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2《抛体运动的规律》教案

高中物理必修2《抛体运动的规律》教案,第1张

  高中物理必修2《抛体运动的规律》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平抛运动是匀变速运动,其加速度为g

 2掌握抛体运动的位置与速度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掌握平抛运动的特点,能够运用平抛规律解决有关问题

 2通过例题分析再次体会平抛运动的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有参与实验总结规律的热情,从而能更方便地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实践,巩固自己所学的知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分析归纳抛体运动的规律

 教学难点

 应用数学知识分析归纳抛体运动的规律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上一节我们已经通过实验探究出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的运动规律,对平抛运动的特点有了感性认识这一节我们将从理论上对抛体运动的规律作进一步分析,学习和体会在水平面上应用牛顿定律的方法,并通过应用此方法去分析没有感性认识的抛体运动的规律

 [新课教学]

 一、抛体的位置

 我们以平抛运动为例来研究抛体运动所共同具有的性质

 首先我们来研究初速度为。的平抛运动的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用手把小球水平抛出,小球从离开手的瞬间(此时速度为v,方向水平)开始,做平抛运动我们以小球离开手的位置为坐标原点,以水平抛出的方向为x轴的方向,竖直向下的方向为y轴的方向,建立坐标系,并从这一瞬间开始计时

 师:在抛出后的运动过程中,小球受力情况如何

 生:小球只受重力,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水平方向不受力

 师:那么,小球在水平方向有加速度吗它将怎样运动

 生:小球在水平方向没有加速度,水平方向的分速度将保持v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

 师:我们用函数表示小球的水平坐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将如何表示

 生:x=vt

 师:在竖直方向小球有加速度吗若有,是多大它做什么运动它在竖直方向有初速度吗

 生:在竖直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小球在重力作用下产生加速度g做自由落体运动,而在竖直方向上的初速度为0

 师:那根据运动学规律,请大家说出小球在竖直方向的坐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生:y=1/2gt2

 师:小球的位置能否用它的坐标(x,y)描述能否确定小球在任意时刻t的位置

 生:可以

 师:那么,小球的运动就可以看成是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上运动的合成t时间内小球合位移是多大

 生:

 师:若设s与+x方向(即速度方向)的夹角为θ,如图64—1,则其正切值如何求

 生:

 [例1]一架飞机水平匀速飞行从飞机上海隔l s释放一个铁球,先后释放4个,若不计空气阻力,从地面上观察4个小球( )

 A在空中任何时刻总是捧成抛物线,它们的落地点是等间距的

 B在空中任何时刻总是排成抛物线,它们的落地点是不等间距的

 C在空中任何时刻总在飞机正下方,排成竖直的直线,它们的落地点是等间距的

 D在空中任何时刻总在飞机的正下方,捧成竖直的直线,它们的落地点是不等间距的。

 解析:因为铁球从飞机上释放后做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有与飞机相同的速度不论铁球何时从飞机上释放,铁球与飞机在水平方向上都无相对运动铁球同时还做自由落体运动,它在竖直方向将离飞机越来越远所以4个球在落地前始终处于飞机的正下方,并排成一条直线,又因为从飞机上每隔1s释放1个球,而每个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又是相等的,所以这4个球落地的时间也依次相差1 s,它们的落地点必然是等间距的若以飞机为参考系观察4个铁球都做自由落体运动此题把曲线运动利用分解的方法“化曲为直”,使其成为我们所熟知的直线运动,则据运动的独立性,可以分别在这两个方向上用各自的运动规律研究其运动过程

 二、抛体的速度

 师:由于运动的等时性,那么大家能否根据前面的结论得到物体做平抛运动的时间

 生:由y=1/2gt2得到,运动时间

 师: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这说明了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仅取决于下落的高度,与初速度无关

 师:那么落地的水平距离是多大

 生:落地的水平距离

 师: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这说明了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不仅与初速度有关系,还与物体的下落高度有关

 师:利用运动合成的知识,结合图64—2,求物体落地速度是多大结论如何

 生:落地速度,即落地速度也只与初速度v和下落高度h有关

 师:平抛运动的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a,一般称为平抛运动的偏角实际上,常称为平抛运动的偏角公式,在一些问答题中可以直接应用此结论分析解答

 [例2]一个物体以l0 m/s的速度从10 m的水平高度抛出,落地时速度与地面的夹角θ是多少(不计空气阻力)

 [例3]在5 m高的地方以6 m/s的初速度水平抛出一个质量是10 kg的物体,则物体落地的速度是多大从抛出点到落地点发生的位移是多大(忽略空气阻力,取g=10m/s2)

 [交流与讨论]

 应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我们探究了做平抛运动的物体的位移和速度请大家根据我们探究的结果研究一下平抛运动的物体位移和速度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参考解答:根据前面的探究结果我们知道,物体的位移,与x轴的夹角的正切值为tanθ=gt/2v物体的速度,与x轴的夹角的正切值为tanθ=gt/v可以看到位移和速度的大小没有太直接的关系,但它们的方向与x轴夹角的正切是2倍关系利用这个关系我们就可以很方便地计算物体速度或位移的方向了 师:在(2)中,与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vt2=v02+2as,形式上一致的,其物理意义相同吗 生:物理意义并不相同,在中的h,并不是平抛运动的位移,而是竖直方向上的位移,在

 中的s就是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对于平抛运动的位移,是由竖直位移和水平位移合成而得的

 师:平抛运动的轨迹是曲线(抛物线),某一时刻的速度方向即为曲线上物体所在位置的切线方向设物体运动的时间为t,则这一时刻的速度与竖直方向夹角的正切值tanβ=v0/gt,而物体下落的高度为h==1/2gt2如图64—3

 图中的A点为速度的切线与抛出点的水平线的交点,C点为物体所在位置的竖直线与水平线的交点,从图中可以看出A为水平线段OC的中点平抛运动的这一重要特征,对我们分析类平抛运动,特别是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偏转是很有帮助的

 平抛运动常分解成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两个分运动来处理,由于竖直分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和特点均可以在此应用另外,有时候根据具体情况也可以将平抛运动沿其他方向分解

 三、斜抛运动

 师:如果物体抛出时的速度不是沿水平方向,而是斜向上方或斜向下方的(这种情况称为斜抛),它的受力情况是什么样的加速度又如何

 生:它的受力情况与平抛完全相同,即在水平方向仍不受力,加速度仍是0;在竖直方向仍只受重力,加速度仍为g

 师:实际上物体以初速度v沿斜向上或斜向下方抛出,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如何表示与平抛是否相同

 生:斜抛运动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初速度与平抛不同,分别是vx=vcosθ和vy=sinθ

 由于物体运动过程中只受重力,所以水平方向速度vx=vcosθ保持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而竖直方向上因受重力作用,有竖直向下的重力加速度J,同时有竖直向上的初速度vy=sinθ,因此做匀减速运动(是竖直上抛运动,当初速度向斜下方,竖直方向的分运动为竖直下抛运动),当速度减小到。时物体上升到最高点,此时物体由于还受到重力,所以仍有一个向下的加速度g,将开始做竖直向下的加速运动因此,斜抛运动可以看成是水平方向速度为vx=vcosθ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初速度为vy=sinθ的竖直上抛或竖直下抛运动的合运动

 师:斜抛运动分斜上抛和斜下抛(由初速度方向确定)两种,下面以斜上抛运动为例讨论

 师:斜抛运动的特点是什么

 生:特点:加速度a=g,方向竖直向下,初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成一夹角θ斜向上,θ=90°时为竖直上抛或竖直下抛运动θ=0°时为平抛运动

 师:常见的处理方法:

 ①将斜上抛运动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竖直上抛运动,这样有由此可以得到哪些特点

 生:由此可得如下特点:a斜向上运动的时间与斜向下运动的时间相等;b从轨道最高点将斜抛运动分为前后两段具有对称性,如同一高度上的两点,速度大小相等,速度方向与水平线的夹角相同

 师:②将斜抛运动分解为沿初速度方向的斜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两个分运动,用矢量合成法则求解

 ③将沿斜面和垂直斜面方向作为x、y轴,分别分解初速度和加速度后用运动学公式解题

 [交流与讨论]

 对于斜抛运动我们只介绍下船上抛和斜下抛的研究方法,除了平抛、斜上抛、斜下抛外,抛体运动还包括竖直上抛和竖直下抛,请大家根据我们研究前面几种抛体运动的方法来研究一下竖直上抛和竖直下抛

 参考解答:对于这两种运动来说,它们都是直线运动,但这并不影响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来研究它们这个过程我们可以仿照第一节中我们介绍的匀加速运动的分解过程对竖直上抛运动,设它的初速度为v0,那么它的速度就可以写成v= v0—gt的形式,位移写成x= v0t—g t2/2的形式那这样我们就可以进行分解了把速度写成v1= v0,v2=—gt的形式,把位移写成xl= v0t,x2= —g t2/2的形式,这样我们可以看到,竖直上抛运动被分解成了一个竖直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一个竖直向上的匀减速运动对于竖直下抛运动可以采取同样的方法进行处理

 课后小结

 1具有水平速度的物体,只受重力作用时,形成平抛运动

 2平抛运动可分解为水平匀蓬运动和竖直自由落体运动平抛位移等于水平位移和竖直位移的矢量和;平抛瞬时速度等于水平速度和竖直速度的矢量和

 3平抛运动是一种匀变速曲线运动

 4如果物体受到恒定合外力作用,并且合外力跟初速度垂直,形成类似平抛的匀变速曲线运动,只需把公式中的g换成a,其中a=F合/m

 说明:

 1干抛运动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个曲线运动,弄清其成固是基础,水平初速度的获得是同题的关键,可归纳众两种;

 (1)物体被水平加速:水平抛出、水干射出、水平冲击等;

 (2)物体与原来水平运动的载体脱离,由于惯性而保持原来的水平速度

 2平抛运动的位移公式和速度公式中有三个含有时间t,应根据不同的已知条件来求时间但应明确:平抛运动的时间完全由抛出点到落地点的竖直高度确定(在不高的范国内g恒定),与抛出的速度无关

  有一种说法是远古时代,人们为了防身和打猎,身上带着棍棒和石头,遇上陌生人,如果发现对方有敌意就举起棍棒和石头准备战斗,如果双方都没有敌意,还要表示友好,就将手中的棍棒石头放下,伸出手指,让对方摸摸掌心,表示亲善,双方互相摸掌心,表示友好,这种方式逐渐变成今天的握手礼了。

  另一种说法是古代人们打仗常用骑兵,骑士全身披戴盔甲,身体全包在甲胄里,只有眼睛露在外面。如果两名骑士相逢没有敌意就主动脱去右手的甲胄,伸出右手,表示“我手里没有武器”,让对方放心,双方右手相碰就表示友好,渐渐的用右手相碰表示友好的方式,就发展成今天的握手礼。

  不论哪一种说法,都说明握手是人们表示友好的方式。

  握手可以在多种情况下使用,表达出不同的情意。

  见面时握手,表示欢迎,也表示问候,握手同时问声“你好!”多么友好!

  分别时握手,说声“再见”表现依依惜别,多么亲切!

  祝贺时握手,说声:“祝贺你获得成功。”多么诚恳!

  慰问时握手,对遭遇不幸的人是多么好的安慰啊!

  致谢时握手,说声“谢谢!”对帮助了自己的人表示深深的谢意。

  握手可以表示不同层次的情感,如果是一般的关系,可轻握一下即可放开,如果关系亲密,可以紧紧握住手,还可上下微微摇动表示热情;如果感情更深、更热烈,可以在右手握住后,左手再搭在对方的右手上。

  让我们在与人交往中,正确运用握手的礼节,表达出我们的情谊,正像一首诗中所说的:

  “伸出我的手,紧握你的手,

  愿把我的温情、我的心意。

  送到你心窝……”

  用左手握手不礼貌或是怀有敌意

  高一物理上册必修1《自由落体运动》教案一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 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知道它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明确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

 3、理解重力加速度概念,知道它的大小和方向,知道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重力加速度的大小是不同的

 4、培养学生实验、观察、推理、归纳的科学意识和方法

 5、通过对伽利略自由落体运动研究的学习,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并感受先辈大师崇尚科学、勇于探索的人格魅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都相同是本节的重点。

 掌握并灵活运用自由落体运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是难点。

 教学工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提问: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是怎样的

 二、自由落体运动

 演示1:左手掷一金属片,右手掷一张纸片,在讲台上方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同时释放,让学生观察二者是否同时落地然后将纸片捏成纸团,重复实验 ,再观察二者是否同时落地

 结论:第一次金属片先落下,纸片后落下,第二次几乎同时落下。

 提问:解释观察的现象

 显然,空气对纸的阻力影响了纸片的下落,而当它被撮成纸团以后,阻力减小,纸片和金属片才几乎同时着地。

 假设纸片和金属片处在真空中同时从同一高度下落,会不会同时着地呢

 演示2:牛顿管实验

 自由落体运动: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显然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是:

 (1)只受重力而不受其他任何力,包括空气阻力。

 (2) 从静止开始下落

 实际上如果空气阻力的作用同重力相比很小,可以忽略不计,物体的下落也可以看做自由落体运动。

 三、自由落体运动是怎样的直线运动呢

 学生分组实验(每二人一组)

 将电火花计时器呈竖直方向固定在铁架台上,让纸带穿过计时器,纸带下方固定在重锤上,先用手提着纸带,使重物静止在靠近计时器下放,然后接通电源,松开纸带,让重物自由下落,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小点。

 运用该纸带分析重锤的运动,可得到:

 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重锤下落的加速度为a=98m/s2

 四、自由落体加速度

 学生阅读课文

 提问:什么是重力加速度标准值为多少方向指向哪里用什么字母表示(略)

 重力加速度的大小有什么规律

 (1)在地球上同一地点,一切物体的重力加速度都相同。

 (2)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重力加速度是不同的,由教材第37页表格可知,纬度愈高,数值愈大。

 (3)在通常的计算中,可以把g取作98m/s2,在粗略的计算中,还可以把g取作

 10m/s2

 五、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注意式中的h是指下落的高度。

 课后习题

 1、阅读《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2、教材练习(1)至(4)题

 高一物理上册必修1《自由落体运动》教案二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影响物体下落

 快慢的因素,理解自由落体运动是在理想条件下的运动

 2能用打点计时器得到相关的运动轨迹,并能自主分析纸带上记录的位移与时间等运动信息

 3了解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落体运动的实验探究,初步学习使用变量控制法

 2经历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方法,感悟科学探究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渗透物理方法的教育,在研究物理规律的过程中抽象出一种物理模型——自由落体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自由落体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2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并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1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及规律

 2应用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自由落体运动

 1基本知识

 (1)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2)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①只受重力作用②初速度等于零

 (3)运动性质: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思考判断

 (1)物体竖直向下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

 (2)物体仅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

 (3)物体由静止释放,当空气阻力很小,可忽略不计时可以看做自由落体运动(√)

 探究交流

 (1)一张纸片下落和该纸片揉成团下落快慢不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为什么在抽成真空的牛顿管中金属片和羽毛下落的快慢相同

 提示

 (1)纸片受到的空气阻力较大,而纸团受到的空气阻力较小,造成二者下落快慢不同

 (2)由于抽成真空的牛顿管对金属片和羽毛均没有空气阻力,它们只在重力作用下做自由落体运动

 二、自由落体加速度及运动规律

 1基本知识

 (1)定义: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自由下落的加速度都相同,这个加速度叫做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做重力加速度,通常用g表示

 (2)方向:竖直向下

 (3)大小: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g的大小是不同的,一般计算中,g取98_m/s2或g=10_m/s2

 (4)运动规律

 ①自由落体运动实质上是初速度v0=0,加速度a=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②基本公式位移速度关系式:v2=2gh(gt2)

 2思考判断

 (1)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与物体质量有关(×)

 (2)重力加速度的方向竖直向下(√)

 (3)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g的大小略有不同(√)

 三、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1基本知识

 (1)问题发现

 亚里士多德观点:重物下落得快,轻物下落得慢

 矛盾:把重物和轻物捆在一起下落,会得出两种矛盾的结论

 伽利略观点:重物与轻物下落得一样快

 (2)猜想与假说

 伽利略猜想落体运动应该是一种最简单的加速运动,并指出这种运动的速度应该是均匀变化的假说

 (3)理想斜面实验

 ①如果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是均匀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运动所用的时间t的平方成正比,即x∝t2

 ②让小球从斜面上的不同位置由静止滚下,测出小球从不同起点滚动的位移x和所用的时间t

 ③斜面倾角一定时,判断x∝t2是否成立

 ④改变小球的质量,判断x∝t2是否成立

 ⑤将斜面倾角外推到θ=90°时的情况——小球自由下落,认为小球仍会做匀加速运动,从而得到了落体运动的规律

 (4)伽利略研究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演)和谐地结合起来他给出了科学研究过程的基本要素:对现象的一般观察→提出假设→运用逻辑得出推论→通过实验对推论进行检验→对假说进行修正和推广

 2思考判断

 (1)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重物、轻物下落得一样快(×)

 (2)伽利略通过实验证明了,只要斜面的倾角一定,小球自由滚下的加速度是相同的(√)

 (3)伽利略科学思想方法的核心是做实验(×)

 探究交流

 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伽利略进行了猜想,亚里士多德进行了猜测,两种研究方法有何不同

 提示 伽利略的科学猜想是根据所观察、发现的事实,把客观事实与原有的知识结合起来,科学猜想不能直接当做结论使用,只有经过实验验证,才能作为结论使用

 四、自由落体运动及自由落体加速度

 问题导思

 1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的下落都是自由落体运动吗

 2实际中,物体下落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吗

 3同一物体在不同地点做自由落体运动时,其加速度是否相同

 1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

 (1)初速度为零;(2)除重力之外不受其他力的作用

 2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理想化模型

 这种模型忽略了次要因素——空气阻力,突出了主要因素——重力在实际中,物体下落时由于受空气阻力的作用,并不做自由落体运动,只有当空气阻力远小于重力时,物体由静止的下落才可看做自由落体运动,如在空气中自由下落的石块可看做自由落体运动,空气中羽毛的下落不能看做自由落体运动

 3自由落体加速度的大小

 (1)产生原因:由于处在地球上的物体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因此也称为重力加速度

 (2)大小:与所处地球上的位置及距地面的高度有关

 ①在地球表面会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大,在赤道处最小,在两极最大,但差别很小

 ②在地面上的同一地点,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但在一定的高度范围内,可认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不变通常情况下取g=98 m/s2或g=10 m/s2

 1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例

 2物体不仅在地球上做自由落体运动,在其他星球上也可以做自由落体运动,只不过同一物体在不同星球上所受重力不同,重力加速度不同

 3g的方向,不是垂直向下,也不一定指向地心

 例:下列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

 B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C从静止开始下落的小钢球,因受空气阻力作用,不能看成自由落体运动

 D从静止开始下落的小钢球,所受空气阻力对其运动的影响很小,可以忽略,可以看成自由落体运动

 审题指导 解答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问题时,必须抓住自由落体运动的两个条件,一是初速度v0=0,二是仅受重力作用

 答案 BD

 对自由落体运动条件不清,往往误认为物体仅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就看做是自由落体运动或者是误认为只要物体从静止下落,物体就做自由落体运动,从而误选A

 五、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及应用

 问题导思

 1自由落体运动是特殊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吗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对于自由落体运动是否适用

 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对于自由落体运动是否适用

 1基本规律

 3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几个比例关系式

 (1)第1s末,第2s末,第3s末,…,第ns末速度之比为v1∶v2∶v3∶…∶vn=1∶2∶3∶…∶n;

 (2)前1s内,前2s内,前3s内,…,前ns内的位移之比为h1∶h2∶h3∶…∶hn=1∶4∶9∶…∶n2;

 (3)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hⅠ∶hⅡ∶hⅢ∶…∶hn=1∶3∶5∶…∶(2n-1);

 (4)连续相等位移上所用时间之比为t1∶t2∶t3∶…∶tn=1∶(-1)∶(-)∶…∶(-);

 (5)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个常数Δh=gT2(T为时间间隔)

 例:如图所示,直棒AB长5 m,上端为A,下端为B,在B的正下方10 m处有一长度为5 m、内径比直棒大得多的固定空心竖直管手持直棒由静止释放,让棒做自由落体运动(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取g=10 m/s2)求:

 (1)直棒从开始下落至上端A离开空心管所用的时间;

 (2)直棒上端A离开空心管时的速度;

 (3)直棒在空心管中运动的时间(结果可用根式表示)

 审题指导 解答该题应注意:

 (1)直棒从开始下落至A端离开空心管的过程中,A端下落的高度是多少

 (2)直棒在空心管中运动的时间对应运动的哪个过程

 答案 (1)2 s (2)20 m/s (3)(2-)s

 杆有长度,不易分析其运动情境,解题时,我们可以找杆上某一点(如A点)为研究对象,它的运动即代表整个杆的运动杆通过筒的时间也可认为是B点从刚进入空心筒处运动(l+)这段距离的时间

 六、竖直上抛的研究方法

 例:某物体以30 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取g=10 m/s2,5 s内物体的(  )

 A路程为65 m

 B位移大小为25 m,方向向上

 C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10 m/s

 D平均速度大小为13 m/s,方向向上

 答案 AB

 1定义:将一个物体以某一初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抛出的物体只受重力作用,这个物体的运动就是竖直上抛运动

 2运动性质:初速度为v0,加速度为-g的匀变速直线运动(通常取初速度v0的方向为正方向)

 3基本规律

 (1)速度公式:v=v0-gt

 (2)位移公式:x=v0t-2(1)gt2

 (3)位移和速度的关系式:v2-v0(2)=-2gx

 (4)上升到最高点(即v=0时)所需的时间t=g(v0),上升的最大高度xmax=0( )

 4研究方法

 (1)分段法:上升过程是加速度a=-g,末速度v=0的匀减速直线运动,下降过程是自由落体运动,且上升阶段和下降阶段具有对称性

 (2)整体法:将全过程看成是初速度为v0、加速度为-g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把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直接应用于全过程,但必须注意相关量的矢量性习惯上取抛出点为坐标原点,v0的方向为正方向此方法中物理量正负号的意义:

 (1)v>0时,物体正在上升,v<0时,物体正在下降;

 (2)h>0时,物体在抛出点的上方,h<0时,物体在抛出点的下方

 课后小结

 板书

 §25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一、绵延两千年的错误

 二,逻辑的力量

 三猜想与假说

 四实验验证

 五伽利略的科学方法

 观察一提出猜想一运用逻辑推理一实验对推理验证一对猜想进行修证(补充)一推广应用

“竖着看完”是一种网络流行语,最初是指用户在用手机观看横屏视频过程中,翻转手机后出现的效果。这时候,横向视频变成了竖着的画面,从上到下阅读,因此被称为“竖着看完”。后来,“竖着看完”逐渐被引申为一种调侃或嘲讽的用语,用来形容自己或别人做了某种看起来完美的事情,在经历一番波折或揭示后,原本“完美”的效果被推翻或急转直下。这个词汇在网络文化中得到迅速流行,可以帮助人们表达质疑、反讽等情感,加强信息的表达和沟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72498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