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古迹其四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咏怀古迹其四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第1张

此诗为《咏怀古迹》组诗的第四首。咏怀的是刘备在白帝城的行宫永安宫。诗人称颂了三国时刘备和诸葛亮君臣一体的亲密关系,抒发了自己不受重用、抱负难展的悲怨之情。作者借村翁野老对刘备诸葛亮君臣的祭祀,烘托其遗迹之流泽。

首联写自己悠闲从容地登上赤壁矶,紧扣题目而起。

颔联怀念苏东坡,暗用苏轼《后赤壁赋》中的"攀栖鹘之危巢",冠以"岂有",和下句"亦无"配搭,表达了不见四十年前苏东坡留下的遗迹,只见沙鸥飞翔时的惆怅的心情。 诗人追慕前贤,也许从飞鸥中感悟到了什么,便产生了颈联"鸥盟",也就是隐逸的思想,也暗用苏东坡《游金山寺》诗意──"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惊我顽"。

最后以题诗江楼为结。一代诗豪尚且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自己能当百日太守,也就知足了。话是这样说的,实际上诗人将自己的命运和苏东坡联在了一起,抒发了贤才不遇的怨恨之情。因写得很含蓄,故不易察觉。

在西安城北、渭河南岸,有一片十分广阔的地区,尽管城市建设不断从核心城区向周边扩张,这里却始终保留原生态的景观——空旷的原野,纵横的阡陌,简朴的民居——城市的发展无孔不入,却独独对这片地区保持着一种特别的尊重和爱护。这种尊重和爱护里,包含了一种十分朴素的情感,那是中国人对祖先的敬仰,对根源的追溯,对昔日荣光的深深怀念。

这片地区,就是汉长安城遗址

刘邦战胜项羽,定鼎天下后,针对都城选择问题,曾经发生过激烈的争论。最后, 娄敬 的一番分析打动了刘邦,使他最终决定定都关中,并选择了渭河以南的这片区域作为最终的首都所在地,也使得“长安”二字,成为中国人记忆中如黄钟大吕般的回响。

长安城的建设,由汉朝第一任丞相 萧何 领导,少府 阳成延 负责具体设计、施工,第一期工程是在原秦咸阳城渭南地区兴乐宫基础上建成 长乐宫 ,作为高祖刘邦的临时皇宫(后来作为太后居住的宫殿);第二期工程是在长乐宫以西,建设全新的 未央宫 和北宫。惠帝刘盈时期,又分两次修筑了长安城城墙,至此,长安城内,长乐宫、未央宫、北宫、武库、太仓、东市、西市等重要建筑全部建成,长安城初具规模。

长安城遗址地区卫星地图

2017年9月29日中午,我从大明宫遗址西门出发,沿着龙首北路西段和梨园路向西骑行。从手机地图上看,从梨园路折向北,便可以到达二环北路西段,而这条路紧贴着长安城南城墙遗址外的城壕,只要顺着这条路走,就可以到达汉城湖公园,这正是我计划中的第一站。

天色有些晦暗,远处的建筑显得暗淡而模糊。我骑着小黄车奋力前行——这条路自东向西坡度慢慢抬高,这片被称为龙首原的高地,先后成为汉、唐两个朝代建设宫城的绝佳选址地。在缺少高层建筑的古代,矗立在高地上的皇家建筑,以居高临下之势俯瞰着整个长安,显示出皇权的凛然威仪。

骑小黄车本来就颇有些费力,再加上又是上坡路,骑行将近六公里左右,双腿已有些酸软。正在焦躁之际,眼前出现了一块指示牌,告诉我汉城湖公园的方向,心中一喜,赶紧按照指示右转。

后来在百度地图上复盘的时候才知道,此时我已经骑行到梨园路和二环北路的路口了,而其实我本来可以在梨园路和桃园北路交叉路口时就向北走,这样可以节省一大段路,如下图所示。

橙色线条为我的骑行路线,图右方黑色箭头为更近的路线

右转后就上了二环北路。这是一条快速通道,车辆川流不息,并且没有任何通道可以过街。本来应该可以看见马路对面的汉城湖(实际上是城壕),但是对面沿路被高大的路政牌遮挡了,无法看到任何景象。继续向前骑行,看见一座人行天桥,因为担心前方仍然无法过街,选择了推着小黄车从人行天桥上通过。(上图所示)

李上壕人行天桥,推车上桥不容易

过桥后继续前行。汉城湖公园的入口到底在什么地方?除了知道大致的方向,这时我心里还是一点概念都没有,只能边走边看。前路未知,茫茫车流从身边呼啸而过,天地之间仿佛只有我一人茕茕独行。虽然已经来过西安好几次,然而对我来说,这毕竟还是个陌生的城市,此时的心境,颇有些天涯孤旅的味道。

路边忽然出现了一通石碑,上面写道:唐代梨园遗址。周围荒草萋萋,碑身也被人用红漆喷涂,显得异常扎眼。石碑后面是一道大铁门,看上面的标牌,原来是一个回民的公共墓地。据说梨园本是唐宫廷禁苑,苑中种有梨树千株,每到春天,繁花胜雪,此时玄宗带领梨园子弟演奏《霓裳羽衣曲》,杨贵妃便在梨花漫天飞舞的花瓣中翩翩起舞……

继续向前走。

从天桥向前,又骑行了一公里,见到路边一行下行的台阶。探头看去,台阶的尽头通向一条南北走向、宽约十米左右的路,顺着路往前看,一座桥正可以直接穿过汉城湖,心中大喜,抬着小黄车“蹭蹭蹭”下了台阶,径直向前骑去。过得桥来,桥头的右手边一个小小的庭院,正是汉城湖公园的西入口。

汉城湖公园是一个免费的景点,面积很大, 不过我想看的只有三个地方,第一是汉城墙,第二是覆盎门,第三是城墙东南角遗址。

从西门入口进去,其实就已经在城墙根下了。隔着铁栅栏,可以看到城墙已经被各种各样的植物覆盖,绿意盎然,充满了勃勃生机。

冷兵器时代,城墙和城壕是城市十分重要的防御措施。然而萧何在营建长安城的时候,只建设了城内的宫室,没有建筑城墙,这也许和汉初百废待兴、民生凋敝、国家财政空虚,实在没有余力有关。根据史书记载,汉初,皇帝驾车甚至找不出四匹同样毛色的马,而百官公卿只能乘坐牛车上朝。

因此,汉长安城的城墙一直要拖到惠帝时期才开始建筑,从惠帝元年(公元前194年)开始,直到惠帝五年(公元前190年)结束。《汉书·惠帝纪》记载,

期间一共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修筑。惠帝五年九月,工程竣工,惠帝决定“赐民爵,户一级”,以示庆祝。

根据陕西省测绘局的测量,汉长安城的城墙总长度约为251公里,城域面积为3439平方公里,在当时的世界上,这是绝无仅有的城市规模。长安城的面积是公元300年建造的罗马城的25倍,是公元447年建造的拜占庭的287倍,是公元800年建造的巴格达城的113倍。

绿色植物下,就是城墙遗址

城墙遗址局部,可见清晰的夯土分层

城墙为版筑夯土,简单来说,就是在木制的夹板中间填入黄土,用杵层层捣实,然后撤去夹板,就成为墙。如此巨大的工程量,在当时的简陋的技术条件下,需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财力,如今已不可想象。站在祖先们伟大的遗迹面前,除了崇敬,再无其他。

城墙东南角的角楼遗址保持较好,在城墙上,可以看到有高大的夯土堆。不过向上走的通道被锁住了,无法登高远望。其上有一尊将军塑像,手握大宝剑,默然伫立,不知道是汉朝的哪位名将。

覆盎门是长安城南城墙从东数第一座城门,其北面正对长乐宫,城门遗址距离长安城东南角大约一公里左右,现在已经是完全无迹可寻了。从位置判断,大约应该就位于汉城湖公园西入口处。我之前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讲述汉武帝时期的巫蛊之祸,当时太子刘据兵败之后,便是从此门逃出长安城。往事越千年,人事和地貌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空间却仍然是那片空间。站在西门入口处那条向北的路边,脑补一下两千多年前太子刘据从此门中向南出逃的慌乱场面,不禁心有戚戚。此时此刻,我觉得史书中的记载不再是冷冰冰的文字,而是仿佛可以伸手触及的鲜活景象。

这里也许就是两千年前刘据出逃的覆盎门所在地

沿原路返回西门入口,继续向北前进,这是一个叫做“阁老门”的村子,村名古意盎然,应该有典故可考。从地图上判断,阁老门村所在的位置,应该就是长乐宫了,可是看着周围熙熙攘攘的人群,鳞次栉比的店面,谁能想到,两千年前这里是雄伟壮观的宫殿楼台呢。刘禹锡写诗说,“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只有真正站在了遗迹之前的时候,才能发出如此充满历史厚度的感喟吧。

刘邦在世时,一直在长乐宫工作、生活。高帝七年,宫室初成,在长乐宫气势恢宏的前殿上,刘邦以叔孙通制定的朝仪朝会群臣,《史记》记载,“自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肃敬”,“於是高帝曰:‘ 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 。’”。高帝十一年,吕后在萧何的策划下,斩淮阴侯韩信于长乐宫钟室,从此,“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成语,从这里一直流传到现在。

由于时间紧张,没有在这里继续探访下去,转而向下一个目的地:未央宫进发。

阁老门村街景

未央宫遗址在长乐宫以西,具体怎么走,我又犯了难。从地图上看,在进阁老门村之前,有一条小路向西蜿蜒而去,常识判断,这条路应该可以通向未央宫遗址。我跨上小黄车,从这条路向西骑行。可是没骑多久,高德导航里志玲姐姐温柔的声音提示我要左拐,而左手方向却无路可走。保险起见,选择了原路返回到北二环路,从另一条路前往。悲催的是回家在电脑上看百度的卫星地图,沿着这条路继续往前走,的确是可以通往未央宫遗址的,又走了段冤枉路。

回到北二环路后,根据志玲姐姐的温柔提示,沿着洛门路向北,前往未央宫遗址(此路其实与阁老门村前面的那条向西的路是相通的)。在北二环路上,看到了“汉长安城遗址”的大幅指示牌,心中十分激动,不顾腿酸膝盖疼,继续向前骑行。此时已经是下午两点半,必须要抓紧时间了,未央宫遗址可是足足有六个故宫大小呀,真怕来不及参观。

这条就是充满乡土气息的洛门路,车来车网,灰尘漫天

从洛门路直走,又过汉城湖,第一个路口左转,车辆渐渐稀少,路旁垂柳如荫。据说,汉长安城中道路两旁遍植柳树、杨树、榆树等各类树种,绿荫遮天蔽日。这路边的柳树,也许也是在向当年的长安城致敬吧。

一路前行,终于看到了门岗和“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保护区”的巨大标牌,到了!

从此门进去,便正式进入了未央宫遗址。此处要特别说明的是,第一,不要门票;第二,小黄车可以顺利进入;第三,路面变成了细碎的石子路。

进门之后,满眼是一望无际的原野。是的,一望无际,原野。所有的地面建筑全部荡然无存(这是可以想见的),四处绿草如茵,渺无人迹,原野苍茫辽阔,天地之间空旷无极,好像只有我一个人存在。这情景极大地震撼了我,脑子里瞬间涌出了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我骑上小黄车,沿着这条路继续向北前进。从地图上看,这条路的左边是未央宫东宫墙,再往前应该就是未央宫的东宫门,门口有高大的东阙,双阙对立,威严地守护着未央宫。

进入东宫门以后继续前行,在第一个路口右拐再左拐,就到了椒房殿。

椒房殿是皇后居住的宫殿,传说其殿中墙壁以椒(一种香料)和泥涂壁,使屋内呈暖色,散发出清香,故名。这座宫殿在著名的未央宫前殿北面约300米处,目前已得到考古发掘,并修复了基址、标注了殿内各功能区以供游人参观。汉武帝的皇后、大将军卫青的姐姐卫子夫,曾在此殿中居住,江充带领军士在椒房殿中遍地挖掘以求偶人,终于酿成了震惊天下的巫蛊之祸,卫子夫最后被迫自杀。

从椒房殿遗址望前殿遗址,这是皇后对皇帝的守望

椒房殿遗址

从椒房殿往回走,往左手边,也就是往北方向,是去石渠阁和天禄阁;右手边往南是去前殿。考虑到最后要从前殿出城,我决定先去石渠阁和天禄阁。小黄车在碎石子路上骑行得异常艰难,有几次我不得不下车推行,在经过一下午长时间的骑行以后,膝盖也非常难受,毕竟已经到了不惑之年,真的是不服老不行了。

天禄阁、石渠阁据说是由萧何主持修建,刘邦攻占咸阳以后,萧何收秦朝的图书档案,就收藏在天禄阁和石渠阁中,许多著名学者都曾经在这里查阅资料、研讨学术问题,实际上这里相当于是西汉的皇家图书馆、档案馆和学术研究中心。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说自己“紬史记石室金匮之书”,相信他查阅资料的地方,应当就在石渠阁和天禄阁中。汉成帝时,学者刘向、刘歆父子先后在天禄阁中整理校勘图书,今天天禄阁前有后人所立的刘向塑像,表示对这位学者的怀念。

石渠阁遗址

天禄阁遗址

历经两千多年的沧桑,这两座赫赫有名的学术圣地,如今只剩下两个孤零零的土堆了。站在夯土台基跟前,不由得想象起当年大师如云、文采风流的场景。

正在感慨的时候,身后来了一位推着保洁车的保洁员大哥,他指着石渠阁的夯土对我说:“都在底下呢。”

我一惊,转过身来,他看我一副不明所以的样子,又补充了一句:“宝贝都在底下埋着呢。”

我笑了一下。也许,他是把这个土堆当成古墓了吧,又或者,真像他说的那样,这土堆下埋着宝贝,埋着先贤们睿智的目光,这目光透过两千多年的时空投射到我们身上,问我们,像黄土一样又厚又重的传统文化,我们到底继承了多少。

回来检视地图才发现,错过了少府遗址

从石渠阁原路返回,沿着大路径直往南,向前殿方向进发。

前殿是未央宫的主体建筑,是举行皇帝登基、大婚、发布诏书、接受朝谒、庆贺寿诞、驾崩入殡等重大活动的场所,规模宏大、雄伟、壮观。《史记》记载,未央宫建成以后,汉高祖刘邦在前殿举行盛大的仪式和宴会,大宴群臣。在宴会上,他得意地以玉制的酒杯向太上皇,也就是他的父亲刘太公祝寿说:“老爸,您以前老是认为我是个游手好闲之徒,不能置办产业,不如刘仲(刘邦二哥)。如今您看看我的产业和刘仲的产业相比,谁的更多呀?”殿上群臣见此情形,都高呼万岁,刘邦于是大笑,心情十分舒畅。

未央宫前殿见证了西汉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的发生。比如说“诛吕安刘”之变中,吕产不得进入前殿,在门口徘徊,被朱虚侯刘章追到郎中令府中杀死;新莽末年,赤眉军攻入未央宫,王莽从前殿中仓皇出逃,被追至前殿南边沧池中的渐台上杀死。

今天,前殿遗址的高大台基依然耸立在未央宫遗址中,俯视着整个汉长安城。

从前殿遗址的最南端拾级而上,除了依次升高的夯土台基以外,举目四望,再也看不见那巍峨高耸的宫楼殿堂。“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繁华凋零,只剩下那松柏森森、绿草茵茵。当年皇帝举行盛大朝会的地方,如今变成附近村民下棋、放风筝、溜娃、聊天的休闲场所。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至此,未央宫遗址的主要景点已经全部走过了。因为时间关系,还有一些遗址没有走到,不过,世上本来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留下一点遗憾未必不是好事,来日方长,以后有机会还会再来的。

离开未央宫前殿,骑车向西到章城门(西面城墙从南数第一个城门),再折向南,从一个小豁口中越过城墙,绕过城墙西南角向东,沿着城墙骑过一段长长的、荒无人烟的小道,到西安门前。

回望来时路

西安门是南城墙从西数第一座城门,有大路直通向未央宫前殿东侧,从遗址的布局来看,可以想见当年的恢弘气势。东汉末年,司徒王允联手吕布诛杀董卓,便在此处。回望西安门,终于要向汉长安城遗址告别了。心中既有遗憾,也有多年夙愿得偿的喜悦和满足。在西安门前同样以夯土筑成的遗址碑前,我拍下了陪伴我整整一个下午的小黄车,你也辛苦啦。

傍晚的西安,露出久违的蓝天白云,抬腕看表,正好五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70743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