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上与友人别》》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抒情手法有什么不同

《淮上与友人别》》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抒情手法有什么不同,第1张

郑谷的淮上与友人别这首诗既写分别,又写送别,前两句即景抒情;扬子江头,杨柳青青,杨花飞舞,这迷人春色却让诗人愁绪满怀是啊,在这江南春浓的美好时节,却不得不与挚友握别,从此天各一方,揭旅天涯,后会无期,这怎能不使人愁肠百结,黯然神伤呢两句中“扬(子)”、“杨(柳)”、“杨(花)”同音字的重叠,使人于音韵缠绵中感受到一咏三叹的沉重与伤感 杨柳,古诗中的意象为“惜别”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送别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起句严整对仗,三、四句以散调承之,以实转虚,文情跌宕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伟词自铸,传之千古,有口皆碑尾联点出"送"的主题

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一洗古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爽朗,清新高远,独树碑石

《送》是王勃在京都长安时,送友人去四川上任的时候写下的。当时的王勃在京城做官,而友人却被派往边远的四川。从心理上来讲,王勃是有优势的。所以他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安慰友人;而《淮》通常的送行不同,这是一次各赴前程的握别:友人南下潇湘,自己北上长安,虽然同样是长安,但《淮》在心理上是平等的读来更有黯然伤魂,各向天涯的无限愁绪。

《淮上与友人别》中“杨花愁杀渡江人”,蒙蒙飘荡的杨花,惹动着双方缭乱不宁的离绪,勾起天涯羁旅的漂泊之感。诗中“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等同音字的有意重复,构成了一种既轻爽流利,又回环往复,富于情韵美的风调,使人读来既感到感情的深永,又不显得过于沉重与伤感。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杨花落尽子规啼”,此诗首句以杨花、子规起兴,写景兼点时令,渲染凄凉哀愁的气氛。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

扩展资料: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写作背景

此诗一说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八载(749年),一说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二载(753年)。当时王昌龄从江宁丞被贬为龙标(今湖南洪江)县尉。《新唐书·文艺传》载王昌龄左迁龙标尉,是因为“不护细行”,也就是说,他的得罪贬官,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问题,而只是由于生活小节不够检点。

在《芙蓉楼送辛渐》中,王昌龄也对他的好友说:“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即沿用鲍照《白头吟》中“清如玉壶冰”的比喻,来表明自己的纯洁无辜。李白在扬州听到王昌龄被贬的不幸遭遇以后,写了这一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从远道寄给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7453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