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的感情和深厚的感情有些微妙的不同。总体来说,深刻的感情侧重于记忆,而深厚的感情则更加注重情感。
深刻的感情通常指的是某段记忆或经历在大脑中的印象,这种印象可以是好的或者不好的。比如,你可能会对某个人或某件事有深刻的感情,因为你曾经经历过一些特别的事情,这些事情在你的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这种感情往往是相对较弱的,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淡化。
相比之下,深厚的感情则更加注重情感方面的体验。它通常指的是一种强烈而持久的情感联系,这种联系可能是由爱、友谊、亲情或其他类型的情感所驱动的。深厚的感情往往是难以割舍和忘怀的,因为它深深地扎根于我们的情感生活中。
因此,深刻的感情和深厚的感情虽然有一些相似之处,但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深刻的感情更多地与记忆有关,而深厚的感情则更多地与情感体验有关。
如何准确把握古诗词中的思想感情
1、简述:
知人论世,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就是了解一个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
以意逆志用自己的想法去揣度别人的心思
2、拓展:
比如你想理解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就要先了解这样的背景:
此诗大概作于公元770年(大历五年)杜甫在长沙的时候。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到江南一带,和流落的宫廷歌唱家李龟年重逢,回忆起在岐王和崔九的府第频繁相见和听歌的情景而感慨万千写下这首诗。
然后你才能真的明白这首简单的诗里包含了多么深沉的沧桑之感。
如何准确把握古诗词的思想内容准确把握古诗词思想内容的方法除要关注诗句本事外,还要关注与诗词有关的一些内容:一、古诗词产生的时代背景,二、作者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三、注释部分,四、思想感情的复杂性,五、作者创作风格的多样化
如何把握古典诗词中诗人的思想感情理解诗中每词每句的意思,同时要了解诗人当时所处的社会背景,诗人写这首诗时的特定情境,你就很容易的把握诗人词人的思想感情。
如何把握古诗诗人的思想感情古典诗词表达思想感情大多采用较为含蓄的手法。世人往往将感情融入景、物、人、事的描写中。
1结合作者的生活背景,窥测诗词的情感。
2分析诗眼,透视诗词的情感。
《天净沙秋思》中的断肠二字,可以表达出诗人的情感,那便是词人思念家乡寂寞悲苦的情感!
3解读意象,挖掘诗词的情感。
不畏浮云遮望眼
为什么不用白云、孤云,而用浮云呢?因为浮云可以暗指困难、挫折、障碍等。可以通过理解这个意象,知晓诗人艰难险阻的精神。
4借助典故,探寻诗词的情感。
有出处的诗句。
如何准确把握一首诗的思想情感怎样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主旨以及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呢希望以下几个方面能对读者有所裨益。 紧盯诗歌的“眼睛”。题目是诗歌的“眼睛”。透过这只眼睛我们常常能窥探出诗歌的型别、题材、描写或咏叹的物件乃至诗作的主旨和作家表达的思想情感。因此,紧盯诗题就等同掌握了理解诗歌的钥匙提了纲挈了领。如2005年高考全国卷2鉴赏的是白居易的一首诗,诗题是《邯郸冬至夜思家》,从题目我们就知道了时间地点、大致环境以及诗歌类别,可以肯定诗作的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一定是思乡念亲。杜甫《春夜喜雨》这个题目就不仅标示了时间、吟咏物件,而且鲜明透露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态度,可以说题目的一个“喜”字,把作者的心迹展露无遗。又如陆游《书愤》,文题就意味著作者要抒发的是心中的激愤,而事实全诗正是以“激愤”贯穿的。其他如《永遇乐61京口北固亭怀古》《赤壁怀古》;《征人怨》《闺怨》春宫怨》;《谢亭送别》《送沈子福之江东》等等,从它们的诗题我们就可以推断其大致的思想内容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直捣诗歌的“心脏”。诗贵含蓄,但无论如何含蓄委婉到头来总要表情言志,总要把自己的感情态度借助文句表露出来,所以自古以来诗人特别注重诗中最能显现感情、诗旨的那些字眼或诗句,总是推敲过来提炼过去,不达到最能体现自己意旨决不罢休,所谓“两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即是言此。那么这个炼来炼去的字眼或诗句,就是诗眼或包含诗眼的主旨句。显然,包含诗眼的主旨句最能体现诗人的写作意图、思想内容、态度情感乃至表达技巧,是全诗的关键所在,可以毫不过分地说它就是诗歌的“心脏”。抓住了它,就抓住了诗歌的灵魂和命脉,通过它就可直接探查到该诗的内蕴和底细。如唐代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初读只觉诗歌都在写景叙事。看不出诗人情感和诗歌主题,但仔细分析就可发现,一个“愁”字“出卖”了诗人,定下了全诗的感情基调,成了我们窥视作者内心世界的视窗。缘何而愁细品上下诗句便可知晓。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梦醒后感慨“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点明写作意图,把美好的梦境与丑恶的社会现实进行对照,抒发了自己向往自由天地和反抗权贵的思想感情。又如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可以明显看出主旨句是“一夜征人尽望乡”,凭此可直接推断出这首诗抒发了戍边将士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解剖诗歌的“细胞”。诗歌离不开意象。意象是诗歌的“建筑材料”,作者塑造形象、表情达意都要靠意象来建构。可以说意象就是诗歌的一个个细小具体的组织“细胞”,诗歌就是这一个个意象“细胞”搭建起来的艺术“大厦”或有机生命体。因此,读懂诗歌把握诗歌主旨理解作者思想感情必须首当其冲从分析意象做起。读懂了意象,也就明白了作者的意图,能够较为准确地推断出作品主旨和作者思想感情。这个特点需从两个层面来说。经过先辈们几千年的耕耘,古诗词中许多景或物被赋予了特定的意蕴。如“柳”与送别留恋有关,“月”与思家想人、盼望团圆相关,“鸿雁”则大多和书信传情有联络,这就是人们传统所说的意象(古诗词中这类有特殊意义的意象较多,这里无需详谈)。当然我们在阅读诗歌时,只要抓住了这些意象,也就相应地得出了含有该意象的诗歌的思想内容和感情。如菊花是隐逸、高洁、脱俗的象征,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唐人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人就以“月”的意象以委婉的疑问点出了这月圆之夜人间普遍的怀人心绪,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朋友的深切思念之情。另一类意象是不具有相对固定意义的形象,直白地说就是打上了作者情感烙印、被写进诗中的一组具有相同特征的景物,作者用它们共同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情感。对此我们应仔细分析这一组景物具有的共同特征,然后根据这些景物特征来推断出作者相应的思想情感。如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人选取了“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霜叶”几个清新自然、热烈、充满生机,具有山野典型特征的意象,描绘了一幅深秋山野全景图。静对自然生命的壮观,作者心里充满感动,不由得发出赞叹:“霜叶红于二月花”!这不只是美的联想,色彩的比较,更是生命的礼赞。全诗饱含着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对于大量的借景抒情的诗词,都具有类似的特点,考生们可举一反三,参照赏析。
分析诗歌的“血型”。如人可以划分为几个型别的肤色、血型一样,古典诗词在长期的发展中也形成了一些相对固定的类别。型别相同的诗作,其表现出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也有大致相同的一面。例如咏史怀古诗,大都歌颂古人功绩,抒发诗人自己壮志未酬的情怀(如杜甫的《蜀相》);闺怨诗大都借怨妇之口表达被朝廷(官场)抛弃的苦恼(如温庭筠的《梦江南》);赠友送别诗,一般是叮咛对方,赞颂对方,表达一种依依不舍的情感或别后的思念;边塞征战诗,表现对战争的厌恶,表现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山水田园诗,大多以山水田园为审美物件,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藉以表达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对闲适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类别较多,不一而足)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就可据此进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推断。
如何迅速准确把握古诗词蕴含的情感
对于文字,是没有快速这一说法的。
你只有多读,多看,
反复读,反复看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这句话不假
古诗词的思想感情分几类简单介绍一下,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贬谪之情、思乡之情、爱情愁苦、怀才不遇、忠君报国、对景抒怀、巨集志之情等等。
其实,尽管时代在变化,但是人的感情却是变化不大,仔细去体味古人的言语,也许你就会找到和他相同的一些地方,正如《兰亭集序》中说的“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如何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我自己用找关键句,研究关键情节的方法,并且最好能结合文章写作背景。
如何才能迅速准确把握古诗词蕴含的情感首先要联络一下诗人的风格,还有当时诗人所处的环境,例如杜甫,现实派,跟他所处的环境相关,李白,浪漫主义诗人,和他的社会地位,家庭条件都有关系,等等,掌握了这些看到类似的诗词就好把握诗歌所要表达的内容和情感
如何指导学生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老师 这还是看点天分和勤劳 我高中三年最努力的是语文 一直没考及格的也是语文 不然现在该在北大上课了。。。
作为《诗经小雅》里的名篇,“蓼莪”所流露的情感,可以说是千百年来受世人所称道。诗中的情感内涵,其实很简单,那就是表达对父母的孝顺、且孝顺不得的悲痛之情。
“蓼莪”不像后世的诗词那样有什么华丽的辞藻,即使是对生我育我的父母,也并没有什么浮夸之词,基本都是直抒胸臆,文辞质朴,却又感人至深。
我们先看一下原文: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瓶之罄矣,维罍之耻。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南山烈烈,飘风发发。民莫不谷,我独何害!南山律律,飘风弗弗。民莫不谷,我独不卒!
其中,最为感人的,莫过于第三和第四章,也就是“瓶之罄矣,维罍之耻。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这一段。
这一段文字,用瓶来比喻父母,以罍来比喻子女。因为瓶里的水是从罍那里打过来的,如今瓶子空了,是因为罍里已经没有水可以打了,
引申来说,就是子女不能再供养父母了,这就是最古代的“无以为报”的描述,而子女对此视为一种最大的耻辱。
我国是一个孝义传世的社会,从上古时代开始,孝顺父母这个概念就一直收到人们的弘扬,并传承至今。
为什么要孝顺父母,所谓饮水思源,没有父母对我们的生养,没有父母的辛勤劳作,抚养幼年的我们,哪来如今屹立世间的你我?而当我们健壮之后,父母已经垂垂老矣,甚至是早已过世。
古人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蓼莪”所表述的,正是这种想尽孝而不得,欲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而无门的悲痛、甚至是悲愤之情。
诗人并不是不孝顺,或许是父母健在的时候,收到某种因素的制约,而未能让父母享受到自己的供养。待到自己认为略有所成时,却已经失去了供养的对象。对于一颗孝顺之心来说,这是一种羞耻。
因此,“蓼莪”里真情实感的流露,这种不加掩饰的真实情感,才能让后人每读一次总有新的进步。也提醒着后人,孝顺父母,应该是无时无刻的,不要待到阴阳相隔之后,在后悔也晚了。
要想有强的解读他人情感和意图的能力,首先要强化对自身情绪感受的觉察力,当你对能敏锐觉察自己的情绪和身体感受、能读懂很多来自自己身体的信息了,自然就能接收到超多的来自他人的情绪情感方面信息啦。
案例回顾
小任二十八岁,在她的恋爱史中,她经常会喜欢一些已有家室的男人,这些男人对小任并没有承诺,只是“和她玩玩”,可是小任每回都陷进去不可自拔,最后受伤害的还是小任自己。小任自己也很苦恼,自己为什么就不能和同龄女孩一样,找到属于自己的爱情婚姻,自己为什么总是做情人呢
咨询过程
一个深秋的下午,衣着素雅而时尚的小任走进我的咨询室,她慢慢坐下来,真诚地看着我,沉吟片刻后,说:“老师,我真的很痛苦,我为什么总是做已婚男人的情人”
听到这句,我仔细地看了看坐着我面前的这个女孩,从外表看这确实是一个很容易吸引一些对待爱情不认真的男人的女孩。
于是我问她:“那你愿意过这样的生活吗”小任想了想,说:“不愿意,可是我身不由己呀!”
我接着问道:“假如有一天这种生活真的发生了改变,你会满足吗”
小任的脸色微微泛红,摇摇头,说:“可能我真的很难放弃。”
许多关于这个问题来咨询的女孩,表面上她们也感到痛苦,但内心里,由于爱情问题所带来的浪漫和获得性收益使他们难以放弃这样的选择,她们往往一方面感到身不由己,非常困惑,但另一方面她们内心又很想继续现在的这种生活方式。
我接着问道:“你感觉这样的生活对你造成了什么影响了吗”
小任不假思索激动地说:“我不想继续这种生活,我总觉得自己很不干净,我想要做纯净善良的女孩,我恨我自己,甚至想要自杀!”
我意识到问题有点严重,虽然也有些女孩选择这种爱情方式,但她们没有太强的内心冲突,她们接纳自己的爱情,也接纳自己,她们并不痛苦,但看来小任不是这样,她因为自己不合常规的爱情,对自己很鄙视,想要摆脱又摆脱不了,自己产生很深的负罪感,总是谴责自己,甚至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
于是我安慰她:“我理解你的感受,但如果你想要采取极端行为,这非常不妥,况且这也不是一个什么太难解决的问题。”听了我的话,似乎她的心情平静了些,眼睛里擒满了泪水看得出她很痛苦,而且可能又在鄙视自己吧。
我继续说:“你的问题不是出在你是否跟有妇之夫继续下去,而在于你自己内心怎样才能不总是谴责自己。你越是谴责自己,就会让你的内心产生更大的冲突,越是压抑自己,就越容易压抑不住,你越是想要摆脱,内心就越疯狂。”
小任不断地点头,若有所思,她忍不住问道:“那我如果不谴责自己,我不是还会和那些人在一起,那我不是还会继续受伤害”
这正是问题的所在,很多来访者认为,如果自已不去控制这种想法,那么自己怎么会控制得了自己的行为,怎样能控制自已不去和他们来往,但其实并非如此。
我问她:“你认为想念那些男人有错吗”
她点点头,“我不想想他们,我要把他们忘掉!”
我笑着回答说:“一个人是不能控制自己的想法的,你要是想忘掉他们,他们就会总是居住在你的脑海里。其实想想他们并没有错,这个世界上没有思想犯,只不过是你白己把自己逮捕了。你太想压抑自己不付诸行动,结果反而让自己陷人这种冲突的痛苦中。其实你完全可以主动想象你跟他们在一起的情景,当你真正接纳了这就是人性时,你也就不会那么冲动了。”
心理探究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经常会有女人成为男人的情人,其实这里存在着一个不为当事人所知的心理问题。在探讨她们成长经历的时候会发现:她曾经被虐待或被抛弃过,她们不自信没有安全感,她儿时的痛苦与哀伤、压抑与抗争太多。因此在成年以后的生活中,她们会去释放这种痛苦与哀伤、压抑与抗争。但她又总是受到伤害,当她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又会谴责自己,压抑自已,使自已陷入这种痛苦的冲突中,不能自拔。这类型的人在爱情领域的表现是:情绪不稳定,爱情和婚姻关系也容易不稳定,有的还有自杀风险。她们并不接纳自己,也不相信别人,她们经常上演“抛弃与被抛弃”的戏剧,经常一会儿对别人极端地好而一会儿又认为别人一钱不值。
20世纪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美国文坛诞生了一部惊世骇俗凄婉动人的长篇爱情小说《飘》(后译成《乱世佳人》)。作者玛格丽特-米切尔以女性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缜密的思维方式,紧密结合史实向读者展示了波澜壮阔的美国南北战争,揭示了战争给人们所带来的荒凉与痛苦,深深发掘了女性美丽,人性的崇高。米切儿是一位文才出众饱含激情的美国文坛上少有的女作家,她笔下的人物是栩栩儒生有血有肉有情感的,她笔下的情感是立体多变凄美撩人心弦的。行文如流水般酣畅淋漓,情节如山延连绵曲折。不仅揭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而且糅和了历史的,社会的,美学的,哲学的意蕴。女主人公思佳丽的感情世界就是具体的写照。
求不何等名位五盛阴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生会苦,得苦。
—一—《大涅槃经·第十二》
爱别离苦能为一切众苦根本。如说偈言因爱生忧 ,因爱生怖 ,若离于爱, 何忧何怖 ,爱因缘故则生忧苦。涅槃,佛教术语,用作“死”的代称。情感的涅槃也意味着一段苦苦追求的恋情裂变、阵痛、绝望,最终化为乌有,一切的苦恋与付出也只是个人的自说自话,自欺欺人、是彻头彻尾的悲剧。黑格尔曾指出:“近代浪漫型悲剧的中心点是主体的难苦和情欲” “近代悲剧人物的动力”,“是思想和情感两方面的主体性格”。
《飘》迎面扑来正是思佳丽的悲情苦痛的情感最终涅槃。我们寻究其悲剧的根源:情感的悲剧也是思佳丽个性的悲剧、性格的悲剧。混合法国贵族的优雅和爱尔兰的粗野的女主人公思佳丽,她美丽自信,使她成为舞会的焦点,男人心中的爱神。但是她自私贪婪,如同吝啬鬼对财富的追求,她妄想博得一切男人的爱,所以她恋上了表妹媚兰的未婚夫阿希礼,目的只不过是为了满足自己征服的欲望。为了追求阿希礼,她可以不惜伤害媚兰的情感,舔不知耻地大胆表达自己的爱意,遭到拒绝仍不死心。并以自虐与他虐的方式匆忙嫁给了查尔斯,残酷南北战争顷刻间让她变成了年轻的寡妇,自始自终她都不曾爱过查尔斯。
如果说爱情是一种负气和赌注的话,那么这样的婚姻便是“挂着泪横的闹剧”。服丧期间的思佳丽,没有悲哀,没有痛苦,似乎死的是一个毫不相甘的人。在亚特兰大的舞会上,思佳丽一身肃穆庄重的丧服,却无法掩饰裙子底下躁动的舞步和渴求热恋的欲望。白瑞德的一百五十金币力压全场,既满足了思佳丽虚荣,又为自己躁动找到了借口。
我们会觉得匪夷所思,她是否真的懂爱情,是否沉溺于狂想的恋人,又是否她本身就是一个不谙世事没有心志的小女人?的确,我们看到的思佳丽不懂痛苦,没有悲哀,自私地享受着自己情欲,残忍地向往着曼妙生活。这是对善良热心媚兰无言的折磨,对诚挚痴情的查尔斯的情感亵渎,对深沉爱护她的白瑞德的伤害。
战争,打破了田园牧歌贵族生活,摧毁了整个南方种植园,改变一切的一切。战争中的贵族**思佳丽还在苦苦追恋阿希礼,不放弃任何一个表达爱意的机会。甚至是在媚兰的家里,疯狂的迷恋阿希礼到了认人汗颜的地步。当爱的表白再次遭到坚定的拒绝时,更不惜以照顾好媚兰来博得意中人的欢心。阿希礼无情木然地走了,思佳丽却得兑现自己的承诺,保护和照顾好媚兰母子。
枪声和炮火给所有的人都带来了恐慌,北佬的烧杀肆虐更添一层畏惧,在道德与情感飘摇中的思佳丽,没有过度的害怕,冷静地面对现实,果敢地做出决定,帮助媚兰安全生下小孩,并且勇敢地带着他们穿越炮火硝烟,回到了已是荒凉颓废的德园。
这段情感也许思佳丽对阿希礼的爱最深沉的表白,她几乎以一种自虐的方式诠释着对爱的理解,同时也以女人难得宽容接纳和爱护着自己的情敌,在思佳丽的内心深处是怎样一种挣扎与蜕变。没有贵族**的自私与骄纵,剩下全然是一种道义与崇高的人性。思佳丽与众不同的向世人展示她的情感世界,这是一种超然的“逝”的境界。也许这段情感只能逝去,因为爱情本身是自私的,没有宽容与超然。
战争带来了伤痛与贫穷,也带走了贵族**的傲慢与虚荣,生存才是最重要的。颓废的德园,繁重的税务,亲人的离去,饥渴的家人,困难的重重袭来,思佳丽德园的新一代主人,有责任重振德园,她利用了自己的第二次婚姻,抢走妹妹的男朋友弗兰克,嫁给了这位没有任何情感的富老头。是的,她拯救了整个德园,保护了她的家人。对阿希礼“爱”的渴望也若影若现,照顾媚兰母子,安排阿希礼到木材厂干活,时不时对阿希礼的挑逗。
其实,思佳丽真正的目的不是在找寻爱,而是企图征服阿希礼赢得崇拜者的依附和奉承。媚兰的坚忍与谦让,阿希礼的优柔寡断,使得思佳丽欲火不断燎然。
女人是情感的动物,思佳丽从来没有终止对爱的追求。她的情感之路在我们看来是阴暗的、苦涩的、无助的、众叛亲离的。她游弋在个人世界里,如痴如梦贪婪自私幻想着美妙的爱情。然而,作为德园的主人,那种与德园红土相融的命运和气息,死死把她拽回到现实中来。
随着媚兰的离去,阿希礼的悲痛欲绝,白瑞德的痛苦离开,思佳丽幡然醒悟,原来自己最深爱的不是阿希礼,而是白瑞德。思佳丽的爱情从一开始就注定是悲情痛苦的,这完全是性格使然。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深爱的人就在你身边,你却视而不见。一切如风飘逝,鸿影过墙,毫无痕迹。
我认为深深的感情,就是在有困难的时候,爱人的不离不弃。在精神上的支持,在物质上的帮助。不断地鼓励这种感情,就是深深的感情,不管立即什么简写,什么困难,两个人都会相扶持着一起走。不去面对危险。丢下另一方,这就是深深的感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