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孔子与孟子关于君臣关系的基本观点

如何理解孔子与孟子关于君臣关系的基本观点,第1张

第一 贤臣的重要性首先,国家的大小事务靠一个君王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为一人之明,不能遍照海内,故立三公九卿以辅翼之。”[1]一个国家的地广殊俗,也不能以完全统一的制度来管理,也需要立诸侯以教诲。“金之势胜木,一刃不能残一林;土之势胜水,一掬不能塞江河;水之势火,一酌不能救一车之薪。”[1]群贤毕至,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对国家事务分别管理,也可以分区域根据不同的地域特色进行分别有效的施民教化。可见有良好的领导团队是成功的一半,有助于治国之道最终达到平天下的盛况。其次,贤臣仁卿即是贤师又是良友。君臣的关系应当像朋友一样互相帮助和学习。当朋友做的不对的时候,一方可以直言不讳地提出,而另一方则要根据实际判断的正误予以调整。“君子察实,无信谗言。君过而不谏,非忠臣也。谏而不听,君不明也。”作为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必定“一心同归,背贪鄙,向仁义,”“乘众人之智,即无不任,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君明臣明,域中乃安。”在文子看来,之所以求取君臣之间相互协作,而不是追求君王对下级的控制,其实质就是为了能够通过上下级协作关系的形成,实现君臣之间的关系和谐,获取和谐价值,使治国大略能够始终本于道,遵循道。第二 如何选择好的人材首先,择良不择同。纵观我国历史,很多盛世都是由于帝王听信谗言而草草结束,可见帝王首先也是有正常情感的普通人。圣人执道,往往以类相求。但我国有句俗语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可见,王者的德行是具有风向性的作用的。“圣人_阳,天下和同,_阴,天下溺沉”。因此圣人在选择贤臣的时候首先应当抛开个人的情感因素,“故圣人举贤以立功,不肖之主举其所与同。”不能根据与自己的亲疏关系而决定贤者的官职大小。而应当客观公正地选择有智慧有能力的人辅佐治国,为民服务。其次,不以身份论能力。在古代封建社会世袭制是官僚制度当中很大的一个部分,因此一个人的出身往往直接影响到这个人一生的社会地位。昏暗的君主往往疏远身份低下的人,使贤能的人不能谒力尽忠。但是,文子说“使言之而是,虽商夫刍荛,犹不可弃也。言之而非,虽在人君卿相,犹不可用也。是非之处,不可以贵贱尊卑论也。其计可用,不羞其位。”君王应当重视智慧的得当而不是身份的高贵。再次,因材料而用。对于优秀人材的分配,应当因其资而用之也。“有一功者处一位,有一能者服一事。力胜其任,即举者不重也。能胜其事,即为者不难也。圣人兼而用之,故人无弃人,物无弃材。”对社会不同层次的英俊豪杰,都应当以大小之材分配他们职务,由本流末,以重制轻,能者多劳。从另一方面也要根据众臣不同的特长来分配职能,擅长文职的官员被发配去抵抗外来侵敌,不仅不能起到应有的防御功能,而且很可能会有相反的效果。即使都是擅长武力的将士,擅长理论指导和参与实战经验也都会使同一件事情产生不同的结果。因此,“使贤者尽其智,不肖者竭其力,”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本性里最擅长的部分,这才是用人之道。第三 如何处理君臣关系首先,君臣和。君臣一气,“国有贤臣,折冲千里。”[1]君与臣的关系应当是“主与之以时民报之以财,主遇之以礼民报之以死,故有危国无安君有忧主无乐臣,”主对下仁,则下对上义。钓鱼不能没有诱饵,打猎不能用空器招引。主对有功之臣给予利,恩之所加,臣则不遗余力地回报于主恩。统治者有统治者的社会角色,下属有下属的社会角色,只要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各得其所,那么上下级关系就能和谐。其次,分工明确。君与臣的关系不能本末倒置,文子讲治国当中的君臣关系,比喻为车轮中车毂和众多车辐的关系。“故号令能下究而臣情得上闻,百官修达,群臣辐凑故号令能下究而臣情得上闻,百官修达,群臣辐凑,”王者犹如构成车轮的中心插轴的虚空部分,诸臣百官则是均匀聚集于车毂周围的众多轮辐。“三十辐共一毂。各直一凿,不得相入,犹人臣各守其职也。善用人者,若_之足,众而不相害。”从上下级职能分工上说,车毂是虚空的,这是道家所提倡的无为守虚,车辐为实有,百官之事,各有所考,众臣受到车轴与轮胎的限制但却起到上承下行的关键作用。王者表面上是一个虚空无为的态度,实质上起到宏观调控的重要作用,使上下级之间形成车轮毂辐的关系,相互协作和限制,形成一个坚不可摧的体系。再次,无亲疏,赏罚明。在具体处理为政治国的事务当中,由于天灾人祸的客观原因往往出现不能预见的后果。此时的君王要保持本性的清静“喜不以赏赐,怒不以罪诛。”国家的治理有明确的赏罚制度,但却从未使用,说明这个国家是符合“道”的。“赏不当功,诛不应罪,则上下乖心,君臣相怨。”但君臣应当与百姓为同一准绳,赏功罚罪应当明确,功过分明。不能因为小的错误而埋没功劳,也不能因为有功就对大的错误不惩罚。这不仅是一个国家制度的完善,更重要的是领导群体对平常百姓的榜样示范。从总体上说,“知贤之谓智,爱贤之谓仁,尊仁之谓义,敬贤之谓礼,乐贤之谓乐”。君王要通过对贤者的考察认知,根据其不同的才能予以分配,以一种合作伙伴的身份尊敬贤者,自身无为无求,在制度范围内给予贤臣于更多的执行空间,使其发挥更多的协作功能。这样才是真正的君臣之道,这样的关系和谐发展,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来源:俪人·教师版

唐·李白《行路难(其二)》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功业的渴望,流露出在困顿中仍然想有所作为的积极用世的热情,他向往象燕昭王和乐毅等人那样的风云际会,希望有“输肝剖胆效英才”的机缘。

篇末的“行路难,归去来”,只是一种愤激之词,只是比较具体地指要离开长安,而不等于要消极避世,并且也不排斥在此同时他还抱有它日东山再起“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幻想。

原文: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狗赌梨粟。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篲折节无嫌猜。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行路难,归去来。

译文:人生道路如此宽广,唯独我没有出路。我不愿意追随长安城中的富家子弟,去搞斗鸡走狗一类的赌博游戏。像冯谖那样弹剑作歌发牢骚,在权贵之门卑躬屈节是不合我心意的。当年淮阴市人讥笑韩信怯懦无能,汉朝公卿大臣嫉妒贾谊才能超群。

你看,古时燕昭王重用郭隗,拥篲折节、谦恭下士,毫不嫌疑猜忌。剧辛和乐毅感激知遇的恩情,竭忠尽智,以自己的才能来报效君主。然而燕昭王早就死了,还有谁能像他那样重用贤士呢?世路艰难,我只得归去啦!

扩展资料: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李白本是个积极入世的人,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大事业。可是入京后,他却没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

《唐宋诗醇》以为《行路难三首》皆天宝三载(744年)离开长安时所作,詹锳《李白诗文系年》、裴斐《太白乐府举隅》从之。郁贤皓《李白集》以为前两首作于开元十九年(731年)前后李白初入长安追求功名无成而归之时,第三首作年不详。

原文

323 子语鲁大师乐①,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②;从之③,纯如也④,皦如也⑤,绎如也⑥,以成⑦。”

注释

①语(yù):告诉,作动词用。太(tài)师:太师,乐官名。

②翕(xī):意为合,聚,协调。

③从(zòng):放纵,展开。

④纯:美好、和谐。

⑤皦(jiǎo):音节分明。

⑥绎:连续不断。

⑦以成:以之而成,即以从之纯如、皦如、绎如三者而成。

翻译

孔子给鲁国乐官讲奏乐过程:“奏乐过程是可以了解的:开始演奏时,各种乐器合奏,声音宏亮而优美,听众随着乐声响起而为之振奋;乐曲展开后美好而和谐,节奏分明,连续不断,如流水绵绵流淌,直至演奏结束。”

解读

重视礼乐精神

在孔子的眼中,音乐与为政的道理是相通的,好的音乐不但可以滋养人的性情,还能起到改变天下风俗的作用。倘若人们整日里听着靡靡之音,思想处在一片混沌之中,那么这个国家就会出现问题,埋下动乱的种子。若是音乐之中透着一股浩然正气,必能是让人心生振奋,对美政良俗的形成有着不小的影响。而孔子所处的时代,已是“礼崩乐坏”,这让他非常痛苦伤心。就连当时掌管乐的鲁国大师,也对乐的精神不甚了解。孔子实在看不上去了,便予以指点,期望能把礼乐精神传承下来。

事实上,从古至今,人们都非常重视礼乐制度建设。在古代,君主主持的祭祀、节日庆典、皇帝及太后的千秋节、君臣朝会、皇帝出巡、接见外国使节的朝觐、科举放榜传胪、送将士出征、将军凯旋献俘等重大事务中,对使用的礼乐都有明确的规定。不仅如此,同一个仪式中,开始、中间、结束时所应使用的礼乐也同样有着明确的规定。在不同场合使用的礼乐,与这一事务的性质相结合,能起到烘托肃穆气氛、熏陶君臣情感、振奋与会者精神的作用,能使相应的国务活动显得庄严隆重,对君臣礼仪和政治伦理形成和强化、政治秩序的稳定运行,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当今,国家重大典礼中的奏国歌、欢迎外国***时的奏乐、升旗仪式时奏国歌,其实都是古代礼乐制度的遗存。

此外,音乐是人们真情实感的表达和内在感受的真实流露,人的喜怒哀乐等各种心情在音乐上都具有不同的表现。古人云:“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也就是说,由于音乐有着情感化的特征,所以可以间接地反映民风民情。统治者会通过民间音乐所表达的情感来调整相关政策。反过来,音乐也“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易”,具有教化人民的作用,所以,统治者应该积极运用或倡导某种礼乐,引导民风民俗。这就是孔子强调的“乐与政通”了。

第一位以爱情比喻君臣关系的指的是汉哀帝和董贤之间的关系。现在有一个成语叫“断袖之癖”。形容的就是他们之间的关系。

《汉书·董贤传》:“常与上卧起。尝昼寝,偏藉上袖,上欲起,贤未觉,不欲动贤,乃断袖而起。”

翻译过来就是汉哀帝和董贤一起午睡,等到汉哀帝醒过来,要起床的时候发现董贤还没有睡醒。还压着他一角衣袖,汉哀帝又不忍心叫醒董贤,所以拿了一把剑把自己被压住的袖子割开了。可见汉哀帝对董贤的爱之深。

将军令(将军令(耽美小说))

作 者:偷偷写文

简介:

《将军令》,作者偷偷写文,在晋江文学城连载,已完结。君臣,强强

忠诚的界限是什么,隐忍承受是人生最正确的选择吗?

当他一步步走上与自己预想的人生全然相反的路,那其中最重要的缘故来自谁?

爱情之于恨,之于人性,终究是抵抗力弱了些。陈则铭与萧定之间,是爱,是恨,是恨多于爱,是爱多于恨,还是爱恨交缠刻入血脉难分难辨?

——他们以这样一种惊心动魄的姿态存在于史书写不到的角落里。

经典耽美君臣文,大气磅礴,情感细腻生动,一曲动人的君臣人性史诗。

评论

评论一:“入木三分”赞好文!——评耽美小说《将军令》

作者:小草

曾对朋友说,我对网络文学不感冒。的确,看多了经典精彩的名著大部头,再来看一些浮躁苍白、无病呻吟的小儿女情长的矫情文字,我便会感觉无聊和无味。

曾经看过不算多,但也不算少的耽美文字,同人故事;但是大多数也不过是自己闲得难受,娱乐娱乐的,看着玩玩,看完了也就忘完了,能留下印象的不多,而能称得上喜欢的,就更少。

但是,当某一天,我依旧怀着娱乐心情和无所谓的态度,来看这一篇《将军令》的故事时,我忽然身不由己的“陷落”了进去。字字句句——与其说是,看在眼里,还不如说是,铭心刻骨!不知不觉的,就让它们钻进自己的肺腑之中了。

(一) 陈则铭。

“隐忍”——是我很喜欢的一个词。

细想起来,它甚至是我爱看耽美故事的一个最大的潜因。

我们看到一个人流泪的时候,我们可能会为他感到难过。

但是当我们看到一个人拼命的忍住眼里的泪,抑住心里的泪的时候——我们更会为他感到心碎,和心疼。

当一个脆弱的人,忍受隐痛的时候,他就是一个最强大的人。

而当一个强者,强抑心痛的时候,他就有一颗最堪怜的心。

悲悯和敬佩之情,感动和怜惜之心——居然可以同时被他引发。

《将军令》中的“陈则铭”,就是这样一个让我爱怜痛惜的人。

文中陈则铭为了代替属下众人承受责罚的一段,写的就极其触动我心——

面对皇帝盛怒之下,重责难免,他说“此事乃臣一人之过,自当一人承当,请陛下饶过诸多当值卫士。”

“面对马鞭高高扬起,带着“啪”地一声脆响凶狠地落下来,陈则铭背向皇帝,身体不为人觉察的颤抖了一下。白色中衣上立刻渗出一条血痕,渐渐扩散。”

虽说是铁骨铮铮的硬汉子,毕竟是人身肉长的躯体,面对如此凶狠的鞭打,说“面不改色”可以,说“皮肤不改色”却不能——“身体不为人觉察的颤抖了一下”,就这么短短的一句话,就令看者动容,仿佛这一鞭子是抽在了自己的心上。忍不住颤抖的是一个脆弱的躯体,拼命忍受这痛苦而不肯讨饶的,却是一颗倔强、强硬的灵魂!

写的是皮鞭下颤抖的身体,却看的人心魂震撼!

隐忍着肉体和精神上的双重痛楚,散发出不可压制的个性强大的魅力,和自我牺牲忍让的美德美性。

看的人不忍心,却又打动了心,就这么生出一种令人心疼爱惜的悲情之美——我认为,这是我之所以迷恋陈则铭这样的小受的原因,这也就是“耽美精神”的魅力之所在:

痛+隐忍=美

他越痛,他越忍,我越能体会到他忍辱身躯中的强有多强,和以牺牲换来的情有多深。

若没这份傲骨的,看着他就爱慕钦佩了起来,觉得这一下他代自己挺直了脊梁。

若有这份傲骨的,看着他就感同身受,共鸣起来,自己挺一挺脊梁,越加觉得坚定无悔。

就这样

看他

咬紧牙关的挨了鞭打

倔强沉默的长跪不起

泣泪心痛的忍辱承欢

……

就这样,他心里的每一次伤痛,都刻进了我的心里。

他骨子里的执著和不屈,都刻进我的骨子里。

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在平时的生活里,很多时候也在深深隐忍的缘故。

当我渐渐走进陈则铭的心里深处的时候,我竟然感到一种跳出“阅读者”的特别喜悦和激动。

看他隐忍着,犹如我自己的隐忍。

看他痛,我也痛。

说句很不合适的话,我犹如被他附了魂。

或者说,我把自己的心魂,放进了这个名字——“陈则铭”。

故事中的人物,逼真鲜活的令人难以置信——因为,文字过处,我们不知不觉,已经打开了他的心门,走了进去,越来越深,难以自拔。

甚至于后来,他的深深的恨,他的狂暴报复,我都不能很冷静,很旁观者的去看了。

看似反攻爆发,实则却是一种“更深的隐忍”——惨烈,无奈的,换了一种形式发作出来罢了。

当他对对方施暴逞凶的过程中,我们能体会到那覆盖欲望快感和复仇亢奋的另一种更深沉的情绪——那和“深恨”不相上下,分庭抗礼的“深爱”,披上了恨的外衣,铺天盖地,席卷而来。

正如一句戏词唱的好——“爱愈深,恨愈深,爱恨交织折磨人!”

让我想起英国小说《呼啸山庄》,那刻骨铭心的爱的表白,是狠命的撕扯着头发的剖白心迹,是配上一条性命来表达的爱的心声!

从故事里面跳出来,看看我们自己——有多少时候,是爱到不能爱的?甚至,从爱他到恨他的?或者大多数人,还是选择形同陌路吧——毕竟,愿意拿自己的生命来爱来恨,洒泪流血的倾尽全部的人,还是越来越少了。理性导致这个世界冷漠,但总有还残存热血痴情的不甘心的人,在现实里面得不到实现和报偿,便只有到这虚拟世界里来寻求一份情感寄托和心灵慰藉了吧。

不过现在这样能让我们寄托心怀的文字,也并不多见了。

所以,这篇《将军令》,才能看得我这样百感交集,如获至宝!

陈则铭,他是一个“隐忍者”的身份,如我们所有隐忍者们一样,痛着,挨着,爱着,恨着——我们不说,但是他替我们说了那隐忍的有多深,爆发的就有多烈的心底私语。是角色,也是读者,也是作者。

大家的心里都有一份不为外人所知的自留地,都需要这个,如开闸泄洪,引流灌溉。

让自己心里隐忍不发的一颗种子,趁机发了芽,借着心痛的血液,开出最美的花来。

我很感谢的,就是《将军令》给我们一个走入人物内心的机会,也是走进自己内心的机会。

让所有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痛和美勾结起来,销魂醉人的畅快一次。

在别人的故事里,流下自己的眼泪——这就是编故事和读故事的最高境界了吧。

(二) 定“君”。

如果说,陈则明的魅力,是让我深入到他的内心深处,感受到那种隐忍之下倔强不屈的“个性魅力”的话。

那么,定“君”打动我的就是“气质魅力”。

《将军令》中的皇帝定,是我感觉最有魅力的一个皇帝。

从一出场,高高在上的皇帝,到后面,被打入冷宫,无人问津的废帝——自始至终,这个人身上都带着一种非常难得的高贵和威严。

他的高贵,他的威严,不是依仗华丽服饰和嚣张气势。

而是他那看似慵懒淡定的神情,不怒自威的气息,和他即使在身心都被践踏到最低层的时候也不肯放弃的嘴硬,没有什么比心里的强更强。

他是一个攻,是一个强攻,即使沦落到阶下囚也不会输掉自己的心的气势的真正王者!

而越潦倒凄凉的时候,最惨烈悲情的时候,越能感觉到他隐隐不灭的骄傲和尊严,越能感觉到恶劣处境也不能压垮的他的强——真正的强。

这让最不喜欢看反攻的我,也能接受它。因为被攻倒的攻,依然是一个骨子里的强攻——这才是最让人感叹所在。

抛开耽美不谈,在生活里面——这样的“强”,依然是最震撼我心,折服我的心的。

没有什么比心底的强,生了根一样的强,更强。

(三) 文笔。

《将军令》的文笔,非常好。妙笔生花,字字珠玑。我就不多说,只举小小一例——

“果然那小皇帝看着他不说话,眼中一片冷冰,似是有些恼怒。隔了半晌,才道:“还不过来与朕宽衣,难道是要朕伺候你?”

陈则铭低了头,跪着不动。此刻他既不能走,却也不愿就范,心绪茫然,不知应对,只能倔强又无力地坚持。明明是个猿背蜂腰的成年男子,这一刻那跪倒的身躯却突然显得有些单薄。

皇帝笑了一声,“所谓孝子啊……” ”

当时第一眼看到这一句话,短短的一句话,没有几个字,却一下把我给镇住了——

“明明是个猿背蜂腰的成年男子,这一刻那跪倒的身躯却突然显得有些单薄。”

他没说话,没动作,只有一个犹如雕像一样的静止姿势——“跪倒”——却让我心里一下子颤抖,心疼得不得了!

“猿背蜂腰”——“跪倒的身躯,显得有些单薄”

何其明显的对比,这其中的分量落差,让人掂量的心疼——家人情,臣子义,担在七尺男儿身,压下去,不堪重负。

无论压没压垮,都是重的让人喘不动气,痛的让人回不了神啊!

那一幕,看似国画白描一样的速写线条,寥寥几笔——就有如有人捉刀雕刻一样,深深的刻在了读者心里。

成雕像了,定格,烙印。

痛哉,美哉,疼惜哉。

那感触都再也难以抹去了。

《将军令》中诸如此类的绝妙句子,还有很多,或缠绵激荡,或惨烈情殇,或澎湃淋漓,或凄切断肠……都是让人看了又看的好,我就不在此赘言了。

不但写的美,而且写的把心都搁了进去。

那文字,便有了灵魂。

便看的人心颤起来了……

(四) 从耽美世界走出来

抛开耽美不说,抛开攻受不说——我还是很喜欢这个小说。

人物塑造得太好了,有血有肉——读者能从故事情节,攻受感受的表面,较深的随之“潜入”人物的内心深处。

一次,当时的皇帝要到北郊去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辞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雕刻的工人在雕刻时非常惊奇,王羲之写的字,笔力竟然渗入木头三分多。他赞叹地说:“右军将军的字,真是入木三分呀!”

人家所谓“入木三分”,我更想说这是“入心三分”吧!

当文字带领我们潜入文中人物“内心”,令我们不能自拔的时候,一切赞美之词都忽然失色——我们只能在心底由衷的感叹一声——好文!

爱,恨,维护,毁灭,矛盾,挣扎,征服,受降,痛,再爱——这是陈则铭,也是我们每一个爱过的人,的必经心路。甚至超出爱情的范围,涵括整个一生。

从耽美故事里走出来看我们自己的这个世界,忽然感觉,有时候,我们就是故事中人。

评论二:几步相望的君臣 有怎样的用情至深

作者:起灵 · 张

  

这是一段关于君臣的爱恨情仇。——前言

文案——

忠诚的界限是什么?

隐忍承受是人生最正确的选择吗?

当他一步步走上与自己预想的人生全然相反的路,那其中最重要的缘故来自谁?

关于陈则铭

——“我要上战场……到战场上出生入死,成就万古功名,血雨腥风里来去自如,马革裹尸也不悔当初!!”

他是典型的忠臣良将——如果他没有恨上萧定的话。

陈则铭无疑是忠诚的。萧定曾说他的忠诚是盲目的。君为臣纲,陈则铭从小便信奉如是。直到萧定推翻了他所有的忠诚与隐忍。

高郁曾说,若不是有爱存在,没有哪个男人甘愿雌伏于另一个男人身下。陈则铭却是忍着的,因为萧定是他的君,以及这般可救得陈父的命。

陈则铭知道他是明君,于是将自己所有的忠诚与信任给了萧定。即便是萧定最为恶意的折辱,即便是杨梁死后才得到的出征的机会,即便是萧定给的最少最少的兵马,即便是萧定无法遮掩的仇恨,即便是萧定横刀夺爱,陈则铭都一一忍受。但是这一切都只在萧定设计之前。用计使得陈则铭亲手烧死了他的表妹。他怒不可遏,差点弑君。“圣旨下达,将陈则铭所任官职全部免去,收回陈睹“安国公”称号及所赐宅邸,全家发配原籍岭南。”

陈则铭看透了所谓忠诚。

——“素来的冷酷之下隐隐显出的温柔,哪怕也许只是幻象,也已经迷惑了他的心。 ”

他和杨梁还是有交情的,所以,他不可避免的,会看到萧定对杨梁温柔的一面。只是当时他对这个君王的崇敬与崇拜让他看不清了这到底是萧定的温柔,还是萧定对杨梁的温柔。可能悲哀的是,他从未想过,萧定只有对着杨梁,才有温柔。于是,不可避免的,觉得那是温柔了。也许这才是真正的导火索,如果没有他认为的曾经的温柔,那么陈则铭对萧定,永远都只可能是恨。

——“目的?目的当然很简单!……那个人,他怎么能这么痛快便死了?我要他活着看,看天下太平盛世,看四海臣服朝拜,看匈奴尽驱,看百姓安居,这一切都是他想做却不曾做到的,……当今圣上才做得到!你听好了,是他弟弟,而不是他!你们全都错了!!他引以为豪的!我一件件都会剥掉!!”

后来他反了。他囚禁了萧定。对,只是囚禁。

陈则铭没有发现,他囚禁萧定是有私心的。他说他要萧定看着自己给万民的大好河山,看着自己拥立的新君做萧定不可能做到的事,他要亲手毁掉萧定。可是,他没有注意到,当他听到杜进澹对萧定下手的时候他微不可查的颤抖了。他也许更没有注意到,萧定作为一个废帝可以活到今天,都是因为他明里暗里的保护。甚至为了他欺君。

——“……陈则铭不禁附身下去,待他知觉,自己的额已经跟萧定的触在一起。所及处异常温暖……陈则铭不敢再见萧定,他隐约觉出了自己真实的念想,并为那个古怪的冲动骇然色变,无法自处……”

他终于还是知道了自己对萧定的心思。

终于还是混淆了爱恨。

关于萧定

萧定是个渣攻。彻头彻尾的渣攻。

萧定有一个少年恋人,杨梁。

陈则铭是一个很好很好的人,可是萧定恨他生了跟那个女人八分相似的脸。于是是毫不留情的侮辱与压制。他把他变成了佞臣。他逼得他造反。他害得他爱上了自己。

萧定是天生的君王,帷幄运筹,千里决胜。陈则铭是将江山放在首位的,其次便是仇恨,也就是说,陈则铭的其次便是萧定。可是萧定的首要是江山,其次是杨梁,最重要的是,萧定只有其次,没有再次。这便是萧定再度登位,而陈则铭依然做他的臣最重要的原因。萧定将陈则铭放在心上那是因为恨。最初因嫉妒而来的恨,以及陈则铭造反幽禁他的恨。陈则铭是无法和杨梁相比的。

萧定有过感动么?有。陈则铭夜探静华宫,萧定闻到了酒香。

可是萧定是不信任陈则铭的。最后对陈则铭的所谓信任,不过是因为击退匈奴少不得陈则铭。虚伪的,他对陈则铭的所有都是虚伪的,只有恨是真实的。

怎能不恨?他把自己拉下帝位,囚禁数年,受尽寒苦。萧定最恨的是背叛,而陈则铭,背叛了他。虽然他从未给过他信任。

陈则铭最后一次出征前,萧定吻了他。陈则铭回应了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萧定于此,知道了自己喜欢陈则铭。当然,只是喜欢而已。因为萧定爱的只有一个,杨梁。

得知了陈则铭的死讯,萧定吐血了。“……这一妄动,喉间似乎猛地有什么冲了出来,再也遏制不住,一口全喷了出去。热血落在那奏章上,一下将那些没写字的地方填得满满当当,再慢幽幽地往下流。”他撕心裂肺地叫喊着陈则铭的名字,“……陈则铭!你给朕出来,出来啊!朕不治你的罪!你出来!”这一次,是真的太迟了。

他失去了杨梁,又失去了陈则铭。

萧定的残忍与杀伐决断是被逼出来的,能在宫中活到现在并且登上帝位,没有手段是不行的。只是同样的,向来掌握别人命运的他也没有料到,自己与陈则铭纠葛的一生。

同样是混淆了爱恨。

关于萧定和陈则铭

其实萧定一直在猜,陈则铭当初弃卒保车来保住他的命的举动到底是为了什么。

陈则铭有时会梦到他表妹荫荫——“他睁开眼,‘可……我真不想愧对你……我自己也不明白……’剩下的话他迟疑片刻,又吞了回去,似乎这话一旦说出来便会惊到安息已久的家人。又其实,这话是哪怕故者也不能分享的,他所无法面对的自己最不堪的真实。”他清楚的知道自己喜欢萧定,可是他恨他,当初萧定不顾一切羞辱他压制他甚至折磨他,抢了本应是他的妻子的女人,间接害死了他的父母,又从未信任过他,自己却还是喜欢了他。

萧定也是被逼,如果他不对别人残忍那么死的就是他自己,更何况当时还有个他的爱人杨梁。所以从最开始,到最后,他都是恨陈则铭的,恨他长了一副离间了他与杨梁感情的女人的模样,恨他起兵造反,恨他囚禁他,恨他给自己灌了毒药毁了自己的健康,可是最终,萧定还是无法承受陈则铭战死的消息,病倒了。

萧定即使在那个吻后知道了自己喜欢陈则铭,但他的最爱永远都只有杨梁。陈则铭永远得不到萧定最真的爱。

  权势,名利,怀疑,信任,爱恨,情仇。想得到的得不到的,都分不清了。

再后来,陈则铭死了。陈则铭在他起调的那首《将军令》里,闭上了眼睛。——

“陈则铭依然坐在篝火旁,一动不动。”

“远处的歌声仍未消隐,陈则铭握着剑柄,微微垂着头盘坐在那里。

火光忽明忽暗地映在他俊朗的面容上,照着他闭合的双眼,他像是睡着了,平静而恬然。方才军士们的歌声响彻云霄,足以震动苍穹,却一直没有惊醒他。鲜血终于浸透他身上厚重的甲胄,流到地面上来,如同蛇一样在地面上蜿蜒,往低处流了下去。

歌声终于渐渐终了,营房处隐约传来笑声和叫喊,方才的歌似乎还在星空里回荡。

微风吹起他额前的碎发,又落下,吹起又落下,反复了很多遍。 ”——只是,萧定还不知道。萧定不知道的还有许多。关于陈则铭的许多。

陈则铭与萧定,都以为彼此之间只有恨。他们不知道的,还有太多太多。

刘备张飞

刘备和张飞都是三国之中的有名人物,都有着很高的人气,那么两人都是什么样的人,又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刘备和张飞

首先是刘备,他是一个英武过人的豪杰,少年时候就豪气逼人,引来了好多小伙伴跟着他混,张飞就是其中一个人,张飞比起刘备来说要小了几岁,所以一直以兄长的礼仪来对待刘备,刘备也和他感情不错。刘备自己性格非常豪气,颇有一种绿林好汉的气势和演义中描述的有所不同,张飞也和演义中大相径庭,在历史上的张飞并不是一个黑脸大汉,反而是一个高富帅,家里有钱,自己也文采斐然精通书画,而且打仗也很有一手,熟读兵书,可以说才能上比起关羽更加出色,只是后来名声不如关羽罢了。

两人之间首先是君臣的关系,张飞是刘备的下属,但是在感情上又情同手足,两人再加上关羽经常睡在一起,出席各种聚会的时候张飞也都陪在刘备身边。张飞可以说是最早一批跟着刘备的人,早在刘备在地方组织乡勇消灭黄巾的时候张飞就跟着刘备奋勇作战,在史书上称张飞有万人敌的本事,可见张飞不只是自己勇武过人,在用兵上也别有一套。后来张飞在刘备出兵攻打东吴之前死在了手下的手中也让刘备哀叹一时。不过对于张飞的死,后人又有了自己的见解,有人认为这是刘备刻意安排的结果,是为了保证自己的儿子皇位能够坐稳。

那个时代已经过去很久了,当时的人什么心理现在也很难揣测了,但是刘备张飞等人的豪情还留在历史之中,而桃园三结义的传说依旧流传不息。

刘备东征

刘备可以说是三国诸侯之中波折最多的了,好不容易到了晚年占据了益州和荆州大部分,但是却因为盟友的叛变导致荆州尽失、关羽阵亡,对于当时的蜀汉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让刘备从坐拥大半个荆州,天下可期变成了只能困守蜀地,而且跟了他大半辈子的关羽也一战身亡,这对于刘备的事业、情感都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因此他选择了东征。

刘备东征惨败

在历史上很多人都说刘备东征是不合适的,但是其实刘备东征却是必须要做的,一来当时西蜀和东吴是盟军一起对抗曹魏,但是在这个时候东吴的背叛,给刘备阵营带来了巨大的打击,刘备一向是讲究仁义,出了这么一回事就意味着和双方的联盟已经是不可能继续下去的了,所以刘备东征打东吴也算是比较正常的。再来也有着感情上的因素,刘备和关羽的感情一直很好,两人相交数十年,关羽的死对于当时年事已高的刘备来说可以说是一个精神上的巨大伤害,刘备的愤怒也是理所当然的。

而且刘备东征其实也是出于利益上的需求,失去荆州之后,刘备的势力一下成为了三国之中最弱的了,只能够守在西川之地,可以说荆州这个兵家必争之地对于刘备势力的意义是非常巨大的,只有有了荆州刘备才有争天下的资本,所以说这次东征也是刘备争夺天下所必须的。再者这也是刘备内部势力所渴望的,虽然有一部分老人是不希望刘备攻打东吴,但是很多荆州益州的势力都非常渴望夺回荆州,这也是刘备势力内部的需求。所以说其实刘备这次东征是势在必行的。

刘备以德服人

自古以来有力者可以争天下,有德者可以服天下人,刘备的争霸之路是崎岖不平的,因为他实力不足,不能用实力横扫天下,不能如同曹操一般虎视天下,刘备能做的也就只有以德服人。

刘备的影视形象

刘备虽然才干不足,能力一般,但是他的德行是受到无数人肯定的,虽然在演义之中,刘备的德已经到了近乎虚伪的程度,但是在当时却是没有多少人不称赞他的,也是因为他的德名,他走到哪儿都受到当地诸侯的礼遇,比如他前去投奔袁绍的时候袁绍就曾亲自迎接他,给他厚待,到了曹操的手下,曹操都对他非常重视,曾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可见就连曹操都敬佩刘备的仁德。

刘备的一生留下了不少“仁德”的故事,其中最经典的就是他折服刺客的故事,据说刘备曾经和叫做刘平的有些恩怨,刘平非常看不起刘备,对于自己位居刘备之下非常不甘心,就找了一个刺客去刺杀刘备,结果刘备傻乎乎的还善待那个刺客,刺客都不忍心杀这么仁厚的人,所以就把别人要刺杀他的事情告诉了刘备然后飘然离去。还有一个求田问舍的故事,据说刘备曾经和许汜一起在刘表那儿评论天下豪杰,他们谈到陈登的时候许汜就说这人只是个豪横无礼,于是刘备就问他是什么事情呢?许汜就将自己曾经受到陈登无视的事情说了一遍。刘备感叹道:您有着名士之名,现在天下大乱,正是希望你这样的人来拯救苍生,但是你走到哪都忙着买地买房,这正是陈登最看不起的样子,他又怎么会礼遇你呢?

刘备形象

刘备作为《三国演义》里面最重要的角色之一,在其中占了很大的分量,那么刘备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呢?在这其中罗贯中又有着怎么样的心理寄托呢?

刘备画像

首先第一个肯定的就是刘备在其中是一个仁德待人的“仁义王者”的形象,在那种混乱动荡的年代,相比起那些个残暴血腥的军阀来说,刘备深知仁德的重要性,他一心想着恢复汉室,拯救天下苍生,对他来说手下民众的生活好坏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刘备才得以在那个乱世之中混的风生水起。早在担任平原相的时候刘备就成功的折服了一个前来刺杀自己的刺客,之后在逃离荆州的时候,成千上万的百姓宁可离乡背井也要跟着他走,可见刘备的仁德受到了百姓们的认可。

再来刘备是一个真诚待人的人,他知道人才才是成大事的根本,所以对于那些有才的人非常的敬重,因此徐庶、诸葛亮、赵云等等都被刘备的真诚所打动。其中刘备和诸葛亮的关系更是亲密无间,几乎是到了密不可分的程度。在后来攻取益州后刘备不计前嫌,任用当时死命阻拦自己入益州的黄权,这样唯才是举的态度也彻底打动了益州当地的人才,让刘备手下的人个个都对他感恩戴德,几乎没有背叛刘备的,而且也是因为他的真诚,所以在早期刘备狼狈逃窜的时候,这些个手下也不曾有过一丝怨言。

再来刘备也是一个重感情的人,这既是他的有点也是他的缺陷,重感情让他得到了很多老人的爱戴,但是也是因此让他的手下缺少新生力量,没有新鲜血液,最后后继无人。总的来说刘备的人物形象是一个经典的仁君形象,但是也有着小小的缺陷并不算完美。

刘备白帝城

话说三国纷争,群雄并起,经过长时间的厮杀,时间已经来到了220年,这一年可不得了,死了好些牛掰的大能,曹魏的奠基人曹操、猛将夏侯、谋臣程昱,蜀汉的老将黄忠、武圣关羽、军师法正。这些人的死对于整个华夏大地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是因为这些人的死直接间接的引发了接下来的这个剧情:刘备托孤白帝城。

刘备托孤白帝城

话说关羽的死让刘备怒不可遏,要知道关羽可是和刘备几十年的兄弟之情,好到穿同一条裤子,同吃同睡的程度,一听说关羽的死就怒了,要发兵攻打东吴,手下人一通劝告都拉不住,而在这段时间里刘备还顺手升了个级,弄了个皇帝当当,主要是因为人家曹丕都已经当皇帝了,想想一个小辈都已经当皇帝了要是刘备还当着汉中王,怎么说得过去,于是刘备就自立为帝了。

当上皇帝之后,刘备就打算起兵攻打东吴,结果才刚开始招兵,张飞又死了,被手下人给砍了,两个兄弟都死了刘备也不想好好玩了,直接就打起了孙权。值得一说的是这个时候吕蒙已经死了,东吴的守将是陆逊这个小将,而蜀汉也好不到哪里去,法正死了,这让刘备失去了最为倚重的军事,赵云还因为反对这场战争被晾在了家里,诸葛亮要看守大本营,所以说其实这是刘备和陆逊的正面交锋。起初蜀军声势很高,连战告捷,但是后来久攻不下,刘备的军队又被迫摆成了一字长蛇阵,被陆逊来了个火烧连营,差点连刘备都挂那儿了。

等到刘备好不容易逃走之后就来到了白帝城,一想到自己为弟报仇不成,还折损了蜀汉这么多兵力,心中郁郁,终于病入膏肓了,在临死前将自己的孩子和蜀汉都托付给了诸葛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70922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