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赏析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赏析,第1张

@鞠冠仪

这首词是李清照早期的作品,当作于与丈夫赵明诚结婚后不久。李清照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文化熏陶,待字闺中时就开始进行诗文创作,其前期作品(北宋灭亡、南渡前)婉约清丽,多写闺中情趣、**相思等题材,本词便是其中代表之作。

本词作于与丈夫离别之后,作者以女性特有的敏感捕捉稍纵即逝的真切感受,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思想感情以素淡的语言精确地表现了出来。词中寄寓了不忍离别的深挚感情。

首句“红藕香残玉簟秋”用开败的“红藕”即荷花、凉的“玉簟”即竹席作为意象,描绘了初秋之时的空灵蕴藉。这句不仅点明了写作的时间—秋天,还以冷清的事物渲染了环境气氛,为全文奠定了淡淡的忧伤基调,衬托出了作者的忧愁之情。句中表对两件事物的描写蕴含着悲秋之感,荷花残败有韶华易逝之意,而冰凉的竹席也透出“人去席凉”的萧瑟意境。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句写诗人白天泛舟于湖上。解下绫罗裙子换上便装去泛舟,体现出一个“轻”字;而这一个“轻”字便将年轻女子灵动的动作神态勾勒了出来,轻装前行,甚至不带侍从,正好应和了下面的“独上”。“独上兰舟”正是作者想独自泛舟解愁,这景象可能让她想起了过去两人相伴击楫的情景,而如今却独守空船,日日恩爱的丈夫远在他乡,更是掀起更深厚的愁思。

“云中谁寄锦书来”,诗人在湖上望见头顶的云天,便想思及鸿雁传书的典故,写明了相思之情。这句是顺着上文写白天泛舟所见,又勾联下文“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写夜晚登高望见雁群南飞。这一思念不分舟中楼上,也不分白天黑夜。

美好的夜景饱含愁思,妇人思念丈夫、登楼远眺,看着天空中的雁群竟生出鸿雁传回家书的盼望,不知不觉间便到了月满西楼的时刻。月亮西斜,足以见她矗立楼头之久,表明了思夫之情深。

下阕首句“花自飘零水自流”承上启下。呼应上文红藕香残,更兼比兴,其中所寓年华流逝大有“无可奈何花落去”之感,这句的寓情于景让下五句转向直抒胸臆。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由己及人、互相思念,作者想着丈夫也一定为离别而愁。这体现了李清照赵明诚夫妇二人心心相印、感情笃深却又相隔两地、不能相见的状态。

最后三句极为精彩,“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才下、却上成起伏;眉头、心头相对仗,语句结构工整,表现手法巧妙;又与上句“一处相思,两处闲愁”有异曲同工之妙,前后相衬、相得益彰。这种独特的构思以含蓄委婉的表达方式抒发了作者相思离别的愁绪,也将全词艺术魅力大大提升。

表达了荷花残败竹簟凉的秋季时令特点。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红藕香残玉簟秋”,首句词人描述与夫君别后,目睹池塘中的荷花色香俱残,竹簟冷凉,原来秋天已至。词人不经意地道出自己滞后的节令意识,实是写出了她自夫君走后,神不守舍,对环境变化浑然无觉的情形。全句设色清丽,意象蕴藉,不仅刻画出四周景色,而且烘托出词人情怀。

一剪梅李清照表达了作者相思的情感。出自于宋代的李清照。原文是: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

一剪梅李清照表达了作者相思的情感。出自于宋代的李清照。原文是: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哪首一剪梅,你要把原诗贴出来,一剪梅只是词牌名,用它谱写出来的一剪梅有很多很多,不知道题主指的是哪一首,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好。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箪秋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箪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荷花凋谢,余香渐消,冰冷的竹席透出秋凉。轻轻换上便装,一个人划着小船泛游湖上。大雁排阵归来,没有捎回书信,却把月光洒满在楼上。

花,自顾地飘落;水,无情地漂流。同样的离别相思,牵起两地的闲愁。这种情怀实在没有办法排遣,刚从微蹙的眉间溜走,又隐隐涌上心头。

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西北)人。父亲李格非,官礼部员外郎,藏书甚富,“以文章受知于苏轼”,是苏门后四学士之一。母亲是状元王拱宸的孙女,文学造诣颇深。

李清照自小多才多艺,又调皮机灵。少女时期打秋千,见有客人来,鞋子都来不及穿就跑了:“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十八岁时与大学士赵明诚结婚。赵父赵挺之官右丞相,客死京都。李清照和赵明诚随即回到青州故第隐居,专心收集研究金石书画,生活非常美满。写 时期的生活:“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两人的感情是真挚融洽的,常常在喝酒或饮茶的时候,猜某一件事情在哪一卷书的第几册、第几页,猜对了才能喝茶。李清照对自己有着满满的自信:“此花不与群花比”,“自是花中第一流”。

可惜好景不长,北宋靖康二年(1127),宋徽宗、宋钦宗被俘北上,北宋灭亡。冬天,李清照带着十五车书渡淮渡江,开始了南渡生涯。赵明诚在被南宋朝廷起用后不久就病死,李清照形单影只,“一枝折得,天上人间,没个人堪寄。”

赵明诚去世多年后,李清照写了一首诗:“十五年前花月底,相从曾赋赏花诗。今看花月浑相似,安得情怀似旧时。”晚年更是思乡情重,“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绍兴二十五年(1155),李清照病逝,时年七十二岁。

这首词是李清照结婚三年后约二十岁时的作品。这是南渡前的一束小花,还有着青春气息和少女情怀。

与南渡后的作品相比,“伤心枕上三更雨”,是秋日黄菊,饱经风霜。而这首词像春日小花,只是艳艳地开,所谓相思和闲愁,并不深。

这首词语言浅俗、清新,明白如话,表现的爱情是纯洁的、心心相印的,自己的感情丝毫也不扭捏。林黛玉也喜欢写诗,贾宝玉拿出去给人看,后来被薛宝钗骂了一顿,说闺中的东西是不可以流出去的。而林黛玉的态度如李清照,是真情流露,并不在乎。

“锦书”,晋朝窦滔的妻子苏若兰用锦织成一首《回文璇玑图》赠窦滔,后世多以此作为情书的美称。

“花自飘零水自流”,水流花谢两无情,而自有情人眼中看出有情。“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几句和李煜的“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意境相似,有异曲同工之妙。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两句有精神,有意志。

这首词的跳跃性很大,才在船上,又在楼上;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其中贯穿的是情感和思绪,真是意识流。

诗三百篇不少诗是以女子口吻写的,但真正作者不见得是女性。许穆夫人是中国第一个知名的女诗人。《诗经》里有许穆夫人的诗,也有以女子口吻而实为男子代作的诗。后世李白的《长相思》、《燕草》和张籍的《节妇吟》,都是假借自己是女性来感觉女性的哀伤,终究隔了一层。

而李清照是真正的女性,以现身说法的方式去感觉自己的生命,说出一个女子的少女时期、 时期、中年时期、老年时期的内心思想和情感。在李清照南渡的同时,同时期的蒋兴祖女则是被俘北上。

蒋兴祖女留下了一首《题雄州驿》:“朝云横度,辘辘车声如水去。白草黄沙,月照孤村三两家。飞鸿过也,百结愁肠无昼夜。渐近燕山,回首乡关归路难。”

这首词是说,清晨的云彩自东向西移动,被掳的人群由南向北穿越云彩下的路。朝云,点明是早晨;月照,说的是晚上。朝行暮宿,一路北行,所见皆是秋天(白草)凄凉的景象。边境战火不断,只有荒凉的三两户人家。

由于已经到了北宋最北边界(蓟城、渔洋一带),过了雄州,就是出国了。这时,步步回首故国乡关,渐行渐远,再想回去恐怕真是千难万难。自己却无家可归,飞鸿过也,想让鸿雁捎信,又能寄给谁呢?

李清照,蒋兴祖女,是北宋的一抹残霞。

南宋以来,文学创作里面的白话部分越来越明显,越来越直接,到《红楼梦》已全是白话,“中亦有传诗意”,诗词反而成了陪衬。

李清照的这首词,洋溢着青春气息,亦有口语化。“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是非常口语化的。

李清照是山东人,有一种北方人的直率。她大胆地把“没个人”、“也则”、“不许”、“将息”、“得黑”、“次第”、“了得”等当时新鲜活泼的民间口语吸收进词里。

再比如,“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不惯起来听”与“这回去也”。“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怎一个愁字了得”,简直就是现在口语。

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中州盛日”,对故都怀念,寄托爱国思想。李清照和辛弃疾都是山东老乡,“不如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李煜的“太匆匆”,是很直接的民间感情。词与诗一个很大的不同,是一个高度口语化的形式。

同为山东人的南宋辛弃疾也经常使用口语人词:“以手推松曰去”、“却道天凉好个秋”。口语在辛弃疾词里也扮演重要角色,这是从李清照开始,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变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70922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