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在寒夜里寻求光明
作者: 浪咏峰 发表时间 2006-02-28 23:09:55 人气:466
一代文学巨匠巴金去年刚刚离我们远去,巴金虽然走了,可他留给我们的那些不朽著作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今天当我怀着一种虔诚的心读完巴金的《寒夜》时,我感到自己的心情既沉重又复杂,这种沉重和复杂一半是对于小说,一半是对于作家巴金。
在《寒夜》这部小说中,巴金为我们写了一个贫穷的小职员的家庭故事:主人公汪文宣为了整个家庭的生计而拼命工作,到头来却害肺病而死;而自己的母亲和妻子曾树生中间的隔阂又使他难以调节、束手无策。
《寒夜》的写作是在1944年秋冬之际的一个晚上,在重庆防空警报解除后一两个小时内开始的。小说的情节与作者的生活几乎是同步展开的,都是在抗战时候的陪都重庆,而小说也正是从空袭警报拉响时候写起。当巴金写完这部小说已经是1946年12月31日了——上海的一个寒冷的冬夜,而《寒夜》的结尾也是以一个寒冷的夜晚而结束的。
相对于巴金的《家》等前期作品,《寒夜》不是一个慷慨激昂之作,小说的文字反而显得异常的朴素、简洁、干净。巴金在《寒夜》这部小说中多次提及“夜的寒气”,作者是有用意的,这是巴金对自己周围环境的不满和憎恨,充分表明了他在寒夜里对光明和温暖的强烈渴望。
小说《寒夜》的世界是怎样的一个世界呢?国事前途渺茫,人生不知去向,周围的一切如同浓浓的黑夜见不到一丝微光;而书中的每个人,尽管都说了很多话,可更多的是在自言自语,他们的心灵是孤独的、情感是压抑的,仿佛整个世界也被笼罩在一片无语之中。
阅读《寒夜》这部小说,让人感受最深的就是心情的沉闷,面对这种环境,从小说的开始到结尾你都想扯开喉咙痛快地高喊一番,然而你却像主人公汪文宣最后用手指扣着喉咙那样,发不出一点声音。
正如巴金在小说的后记中写得那样:“我只写了一些耳闻目睹的小事,我只写了一个肺病患者的血痰,它们至今还深深印在我的脑际……”作者所指的是,在《寒夜》的写作中间,他失去了一个好友和一个哥哥,而他们又正是吐尽血痰后在寂寞中死去的。
同样的遭遇,同样的人物命运,使巴金在《寒夜》的创作中十分投入,他始终与笔下的人物在情感上保持一致。巴金说他写《寒夜》的时候找到了写第一部小说《灭亡》时的同感,它们都是在情感激越的状态下完成的。正是因为有同小说中那样的经历,才促使巴金在寒夜中不断地去寻求光明!
《寒夜》是一部浸润着巴金先生巨大血汗和情感的小说,读完这部小说,我深切体会到了在那个艰苦的岁月中,在那个叫人窒息的寒夜中寻求光明时的艰难。通过读巴金的这部《寒夜》,我从侧面也更好地了解了我们那段沉重的历史,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寒夜》是巴金于1944年开始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出版于1947年。该小说主要是围绕汪文宣、曾树生、汪文宣的母亲三个人物所展开的。小说的主人公汪文宣和曾树生是一对大学教育系毕业的夫妇,都曾怀着美好的理想走入社会,希望能用自己的知识和力量办一所学堂,希望能为那些渴望受到教育的孩子做一点贡献。但是由于理想和现实的落差实在太大了,他们的梦想并未能实现。在抗战爆发后,他们逃难到重庆,汪文宣在一家图书文具公司里当校对,而他的妻子曾树生则在大川银行里当行员。同时,汪文宣的母亲与曾树生婆媳关系不和,汪文宣夹在中间,左右为难。在他们家庭情况拮据的情况下,汪文宣患上了肺病并日渐加重,他的妻子曾树生在不甘寂寞的情况下,跟随银行经理离开了,这个家庭面临着支离破碎的境地。后来汪文宣病重去世,他的母亲带着他的儿子回到了老家。两个月后,曾树生回到了重庆,而一切却早已物是人非了……
《寒夜》这本书值得阅读的原因不仅仅在于其带来的深刻思想内涵,而且在于巴金通过一系列的描写,成功地塑造了汪文宣、曾树生、汪母这三个较为典型的人物形象。
汪文宣这一人物形象,首先是一个热爱生活、富有理想的新知识青年。如:他希望能用自己的知识和力量办一所的学堂,想要用自己的青春和知识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即使是在不如意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下,他依然没有放弃,工作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努力赚钱来养活家庭。其次,汪文宣的懦弱无能、逆来顺受、事事委屈求全也是其独特的性格特征之一,这主要体现在他夹在妻子和母亲的婆媳大战中左右为难,不敢公然偏帮任何一方,唯有自我责备、自我埋怨。小说中写到在他的妻子离家出走之后,他的母亲又开始不断地在他面前抱怨他的妻子,他也只能默默地听着,不敢做过多的辩驳,只得自责。如:他实在听不下去母亲对妻子的埋怨……他大步走向门。他拉开门出去了。“宣!宣!”他听见母亲在屋子里唤他,他连应都不应一声,就匆匆走下楼去。他在黑暗中把右眉撞肿了,可是他并没有感到痛。他只有一个思想:“我对不起每一个人。我应该受罚!”同时,汪文宣的懦弱、胆小怕事还体现其与公司同事和上司的相处方面,绝对听从上司的话语,就算心有不满,也只能忍气吞声,不敢公然去反坑。即使是看到妻子和别的异性走得很近,他也不敢有所行动。汪文宣还具备中肯善良、富有爱心的性格特征,这主要表现在他对妻子、母亲和儿子的爱上,当妻子和母亲多次产生摩擦和语言冲突的时候,他总是在一旁哀求地看着,不敢出言去明辨是非对错,生怕伤害到任何一方。他在染上肺病之后,生怕传染给自己的儿子小宣,不敢过多的接触儿子,但是又抑制不住内心对儿子的关爱。在把自己喝过的茶杯交给儿子的时候,一面小心地嘱咐:“小宣,你记住好好用开水把这个杯子洗干净。”这些话语和行为都体现着他作为一个父亲对儿子流露出的满满关爱之情。
曾树生和汪文宣一样也是一个富有理想的新知识青年,希望能尽自己的力量为教育事业做出贡献,可无奈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她的梦想实在是难以实现。曾树生这一人物最大的性格特点便是她极具反抗精神,渴望自由,不甘屈服,力争在困境中挣扎,这一性格特征与其丈夫汪文宣是截然相反的。抗战爆发后,她和丈夫逃难来到了重庆,由于生活所迫,她在一家银行担任了行员一职。虽然这一职位与其教育学的专业知识毫无关联,曾树生心里对从事这份工作也感到极不情愿,但是在生活的巨压下,她也只能默默地接受了这一份工作。与婆婆产生多次的摩擦,对丈夫懦弱的痛恨,以及她自身对自由的渴望等,成为了她最终决定离开重庆、离开丈夫的导火索。就如书中曾树生写给汪文宣的最后一封长信,“我不能再爱你。你从前并不是这种软弱的人!……我需要过热情的生活,我不能在你那古庙似的的家中枯死……所以为了我自己的前途,我必须离开你,我要自由。”字里行间都透露着曾树生对现在生活的厌倦以及对自由的向往。
汪母这一人物是典型的饱受旧式教育毒害的知识妇女,思想落后愚昧,与曾树生新潮、进步的思想格格不入,这也许就是这对婆媳冲突不断的原因吧。汪母视自己的儿媳曾树生为仇敌,对曾树生为家庭所作的一切贡献给予否定,她这一极端的行为对曾树生的反抗及离家行为起了助推的作用。不可否定的是,汪母对自己儿子及儿孙的爱是无私且诚挚的。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儿孙小宣,勤于家务,在儿子病重时,常伴左右照顾着,恨不能替儿子受苦。但汪母的这种爱是自私,仅仅是偏爱儿子、儿孙,对于儿媳却是苛责备至的。
巴金在《寒夜》的结尾处写道曾树生走在阴暗的街上,“她担心那些摇颤的电石灯光会被寒风吹灭。夜的确太冷了。她需要温暖。”这与书的名字《寒夜》相呼应,同时也能引发读者的深思。《寒夜》这本书就如同一面镜子,照映出了那个时代真实的缩影,深刻地写出了抗战时期诚恳善良知识分子的悲惨命运
寒夜 读后感 :篇一 “难道我就应该这样争吵、痛苦地过完我这一辈子。他们把寂寞留给我一个人,难道我就这样枯死了么”可是当有一条路可以选择的时候,“树生”即兴奋又痛苦,而且还有一种惶惑的感觉,她仿佛站在十字路口,打不定主意要往什么地方去。她反复的说,我不走,要走大家一起走。”虽然她的决定并没有给她带来快乐。 但是母亲的话永远是那么刺耳“只要你(宣)肯答应我,只要不再看到那个女人(树生)我什么苦都可以吃,什么日子我都能过得去了!”“这种生活究竟给我带来了什么呢我得到什么满足么”她找不到一个明确的答复,挣扎了许久,才找到一条出路“没有!无论精神上,物质上,我都没有得到一点满足”“生命就这样平平淡淡一点一滴地消耗。“树生”的忍耐到了最高限度了。她并没有犯罪,为什么应该接受惩罚这里不就是使生命憔悴的监牢她应该飞,必须飞,趁她还有翅膀的时候。她要先救出自己。” “树生”最后选择了离开。小说中最精彩的部分是树生写给“宣”最后的一封长信,信中完全彻底的表达了“树生”多年来没有表达的一切,以及道尽她最终的选择的理由。她的痛苦可想而知。 虽然她离开家但是她依然按月寄给“宣”生活费用,嘱咐“宣”及时看病。而且最终回来,当得知“宣”的离世,儿子的不明下落时,她觉得这个世界实在是太冷了,她需要温暖。而在此之前她并没有以实际行动背叛“宣”以及她的家庭。 当一切即将结束的时候,萦绕于脑海的三个主人公清晰的站在面前。我怀着一腔的悲愤看着历史中那些小人物的命运,我因此看到我生长在这个时代是多么值得庆幸。但是我依然感到了很深的寒冷,甚至是浸骨的冷。直至周身颤抖,和文字一起。 小说的写法上并没有什么值得推崇的,是惯常的叙述风格。但是一直伴随我的却是《红楼梦》中和汪树生一样结局的林黛玉的影子,他们几乎同样都是耗尽心血才得以获得解脱。我再想巴金老人在塑造“汪树生”这个形象的时候脑海里是不是有着林黛玉的影子呢不得而知。 我用大篇幅的文字叙述这个家庭的矛盾,而忽略社会生活中他们的角色。因为家庭是一个港湾,可惜风雨飘摇的世界里小小的港湾同样不能躲避风浪的侵袭。这就是我对于巴金老人的长篇小说《寒夜》的理解。 寒夜 读后感 :篇二 《寒夜》与从前我读过的巴金先生的作品大不一样,整部小说弥漫着死亡与悲观的气息,叫人透不过气来。作品的背景是抗战期间,地点是重庆,主人公是一对自上海逃难至重庆落脚的一对年轻夫妻:汪文宣与曾树生,还有汪文宣的母亲。文宣与树生结婚14年,儿子小宣13岁;本是有着理想的年轻人,读教育出身,想办教育,办好的学校。抗战期间,背井离乡,逃到重庆,放弃了一切曾经的梦想。文宣在一间半官半商的公司当校对,树生在一家银行上班,以汪母的话来说,是当“花瓶”。小说的主线为文宣在1944年到1945年日本投降期间的经历,如果换一句话来说,也是文宣走向死亡的经历,字字句句为录。 小说中的人物皆无望。我曾经读到,有人讲这是另一个“双面胶”的故事。诚然,小说中的大部分的情节是关于汪母与树生之间的婆媳关系。汪母看不惯媳妇,媳妇也无法讨汪母的欢心,文宣则夹在二人之间,试图两头讨好,却屡屡失败。只是小说开篇不久,文宣就已经怨愤的叫道:“我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呵!没有人真正关心到我!各人只顾自己。谁都不肯让步!” 莫说汪母爱自己的儿子,汪母根本不曾了解文宣究竟需要什么;她从来不曾看到过,文宣爱着树生,文宣的大部分快乐来自于树生的陪伴。莫说汪母爱树生,当她用恶毒的言语骂树生的时候,她看到的只是她自己。爱,是成全;汪母根本不会。 而文宣呢。文宣怨愤地叫道“没有人真正关心到我”,他自己又曾真正的关心过他人。文宣有一条好心肠,毋庸置疑。可是他几乎是个废物。真抱歉,讲出这么重的字眼。在小说记录文宣经历的这段期间,他可曾真正的帮助过一个人他可曾有勇气试图解决母亲与树生之间的不合他可曾真正的为了改善家庭的环境而做出些什么他可曾真正努力为母亲,为妻子,为儿子真正带来过快乐和喜悦他所有的行为几乎可以概括为:忍耐和哀求。人,得自个儿成全自个儿。文宣,通等着别人成全他自个儿。 至于树生,小说的结尾中说道“她为了自己的幸福,却帮忙毁了别一个人的……”不晓得,小说的意思是什么。树生,留下来,只会让那一个不知爱,一个等着别人成全自个儿的人来拖垮自己,然后三人一同在生活中毁灭。只是对于小宣,树生的不负责任,将让小宣成为第二个文宣。 文宣去给钟老上坟的时候,他望着献给钟老的花圈,“他揉眼睛,用力擦眼睛。怎么花圈上写着他的名字:文宣!他定了定神。他看错了,那里明明是‘又安'两个字……” 花圈上面是文宣,是唐柏青,是钟老,是很多很多被毁灭的人的未来。也许巴金先生在为他的三个得肺病去世的哥哥送行的时候,也如文宣一样,将花圈上的名字曾经看错。 寒夜读后感:篇三 《寒夜》是巴金解放前创作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他一生中的颠峰之作。曾连载于《文艺复兴》(1946年2卷1-6期)。《寒夜》体现了作家的人格与人生态度。巴金的伟大之处不仅仅体现于他正直伟岸的人格力量,还在于他用艺术手段成功地揭示了人类“软弱”的灵魂。对于一位小说家来说,这更了不起! 巴金是带着自己的审美意识进行深刻的艺术反思的:他剖析着自己,同时也在剖析着人类的灵魂——“我是人类苦难的歌手!”而《寒夜》正是“人类苦难”曲中最动人也是最令人痛苦的一章。《寒夜》成功之处在于平实、朴素的现实主义文风。在本文将从人物形象、叙述策略、思想内涵三个方面浅谈自己对《寒夜》的理解。 一、《寒夜》的人物形象 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少不了成功的人物形象,而何谓成功的人物形象那种好就好得不得了,坏就坏得不得了,好坏两极背反写人物的方法是简单的,低层次的,而由此刻画出的人物也绝对不是受观众喜爱的丰满的人物形象。写人应当写真实的人,写具有复杂性格的人。当然复杂性不等于多元性,而是在规定性前提下具有的复杂性,这是符合文艺辩证法的。 《寒夜》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更加尊重人物的客观真实性,不再对人物作简单的情感判断,人物性格更加丰富复杂。正如作者所说,《寒夜》中的“三个人都不是正面人物,也都不是反面人物;每个人有是也有非”。 (一)汪文宣——典型的悲剧人物 汪文宣是《寒夜》最大成就之一。凡是读过《寒夜》的人,都不能不对他留有深刻的印象。曾是上海某大学教育系的毕业生,是一个有理想、有热情的年青人。受 “五四”新思想的影响,追求个性解放,婚姻自由并由自由恋爱而结婚,也曾是反封建的勇士,怀着满腔“教育救国”的崇高理想和宏伟志向走向社会,想创办“乡村家庭化的学堂”,报效祖国。然而,日本侵略者的炮火,腐败的社会制度,贫穷、疾病的折磨,使理想和热情付之东流“让那一大段时期的现实生活毁掉了”。成为软弱者的典型。复杂的生活经历使他性格裂变,具有二重性。 一方面,忍耐和妥协成为汪文宣的主导方面,懦弱无能、与世无争,逆来顺受,不敢抗争,奉行“为了生活,可以忍受”的新处世哲学。他怕见上级注视的目光,怕上级不满的话语,甚至连上级轻声地咳嗽,也要疑心是否有怪罪自己的意见,总之他整天工作在担惊受怕环境里,严重地摧残了他身心的健康。对妻子也是如此。他带着强烈的念头去找她,可看到妻子同和别的男人有说有笑,只觉得心里发冷,却不敢迎着他们走去,最终“只有垂头扫兴地走回自己的办公地方去了”。真是一个可怜虫,尽活到了“有话不敢讲,有思想不敢想的可怜地步”。在家庭婆媳争吵中,他始终处于核心地位,他不敢批评谁,也不敢批判是非曲直。只能以自虐企图获得她们的同情,从而平息纷争。 另一方面,汪文宣正直、善良、有正义感,内心也有对黑暗现实的不平与愤恨,不与邪恶同流合污,竭力想保持住好的品质。他老实、正派、不阿谀殷勤,给上司祝寿,都敬酒唯他不去。让他给一个国民党候补委员、政界红人写吹捧时,他不知道应该写什么,最后写成后他却在骂自己“谎话、完全谎话”,话中充满了对国民党反动政府的愤怒。善良的他在病重的最后时刻,也没将他病重的消息告诉树生,却忍受极大痛苦写下“我愿她幸福”的遗言。对年迈的母亲也一肚的歉疚。 那么是谁阻止了汪文宣的前进步伐,使他由“五四”时期反封建礼教的勇士,逐步蜕变落伍者,懦弱者的呢,是那吃人的封建专制主义、封建礼教和黑暗腐朽的国民党反动政府。 汪文宣是当时知识分子的代表,是一个典型的悲剧小人物。 (二)曾树生——个人主义者 曾树生的经历与汪文宣相差无几,都是大学毕业,有过相同的理想,最后生活所逼,也只能在川大银行过着“花瓶”生活,且与婆母多次冲突。健康、漂亮的她追求幸福和自由,她无法容忍丈夫毫无生气的生活方式和婆婆的恶语中伤,整个家庭都笼罩着一股死亡的气息,她感到了压抑,并本能地企图摆脱这种压抑,于是她面临着道德的抉择和感情的折磨。最终因受不住生活希望的诱惑而离弃了丈夫和家庭。完全是一种个人意义上的追求幸福。从小说文本看,巴金强调的是她选择了敢于改变的生活方式的道路,而没有恪守中国传统道德所要求妇女那样陪同这个毫无希望的家庭去牺牲。因而也谈不上是追求个性解放的资产阶级女性;她只是一个困境中企图拯救自己的妇女,她靠自己的选择来确定自己的生活价值意义。 因此,在这个人物身上产生出一种反道德、重自我的新型现代女性的道德特征。 二、《寒夜》的叙述策略 叙述策略是形式层面上的,简单说是指文本意义上的。文学作品如果不讲究叙述策略,不讲究文采,则文学的意义势必会大大降低。大凡名家,其文学作品除了思想之深刻,往往有其独特的艺术形式,二者的珠联璧合,才能使文学作品成为影响深远的名作。 阅读巴金的小说《寒夜》,我们可以体察到小说中独特形式的审美。而独特形式所蕴含的是沉郁的审美,它构成了小说的一道独特风景。 首先,体现在语言的运用与氛围的制造上。《寒夜》讲述的是一个苦难的故事。为了与之相呼应,巴金的小说语言选择的是一种忧伤与哀婉的语调。这种语调是深刻表达苦难现实的语言基调,也是巴金在叙述语言上的一种自然选择。这种语言基调构成了巴金情感宣泄的一种载体。小说中的“寒夜”世界的阴暗令他十分伤感。他的情感常常会自觉流泻笔底。因此,他的语言世界是忧伤与哀婉的。同时,人物的悲苦状态,都召唤着这种忧伤的语言。小说中大量运用对比场面,强化主人公的悲剧人生。巴金以“寒夜”作为作品意境的中心,以“寒夜”聚合着人物内心与外界、主观与客观二重世界。在小说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诸如“阴暗寒冷”的住房, “永远带着愁容”的天,“一片黯淡的灰色”的马路等等这样的句子。它形成了一种沉郁哀婉的审美风格。 寒夜读后感:篇四 《寒夜》与从前我读过的巴金先生的作品大不一样,整部小说弥漫着死亡与悲观的气息,叫人透不过气来。作品的背景是抗战期间,地点是重庆,主人公是一对自上海逃难至重庆落脚的一对年轻夫妻:汪文宣与曾树生,还有汪文宣的母亲。文宣与树生结婚14年,儿子小宣13岁;本是有着理想的年轻人,读教育出身,想办教育,办好的学校。抗战期间,背井离乡,逃到重庆,放弃了一切曾经的梦想。文宣在一间半官半商的公司当校对,树生在一家银行上班,以汪母的话来说,是当“花瓶”。小说的主线为文宣在1944年到1945年日本投降期间的经历,如果换一句话来说,也是文宣走向死亡的经历,字字句句为录。 小说中的人物皆无望。我曾经读到,有人讲这是另一个“双面胶”的故事。诚然,小说中的大部分的情节是关于汪母与树生之间的婆媳关系。汪母看不惯媳妇,媳妇也无法讨汪母的欢心,文宣则夹在二人之间,试图两头讨好,却屡屡失败。只是小说开篇不久,文宣就已经怨愤的叫道:“我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呵!没有人真正关心到我!各人只顾自己。谁都不肯让步!” 莫说汪母爱自己的儿子,汪母根本不曾了解文宣究竟需要什么;她从来不曾看到过,文宣爱着树生,文宣的大部分快乐来自于树生的陪伴。莫说汪母爱树生,当她用恶毒的言语骂树生的时候,她看到的只是她自己。爱,是成全;汪母根本不会。 而文宣呢。文宣怨愤地叫道“没有人真正关心到我”,他自己又曾真正的关心过他人。文宣有一条好心肠,毋庸置疑。可是他几乎是个废物。真抱歉,讲出这么重的字眼。在小说记录文宣经历的这段期间,他可曾真正的帮助过一个人他可曾有勇气试图解决母亲与树生之间的不合他可曾真正的为了改善家庭的环境而做出些什么他可曾真正努力为母亲,为妻子,为儿子真正带来过快乐和喜悦他所有的行为几乎可以概括为:忍耐和哀求。人,得自个儿成全自个儿。文宣,通等着别人成全他自个儿。 至于树生,小说的结尾中说道“她为了自己的幸福,却帮忙毁了别一个人的……”不晓得,小说的意思是什么。树生,留下来,只会让那一个不知爱,一个等着别人成全自个儿的人来拖垮自己,然后三人一同在生活中毁灭。只是对于小宣,树生的不负责任,将让小宣成为第二个文宣。 文宣去给钟老上坟的时候,他望着献给钟老的花圈,“他揉眼睛,用力擦眼睛。怎么花圈上写着他的名字:文宣!他定了定神。他看错了,那里明明是‘又安'两个字……”花圈上面是文宣,是唐柏青,是钟老,是很多很多被毁灭的人的未来。也许巴金先生在为他的三个得肺病去世的哥哥送行的时候,也如文宣一样,将花圈上的名字曾经看错。 寒夜读后感:篇五 在读《寒夜》的时候,有种读巴金的《家》的感觉,从头到尾,给你一种阴郁,沉闷,压制的感觉了。除了小说你那浓浓的母爱和夫妻之间那不时感动的爱情,剩下的,确实只能是“寒夜”了——抗战胜利前——经济萧条——难以为生的寒夜。 觉得主人公汪文宣,他母亲汪母,他妻子曾树生。三个人之间的关系就像一个等边三角形。本来,我们知道,一个三角形,它的稳固性是最高的。但是,当其中一个角不牢固的话,这个三角形也就不稳固了。小说中汪母和妻曾树生的关系就是动了三角形的角——不稳固了。在读小说,有点不明白为什么这样。过后想想,是否是传统和进步小资产阶级。汪母是一个传统的女人,她深爱自己的儿子,爱得有点入骨。她痛恶儿媳那种小资产阶级的作风,早出晚归,参加舞会,交男朋友,是深深的厌恶,巴不得她离开。而曾树生,她接受过高等教育,在经济上独立,甚至能支持难以维持的家,她追求浪漫,参加舞会,都不假。这注定了这两个女人之间的斗争,可是她们也都是爱汪文宣的,因此她们的战斗往往为了汪文宣而达成和解。 而主角汪文宣,所谓的“大好人”,事实上,确实是一个好人,在出版社一个小小的校对职员。无疑,这样的人生在这个时代,是一个悲剧,尤其是在困难的,人情稀薄的社会。这里没有多少同情,得了肺病被同事们疏远,甚至同事集体写信要他别去上班,怕传染给他们。除了钟老,和差不多唯一的好人钟老是唯一的朋友,可是两个人最后都双双病死。汪文宣给人的整个感觉就是软弱,缺乏鲜明的个性,事事谦让,没有心机。他夹在自己的母亲和妻子之间是相当难做的,他爱他的母亲,同时也深爱他的妻子。在她们每次争吵的时候,他都在母亲面前替妻子说话,在妻子面前替母亲说话。到最后他重病在床,她们还争吵的时候,他深痛欲绝。最后曾树生离开这个家,随银行牵到了兰州,还有她的男朋友银行的陈经理,如果可以这样说的话。但她还是每月都寄来信和给家里相信的费用。说明她对这个家,特别是汪文宣,还有在学校的儿子,还是有感情的。而那时汪文宣的肺病,也越来越重,只有母亲,在身边无微不至地照顾他。这个家里,已经没有了生气,没有了笑容,只有压抑和痛苦。 到最后,汪文宣快死的时候,抗日战争胜利了。可是,这个家的苦难,并没有改变。套用某句话,就是,胜利是别人的,与“我”何干。等曾树生回来的时候,汪文宣已经死了,葬在哪里都不知道。汪母和自己的儿子也不知道搬哪里了。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字——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