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观看后的基础上发感想。简单来说就是观赏过后的感触,重要是描写感受,具体如下:
《唐山大地震》不是一部单纯的灾难片,更不是一部炫技的大场面特效片。尽管它的地震特效场面做得很震撼,但冯小刚导演的着力点显然并不在于此。
从震前漫天飞舞的蜻蜓,到震后惨不忍睹的一片废墟,这一过程大约只有半个小时,此后两个小时心灵的“余震”才是影片重点要表现的内容。导演冯小刚显然用了收敛的手段来煽情,而不像某些苦情电视剧那样没有节制。
影片如果将地震前主角们的幸福生活铺垫的时间再长一些,那么前后对比的悲情力度会更大。此外影片中间很长一段时间,对母亲和孩子失散后的生活交代略显琐碎和平淡,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全片的悲剧氛围。
扩展资料
主要剧情:1976年7月27日夜,唐山地区爆发78级强烈地震,房屋倒塌,灾民无数。面对即将坍塌的危楼,丈夫方大强(张国强 饰)和妻子李元妮(徐帆 饰)都要去救被困的龙凤胎儿女方登(张子枫 饰)、方达(张家骏 饰)。
危急时刻,方大强拦住了妻子,冲进去营救时不幸罹难。李元妮在震后发现,一双儿女被困在一块水泥板两端,若要营救,必然牺牲一方。情急之下,她做出了艰难选择——救弟弟。此事成为方登心中难以磨灭的隐痛。后来,她被军人王德清(陈道明 饰)夫妇收养。
高考后,方登(张静初 饰)进入杭州医学院学习,并与研究生师兄杨志(陆毅 饰)产生了感情……方达被救却断了胳膊,李元妮以无私的母爱抚养他成人。成年后的方达(李晨 饰)去杭州闯荡,娶了媳妇小河(王子文 饰),并干出了一番事业。32年后,这家人的命运却因为5·12汶川地震再次发生了交叠。
5月12日是我国一个比较特殊的日子,13年前的这一天,祖国大地上的一场地震灾害,直接让很多人失去了家园,同时祖国四面八方的爱心人士都赶来救援,让灾民和普通群众体会到了祖国一家人的感动场面,这段时间一则学生看汶川地震视频大哭的视频走红网络,一时间抗震救灾教育是否重要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小编认为抗震救灾的意义重大,这种教育在学生当中非常重要,主要有以下几点作用。
一、促进学生的情感教育。
从上述案例可知,学生看地震视频大哭,也是引发了学生对灾难民众的同情心,从教育的方面来说,这有利于促进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珍惜当下幸福美满的生活,对学生的教育来说意义重大。
二、让学生了解团结的意义。
同时,汶川地震发生之后,祖国各地出现了很国爱心人士,一时之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众志成城只为了灾区的人民能够第一时间走出这场惨烈的灾难,由此也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人民之间在潜意识中伟大的团结精神,这种精神在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工作生涯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
三、让学生了解灾难的无情培养其大爱精神。
这场灾难的惨烈和自然灾害的无情,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在灾难面前人人平等,美好的生活值得珍惜。同时学生通过这种视频也能了解到面临这种灾难我们作为普通人能够做的有多少,无形当中在培养学生的大爱主义精神起到了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抗震救灾不仅体现了我国军民众志成城的团结,而且还体现了我国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思想,这样的正能量思想有利于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保护弱势群体思想。不知道你怎么看抗震救灾教育的重要性?欢迎评论。
汶川地震发生后,学校组织我们去捐款,组织我们观看新闻,在新闻里面看到那种惨剧,真的忍不住流下眼泪。5月12号,汶川举行了512汶川地震十四周年祭,纪念那些遇难同胞和救援过程中牺牲的战士。这样的方式可以让我们铭记历史,怀念先人,同时也让年轻一辈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凝聚力,那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血脉亲情。
汶川地震中,我印象最深的一幕是一个母亲用自己的脊梁为还在嗷嗷待哺的孩子撑起生命之门,看到她手机里还未发出的短信,眼泪真的刷一下就下来了。她在短信里面写道“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我觉得这就是母爱的伟大,特别是当自己成为一个母亲的时候,真的特别能感受到这种情感,母亲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长大,她为了护住自己的孩子能撑起比自己体重还重的废墟。我觉得每一个孩子都是上天送给母亲最好的礼物,所以母亲总是小心翼翼呵护,在困难和灾难面前变得异常坚强。
时光冉冉,转眼之间汶川地震已经过去了十四年,十四年的时候里,汶川早已重建完毕,人们的生活也已经恢复正常,但是地震在人们心中留下的伤痕还是难以磨灭,在十四周年祭中,很多人对那次地震还是心有余悸,他们对逝去的亲人还深深眷念。面对地震这种自然灾害,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我觉得发现地震的时候,一定要找到比较坚硬的桌子或是床,躲在桌子底下或是床底下,一定要远离玻璃,以免玻璃破裂的时候伤害到自己。
那么,在汶川发生地震的那一年,你在做什么呢?不妨在评论区留下你宝贵的足迹吧。
要如何摆脱地震带来的心理阴影
据采访调查,许多灾民在地震后都呈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大多数人无法摆脱地震造成的心理阴影,例如噩梦连连,“闭上眼睛,就是房屋倒塌情景。”;或者是成天都头晕,眼前所有的东西都在晃动,双腿无力。
专家称地震后"心理疾病"的患者有三种。一是过去患有某种病,治好了,这次地震致使精神紧张、心情恐惧又诱发了旧病;二是年迈体弱,各种生理机能衰退,地震致使精神紧张、心情恐惧,由此又致使内分泌失调或某些生理机能更加衰退,诱发了头晕、头疼、心脏病等;三是纯粹因地震致使精神紧张、心情恐惧,加上余震不断,产生条件反射,余震一发生便更加恐慌不安,心情烦躁。
回顾唐山大地震(1976年7月28日),其造成的心理创伤对受害者产生了持久性应激效应,长期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有人震亡和无亲人震亡者的心理感受不同。震后余生的人出现了一些创伤后应激性障碍,他们中患神经症、焦虑症、恐惧症的比例高于正常的流调数据,有的高于正常值3到5倍。很多人失眠多梦、情绪不稳定、紧张焦虑,每到“7•28”便会触景伤情等,那些经历了地震创伤的人群患高血压和脑血管疾病的比例也高于正常人群。
一个患者在唐山大地震中失去3个孩子。每次看到和她家遇难孩子年龄相仿的小孩,她都止不住悲痛,很长一段时间内郁郁寡欢。在家里即使是大白天也要挂上窗帘,不挂窗帘就会出现震亡的小孩要从窗子进来的幻觉。每当与人谈起过去的经历,她都要失声痛哭。
另一个患者在唐山大地震中被困废墟4小时,救援人员及时赶到,使他安然脱险,从此心中留下了阴影。一次他到外地出差,住处忽然停电,黑暗中,他顿时感觉呼吸窘迫,巨大的恐惧袭来,如同又被埋在了废墟下。以后这种幻象逐渐加重,恐惧如影随形,他不能再呆在封闭的环境里,到哪儿都要把门打开。
中国心理健康协会的教授肖水源认为,“灾难会在人身上造成严重心理创伤,如果不及时治疗,会折磨一生,改变病人的性格,甚至导致极端行为如自杀和暴力。”
什么是危机心理干预?
心理学领域中,危机干预指对处在心理危机状态下的个人采取明确有效措施,使之最终战胜危机,重新适应生活。心理危机干预的主要目的有二,一是避免自伤或伤及他人,二是恢复心理平衡与动力。在海啸期间,有效的危机干预就是帮助人们获得生理心理上的安全感,缓解乃至稳定由危机引发的强烈的恐惧、震惊或悲伤的情绪,恢复心理的平衡状态,对自己近期的生活有所调整,并学习到应对危机有效的策略与健康的行为,增进心理健康。为了进行有效的危机心理干预,必须了解人们在危机状态下有哪些心理需要。在海啸期间,人们会更关心个人基本的生存问题,如环境是否安全、健康是否有保障等;会担心自己及所关心的人(如父母、亲戚、子女、朋友、老师);会表现惊慌、无助、逃避、退化、恐惧等行为;想吐露自己对海啸突发事件的内心感受;渴望生活能够尽快安定,恢复到正常状态;希望得到他人情感的理解与支持等。这些心理需要为危机心理干预提供了依据。
怎样进行心理危机心理干预?
危机干预的时间一般在危机发生后的数个小时、数天,或是数星期。危机干预工作者一般必须是经过专门训练的心理学家、社会工作者、精神科医生等。海啸期间,需要心理干预的人群范围很广泛,既包括身体有创伤的人,又包括与患者有密切接触的一线医护人员、应急服务人员、志愿人员,他们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另外,不愿公开就医的人和有担心恐惧的普通大众也需要心理上的援助。危机干预的方法有多种形式。危机心理咨询与传统心理咨询不同,危机心理发展有特殊的规律,需要使用立即性、灵活性、方便性、短期性的咨询策略来协助人们适应与度过危机,尽快恢复正常功能。心理支持性团体在危机干预中得到广泛应用。
小贴士:
如何疏导恐慌情绪?
面对突发事件,感到心理压力大时,应当与亲朋好友多沟通,让情绪得到合理的宣泄,大胆说出你的恐慌。这时最好选择电话、上网等方式沟通。说出自己的想法,通过交流来减轻内心的不安。坦然面对和承认自己的心理感受,不必刻意强迫自己抵制或否认在面对灾害和突发事件时产生的害怕、担忧、惊慌和无助等心理体验,尽量保持平和的心态。切不可以烟酒来排遣压力,更不可有发怒等不良情绪出现。同时,启动科学的心理调节措施,进行一些能让自己放松的活动,如听音乐,看小说,写日记,收拾家务等等让自己感兴趣的一些小事情,转移自己的情绪,并保持良好的睡眠。
家里有老人或者孩子,可能会出现一些反常的表现:易怒、兴奋、不安、絮叨,甚至联想到以前的一些负性事件等。这时,家人要尽量理解,最好能够在一起,以增强相互的依赖和安全感。要充分尊重他们的情绪反应,使他们感受到被重视和信任,从而充满自豪与信心,以降低不良情绪的影响几率,用自己的信心去鼓励和激发亲人。
如何应对痛失亲人哀伤?
每一段哀恸历程都是沈重的,而如果亲人的死亡是突如其来的,是完全在意料之外的,那麼这样的冲击往往较可预期的死亡(如亲人是因为癌症病故等)更加的令人难以承受,也使得哀恸反应可能会更强烈,哀恸的历程会持续更久,而这次大地震所造成的意外死亡正是如此。
失去亲人会使人产生高度的情感失落,包括悲哀、愤怒(怨恨逝者弃己而去,或埋怨自己在某些方面的过失)、愧疚、自责、焦虑、疲倦、无助感、孤独感、惊吓、苦苦思念。
在哀痛之余,很多人还会梦魇和自责,想象原本可以把亲人秋出来,然后把亲人的死亡当成自己的过错。这时候心理干预是很重要的,需要安抚生还者的情绪,让他们明白是自然灾害夺去了他们的亲人,而不是他们的错。
同时,生还者应该早日坚强起来,学会适应逝去的亲人已经不存在的新环境,扮演一个以前所不习惯的新角色,并掌握以前不具备的一些生活技巧,从而适应新的环境。如果不能认识到环境已经改变,从而重新界定生命的目标,就容易长期陷入痛苦中不能自拔,对健康是极不利的。
就如一位丧子的母亲所写:“直到最近,我才注意到生活中有些事物仍为我开放,让我快乐。我仍会为我的孩子哀悼,我对他的爱的回忆会永远活着,但是生活会继续下去,不管怎样,我必须健康地活下去。”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帮你找了3篇,够你用了,O(∩_∩)O哈哈~)
76年唐山大地震,人们在地震面前显得是那么的弱小,那么的无助。
丈夫用生命换得了妻子的生命,而妻子在悲痛之余,发现自己的龙凤胎孩子还活着,被一块石板压住了两头。此时救援人员发现石头无法抬起,两个只能救一个,母亲坚定说:“两个都得救!”可救援人员没有办法,最后母亲只能心痛的说:“救弟弟!”姐姐听着了,绝望了,这三个字深深的印在脑海里了!弟弟救活了,一只胳膊没了!
本以为必死的姐姐却奇迹般的活了,她的心有的只是对母亲的恨。她没有找母亲和弟弟,而是被当做孤儿被一对解放军夫妇给收养。
长大的她一直没有回过唐山,知道08年汶川大地震,学医的她跑到前线进行救援,被一个母亲的行为感动了,终于理解了妈妈当时心情,慢慢放下了对亲人的恨,觉得弟弟能活着,真好!
受到良心谴责的母亲,她没有搬家,一直守在唐山过着清贫的生活,说是等着丈夫和女儿的魂回来。她没有再嫁,一辈子就嫁给这个用生命呵护她的男人。
姐姐回来了,看到母亲为自己准备了“西红柿”,这是地震前母亲许诺给孩子的。上学的书本,母亲也是买两套。母亲给孩子跪下了说对不起,渐渐姐姐理解了母亲,明白了母亲的爱。母亲,我亲爱母亲,对不起,我整整折磨了您32年!
--------------------------
第一次流泪 是在一开始地震突然来袭方登方达在晃动的屋子里叫“妈妈 妈妈”时候,元妮在一片慌乱中 尖叫道“来——啦—— ”那种喊 像是 撕裂心肺一般 一个妈妈在这样的时候喊出的两个字像是从心脏里用力抠出来混着鲜血 让人震撼,然后方大强推开元妮,冲进房子的那一刹那,房子顷刻倒下,元妮仰天大叫:“老天爷,你王八蛋”,那一刻,我的泪水滚出眼眶,有时序地拍打在衣服上。
第二次流泪 元妮站在房子的废墟上 水泥板压着他的两个孩子 活着的男人进行抢救说只能救一个让她选择,一开始元妮含着泪水大叫着 “两个都得救啊 ”“两个都得救啊”,元妮始终坚持两个都救,在其他地方喊救人的时候,男人们准备过另外一个地方救人,元妮一把拉住男人的手然后轻轻说 “救弟弟”接着又轻声重复了一遍“救弟弟”时流下眼泪,当时姐姐方登听到妈妈元妮救弟弟三个字,整张布满黑灰的脸从眼睛里流下悲伤的泪,那一刻,我看到的是一个几岁的小女孩心里的痛。同时,我也想到了现在如此幸福的我。
第三次流泪 地震后方登在私人堆里也在她死去父亲尸体的身边醒来,暴雨滂沱,就方登一个人穿着破烂的衣服站在排放好遇难者尸体中慢慢的站起来,眼里没有了眼泪,慢慢的向前走,那一刻,和小说<余震>里一样,从那一刻起,方登就得了抑郁症。
第四次流泪 地震后大强也就是方达的奶奶和姑姑到了唐山,找到了元妮,当元妮把怀里睡着的方达给奶奶的时候,奶奶摸着一直没手的衣服袖子,痛苦无泪。
第五次流泪 方达奶奶在失去儿子的同时,坚持要把孙子方达带回济南,元妮痛苦的同意了,方达、姑姑、奶奶坐车客车离开了,元妮站在路边看着汽车慢慢的离去,就在那一刻,汽车停下来了,方达下车,一直喊车妈妈,最后,两人死死的抱在一起,这就是母亲与孩子的爱。谁也分不开。
第六次流泪 方凳在女儿点点大约6岁的时候回来找养父,在在点点放风筝的时候,方凳告诉养父地震的时候妈妈说出的那三个字“救弟弟”,片刻,靠在养父的肩上大哭,:说道“不是我不记得,而是我忘不掉!”,三十几年埋在心里的痛终于有了诠释。
第七次流泪 汶川地震后 方达和远在加拿大的方登不约而同到了汶川支援,方登在一个被压在楼板下的女孩身边举吊瓶,女孩的母亲看着痛苦的女儿双腿压在沉重的石板下,在得知情况很危险,如果继续救女儿,救援人员都会有危险,她站在女儿的身边用颤抖而坚定的语气说 “叫医生 锯腿” 方登猛然抬头,救援人员劝说那位母亲,那个女人说“我知道,那是的我女儿,没腿是咋样,我也知道,但是,再搭上你们,我对不起你们父母 ”停了停说 “以后,要恨,就让她恨我吧” 救援人员给女孩截完肢抬出女儿后,那个女人像发了疯似的尖叫着“腿!!我的女儿!!”跑到废墟 “我要我女儿的腿!我要我女儿的腿!”方登一把死死的抱住她,看到的是一个做母亲的痛,方凳也想起了再唐山大地震母亲的痛苦抉择。
第八次流泪 在救援中方登和方达相认之后,方达带方登回了家,站在家门口手指张开,轻轻推开大门,门缓缓打开,元妮(妈妈)在小屋里包饺子,两只包饺子手不停地颤抖,没抬头只是说“先进来”“进屋”,我知道此刻元妮心里对女儿的愧疚,方登看见供桌上有几个西红柿,拿了一个,元妮进来说“西红柿,妈没骗你”(地震前元妮答应第二天去给方登卖西红柿),元妮接着说“妈给你道个歉 ”说着就扑通跪下了 “妈对不起 。。。。。。但你。。。。。。咋就不给我个信呢。。。。。。我还以。。。。。。为你在你爸。。。。。。那儿,你。。。。。。咋。。。。。。不说呢 ”,看到一个母亲地震后的32年一直为当时的抉择痛苦着。
影片中有几句话让我难忘。
1、“他是用他的生命换回了我的生命,我永远是他的老婆,没有一个男人能像他一样用生命来爱我!”我想用生命去爱一个人,不仅是爱情的光辉,更是人性的伟大。现实生活中能有几个这样的男人和女人,现实中大家都是以一个什么样的心曲对待喜欢和被喜欢的人的。
2、“亲人,永远是亲人”。-----血浓于水,什么都不想说了,这句话放在心里就够了!
3、“没了,才知道什么是没了”——我现在还没有能够很深刻地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但是依然觉得这句话很揪心,这里面蕴含的是怎样的含义。不过我们应该珍惜眼前所拥有的一切,即使是那些不如意的东西,还有什么能够比生命更加重要呢?
影片中反应了中国70、80、90年代的一个中国32年来的发展历史。讲叙了改革开放,讲了私营个体户,讲了南下淘金,讲了高考,讲了大学生,讲了未婚生子,讲了涉外婚姻,讲了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也讲了中国重男轻女现象。
----------------------
昨日是**《唐山大地震》全球首映,我与家人朋友有幸观看了此片,感觉震撼颇大。我是唐山人,经历过那场地震灾难(当时我八周岁,刚上小学二年级)。下面就以唐山一个普通百姓的角度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首先最让人感动的是大灾大难面前的亲情!徐帆饰演的母亲和张国强实验的父亲(以下省略简称母亲、父亲)在灾难发生的一刻,首先想到的是孩子!看到孩子无助的呼喊和求救,父母那种撕心裂肺的情感被二位演员演绎得丝丝入扣,丝毫看不出他们是在表演!在父亲抢救孩子无果遇难后,面对“救姐姐还是救弟弟”,母亲最后做出的痛苦抉择过程,被徐帆演绎得真实、感人!那是多么痛苦的选择啊,手心手背都是肉,作为母亲,任何一个人都很难抉择,那可是真真切切的生死抉择啊!震后奶奶、姑姑来唐山要带方达回济南,面临骨肉分离,母亲的无奈何大度,奶奶的思想矛盾和对母亲的理解,反映了感人的母爱之情!
二是真实反映了人民军队的抗震救灾中的巨大贡献和牺牲。无论是唐山还是汶川,解放军永远冲在救灾最前线,从分体现出人民军队战争时期是人民和平的保护神,灾难面前是人民生命的保护神!
三是养父母给予方凳真实真挚的爱。陈道明、陈瑾饰演的养父、养母给了小方登第二次,应该说是第三次生命,对待方凳视如己出,培养她长大成人考入大学,特别是陈道明将养父对养女的爱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爱同样很感人!
四是**中对爱情的表现处理恰到好处,非常到位。父亲舍生忘死推开母亲闯入摇摇欲坠的楼房,在充分体现父爱的同时也表现出父亲对母亲的爱;母亲三十多年孤守所表达的对父亲的挚爱!
除了以上感受以外,也对这部**的拍摄谈点个人观点。这部**属于大制作、大手笔,拍的非常震撼,陈道明、徐帆等演员表演非常真实,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来上这么一部**,希望能让同胞们有些心灵上的震撼,也希望对年轻人的观念有所改变。美中不足的是该部**有植入广告的嫌疑,可能是剑南春酒厂和工商银行赞助的缘故吧!另外在历史背景细节上把握不太准确,比如字幕提示1986年,陈道明实验的养父佩戴上校军衔就不符合实际,我军是在1988年菜实行军衔制的。当然这只是这部**的美玉之瑕,总的来说**很震撼、真实。
再者唐山大地震时当时交通不发达,只有军队能进去,基本是唐山人自己扒自己,最后死了24万人。在汶川地震的时候,全国都动员起来了,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直升机飞进来了,挖掘机进来了,全国各地的志愿者都来了。时代不同了!唐山的观众看完以后是感动,甚至感恩!所以人有一颗感恩的心是非常重要的,用感恩的心回报社会,回报恩人!
1、地震时最先感觉到的地震波是纵波,又称推进波、P波。
2、地震波按传播方式分为三种类型:纵波、横波和面波。
3、纵波是推进波,地壳中传播速度为55~7千米/秒,最先到达震中,又称P波,它使地面发生上下振动,破坏性较弱。
地震,震不垮我们
□白峰
地球,你的跳动是人类的痛苦
请你别拿人的生命游戏。
你的运动,是百姓的创伤,
多少生命,被你游戏,
多少家庭,被你破坏。
看看,四川大地,
汶川在哭,举国流泪,
在哭诉,在震惊
这场灾难,受伤太多,
伤亡太不可思异。
两万多条生命,
多么的悲惨,
多么的震撼。
天变不足畏,
山川震撼
面对地震,我们没有惧怕,
面对灾难,我们没有退却,
面对灾难,我们勇往直前,
面对灾难,我们万众一心,
面对灾难,我们众志成城。
党和人民在一起,
政府在行动,
子弟兵来了,
医护人员到了
专家来了,
志愿者在行动,
全国人民在行动,
捐款捐物献血,
该来的都来了,
行动的都在行动。
灾难不可怕,
天佑中国,
人佑中国,
地震压不垮我们,
我们积极面对,
正视困难,让废墟下的生命得到救治
让破坏的城市、村庄、公路都能得到重建。
如何面对亲人突然离世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吕辉峰
无情的地震发生了,不幸降临到许多人的身上,许多同胞失去了亲人。这种打击异常沉重,给我们的心灵带来难以忍受的伤痛。心理学上称之为创伤。
心理创伤特指遭遇令人震惊的、非常可怕的、巨大的事件而导致极度的恐惧、无助和无力感。这次严酷的地震灾害使数以万计的人失去了亲人,受到严重心理创伤,而且去救援的军人、警察、医生、广大志愿者等也亲眼目睹了惨不忍睹的可怕景像,也给他们造成了深深的伤痛。
创伤形成以后会出现各种症状:休克、迷惑、否认、木然,有的表现出过分理智,无情感表达,然而几周以后将会感到丧失的巨大力量,产生抑郁、悲伤、悲哀、哭泣,失亲者会被伤痛的情感所淹没。这时他们只愿与家人或密友相处,而拒绝与他人交往,甚至有些心理咨询人员也会被排斥。亲人去世的事情占据了他整个大脑,思念亲人,不断自责,导致死亡的事件反复在头脑中出现,想停下来却停不下来。
也有的人有回避行为,不愿提及或接近与失亲事件有关的环境。有的人会保持房间原样,以保持对亲人的思念。还会出现抑郁、情感淡漠、疲劳、孤独、愤怒、焦虑、神经过敏、对噪声过度敏感、不安、易怒、情绪不稳、失眠、噩梦等症状。还有的人会大量吸烟、喝酒、乱用成瘾药物。还有人出现不真实感,甚至产生幻觉和妄想。
当创伤导致某些特定症状持续超过一个月并引起当事者明显痛苦或损害的时候,就叫做创伤后应激障碍,这是迟发的应激反应。虽然有一半的患者会在三个月内完全康复,但是还有很多人不能从悲伤中走出来,必须进行调节或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遇到不幸丧失亲人的情况时可以采取多种措施:
一是充分体验悲伤和不断回想。这是减轻症状必要的过程,能够从根本上使患者康复。所以,千万不要压抑自己,只要情况允许你尽可能去回想发生的不幸,深刻体验失亲的伤痛,然后到了一定程度,你可以从中慢慢摆脱出来。否则,刻意压抑悲痛会出现长期抑郁、药物或酒精依赖,在很小的事情上出现夸张性的悲伤反应。
二是与家人或亲友完全分享悲伤。与他们一起谈论发生的不幸事件,与死者的情感、关系,在一起的美好回忆,直到再也想不起有什么要说的为止。并且要为自己的悲伤感到自豪,不要因为表现悲伤而难为情。
三是照顾好自己。正常饮食与起居,花时间放松、锻炼,尽快恢复正常生活规律,切不可酗酒或者乱用成瘾药物。
四是写下悲伤和痛苦。可以在不幸发生后不久,也可以过一段时间,详细地写,夸张地写,像写诗歌一样,还可以用现代的方式,在网络上写,用手机编写短信发给亲朋好友。
五是写下与死者过去的生活。用两张纸分别写出与他相处中愉快的日子和不愉快的事件。把写愉快事件的一张留下来,时常去回顾。不愉快的一张可以撕毁。
六是参加各种聚会,融入一个群体,找到伙伴分享情感。
七是饲养宠物,通过与动物交流找到新的乐趣。
八是寻求心理医生帮助,改变消极思维。或是通过其他心理干预措施快速化解内心痛苦。如果你的朋友失去了亲人,你要尽可能用心去陪伴他,细心倾听他的诉说,鼓励他充分倾诉,引导他宣泄内心痛苦,看着他尽情流泪,可以握着他的手,抚摸他、拥抱他,让他从你身上得到力量和安慰,感受来自朋友的爱。
请记住,当我们充分体验悲伤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开始治愈了创伤;当我们深深回忆我们失去的亲人的时候,正是我们心灵起航远行的开端,因为那是为了忘却的记忆。
灾后如何从心灵的废墟中站起
编者按:从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的那一刻起,举国便陷入了巨大的悲伤之中。电视、广播、报刊、网络,全部都是有关灾情的报道。街头巷尾,到处是谈论灾情唏嘘不已的人们……面对不断上升的死亡人数,失去父母的孤儿,痛失孩子的母亲,身心破碎的幸存者,一个又一个的报道,令我们常含泪水,无语心酸,令许许多多的人沉浸在悲伤中无法自拔。然而,对于活着的、幸运的人们,依然需要继续自己的生活,依然需要面对自己的人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加坦然和勇敢地支持灾区的人们,也支撑着我们自己。为此,我们特邀两位心理专家从不同的角度撰文,以帮助我们从悲伤压抑的情绪中走出,重建我们的心灵家园。
从地震的悲伤中走出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史静
在我们身边,有不少因四川地震悲伤过度而引发疲倦、失眠、恶梦、眩晕、心慌、发抖、恶心等症状的人。还有的人神情忧伤,只要一提地震,就忍不住泪水盈眶。更有甚者,在悲伤之余又陷入了深深的恐惧中,唯恐不久的将来,自己也会遭遇这样的灾难。从心理学角度来看,面对如此巨大的灾难,悲伤是正常的情绪,是心理健康的表现。一个人若在这样的灾难前,不悲伤不难过,反而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所以,面对悲伤,我们首先要接受自己的情绪,允许自己悲伤。但任何情绪都需要控制在合理的程度,过度则容易引发疾病。所以,我们必须用意志去控制悲伤,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正如莎士比亚说的,适当的悲伤可以表明感情的真切,过度的悲伤则表示智慧的欠缺。
如果意识到自己悲伤过度,则应及时进行自我心理疏导或向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首先要放弃头脑中的消极联想,不去做自己也可能遭受地震灾难的假设,也就是说不要人为地制造恐惧心理。心理专家说,人之所以不安,不仅仅是因为发生的事情,更是因为他们对发生的事情产生的想法。地震是天灾,任何人都无法抗拒。太阳底下所有的痛苦,有的可以解救,有的则不能,若找不到解救的办法,就接受它。一位朋友告诉我,他曾去过日本的神户和美国的洛山矶。这两个城市都处在强地震带上,但那里的人们却始终满面春风快乐地生活着。面对随时可能袭来的地震,他们一方面坦然接受,一方面努力地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结实牢固,怀着对生命的珍惜和敬畏,他们认真而快乐地过好每一天。
是的,每个人都应做好遭遇灾难的心理准备,从出生那天起,灾难其实就和我们同行了。遇不到,怀感恩之心,认真过好每一天,没有必要为没有来到的灾难提前悲伤;遇到了,躲不掉逃不掉,该承受的必须承受。心理成熟和心理健康并不意味着总是感觉良好,成熟真正的含义,应该是无论心情愉快与否,感觉如何,我们都能采取负责任的,积极的行动。所以,我们的党对全国人民说,做好本职工作,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就是对灾区最大的支持。
四川的灾情除了令我们伤心,同时也有力地提醒我们为什么生活,让我们更加懂得生命的宝贵,学会随时享受生活,珍惜亲情爱情和友情。灾难也有积极的一面,灾难令人类更加强大更加有智慧,面对灾难,只要我们内在的态度从恐惧转为奋斗,坏事就会变成鼓舞人心的好事,也许在未来,我们就能战胜灾难。在现阶段,如果我们能直面灾难,乐观地忍受它,它的毒刺就会脱落,变成美丽的花。所以说心理素质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生活的质量,只要我们不在灾难之上再加上自怜、悲观、恐惧等种种负性情绪,灾难就不会把我们打倒。
衷心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从这场灾难中得到成长,从而更加珍惜生命,善待身边的每个人,快乐过好每一天。如果悲伤太过沉重,以下几种方法也许对你能有所帮助:
1告诉自己,天灾是正常的,遇到了就接受,遇不到就怀感恩之心。
2告诉自己,面对灾难悲伤是正常的,允许自己悲伤,接受自己的悲伤情绪。
3制定悲伤的时间段,在一天的固定时刻让自己尽情悲伤。这样做,既可以帮助我们控制悲伤,也可以让悲伤有个出口。
4告诉自己,正是因为人生无常,才更应快乐过好每一天。
5对着镜子笑一笑,你会发现,当你笑了时,你会感到开心一点。
6跑一跑,出出汗,让肾上腺分泌的不快乐毒素随着运动和汗水排出去。
7晒晒太阳,多喝水,阳光会给我们好心情,水可以帮助我们净化身体,令心情愉快。
我在《西蜀散人来也》一文中曾这样描述过我的家乡及家乡人:
且不说山水仙境铺陈得洋洋洒洒,这里也多生些神仙帅才之类的人物,精明能干而散漫悠闲,既能享受吃喝玩乐,又很喜欢谈玄探幽。他们见识独特,有丰富的世俗智慧,吹起“壳子”来趣味横生,荤素皆宜,把“龙门阵”摆得威武雄壮,有声有色,硬是要得。
而如今,512汶川大地震劫后余生的家乡人虽然:
都求恼火
灾区人民无房可住,在余震中等待吃喝;
成都人民有房不住,在吃喝中等待余震。
收集对联
但是,锦书却告诉我说:都说四川人乐观、幽默,现在网上有好多关于你们四川人的笑话,说你们四川人真乐观,有几个我看了,一个人在家哈哈大笑。
我立即请锦书去帮我收集些来,整理后发在博客上,一来是让更多被地震搞得神经崩得很紧的四川人松驰一下,二来是想把四川人民在天灾人祸面前所表现出来的那份睿智、豁达永远收藏,让后人铭记于心。
地震:
北川一大爷,被俄罗斯救援队从废墟中解救出来,一看,周围全是金发碧眼的老外,大爷就说了:“地震硬是凶呐,一哈把老子震到外国来了!”
一个非洲黑娃儿到成都旅游,入住一家宾馆,地震发生使宾馆着火,黑娃儿以最快的速度冲到空旷的平地,消防队员很惊讶的说到“日他仙人板板, 没见过被烧焦了还跑得这么快的”。
一个朋友地震时他家狗还在睡,第二天他把狗暴打一顿。
某大学的日语外教只彪悍。日本经常地震把他都震成习惯了。地震一开始,他很镇静地喊学生躲到桌子底下,隔哈儿抖完了,学生从桌子底下爬出来,他继续讲课。全校的老师学生都到操场集合了,校领导一清人:怪了!日语班的人喃?赶快派人上切找,找到教室头的时候,他们班还在继续上日语。
512那天我正好要去缴电话费,刚刚走到天府广场电信营业厅门口,就看到一群人往外冲,心想,遭了,有人抢劫!
单位一个老工程师,地震来时从13楼跑到了11楼,突然冒出了一句“遭了,电脑还没关!”于是返回13楼把电脑关了才跑下来!后来这一事迹得到公司老总的表扬。
朋友他老爸家在6楼,地震那天,老爷子正好在窗户边,震的时候他家对面的水塔甩的跟个呼啦圈一样老爷子欣赏了一会,喊一了句:老婆子,快来看,这水塔甩圆咯,而这个时候阿姨早就腿软的不行咯。
正在试朋友才买的车子,刚刚打开空调车子就开始晃动了,朋友说:妈哟,这车子质量太差了开个空调整个车子都在动,等会就去找厂家退货。刚说完就看见旁边一大群人跑出来喊地震了,这才晓得原来是地震。
12号那天,一个阿姨正在打麻将,突然发现桌子在晃,马上喊不打老了,快点跑,桌子在晃!另外一个阿姨说:“不要慌,再打一盘!”。
四个婆婆在打麻将。突然发现桌子在摇。婆婆们二话不说,分头各自去找了些硬纸板,垫在桌子下面。然后坐下来继续打!
有个医生正准备给一个躺在床上的中年男病人打针,突然地震了,医生说,哎呀,好大的人老嘛,打个针都怕,晃撒子嘛!
12号那天我正在售房部,发现电脑在抖,“格老子的,压路机又过来了,你去喊他开慢点,”“不理所”,出切一看,好多人,才晓得地震了。
12号那天川大一个班上正在上课,地震了,学生开始往外面跑,老教授喊:莫慌,坐下来,我点名,点一个出去一个。
我当时在打电话,很镇静的告诉电话那头的朋友:“地震了”,朋友很镇静的告诉我:“那就挂了嘛!”
地震来的时候 ,我们楼下还有抱29寸纯平彩电跑的,估计累惨了。
一个老太婆骂她老伴“老年痴呆,地震起来你还去抽啥子空调嘛?瓜西西的,人家都在跑,你喊我把冰箱给你抽到?”
地震跑到楼下的时候,已经聚集了不少人了,等了好一会,有一个太婆自己坐着轮椅出来了,嘴里骂骂咧咧的:“太不仗义了,四个人打麻将,把我一个人留到房子里头,下次再是三缺一,偶也不去了!”
一个哥们地震时正在开会,手机开的是振动,地震一来,他还在抱怨:“哪个的电话嘛,弄得振动这么大!”
单位上美女些,热天家穿的尽是凉拖,地震跑下来的时候,全部是光脚,居然跑得比大老爷们还快!再上班的时候,全部换成跑鞋了。
12号那天突然房子摇晃起来,大家紧张地说“房子在摇”,这时一个大姐看看窗外,非常镇定地说:“没事,对面房子也在晃”。
余震:
又晃了,大家期盼已久的余震终于来到了,人们纷纷走上街道,脸上挂着满意的微笑,互相倾诉地震时的感觉,不时传出朗朗笑声,地震已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人住的再高都能像消防队员一样瞬间飞到楼下,地震让我们发现了很多运动奇才,奥运中国一定赢!
看余震的心情就像初恋的少女看情人,既怕他不来又怕他乱来。
余震就像打麻将 如果半天没的啥子动静 就绝对是在做大的。
原来打招呼问:“吃了没?去哪儿?”,现在逢人就招呼:“今晚上睡哪儿?”
原来关心别人住哪儿,现在关心别人住几楼。
空闲时候计算从自己楼上的家,火速飞奔到空地上到底需要好多秒。
同事家住6楼,她老公在震后练习一次跑下楼看要多少时间。结果等他冲下楼,回头一看,同单元的全跑下来了,急切地问:“震得凶哇?”每次余震过后就拿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房子有没有裂缝。
觉得二楼很高。
超级讨厌有抖腿习惯的人,偶然自己抖哈腿都会遭吓倒。
见不得哪个把手机开成震动。
房子晃的时候紧张得要死,希望它再也不要晃了。等它不晃了又紧张得要死,不晓得大地是不是在积蓄能量,是不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反正晃或者不晃都紧张得要死。
移动用户决定以后不做移动用户,联通用户也决定以后不做联通用户。
背起一个自认为装有重要物品的包包随身携带,并且睡觉都不离身,或者最多不离身一米。
不相信自己的感觉,不停向别个求证:“刚才是不是晃了一伙哇?”
成都,一座帐篷拥有量全国第一的城市。
成都,一座家家都有倒立空瓶的城市。
成都,一座拒绝裸睡的城市。
成都,一座厕所里存放巧克力和矿泉水的城市。
成都,一座洗澡如厕都相当迅速的城市。
成都,一座全民喜欢快速狂奔的城市。
没有亲身经历地震的同志们很难体会成都人的痛苦。笑笑俺们成都人也能理解,呵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