾矣。”
历代以来,有关文殊菩萨在五台山显灵应迹的传说及其它神异事件极多。
《感应录》中有一则贫女故事,说五台有灵鹫山,山下建灵鹫寺,每年春天,必设无遮大会(颂经忏拜法会)。凡参加者须随喜功德,令来者所求满愿。北魏时,法会日来了一贫女,携儿背子又牵了一条狗,剪一束头发交给主事者说:“我贫苦,无物可施,仅头发而已。”执事无奈收之。又说:“我时间紧迫,等不及开饭,先吃好吗?” 执事给三份,贫女言不够,狗也得吃。再送一份,拿了四份,贫女说还少一份,执事觉得奇怪,连狗都有了,为何还欠一份?贫女指着肚子说:“还有一个,尚未出生!”执事起了嗔心,斥其贪得无厌。
文殊菩萨
瞬间,贫女涌现虚空,说偈云:“苦瓠连根苦,甜瓜彻蒂甜;三界无著处,致使阿师嫌!”贫女变文殊,狗成金毛狮,二子为童男,侍立左右,又云:“众生学平等,心随万境波;百骸俱舍弃,其如憎爱何?”法会大众,惭愧有眼不识菩萨,顶礼忏悔,再求开示,又出偈曰:“持心如大地,亦如水火风;无二无分别,究竟如虚空。”说毕隐而不现。
众将所施秀发建塔供养。明万历年初,塔颓,圆广法师发心重建,掘得大士圣发数根,呈金**,但如舍利子,随各人业障,所见不同。闻塔尚存,在大塔院侧。
楞严经云:菩萨示现,不欲人知,若泄露,则不知所终。文殊菩萨道场虽在五台,但无处不现,应化事迹不少。
华严宗初祖杜顺和尚,又名法顺,俗姓杜,人称杜顺。德重当时。其有弟子智冲,执意朝礼五台,屡劝不听,乃付一密函并云:“到五台,不见文殊再拆阅。” 智冲寻遍五台,渺无文殊踪迹,询问一老翁,答:“大士下山弘化,杜顺和尚是也!”转身之际老翁已不见,急拆函,上有一有偈云:“游子漫波波,台山礼土坡;文殊只这是,何更问弥陀!”
宋徽宗时期文殊菩萨像
文殊菩萨近在眼前,朝夕相处,竟整天妄想,奔波五台,礼拜山坡而已!急忙赶回长安城,杜顺和尚已圆寂了。正所谓有眼不识泰山!
五台山因了文殊道场的缘由,受到了僧俗信众的信仰、历代帝王的崇建以及王公武将文臣的护持,成为汉、藏、满、蒙各民族尊奉、海内外知名的佛教圣地。中国佛教各大宗派俱曾至此弘法布道,开创本宗基地,使五台山形成汉藏佛教两大体系汇合、各派寺院并存、显教密教竞传的独特格局。五台山佛山圣水也孕育了一代代名僧大德。
五台山佛教的兴起和佛寺的兴建始于北魏孝文帝时期。孝文帝以后,诸帝也都崇佛。高齐时中相刘谦之,是一名太监,他笃信佛法,厌倦世俗,不喜尘劳,虽然身在朝廷宫闱,却经常持诵文殊菩萨圣号,每天念诵达七万遍之多,并以此为定课,不论事务多繁忙,他持诵菩萨名号从没有间断过。天宝年间,刘谦之随侍高齐三王子入五台山参访圣迹,见到诚笃坚志的王子为了供养大圣文殊菩萨,引火自焚其身,而使他深受感动,内心自念:“王子能为法舍身,我又何尝不能?”于是更生起了大悲心,自叹身遭宫刑,
文殊菩萨
非佛法器(佛经中记载,以男根不具,列为“非器”,不得出家),不如前往清凉山(五台山),专志修行。于是奏请当朝皇上准允在清凉山上专心修行,以期日后能有所成。皇上许之。刘谦之遂不再返朝,在五台山上住了下来,整日里持名阅经。后竟长出胡须,复得大丈夫相,让皇帝大为震惊。有一天,刘谦之忽然心眼开通,领悟法要,竟然造出了《华严论六十卷》留传后世(见《大唐内典录》)。皇帝重佛,朝野风从,一时皇亲国戚、王公贵族等,纷纷施财信佛,立寺建塔,至山瞻礼灵迹。
长安二年(702),武则天自称“神游五顶”,敕命重建五台山清凉寺,竣
普贤菩萨
工后,命名僧感法师为寺住持,并封感法师为“昌平县开国公,食邑一千户,主掌京国僧尼事”。清凉山住持感法师成为掌管全国佛教事务的最高僧官,这是五台山在全国佛教界取得举足轻重地位的发端。
由于有关文殊菩萨在五台山显灵应迹的事迹传说很多,五台山的名气也越来越大,文殊经上说:“若人闻此五台山名,入五台山,取五台山石,踏五台山地,此人便有福报,积累功德,超四果圣人。”在大显通寺的一座用金箔包裹的铜殿里供奉着一张文殊菩萨显灵的照片,非常的清晰,这是当年林彪为了在五台山建造私人宅邸,用炮炸掉了三座寺庙,一位记者想要拍下轰炸过程,结果照片洗出来后竟有张菩萨显灵的照片。据说文殊菩萨在五台山最近的一次显灵是在04年塔院寺方丈圆寂后不久。
西塞山1怀古
作者:刘禹锡
王浚楼船下益州2,金陵王气黯然收3。
千寻铁锁沉江底4,一片降幡出石头5。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6。
全部注释
1西塞山:今湖北大冶县东,一名道士洑矶。唐穆宗长庆四年(824),刘禹锡自夔州调往和州(今安徽和县)任刺史。他在赴任途中,经过西塞山时写了这首诗。
2王浚,晋益州刺史。益州:晋时郡治在今成都。晋武帝谋伐吴,派王浚造大船,出巴蜀,船上以木为城,起楼,每船可容二千余人。
3金陵(今南京)当时是吴国的都城。王气:帝王之气。
4东吴末帝孙皓命人在江中轩铁锥,又用大铁索横于江面,拦截晋船,终失败。寻:长度单位。
5(指石头城,故址在今江苏省南京清凉山)王浚率船队从武昌顺流而下,直到金陵,攻破石头城,吴主孙皓到营门投降。
6四海为家两句:如今国家统一,旧时的壁垒早已荒芜。
评析
此诗表面看是写历史变迁,世事无常,兴衰难料之感,但若联系当时藩镇割据的局面和刘禹锡密切关注国事的心态来看,则可知怀古之意实因伤今,作者是在以古为鉴,警示今人:三国六朝的分裂局面已成历史,唐王朝如今还算是个统一的大国,但各藩镇拥兵自重已经多年,"四海为家"的太平景象之下,是否也有深重的隐忧呢?《絸斋诗谈》云:"太平既久,向之霸业雄心消磨已净。此方是怀古胜场。"
此诗颇受历代评家好评,《唐诗鼓吹笺注》称首联一雄壮一惨淡,后四句于衰飒中见其高雅自然,于感慨中见壮丽,是"唐人怀古之绝唱"。《一瓢诗话》云:"似议非议,有论无论,笔着纸上,神来天际,气魄法律,无不精到,洵是此老一生杰作,自然压倒元、白。"
译文 晋代王浚乘楼船自成都东下,金陵帝王瑞气全都黯然收煞。吴国千寻铁链也被烧沉江底,一片投降白旗金陵城头悬挂。人间有几回兴亡的伤心往事,高山依旧枕着寒流没有变化。从此四海一家过着太平日子,故垒萧条长满芦荻秋风飒飒。
诗文赏析:长庆四年,刘禹锡从夔州出三峡,沿江东下,到和州任刺史,途经西塞山,触景生情,感怀往事,写下了这首怀古诗。
首联“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两句,诗人不从眼前的具体景物落笔,而是用简练的笔墨描写了发生在西塞山一带的一场惊心动魄的鏖战,展示出一幅气势磅礴的历史风云画卷。公元二八○年,晋武帝司马炎命益州刺史王浚率领精锐水军从长江上游顺流而下,直取金陵(吴国都城),以完成统一大业。“下益州”是指自益州而下,“下”字置于“益州”之前,渲染出一种浩浩荡荡、居高临下的进军气势,同时也为下文写吴国的败亡埋下了伏笔。“黯然收”三字,既表明吴国军队闻风丧胆的情态,又预示吴国走向失败的必然命运。
颔联写吴国垂死挣扎的徒劳和被迫出降的丑态。“千寻铁锁”形容吴军防御工事非常坚固,几乎封锁了整个江面。然而由于王浚的足智多谋,很快就攻破了吴军的防守。一个“沉”字,看似平常,实则奇警,它形象的说明吴国政权也随铁链的沉没,而在历史的长河中永远的消失了。“一片降幡出石头”写吴国国君投降时候的丑态。“一片”极言其渺小,“降幡”含有讽刺嘲弄的意味。总之,诗的前四句,交代了这场战争的指挥者、进军路线、作战方式、突破江防的经过及吴主出降的情形,在怀古的内容中寓有深意:一个政权的巩固,靠的不是地形的险要,而是人心;失去人心,任何其它防御工事都形同虚设。
颈联“人世几回伤往事”句,承上启下,把读者的思想从历史的悲哀中挣扎出来,回到现实,概括了整个南朝三百余年政权频繁更替的历史,具体说明失去人心,不与民为善的必然后果。“山形依旧枕寒流”句,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西塞山超然世外的精神。“依旧”是说三百年前如此,三百年后的今天仍然如此,但人间的英雄霸主们并不识相,他们偏要凭借山川险峻,称王图霸,因此难免要一一受到西塞山的嘲讽。“山形依旧”同英雄们的霸业荡然无存形成鲜明对比,这就更突出了他们的可悲。
尾联是诗人的感慨和对唐朝统治者的婉言规劝。“今逢四海为家日”句宕开一笔,以褒奖的口吻赞美当世。通过古今对比,诗人深感大唐二百余年统一基业的弥足珍贵。另外,诗人歌颂“四海为家”,表现了他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定立场。“故垒萧萧芦荻秋”句是说:往日的军事堡垒,如今已荒芜在一片秋风芦荻之中。这残破荒凉的遗迹,便是六朝覆亡的见证,分裂失败的象征。
总之,诗人在这首诗中,把嘲弄的锋芒指向历史上曾经占据一方但终于覆灭的统治者。诗人好像是在客观的叙述往事,描绘古迹,其实是对当时重新抬头的割据势力的迎头痛击。这教训也成为了君王的一面好镜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