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宋代周邦彦的《春雨》。(6分)耕人扶耒 ① 语林丘,花外时时落一鸥。欲验春来多少雨,野塘漫水可回

阅读宋代周邦彦的《春雨》。(6分)耕人扶耒 ① 语林丘,花外时时落一鸥。欲验春来多少雨,野塘漫水可回,第1张

小题1:“落”春雨之后,河水猛涨,喜得那鸥鸟不时扑入河中(去戏水),“落”字形象写出鸥鸟拍打翅膀,徐徐向下降落的神态,使画面充满动感,富有情趣。

小题2:前两句全从侧面浯笔(0 5分)。含蓄地描写了耕人、鸥鸟的喜意,但字面上还不曾出现“春雨”二字(1分);后两句便作正面点题描写(0 5分),诗人发现了一处野塘。那塘水已经溢出来,水面上简直可以转动一条小船.雨水下得够多的了。此时,诗人心头之喜必也似水而“溢”了,不过他终究没有明写出“喜”字来,而留给读者自己去想象玩味(1分)。

小题1:

试题分析:所谓“一字传神”,即指“练字”,指某一字在写景表意上有独特的效果,这类字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如本句诗中“落”就是如此,根据“一”来理解“鸥”的情态,“一”为“全”,表示多,从而可以想象,春雨之后春水大涨,群鸥飞落的景象,“落”一字生动地描绘的动态画面。要用评价语。

小题2:

试题分析:抓住“语”“落”“漫”三字理解,第一字写出了“耕人”的欢声,即“喜情”,后两字是自然生机,是借物表喜情。

:(1)杜诗:①春雨来得及时;②春雨默默地滋润万物

周诗:①春雨有利于农人耕作;②春雨水量可观

(2)杜诗要点:①直抒胸臆的抒情风格(“好雨知时节”);②借住拟人修辞塑造形象(“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③展开想像,寄托情感(“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④虚实结合,富于变化(以时间为线,眼见与想像相结合);⑤言有尽而意无穷(由“红湿”、“花重”联想到滋润万物)周诗要点:①含蓄委婉的抒情风格(全诗不见一个“喜”字);

1、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秦观《画堂春落红铺径水平池》

2、小池寒绿欲生漪,雨晴还日西。佚名《阮郎归春风吹雨绕残枝》

3、远峰时振策,春雨耐香源。皇甫冉《答张諲、刘方平兼呈贺兰广》

4、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别东鲁诸公》

5、两岩花落夜风急,一径草荒春雨多。许浑《郑秀才东归凭达家书》

6、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周晋《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

7、一春略无十日晴,处处浮云将雨行。汪藻《春日一春略无十日晴》

8、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9、寒雨连天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

10、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11、邮亭无人处,听檐声不断,困眠初熟。周邦彦《大酺越调春雨》

12、柴门寂寂黍饭馨,山家烟火春雨晴。贯休《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

13、丝缫细雨沾衣润,刀剪良苗出水齐。查慎行《自湘东驿遵陆至芦溪》

14、青枫飒飒雨凄凄,秋色遥看入楚迷。李攀龙《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

15、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蒋捷《虞美人听雨》

16、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曹雪芹《代别离秋窗风雨夕》

17、春风春雨花经眼,江北江南水拍天。黄庭坚《次元明韵寄子由》

18、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李煜《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19、为爱海冰资菜味,不嫌春雨破华枝。释正觉《晖禅人丐盐求颂》

20、斜阳外,春雨足,风吹皱一池寒玉。李致远《落梅风斜阳外》

21、莫使匆匆云雨散,今夜里,月婵娟。苏轼《江城子前瞻马耳九仙山》

22、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二》

23、寂寂东窗午梦残,更堪春雨作春寒。陆游《东窗寂寂东窗午梦残》

24、风淅淅,雨纤纤。难怪春愁细细添。纳兰性德《赤枣子风淅淅》

25、前山急雨过溪来,尽洗却、人间暑气。吴潜《鹊桥仙扁舟昨泊》

26、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度芳姿。李清照《多丽咏白菊》

27、昨属愁春雨,能忘欲漏时。杜甫《王录事许修草堂赀不到,聊小诘》

28、今朝阴又重,春雨亦多情。司马光《景仁思归雨未克行以诗留之》

29、还背垂虹秋去,四桥烟雨,一宵歌酒。吴文英《瑞龙吟送梅津》

30、轻阴池馆水平桥,一番弄雨花梢。陈子龙《画堂春雨中杏花》

31、沧江白日樵渔路,日暮归来雨满衣。李商隐《访隐者不遇成二绝》

32、愁云淡淡雨潇潇。暮暮复朝朝。石孝友《眼儿媚愁云淡淡雨潇潇》

33、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34、舣归舟唤醒湖光,听我篷窗春雨。卢挚《正宫黑漆弩晚泊采石》

35、阴阴溪曲绿交加,小雨翻萍上浅沙。晁冲之《春日阴阴溪曲绿交加》

36、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秦观《虞美人碧桃天上栽和露》

37、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李商隐《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

38、留我酒一樽,前山看春雨。杜牧《题宣州开元寺(寺置于东晋时)》

39、昨夜东坡春雨足,乌鹊喜,报新晴。苏轼《江城子梦中了了醉中醒》

40、春风春雨一何频,望极空江觉损神李咸用《依韵修睦上人山居十首》

41、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陆游《鹊桥仙夜闻杜鹃》

42、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欧阳修《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43、笑携雨色晴光,入春明朝市。吴文英《金盏子赋秋壑西湖小筑》

44、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45、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苏曼殊《本事诗十首选二》

46、破驿梦回灯欲死,打窗风雨正三更。陆游《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

47、几日喜春晴,几夜愁春雨。高观国《卜算子泛西湖坐间寅斋同赋》

48、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

49、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

50、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乱珠跳入船。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51、杨柳又如丝,驿桥春雨时。温庭筠《菩萨蛮宝函钿雀金鸂鶒》

52、漠漠春寒罢对棋,霏霏春雨却催诗。陆游《初春漠漠春寒罢对棋》

53、使星上三蜀,春雨沾衣襟。刘禹锡《酬冯十七舍人宿卫赠别五韵》

54、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55、不知云者为雨,雨者云乎。辛弃疾《汉宫春会稽蓬莱阁怀古》

56、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57、风雨替花愁。风雨罢,花也应休。赵秉文《青杏儿风雨替花愁》

58、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59、近重阳、偏多风雨,绝怜此日暄明。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阳》

60、楚天云雨却相和,又入阳台梦。李存勖《阳台梦薄罗衫子金泥凤》

61、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树阴垂画檐。白朴《天净沙夏》

62、雨湿花房,风斜燕子,池阁昼长春晚。吕渭老《选冠子雨湿花房》

63、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纳兰性德《蝶恋花出塞》

64、残花酿蜂儿蜜脾,细雨和燕子香泥。卢挚《双调沉醉东风春情》

65、但得有牛横短笛,一蓑春雨自农桑。方岳《田头秧田多种八月白》

66、入春雨雪无休日,雨止犹阴未快晴。陆游《村夜入春雨雪无休日》

67、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

68、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曾巩《城南雨过横塘水满堤》

69、透内阁香风阵阵,掩重门暮雨纷纷。王实甫《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

70、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皇甫松《梦江南兰烬落》

71、对宿烟收,春禽静,飞雨时鸣高屋。周邦彦《大酺越调春雨》

72、碧云红雨小楼空,春光已到销魂处。张翥《踏莎行芳草平沙》

73、草草杯盘话别离,风雨催人去。游次公《卜算子风雨送人来》

74、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75、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76、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方岳《水调歌头平山堂用东坡韵》

77、愁云淡淡雨潇潇。暮暮复朝朝。石孝友《眼儿媚愁云淡淡雨萧萧》

78、散乱萦花坞,空蒙暗柳堤。望回肠已断,何处更莺啼。寇准《春雨》

79、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80、梧桐雨细。渐滴作秋声,被风惊碎。张辑《疏帘淡月寓桂枝香秋思》

81、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

82、东风杨柳欲青青。烟淡雨初晴。晏殊《诉衷情东风杨柳欲青青》

83、淼淼寒流广,苍苍秋雨晦。王维《答裴迪辋口遇雨忆终南山之作》

84、荒烟凉雨助人悲,泪染衣襟不自知。王安石《送和甫至龙安微雨》

85、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柳宗元《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大酺·春雨

 周邦彦

 对宿烟收,春禽静,飞雨时鸣高屋。

 墙头青玉旆,洗铅霜都尽,嫩梢相触。

 润逼琴丝,寒侵枕障,虫网吹粘帘竹。

 邮亭无人处,听檐声不断,困眠初熟。

 奈愁极频惊,梦轻难记,怜幽独。

 行人归意速。

 最先念、流潦妨车毂。

 怎奈向、兰成憔悴,卫玠清羸,等闲时、易伤心目。

 未怪平阳客,双泪落、笛中哀曲。

 况萧索、青芜国。

 红糁铺地,门外荆桃如菽。

 夜游共谁秉烛?

  周邦彦词作鉴赏

 此词为作者某次宦游南方的旅途中所作。全词情景交融,真切生动地叙写了春雨中的行旅之愁。整首词结构精整,层次分明,错综变化,首尾相应。

 开头三句为全词布置了一个春雨连绵、雨势滂沱的环境气氛。第一、二句是说雨意隔宿就已酿成,所以一大清早,浓雾散尽,四野静寂,不闻春鸟啼鸣,只听得阵阵急雨飞洒而下,敲打得屋顶铮铮作响。

 “墙头”三句写的是:“屋边的嫩竹,正冒着淋漓下注的春雨伸出墙头,青青的竹叶,好比青玉雕成的垂旒,枝竿外皮的粉霜,已被雨水洗刷一清,尖而嫩的竹梢,风雨的吹打中,东摇西摆,不时地互相碰触。

 “润逼”三句转写雨天室内的景象,琴丝受潮后,音色不准;枕障被寒气侵袭,一片冰凉;沾满了雨珠的虫网,被风吹得软绵绵的粘附竹帘上。这些现象,是百无聊赖之中所感所见,织成一种凄冷孤寂的氛围,所以只有昏昏睡去。紧接着“邮亭”六句便是抒写孤馆困眠的情态。愁中孤眠,最易惊醒,“奈愁极频惊,梦轻难记,自怜幽独”三句将因愁入梦,梦境恍惚以及醒后倍感孤独凄凉的心理状态刻画得细致入微。上片从暮春的雨景写到客中阻雨的愁闷,以“自怜幽独”作结。

 过片“行人归意速”,重一个“速”字,归心似箭,但欲速而不达,偏偏遇上*雨不止的'天气,泥泞的道上积满雨水,车毂难行,归期难卜,所以说“最先念、行潦妨车毂”。从“怎奈向”开始,作者用了一连串的典故,把行旅为雨所阻、欲归不得的愁绪,铺写得淋漓尽致。兰成是庚信们小字,他初仕梁。出使西魏时,恰值梁灭,被留长安,后仕周,长期羁留北方,不得南归,作《哀江南赋》以叙志,又曾作《愁赋》。卫玠,晋人,是当时名士,长得清秀,有羸疾。平阳客,指东汉经学大师马融,他性好音乐,能鼓琴吹笛,一次平阳客舍,听得洛阳客人吹笛,笛声哀怨,触动了他思念京都的伤感情情,于是写下了著名的《长笛赋》。用此三典,盖作者自况,说的自己亦是瘦减容颜,愁损心目,闻笛而伤。

 最后“况萧索”几句,由情及景,并由羁旅愁叹转入惜花伤春的感慨,以结束全词。“青芜国”语出温庭筠《春江花月夜》诗《花庭忽作青芜国“,是说繁花盛开的庭园,经过春雨的摧残,转眼间变成一片萧瑟的杂草丛生的世界。一个”况“字起了承上启下、转折递进的作用。”红糁铺地,门外荆桃如菽“两句是对”青芜国“的补充,意为春光的余波只剩下几点红色落花洒青绿的地面上,而门外的樱桃已褪尽红衣,露出豆粒般大小的幼桃。这一切都表明,春天已雨声中消逝。此时,主人公不但为归计难成而懊丧,而且因春光消歇而叹息。”夜游共谁秉烛“句即由这两重忧伤而发,一语双结,复与上片歇拍”自怜幽独“遥相呼应,只觉无限的幽恨,无边的寂寞。

 这首词感物应心,因景抒情,写景鲜明生动,写情委曲尽致,环境气氛的渲染与心理活动的展开相互依托,造成了低徊抑郁、曲折流动的意境。

是谁的《春雨》是李商隐的,是周邦彦的,还是陈与义的?

春江花月夜 唐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摇情满江树。

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的《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诗篇题目就令人心驰神往。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构成了诱人探寻的奇妙的艺术境界。 诗人入手擒题,一开篇便就题生发,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这里的“海”是虚指。江潮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随潮涌生,景象壮观。一个“生”字,就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泼的生命。月光闪耀千万里之遥,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月色泻在花树上,象撒上了一层洁白的雪。诗人真可谓是丹青妙手,轻轻挥洒一笔,便点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异之“花”。同时,又巧妙地缴足了“春江花月夜”的题面。诗人对月光的观察极其精微:月光荡涤了世间万物的五光十色,将大千世界浸染成梦幻一样的银辉色。因而“流霜不觉飞”,“白沙看不见”,浑然只有皎洁明亮的月光存在。细腻的笔触,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美妙的境界,使春江花月夜显得格外幽美恬静。这八句,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笔墨逐渐凝聚在一轮孤月上了。

清明澄彻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的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诗人神思飞跃,但又紧紧联系着人生,探索着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这种探索,古人也已有之,如曹植《送应氏》:“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阮籍《咏怀》:“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等等,但诗的主题多半是感慨宇宙永恒,人生短暂。张若虚在此处却别开生面,他的思想没有陷入前人窠臼,而是翻出了新意:“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之“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全诗的基调是“哀而不伤”,使我们得以聆听到初盛唐时代之音的回响。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是紧承上一句的“只相似”而来的。人生代代相继,江月年年如此。一轮孤月徘徊中天,象是等待着什么人似的,却又永远不能如愿。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奔腾远去。随着江水的流动,诗篇遂生波澜,将诗情推向更深远的境界。江月有恨,流水无情,诗人自然地把笔触由上半篇的大自然景色转到了人生图象,引出下半篇男女相思的离愁别恨。

“白云”四句总写在春江花月夜中思妇与游子的两地思念之情。“白云”、“青枫浦”托物寓情。白云飘忽,象征“扁舟子”的行踪不定。“青枫浦”为地名,但“枫”“浦”在诗中又常用为感别的景物、处所。“谁家”“何处”二句互文见义,正因不止一家、一处有离愁别恨,诗人才提出这样的设问,一种相思,牵出两地离愁,一往一复,诗情荡漾,曲折有致。 以下“可怜”八句承“何处”句,写思妇对离人的怀念。然而诗人不直说思妇的悲和泪,而是用“月”来烘托她的怀念之情,悲泪自出。诗篇把“月”拟人化,“徘徊”二字极其传神:一是浮云游动,故光影明灭不定;二是月光怀着对思妇的怜悯之情,在楼上徘徊不忍去。它要和思妇作伴,为她解愁,因而把柔和的清辉洒在妆镜台上、玉户帘上、捣衣砧上。岂料思妇触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她想赶走这恼人的月色,可是月色“卷不去”,“拂还来”,真诚地依恋着她。这里“卷”和“拂”两个痴情的动作,生动地表现出思妇内心的愁怅和迷惘。月光引起的情思在深深地搅扰着她,此时此刻,月色不也照着远方的爱人吗?共望月光而无法相知,只好依托明月遥寄相思之情。望长空:鸿雁远飞,飞不出月的光影,飞也徒劳;看江面,鱼儿在深水里跃动,只是激起阵阵波纹,跃也无用。“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向以传信为任的鱼雁,如今也无法传递音讯——该又凭添几重愁苦!

最后八句写游子,诗人用落花、流水、残月来烘托他的思归之情。“扁舟子”连做梦也念念归家——花落幽潭,春光将老,人还远隔天涯,情何以堪!江水流春,流去的不仅是自然的春天,也是游子的青春、幸福和憧憬。江潭落月,更衬托出他凄苦的寞寞之情。沉沉的海雾隐遮了落月;碣石、潇湘,天各一方,道路是多么遥远。“沉沉”二字加重地渲染了他的孤寂;“无限路”也就无限地加深了他的乡思。他思忖:在这美好的春江花月之夜,不知有几人能乘月归回自己的家乡!他那无着无落的离情,伴着残月之光,洒满在江边的树林之上…… “落月摇情满江树”,这结句的“摇情”——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将月光之情,游子之情,诗人之情交织成一片,洒落在江树上,也洒落在读者心上,情韵袅袅,摇曳生姿,令人心醉神迷。

《春江花月夜》在思想与艺术上都超越了以前那些单纯模山范水的景物诗,“羡宇宙之无穷,哀吾生之须臾”的哲理诗,抒儿女别情离绪的爱情诗。诗人将这些屡见不鲜的传统题材,注入了新的含义,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凭借对春江花月夜的描绘,尽情赞叹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讴歌人间纯洁的爱情,把对游子思妇的同情心扩大开来,与对人生哲理的追求、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结合起来,从而汇成一种情、景、理水乳交溶的幽美而邈远的意境。诗人将深邃美丽的艺术世界特意隐藏在惝恍迷离的艺术氛围之中,整首诗篇仿佛笼罩在一片空灵而迷茫的月色里,吸引着读者去探寻其中美的真谛。

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又以月为主体。“月”是诗中情景兼融之物,它跳动着诗人的脉搏,在全诗中犹如一条生命纽带,通贯上下,触处生神,诗情随着月轮的生落而起伏曲折。月在一夜之间经历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过程。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飞霜、白去、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妇以及漂泊的游子,组成了完整的诗歌形象,展现出一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情趣的画卷。这幅画卷在色调上是以淡寓浓,虽用水墨勾勒点染,但“墨分五彩”,从黑白相辅、虚实相生中显出绚烂多彩的艺术效果,宛如一幅淡雅的中国水墨画,体现出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 诗的韵律节奏也饶有特色。诗人灌注在诗中的感情旋律极其悲慨激荡,但那旋律既不是哀丝豪竹,也不是急管繁弦,而是象小提琴奏出的小夜曲或梦幻曲,含蕴,隽永。诗的内在感情是那样热烈、深沉,看来却是自然的、平和的,犹如脉搏跳动那样有规律,有节奏,而诗的韵律也相应地扬抑回旋。全诗共三十六句,四句一换韵,共换九韵。又平声庚韵起首,中间为仄声霰韵、平声真韵、仄声纸韵、平声尤韵、灰韵、文韵、麻韵,最后以仄声遇韵结束。诗人把阳辙韵与阴辙韵交互杂沓,高低音相间,依次为洪亮级(庚、霰、真)——细微极(纸)——柔和级(尤、灰)——洪亮级(文、麻)——细微级(遇)。全诗随着韵脚的转换变化,平仄的交错运用,一唱三叹,前呼后应,既回环反复,又层出不穷,音乐节奏感强烈而优美。这种语音与韵味的变化,又是切合着诗情的起伏,可谓声情与文情丝丝入扣,宛转谐美。

《春雨》

唐李商隐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霄犹得梦依稀。

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新春时节,我穿着白夹衣,怅然地卧在床上;白门寂寞,令我心中万分感伤。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隔着蒙蒙细雨凝视着那座红楼,只觉得凄冷茫茫,我只好顶着珠帘般的细雨,在依稀闪烁的灯光中黯然归来。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霄犹得梦依稀。”凄楚的暮春,遥远的路途,哪里可以寄托我的悲凄伤感?缠绵的思绪,化做空泛的梦,在残宵的梦中依稀与你相见。

“玉铛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有玉珰一双作为信物,怎么样才可以送达;我只有寄希望于万里长空中,那一只刚刚飞来的鸿雁。

一个春雨绵绵的早晨,诗中的男主人公穿着白布夹衫,和衣怅卧。他的心中究竟隐藏着什么?究竟何以如此呢?诗在点明怅卧之后,用一句话作了概括的交待:“白门寥落意多违。”据南朝民歌《杨叛儿》:“暂出白门前,杨柳可藏乌。欢作沉水香,侬作博山炉。”白门当指男女欢会之所。过去的欢会处,今日寂寞冷落,不再看见对方的踪影。与所爱者分离的失意,便是他愁思百结地怅卧的原因。怅卧中,他的思绪浮动,回味着最后一次访见对方的情景:“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仍然是对方住过的那座熟悉的红楼,但是他没有勇气走进去,甚至没有勇气再靠近它一点,只是隔着雨凝视着。往日在他的感觉里,是那样亲切温存的红楼,如今是那样地凄寒。在这红楼前,他究竟站了多久,也许连自己都不清楚。他发现周围的街巷灯火已经亮了,雨从亮着灯光的窗口前飘过,恍如一道道珠帘。在这珠帘的闪烁中,他才迷蒙地沿着悠长而又寂寥的雨巷独自走回来。

他是这样地茫然若失,所爱者的形影,始终在他的脑际萦回。“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他想象着,在远方的那人也应为春之将暮而伤感吧?如今蓬山远隔,只有在残宵的短梦中依稀可以相会了。强烈的思念,促使他修下书札,侑以玉珰一双,作为寄书的信物。这是奉献给对方的一颗痛苦的心,但路途遥远,障碍重重,纵有信使,又如何传递呢?“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且看窗外的天空,阴云万里,纵有一雁传书,又能穿过这罗网般的云天么?

以上是这首诗大致包含的意境。男主人公的处境、活动、心情,基本上是清楚的。读者所难于知道这种恋爱的具体对象和性质。据作品本身看,所爱的对方大约是由于某种不得已的原因,远离而去了。李商隐在他的组诗柳枝五首》序中便曾述及洛阳有一个女子属意于他,但不幸被“东诸候取去”,而铸成了遗憾事。《春雨》诗中推想对方“远路应悲春晼晚”,又感到当时的环境如“万里云罗”,可见这种恋爱或许也是与受到“东诸侯”之类权势者的阻离有关。不过,这终究只能是一种推测。

李商隐在这首诗中,赋予爱情以优美动人的形象。诗借助于飘洒天空的春雨,融入主人公迷茫的心境、依稀的梦境,以及春晼晚、万里云罗等自然景象,烘托别离的寥落,思念的深挚,构成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一联,前一句色彩(红)和感觉(冷)互相比照。红的色彩本来是温暖的,但隔雨怅望反觉其冷;后一句珠箔本来是明丽的,却出之于灯影前对雨帘的幻觉,极细微地写出主人公寥寂而又迷茫的心理状态。末联“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也富于象征色彩。特别有创造性地借助于自然景,把“锦书难托”的预感形象化了,并把忧郁怅惘的情绪与广阔的云天,融为一体。凡此,都成功地表现出了主人公的生活、处境和感情,情景、色调和气氛都令人久久难忘。这种真挚动人的感情和优美生动的形象结合在一起,构成一种艺术魅力,在它面前,人们是免不了要支付出自己的同情的。

《春雨》 宋 周邦彦

耕人扶耒语林丘,花外时时落一鸥。

欲验春来多少雨,野塘漫水可回舟。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春雨”的喜爱之情。诗人认为:①春雨有利于农人耕作;②春雨水量可观。运用含蓄委婉的抒情风格,全诗不见一个“喜”字;从侧面描写“耕人”、“花”、“鸥”来表达效果 ;结构布局上注重变化性:先言他物,侧面表现,后见主体,正面突出“春雨”,前后呼应,彼此补充

一个“落”字形象地描绘了鸥鸟拍打翅膀,徐徐向下降落的神态为春雨后的自然景色做点缀。《春雨》 宋 陈与义花尽春犹冷,羁心只自惊。孤莺啼永昼,细雨湿高城。扰扰成何事,悠悠送此生。蛛丝闪夕霁,随处有诗情。注释①羁心,羁旅之心,即客心。②永昼,整天。③扰扰,纷乱动荡的样子。④悠悠,形容忧思不尽。⑤夕霁,傍晚的晴晖。简析 大自然的各种景致,表现在诗人的作品中时,往往随着诗人的心情变化而变化。同是春雨,杜甫和许多诗人感到“喜”,而陈与义却感到“惊”。前两联用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诗意,而不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意境,所以,一场春雨过后,看不到杜甫“花重锦官城”的美景,而看到辛弃疾“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落花无数”,和自己眼前的“雨湿高城”。听不到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而听到杜甫“恨别鸟惊心”。一个“孤”字,把为避兵乱的诗人孤独凄凉的心境传出,似乎有秦观“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砌成此恨无重数”的意境。而“蛛丝”又和辛弃疾“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非絮”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只是陈与义写得更含蓄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7327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