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地狱的沉沦卡夫卡散文菁华》epub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像地狱的沉沦卡夫卡散文菁华》epub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第1张

《像地狱的沉沦》(卡夫卡)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5u3c     

书名:像地狱的沉沦

豆瓣评分:75

作者: (奥) 卡夫卡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副标题: 卡夫卡散文菁华

译者: 叶廷芳 选编

出版年: 2015-6-1

页数: 288

内容简介

作为20世纪初叶现代文学的鼻祖,卡夫卡一向以情节怪诞、内容深刻的小说著称于世,他在散文、随笔方面的创作虽贯穿其终生,而且其成就亦不亚于他的各类小说,却因卡夫卡的此类作品大多散见于本人书信、日记及杂感中,常常为一般读者所忽略。本书从全集中遴选作者思致深邃、文笔精美的片段,分告白、友情交流、爱情倾泻、随感、等几个部分,既有利于读者从整体上把握卡夫卡的散文风格,亦可以蠡测海,在有限的篇幅内细细品味栖居于布拉格保险公司办公室内的这位奥匈帝国晚期的作家、思想家的华美的文学盛馔。

作者简介

卡夫卡(Franz Kafka, 1883 –1924),20世纪初最重要的作家,与乔伊斯、布鲁斯特等同为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的长短篇《审判》、《诉讼》、《变形记》等为他赢得了世界范围的广泛、不朽的声誉。卡夫卡出生于奥匈帝国晚季的布拉格,父亲是个因勤劳获致中产阶层的犹太商人,个性刚毅、严酷,卡夫卡深感其父的压抑,性格极端优柔寡断,小说所描写的对象多为底层不知姓名的人物,他们深受帝国官僚体制的挤压,内心充满孤独、恐惧、迷惘与不安,情节多支离破碎,深刻反映了帝国末季的社会矛盾及众生世相,成为那个时代的典范之作。

卡夫卡曾三次订婚而又三次解除婚约,一生又曾与多个女性发生恋爱。凡此种种情感经历,都在他的书信、日记中留下深刻印记,并使他的散文创作颇多一波三折、委婉深致的情愫。

作品提要

弗雷德里克原本是一个善良正直、心怀抱负的外省青年,来到巴黎求学,希望能有一番作为。但在巴黎上流社会虚荣奢靡、尔虞我诈的风气熏陶下,他荒废了学业,变得情操低下,周旋于各式女人之间,最终导致事业与感情一事无成。

作品选录

……

弗雷德里克根本不懂为什么有这么多的怨恨和胡话。他更加厌恶巴黎了。第三天,他乘第一班列车动身去诺让。

一幢幢房舍很快消失了,田野逐渐展开。他独自坐在车厢里,脚搁在长椅上,回味着近来的事件和他经历的全部往事。他想起了路易丝。

“她从前爱我,这个女孩儿!我错了,没有抓住这个幸福……算了。别再想了!”

五分钟后,他又想:

“可是,谁知道呢?……以后,为什么不可能呢?”

他的幻想,一如他的视线,深深投入隐隐约约的天际。

“她天真烂漫,是个乡下姑娘,几乎是个蛮子,可又那么善良!”

他越朝诺让走,她离他越近。穿过苏顿牧场时,他同从前一样瞥见她在杨树下,水洼边割灯心草。诺让到了,他下了车。

随后,他胳膊肘支在桥栏上,好再看看他们在一个艳阳天散过步的小岛和园子,旅行和野外的空气使他头昏眼花,近日情绪的波动令他浑身无力,但他感到几分激动,心里想:

“她也许出去了;要是我马上遇见她就好了!”

圣洛朗教堂的钟声响了。教堂前的广场上有一群穷人,还有一辆敞篷四轮马车,本乡惟一的一辆(供举行结婚时使用)。突然,在结白领带的市民的人流中,一对新婚夫妇出现在教堂的大门口。

他以为产生了幻觉。可是,不对!这正是她,路易丝!披着一块白纱,从她的红头发一直垂到脚跟;这正是他,戴洛里耶!身着绣银线的蓝礼服,是省长的官服。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弗雷德里克躲在一幢房子的屋角,让队伍过去。

他满面羞惭,一败涂地,被压垮了。他回到火车站,重返巴黎。

出租马车车夫说,从水塔到竞技剧场的路上筑起了街垒,因此他取道圣马丁城关。在普罗旺斯街的拐角,弗雷德里克下了车,朝大马路走去。

正值五点钟,下着霏霏细雨。一些市民站在歌剧院那边的人行道上。对面的房屋门窗紧闭。窗口没有一个人影。在宽阔的马路上,龙骑兵们伏在马背上,挥着出了鞘的马刀疾驰而过;帽盔的饰鬣和身后扬起的大白斗篷,在煤气灯光下掠过;薄雾中,煤气灯随风扭摆。人群望着龙骑兵,沉默不语,惊骇万分。

一队队警察突然出现在冲锋的马队间,赶着街上的人往后退。

但是,在托尔托尼咖啡馆的石阶上,老远就可以看见一个身材高大的人——杜萨迪埃,他岿然不动,好似一根女像柱。

走在队伍前头的一名警察,三角帽压在眼睛上,用剑威胁他。

于是,杜萨迪埃朝前迈了一步,高呼:

“共和国万岁!”

他仰面倒下了,双手交叉在胸前。

人群中发出一阵恐怖的号叫。警察用目光环顾四周;弗雷德里克一怔,他认出了塞内卡尔。

他四处漫游。

他领略过大型客轮上的悒郁;帐篷里一觉醒来时的寒冷,风景和废墟引起的惊愕,好感消失后的辛酸。

他回来了。

他出入社交场,又有过几次恋爱。但是,对初恋的绵绵回忆,使他觉得其他的爱情索然无味。接着,炽烈的欲望熄灭了,感觉的菁华失去了。思想上的抱负也变小了。

岁月蹉跎;他忍受着精神的闲散和情感的迟钝。

将近一八六七年三月底,在夜幕降临的时分,他独自待在书房里,这时走进来一位女人。

“阿尔努夫人!”

“弗雷德里克!”

她抓住他的手,轻轻把他拉到窗前,一边端详他,一边翻来覆去地说:

“这是他!果然是他!”

在昏暗的暮色中,他只依稀看见她的眼睛,罩在遮住她面孔的黑花边小面纱下。

她把一个石榴红丝绒小荷包放在壁炉边上,然后坐了下来。两人相视而笑,但讲不出话来。

终于,他向她提了许多关于她本人和她丈夫的问题。

他们住在布列塔尼的偏远地区,以便节俭度日,清偿债务。阿尔努几乎长年有病,如今好像是个老人了。她女儿嫁给波尔多一户人家,儿子当兵驻扎在莫斯塔加内姆。随后,她抬起头来:

“可我又见到您了!我很高兴!”

他没忘记告诉她,听到他们落难的消息后,他曾跑到他们家去过。

“我知道!”

“怎么?”

她在院子里瞥见了他,就躲了起来。

“为什么?”

于是,她用颤抖的声音,间隔好久才说出一个字:

“我害怕!是的……怕您……怕自己!”

听到这番表白,他快乐无比,心儿扑通扑通地跳。她又说:

“原谅我没有早些来。”

她指着绣满金棕榈叶的石榴红小荷包说:

“这是我特地为您绣的。里面有相当于贝勒维尔地产的那笔款子。”

弗雷德里克谢谢她送的礼物,同时责怪她专门为这跑一趟。

“不!我不是为这件事来的!我一定要来看看您,然后我就回去……回到那边。”

她同他讲起自己的住处。

这是一幢低矮的房子,只有一层楼,花园里栽满大黄杨,两条植有栗树的林荫道一直通向山丘的高头,从那儿可以俯瞰大海。

“我常去那儿,坐在一张长凳上,我管它叫做‘弗雷德里克长凳’。”

接着,她贪婪地看着家具、小摆设、画幅,好把它们存在记忆里带走。女元帅的画像被一幅帘子遮住了一半。但是在黑暗中呈现出来的金色和白色,仍然引起了她的注意。

“我好像认得这个女子。”

“不可能!”弗雷德里克说,“这是一幅意大利的古画。”

她说她想挽住他的胳臂,在街上兜一圈。

他们出去了。

店铺的灯光,不时照亮她苍白的侧面;接着,黑影重新包裹住她;他们在车流、人流和喧声中走着,只关注自己,什么也听不见,正如在乡间落叶覆盖的地上同行的人。

他们互相叙述往昔的岁月,工艺社时期的晚餐,阿尔努的癖好,他拉假领尖头和往小胡子上挤油膏的样子,还有其他更隐秘、更内在的事情。第一次听到她唱歌,他多么陶醉!在圣克卢过生日那天,她多么美丽!他向她提起奥特依的小花园,剧院的夜晚,马路上的一次相遇,以前的仆人,她的黑人女仆。

她对他的记忆力感到吃惊。可是她对他说:

“有时,您的话又回到我的耳畔,好像遥远的回声,又像风儿送来的钟声;我阅读书中描写爱情的段落时,恍惚觉得您就在眼前。”

“爱情描写中,凡被人指责言过其实的东西,您全让我体验到了,”弗雷德里克说,“我理解维特为什么不嫌恶夏绿蒂的涂黄油面包片。”

“可怜的亲爱的朋友!”

她叹了一口气,沉默良久后说:

“不管怎样,我们曾深深相爱。”

“可是谁也不属于谁!”

“也许这样更好。”她又说。

“不!不!我们本来会多么幸福!”

“噢!有您那样的爱,我想是这样!”

这爱情该是何等深切,离别这么久后依然存在!

弗雷德里克问她是如何发现他爱她的。

“有天晚上,您吻了我手套和袖口之间的手腕。我心里想:‘他爱我呀……他爱我!’不过我怕相信这是真的。您态度矜持,那样可爱,我把它当作一种不由自主的持久敬意来受用。”

他无怨无悔。以往的痛苦得到了酬报。

他们回到家里,阿尔努夫人摘下了帽子。搁在一张蜗形脚桌上的灯,照亮她的白发。这对弗雷德里克犹如当胸一击。

为了向她掩饰这份失望,他在她膝下席地而坐,握着她的手,开始向她倾吐绵绵情意:

“我觉得,您这个人,您最微小的动作,在这个世界上具有超人的重要性。随着您的脚步,我心潮起伏,好似尘土的飞扬。您对我的魅力,宛若夏夜的目光,周围芬芳馥郁,暗影轻摇,银白洁净,茫茫无际。对我而言,您的名字里包含着肉体和灵魂的快乐,我一再呼唤您的名字,尽量用嘴唇亲吻它。除此之外,我想象不出别的东西。我想象中的阿尔努夫人,正是您平日的模样,带着她的两个孩子,温柔,严肃,美貌绝伦,心地那么善良!这个形象使其他一切形象黯然失色。我岂止想想而已!在我心灵深处,始终有您悦耳的嗓音和明亮的眼睛!”

她不胜欣喜地接受对一个女人的这番爱慕之言,她已经不是这个女人了。弗雷德里克被自己的话陶醉了,竟然相信了这些话。阿尔努夫人背对着光,朝他俯下身来。他感到她的气息轻拂他的额头,她的整个身体隔着衣服迟疑地触到他。他们的手握紧了;她的高帮皮鞋的鞋尖从袍子下边略微伸出;他快晕过去了,对她说:

“看到您的脚,我心都乱了。”

她感到羞耻,站了起来。接着,她纹丝不动,用梦游者的古怪语调说:

“在我这个岁数!他!弗雷德里克!……没有一个女人像我这样被爱过!不!不!年轻又有什么用?我才不在乎呢!我瞧不起她们,所有来这儿的女人!”

“噢!难道有人来!”他讨好地说。

她笑逐颜开,想知道他今后会不会结婚。

他发誓说不会。

“当真?为什么?”

“因为您。”弗雷德里克说着把她紧紧搂在怀里。

她没有挣脱,身子向后仰,半张着嘴,两眼朝天。她蓦地把他推开,一脸绝望;他央求她回答他,她垂下头说:

“我多么想使您幸福。”

弗雷德里克猜想阿尔努夫人是来委身于他的;这激起他比以往更强烈的、疯狂热切的欲望。可是,他有某种难以言喻的感觉,一种厌恶,好似 的恐惧。另一种担心,以后会腻烦的担心,使他不敢轻举妄动。何况,这将添多大的麻烦!一方面出于谨慎,另一方面不想贬低自己的理想,他转过身去卷一支香烟。

她凝望着他,惊叹不已。

“您多么高尚文雅!只有您才这样!只有您才这样!”

钟敲了十一点。

“已经十一点了!”她说,“再过一刻钟,我就走。”

她又坐下来,但她注视着挂钟,而他继续抽着烟走来走去。两个人再也找不出话来说了。分手之际,总有一刻我们所爱的人已经不再和我们在一起。

终于,指针过了二十五分钟,她缓缓拿起帽子的系带。

“别了,我的朋友,我亲爱的朋友!我永远不会再见到您了!这是我身为女人的最后一次活动。我的灵魂永远不离开您。愿上天把一切祝福都赐给您!”

她像母亲一样在他前额上吻了一下。

不过她好像在找什么东西,然后向他要一把剪刀。

她取下自己的梳子,一头白发披了下来。

她狠命地齐根剪下一绺长发。

“留着吧!永别了!”

她出去了,弗雷德里克打开窗户。阿尔努夫人在人行道上,做手势叫一辆路过的出租马车过来。她上了车。车子消失了。

于是一切都结束了。

这年快入冬时,弗雷德里克和戴洛里耶坐在火边谈天,他们再次言归于好了,他们的天性注定两人永远相聚相爱。

弗雷德里克简略说明了他与当布勒兹夫人闹僵的原因,她后来改嫁给一个英国人。

戴洛里耶没有讲他是如何把罗克**娶到手的,只说有一天,他妻子同一个唱歌的私奔了。为了稍稍洗刷耻辱,他过分热心于省里的政务,结果名誉受损,被撤了职。后来,他当过阿尔及利亚的殖民长官,一位帕夏的秘书,一家报馆的经理,广告掮客,最后在一家实业公司的诉讼事务所当职员。

至于弗雷德里克,他挥霍了三分之二的家产,只得过小资产阶级的生活。

随后,他们互相打听朋友们的情况。

马蒂侬如今是参议员。

于索奈身居要职,掌管所有剧院和整个报界。

西齐笃信宗教,是八个孩子的父亲,住在祖辈的城堡里。

佩勒兰先后沉迷于傅立叶主义、顺势疗法、灵动桌、哥特艺术和人道主义绘画,最后成了摄影师;在巴黎所有的墙壁上,都可以看到他身着黑衣、头大身小的肖像

“你的至友塞内卡尔呢?”弗雷德里克问道。

“不见了!我不知道!你呢,你热恋的阿尔努夫人呢?”

“她大概在罗马,和她当骑兵中尉的儿子在一起。”

“她丈夫呢?”

“去年死了。”

“啊!”律师说。

接着,他拍了一下额头:

“对了,那天,在一家铺子里,我遇见了那位善良的女元帅,手里牵着一个她收养的小男孩。她是某个乌德里先生的遗孀,如今非常胖,块头很大。变得真厉害!她过去腰身多么纤细!”

戴洛里耶不隐瞒曾趁她绝望之际对此亲自做过核实。

“其实是你允许我这样做的。”

他不打自招,补偿了曾对阿尔努夫人图谋不轨所保持的沉默。不过弗雷德里克会原谅他的,既然他并没有得逞。

弗雷德里克对这个发现多少有些恼火,但他佯装一笑了之;提起女元帅,他又联想到瓦特纳兹**。

戴洛里耶从来没有见过她,也没有见过其他许多上阿尔努家去的人;但他对雷冉巴尔记得非常清楚。

“他活着吗?”

“勉强活着!每天晚上,十分准时,从格拉蒙街到蒙马特尔街,他拖着脚步来到一家家咖啡馆前,身体虚弱,弯腰曲背,心力交瘁,一个幽灵!”

“那么,孔潘呢?”

弗雷德里克快乐地叫了一声,求临时 的前代表告诉他牛犊头的奥秘。

“这是从英国进口的。为了戏谑地模仿王党分子每年一月三十日举行的典礼,一些独立党人每年举办一次酒会,在酒会上吃牛犊头,并用牛犊的头盖骨盛红酒喝,举杯祝贺斯图亚特王族的灭亡。热月政变后,恐怖分子组织了一个完全一样的团体,这证明胡闹的事层出不穷。”

“我觉得你对政治失去了热情。”

“这是年龄使然。”律师说。

他们对自己的一生做了总结。

两人都虚度了年华。一个曾梦想爱情,另一个则梦想权力。什么原因使他们没有梦想成真?

“也许因为没有走正道。”弗雷德里克说。

“对你,可能如此。我呢,正相反,我错就错在为人太直,不考虑许许多多次要的事,而这些事比什么都重要。我太讲逻辑,你太重感情。”

接着,他们责怪机缘、环境和他们出生的时代。

弗雷德里克又说:

“过去我们在桑斯时想做的人可不是这个样子。那时你想写一部哲学批评史,我呢,想写关于中世纪诺让的大部头小说,主题是我在弗鲁瓦萨尔的著作中找到的: 布罗卡尔·德·费内斯特朗日老爷和特鲁瓦的主教,是如何攻击厄斯塔什·德·昂布雷西古尔的。你记得吗?”

他们追忆少时往事,每说一句话,就互相问道:

“你记得吗?”

他们仿佛又看见中学的院子,小教堂,会客室,楼梯下的练剑室,学监和学生们的面孔,一个名叫昂热马尔、用旧靴子做鞋套的凡尔赛人;米尔巴先生和他的红颊髯;教几何图形和教绘画的两名教员,老是争执不休的瓦罗和絮里莱;那个波兰人,哥白尼的同乡,总带着用硬纸板做的行星系图,一位巡回讲学的天文学家,讲一堂课的报酬是在食堂吃一顿饭;接着,一次散步时的酩酊大醉,他们第一次吸的烟斗,发奖仪式,假期的欢乐……

一八三七年的暑假,他们曾去土耳其女人那儿玩。

被大家这样称呼的女人真名叫佐拉依德·土耳克;许多人以为她是穆斯林,一个土耳其女人。这给她的房子增添了诗意,房子位于水边,城堡围墙的后面;即使在盛夏,房子周围也有荫凉;一个窗口摆着一盆木樨草,旁边有个金鱼缸,一看就知道是她的家。一些穿白色短上衣的**脸蛋上敷着脂粉,戴着长长的耳环,见有人走过就拍窗玻璃;晚上,她们伫立在门口,用沙哑的嗓音轻轻哼着歌儿。

这个使人堕落的场所,向全区投射出神奇之光。大家用拐弯抹角的话称呼它:“您知道的那个地点,——某一条街,——在桥下。”四邻的农妇为她们的丈夫胆战心惊,市民太太们为她们的女仆忧心忡忡,因为专区区长先生的厨娘在那儿被人撞见过;自然,这是所有青少年暗中心向往之的地方。

有个星期天,正做晚祷的时候,弗雷德里克和戴洛里耶预先烫好了头发,在莫罗夫人的花园里采了一些花,然后从通往田野的边门出去,在葡萄园里绕了个大圈,再从渔场往回走,溜进土耳其女人的房子,手里始终捧着一大束花。

弗雷德里克献上他的花,好像一个恋人把花献给未婚妻。但是,炎热的天气,对未知的惶恐,一种内疚,甚至一眼扫过去看见那么多女人供他使唤的快乐,都使他激动万分,以致脸色变得煞白,他待着不动,讲不出一句话。女人们笑了,看见他那副尴尬相十分快乐。他以为她们在嘲笑他,拔腿就逃;因为弗雷德里克有钱,戴洛里耶只好跟在他后面走了。

有人看见他们出来。这事惹出了麻烦,三年后还没有被忘记。

他们啰啰唆唆地互相叙述这件事,补充对方的回忆;讲完了以后,弗雷德里克说:

“这是我们最美好的经历!”

“对,也许吧?这是我们最美好的经历!”戴洛里耶说。

(王文融译)

注释:

阿尔及利亚港口城市。

赏析

故事的开篇,福楼拜简练的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并以简洁的笔触交代了男主人公弗雷德里克·莫罗中学毕业坐船回乡省亲的经过。在船上,弗雷德里克邂逅了他的终生至爱,同时也令他痛苦万分的美丽纯净的女人——阿尔努夫人。痴情的弗雷德里克对阿尔努夫人一见钟情,不能自拔。在这里作者既交代了人物的性格特点,也为主人公日后的伤感结局埋下了伏笔。

弗雷德里克生于外省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母亲莫罗夫人出身贵族世家,但家境早已没落;父亲在他还没出生时就已经去世,莫罗夫人只能靠微薄的遗产度日。“虽然每周接待三次客人,不时还在家里摆酒席,可是点多少根蜡烛,都是预先计算好的,而且她还经常眼巴巴地等着收地租。她像掩盖恶习一样瞒着这份拮据……”因此儿子成了她唯一的希望,“对儿子的前程,莫罗夫人是雄心勃勃的”,她的儿子学习优秀,得过优等奖,以后“也许能当上参议员、大使、部长”等。弗雷德里克对文学感兴趣,喜欢写诗,有时候又对音乐充满 ,甚至想创作交响乐,但很快又迷恋上作画。他对好多事情都兴致勃勃,但是他意志薄弱,耽于幻想,缺乏自信,虽然有着巨大的热情但都未付诸实施,是“言语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只有愿望没有行动,结果年华虚度,一事无成。

戴洛里耶,弗雷德里克的挚友,是一个有野心的人物。他有着自己的野心抱负,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希望。和弗雷德里克不同,戴洛里耶总是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锲而不舍,他起先研究形而上学,后转向研究社会经济学和法国大革命,想从政发达。他是一个充满心机的野心家,企盼自己有一天可以出人头地,飞黄腾达。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会不择手段;如果需要的话,他甚至可以毫不犹豫地出卖最好的朋友。

弗雷德里克背负着全家的希望,带着满怀的梦想来到他向往已久的巴黎攻读法律。然而,这个多情而纯洁的外省青年根本不喜欢法律,他的所有的热情和精力就只是为了适应巴黎社会的奢华生活。在上流社会虚荣奢靡、尔虞我诈的风气熏陶下,他不但荒废了学业,连情操也变得极为低下: 为了满足 去玩弄交际花萝莎奈特;在好奇心的驱使和金钱的诱惑下,他大胆地去“爱”天真无邪的少女路易丝;为了实现跻身上流社会的目的,他费尽心机,极力讨好贵妇当布勒兹夫人……他忙于交际应酬,在女人的裙裾之间穿梭,用俏皮话博得女人的欢心。在和漂亮女人接近交往的过程中,他的才华,他的聪明才智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他总能让平静的阿尔努夫人心潮澎湃,眼圈发红;精心准备的言谈举止,总能让当布勒兹夫人对他另眼相看;他的大胆的谎言,使得天真烂漫的路易丝为他神魂颠倒。他,成了一个情场的老手。

虽然弗雷德里克在感情上别有用心,但也有过一段难以忘怀的真实感情,那就是对阿尔努夫人的持久真实的爱。弗雷德里克对她心醉神迷,难以割舍。装作不经意地碰一下她的带着手套的手指,他都会幸福一个晚上。哪怕是和她谈话聊天,看她做针线活,他都会兴趣盎然,表现出无穷的兴趣和耐力。有时只是因为她的一个眼神或者是一句话,他都会幸福一夜或者痛苦几天。阿尔努夫人的温柔、美丽、贤淑以及情趣的高雅,都令弗雷德里克神魂颠倒。他总是徘徊在她家门口,但是却又可望而不可即,令他备受折磨、痛苦不堪。他通过阿尔努夫人认识了交际花萝莎奈特,并很快成为她的座上常客。萝莎奈特快活,妖艳,善于交际,也做作,趣味低俗。虽然弗雷德里克有时非常讨厌她,但却以占有她为荣,把她当作一个玩物和精神空虚时的临时驿站。他不爱傲慢自私的当布勒兹夫人,只把她当成进入上流社会的跳板,最后冷冷地和她分了手。当弗雷德里克回到家乡,试图寻找一直热恋着他的少女路易丝时,路易丝却已另嫁他人,成了他的好友戴洛里耶的新娘。带着满心疲惫,几多忧伤,他选择了远离家乡。

在经历了一番风雨之后,弗雷德里克挥霍掉了他的大部分财产,爱情、事业、理想,都像梦一样在残酷的现实面前灰飞烟灭了。当他和阿尔努夫人再次重逢时,已经物是人非。岁月蹉跎,弗雷德里克失去了目标,没有了抱负,过着孑然一身、清贫潦倒的生活;阿尔努夫人也早已破产,住在偏远的地方,为偿还债务过着穷困落寞的日子,青丝早已变白发。美人依旧在,只是容颜改。那份沉甸甸的曾经让弗雷德里克无法放下的感情,又一次在他复归平静的心中激起层层波澜,甜蜜与苦涩,幸福与辛酸,是如此遥远而又仿佛昨天。两人在经历人世变迁之后真实感情的表达,给人颇多的感慨与无奈, “往事不堪回首”。一缕白发,一个背影,劳燕分飞各西东,给作品蒙上了一层悲凉的色彩。

弗雷德里克是一个具有时代特征的典型人物,他代表了当时法国社会一代人的精神史,是他们情感经历的一个典型缩影,是当时法国社会多余人的典型。福楼拜的成功之处还在于,他把主人公性格的塑造和他命运的描写,同社会变革和重大历史事件结合在一起。《情感教育》反映了1840年至1867年间长达四分之一个世纪的法国社会生活,特别是1848年的革命,向读者展现了一幅错综复杂、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社会画面。革命爆发时,弗雷德里克在街头目睹了群众反抗金融贵族的集会,受革命热情的感染,采取支持革命的态度,并积极为报纸写文章,甚至要参加议员竞选。当六月起义被镇压时,他退缩了,躲在枫丹白露与萝莎奈特游山逛景,尽情享乐;当路易·波拿巴政变的时候,他更是往返于萝莎奈特和当布勒兹夫人这两个女人之间,忙得不亦乐乎。他由个人幻想的破灭而心灰意冷,对国家大事漠然置之。福楼拜通过弗雷德里克的失败经历,巧妙地反映了资产阶级社会对年轻人的不良影响,揭示了那个使一部分资产阶级青年意志涣散、贪图享乐,乃至最终成为社会废物的时代。

小说的结尾,弗雷德里克和好友戴洛里耶,在经过离离合合之后言归于好,两人相对坐在火边回忆往昔旧事。一个梦想得到爱情,另一个梦想拥有权力,都以失败收场。当繁华落尽一切如过眼云烟时,他们总结一生,得到一个共同的结论: 两人都虚度了年华。福楼拜让书中的人物对自己的一生进行了概括和总结,既实现了自己一贯奉行的客观主义,也给读者留下一个耐人寻味的结局。

(赵广全)

“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的意思——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我的征衣上。

作品出处

“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出自《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又叫《紫骝马歌辞》,是汉魏时期的一首乐府诗,属《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作者佚名,也叫无名氏,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作品文学体裁为五言古诗

此诗描绘了一位在外征战的老兵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的种种场景,暴露了古代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对于劳动人民的残酷奴役和对于人性的损害,具有一定的史诗意义。诗境被一种怨愁情绪所弥漫,基调极为悲凉。全诗叙事自然流畅,语言朴实真切,具有汉乐府民歌的特点。

作品原文

十五从军征

[ 两汉 ] 佚名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飰,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作品注释

⑴征:一本作"行"。

⑵始:才。归:回家。

⑶道逢:在路上遇到。

⑷阿(ā)谁:古人口语,意即"谁"。阿,语助词。

⑸君:表示尊敬的称呼,相当于"您"。

⑹松柏(bǎi):松树、柏树。冢(zhǒng):坟墓。累累:一个连着一个。

⑺狗窦(dòu):给狗出入的墙洞。窦,洞穴。

⑻雉(zhì):野鸡。

⑼中庭:庭中,屋前的院子。旅:旅生,植物未经播种而野生。

⑽葵:葵菜,嫩叶可以吃。

⑾舂(chōng)谷:把谷子的皮壳捣掉。飰(fàn):古同"饭"。

⑿羹(gēng):用菜叶做成的带浓汁的食物。

⒀一时:一会儿就。

⒁贻(yí):送,赠送。一本作"饴"。

看:一本作"望"。

沾:渗入。

作品译文

十五少年郎,被征去打仗,直到八十岁,才让回故乡。

路遇一个乡下的邻居,问:“我家里还有什么人?”

“你家那个地方现在已是松树柏树林中的一片坟墓。”

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进出,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来煮汤。

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送给谁吃。

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创作背景

据《乐府古题要解》,《十五从军征》晋代已入乐。在它被用为横吹曲辞以前,是否曾入乐,已难查考。此诗原来或许是汉魏间大动乱时代的民歌,是为控诉残酷繁复的兵役制度而创作的。

作品赏析

《十五从军征》是一首叙事诗,描绘了一个十五岁从军,到八十岁才退伍归来的老兵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的悲惨情景,揭露了封建社会中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对于人性的损害,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当时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苦。作品真实,深刻,催人泣下。

作品开篇即不同凡响:"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这两句,直言老兵"十五"岁从军,"八十"岁方回,看似平淡无奇,像不经意间道来,实却耐人寻味,颇见功力。他"十五从军征",奔赴何处,诗中未作说明;其军旅生活如何,战况怎样,诗中也均未交代。这就给读者留下众多想象的空间。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他"从军征",系出于战事,一去就是数十年。"八十"与"十五"相对照,突出其"从军征"时间之久;"始得归"与"从军征"相呼应,则表明他中途一直未能回来。八十岁是虚写,写出从军时间之长,兵役的繁重。

正因为"十五"从军,"八十"方回,其间数十年与家人失去联系,对家中情况一无所知,老兵才急切地想知道家中的情况。这也就极其自然地引出下文--老兵在归乡途中与乡里人的对话。唐代诗人宋之问的诗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反映其在久别家乡之后、返乡途中的矛盾心理,与此诗笔法有别,却殊途同归。宋之问的诗句是曲笔写其返乡途中想了解家中情况的迫切愿望,而此诗则是直言之。二者均表现了久别家乡的返乡之人的真实情感。此诗中"乡里人"的回答很巧妙,没有明言直说老兵家中还有谁,而只是用手指着远处长满松柏的众多的高坟说:"那儿就是您的家。"言下之意就是:"您的家中已无他人了。"其实,"乡里人"这样回答,是不忍心道明真相,怕老兵一下子承受不了家败人亡的痛楚。如此着墨,显然是以哀景写哀情,也与下文相呼应。"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主人公的思想脉络由数十年的征战生活进入邈邈旷野、漫漫古道,对亲人家园的现状由茫然无际的想象到急切的、盼知又怕知的询问。同没有详述主人公长年的征战生活一样,作品也省去了对他餐风宿露、匆匆赶路、与乡亲邂逅相遇的惊喜的描摹,一句"家中有阿谁"的追问,推出了作品的聚光点--家。"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数十年了,岂敢奢望阖家无恙、亲人健在,能有一二幸存者已是不幸中之万幸了。所以他只问,家中还有谁侥幸苟活人世。可是,"乡里人"的回答却如站在冰天雪地里当头浇下的一盆冰凌未澌的水:"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在这动乱的年月,亲人们竟无一幸存。满怀希望,满腹衷情,数十年的风霜雨雪,数十年积压心底的感情,不能向别人倾诉、表达。

摆在他面前的现实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由遥看到近见,满眼更加荒凉凄楚的景象。作者没说室空无人,而是抓住野兔见人钻进狗洞中自以为得所,野鸡惊飞落到屋内梁上自以为安的情景;老兵没有直书庭园荒芜杂乱,只摄取了井边、中庭随意生长的葵菜和谷物两个"镜头",人去屋空,人亡园荒,更其形象,倍伤人心神。一个风尘仆仆的老人,站在曾经炊火融融、庭园整洁的"家"的面前,孑然一身,形影茕茕,盼望了数十年可又无一亲人相迎的家,竟然比想象的还不堪十倍、百倍……作者没有直接抒写渲染感情,作品却收到比直接抒情更强烈的抒情效果。

有些迷蒙、有些浑噩、有些凄怆的老人,像对"松柏冢累累"不闻不见一样,对荒凉的家园的感触也变得麻木了。于是,他默默无言地舂去成熟的谷子的皮壳,采下冬葵嫩嫩的叶子。而当饭熟羹沸时,他才恍然想起不知该给谁吃。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他走出年久失修的破门,向东方看去,他也许还抱着希望,他看到了谁,看到了什么,也许看到了久别的亲人,也许什么也没有看。他茫然地从幻想中走出来,潸然泪下。他已不能像年轻人那样嚎啕大哭,只有那凝聚着数十年的艰辛、数十年的思念、数十年的盼待、数十年的沙场风尘、数十年人世沧桑的老泪,扑簌簌落到满布征尘的衣襟上。"泪落沾我衣"五个字,饱和了丰富、深厚、沉痛的感情内涵。诗至结尾,作者、读者的感情浓度都达到了顶点。

全诗突出写了老士兵的形象,也着力刻划了"家"的形象,同时只写了一笔的"乡里人"的形象也很鲜明。饱经风霜、苍老惶切的老人,无须顾忌、直言不讳的乡亲,衰草古柏荒坟的家园,共同构成了一幅真实动人的具有社会意义的主题的画面,典型地反映了汉代社会现实的一个侧面。尤其是主人公和他的家的相互映衬的叙写,把作品的主题和艺术水平都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服了整整数十年兵役的人,竟然还是全家唯一的幸存者,那些没有服兵役的亲人们,坟上松柏都已葱葱郁郁,可以想见他们生前贫寒凄苦的生活还不如每时每刻都可能牺牲的士卒;作品具体写的是主人公为国征战数十载却有家归不得,等到归时却又无家可归的不幸遭遇和惨痛心情,而他的不幸与那些苟生且不能只有走进静默、暗湿、冰冷的坟墓的亲人们相比,他又是"幸运者"了。这样,作品就不仅仅暴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的黑暗、罪恶,不仅仅表现了八十老翁一人的不幸,而且反映了当时整个社会现实的黑暗,表现了比个人不幸更深广的全体人民的不幸和社会的凋敝、时代的动乱,使作品的主题得到了升华。

此诗围绕老兵的返乡经历及其情感变化谋篇结构,巧妙自然。全诗写得既含蕴简洁,又深湛凝重,内容的取舍剪裁,结构的布置安排,都恰到好处,独具匠心,很好地收到了"意在言外"、主旨尽在言与不言中、意境深远、韵味绵长的艺术效果。全诗运用白描手法绘景写人,层次分明,语言质朴,且以哀景写哀情,情真意切,颇具特色,也颇能体现汉乐府即景抒情的艺术特点。

名家点评

明代陆时雍:"直而肆,似乐府语意。"(丁福保《汉诗菁华录笺注》)

清代方东树:"《十五从军征》,此只是叙述本事,而状乱离之景象,令人不堪想。此盖《小雅》之遗响,后来杜工时学此。"(《昭昧詹言》卷二)

后世影响

这是一首暴露封建社会中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对于劳动人民的残酷奴役和损害的诗,杜甫那篇有名的《无家别》也受到这篇诗的影响。

传统文化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其自身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断积淀并传承下来的各种文化因素,是思想观念、道德情操、行为准则、人格修养、人生价值、审美方式、民族精神的有机组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是当务之急,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亲近古诗文,在古诗文的诵读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苏辛的豪迈,屈李的浪漫,建安的风骨,易安的婉约,古人为后世留下了这么多举世无双的珍宝。因此就应当在诵读的过程中,领略古今相通的永恒的情感和思考,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第 1 页

二、注重营造“传统文化课堂教学”的氛围

语文教材充溢着伦理道德、艺术审美、哲学思想等元素,融载道、载情、载史于一体。引导学生阅读它们,就是让学生穿越时空,和圣者、智者对话,和先驱者、跋涉者交流思想,感受他们伟大的心灵、深邃的思想、超凡的智慧和创造的力量。这就要求教师深刻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不只是简单地学习教材内容,更要深入领会其中的精神特质。学习“天下为公”的理念、“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风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神、“无为而无不为”的智慧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道德原则等。

1 要一些语文作文的高级词汇,也可以一些用的很精妙的动词

一、读 1、朗读:一般文章读2~3遍,带着理解去读,而不只是为读而读。

2、背诵:好的文章应背熟,以记住好词好句,同时培养自己的语感。 3、速读:文章第一遍用最快的速度读完,以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并逐渐培养不翻译直接理解英文的能力。

4、精读:文章第二遍应精读,以达到对文章的准确理解,并熟悉语法结构,加深单词记忆。也可选择部分文章速读,对于较好的文章精读。

5、泛读:每天看1小时左右的英文报纸,在有兴趣的基础上阅读能力会有很大提高。遇到不会的单词在不影响文章理解的情况下可以略过去,从而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

如果想记忆单词,则可查词典,多次查阅记忆便能记住单词。(坚持一两个月就会有明显效果)二、听 1、从最初级的听力入手,听懂每个单词、每句话、每段话及每篇文章。

逐步增加难度。每天至少半小时。

2、跟读英语,一方面加强听力,一方面训练口语,同时还能培养语感。注意发音的准确性。

三、写 1、每两天写一篇英文日记或作文。 2、用英语写信或E-mail。

3、注意语法的应用和词汇的记忆。一、语法: 1、从基础到高级,掌握每一个语法点,并作详细笔记。

笔记所记的都是自己所会的,直到把所有语法细节都掌握。 2、对于不熟悉的语法知识点应反复复习运用,直到掌握为止。

二、词汇: 1、每天记忆100~150新单词,并复习前一天的旧单词。对于生疏的旧单词,可记录下来,安排适当时间记忆。

2、所有单词记忆完一遍之后紧接着再记一遍,三四遍并不为多。重复是记忆单词的最好方法,也是很多记忆的根本方法。

3、结合例句记忆单词,效果最佳。记忆单词应注意力集中,三、练习: 1、大量的练习可以巩固所学知识。

2、通过练习可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增加词汇量,加强对语法的掌握。

2 求:高中阶段的写作高级词汇

使用复杂结构和高级词汇应注意的问题

一、注意适量性

使用“较复杂结构或较高级词汇”应适量,并非去“创造词汇和句子结构”,并非追求通篇使用长句和各种新的词汇。所谓“使用复杂结构和较高级词汇”是在有把握的情况下适量使用,不要大量堆砌新词,过分追求“复杂”和“高级”。其实,一篇文章有一两个也就够了。同时注意用词的准确性,不能生造词汇。在英国,作文课老师常用下面这句话教诲自己的学生:Do not coin(创造) words and expressions that nobody can understand如:He walked straightly towards me 句中straightly是杜撰的词,因为straight的形容词和副词形式一致。

二、注意灵活性

2 常见词或结构也能表现不俗。使用“复杂结构或高级词汇”并非要同学们完全使用课文中没有学过的,让同学们在课外大量识记新词,增加学习负担。其实,常见词也能表现不俗。即使是简单的词汇也可造出“不俗”的句子,如:“他很忙”,若表达为:He is very busy 就是简单的表达,但若说:He is as busy as a bee就属于较高级表达了。再如:“我告诉过你多次了”,一般表达为:I've told you many times 但若可表达为:I've told you a hundred times表面上看似乎用词太具体了,其实a hundred times使用的是“夸张”的修辞手法,表达不俗。

三、注意得体性

并非句子越长越好。句子结构的复杂与长短也应视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并非越长越好,该长则长,该短则短。为增加句子的长度而随意增加成分或细节,有时会造成不必要的“赘言”,结果适得其反,影响表达。请看下面几个句子:

(1) He didn't have enough experience, which is the reason why he didn't do the work well

(2)The captain was a tall, thin man with a big mustache He was pacing the bridge with a look of importance

(3) It was at 5 o'clock in the afternoon that the car accident took place Five o'clock was the rush hour of the day's traffic

(4) He wants to make a tour of the People's Square It was a fine, open space in the center of the city

……

引用地址:

3 英语作文中常用的高级词汇,词组

常用翻译核心句型 the more ~ the more~ A good teacher is the one from whom the more we need academically, the more she can supply一个好的老师是这样一个人,我们对她越有学业方面的需求,她能提供的越多。

It is ~ that ~ It is not just books that can't be judged by their covers,and so it is with presents不能根据外表判断的不仅是人,礼物也一样。 too ~ to ~ Our boss is too narrow-minded to endure different opinions我们老板心胸狭窄,无法容忍不同看法。

not ~enough to do ~ She is not old enough to make sense of the real meaning of the proverb— Time and tide wait for no man她太小,无法理解岁月不等人这句谚语的真正含义。 not ~ but ~ A masterpiece is not something that can conform into an expectation but something that has to be an expression from the heart 杰作不是为了迎合某种预期的东西,而是内心真情的表露。

rather than Ducks can swim by instinct rather than intelligence鸭会游泳,不是靠聪明,而是靠本能。 Not until~ Not until the director persuaded him did he agree to play a role of the doctor直到导演说服了他,他才同意演那个医生的角色。

unless ~ You will have difficulty in understanding the problem unless it is explained and yzed from the historical perspective除非这问题是从历史的观点来分析和解释,否则你理解会有困难。 It has never occurred to/struck me that~ It has never occurred to me that a person who has experienced ups and downs of life should believe such a ridiculous trick我从未想到一个经历人生起伏的人竟相信这荒唐的诡计。

the moment ~/ the instant ~ The contract will e into effect the instant it is signed这项合同一经签署即开始生效。 It won't be long before ~ It won't be long before you know that having a good attitude is half the battle不久后你就会明白,拥有好的态度就是成功的一半。

once ~ Once promised, he will surely be given a remote-controlled car as a birthday present一旦得到承诺,他一定会得到一两遥控汽车作为生日礼物。 only when ~ Only when the test-oriented education is switched into the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are the chances that the students will develop their versatile abilities只有应试教育转变成了素质教育,学生们才有可能发展多方面的能力。

so ~ as to do ~ Will you be so kind as to pull me through the difficult time?你这样善良, 能帮我渡过难关吗? so ~ that ~ The book is so instructive that it has bee a must-readSo instructive is the book that it has bee a must-read这书很有教育意义,已成为学生的必读之书。 ~ as ~ Lose money as he did, he got a lot of experience, which contributed to his success in life虽然他失去了钱,但他得到了许多经验,这促成了他人生的成功。

It must be pointed out that~ It must be pointed out that difficulties can bring out a person's best qualities必须指出,困难能显示一个人的最佳素质。(bring out a person's best qualities) be just about to do ~ when~/ be close to doing ~ when~/ be on the point of doing ~ when~ I was on the point of buying that piano when my wife reminded me that this amount of money was for my son's tuitionI was close to buying that piano when my wife reminded me that this sum of money was for my son's tuitionI was just about to buy that piano when my wife reminded me that this sum of money was for my son's tuition我刚要买那架钢琴时,突然我太太提醒我这笔钱是付我儿子学费的。

not so much ~ as ~ It is not so much with their wishes as with their actions that they can shape the future他们打造未来与其用希望还不如用行动。prefer to do~ rather than do~ To face whatever you might prefer to hide rather than acknowledge requires courage 要面对你宁可隐藏也不承认的任何事需要勇气。

more ~ than ~ Being obliged to leave the stage due to his illness, he has an emotion, which is more of regret than attachment因病得离开舞台时,他有着一种情感, 这种情感与其说是留恋,还不如说是遗憾。 There is no doing ~ There is no denying that bad things do happen to us sometimes不可否认的是,有时候不好的事情确实发生在我们身上。

It can't be denied that~ It can't be denied that he has a gift for music however lazy he is无法否认的是他对音乐有天赋,不管他是多么的慵懒。 There is no doubt that~ There is no doubt that he will win the election by a large majority 毫无疑问他会以多数票赢得竞选。

so long as ~/as long as~ However inharmonious they look in other people's eye, they can enjoy life so long as they love each other在别人眼里无论他们看起来是多么的不和谐,只要他们彼此相爱,就能享受生活。 It is no wonder that ~ It is no wonder that children love to visit museums孩子们喜欢参观博物馆是不足为怪的。

It is +adj +of to do~ It is mean of you to tip so little你真吝啬,给这么。

4 英语作文有哪些高级词汇

领域 名词性 形容词性 动词,动词短语 学校 Campus, facilities, theme, goal, preference, course, routine, passionate, enthusiastic, ambitious, confident, easygoing, boring participate, concentrate, focus, attract, distract, inspire, sit up all night, 课外 Interview, munity service, part-time job, pocket money, spare time, tempting, popular, challenging, corrupted, Volunteer, waste time in, relax, get away from, 社会现象 policy, atmosphere, dialogue, beauty, civilization, culture, nutrition, housing privacy, standard Skin deep, superficial, stylish, fashionable, mon, effective, determined, represent, lead, direct, have a positive/negative effect on, affect the lives of, spare no efforts to, turn sth into reality, take much action to, take measures to, 经济 progress, growth, prosperity, luxury, biotechnology, ine, increasing, Optimistic, pessimistic, financial, rapid decrease, boom, continue, e to a stop, get laid off, encourage flourish, 环境 coast, climate, atmosphere, species, Environmental, ecological, endangered, Pollute, protect, preserve, establish, 城市 subway, tunnels, skyscrapers, suspension bridges, theatres, Crowded, in harmony, private, Construct, rebuild, relocate, tear down, flood, blueprint, 以 Make、get的搭配和动词短语为例来示范一下一个单词应该掌握到什么程度: Make “做,制造” 一些搭配: make tea 沏茶 make bed 铺床 make suggestion 提建议 make faces做鬼脸 动词短语: 1 make it 成功,实现 We were surprised that he made it at last 2 make sense 有道理 Does your sentence make sense 3 make the most of 充分利用 It is wise to make the most of the weekend 还有make friends with交朋友, make a fool of 开某人的玩笑, make room for 腾地方给某人,make way让路,make (full)use of 充分利用;等等 注意,make up有五种常用意义,分别是: 1组成;2化妆;3编造;4和解;5弥补。

注意理解下面一篇小文: My family is made up of my parents and me Mom, quite into her own look, makes up 5 times a day When asked how she looks, Dad usually makes up some lies But sometimes mom can tell and have fight with dad Soon afterward they will make up, because dad always makes up for her by doing some chores Get “取得,成为” 1 get (the message) across 传达 The teacher got his idea across to student by drawing a picture 2 get ahead of 领先 If you want to get ahead of others, work harder 3 get away from 远离 I wish I could get away from school 4 get away with 被放过,不受惩罚 You can never get away with cheating 5 get on with 相处 The ins get on well with each other 6 get by 凑合,勉强维持 The cats cannot get by without food in winter 7 get hold of 抓住,得到 I didn't get hold of the question in the test 8 get into/out of the habit 养成/改掉习惯 It takes nothing to get into a bad habit, but take a lot of things to get out of it 9 get over 克服(情绪),从……恢复 I haven't never gotten over from the shock that I failed the mid-term exam 10 get rid of 摆脱 I just want to get rid of the bad moods。

5 写一篇有一系列动词的短文

可爱的小狗 我家邻居有只可爱的小狗。

它的可爱表现在它的外形、脾气、进食、嬉戏、休息中。 小狗的外形长得十分可爱。

一半像墨汁似的黑毛,一半像土豆似的黄毛,黑黄相间,黑的显得越黑,黄的显得越黄了,摸一摸,软绵绵的,滑滑的。脸是土**的,像黄泥似的,中间镶着一粒粒黑斑。

嘴里长着一副锐利的牙齿,像一片片刀片似的,不要说骨头,就是钢铁,大概也能咬吧?棕色的耳朵大大的,犹如两把小扇子,一上一下地扇。 小狗虽然外形可爱,但是脾气很古怪。

有一次,我放学回家,看见它在门边蹲着,一会儿闷闷不乐,一会儿又开心起来了。于是,我大踏步走上前去,笑眯眯地对它说:“小狗,你好!你怎么一会儿闷闷不乐的,一会儿又开心起来了呢?”它听了我这话,蹲在地上的立马站起来,用它那敏捷的小腿使劲地向我跑来,还一边跑一边朝天狂啡,好象在生气地说:“谁叫你来管我的,我喜欢怎么样就怎么样,你滚!”幸好我跑得快,不然就要被它咬了。

还有一次,我考试考得很差,看见什么都不顺眼,可小狗来到我这儿,用身子蹭我的腿,咬着我的裤脚不放,还不时发出“汪汪汪”的叫声,好象在说:“不要难受了,你这次考得不好,以后考好点就行了。”多么古怪的小狗呀! 小狗脾气古怪,吃的东西可是很高级哦!每当我吃鸡腿的时候,它都会在我的身旁左缠缠右缠缠,像是在拍马屁一样,我随手丢给它一根骨头,可是,它却只碰了一下,理也不理睬那根骨头。

没办法,我只好丢给他一块带肉的骨头,它迅速地把肉和骨头给吃了,还舔着舌头。我想:“大概有肉的骨头里面有油吧!” 小狗喜欢吃,还喜欢嬉戏呢!它经常出去找个朋友一起赛跑。

如果它赢了,就会跳起来,做个胜利的姿势,围着我们打转,还向那位失败者投去骄傲的眼神。如果输了,它就会用尽全身的力气去咬它,表示不服气的样子。

小狗爱嬉戏,更爱休息。每天早上、中午、晚上的时候,它都会找个花花草草多的地方,把自己遮蔽起来躺下,把后腿伸进身子里,前腿交错起来,想一个小孩趴着睡似的。

等它睡熟了,还会发出“呼噜呼噜”的声音。这时,人们才知道这儿有小狗。

这只小狗真是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6 语文高级词汇 学作文用的 让作文的文采更好一点 例如 亘古 悲恸

喧嚣 漂浮 推诿 洪流 流芳 冗长 沉沦 流淌 涕零 春暮 黯然神伤 黯然销魂 声泪俱下

雕琢、呢喃、旖旎、璞玉、婆娑、莞尔、缥缈、飒爽、萧瑟、涟漪、休憩、巍峨、凋零、萧条

觊觎、龃龉 、囹圄、耄耋、饕餮、踟躇、倥偬、、彳亍 、佝偻、、蓓蕾、蹀躞、迤俪、狡黠、迷惘、趔趄、窥觑、肄业、徜徉、叱咤、绸缪、咄嗟、促狭、皈依、戛然、孑孓、逡巡、趑趄、斡旋、沟壑、菁华、毓婷、拈花、旖旎、褴褛、执拗、匍匐、氤氲、、整饬、踽踽、噱头 徘徊

多看点文言文、古诗

流行音乐即通俗音乐,比起莫扎特、贝多芬的音乐,它更加融入大众生活中。可以说它是像我们这样的学生生活中的主流音乐。流行音乐是指一部分流行歌曲、影视歌曲、通俗器乐曲、爵士音乐和布鲁斯音乐等。通俗音乐的内容贴近生活实际,歌词简单,语言生动形象,直白表达情感,容易理解,容易接受。例如Westlife的《you raise me up》,首先从歌词入手,简单的语句,通俗易懂,稍微懂英文的人都可以看懂。它所抒发的感情也是很真挚很动人的,这种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从来都是在我们思想中最主流的。尽管中西方文化差异很大,但是看待“孝”都是一样的。我想这应该也是这首歌在全世界颇受欢迎的原因吧。Westlife其他的专辑《coast to coast》、《back to home》等,这些思想和感情都是教人正确对待love、home、life 等等。然后歌曲的节奏轻快自然、旋律简单,特别适合学生传唱。在流行音乐市场上,这些都是上佳之作,可是也有不少低劣的作品。在课上老师举过一些例子,这些低劣性主要表现:曲调过于简单,甚至是长时间不断地重复,不仅枯燥无味而且毫无意义;歌词大意曲解正确的社会观、道德观,或者违背常理等。不过这些都是其次,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可以分辨这些作品,吸收流行音乐中的菁华。

我们欣赏流行音乐,除了它朗朗上口、节奏轻快、亲切自然以外,还有它的表现形式。那些制作精良的MV,让你随着音乐融入它的风格之中,有时它强烈的节奏让我们身体跟着起舞,有时它的轻柔让我们感觉有人在耳边轻轻细语。在紧张繁忙的学习工作之余,这是最好不过的放松方式了。因为应试教育带来的压力,我们这些学生们总是试图寻找心灵上的解脱。特别在中学时的我们,总是在排名和分数中挣扎,我们幼小的心灵被烙下无数个痛苦创伤,幸好那时开始接触流行音乐的我们都在音乐找到了宣泄。流行音乐伴随着我们长大,特别是在那时出道的歌手们,他们的音乐和我们的想法真正的无代沟。真该好好感谢流行音乐,陪我走过了这么多个困难。或许是寂静的夜里,或许是无人的教室,在音乐中聆听我们自己的内心,品味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他们就像老朋友一样,总能抓住你的心。等我们都长大了,我们也不会忘记老朋友的。就像父辈们一直喜欢如李宗盛、罗大佑、邓丽君等歌星,却总也无法理解周杰伦的歌曲好在哪里。不同年代的音乐应该也有代沟。

这就是音乐,抓住了感情,音乐就有了灵魂。我们熟知美国流行音乐中的布鲁斯、爵士乐,布鲁斯俗称蓝调,蓝色在美国文化代表着忧郁、忧伤。早年大部分移民从世界各地来到美国,一般地说是出自于自愿,他们基本上是愿意把自己的文化同美国文化融合在一起。但只有黑人例外。他们是作为奴隶被迫来到这个国家的。他们身上“除了锁链以外,一无所有,但他们的头脑中却牢记着非洲舞蹈和音乐的丰富传统。”黑人奴隶们在农场劳动时,不允许说话,但可以唱歌。他们依靠自人听不懂的劳动号子和歌曲相互传递信息,交流感情,通过这种表达方式,把他们郁积在心里的痛苦与不平宣泄出来,从而逐渐形成了具有黑人特点的黑人音乐。黑人音乐在形成过程中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包括汲取白人音乐成分,产生了布鲁斯、爵士乐等形式。而最初的摇滚乐就是黑人音乐“节奏布鲁斯”,西方也有人把摇滚乐称作为“下层阶级反抗当局的一种形式”。关于节奏布鲁斯,在网上搜到得答案:这是一种由布鲁斯演变而来的音乐风格。在上个世纪初,随意走进美国的一家小酒馆,就能看到小舞台上一个拿着一把破吉他的黑人弹着扭曲的音符,用他那没调的嗓子和听起来十分肤浅的歌词诉说着黑人在美国的遭遇。这就是布鲁斯。随着时代的进步,这种音乐也变得更具有音乐性了。曾经没调的音乐变得富有节奏,进而也更加旋律化。于是早期的R&B﹙Rhythm and Blues﹚就这样形成了。

真正将R&B引入中国的是陶喆,也有人称他“中国的R&B之父”。虽然说不清他的歌曲里的R&B风格,但是我们去KTV唱他的歌总是找不对感觉,而且也很难唱,对歌手要求很高,据我所知R&B是目前最难唱的音乐,歌手必须很有技巧地运用喉咙与声带来推、挤,要能够既暧昧又准确。尽管陶喆的歌非常受欢迎,可传唱他的歌人确实不多。因为文化和生理上的差异,美国的R&B并不是很容易被中国人接受。直到周杰伦出了第一张专辑,开始我们一下子不明白这是什么音乐,但是唱起来很顺。这是周杰伦的带有本土特色的节奏布鲁斯,他摒弃R&B中一些美国元素,用本土的唱法,更轻松的诠释了布鲁斯。所以也有人说,不管陶喆先前的个人专辑有多么的出色,周杰伦的出现绝对给他很大的压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72978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