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高级情感发展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学前儿童高级情感发展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第1张

幼儿的高级情感主要体现在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等三个方面,分别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1道德感:是幼儿评价自己或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行为标准时所产生的内心体验,它是在掌握道德标准的基础上产生的。如,从幼儿中期开始,学前儿童不仅能够对自己的行为具有道德感,而且开始对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产生明显的情绪体验。当别人的行为不符合道德标准的时候,就会出现“告状”的行为。

2美感:如小朋友画画时强调颜色的搭配。

3理智感:(又称为智慧感)如,好问好学,以及“与动作相关的破坏行为”都是理智感发展的表现。

人类是地球上最具情感的动物。人类的认知,行为以及社会组织的任何一个方面几乎都受到情感驱动。在人际互动和群体中,情感是隐藏在对他人的社会承诺背后的力量。不仅如此,情感也是决定社会结构形成的力量,但同时,情感有时也是摧毁社会结构和变革社会文化的集体活动的动力来源。[1]

因为情感在人类事件中拥有如此核心的位置,我们应该可以发展出一套通行的理论,用以解释为什么在个体中和群体中会产生特定的情感,并且特别关注在社会关系以及更大范围内的社会文化模式中情感导致的后果。作为通行的理论,应该能够解释情感力量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例如,情感使得人们与他人建立友谊,对社会结构做出承诺,或者参与导致集体恐惧的恐怖行为。因此,在建构理论时应找到一组可以理论他的共同基点,并由此来解释情感在人类事务中的所有维度。

第五课《品出情感的韵味》,总共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我们的情感世界》

我们需要与人交往,渴望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宜。我们可以通过情感来体验生命、体验生活;同时情感也让我们的内心世界更加丰富。情感与情绪紧密相关,伴随着情绪反应逐渐积累和发展。我们对某些人或某事物的情绪,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比较稳定的倾向,就可能产生某种情感。另外情感与情绪也是有区别的。情绪是短暂的、不稳定的,会随着情境的改变而变化;情感则是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强化、逐渐积累的,相对稳定。与情绪一样,我们的情感也是复杂的,其中有基础性情感,如安全感;有高级性情感,如道德感;有正面的体验,如爱的情感;有负面的体验,如恐惧感;也有两方面混杂的体验感,如敬畏感。

情感反映着我们对人和对事的态度、观念,影响我们的判断和选择,驱使我们做出相映的行动。

情感伴随着我们的生活经历不断积累、发展,这正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体现。狭隘的生活经验容易导致偏执的情感。在生活经验的不断扩展中,我们的情感才能更加丰富、深刻,我们的情怀才能更加宽广、博大。

第二部分讲的是《在品味情感中成长》

体味美好情感,生活中美好的人和事物,让我们心生愉悦,逐渐丰富我们对生活、对人生的美好情感。这些情感表达着我们的愿望,促进我们的精神发展。情由心生,它是在人的社会交往、互动中自然引发的,不能强迫。如同我们不愿意被人强迫表现出喜欢或不喜欢,我们也不能强迫他人给予我们美好的情感。但是,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与人交往、参与有意义的社会活动等方式获得美好的情感。生活中有些负面的情感体验尽管不那么美好,但对于我们的成长也有意义。学会承受一些负面感受,善于将负面情感转变为成长的助力,可以让我们从中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不断成长。

在情感体验中,我们并不总是被动地接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也可以用自己的热情和行动来影响环境。我们的情感需要表达、回应,需要共鸣。在与他人的情感交流中,我们可以传递美好的情感,传递生命的正能量。

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创造美好的情感体验,在传递情感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新的感受,使我们的生命更有力量,周围的世界也因为我们的积极情感而多一份美好。

唉声叹气、眉头紧锁、做苦瓜脸开心、高兴、兴奋、激动、喜悦、惊喜、惊讶、生气、紧张、焦虑、怨恨、愤怒、忧郁、伤心、难过、恐惧、害怕、害羞、羞耻、惭愧、后悔、内疚、迷恋、平静、急躁、厌烦、痛苦、悲观、沮丧、懒散、悠闲、得意、自在、快乐、安宁、自卑、自满、不平、不满、

一个有影响力的教师,是善于投入情感资源,合理的表达自己的情感的教师。

泰戈尔说:师生活动是“师生心灵约会”的活动,教学过程一刻也不能离开情感的交融。

教师应该投入什么样的情感?人们一般会说热情和激情。是的。但是有时仅此还是不够的,悲情、愤情有时也是教学内容和过程之需要。

教师应投入和表达的情感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理智感、道德感和美感。这三种情感是人的高级情感体验。

教师要使自己的情感富有感染力、感动力和感召力,需要修炼自己的情感。

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养成平和、阳光的心境。极端的情绪于教育毫无益处,因为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是一种等待的艺术。教育需要等待、耐心,需要平、平实,甚至需要温和、温情。

幼儿的高级情感主要体现在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三个方面。

(1)道德感。幼儿形成道德感是比较复杂的过程。3岁前,幼儿只有某些道德感的萌芽。3岁后,特别是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幼儿掌握了各种行为规范,道德感逐渐发展起来。

(2)理智感。理智感也是人特有的情绪体验,是人类社会特有的高级情感。儿童理智感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环境的影响和成人的培养。一般来说,在幼儿5岁左右,这种情感明显地发展起来。

(3)美感。美感是人对事物审美的体验,它是根据一定的美的评价而产生的。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幼儿逐渐形成审美的标准。

(1)道德感:小班道德感主要指向个别行为,中班比较明显掌握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感,不但关心自己的行为,而且关心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大班道德感进一步发展和复杂化。

(2)美感逐渐发展,能体验到美,对美的评价标准也日渐提高。

(3)理智感逐渐发展起来,取决于环境的影响和成人的培养。

是由人的社会性需要引起的对客观事物的内心体验,包括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道德感:是关于人的思想言行是否符合道德行为准则,是否满足人的道德需要而产生的情感状态。道德感包括爱国主义情感、国际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正义感、是非感、同情感、友谊感等等。

理智感:指在智力活动中,在认识和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包括惊奇感、坚信感和怀疑感等等。

美感:指人对美的事物的体验,是人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肯定、愉悦、爱慕的情感状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76814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