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的名字?

唐诗的名字?,第1张

女人要把书上鸟儿赶跑——打起黄莺儿。

不让鸟儿在树上叫得欢——莫教枝上啼。

因为鸟儿叫起来惊扰了女子清梦——啼时惊妾梦。

我只有在梦中才能与爱人相会啊——不得到辽西。

这是唐朝诗人金昌绪的一首五言绝句,金昌绪名声不显,作品也仅仅留下这一首《春怨》。不过这一首诗也就够了,让他名垂汗青。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其实这是一首全倒装的作品,和大诗人文采焕发的作品不同,这首五言绝句,从一件事写起,层层追尾,抽丝剥茧,曲折幽深地表达了女子思念远方丈夫的情感。

这算是中国诗词史玩得相当早的反向推理作品,其实我们只要把她这四句诗倒过来理解,就完全能够明白,不过那样在文辞上就少了一些特色,也难像现在这个样子,通过先写结果,让读者倒退原因,充满了推理行文、逻辑思考的乐趣。

实际上我们理顺这首作品的情绪主线,就很容易理解。

不得到辽西——我的清梦被打断了,刚要和丈夫见面,却被打断了。

啼时惊妾梦——就是因为那该死的鸟儿聒噪,让我惊醒。

莫教枝上啼——有什么办法让它不叫,让我能安心做梦呢?

打起黄莺儿——只有驱赶、逐离这只小黄莺儿。

这首作品的名称是《春怨/伊州歌》,是唐朝五言绝句发展的高级水平。

一气呵成,字词直白,但是整首诗都是围绕着诗人的心思再组合发展。这是有别于普通写景诗的作品,讲究的是以意行诗,是难得的好作品。

《春怨

/

伊州歌》唐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译文如下:

我敲打树枝,赶走树上的黄莺,不让它在树上乱叫。

它清脆的叫声,惊醒了我的梦,害得我在梦中不能赶到辽西,与戍守边关的亲人相见。

《伊州歌》唐

王维

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馀。

征人去日殷勤嘱,归雁来时数附书。

译文如下:

在清风明月之夜,我想念你极了。浪荡的人啊,你从军十多年了。

你出征时,我再三嘱咐过你了,当鸿雁南归时,你千万要托它捎封家信回来啊!

供参考。

春天往往是积极向上的代名词,往往能从春天蓬勃的生命力中感受到那内在的美好与别样的触动,也并非每一篇写春景的诗都是“春怨”诗,而古代诗人的“春怨”之情往往产生于以下几个原因:一是产生一种冲突的美感;二是自身情绪的影响。一、产生一种冲突的美感

春天是万物复苏、生机蓬勃的季节,这是自古以来为人们所公认的,当行走在无限的春光之中,会感受到那独属于春天的花红柳绿、千里莺啼,会感受到万物的欣欣向荣,能够扫去一切的老气、一切的沉郁,在这样的氛围之下,人人都可以保持着进取的快乐,可以获得那不断前进的力量。

但是,诗人如果在此时写下“春怨”诗,就有一种别出心裁之感,在与其他人的快乐对比之下,如果表现出一种悲伤、幽怨的情感,就更能产生一种突显的效果,从而带来一种冲突的美感,也可以让读者惊叹于这样一种巧思,如果运用得当,就会让读者更能设身处地地感受到这种强烈的悲情。

二、自身情绪的影响

诗人写诗词,如果想要表达自身的幽怨与伤感,其实是无论什么事物都可以被拿来用作表现悲伤,也可以说只要处在了悲伤的情绪之中,无论看什么都会蒙上一层悲伤的滤镜。那么不论是春天、夏天、秋天或是冬天,都可以用来表达自身的情感,自身的悲伤。

那么春天其实也可以说是一种信手拈来的意象,当触景生情之时,当有所感怀之时,暮春也可以是一种缅怀的象征,初春也可也是一种徘徊的凌冽,并不是春就是十全十美,就能让每个人感受到彻底的快乐,所以,即便在春天,只要诗人的情绪到了,就会产生“春怨”之情。

1. 感遇(其七)①

(唐)张九龄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②,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③,奈何阻重深。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注释] ①此诗借用屈原《橘颂》为意,喻已贞操。②岂伊:岂唯。③荐:进献。

[思考与练习]

⑴诗开头二句,托物喻志。一个“ ”字,充满了赞颂之意。

⑵“自有岁寒心”一句引用了孔子的“ ”语。后人常以孔子的这句话作为砥砺节操的比喻。

⑶作者叹惜丹橘的命运和遭遇,并且为桃李之被宠誉,丹橘之被遇打抱不平的诗句是“ , ”。

2.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①

(唐)李白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②。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风③,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④。

[注释] ①这是一首田园诗,是诗人在长安供奉翰林时所写。全诗写诗人在月夜去长安南面的终南山造访一位姓斛斯的隐士之事。诗写暮色苍茫中的山林美景和田家庭院的恬静,流露出诗人的称羡之情。②翠微:青翠的山坡。③松风:指古乐府《风入松》曲,也可作歌声随风入松林解。④机:世俗的心机。

[思考与练习]

⑴解释词语:及: 荆扉: 憩

诗歌开头与题目中的“宿”相呼应的一个字是“ ”⑶此诗受陶渊明田园诗的影响。但是陶诗平淡恬静,平着意染色,口气和缓,如“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而李白的诗却着意渲染,如:“ (写出两句)”。可见陶李两者风格不同。

3.再经胡城县①

(唐)杜荀鹤

去岁曾经此县城,

县民无口不冤声。

今来县宰加朱绂②,

便是生灵血染成③。

[注释] ①胡城县:故城在今安微阜阳县北。②县宰:县令。朱绂(音福):系官印的红色丝带,唐诗中多用以指绯衣。唐制五品服浅绯,四品服深绯。③生灵:百姓。

[思考与练习]

⑴诗歌中与题目“再经”相照应的一个字是: 。⑵这首诗歌揭示了 和 二者的因果关系。

⑶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4.月下独酌(其一)①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②,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排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③。

[注释] ①原诗共四首,此是第一首。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②将:和③相期:相约。

[思考与练习]

⑴解释词语:相亲: 解: 徒: 云汉:

⑵诗歌中最能表达作者孤独情感的词语是: 、 、 ;最能表现李白“物我之间无所容心”的词语是: 、 ;表达李白“醉态的诗句是:“ , 。”

⑶“相期邈云汉”一句的意思: 。

5.春思①

(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②,秦桑低绿枝③。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④?

[注释] ①这是描写一位独处秦地的思妇触景生情,终日思念远在燕地卫的夫君,盼望他早日归来的评理歌。②燕:今河北北部,辽宁西部。③秦:今陕西,燕地寒冷,草木迟生于较暖的秦地。④罗帏:丝织的帘帐。

[思考与练习]

⑴哪个诗句可以看出作者描写的是初春的景象?

⑵诗歌的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6.望岳①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②?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③,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④。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释] ①杜甫“望岳”诗共三首,这一首是写望东岳泰山的。诗以“望”入题,赞叹东岳,讴歌大自然。②岱宗:泰山别名岱,居五岳之首,故又名岱宗。③钟:赋予、集中。④决:裂开。

[思考与练习]

⑴解释词语:造化: 凌: 览:

⑵诗用前 个诗句写所望之 用后 个诗句写所望之感。

⑶诗歌最后两句写望岳而产生登临峰顶的意愿,表达了诗人怎样的雄心和政治抱负?

7.赠卫八处士①

(唐)杜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②。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我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回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梁③。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④。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注释] ①诗写杜甫偶遇少年知交的情景,抒写了人生的聚散不定,故友相见,格外亲切。然而暂聚忽别,更觉得世事事渺茫,无限感慨。②参与商:星座名,参星在西而商星在东,此出则彼没,故不相见。③间:掺合。④故意:故交的情意。

[思考与练习]

⑴解释词语:焉: 载: 怡然: 执: 乃: 罗: 累: 觞:

⑵诗歌的开头写老朋友相遇亦喜亦悲,喜的是: ;悲的是 (前后都用诗中的句子回答)。

⑶诗歌从第九句的“焉知”写起,到“ ”结,详细地描写了作者与“卫八处士”的重逢聚首以及主人和家人的 。

8.送别①

(唐)王维

下马饮酒②,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③。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注释] ①这是一首送友人归隐的诗。②饮君酒:劝君喝酒。③归卧:隐居。南山陲:终南山边。

[思考与练习]

⑴解释词语:何所之: 但:

⑵诗中交代友人归隐原因是: 。

⑶诗歌五、六两句是写对友人的 和自己对隐居的 ,及其对 的否定。

9.青溪①

(唐)王维

言入黄花川②,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注释] ①此诗借颂扬名不见经传的青溪,来印证自己的“素愿”。②言:发语词,无意义。

[思考与练习]

⑴解释词语:逐: 趣: 澹:

⑵作者在诗歌中以青溪比喻什么?

⑶诗歌中哪两句对偶最工整?请找出来作简单分析。

10.渔家傲①

(唐)欧阳修

花底忽闻敲两桨,逡巡女伴来寻访。酒盏旋将荷叶当②。莲舟荡,时时盏里红浪。

花气酒香清厮酿③,花腮酒面红相向。醉倚绿阴眠一饷。惊起望,船头搁在沙滩上。

[注释]:①这首语是作者用《渔家傲》词调谱写的六首采莲词之一。词风清新可爱,富有生活气息。②当:代替、作为的意思。③厮:相。与下文的“相”互文同义。

[思考与练习]

此词以清新可爱而又富有生活情趣的语言,描写一群采莲姑娘荡舟采莲时喝酒乐的情景,请选择其中一两个诗句,写一段赏析文字。

11.秋登万山寄张五①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②,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③。

[注释] ①这是一首临秋登高远望,怀念旧友的诗。②荠:野菜名,这里形容远望天边树林的细小。③重阳节:阴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有登高风俗。

[思考与练习]

⑴作者“登万山”俯视所见的景象是:“ , ”眺望所见的景象“ , 。”

⑵诗歌中直接表达作者情感的词语是: 、 。用现代汉语表达意思就是: 、 。

⑶诗人怀故友而登高,最大的希望是: 。

12.夏日南亭怀辛大①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②,池月渐东上③。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注释] ①此诗写夏夜水亭纳凉的清爽闲适和对友人的怀念。②山光:山上的日光。③池月:即池边月色。

[思考与练习]

⑴解释词语:轩: 恨:

⑵诗歌五、六两句从 、 的不同角度写夏日纳凉时的真切感受。

⑶选择一组“对偶”诗句进行赏析。

13.春泛若耶溪①

(唐)綦毋潜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②,隔山望南斗。

潭烟飞溶溶③,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④,愿为持竿叟。

[注释] ①这是一首写春夜泛江的诗。②际夜:至夜。③潭烟:水汽。④弥漫:渺茫。

[思考与练习]

⑴全诗紧扣题目中的“ ”字,在曲折回环的行进中,对 、 、 (用概括的语言)等景物进行描摹,创造出一种幽美、迷蒙的境界,使寂静的景物富有动感,给人轻松舒适的感受。

⑵全诗的主旨是诗歌中的两面个字:

⑶全诗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4.宿王昌龄隐居①

(唐)常建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②,西山鸾鹤群③。

[注释] ①这是一首写山水的隐逸诗。②谢时:辞去世俗累。③鸾鹤:古常指仙人的禽鸟。群:与……为伍。

[思考与练习]

⑴作者用“ ”为喻,点明了王昌龄隐逸者的身份。⑵题目中的“宿”与诗中的“宿”意思一样吗?请作简单分析。

⑶有人认为“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一联可见作者炼字功夫之深,请你选择其中一组词语作分析。

15、贼退示官吏并序①

(唐)元结

癸卯岁,西贼又攻永州破邵,不犯此州边鄙而退岂力能制敌欤?盖蒙其伤怜而已。诸使何为忍苦征剑?故作诗一篇以示官吏。

昔岁逢太平,山林二十年。

泉源在庭户,洞壑当门前。

井税有常期②,日晏犹得眠。

忽然遭世变,数岁亲戎旃③。

今来典斯郡④,山夷又纷然。

城小贼不屠,人贫伤可怜。

是以陷邻境,此州独见全。

使臣将王命,岂不如贼焉

今被征敛者,迫之如火煎。

谁能绝人命,以作时世贤

思欲委符节⑤,引竿自刺船⑥。

将家就鱼麦,归老江湖边。

[注释]①这是一首斥责统治者横征暴敛的诗。诗序交代了事情的历史背景。②井税:这里指赋税。③戎旃:军帐。④典:治理。⑤委:率。⑥刺船:撑船。

[思考与练习]

(1)根据诗序填空:事件发生的时间是 ,焚烧杀掠的“贼”是 ,被“贼”攻破的地方有 ,写这首诗歌的目的是 (此句用自己的语言回答)。

(2)诗共分三段。前六句为第一段,写“昔”的 ,第七句至第 句分别写“今”的“贼”和“ ”。

(3)诗中说“使臣”“不如贼”,请用诗句说说具体的表现。

(4)诗歌的结尾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

16.夕次盱眙县①

(唐)韦应物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归山郭暗②,雁下芦洲白。

独夜忆秦关③,听钟未眠客。

[注释]①这是一首写羁旅风波、泊岸停宿、客居不眠、顿生乡思的诗。②人归句:意谓日落城暗,人也回到休息处所去了。③秦:今陕西一带。

[思考与练习]

(1)解释词语:次: 郭:

(2)作者“落帆”“停舫”的原因是: (用诗中的四个字回答)。

(3)诗中最能体现作者乡思客愁情感的词语是: 、 。

(4)诗中哪些景色表现出景中寓情,情由景生的意境

17.溪居①

(唐)柳宗元

久为簪组累②,幸此南夷谪③。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④。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⑤。

[注释]①这首诗是柳宗元贬官永州居处冉溪之畔时的作品。②簪组:这里是做官的意思。③南夷:这里指当时南方的少数民族地区。④夜榜:夜航。⑤楚天:永州古属楚地。

[思考与练习)

(1)解释词语:累: 谪:

(2)作者居处冉溪之畔的原因是:“ 。”

(3)清朝沈德潜评说柳宗元虽连遭厄运被贬“困厄之境”,但是仍旧抒发“清夷淡泊之音”。此诗“不怨而怨,怨而不怨”,一个“ ”字隐含作者对待贬官的牢骚之意。

18渭城曲①

(唐)王 维

渭城朝雨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②。

[注释]①这是一首送别的名曲。一题作《送元二使安西》。②阳关:古关名,在甘肃省敦煌西南,由于在玉门关以南,故称阳关,是出塞必经之地。

[思考与练习]

(1)解释词语: : 客舍: 故人:

(2)诗的前两句点明了送别的时令是: ,地点是: ,景物是: 和 ,这样为送别创造了一个愁郁的环境气氛。

(3)诗中作者用一个“ ”字委婉地表达依依离情。

19.出塞二首(其一)①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②,

不教胡马度阴山。

[注释]①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②飞将:指汉朝名将李广,匈奴畏惧他的神勇,特称他为“飞将军”。

[思考与练习]

(1)解释词语:但使:

(2)怎样理解“秦时明月汉时关”一句的意思这句诗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3)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20.春夜别友人①

(唐)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②,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注释]:①这是一首送别诗。②琴瑟:指朋友宴会之乐,借用丝弦乐器演奏时音韵协调来比拟情意深厚的意思。

[思考与练习]

(1)首联描绘了一个别宴将尽、朋友即将分手的场景,其中“吐”字写出了友人怎样的心情

(2)试分析颈联“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的表达效果。

21.凉州词①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②。

羌笛何须怨杨柳③,

春风不度玉门关④。

[注释]①这是一首旨在写凉州险僻,守边艰苦的边塞诗。②万仞:一仞八尺,万仞是形容山很高的意思。③羌笛:西汉羌人所制的一种管乐器,有二孔。杨柳:指《折杨柳》曲,是一种哀怨的曲调。④玉门关:关名,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思考与练习]

(1)诗的前两句写所见: 、 、 、 ;第三句写所闻: (均用诗中词语回答)。

(2)“一片”是唐诗中经常使用的词语,通常与“孤”相连用(如“孤帆一片日边来”),这里的“一片孤城”是“一座孤城”的意思。请再列举一个类似的诗句。

(3)后人称此诗为边塞诗中的“绝唱”,请以诗的后两句为对象,分析诗歌是如何写出“征夫离愁”之情的。

22.闺怨①

(唐)王昌龄

闺中**不知愁,

春日凝妆上翠楼②。

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③。

[注释]①这是一首闺怨诗,描写了上流贵族妇女赏春时心理的变化。②凝妆:盛妆。③悔教:悔使。

[思考与练习]

(1)首句的“ ”三字写出了女主人公天真浪漫、富于幻想的情态。

(2)“杨柳色”为何会引起“闺中**”的情感 (请用自己的语言回答)

(3)最后一句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思想

23.凉州词①

(唐)王 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②,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注释]①这是一首吟咏边塞情景的名曲。②夜光杯:一种白玉制成的杯子。

[思考与练习]

对这首千古名绝,评说众多,下面列举几例:

▲施补华的《岘佣说诗》评说:“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读便妙。在学人领悟。”

▲蘅塘退士评曰:“作旷达语,倍觉悲痛。”两种评说罗列了三种看法(作悲伤语,作谐谑语,作旷达语),请确立你所认同的一个观点,用诗歌的内容来进行分析。

24.黄鹤楼送孟浩然之陵①

(唐)李 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②,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释]①这是一首送别诗,寓离情于写景。②黄鹤楼:建在湖北武昌西边的黄鹤矶上,下面就是长江。

[思考与练习]

(1)解释词语:故人: 辞: 烟花: 碧空: 唯:

(2)这首送别诗先后写出了送别的地点: ;送别的时间: ;故人的去向: ;以及送别的场景: (最后一个填空用自己的语言)。

(3)后人评说此诗是:千古丽诗。请结合诗歌说说“丽”的具体内容。

25.江南逢李龟年①

(唐)杜 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②,

崔九堂前几度闻③。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注释]①李龟年是唐朝开元初年的著名歌手,常在贵族豪门歌唱。杜甫少年时才华卓著,常出入于岐王李范和秘书监崔涤的门庭,得以欣赏李龟年的歌唱艺术。②岐王:唐玄宗的弟弟李范,他被封为歧王。③崔九:就是崔涤,当时担任殿中监。

[思考与练习]

(1)诗歌中点明作者与李龟年密切关系的词语是: 、 、 。

(2)有入说,诗歌第四句中“落花时节”的含义,一语“三”关,你认为有哪“三”层意思

26.滁州西涧①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②,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注释]①这是写景诗的名篇,描写春游滁州西涧赏景和晚潮带雨的野渡所见。滁州:在今安徽滁县以西。西涧:在滁县城西。②幽草:幽谷里的小草。

[思考与练习]

(1)作者用“ ”的诗句表达坚守节操的志向。

(2)有人说,诗歌蕴含作者感叹自己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以这样的说法,那么诗歌中的哪个字是作者的自比

(3)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7.寒食①

(唐)韩 翊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②。

日暮汉宫传蜡烛③,

轻烟散入五侯家④。

[注释]①这是一首讽刺诗。寒食节禁火,然而受宠的宦者,却得到皇帝的特赐火烛,享有特权。诗是讥讽宦者的得宠。寒食:每年冬至以后的第一百零五天,大概是清明节的前两天为寒食节。据载,晋文公火烧森林,希望迫使恩人介之推现身,没想到他却抱着大树活活被烧死,晋国人为了悼念他,每年的这一天禁火,只吃冷食,所以称寒食。②御柳:皇帝御花园里的柳树。③传蜡烛:虽然寒食节禁火,但公侯之家受赐可以点蜡烛。④五侯:东汉桓帝在一天之中封了五个得宠的宦官为侯,世称五侯。

[思考与练习]

(1)诗歌前两句用 、 两字点明仲春景色;后两句用 、 点明享受特权的对象。

(2)简单分析诗歌暗寓讽喻的特色。

(3)今天人们用此诗中的“ ”渲染春天的美丽景色。

28.春怨①

(唐)刘方平

纱窗日落渐黄昏,

金屋无人见泪痕②。

寂寞空庭春欲晚,

梨花满地不开门。

[注释]①这是一首写宫入容貌衰老失去宠爱而产生怨思的宫怨诗。②金屋:指妃嫔所住的华丽宫室。

[思考与练习]

(1)诗歌起句写时间:黄昏——渲染凄凉气氛;二句写人物: ——幽闭金屋伤心落泪;三句写 ——满庭空寂,春色迟暮,衬托衰落难堪;四句写 ——以落花映心境,凄凄惨惨戚戚。

(2)紧扣题目“怨”的景色是: ,神态是: ,心理是: 。

29.赠柳①

(唐)李商隐

章台从掩映②,郢路更参差③。

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

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注释]:①赠柳:咏柳的意思,咏而赠之。②章台:汉代京城长安街道名称,街上多柳树,唐朝时候称之为“章台柳”。③郢:今湖北江陵。

[思考与练习]

(1)哪些词语写出了柳树的繁茂和轻盈

(2)怎样理解诗句“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所描绘的形象

(3)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意旨

30.夜上受降城闻笛①

(唐)李 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②,

受降城外月如霜③。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注释]①这是一首抒写边防将士乡情的诗。②回乐烽:唐代有回乐县,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西南。回乐烽指城东的烽火台。③受降城:唐代有东、中、西三座受降城,都在内蒙古自治区境内。

[思考与练习]

(1)“沙似雪”和“月如霜”写的都是怎样背景下的景色

(2)诗歌第三句写 ,闻芦管悲声;第四句写 。

(3)《唐诗纪事》说这首诗在当时便被谱曲入画。仔细体味全诗意境,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诗歌是谱歌作画的佳晶”这句话的。

31.江上即事

(明)郭 武

绿水桥边酒店,

白鸥沙上渔家。

山前山后春雨,

江南江北落花。

[思考与练习]

(1)诗歌前两句写景,注重的是 ;后两句写景,注重的是自然的相应相称,因为有“ ”,就自然要“ ”。

(2)把诗歌改写成一篇100字左右的散文。

32.写意①

(明)徐 贲

看山看水独坐,

听风听雨高眠。

客去客来日日,

花开花落年年。

[注释]①写意:国画的一种画法,用笔不求工细,注重神态的表现和抒发作者的情趣。

[思考与练习)

(1)诗歌前两句通过“ ”和“ ”将人物置于山水之中、风雨之中,使主人公与大自然紧紧融合在一起,寥寥几笔勾画出了人物的形态。

(2)诗歌第一句写“独坐”,第三句又说“客去客来”,这样前后有矛盾吗说说你的看法。

(3)诗歌的题目“写意”,有几层含义

33.野步①

(宋)刘仙伦

黄犊眼中荒草②,

鹭鸶立处枯荷③。

宦海风涛舟揖④,

故山烟雨松萝⑤。

[注释]①野步:野外散步。②黄犊:一种小黄牛。③鹭鸶:一种水鸟。④宦海:这里指官场。⑤松萝:地衣类植物。

[思考与练习]

(1)作者在诗中自喻为什么这种感觉是如何得来的

(2)“黄犊”眼中的“荒草”和“鹭鸶”站立处的“枯荷”,在诗歌中还可以有怎样的理解

34.和乐天《春词》①

(唐)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②,

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

蜻蜓飞上玉搔头③。

[注释]①这是一首写宫女新妆虽好,却无人见赏的宫怨诗。②宜面:脂粉和脸色很匀称。③“蜻蜓”句:暗指头上之香。

[思考与练习]

(1)解释词语:朱: 一: 数:

(2)“春光”一词在诗中有何意思

(3)诗歌通过哪些细节写出了被深锁宫廷的宫女的“愁”

35.题金陵渡

(唐)张 祜

金陵津渡小山楼,

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

两三星火是瓜洲。

[思考与练习]

(1)解释词语:金陵: 津渡: 宿:

(2)诗歌是怎样描写行人“自可愁”的

36.宫词①

(唐)朱庆馀

寂寂花时闭院门,

荚人相并立琼轩②。

含情欲说宫中事,

鹦鹉前头不敢言。

[注释]①这首官怨诗,构思独特,另辟蹊径。一般宫怨诗,主人公是一位孤凄的宫女。但这首诗却写两位宫女,足见失宠者并非一人。②琼轩:对廊台的美称。

[思考与练习]

(1)根据诗意说说是谁被“闭院门”

A.花 B.美人 C.鹦鹉 D.琼轩

(2)根据诗意说说“欲说宫中事”是指什么事情。(用两个字回答)

(3)根据诗意说说为什么“鹦鹉前头不敢言”

37.闺意献张水部①

(唐)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

待晓堂前拜舅姑②。

妆罢低声问夫婿,

画眉深浅入时无

[注释]①张水部:张籍。朱庆馀曾得到张籍的识,而张籍又乐于推荐提拔后辈。因而朱庆馀在临应考前作这首诗献给他,借以征求意见。②舅姑:公婆。

[思考与练习]

(1)诗歌中哪些词语表现了新娘的性格

(2)全诗以“ ”三字为巧妙比喻的灵魂,新娘询问新郎打扮得人不入时,能否讨得公婆欢心,如此精心设问寓意自明,令人惊叹。

(3)张籍在《酬朱庆馀》诗中答道:“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把朱庆馀比作越州镜湖的 ,不仅长得艳丽动人,有绝妙的 ,这是身著贵重丝绸的其他越女所不能比并的。文人酬答俱妙,千古佳话,流誉诗坛。

38.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

(唐)杜 牧

清时有味是无能①,

闲爱孤云静爱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

乐游原上望昭陵②。

[注释]①“清时”句:意谓适逢清平之时,自己才有此闲情。②昭陵:唐太宗的陵墓。

[思考与练习]

(1)解释词语:欲: 把: 一麾: 江海:

(2)全诗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39.遣怀①

(唐)杜 牧

落魄江湖载酒行,

楚腰纤细掌中轻②。

十年一觉扬州梦,

赢得青楼薄幸名③。

[注释]①这是作者回忆昔日的放荡生涯,悔恨沉沦的诗。《全唐诗话》说,吴武陵看了杜牧这首诗,即以他的《阿房宫赋》向崔郾推荐,杜牧登第。③楚腰:楚灵王好细腰的典故。这里均指扬州妓女。③青楼:指妓女居处。

[思考与练习]

(1)解释词语:落魄: 觉: 赢得:

(2)作者以“ ”和“ ”两个典故,形容扬州妓女之多之美和作者沉沦之深。

(3)诗中用“ ”二字点明了作者觉醒后的感伤。

40.酬张少府①

(唐)王 维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注释]①这是一首赠友诗。

[思考与练习]

(1)全诗着意描写和叙述自己“ ”的志趣。

(2)诗歌中哪两句最能体现作者隐逸生活的情趣

(3)全诗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41.嫦娥①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②。

[注释]①就内容而论,这是一首咏嫦娥的诗。然而各家看法不一:有人以为歌咏意中人的私奔;有人以为是直接歌咏主人公处境孤寂;有人以为是借咏嫦娥另外有所寄托;有人以为是歌咏女子学道求仙;有人以为应当作“无题”来看。较多的看法认为这首诗抒写了处

1《春怨》

作者:刘方平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注解:

1、金屋:原指汉武帝少时欲金屋藏阿娇事。这里指妃嫔所住的华丽宫室。

韵译:

纱窗外的阳光淡去,黄昏渐渐降临;

锁闭华屋,无人看见我悲哀的泪痕。

庭院空旷寂寞,春天景色行将逝尽;

(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diyifanwencom,请保留此标记。)梨花飘落满地,无情无绪把门关紧。

评析:

这首宫怨诗,意在写宫人色衰失宠而生怨思的。起句写时间:黄昏,渲染凄凉气

氛;二句写人物:宫人,幽闭金屋伤心落泪;三句写环境:满庭空寂,春色迟暮,衬

托衰落难堪;四句写心情:以落花映心境,凄凄惨惨戚戚。重叠渲染,反复勾勒,深

曲委婉,味中有味。

2春怨(金昌绪创作五言绝句)

作品原文编辑

春怨⑴

打起黄莺儿⑵, 莫教枝上啼⑶。

啼时惊妾梦⑷, 不得到辽西⑸。[1]

2注释译文编辑

词句注释

⑴春怨:一题“伊州歌”。

⑵打起:打得飞走。

⑶莫教:不让。

⑷妾:女子的自称。

⑸辽西:大约指唐代辽河以西营州、燕州一带地方。即今辽宁省锦州、朝阳至北京市东北怀柔、顺义一带,隋代因秦汉旧名曾于此地置辽西郡,寄治于营州,唐初改曰燕州,州治在辽西县。[1] [2-3]

白话译文

我敲打树枝把黄莺儿赶走,

不让它在那里声声啼鸣。

鸣声会惊破我的好梦,

到不了辽西去会见亲人。

3春怨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白马金羁辽海东,罗帷绣被卧春风。

落月低轩窥烛尽,飞花入户笑床空

4……

这篇关于幼儿唐诗三百首全集:春怨·金昌绪,是 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作品简介

 《春怨》由金昌绪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这是春闺望夫诗。正面似写儿女情,实则却写征妇怨。诗意连绵,环环相扣。首句写“打起黄莺”,次句写“打起”的原因是“莫教啼”,三句写“莫教啼”的目的是不使其“惊妾梦”,四句又写“妾梦”是到辽西会见丈夫的。如此连绵反复,句句相承,层层递进,一气呵成,读来余音满口,韵味无穷。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原文

《春怨》

作者: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注解

1、辽西:东北辽宁省等地。

韵译

快赶走树上的黄莺,别让它在枝头长啼;

啼声会惊破我好梦……害我梦不到那辽西。

评析

 在大量优美的唐诗中,金昌绪的《春怨》是特别脍炙人口、广为传诵的名篇之一。它取材单纯而含蕴丰富,意象生动而语言明快。引人入胜,耐人寻味,令人一读不忘,百读不厌。

 此诗也叫《伊州歌》。这首诗写一个女子思念她远征在外的丈夫。诗中没有正面写她是如何思念,而是写她梦中去辽西和征夫相会。这就从另一个侧面把她的真挚深情有力地表达出来。但天明莺啼,将好梦惊醒,于是要赶去树上黄莺,“莫教枝上啼”希望把梦一直做下去。诗的春怨主题反映得十分生动活泼,同时含蓄而有余味。诗人落笔生花,写出了新意,试不言怨而独深。

 一、二句写一位女子拍打树枝,意在赶走树上正啼鸣的黄莺;三、四句用“啼”字紧承前两句,运用顶针手法,点明赶走黄莺的原因:黄莺的啼鸣吵醒了这位女子与守边于辽西的丈夫团聚的美梦。 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黄莺叫,春天到。黄莺婉转动人的啼叫声非但没有给这位思夫女子带来好心情,反而引起了她的愤怒,为什么?原来这位女子正在做着美梦,她正在梦中与她久别的丈夫团聚。无奈那可爱又可恼的黄莺太“不懂事”,搅了她的美梦。虽说“黄粱美梦——一场空”,但对这位过着“牛郎织女”般生活的女子来说,已是“老天有眼”、“皇恩浩荡”,非常难得了。黄莺,对此刻的这位女子来说,简直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点评

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金昌绪这首《春怨》诗,实际上是“闺怨”诗,他用当时的口语写成,通俗晓畅,琅琅上口,就是当今稍有一点文化的人也不难读懂(当然,理解的深度那又另当别论了)。如果你仅仅凭此认为这不是诗,这就大错而特错了!因为诗歌注重凝练固然不假,但诗歌还贵在曲折含蓄。可使人浮想联翩,透过文字表象去领会其深层意蕴,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我读诗不精,理解不深,仅一管之见,但浮躁之心不减当年。偶有所得,总有骨鲠在喉,不吐不快之病。即使贻笑大方,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此诗能流传千年而不衰,我认为大概就是因为它晓畅通俗、含意幽远而耐人咀嚼玩味的缘故吧!一般而论,诗歌借助形象来传神达意,因此,写诗读诗者都离不了形象思维。此诗也是这样,通过意象,我们懂得了闺中思妇那种思夫、念夫、盼夫早日归来的急切心情。但作者却不直接说出,而是运用逆向因果推理的方式含蓄地表达了出来。这就不得不让人拍案叫绝!

 此诗文字少而容量大。全诗只有四句,作者开首便突兀地冒出了两句“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占了一半的篇幅,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为什么?原来是“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一般人仍然难以理解。这就要借助诗的标题了。标题是“春怨”,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欣欣向荣,正是青年男女成双成对,踏青春游的好时机。可天大亮了,处于深闺的**却独自一人迟迟未起,对一味啼叫搅人美梦的恼人黄莺能不产生幽怨之情吗?原来女主人公的丈夫不在家中,远在辽西戍边呢。这样,就扣住了“春怨”这一诗题。传统闺怨诗中的丈夫大多是为官经商或游学在外、眠花宿柳的浪荡子,而此诗中的“丈夫”却是戍守辽西的爱国军人!他的形象远比上面所提的那些浪荡子弟高大多了!而思妇的形象也非一般眼界狭窄、儿女情长的思妇怨妇所能比拟的。这个思妇识大体、顾大局,她大概深深懂得,丈夫戍守边疆,为国忘家的行为是毋庸置疑的,她不能因儿女私情而拖住丈夫的后退!拖后腿之心固然不该生,但思夫盼夫乃人之常情,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样日也思,夜也想,能睡得着觉吗?特别是夜深人静之时,那更是孤枕难眠呀!思夫夫不归,盼夫夫不回,探望吧,辽西千里迢迢,路途遥远。怎么办?那就梦中探夫吧!天将破晓,思妇好不容易进入梦乡,正兴致勃勃地走在探望丈夫的辽西路上。这好不晓事的黄莺儿居然像往常一样,习惯性地站立在思妇卧室窗外的枝头上卖弄歌喉,把思妇“探夫”的美梦给搅破了。诗中可以看出,思妇平时独守空闺孤寂无聊,以听黄莺儿唱歌来消愁解闷、打发时光(“黄莺儿”中的“儿”字带有亲昵口吻,这不难看出思妇平时并不讨厌黄莺;再说,有黄莺的歌声相伴总比孤寂的一个人冥思苦想好呀),可这次不同了,探夫的美梦被这不分时间、不择地点、不解苦闷人儿心事的黄莺儿搅破了,怎不叫人沮丧?于是,思妇顺手捡起一件物件朝这鸣叫不得时候的黄莺打去!看似离奇的举动,实则出于人之至情;既出意表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这样的安排,这样的构思,远比味同嚼蜡的直白叙述自然要强过百倍!多么委婉!多么含蓄!又多么耐人寻味呀!

 此诗虽只四句,但环环因果相扣:“打起黄莺儿”是“果”,“莫叫枝上啼”是“因”;“啼时惊妾梦”是“因”,“不得到辽西”是“果”。同时,“打起黄莺儿,莫叫枝上啼”两句行为(实),和“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两句意念(虚),又构成因果关系。

 因此,此诗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是我们学习的典范。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作者介绍

金昌绪生卒年不详。唐朝余杭(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身世不可考,诗传于世仅《春怨》一首。

英汉对照

春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 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 不得到辽西。

A SPRING SIGH

Jin Changzu

Drive the orioles away,

All their music from the trees

When she dreamed that she went to Liaoxi Camp

To join him there, they wakened her

1 关于春的诗句少见

关于春的诗句少见 1很少见的关于春天的诗句

1、《春思》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

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2、《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春宿左省》唐杜甫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4、《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5、《相思》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6、《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7、《春思》唐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8、《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9、《春词》唐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10、《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1、《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2、《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3、《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4、《玉楼春》宋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15、《江南春绝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6、《早春南征寄洛中诸友》宋欧阳修

楚色穷千里,行人何苦赊。芳林逢旅雁,候馆噪山鸦。

春入河边草,花开水上槎。东风一樽酒,新岁独思家。

17、《玉楼春》宋辛弃疾

风前欲劝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未随流落水边花,且作飘零泥上絮。

镜中已觉星星误,人不负春春自负。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

18、《春日》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9、《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0、《绝句》宋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21、《游园不值》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2很少见的关于春天的诗句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马踏春泥半是花。

唐·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烟水初销见万家,东风吹柳万条斜。见:显现。

唐·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唐·刘方平《代春怨》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唐·刘方平《夜月》 一夜好风吹,新花一万枝。唐·令狐楚《春游曲三首》 落花满春光,疏柳映新塘。

唐·储光羲《答王十三维》 野渡花争发,春塘水乱流。野渡:野外渡口。

唐·李嘉佑《送王牧往吉州谒王使君叔》 风弱知催柳,林青觉待花。两句写初春将近时的景色。

唐·卢僎《岁晚还交台望城阙成口号先赠交亲》 南园桃李花落尽,春风寂。

3一些优美的少见的诗句

浪淘沙-----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喜迁莺-----李煜

晓月坠,宿云微,无语枕边欹。

梦回芳草思依依,天远雁声稀。

啼莺散,余花乱,寂寞画堂深院。

片红休扫尽从伊,留待舞人归。

长相思-----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我很喜欢李煜和纳兰性德~~~真的很有意境~~~也很美

4少见的春天成语

春暖花开、

风花雪月、

出水芙蓉、

春华秋实、

花团锦簇、

柳暗花明、

草长莺飞、

姹紫嫣红、

万紫千红、

花枝招展、

雨后春笋、

春寒料峭、

繁花似锦、

春色满园、

鸟语花香、

春意盎然、

百花齐放、

春花秋月、

绿肥红瘦、

寸草春晖、

莺歌燕舞、

枯木逢春、

含苞待放、

春和景明、

春风得意、

暗香疏影、

秋收冬藏、

纷纷扬扬、

春意阑珊、

春回大地

5含有春天的诗句

雨打梨花深闭门,孤负青春,虚负青春。——唐寅《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苏轼《春宵·春宵一刻值千金》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秦观《八六子·倚危亭》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陆游《钗头凤·红酥手》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刘方平《春怨》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绝句二首》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 惠崇春江晓景》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鸟鸣涧》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初春小雨 / 早春》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陆凯《赠范晔诗》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春景》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 春夜洛阳城闻笛》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晏殊《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6关于春天的诗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6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李绅:《悯农》)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9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10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描写春天的诗赏 春春 风 抚 面 颊,桃 柳 赞 春 美。室 内 吟 春 诗,春 意 增 几 许。

春运唐 杜甫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日长雄鸟雀,春远独柴荆前两句形容花色红,柳絮素。

后两句谓日色渐长春色淡远,唯听鸟雀调嗽,无人来往,独有柴门而已春雪唐 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两句写白雪等不及春天到来,已穿树飞花装点早春之景。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 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天街:京城里的街道。草色遥看;春草始生,微微露出一点细芽,远看一片新绿,近看却似不见。

绝胜;远远胜过。春游曲唐 王涯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

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一夜风:一夜春风。《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 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 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李商隐 句 芦洲客雁报春来。

刘昚虚 句 归梦如春水,悠悠绕故乡。司空图 句 晚妆留拜月,春睡更生香。

刘媛 句 春风报梅柳,一夜发南枝。鱼玄机 句 绮陌春望远,瑶徽春兴多。

灵澈 句 海月生残夜,江春入暮年。杜牧 梦中语 辞春不及秋,昆脚与皆头。

曲江游人歌 春光且莫去,留与醉人看。 孟蜀桃符诗 新年纳馀庆,嘉节号长春。

钱镠 没了期歌 没了期,没了期,春衣才了又冬衣。顾况 句 巫峡朝云暮不归,洞庭春水晴空满。

熊皎 句 厌听啼鸟梦醒后,慵扫落花春尽时。孟宾于 句 水国二亲应探榜,龙门三月又伤春。

沈彬 句 清占月中三峡水,丽偷云外十洲春。徐仲雅 句 山色晓堆罗黛雨,草梢春戛麝香风。

玄幽 句 三万莲经三十春,半生不蹋院门尘。刘昭禹 句 春光怀玉阙,万里起初程。

(《送人》)崔仲容 句 梁燕无情困,双栖语此时。(《春怨》)田娥 句 春至偏无兴,秋来只是眠。

(《闲居》)虚中 句 春雨无高下,花枝有短长。(《春诗》)神迥 句 鸦鸣东牖曙,草秀南湖春。

(见《诗式》)徐安贞 句 暮雨衣犹湿,春风帆正开。(《云溪友议》)廖凝 句 饭僧春岭蕨,醒酒雪潭鱼。

(《赠史虚白》)孙光宪 句 晓厨烹淡菜,春杼种幢花。(《和南越诗》)郑光业 纪中表试案 新糊案子,其白如银。

入试出试,千春万春。杜甫 句 小桃知客意,春尽始开花。

(见《合璧事类》)杨凝式 句 到此今经三纪春。(《洛阳》,并见《纪闻》)齐己 句 春晴游寺客,花落闭门僧。

(见《西清诗话》)王绩 春桂问答二首 问春桂,桃李正芬华。年光随处满,何事独无花。

王绩 春桂问答二首 春桂答,春华讵能久。风霜摇落时,独秀君知不。

建 和少府崔卿微雪早朝 蓬莱春雪晓犹残,点地成花绕百官。已傍祥鸾迷殿角,还穿瑞草入袍襕。

无多白玉阶前湿,积渐青松叶上干。粉画南山棱郭出,初晴一半隔云看。

王建 春日五门西望 百官朝下五门西。尘起春风过玉堤。

黄帕盖鞍呈了马,红罗系项斗回鸡。馆松枝重墙头出,御柳条长水面齐。

唯有教坊南草绿,古苔阴地冷凄凄。王建 早春病中 日日春风阶下起,不吹光彩上寒株。

师教绛服禳衰月,妻许青衣侍病夫。健羡人家多力子,祈求道士有神符。

世间方法从谁问,卧处还看药草图。刘商 胡笳十八拍·第六拍 怪得春光不来久,胡中风土无花柳。

天翻地覆谁得知,如今正南看北斗。姓名音信两不通,终日经年常闭口。

是非取与在指撝,言语传情不如手。刘商 胡笳十八拍·第十八拍 归来故乡见亲族,田园半芜春草绿。

明烛重燃煨烬灰,寒泉更洗沈泥玉。载持巾栉礼仪好,一弄丝桐生死足。

出入关山十二年,哀情尽在胡笳曲。朱湾 平陵寓居再逢寒食 几回江上泣途穷,每遇良辰叹转蓬。

火燧知从新节变,灰心还与故人同。莫听黄鸟愁啼处,自有花开久客中。

贫病固应无挠事,。

7求关于春天的诗句~~

星临万户动、《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最是一年春好处。

9,花落知多少。

20,家书抵万金,明月何时照我还。明朝有封事,多少楼台烟雨中,

是妾断肠时。感时花溅泪。

16。等闲识得东风面、《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且向花间留晚照。

机中锦字论长恨,绝胜烟柳满皇都。蒌蒿满地芦芽短,此物最相思、《游园不值》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万紫千红总是春?

4,当春乃发生,花重锦官城、《江南春绝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江,杖藜扶我过桥东,春江水暖鸭先知,浅草才能没马蹄,行人何苦赊,二月春风似剪刀。春风不相识,秦桑低绿枝。夜来风雨声。南朝四百八十寺。

夜径云俱黑。梦回人远许多愁。为君持酒劝斜阳。

乱花渐欲迷人眼。

镜中已觉星星误,候馆噪山鸦。白头搔更短。又送王孙去,春风吹又生,新岁独思家,心随明月到胡天,啾啾栖鸟过。

5,无边光景一时新。野火烧不尽,何时返旆勒燕然,晴翠接荒城。

8、《相思》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随风潜入夜、《玉楼春》宋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当君怀归日,处处闻啼鸟。家住层城临汉苑,深锁春光一院愁、《春思》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

21、《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7。

15、《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小扣柴扉久不开,恨别鸟惊心,水面初平云脚低?

2,肯爱千金轻一笑,楼上花枝笑独眠。

不寝听金钥、《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

19,因风想玉珂,蜻蜓飞上玉搔头,数问夜如何,花开水上槎。

远芳侵古道。晓看红湿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17、《春词》唐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凄凄满别情,城春草木深,正是河豚欲上时。

3。绿杨烟外晓寒轻。不知细叶谁裁出。行到中庭数花朵。芳林逢旅雁,江船火独明、《春日》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东风一樽酒、《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只在梨花风雨处。

18,钟山只隔数重山,春来发几枝。

14,人不负春春自负。沾衣欲湿杏花雨?

13,谁家新燕啄春泥、《春宿左省》唐杜甫

花隐掖垣暮。

烽火连三月,红杏枝头春意闹,春在城南芳草路、《春思》唐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早春南征寄洛中诸友》宋欧阳修

楚色穷千里,何事入罗帏、《玉楼春》宋辛弃疾

风前欲劝春光住,月傍九霄多。愿君多采撷。几处早莺争暖树、《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水村山郭酒旗风、《绝句》宋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縠皱波纹迎客棹,万条垂下绿丝绦,草色遥看近却无1,且作飘零泥上絮。

6、《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一岁一枯荣。

10。春风又到江南岸。

浮生长恨欢娱少。

11,润物细无声。

春入河边草。未随流落水边花。最爱湖东行不足。春色满园关不住,绿杨阴里白沙堤,吹面不寒杨柳风,一枝红杏出墙来,浑欲不胜簪。为问元戎窦车骑。

12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7636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