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哪位作曲家被称为近代印象主义音乐的鼻祖?

法国哪位作曲家被称为近代印象主义音乐的鼻祖?,第1张

法国作家克劳德·德彪西被称为近代印象主义音乐的鼻祖。

克劳德·德彪西,法国人,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欧洲音乐界颇具影响的作曲家、革新家,同时也是近代“印象主义”音乐的鼻祖,对欧美各国的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890年以后,德彪西和象征派诗人马拉美结识,他加入了以马拉美为首的巴黎文艺沙龙。在这里,德彪西结识了许多青年艺术家。

他经常参加他们的艺术讨论聚会,这些艺术家们的一些全新的艺术观点和思想深深地影响着德彪西。他开始欣赏他们的诗,并为这些诗歌谱曲。这时,他的音乐已开始带有“印象主义”色彩,并逐渐发展成为他最后总的艺术风格。

克劳德·德彪西的音乐特色:

德彪西的音乐和古典主义音乐相去甚远。在他的作品中已看不到古典主义音乐的严谨结构、深刻的思想性和逻辑性,也看不到浪漫主义音乐的丰富情感,取而代之的则是奇异的幻想因素、朦胧的感觉和神奇莫测的色彩。

他的和声细腻、繁复,配器新奇而富有色彩,旋律略带冷漠飘忽的感觉,这都是古典主义音乐和浪漫主义音乐所不具备的。

德彪西一生创作的作品虽然不多,但他的作品每首都有其突出的特色。他的许多作品已经成为“印象主义”音乐的典范。

其中著名的有:歌剧《佩列阿斯和梅丽桑德》,管弦乐曲《牧神午后》、《夜曲》,三首交响素描《大海》,钢琴曲《版画集》等,此外还有一些声器乐和室内乐作品。

1用来形容音乐旋律的感 彩的词语有哪些

婉转、柔和、轻快、悠扬、高雅。

一、婉转

(歌声、鸟鸣声等)抑扬动听:歌声婉转,也作宛转。

词义:形容言辞委婉含蓄或声音委婉而动听。婉转还可引申为辗转、曲折、绵密貌等意思。

引证: 聂绀弩《略谈鲁迅先生的<;野草>;》:“婉转 ,披发大叫,遍体搔抓,捶床顿足,自己也不知道在干什么,为什么,要什么。”

二、柔和

词义:柔软,温和。柔和的光线。性情柔和。

引证解释:茅盾 《子夜》三:“ 雷参谋用柔和恭敬的声音回答。”

三、轻快

轻松愉快:轻快的曲调,音乐中多指音调轻快的歌曲。

词义:不费劲儿、轻松愉快

引证解释:老舍 《牺牲》:“她走得极轻快,好像把一片阳光忽然全留在屋子外边。”

四、悠扬

形容声音高低起伏、悦耳和谐而传播很远,多指歌声悠扬。古诗词中也有久远,连绵不断;夕阳西下貌(也作悠阳); 起伏不定,飘忽;缓慢,慢慢;形容诗文韵味无穷等意思。

引证解释:咏簪 《武昌两日记》:“ 宪章 听了,接着一面向外走,一面口里说道:‘我是穿的军服,怕他做什么?’说时也就悠扬而去。”

五、高雅

高尚,不粗俗:格调高雅。谈吐高雅。

词义:表现受过良好教养的高尚举止或情趣。比喻高超雅正。与“平庸邪恶”相对;也比喻高尚风雅,与“猥琐粗俗”相对。

引证解释:《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五回:他同尘俗人处,他一样的尘俗;同高雅人处,他又一样的高雅。

2形容音乐好听的词语,有哪些

字正腔圆

解释:形容吐字准确,唱腔圆熟。

示例:他的字正腔圆的唱功让人佩服。

抑扬顿挫

解释:抑:降低;扬:升高;顿:停顿;挫:转折。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出自:宋·张戎《岁寒堂诗话》卷上:“而子建诗,微婉之情,洒落之韵,抑扬顿挫之气,固不可以优劣论也。”

天籁之音

解释:与地籁、人籁相比较, 天 籁是音乐的最高境界。天籁就是天上传来的声音,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

3描写音乐的词语

音乐的成语

声震林木 阳关三叠 繁弦急管 曲高和寡 靡靡之音 绕梁三日 珠落玉盘 出谷黄莺 一唱三叹 五音不全 天籁之音 高山流水 余音绕梁 若即若离 虚无飘渺 铿锵有力 荡气回肠 震耳欲聋 不绝如缕

诗句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音乐的名言

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

对美的感知和理解是审美教育的核心,是审美的要点。

—— 苏霍姆林斯基

欣赏音乐,需要有辨别音律的耳朵,对于不辨音乐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

—— 马克思

通过音乐并在音乐中教育我们的孩子

——(英)海伦辛普森

没有音乐,生命是没有价值的。

—— 尼采

没有早期音乐教育,干什么事我都会一事无成。

—— 爱因斯坦

音乐教育除了非常注重道德和社会目的外,必须把美的东西作为自己的目的来探求,把人教育成美和善的。

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渗透我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寻常人无以自拔的苦难。

—— 贝多芬

我深信:质朴和真实是一切艺术作品的美的原则。

—— 格鲁克

一首我喜爱的乐曲,所传给我的思想和意义是不能用语言表达的。

—— 门德尔松

技术只有为高尚的目的服务,才有价值。

—— 舒曼

艺术的真正意义在于使人幸福,使人得到鼓舞和力量。

—— 海顿

不同生活接触,就不能为生活创作。不锻炼自己的人格,无由产生伟大的作品。

—— 聂耳

对我来说,音乐是灵魂的完美表现。

—— 舒曼

通过与诗的内在联系,音乐获得了新生。

—— 李斯特

在真正的音乐中,充满了一千种心灵的感受,比言词更好得多。

—— 门德尔松

最好是创作出真实情景,而不是照搬。

—— 威尔弟

我在旋律上花费很多功夫。重要的事情不在于旋律的开始,而是把它继续下去,发展成完满的艺术形象。

—— R斯特劳斯

作曲并不难,但剔除多余的音符却是极为困难的。

—— 勃拉姆斯

作曲家在创作一个作品时是全力以赴的。他轮番地经历了相信、怀疑、热心、绝望、欣喜和痛苦。

—— 比才

难道音乐家不应该象诗人和画家一样地研究大自然吗?事实上,他能够研究人——大自然最杰出的创造物。

—— 约弗雷沙特

我非常热爱音乐。正因为我热爱音乐,我试图让它脱离使它受到抑制的贫乏的传统。音乐是热情洋溢的自由艺术,是室外的艺术,象自然那样无边无际,象风,象天空,象海洋。绝不能把音乐关在屋子里,成为学院派艺术。

—— 德彪西

音乐之目的有二,一是以纯净之和声愉悦人的感官,二是令人感动或激发人的热情。

——罗杰诺斯

人们认为:我的艺术创作是轻而易举得来的。这是错误的。没有人像我那样在作曲上花费了如此大量的时间和心血。没有一位大师的作品我没有再三地研究过。

—— 沃阿莫扎特

音乐是心灵的迸发。它不象化学那样能进行实验分析。对伟大的音乐来说只有一种真正的特性,那就是感情。

—— 弗德雷里克柏辽兹

对一个作曲家来说,从他对农民音乐的研究中获得全部益处的方法是什么呢?那就是要完整地吸收农民音乐的语汇,以致达到除这种语汇以外忘掉一切的地步,并把这种语汇作为自己的音乐母语来使用。

—— 巴托克

4描写情感的成语有哪些

皆大欢喜、

笑逐颜开、

鬼哭神嚎、

七情六欲、

叱咤风云、

忍俊不禁、

贻笑大方、

睚眦必报、

眉飞色舞、

五十步笑百步、

人琴俱亡、

心如刀割、

嗤之以鼻、

插科打诨、

谈笑风生、

回眸一笑、

义愤填膺、

对牛弹琴、

闻过则喜、

同仇敌忾、

哭笑不得、

金刚怒目、

欢天喜地、

梨花带雨、

喜出望外、

新亭对泣、

怒不可遏、

兴高采烈、

如丧考妣、

怡然自得

克劳德·德彪西

阿希尔-克劳德·德彪西(法语:Achille-ClaudeDebussy,1862年8月22日-1918年3月25日),法国人,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欧洲音乐界颇具影响的作曲家、革新家,同时也是近代“印象主义”音乐的鼻祖,对欧美各国的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德彪西自幼年起即受到印象派艺术的熏陶。他在马斯奈等前辈作曲家开创的法国音乐传统的影响下,结合了东方音乐,西班牙舞曲和爵士乐的一些特点,将法国印象派艺术手法运用到音乐上,创造出了其别具一格的和声。其音乐对自他以后的作曲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德彪西的代表作品有管弦乐《大海》、《牧神午后前奏曲》,钢琴曲《月光》、《前奏曲》和《练习曲》,而他的创作最高峰则是歌剧《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

德彪西被总括为印象派音乐的代表,虽然他本人并不同意,甚至设法远离这一称谓。一些作家如罗伯·施密兹(ERobertSchmitz),塞西·格雷(CecilGray)亦认为德彪西是一位“象征主义者”而非“印象主义者”。《新格罗夫音乐辞典》内文也写到,将德彪西的音乐美学称为“印象主义”是不尽准确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写过一些对遭受苦难的人民寄予同情的作品,创作风格也有所改变。此时他已患癌症,于1918年3月25日德国进攻巴黎时去世。

中文名:克劳德·德彪西

外文名:Achille-ClaudeDebussy

国籍:法国

出生日期:1862年8月22日

逝世日期:1918年3月25日

职业:作曲家、音乐评论家

毕业院校:巴黎音乐学院

代表作品:《佩列阿斯和梅丽桑德》,《牧神午后》、《夜曲》,《大海》,《版画集》等

主要成就:近代“印象主义”音乐的鼻祖和代表

人物生平

成就

德彪西被认为是印象派音乐的代表,虽然他本人并不同意并设法远离这一称谓。

一些作家如罗伯·施密兹(ERobertSchmitz),塞西·格雷(CecilGray)认为德彪西是一位“象征主义者”而非“印象主义者”。《新格罗夫音乐辞典》内文也写到,将德彪西的音乐美学称为“印象主义”是不尽准确的。

不管怎样,德彪西自幼年起即受到印象派艺术的熏陶。他在马斯奈等前辈作曲家开创的法国音乐传统的影响下,结合了东方音乐,西班牙舞曲和爵士乐的一些特点,将法国印象派艺术手法运用到音乐上,创造出了其别具一格的和声。其音乐对其他的作曲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出生

德彪西一家原是农民世家,在约1800年他们由勃艮第迁至巴黎。其祖父是贩酒商,后则成为一名木匠。而德彪西的父亲曼纽-阿希尔(ManuelAchille)则曾在海军当步兵七年,后来与妻子维多林定居圣日耳曼昂莱并经营一家瓷器店。

德彪西于1862年8月22日出生于圣日耳曼昂莱,他也是曼纽夫妇的头一胎。曼纽希望他的儿子成为一个海员。

1870年普法战争期间,德彪西举家搬迁到戛纳的姑姐克莱门汀(Clementine)家。虽然德彪西并非出身音乐世家,也没有良好的音乐环境,但他却十分热爱音乐,幼年时就显露出显著的音乐才能。克莱门汀为德彪西安排了钢琴课,由一位叫让·西汝蒂(JeanCerutti)的意大利人担任教师,于七岁开始学习钢琴。

求学

1871年10岁的德彪西获得曾是肖邦学生的MarieMautédeFleurville的关照。

1872年,11岁的德彪西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在那里学习了12年,他的作曲课、音乐理论及历史课、和声课、钢琴课、风琴课、声乐课老师们,几乎都是当时的知名音乐家。有ErnestGuiraud、Louis-AlbertBourgault-Ducoudray、mileDurand、Antoine-FranoisMarmontel、CésarFranck、AlbertLavignac。德彪西是一个看谱就能知音的学生,他的钢琴提弹奏得非常出色,可以进行专业演奏,他演奏过贝多芬、舒曼和韦伯的钢琴奏鸣曲,肖邦的《第二叙事曲》。

德彪西在音乐学院学习时,就显露出是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学生。他在自己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始终有一种打破陈规、探索新领域的强烈愿望。为了寻求一种新的音响组合,他常常在钢琴上连续弹奏一串串的增和弦、九和弦、十一和弦以及全音音阶等等。他弹奏的和弦,全然不按照传统规则予以预备和解决。为此,他常常遭到教师们的责备。

升华

1880年,德彪西到俄国担任了柴科夫斯基的至交——梅克夫人的家庭钢琴师。这个机会使他受益匪浅。他由此开始接触到许多俄国音乐大师的作品,特别是穆索尔斯基的作品。这位大师的极富特色的新颖和声,对年轻的德彪西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他后来所开创的“印象主义”音乐奠定了基础。

扬名

1884年,德彪西以大合唱《浪荡儿》(《L'Enfantprodigue》)荣获罗马大奖,并获得了一份奖学金和前往设在意大利罗马的法兰西学院4年留学的资格。从此,他的创作活动逐渐频繁起来,同时,他还广泛结交当时欧洲最活跃和最有影响的作曲家,并对理查德·瓦格纳的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885年-1887年,德彪西是在意大利罗马度过的。

1888年他没有完成罗马的学业,就离开那里,到德国拜罗伊特参加音乐节,在那里他被瓦格纳式的歌剧震撼了,他在拜罗伊特呆到1889年才回到巴黎。瓦格纳早在1883年就去世了,但是他的音乐风格影响了青年德彪西。

1889年,巴黎举行世界博览会,那一年巴黎艾菲尔铁塔树立起来。在博览会上,德彪西听到了爪哇甘美朗的演奏,对十二平均律和五声调式印象深刻。

成型

1890年以后,德彪西和象征派诗人马拉美结识,他加入了以马拉美为首的巴黎文艺沙龙。在这里,德彪西结识了许多青年艺术家。他经常参加他们的艺术讨论聚会,这些艺术家们的一些全新的艺术观点和思想深深地影响着德彪西。他开始欣赏他们的诗,并为这些诗歌谱曲。这时,他的音乐已开始带有“印象主义”色彩,并逐渐发展成为他最后总的艺术风格。

创立音乐奥秘

对俄罗斯影响

德彪西这位现代音乐的创始者,开发了任何音乐家都没有发现过的、奇怪的音的世界。

他生于1862年。他的前辈中并没有音乐家,他的父亲是一个店主,穷得不能给他的儿子任何种类的教育,因此他计划使他的孩子成为一个水手。但是一位曾经做过肖邦学生的好心肠的夫人,对这个有音乐天赋的孩子很感兴趣,于是免费给他上课。德彪西十分珍惜这个机会,他努力学习,十一岁的时候,德彪西就考上了巴黎音乐学院。

德彪西在音乐学院期间,成为某位有钱的俄国贵夫人梅克夫人家里钢琴教师,并且有机会到欧洲各地旅行——佛罗伦萨、维也纳、威尼斯,而且最后在梅克夫人的俄罗斯庄园里住了一段时间。在那里,德彪西遇到一些正在努力从民间音乐中为他们的祖国创造一种民族音乐的俄国作曲家(以穆索尔斯基为代表,被称为俄罗斯民族乐派)。

德彪西对这些俄国音乐家所使用的,与别国作曲家们所用的大调、小调音阶大相径庭的奇怪音阶非常感兴趣,这些音阶是建立在狂热的东方民族的民间音乐基础之上的。

全音音阶

一年以后,德彪西回到巴黎音乐学院,并像许多别的法国音乐家们一样,赢得了罗马奖而完成了他的音乐学院课程。但是他写的音乐与别的音乐家完全不同,他不常使用那些传统古典音乐中所用的大调和小调音阶。有时,他会回到早期教堂音乐的那些有点古怪的古老调式上去,他还经常使用一种全音音阶。

我们的大调和小调音阶是由七个音组成的,五个全音和两个半音,而大调与小调音阶之间的区别在于那些半音放在哪里。在大调音阶里,半音总是处于第三音和第四音,和第七音和第八音(3-4;7-1)之间。在小调音阶里,其中的一个半音总是在第二音和第三音之间,但是也有几种不同的小调间音阶,在那里,第二个半音处在不同的地方。

德彪西最喜欢的音阶有六个全音而完全没有半音(如C、D、E、升F、升G、升A),所以他的旋律听起来同任何过去的音乐都不一样,而他的和弦就更加奇怪。德彪西正是运用了他所偏爱的全音音阶,构筑起他与众不同的“梦幻世界”。

泛音

德彪西对传统音乐作了许多大胆革新。之所以只有他敢这样做,也许是因为任何一个音乐家都不曾有过他这样的一双敏锐的耳朵:德彪西实际上比一般人听得见更多的泛音。

正像一种颜色往往是由一些别的颜色组成的那样(紫=蓝+红,橙=红+黄,等等),一个音往往也是由许多音组合而成的。各种音是由空气中的各种振动引起的,而正如我们从希腊的单弦琴上看到的那样,一个音是高还是低,要看振动有多快。但是,一个音除了第一个或主要的振动之外,还有一些次要的、共鸣式的振动。

泛音中的第一个和最强的是基音上面的第五个音,这是德彪西不用助听器也能听得见的音。假如我们有一架调音调得很准的钢琴,不出声地按下一个琴键,然后很响地敲击它上面或下面的第五个音,我们就往往能听见它作为另一个音的泛音,发出德彪西曾经用耳朵听得见的效果。第二个泛音是原来的音(基音)上面的第十个音,第三个泛音还要高,但已十分微弱。下面的泛音依此类推。

造成不同乐器音色差别的主要原因,就是泛音的不同。一把像小提琴那样的乐器,其中的较低的泛音较强,就有一种平滑而圆润的音质;而一把象小号那样的乐器,其中较高的泛音较强,就有一种较为洪亮的音质。

德彪西建造他那古怪的、非尘世的音乐,用的就是这些在空气中听不见其振动的音。他为了让所有的人们都听见,大胆地敲响了那些人们甚至还不知道自己已经听见了的声音。由于德彪西敏感的耳朵,他还在管弦乐队里使用各种乐器的不同组合来发出柔和的、闪烁着的音响效果。起初人们还被他的音乐所困惑,并且不知道怎样理解它,但是一旦听惯了,就会非常喜欢它。

结果

德彪西所创立的这种音乐,就是被后人称为“印象主义”的音乐。

音乐特色

德彪西的音乐和古典主义音乐相去甚远。在他的作品中已看不到古典主义音乐的严谨结构、深刻的思想性和逻辑性,也看不到浪漫主义音乐的丰富情感,取而代之的则是奇异的幻想因素、朦胧的感觉和神奇莫测的色彩。他的和声细腻、繁复,配器新奇而富有色彩,旋律略带冷漠飘忽的感觉,这都是古典主义音乐和浪漫主义音乐所不具备的。

德彪西一生创作的作品虽然不多,但他的作品每首都有其突出的特色。他的许多作品已经成为“印象主义”音乐的典范,其中著名的有:歌剧《佩列阿斯和梅丽桑德》,管弦乐曲《牧神午后》、《夜曲》,三首交响素描《大海》,钢琴曲《版画集》等,此外还有一些声器乐和室内乐作品。

德彪西的音乐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尤其是他那独特的“印象主义”风格,对二十世纪现代音乐起到了直接影响作用。因此德彪西又往往被认为是二十世纪现代音乐的开创人物。

除了作曲、教学外,德彪西也从事音乐评论的工作,由于他的评论立场中肯,言辞锋利,相当受人尊敬,曾出版乐评集。由于此时巴黎美术界的发展正值颠峰状态,雷诺瓦、莫奈、塞尚等画家十分活跃,当时莫奈完成一幅名为《日出·印象》的画而名噪一时,这便是印象主义、印象派等艺术形式用语产生的开端。再加上文学作品都以标榜"印象主义"为题材,这些文学家与艺术家互相往来,对于音乐家有很大影响。德彪西遂将其理论应用到作品中,发展成为印象主义,成为印象主义的创始人与完成者。

生前的最后十年,是德彪西艺术颠峰的时期,许多伟大结束的代表作皆陆续完成,自成一派而闻名世界,也经常在欧洲各国演奏与指挥自己的作品。至50岁起,被癌症所困,身体日渐衰弱。

1918年3月25日,德军空军和炮兵对巴黎发动了春季攻势,德彪西因癌症在巴黎的家中去世。逝后葬在Passy公墓,完成了他死后“在树木和鸟儿中”长眠的遗愿,他的妻子和女儿同他葬在一起。

主要作品

按体裁时间分列:

管弦乐

舞台作品

室内乐

钢琴曲

第一期作品(1884—1900年)

钢琴曲

第二期作品,1901年—1904年,印象主义成熟阶段,但也有一个逐步形成的过程

合唱

德彪西是印象派的奠基人,但是他本人并不承认他是印象派的。

因为他认为音乐是自由的艺术,不能把音乐关在屋子里,成为学院派的艺术。

和传统不同,比如写的《佩得亚斯和梅得桑德》这个别人认为是歌剧而他却认为是抒情剧的作品,歌词的模糊含义与意象用音乐的奇异和克制的色彩相配合,合剧的音乐部分在继续不断的管弦乐背景中占了主导地位,德彪西以后,没人能写出这样富有管弦乐音调色彩的作品。

他的音乐和传统的不同就在于,不企图讲述一个故事与某些特定的情感,而是创造一种符合作品的主题或标题的“情绪”或气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69674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