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幽州台歌直接揭示诗人内心情感的倾向的词语是————

登幽州台歌直接揭示诗人内心情感的倾向的词语是————,第1张

词语是:怆然

诗句是:独怆然而涕下

怆然的解析是悲伤凄凉的意思。这首诗通过抒发诗人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正直,多才而遭遇困厄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具有深刻的典型社会意义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因为自战争开始,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的盼望家中情人的消息啊,如果这时寄一封家书真是值万金啊!,这句诗道出了很长时间音讯全无的急切心情,这又是很多人心目中的想法,很自然的使人共鸣。因此传颂至今。

清明古人的情感表达:

惟昊天兮昭灵,阳气发兮清明。——东汉·王逸《九思》

暮春元日,阳气清明。——西晋·张华《太康六年三月三日后园会诗》

气清明月朗,夜与君共嬉。——魏晋·无名氏《子夜歌四十二首》

属值清明节,荣华感和韶。——谢灵运《入东道路诗》

清明畅,礼乐新。——南齐 · 谢朓《迎神》

今日清明宴,佳境惜芳菲。——唐·张说《清明日诏宴宁王山池赋得飞字》

清明的一些标志性词语表达:

扫墓、祭祖、踏青、春游、植树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最能反映诗人情感,因为自安史叛乱以来,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1、情感:诗人内心欢愉。

2、来源:自在娇莺恰恰啼。

“娇”是形容莺歌柔美圆润。“恰恰啼”是说正当诗人前来赏花时,黄莺也在鸣叫。只因为诗人内心欢愉,所以想当然地认为黄莺特意为自己歌唱。所以想当然地认为黄莺特意为自己歌唱。

3、原诗:

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4、赏析

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诗人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暂时有了安身的处所,心情比较舒畅。春暖花开时节,他独自在江畔散步赏花,写下了《江畔独步寻花》一组七首绝句,这是其中的第六首。

首句“黄四娘家花满蹊”,点明寻花的地点。“蹊”是小路。“花满蹊”是说繁花将小路都盖住了,连成片了。次句“千朵万朵压枝低”。“千朵万朵”形容数量之多。“压枝低”中的“压”和“低”两个字用得十分贴切、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花密密层层,又大又多,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这句是上句“满”字的具体化。第三句“留连戏蝶时时舞”。“留连”是形容蝴蝶飞来飞去舍不得离开的样子。这句从侧面写出春花的鲜艳芬芳。其实诗人也被万紫千红的春花所吸引而留连忘返。第四句“自在娇莺恰恰啼”。“娇”是形容莺歌柔美圆润。“恰恰啼”是说正当诗人前来赏花时,黄莺也在鸣叫。只因为诗人内心欢愉,所以想当然地认为黄莺特意为自己歌唱。这与上句说彩蝶留连春花一样,都是移情于物的手法。由于诗人成功地运用了这一手法,使物我交融,情景相生,这首小诗读起来就更亲切有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3256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