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媒体关于同性恋的报道的新闻有多少

国内媒体关于同性恋的报道的新闻有多少,第1张

摘要:在中国,由于受种种误解、歧视和传统观念的困扰,同性恋者生存状况的艰辛不容小觑。

作为反映社会生活变化、为受众提供信息的新闻媒体不应该漠视这个现实,而应当为改善该群体的社会地位承担起自己的一份责任。

本文分析了目前国内新闻媒体对同性恋现象进行的报道,并指出其可改进的地方,希望能对现实操作有所启示。

中国论文网 ://xzbu/7/view-2982660

关键词:新闻媒体 同性恋 新闻报道

在中国,同性恋作为一种现象的存在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只是在这个崇尚生育文化的国度里,同性恋因被看做是对中国传统家庭观念和世俗价值取向的颠覆,而被有意识地屏蔽和边缘化。

尽管与一些西方国家对同性恋者曾有过的残害相比,我国似乎要宽松一些,但官方 模糊的态度又使得同性恋者在自我认同或他人认同上困难重重。

因此,同性恋者在中国的生存地位仍旧是一个敏感而尴尬的话题,长期以来他们不得不处于一种隐秘的状态。

近年来,随着社会民主法制的进步、人们思想的开放和眼界的拓宽,中国社会整体上对同性恋的客观存在持越来越宽容的态度。

2009年6月13日,上百名来自不同国家的同性恋情侣参加了上海一家酒吧里的同性恋骄傲周派对,这是在中国大陆举行的首个同性恋文化节。

《中国日报》稍早在报道中称:“此次文化节使得LGBT人群‘引来更多关注’。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同性恋为社会学、人类学和性学所感兴趣;作为一种行为现象,同性恋引起医学、遗传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的重视;而与此同时,新闻媒体也不再对这一曾经的“禁区”避而远之。

2009年6月10日,《南方周末》发表了这样一篇文章《出柜――首对大学生同志情侣公开身份始末》,记录了广东省首对公开身份的大学生同志情侣。

这是继5月14日《十字路口的“秘密花园”――“人民公园是人民的,同性恋为什么不能来呢”》之后《南方周末》短期内又一篇关注同性恋的新闻报道。

事件同样发生在广州,报道对象同样是男同性恋者,不同的是前者透着一些希望和曙光,后者则更多是困境与迷茫。

国内新闻媒体同性恋报道状况简析

由于一直被偏见、歧视和世俗伦理重重围困,许多同性恋者不敢公开承认自己的性倾向,所以对于我国同性恋者的数目也只是估算。

1995年,社会学家刘达临在《中国当代性文化》中强调在中国有一个人口基数庞大的同性恋群体。

1998年,社会学家李银河在《同性恋亚文化》中指出中国同性恋者人数在3600万-4800万。

这样一个数量并不小的群体,新闻媒体怎么能够忽视它的存在呢如果没有忽视,那么相关报道的情况又是如何呢笔者就目前国内新闻媒体对同性恋的报道所做的简析如下:

报道有所增多,但总体数量不多。

相比较于曾经的“默不作声”,我国的新闻媒体已然有所进步。

最近几年一些主流媒体也制作了专门的节目播出,比如中央电视台和凤凰卫视等。

2005年8月8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播出了《以生命的名义》这样一期节目,首次公开报道中国社会中的同性恋现象。

这期节目甚至还被境外一些新闻媒体称为“同性恋解放运动的一个里程碑”。

然而就笔者的阅读及收听、收看经验来看,整体上国内媒体对于同性恋的新闻报道并不多,而传统新闻媒体尤其是主流新闻媒体更为罕见。

值得注意的是,网络媒体在同性恋亚文化的传播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同性恋群体在传统媒体上所处的被动地位以及传统媒体在同性恋现象常规传播上的缺位。

主流新闻媒体是能够影响公众意识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而恰恰由于它们的缺位让同性恋话题仍然几乎局限于某些特定场合,还不便在大庭广众之下自由谈论。

报道存在对同性恋人群的偏见。

笔者在搜索同性恋的相关新闻报道时发现,一些媒体尤其以都市报和网络为主,喜欢侧重于纠纷、色情、抢劫、凶杀、吸毒和艾滋病等负面事实,并常常在标题中凸显出来,这样的报道很容易给受众带来一种暗示,即同性恋与丑恶、犯罪等有着某种天然的联系,这样的“潜移默化”会使人谈虎色变。

道德和法律对于任何人都是一视同仁的,为什么一旦报道与同性恋有关的负面新闻时,媒体便要大肆渲染呢也许新闻媒体在主观上并没有“妖魔化”同性恋的意图,但在客观上却对受众起到了某种误导作用。

对男同性恋的关注度明显高于女同性恋。

由于男同性恋是易感艾滋病的高危人群,这一点也便不难以理解。

2004年11月30日,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和联合国中国艾滋病专题组联合发布的《2004年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中一组数据显示,处于性活跃期的中国男同性恋者,占性活跃期男性大众人群的2%~4%,也就是说,中国有500万1000万名男同性恋者。

2007年清华大学艾滋病研究中心与云南疾控中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中国男同性恋者或男男性行为人群的HIV感染率从2005年的04%增长到了2007年的33%,短短两年内增长8倍,这显然是一个值得警惕与高度关注的数字。

然而并不能仅仅因为这样就忽视同性恋中另一部分――女同性恋者的生存状态,她们同样需要被关怀、被理解。

新闻媒体出于对防治艾滋病的考虑而关注男同性恋者本身并无过错,但不该止步于此,因为还有很多值得关注的方面,还有很多能为这一群体做的事情。

同性恋频频成为娱乐新闻的标签。

如今,新闻娱乐化似已成了一个愈演愈烈的趋势,多数媒体都没能逃过此劫,或者说是积极投身其间比较准确,娱乐新闻更是名正言顺。

不少媒体在对众多公众人物尤其是明星进行报道时,将“同性恋”作为吸引公众眼球的一个标签,无论是确有其事,还是捕风捉影,频率较高。

如《关之琳频与年轻女友相会

同性恋情传闻四起》,《体坛同性恋明星揭秘:毛瑞斯莫携跳高名将人选》等。

媒体的屡试不爽正是契合了公众对同性恋群体的猎奇心理,这也从另一面显示了同性恋者被视为异类的处境。

新闻报遭的“内外有别”。

这也是国内新闻媒体对同性恋报道的一个较为明显的现象。

其表现为,对境外同性恋的新闻事件诸如 、议员竞选等能迅速、如实、公正地报道。

而对国内的往往讳莫如深或者给予不同的“待遇”。

如若不是刻意为之,而是由于官方不明朗的态度或不允许的禁令,媒体似也无计可施,只好“内外有别”了。

国内新闻媒体在同性恋报道中仍需改进的地方

社会的和谐发展需要所有人的共同努力,而这样一个数千万人口的同性恋群体如何能被排斥在外呢这个群体稳定和健康的发展有赖于社会的理解和包容。

事实上,大部分人并不特别关注抑或是无暇关注有关社会学、医学及法学等专家在同性恋这方面的研究,自然是难以理解同性恋者的真实面貌,无法进人他们隐秘的世界,那么,要说理解和包容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但我们不能忽视受众获取信息的一

个重要渠道――新闻媒体,它们理应承担起正确引导受众这一重任。

新闻媒体与其犹抱琵琶半遮面,不如干脆像对待其他领域的新闻一样对同性恋现象进行报道。

主流媒体应将对同性恋的报道纳入常规传播。

各类新闻传媒都应该抱着科学、客观和公正的态度。

将同性恋纳入日常传播视野,如适当辟出栏目介绍医学、社会学等学科在这方面研究的最新进展,向受众客观报道同性恋的新闻事件和生存状态,展现他们的生态原貌,让受众更深入地了解其喜怒哀乐、呼声要求,同时引导受众正确看待这种社会现象。

而拥有强势话语权的主流媒体更不应该缺位,它们客观公正的报道能够带来的强大舆论导向作用。

这对于同性恋群体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中心城市是新闻媒体集中之地,也是同性恋较活跃聚集的地方,如重庆、上海、成都、广州和北京等地。

许多民间的同性恋团体经常会举行各种 或活动争取平等的权利和社会的包容,对于这样的事件媒体要进行积极、客观的报道。

不肆意渲染负面信息。

如同社会生活中其他事物有好坏之分一样,同性恋者的行为活动亦然,有人遵纪守法崇尚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也有人违背社会道德甚或违反法律。

但这不能成为媒体从业人员对同性恋群体中发生的负面事件大肆渲染、夸张甚至歪曲的原因。

媒体从业人员作为新事物、新观念的传播者,必须采取公正、无偏颇的态度对同性恋现象进行报道,给普通受众以知情权,给同性恋群体以充分的媒体接近权。

把握好同性恋新闻报道的数量及细节。

任何事物都存在着质与量两方面,当量变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时便会引起质变,新闻报道概莫能外。

同性恋在我国目前毕竟是缓慢浮出水面,即便新闻媒体是客观公正的报道,其传播量也不应该过多,否则易给人造成“泛滥”的印象。

这与社会生活也是吻合的,因为现实中异性的结合仍占绝对多数,同性之爱只是一小部分。

这种数量对比已然是事实。

在新闻细节描述问题上,同性恋与异性恋一样也属于个人隐私。

新闻报道如果在涉及某些具体行为方式时,除非经个人同意,没有必要大肆铺陈、渲染细节。

此外,相关新闻报道在遣词造句上也应该多加注意,避免使用伤害到同性恋者情感的字眼。

如“同性恋患者”,同性恋早已被公认为不是一种疾病了,那么这个称呼便是不合理的。

传统媒体应与新兴媒体互相协作。

网络媒体在传播同性恋文化中有其自身的优点,但这并不代表这种传播方式完全有利于同性恋群体社会地位的改善。

事实上同性恋者在网络上的活跃恰是因为现实生活中的压抑和苦闷。

此外,网络媒体信息良莠不齐,只有同公信力好的主流媒体充分融合才能进一步影响广大受众,从而帮助同性恋者获得更多人的理解与包容。

媒体报道应避免陷入的误区

新闻媒体对同性恋现象进行积极全面的报道体现的是一种社会进步,同时也是媒体传播思想多元化的体现。

但多元化本身便意味着非强迫。

传播领域的多元化指的是平等、公正、客观与负责的表达,其目标是让公众进行自由选择与淘汰。

如若将多元化作为媒体吸引眼球追逐利润的借口,成为鼓吹同性恋的思想标签。

很有可能会滑向“一元化”的那端。

即片面突出、宣扬同性恋,强制社会认同、接受,而非公众自由选择,这便背离了多元化的初衷。

此外,权利和义务始终是相对应的。

媒体在强调同性恋者及其权益的同时,也应当呼吁他们对自身负责,尊重异性恋者、家庭成员及其权益。

反之,片面、极端的传播必将造成“社会损伤”,使传媒走向责任的反面,这并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同性恋现象作为一个不可变更的事实、同性恋群体作为合法的社会人,却没有引起社会足够的重视。

新闻媒体不能漠视这些。

正视同性恋现象,是新闻媒体题中应有之义。

真实地了解这个潜藏在我们周围的群体,关注他们的心灵状态,消除误解、偏见和歧视,呼吁社会尊重他们平等的生活权利,推动社会进一步发展,这既是新闻媒体的义务,也是充分发挥新闻传播功能的重要体现。

让我们的新闻媒体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实实在在地为同性恋群体做些事情,使他们不再只是生存在黑暗的王国里,而能够重返阳光之下。

大学生对于情感方面新闻很多。有的因为失恋而自杀,或者做出一些过激行为。如某高校一名男生因其女友为某些原因解除了他们恋爱关系,导致该男生杀死女友。就因为没有处理好自己的情感问题,从而走上犯罪的道路。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下:

  1、单相思与爱情错觉

单相思与爱情错觉都是恋爱心理的一种认知和情感的失误。单相思使某些学生陷入痛苦的境地,处于 空虚、烦恼,甚至绝望之中。处理不好对以后的恋爱婚姻生活都有消极的影响,因此,陷入单相思的大学生要及早止步另做选择。要想克服单相思和爱情错觉,重要的是正确理解爱情的深刻含义,同时用理智驾驭情感,尊重对方的选择,不可感情用事。 2、恋爱动机不端正

有些大学生的恋爱动机不是出于爱情本身,而是为了弥补内心的空虚、孤独或随大流有从众心理。这类学生在择偶时很少把恋爱行为与婚姻结合起来考虑,缺乏责任感。还有极少数的学生为了显示自己的魅力,同时和几位异性同学交往、周旋,搞多角恋爱,甚至和谁都不确定恋爱关系。

不道德的多角恋爱易引起纷争、不幸和灾难,也极易发生冲突,酿造悲剧,最终是对所有当事人都产生不良后果。

3、恋爱中的感情纠葛 三角恋爱、父母的反对、或周围人的非议、恋人之间的矛盾、误解和猜疑。 4、择偶标准不切实际选择对象理想化、虚荣心强。

5、失恋 失恋带来的悲伤、痛苦、绝望、忧郁、焦虑、虚无等情绪使当事人受到伤害。这是人生中最严重的心理挫折之一。失恋所引发的消极情绪若不及时化解,会导致身心疾病。

网恋

所谓网恋,就是一根电话线,两颗寂寞心,三更半夜里,四目不相见,十指来传情。

所谓网恋,就是电脑和电脑诉衷肠,键盘与键盘说情话,鼠标和鼠标谈恋爱。

所谓网恋,就是聊天时“让我的爱飘过你的网”,就是停电时“我寂寞的心只有你最懂”。

所谓网恋,就是聊天室爱情。聊天室是爱情超市,总有一件任你挑选。

所谓网恋,就是QQ上的爱情。QQ上的头像如繁星,总有一颗为你点亮。

所谓网恋,就是BBS上的爱情。BBS弥漫万千风情,总有一番情怀为你敞开。

所谓网恋,就是一款软件。这款软件具有练习打字的功能,网恋也许成不了爱情专家,应聘打字

员岗位应该不在话下。

所谓网恋,就是一项游戏。此项游戏简单易行,两个ID,各备鸡、猫、鼠一只,然后反复击打键

盘,便可体验心跳的感觉。

所谓网恋,就是一种病毒。这种病毒发作时,开机容易关机难,并反复出现“我爱你我爱你我爱

你”之类的乱码。

所谓网恋,就是健身方案。网恋长路漫漫,不用打球跑步,便可达到锻炼之效;恋途崎岖险峻,

不用吃苦登高,便可领略瑰丽风景。日久则成钢铁之躯,百毒不侵。

所谓网恋,就是瘦身计划。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为伊消得人憔悴。网恋之美在于距离,而现代

人以瘦为美,反证网恋之正确性与必要性。

所谓网恋,就是一种运动。且看早起跑步之人,有胖人有瘦人,胖的想瘦瘦的想胖,想想真是费

劲,不如大家都来搞网恋。“开展网恋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所谓网恋,就是以屏幕当花月,一个人哭笑悲喜。

所谓网恋,就是站在镜子之前,面对自己谈情说爱。 所谓网恋,就是一场爱情预演,或者爱情温

习。

所谓网恋,就是只爱一点点,只爱陌生人,只爱不言婚。

所谓网恋,就是见光死,不见光也死。

所谓网恋,就是煎熬!就是美好!

——————————————————————————————————————————————————————

关于网恋的话题实在太多,今天又偶然看到有人在讨论这个话题,看来上网的人,总逃不过这样的问题。对于网恋,不同的人对它的看法也是不同的,有人避而远之,惟恐不小心掉进网恋的陷阱让自己受到伤害;也有人觉得无所谓,认为如果遇到自己喜欢的人,在网上来场精神恋爱也不错;还有人认为网恋虽然美丽浪漫,却总是太虚无,美丽过后太痛苦,想尝试却又害怕,于是多了一份暧昧的感觉。

网络让陌生的人相识,就算天各一方,也因为网络的神奇而变得没有距离感,而我们的世界也因为有了网络而变得更精彩生动。几乎所有上网的人都会概叹着网络的虚幻缥缈,几乎所有的人都曾抗拒网恋的魅惑,但多数的人却又经不起这样的诱惑,被网络的神秘所吸引,而人的情感也会随着对它的依恋而牵动。可见没有坚不可摧的情感,当一些莫明的心绪从心头滋生,当一些扰人的感觉在心底蔓延,就算是自以为很有理智的人,也有迷糊崩溃的时候,会被一种曾经不屑一顾的感觉所滋扰,会被一份被无数人证明是虚幻的恋情而悸动。而这些心动或许就是在不经意中产生的,让人防不胜防,等到发现时已经措手不及,徒然让自己陷入更迷惑的状态中。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戴着虚假的面具,很少在别人面前流露自己的真情实感与内心想法,缺少倾诉的生活让许多人觉得身心疲惫。而在网络世界中,对着电脑,少了许多的压力,我们可以抛开所有的伪装,在这里用坦然的文字与人进行交流,这样的交流又让心与心的距离拉的更近,在情感的世界中毫无保留的释放着自己的心情,给了我们一个真实的空间做回自己,让心情与梦想跟着音乐一起在这样真实的空间里放飞。

也许生活中的你,面对你喜欢的人很难将“我爱你”三个字轻易启齿,但在网络中,你却可以大胆的把他喊出来。你可以在网上给你喜欢的人献花,送上你的亲吻与拥抱,你也可以给你心仪的人写情书,求婚甚至来段网络婚姻,所有这一切,虽然都是虚拟的情景,但人的感觉却是真实的,与现实中的恋爱一样也有酸甜苦辣。

也有人会说这些都是一时冲动的行为,就算在网上把所有的事所有的话都做了说了,到最后又分开了,也不用承担任何责任,所以网恋只是一场游戏一场梦。然而,当你恋上一个人的时候,那些真情,那些感动,那些神思恍惚,那些内心的渴望,那些甜蜜浪漫,那些卿卿我我,你能说它是一份没有感情没有责任的爱情吗?也许屏幕背后的那个他对你来说只是个抽象的代码,但是那些爱的感觉确实活生生的存在着,谁都不能因为网络的虚幻而将这些内心的情感一笔抹销,哪怕成了没有结果的伤心往事,它给人的记忆还是会藏在心底。

网恋有让人心醉的美,网恋让有的人痴迷不悔,网恋让爱情多了几分浪漫,网恋让生活多了几缕糊涂的美丽,但不管怎么说,网恋再美,也总是太虚无了。因此,很多时候,对很多人而言,网恋都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当所有的红晕随着邂逅如潮水般褪去,曾经在现实与虚拟之间的彷徨犹疑,曾经那些天涯咫尺的牵挂,也许也会因为热情的消退而消逝苍白。放弃也许心有不甘,而继续,现实的距离与真实的具体,又让人觉得身心具疲,权衡之下最后总还是选择了放弃,于是所有的一切又都化为乌有,成为一场空,这也是网恋最让人伤心无奈的地方吧。

网恋的美丽浪漫,让上网的人拥有了一份虚拟空间的网络情缘,网恋的诱人与独特,又让流连网中的人多了一个致命的陷阱,在其中沦陷迷醉。网恋的花虽然开的艳丽,结果的却很少,这是让身陷其中的人最痛苦的事。可人又都是有感情的动物,还是正确对待网恋,不要奢望,不要伤害,不要轻易释放内心的情感,也许是最好的结局。

网上闲逛,又看到这样的话题,一时胡言乱语,送给所有网恋中的朋友,但愿没有人为它受伤:)

网恋其实是自恋

北师大发展心理所博士 衣新发

编者按:随着网络的普及,网恋开始进入许多人的生活。应该说,爱情是人的天性,网络是一种工具。但由于对网络的不正确使用,以及不良的心理,扭曲了人们对网恋的认识。本版推出的4篇文章将有助于人们重新认识网络,更好地对待自己的感情生活。

尽管“网恋”一词在学术界还有一定的分歧和争议,但在现实生活中早已“深入人心”:即网民通过互联网络谈恋爱。在一个搜索引擎内输入“网恋”一词,各种信息汹涌而来。那么究竟如何理解“网恋”现象呢?笔者认为,今天的虚拟世界中,多数不健康的网恋都是自恋的表现。

这一观点可以从法国思想家拉康的理论中找到依据。雅克·拉康是法国思想家、精神分析学家,他提出了著名的“镜像阶段”理论。6—18个月大的孩子在镜子前面,刚开始会把镜中的孩子指认为另外一个孩子,这时孩子还无法辨识自己的镜中像。后来,随着长大,孩子认出了自己镜中的形象:“那就是我!”这一刻,孩子心中充满了狂喜。在拉康看来,镜前的孩子在此过程中,包含了双重的错误识别:当他把自己镜中像指认为另一个孩子的时候,是将“自我”指认成“他人”;而当将镜中像认作自己时,他又将光影的幻象当成了真实———混淆了真实与虚构,并由此对自己的镜像开始了终生的迷恋。

拉康进一步认为,形成“镜像阶段”的前提,是匮乏的出现、对匮乏的想像性否认和欲望的产生。人类有一个漫长的婴幼儿期,在此期间孩子无法自主身体,不能整体地感知和把握自己的身体,与外界发生联系惟一的途径是视觉。孩子在镜前举手投足,“牵动”自己的镜中像,获得了一种掌控自我和他人的幻觉———对于一个行为无法自主的孩子来说,那是一份空前的权力。

在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现实中的人际关系日渐疏离,个人如一叶扁舟,容易迷失在人群的汪洋大海。这是一种匮乏出现、而欲望却没减少的状况。互联网络的出现,恰恰提供给人们一面“镜子”,使人们有机会去跟别人交流,弥补现实的缺憾,随着交流的增加,网友双方的好感也越发强烈,似乎久违了的对自己美好的观感 “召之即来”,足不出户就把这种感觉掌控在自己的手中。“爱你就等于爱自己”的状态出现了。对于现代社会的个体而言,这同样是一份空前的权力。

但同时,在网恋的过程中,网民会有一个类似于“镜像阶段”的错误认识:将“网”中之像认为是真实之像、自己喜欢之像,混淆了真实和虚幻的区别。

在相当程度上,网恋就是网民双方沉浸在那种发现自己被接纳,发现自己的“镜中像”

的过程。在一般的网恋阶段,网民双方也具有现实恋爱的很多特征,比如深入的沟通和了解、生理上的唤起,以及相互珍惜的责任感等等。这种感情持续一段时间后,就自然想见面了。但就像多数网民经历过的那样,见面往往意味着关系的终结。这是因为,未见面之前双方深深“爱”着自己心目中的那个人,爱着自己建构出来的理想中的他(她),其实,就是爱着自己;见面之后,发现对方不是“自己”了。

综上,笔者认为把网络当成一种相识的工具是可取的,但真正的爱情可能还是要走到传统的“老路”上。▲

网恋,慢慢毁了婚姻

北师大发展心理所博士 邢淑芬

“我真的不知所措,满脑子是他,即使是在上班的时候,也没有办法不去想他,这到底是为什么啊?我们是通过网络相识、相知,他像风一样来无影、去无踪,在现实生活中也未曾见过他真实的面容,可是他已经深深占据了我的心灵。我在努力控制自己,不要打开电脑,不要上网,可最终还是鬼使神差地打开了,想知道他留下了什么“蛛丝马迹”,哪怕是一点点,心里就踏实了。我还知道他也在牵挂着我。”

这是一个已婚者“网恋”的案例,女主人公是一位有夫之妇,但是依然抵挡不住网络的诱惑,坠入了“网恋”的泥沼。根据上海离婚法律咨询网最新一项统计表明,婚外恋已经成为影响上海市夫妻感情的头号杀手,而“网恋”是增长速度最快的婚外恋方式,已占到整个婚外恋的两成。

婚外恋在现实生活中,受到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批评,但是网络的隐蔽性为人们提供了相对自由的空间,因而逐渐成为婚外恋的主要途径。中华女子学院社会工作系研究人员认为:“充满竞争的现代生活使很多人感到枯燥、乏味、压力,拖着满身的疲惫却又无可奈何;琐碎的婚姻生活使夫妻交流的话题越来越少,男女都有可能在网上寻找避风港湾。”

有人认为,相比起现实中的婚外恋,网恋危害小得多,属于可以原谅的范畴,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美国心理学家怀斯特贝认为,传统婚姻中的爱应该包括三个主要成分:激情、亲密和承诺。已婚者的网恋对传统的婚姻观提出了挑战:现实中的婚外恋是对激情的追求,对承诺的破坏,而网恋似乎是更软性的婚外恋,它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人在家里,心在网上,表面上看,没有破坏对婚姻的承诺,还能找到婚姻中久违的激情。但网恋使潜伏的婚姻问题长久得不到解决,对婚姻的伤害是长期的。跟其他形式的婚外恋相比,网上婚外恋对婚姻的毒害是慢性的。▲

未婚白领网上找真爱

北师大发展心理所博士 张瞡

小马是某大型IT公司的白领,由于工作忙,一直没有机会找女朋友。后来有朋友建议他通过网络尝试寻找网络情缘,小马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开始网络聊天。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小马认识了小红,小红也是由于工作繁忙,一直顾不上找对象。开始小马和小红都是以一般朋友的身份在网上交谈,直到有一次小红出差,好几天没与小马联系,这时小马才感觉到对方在自己心中逐渐有了份量。而小红也深有同感。这事以后,两人决定见面。由于有前期的了解和思想上的交流,两人见面后一见如故,很快就确定了恋爱关系。现在小马和小红已经组成了美满的家庭。

这是一个美好的爱情故事。在这份网络情缘中,小马、小红对于网恋的期待反映了许多未婚白领共同的心态,那就是通过网络,寻找一份适合于自己的感情,而不是以娱乐消遣的心态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打发时间。他们网恋的心态有几个特点:一是真诚。快节奏的工作占据着白领族一天的主要时段,因此,他们注重人际交往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尽管他们可能不会把自己的真实信息完全公开在网上,但也不会为了娱乐,编造虚假的信息。因此,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使交流更顺畅、有效,白领一族倾向于采用真诚的态度。

二是找对象目的明确。他们的年龄在30岁左右,大多是高学历、有能力、事业心强的人,当他们的事业蒸蒸日上时,找对象的年龄优势也渐渐消退了。因此,网恋被作为一种像聚会、相亲的社交手段被使用。

三是比较理性。未婚白领的人生观、价值观都已基本成熟,他们在思考问题辨别真假时比一般人群更为理性。当条件比较成熟,各方面比较满意时,他们会理智地将网恋转变成现实中的恋爱。

从这个角度来说,网恋作为现代信息社会中的一种新的交友形式,它本身并不具有好与坏的价值判断,网恋结果或影响的好坏实际上取决于人们网恋的心态和理性判断。▲

大学生网恋错过现实爱情

北师大发展心理所博士 张丽

前不久,媒体报道了这样两则新闻:某名牌大学一名19岁的女大学生深陷网恋不能自拔,她做梦也没想到,自己欣喜赴约时,网恋男友竟将她绑架,实施敲诈,后得到警方解救。另一则新闻说,某男大学生发现网上交的女友将网恋视为儿戏,他非但没从中接受教训,反而也学着欺骗异性,绑架网友,敲诈钱财,最终落入法网。

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网恋这种特殊的恋爱方式,正在成为年轻人新的生活方式。而大学生之所以钟爱网恋,不外几个原因:第一,距离产生美。大学校园本来就充满着浪漫的气息,大学生又对新事物有强烈的猎奇心理,容易被网上陌生人的神秘、浪漫和新鲜吸引,陷入爱河不可自拔;第二,寻找自我。有一些大学生性格内向、敏感、抑郁、自卑,缺乏社会交往,自我价值感低,不敢向身边的女性表白情感,而网络正好给他们提供了掩护自尊、获得异性认可的虚拟环境;第三,学习压力。一些学生进入大学后成绩落后,自信心就下降,丧失学习动力;而另外一部分学生,没有学习目标,生活空虚寂寞,于是到网上寻找刺激。第四,大学生普遍有“凡事都想体

验”的心理特点,对网恋也不例外。这些因素导致大学生经常忽视了现实的爱情生活,回避真实的情感,而在网上,又容易轻易地付出情感。这也是因为他们忽略了网络中潜伏的危险。网络专家研究认为,网络世界中,人们以匿名方式出现,容易诱发人性恶的一面,许多人可能会从恶作剧开始,发展到故意搞情感欺骗。犯罪分子也会利用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网络的间接性,实施诈骗。

因此,学校与社会要干预大学生的网恋,正确的方法是:

第一,提高大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促进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健康成长。帮助大学生建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提高人际交往技能,丰富课余生活。

第二,开展婚恋教育。大学生的爱情观和婚姻观尚不成熟,需要正确的引导。

第三,加强对网站、网络公司、网吧的引导和管理,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减少其不利影响。▲

======================

参考文献:大学生“网恋”心理研究——“网恋”与传统恋爱大学生自我表露、情感体验及人格特质的比较研究_西南大学2007 硕士毕业论文;大学生网恋问题及其教育对策研究_东北师范大学2006 硕士毕业论文:

网恋失败原因及其克服方法:

1,不真诚(欺骗)

这是首当其冲,因为它极易对他人,个人,家庭甚至社会造成恶劣影响;所以,十分具有新闻效应,故而被众多媒体广泛报导。其实,现实中的恋爱也有欺骗行为,但是网络中,更加虚幻,更加隐蔽,也更加容易的手(比如有更多机会可以接触的更多幼稚的人群)。所以,那些打算骗财,骗色,因为空虚儿骗取他人感情的人群,更多的将目标投放到网络上,故而造成了网恋中的种种极端的悲剧。新闻报道,提醒大家小心,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其会使读者在潜意识中,将网络与欺骗贴上标签。心理学上,帖上标签,就会产生聚类同性的心理效应。所以,如果一个不懂网络的人,提到网恋,第一反应绝对是“欺骗”。这也导致有些真诚的人不敢在网络中交朋友。同时也因为,人们逃避痛苦的动力,往往是大于获得快乐的动力的。

对于欺骗这一点,双方(尤其是男性网友),应该主动出示其有效证件(身份证,学历证,工作证,户口本等)或其他证据,以证实其真实性。同时,也需要双方有足够的辨别真伪的能力。在首次见面时,一定要相约在人多的地方,甚至女方如果要求有家人作陪,也是可以理解的。证明现实身份这一步是十分重要的,不论你们在网络中多么甜言蜜语,有过多少承诺,证明这一步都不可忽略。

2,不懂得爱(分不清迷恋与真爱):

如果排除第一条,双方都是真诚相待,也敢于在网上交流,就又面临了另一个挑战:你懂得爱吗?有时,常常双方交流层次比较低,仅仅停留在“你爱玩什么”“今天真开心”等表面交流上,然后,就开始恋了。这往往发生在双方没有什么恋爱经验,而又受周围影响,对这个“爱”,产生好奇。可是,其又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爱,有时,再受到对方外貌吸引,而产生了迷恋的感觉(不光是早恋群体,部分成年人也是如此)。这种恋爱在现实中也是很常见的;在网络上一般还会将对方想像的更加完美。之后,这种迷恋的感觉会十分强烈,于是将其为视为真爱。即使是双方性格,本来并不合适,也会开始关怀对方,牵挂对方,开始付出,用心投入感情。这又会造成“的确真爱”的心理暗示与暂时幸福的假象。最终结果:不是有一方发现不合而忍痛分手(这是明智的);就是由“激情”或者“习惯而放不下”导致潜在危机的婚姻:这种婚姻,如果双方不能彻底改变,无法长期隐忍,很难是幸福的。双方因为爱的感觉,强迫自己和本性格不合的另一半在一起:爱情期固然激情澎湃;而漫长的婚姻期则是平平淡淡的,因感觉而结合,也会因激情退而情渐淡,形成婚前婚后巨大反差。多数婚外恋,离婚,家庭不合主要也是源于此因。

3,掩盖(潜意识/故意)

网络中,双方不自主的互相展示个人的优点,而潜意识地将缺点掩盖。造成了对方十分完美的假象。而现实社会中,本就没有完美的人,网络中期望太高,到了现实故而失望,认为对方是在欺骗,于是忘了对方的好,便已失败而告终。要知道,爱一个人,其实是要爱她的全部。

4,放弃(恐惧)

人们都是缺乏安全感,而怕收到伤害的。如果没有十分的把握,越真心,越投入,对于未知的事物,也就会越恐惧。恐惧是因为怕受到伤害,怕对方不确定,怕未来不确定。同时,对于对方给于的感情,和对自己的不确定性(由于恐惧导致),也会感到深深的内疚。由于网络的虚幻,网络的不真实,好像一切就像在梦里。看到种种负面报道,面对自己的不自信,生怕美梦破没,于是选择逃避,将美好的梦境深藏心底,因怕会醒,会破没,而不敢去实现,不敢去碰,所以最终选择逃避。

这种放弃,也是4种原因中,最令人惋惜的一种,幸福就要降临,却因“由于是网”而错过,实在令人心疼。不过,却也是合理的。网络本身的非现实性,造成本身真诚投入,梦想可能破灭的痛苦,随着时间的流逝,真的是十分折磨人的,盼望,期望,怀疑,渴望结果等待交织在一起,这种感觉本身就是痛苦的。

不过打破这一点,其实并不难,即网上转到现实,至少要相见一面,以增强双方的信心。如果,双方距离较远,男性网友应该主动与女性网友见面,因为,通常女性网友较易受到物理伤害,男性应该有勇气承担这个虚拟的风险责任。

5,客观因素:

由于网络的多样性,造成客观情况的复杂性,也就比现实恋爱呈现出种种诸多的无奈与遗憾。

举个例子:2个一般城市的小市民网上,相恋了,都很真诚,感情很好。但是,那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后会如何呢?距离是个现实的首要问题,可是双方在当地都已经有了稳定的工作,而且,小城市机会并不多,一个人去令一个地方,很难找到工作。而男方只是普通小职员,又没有能力,仅靠一个人的工资是无法养活家庭的。与此同时,双方父母看是这种情况,也很难支持,或直接反对。那么对于他们,只有两个选择,1,向现实困难妥协,放弃真爱,在当地找个人好了。2,不断奋斗,直到拥有足够的物质条件,这短时的等待与努力将会获得真正的长久的幸福。

有人会说:真爱是无敌的,如果放弃,就不是真爱。呵呵,说得不错,真爱的确可贵。只是,真爱本就难求,古人云:“ 千金易得,知己难求。”而知己是异性就更难求啦,而异性知己有时也会因为现实约束,变成“红颜知己”“蓝颜知己”,实在可惜。

所以,在那千里之外找一个知己作为终身伴侣,最终走到一起,体验真正的长久幸福,实在值得珍惜,尤为可贵。这,不但需要苛刻的内在要求(双方知己般的心灵默契;克服上述4种网恋失败原因),还要拥有,或者通过努力拥有“最终在一起”的客观条件(足够的物质资源,家人的最终承认)。条件是苛刻的,但一旦成功,幸福的收获更是巨大的。是呀,成功条件难度,总会和收益成正比的。现实中,婚姻另一半是知己者,甚少。若追求,就要有自信,面对困难,充满希望,为了梦想,放手一搏。

以上5点主要是谈的失败的原因及其克服办法(即成功条件)。

网恋之所以在国内,负面报道多,失败率居高不下,除了上述5点原因外,很大程度上,还和现在人恋爱观不成熟,真爱难求有关。现在人谈恋爱的次数,离婚率都很高,网恋,只是通过网络而相识,而有人由于自身问题恋爱失败,却将失败的原因也归结到网络中,这就也是一种推卸,逃避自身责任的做法了。网络就也成为了无辜的替罪羊。

有人说,不幸各有各自的不幸,而幸福却是相似的。如何以网络为工具,找到自己的幸福呢?

网恋的成功模式:

1,开始,对待网恋态度:

既不可轻信他人的只言片语,盲目追求浪漫,昏昏沉沉,早早的陷入其中。也没有必要由于负面报道,将网恋一棒子打死——等到来时,不知珍惜,盲目逃避,错过终身幸福的机会。

前期最重要的就是:“认真”“真诚”双方都需要的;“清楚”“清醒”至少有一方应该是这样的。

补充:开始相交原因也十分重要,因共同兴趣,遇见的,比网络相亲/先看照片/聊天室,相交的,真爱几率大很多。

2,过程:

要考虑以上失败的5种原因,以及满足分别对应的5种成功条件。真诚,成熟,理性,现实,严肃认真的对待对方。不要欺骗,无需掩饰,用心交流一些严肃话题,懂得珍惜,对自己也对对方,充满信心,坚定信念。双方通过自身努力,通过实际行动,克服现实中的客观障碍。其中,“考虑现实,回到现实,最终在一起”是关键。

3,一些补充:

网络其实只是一个媒体,“由网而恋”和“恋上了网”,是截然不同的。如果先前1,2两条(前期态度,过程)双方认真探讨,考虑,走入现实世界。最终,有所结果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而且其由于当初选择面广,条件极其苛刻,所以,回归现实后,甚至比一般的现实恋爱,更加容易获取真爱,获得幸福美满和谐的婚姻,拥有温馨的家庭。

理想的“由网而恋”真爱幸福基本模式:

兴趣——网络聊天(网络游戏)——比较投机——朋友——交心——知心朋友——严肃话题讨论——知己——现实部分资料互换(照片/电话/视频)——现实相见(相恋)——克服客观因素——最终在一起

总之,网络只是无害的工具,其实网恋的最终成功关键和现实一样,关键是分人,分清楚概念。风险与收获并存。我建议没有必要刻意在网络中寻找自己的另一半,要知道,对的人,可谓凤毛麟角。但是,如果那缘份不经意的到来,那么,请记住:千金易得,知己难求,真爱更是难寻,缘份到来,值得格外的珍惜!要充满希望,不要错过那个原本因你而生的人!

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对正在网恋中迷茫的朋友有一丝帮助。每个人不同,即使是成功的网恋,幸福结果相同,可过程也无法复制。所以,网恋中的人们,需要有信心,有毅力,坚定信念,不断努力,保持清醒,提高自身情商水平,努力拥有面对现实处理问题的能力,同时,充满希望,这样才能够获得这上天赋予的真爱缘份,最终拥有那令人羡慕的美满婚姻,享受至少一辈子的幸福人生!

 爱情是文学中一个永恒的主题,受到了历代文学家的青睐,成为经久不衰的创作题材。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社会政治的变革使爱情叙事在文学中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下面是我为您整理的大学生的情感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大学生的情感故事篇一:我的大学爱情故事

 点起一支烟,烟雾袅袅,追忆起那些残存在脑海深处支零破碎的点滴,凑在一起,我想把我们的故事写完,一个完美的结局,注定没有伤害的奇迹。

 四年前,我带着一份中学时的青涩来到了这个大学,大学对我来说,一切都是新鲜的,那时候对大学的期待很多,其中我就渴望能有一份美好的爱情。而对于这样女生很少的工科学校来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土木工程这个专业的女生更是少之又少,我们班也就四个女生。于是我渴望的爱情就变的很渺茫。

 不过老天还是眷恋我的,大二的时候我有机会遇见了你,你在城市的北边,我在城市的南边,我每次去都要坐将近两个小时的车,虽然有点累,但还是乐此不疲。记得有一次我们在翡翠湖畔散步,那时候我们刚恋爱不久,手都还没有牵过,于是我鼓起勇气问了你一句:“我可吧可以牵你的手啊”我到现在还为那时的小心翼翼而感到好笑。

 两年多来,我们一起走过了开心与不开心的点点滴滴,还记得那一次晚上我们走在路上,月光照在地上,就像一潭水,我们分不清前面有没有谁,哪知道真的有个水池,你就那样不小心一脚踩了下去,其实水并不是很深,可是你娇小的身体似乎就要完全沉入水中,我一把抱起你,你的衣服都湿了,你却还死要面子不会寝室去换。那个春天的晚上还是有点冷的,我就把把衣服给你穿,看到你狼狈的样子真是有心疼又好笑。

 过去,我们可以为了相见忍受近两个小时的车的颠簸,我们也可以为了学习忍受一两个星期的思念,我们在一起规划着我们的未来,我们要有一个我们自己的家,你为我洗衣做饭,我也帮你做点家务,我们还要一个可爱的小宝宝。我设想着有你陪伴的幸福日子;我设想着有你照顾的温馨生活;我设想着有你笑声的每个角落;我设想着只属于我们俩的空间。那该是一个多么快乐的日子啊。

 时间过的真快,两年多了,以前我们以为毕业离我们遥遥无期,而如今却不得不面对分离,有人说:“毕业典礼就是一群人的失恋典礼”,在这个六月,充满着离别的伤感,而你也离我而去。而在这个离情的时刻,谁都无法做到潇洒。

 你是否还记得,我答应过你要带你去海边,去看看大海的壮阔,站在那个最高的礁石上,感受那甜甜的海风,浅望你熟悉的脸庞,抱着你,吻着你,告诉你我有多么的爱你。

 你是否还记得,我要照顾你一辈子,我要让你做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让你感受我对你浓烈的爱。

 你是否还记得,你也说过你要跟我一辈子,我走到哪你就跟到哪。做我的开心果。

 可是你现在又在哪里,我们的山盟海誓又在哪里我们最后一次聊天,你说你还爱我,只是这个世界太现实,我们不得不低头,爱情里没有谁对谁错。你说你哭了,最后一次为我哭。你说等我结婚的时候一定要告诉你,你会祝我幸福的。我相信多年以后我们回忆当初的美好的时候,你我都会露出一丝笑容的,因为那是一段美好的爱情,一段很纯洁的爱情。

 当爱情来到的时候,我抓住了

 当时间流逝的时候,我遗忘了;当你从我视线中消失的时候,我流泪了;当车远去的时候,我明白你是最珍贵的。时光是无情的,因为我看着自己渐渐远离这个城市、远离心爱的你,我的双目早已模糊了……

 合欢花开了,又是离别的时节。虽然依依不舍,但我还是说一句:再见了,我的大学,再见了,我的爱情。

大学生的情感故事篇二:和三个女大学生的同居故事

 我和小绿,还有安子曾是大学里最活跃的人物。那时我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林子飞是高我们两届的师兄,帅得一塌糊涂,为了维持我们三个美女加才女的友谊,我们相约谁也不许爱上他。谁爱上他谁就淘汰出局。

 那时我们四个自发办了一张小报,发些风花雪月的文字,给那些失恋了没地方发泄的人提供一些发泄的机会,那还是我们自恋的阵地,我们自我呻吟孤芳自赏,林子飞说毕业他就做生意,然后给我们每个人一人出一本书。

 林子飞毕业后去了深圳,三年后他果然发了财。大学里的很多师姐师妹还在暗恋他,当然包括我们三个。

 到了我们三个毕业时,很难找到工作。风花雪月的文字救不了我们。小绿说,再找不到工作我就要给港商当二奶了,我给他读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我们说你还是省省吧。

 那时我们三个在深圳罗湖区合租了一套房子,每天出去找工作,总是焦头烂额地回来,安子说,怎么世界末日还不到啊。

 当林子飞出现在我们门口时,我们唯一想到的就是,今晚可以有一顿美美的晚餐了。其实不仅仅如此,林子飞给了我们十万块钱,让我们开个影楼。

 那时影楼刚起步,属于初级阶段,而且以我们三人的品位,应该没问题的。

 小绿一拍林子飞的肩膀,真他妈够哥们呀你。我们真是乐得心花怒放,那一晚上我们喝得人仰马翻,快乐压倒了一切,我们趁着酒劲每人亲了林子飞一口,林子飞说,我只是怜香惜玉,不忍心看美女们流落街头,什么时候你们有钱了要还我,我可是放高利贷的。

 我们在深圳的繁华地段东门开了一家影楼,影楼在那时简直就是暴利。半年内赚的钱吓了我们一大跳,那些为了爱情和青春永恒的人们简直就是一掷千金,我们请来的台湾摄影师又是最棒的,看着那些虚拟出来的笑容和柔情居然换来五彩缤纷的钞票,我们三个都懵了。

 分钱的时候大家快乐疯了,像是三个小偷在分赃,小绿说,我们请林子飞吃饭吧,林子飞是重庆人,我们请他吃水婆婆辣子鱼吧。

 大家都说好。林子飞开着名车来了,我们雀跃地出去,然后每个人的脸色立刻暗了下来,因为林子飞后面跟着一个长发美女,像极了张柏芝,我们黯然失色,像一只只失去水分的苹果,那个女孩子,也是张柏芝的年龄,不过20岁吧,24岁的我们,显得如同黄脸婆。

 好在我们极聪明,席间说着五个字以上的外国名字,把《百年孤独》和杜拉斯挂在嘴边,还不停给林子飞夹菜,不停回忆大学里的青春飞扬,安子还随身携带我们四个人大学时的照片,我们没心没肺地笑着,青春的阳光闪在我们的脸上,那时我们没钱,但我们快乐,现在我们有钱了,但我们不快乐。

 我们三个谁也没去结账。林子飞上卫生间的时候小绿骂骂咧咧,她总是像个男人似的干脆,爱他妈谁结谁结,反正我们不结。

 当然是林子飞结了账。 我们闷闷不乐地回到老巢,小绿说,从明天起我要谈恋爱了,不管是和谁。而安子一直没有说话,她是个追求完美的人,一直觉得有什么东西在等待着她,我和她说过很多次了,没有缺点的人是可怕的,比如我喜欢时装和一个人旅行,小绿喜欢美食,但是她总是觉得生活中有比这更值得追求的事情,但她一直不知那是什么,很多时候在我和小绿孜孜不倦地逛商店买打折时装时,她一个人躲在家里看书。

 还有,她文字流露出来的东西是忧郁的,如果最先有人从影楼中退出,一定是她。因为她对于太商业的东西不能接受,尽管那些恋人们亲热的婚纱照看上去很美。

 一年之后,安子走了。她说回到家乡那个城市当一个教师,她走的时候我们去机场送她,林子飞说,做得好好的怎么走了呢。这时,林子飞的身边又换了美女。但他对我们依然是好,像哥们一样。

 安子笑着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我在你的身边,而你却不知道我爱你。她是笑着对林子飞说的,那是一个流行作家说的一句话,在我们四个人都在场的情况下说出来,有点像星爷的大话西游。我们都笑了,没有人当真。

 在和安子分手告别的时候我们拥抱了她,我感觉肩膀上湿湿的,但安子分明在笑着,我们说,什么时候想我们了再回来。

 安子给我们的理由是不喜欢南方这座城市的台风暴雨,她愿意回到江南的水乡小镇去。

 没有安子的房间清冷了很多,我们的生意照样是忙,只是我和小绿不再一起回家一起吃饭,她说自己忙着谈恋爱。

 我一个人呆在屋里。有时根本住在店里,看着挂得满墙的婚纱照发呆,只有无聊的人才会照这些东西以显爱情的忠贞,那些痴情的男女怕是想不到有一天反目为仇怎么办,大概会后了悔照了这么假的东西。我不会拍婚纱照,永远。

 实在无聊,拨了林子飞的手机。我哪管他身边美女如云。接了我的电话,他惊喜地说,你在哪我和小绿在一起吃饭,她说你去了上海。

 我明白了。小绿在追求林子飞。这个重色轻友的家伙,还说我去了上海,她大概希望我从她眼前消失才好。

 小绿回来后嘻嘻地,我说,你从房子搬出去吧,你被淘汰出局了。

 我是无心的,然而她果然一个人另租了房子。我说我不是这个意思,她淡下脸来,好象是真恼了,我终于明白,女人在没有爱情之前可以好到穿一条裤子,爱情来了就全线崩溃,稀里哗啦。

大学生的情感故事篇三:谁没有过一次暗恋

 那年,她大一,人称才女的她情不自禁地恋上了班上一个坐在后排的男生。

 因为他,她成了一个单恋女生,不想告白,不敢告白,更不知该如何告白。她可以不注重他的家世,他的外表,但深陷暗恋的她却稍显自卑,来自农村、长相平凡都让她觉得自己配不上他。

 于是,她习惯了将情感寄托于文字,藏于心底,关于他的日志,满满当当地占据了她的秘密日记本。每一次进教室,她都会无意之中偷看他的位置,看看他在不在。他若在,她便会迅速扭头,生怕一不小心便露出破绽。他若不在,心里便一阵失落,一遍一遍地在草稿纸上画着卡通人形,并写上他那个尽人皆知,她却不曾唤过的绰号。

 一次偶然,她从班级群上知道了他的QQ,犹豫再三,她还是心惊胆战地加他为好友,几分钟后,电脑上显示添加好友成功,她心里一阵狂喜。但是,马上她又纠结于如何与他聊天,如何才能给他留下一个好印象。她以前从未想过,这般复杂的心绪竟也会毫无预兆地出现在她身上,她亦不曾想,谁没有过一次暗恋。

 一回生,两回熟。终于,她可以和他轻松自在地在QQ上聊上几句了。渐渐地,她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他,他的心情时时刻刻左右着她的心情,她变得有些悲喜无常了。她发现,自己的喜欢已经变得无可救药了。

 别人说,喜欢就要大声地说出来,这样才不会留下遗憾。

 经历了十几天的挣扎,在一个午后,她终于鼓起勇气,写了一条长达五百字的“短信”向他告白。她反复斟酌着每个字每个句子,尽量用最贴切的言辞述说着自己的心声。点击发送,她长吁了一口气,如释重负却又害怕地等待回复。

 ……

 十月的天空明亮得夺人泪水,听着张智成的《暗恋》,她不禁泪流满面。

 她是后来才知道,原来有个很优秀的男生一直暗恋着她。他告白,她对他说:“对不起,你很优秀,但是我们不适合。”那个男生亦陷入迷惘。

 “是我做错什么了吗还是我不够好”

 “你没有做错什么,也不是你不够好。我也曾像你一样傻傻地喜欢上了一个人,只是,他心里早已有了别人。我也和你一样去告白,他拒绝了我。那年,我唱‘金牛座的我配不上你的好’;那年,我一个人哭得不能自已。然而,我并不后悔,至少我勇敢地追求过自己的幸福。我很珍惜你我之间的友谊,我不会因此而疏远你,相反,谢谢你的喜欢,我很荣幸。”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在我们的青春之中,在爱情的世界里,在这形影相吊的记忆里,谁没有过一次暗恋,谁没有过一次青涩的思念,体验过了,便是成长,便是千金难买的幸福。

大学时期的爱情对我来说是一种非常特殊的体验,可以带来以下几方面的影响:

感受到浓烈的情感:大学生处于青春期,有着强烈的情感需求,一份真实的爱情可以满足他们内心渴望。在这种美好的情感关系中,大学生可以感受到甜蜜、柔情和依恋,这也可以让他们更加珍惜和感恩自己拥有的幸福。

学会相互包容和理解:在一段恋爱关系中,除了共同欢乐和分享,也不可避免会遇到彼此的缺点或者冲突。这时候,大学生可以在体味付出与理解的过程中学会性格磨合和相互包容,从而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感情挑战。

培养责任感和成熟度:一段良好的恋情不仅需要情感的投入,还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大学生通过处理感情关系,会在其中培养责任感和成熟度,这对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职业发展都有极为重要的帮助。

探索自我和未来:在爱情中,大学生可以尝试去了解自己内心深处的渴求和信仰,以及对未来的期许。这样才能深刻内化爱情关系的意义,并为如何应对更多可能的选择做好思想准备。

综上所述,大学生追求真挚的感情并不是过于空虚或幼稚的表现,相反地,一份美丽的、相互珍惜的恋情对于实现自我价值和成长都有积极的帮助。

我认为大学生是需要学习怎样恋爱的。因为在大学期间谈恋爱其实是人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的需要,身处众多情侣身边的我最能体会到学习怎样恋爱的必要,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为什么大学生需要学习怎样恋爱。

在高中时期有些同学就已经有了懵懂的感觉,但是因为繁忙的学业与家长老师的思想灌输很多人都止于心底还不会付出行动。所以步入大学生活以后,很多同学都希望在大学能收获一份甜甜的恋爱。更何况一进入大学校园,各种社交活动就会扑面而来,就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心动嘉宾。于是,一段美妙的爱情就这样开始。在热恋的时候可能什么都会抛弃,觉得有恋人就足够了,但是热恋毕竟要经过一个过程,就是我们从新鲜感到磨合的过程。热恋是很短的一个时候,相比之下磨合时候会很长。热恋期我们更多的是感性的对待感情、对待彼此、对待我们的大学生活,但是磨合期时我们就要理性的看待我们的生活。感性到理性的转变不光是对待恋人,在对待更多方面也会体现出来,此时我们就更需要有前辈来指引,来培养我们正确的恋爱观

清楚上大学的目的,清楚想要的结果,清楚爱情里的对错是我们作为成年人必须具备的,学好恋爱心理学这门课程可以让我们有一个好的恋爱体验。上大学不光是学习知识,更多的是学习做人的技能,学习怎样控制与释放自己的七情六欲。其实大学所要学习的各种知识都会有相互促进的作用,但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要把握一个度。其实这个度的把握是非常重要,但是刚步入大学的我们思想远远不够成熟,往往会把自己的情感扩大化,而去忽略掉真正需要注意的东西,于是就需要这样的一门课程来教大家怎样去把握这个度避免犯错,怎样理解爱情里的责任与担当

当前大学生婚恋情感教育缺失,对感情和性的认识大多停留在生理卫生知识层面,在面对感情和恋爱挫折时,容易出现偏激失控,甚至做出极端行为。很多时候会爆发一些新闻,女大学生因为吵架跳楼自杀,甚至一些人已经为人父母了还会因为夫妻吵架伤害到孩子等等这些新闻,也值得让我们深思爱情到底带给我们什么。可是当我们仔细阅读新闻就会发现,这些事情背后大部分是因为投入的感情得不到回报,于是时间一长就有了偏激行为。这又何尝不是因为自己没有处理好自己的心态,把爱情当全部,当对方有一丢丢不满意的行为就会脑补到无法挽留的地步。如果我们在这之前就接触学习如何恋爱,如何对待爱情,怎样处理恋爱问题,对爱情始终保持一丝冷静也就不会发生那么多的悲剧。

歌德曾说,这世界要是没有爱情,它在我们心中还会有什么意义!这就如一盏没有亮光的走马灯。爱情,是很微妙的一种情感,几乎每个人都无法绕过。而大学生学习怎样谈恋爱更能让大家收获一场健康的恋爱,所以大学生学习怎样谈恋爱,大学里开设恋爱心理学这样的课程我认为很有必要。

1、恋爱比例大,有调查显示大学生恋爱比例竟达到60%以上,一些新生在入学之初,恋爱就是大学的必修课,在大学里没谈过恋爱就不算是一个合格的大学生,2、恋爱周期短,频率快,大学生恋爱时间短,能坚持俩年就是极少数的了,大多数是一年或者几个月,所以,"短,平,快"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恋爱的一个特征,恋爱仅仅是追求两个人在一起时的刺激,时间长了,新鲜感过去了就要分手了,有少数大学生把在大学里恋爱看作是在经营"实验田",还美其名曰"大学恋爱是为了以后准备经验",而不是想恋爱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影响和后果。3、恋爱影响大,很多同学为了爱情放弃学习,处理不好学习和恋爱的关系,逃课很家常便饭,甚至挂科也不在乎,结果导致最后没有办法毕业,影响了自己的前程,还有的同学因为失恋了就自我摧残或者伤害对方,造成一出出校园悲剧,4、恋爱动机的多样化,为了建立家庭而恋爱是现代大学生所不赞同的,在他们心里,恋爱不必托付终身,现在恋爱的目的也不再单纯,有的为了金钱,有的为了地位,有的为了名誉,有的是为了解决一时的空虚和寂寞。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70086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