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寡人之于国也》1概括本文所体现的孟子王道政治的主要内容(1)富民、爱民,以民为本的思想。(2)反对暴政,提倡仁政:①大力发展经济,尤其是农业、林业、渔业。②注重文化、道德教育。(3)反对兼并战争,提倡以仁政来统治天下(4)2文章是以什么为线索论述的?围绕“民不加多”和如何使“民加多”这一线索论述3本文抑扬兼施、循循善诱的说理方法表现在什么地方?答:先批评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不当,然后再提出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先揭露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行径,然后再说只要君王不怪罪年成不好就可以使“民至焉”,这都是先抑后扬的表现。在打消梁惠王矜傲情绪的同时,又能抓住他渴望民众拥戴的潜在心理进行诱导,在阐述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时,采取先易后难、步步推进的程序:这都是循循善诱的体现。4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来说明什么问题?用此比喻为了说明梁惠王虽然自以为对国家尽了心,实际上治国方法与邻国没有什么质的差别。都是喜欢战争,因而百姓也不会增多。二、《秋水》1本文的主旨是什么?在客观上有何思想意义?本文的主旨是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为,都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因而是十分有限的,这一主旨在客观上给人以有意的启示,这就是人们不能囿于个人的见闻而自满自足,应该努力学习,不断上进。2.试谈本篇中的景物描写对表现主旨所起的作用。本文开头有一段对河水和海景的描写。先写秋水时至,百川灌河,黄河两岸不辩牛马,后写北海浩瀚,不见水端,文章以河水与海水景象的大小对比,来衬托河伯与海若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形象地渲染了“人的认识是有限的”这一文章的主旨。3.举例说明本文善于援譬设喻的特色援譬设喻使哲理具体化、形象化。庄子散文善于援譬设喻来表达抽象的哲理,而且比喻往往连类而及,层见迭出,令人目不暇接。本文同样如此,比喻句有:1、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2、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3、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磊空之在大泽乎?4、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5、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以上比喻说明人的认识,受条件和环境的制约,世间事物的大小都是相对的,人的认识是十分有限的。因此盲木地自我夸耀是愚蠢的,必定会见笑于大方之家。这些比喻以一个个具体生动的形象,把深奥而抽象地哲理表达的浅显易懂。4试分析本文的论证方法。本文在说理方面有以下特色:(1)论证结构上,本文经过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的逐层推进,最后把结论推到读者面前。这种逐层推进的论证结构很有说服力。(2)论证方法上,本文采用了寓言的形式,形象生动,又以类比法为主,用大量的比喻,连类而及,层见叠出生动形象地论证中心主旨。(3)语言修辞上,作者大量运用排比,反诘的修辞手法,造成了文章滔滔莽莽的气势,增强了说理的力量。三、《五代史伶官传序》1本文的中心论点和有关警句对我们有什么启迪作用中心论点是封建王朝的兴亡盛衰不在天命而在人事,这里的人事主要是指人的主观努力。主要举出《尚书》上的名言“满招损,谦得益”做理论根据,然后作者据此阐发自己的看法,很自然的指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并将这一道理推而广之:“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从伶人说开去,从更广的范围给人以启示。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社会飞速发展,无论国家或个人,要想获得发展和成功,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常常以这些格言警示自己,要不断努力拼搏,居安思危,谦虚谨慎。2试以本文第二段为例,说明作者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进行论证的。第二段写庄宗李存勖兴衰成败的史实,在写法上欲抑先扬,先极力赞扬成功前的发奋,成功时意气的胸怀雄壮,极力渲梁其强胜,在告成功定天下之后,再以迅疾的笔调写其衰败之速,在盛衰成败兴亡的鲜明对比中,通过盛与衰、兴与亡。得与失、成与败的强烈对比,发出庄宗历史悲剧的根由所在,使“皆自于人欤”的结论格外让人信服。3识别文中所运用的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并说明其作用。第一种论据就是用历史事实做论据,文中第二段用大段篇幅写了后唐庄宗怎样接过晋王临终的三矢及所嘱,如何把矢藏于庙而又取出,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如何凯旋而纳之,报了梁之大仇,“意气之盛,可谓壮哉”!然后又写出如何“仓皇东出,君臣相顾,不知所归,泣下沾襟,何其衰也!”这样一个由盛而很快又衰败的历史事实。作者紧紧扣题,发出议论,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事实胜于雄辩地证明了作者的论点。第二种论据就是理论论据,主要举出《尚书》上的名言“满招损,谦得益”做理论根据,然后作者据此阐发自己的看法,很自然的指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是“自然之理也”。说明庄宗之事就是例证,所以“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发出了警世之语,论据简洁有力,确凿无疑。四、《论毅力》1结合自身经验,谈谈本文所说道理有何启发意义?现代年轻人依赖性强,意志薄弱,锻炼自己意志。提高毅力,是当今时代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2本文如何在论证过程中贯串正反对举方法的?请作具体分析。中心论点,古今中外事业成败的关键,就在于有没有毅力,即“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开头起笔就旗帜鲜明运用正反对照的手法突出要阐明的中心论点以此统领全文。全文自始至终运用正反对照的说理方法,如成与败,逆与顺,强与弱,彼与我,“攻亏一篑”和“虽覆一溃”的对瘵,处处阐述了有毅力,与无毅力会造成成功与失败两种不同的结果,从而突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3指出文中运用层递手法的地方,并说明其作用层递是指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意思递进而形式相近的语句排列在一起的修辞方法,本文有两处用层递手法。一是第二段对身处逆境时五种不同态度的描写,突出要想成功,应有“至强之人”的毅力,二是第三自然段操舟的对比,这几种情况的对比用层递式以此反衬出坚持到底者毅力的重要性。五、《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1你如何理解“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这句话是蔡元培对青年学子的恳切勉励,他认为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不是做官发财的台阶,因此,学生在校努力钻研学问,增长见识。这一点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现在,都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当今大学生,应从三个角度理解:一是大学的性质,研究高深学问者,不应为升官发财,应为国家,为人民而学。二是时代、社会之需,当今知识经济时代,高科技发展,没有高深学问你,无法适应当今时代,当今社会。三是个人角度,学则利国利民,利人利己,不学则误国误民,误人误己。2本文的说理有何特点?一、总分结构,重点突出,以“三事”为核心,分别独立阐述,清晰明了。二是采用对比论证,主题突出,针对性强。三是情理并重,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三事”的内容是:一曰抱定宗旨,强调大学的宗旨是“研究高深学问”,非为做官致富,其中渗透着精神独立、学术自由的理念。二曰砥砺德行,强调束身自爱,反对同乎流俗,蕴含着以德治校的思想。三曰敬爱师友,倡导以诚相待,道义相勖,继承并发展了中国传统的礼义观念。!顶端Posted:2008-08-2722:59|[楼主][该用户目前在线]光阴的故事级别:专版会员[查看作者资料][发送短消息][加为好友]精华:0发帖:1959威望:1047点金钱:1700RMB缘分:5分在线时间:208(小时)注册时间:2008-08-27最后登录:2009-01-08小中大引用推荐编辑只看复制六《容忍与自由》1谈谈你对“容忍”与“自由”之关系的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只有容忍别人,给别人以自由,别人才容忍你,给你自由,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2胡适认为不存在“绝对之是”,你的看法如何?回答这一问题不要受作者原文意义拘束,要源于作者,高于作者。从哲学角度看,世界上一切道理都是相对的,根本不存在绝对真理,从历史角度看,所有强调自己“绝对正确”的人,都在历史面前碰得头破血流并被历史的潮流抛弃,从认识角度看,凡认为自己是“绝对之是”时,主观都超越了客观,不能全面、深刻、发展地认识客观世界,都要犯错误。3实际文中的三个例证及其所说明的道理本文善于运用例证法来阐发道理。1、作者年少时援引《王制》专制律条痛骂《西游记》和《封神榜》。2、宗教史上高尔文活活烧死塞维图斯等科学家。3、提倡白话文时陈独秀“不容反对者有讨论之余地”。这三个典型例证,分别证明了文章中三个层次的分论点,都具有十分鲜明而强劲的启示力和说服力,作者无需多说,读者就能从事例本身悟出诸多至理深意。4文本“言之有物,明白清楚”的大家风范文章从自身经验谈起,坦诚地进行自我反思和批判,以身说法,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作者不摆驾驶,将深奥道理融化在平易白话中哦那个,排除了阅读和理解障碍,容易被读者接受。这种文风是一种胸有成竹,透彻于心,而后返璞归真、深入浅出的极高境界,故被誉为“大家风范”。七《咬文嚼字》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述这一中心论点的?中心论点是“无论阅读或写作,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作者从两个方面论述。1、先讲斟酌文字与表达思想感情的关系。指出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感情,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的,例如《史记》李广射虎;文字的推敲其实是思想感情上的推敲,并不仅仅是为了语句的通畅或漂亮,例如韩愈贾岛关于推敲的故事。2、再阐述文字的直指意义与联想意义的关系、文字的习惯性与创造性的关系。强调语言应该贵在创新。指出科学的文字限于直指意义,文学的文字则必须照顾到联想意义;语言的习惯性联想造成套语滥调,“惟陈言之务去”才是创造的态度。2本文主要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本文主要采用①归纳法。在论证a“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科学的文字限于直指意义,文学的文字则必须顾到联想意义”;b最后一段“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时采用了归纳法。②归纳论证之例证法。在论证a“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感情,未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的”举了王若虚改《史记》的例子,是例证法;b论证“文字的推敲其实是思想感情上的推敲,并不是为了语句通畅或漂亮”时举了“推敲”的故事,用的也是例证法;c论证“误用联想易生流弊”时举了古人的“套语”“滥调”,也是例证法。③“类比法。a在论证”直指的意义载在字典,有如月轮,……联想的意义……有如累外圆晕,晕外霞光……“是类比论证;b在论证”联想的意义最容易误用而生流弊“时用”联想起于习惯,习惯老是喜欢走熟路“做比喻,是类比论证。八、《吃饭》1“人类所有的创造和活动,不仅表示头脑的充实,并且证明肠胃的空虚”请就这一观点谈谈你的看法人的生活中,物质生活的需要是第一位的,精神生活的需要是第二位的,精神生活的需要以物质生活的需要为基础,但精神生活的需要是高级的生活需要,有时反倒起着重要的作用,二者是相成相济的。2找出本文中的比喻句,并联系钱钟书谈比喻说“不同处愈多愈大,则相同处俞有烘托,分得俞开,则合得俞出意外,比喻就俞新奇,效果俞高”分析本文比喻手法的特点及其审美效果。本文比喻手法的特点在于新奇,即本体与喻体不同处很大,距离很远,常人想象不到,给人的印象越深。“吃饭”本来是生活小事,作者却把它和金钱婚姻观、以公权谋私利的政客本性、轻视劳动人民和普通工作的劳动观联系在一起,把吃饭与吃菜的结合同音乐、烹调、合而不同的社会理念联系在一起,联想奇特,收到了新奇、独特、印象极其深刻的效果。巧设陌生化的比喻是一个最显著的艺术特色。如1、“吃饭有时很像结婚”2、“一碗好菜仿佛一支乐曲”3、“整个人世间好比是做菜的厨房”等比喻,都具有出奇制胜的审美效果。3本文体现了怎样的散文风格?它与作者的个性特征有何联系?钱钟书散文的独特风格是机智隽永,幽默诙谐,作者擅用丰富独特的类比和巧妙的比喻,表达对社会的独特而深刻的认识,这是由于他知识非常广博,信手拈来,想象无比丰富,任思想驰骋,从柏拉图到孔子,从政治到经济,从音乐到烹调,从人情世态到人生观,作者似乎信手拈来,但处处涉笔成趣。这也显示出钱钟书任性而发、洒脱自然的个性特征。九《我的世界观》1作者认为,人生的目的何在,不必深思,但却得出一个“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结论,这如何理解?人是为别人而活着,这是因为人是具有社会性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自然懂得这个道理。再者,爱因斯坦有伟大的人品,他深知自己是依靠着别人的劳动才取得成就的,因此“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着别人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所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2作者既认为“客观世界”是在“艺术和科学工作领域里永远达不到的对象”,却又坚执探索“最深奥的理性和最灿烂的美”的“宗教感情”,这如何理解?(1)作者探索“奥秘”、探索“最深奥的理性和最灿烂的美”的“宗教感情”,是基于“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理念的献身精神,同时也说明科学和艺术有相通的底蕴。(2)他对科学艺术有独特的感情,把研究科学艺术的奥秘作为他“生存的目的和意义”(3)他把研究科学艺术的奥秘作为对别人劳动的报答,这正是他的人生观的具体体现
“陋室铭”表达了诗人对当时封建礼教的最高道德品质的追求。
原文
陋室铭
刘禹锡 〔唐代〕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文
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会有名气。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会有灵气。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苔痕碧绿,长到台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到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之人,来往的没有知识浅薄之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没有弦管奏乐的声音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注释
陋室:简陋的屋子。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骈句,句式较为整齐,朗朗上口。
在:在于,动词。
名:出名,名词用作动词。
灵(líng):神奇、灵异。
斯是陋室(lòu shì):这是简陋的屋子。斯:指示代词,此,这。是:表肯定的判断动词。陋室:简陋的屋子,这里指作者自己的屋子。
惟吾德馨(xīn):只是因为我品德高尚就感觉不到简陋了。惟:只。吾:我,这里是指(陋室铭)的铭文。馨: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尚书·君陈》:“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上:长到;入:映入。
鸿儒(hóng rú):大儒,这里指博学的人。鸿:同“洪”,大。儒,旧指读书人。
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调(tiáo)素琴:弹奏不加装饰的琴。调:调弄,这里指弹(琴)。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金经:现今学术界仍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是指佛经(《金刚经》),也有人认为是装饰精美的经典(《四书五经》),但就江苏教育出版社的语文书则指的是佛经(《金刚经》)而安徽考察则是后者。金:珍贵的。金者贵义,是珍贵的意思,儒释道的经典都可以说是金经。
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的总称,“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之: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乱耳:扰乱双耳。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乱,扰乱。
案牍(dú):(官府的)公文,文书。
劳形:使身体劳累(“使”动用法)。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形:形体、身体。
南阳:地名,今河南省南阳市。诸葛亮在出山之前,曾在南阳卧龙岗中隐居躬耕。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汉丞相,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出仕前曾隐居南阳卧龙岗中。扬雄:字子云,西汉时文学家,蜀郡成都人。庐:简陋的小屋子。
孔子云:孔子说,云在文言文中一般都指说。
何陋之有:即“有何之陋”,属于宾语前置。之,助词,表示强烈的反问,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谈笑有鸿儒:谈笑间都是学识渊博的人。鸿:大。
创作背景
《陋室铭》作于和州任上(824—826年)。《历阳典录》:“陋室,在州治内,唐和州刺史刘禹锡建,有铭,柳公权书碑。”
作者因在任监察御史期间,曾经参加了王叔文的“永贞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革新失败后,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通判。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可和州知县见作者被贬,故意刁难之。和州知县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作者不但无怨言,反而很高兴,还随意写下两句话,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和州知县知道后很生气,吩咐衙里差役把作者的住处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面积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新居位于德胜河边,附近垂柳依依,环境也还可心,作者仍不计较,并见景生情,又在门上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那位知县见其仍然悠闲自乐,满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调到县城中部,而且只给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时间,知县强迫作者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作者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赏析
这篇不足百字的室铭,含而不露地表现了作者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高雅志趣和不与世事沉浮的独立人格。它向人们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尽管居室简陋、物质匮乏,但只要居室主人品德高尚、生活充实,那就会满屋生香,处处可见雅趣逸志,自有一种超越物质的神奇精神力量。
有人认为,刘禹锡写此文时已是贬谪生活的后期,心情比较稳定,追求安乐恬淡的生活,同时文中又有读佛经的内容,所以铭文流露了一种避世消闲的消极成分。对此应从两方面分析:当社会处于黑暗时期,文人官吏们有两个出路,一是与腐朽势力同流合污、自甘堕落。一是退一步,如孟子所说的“穷则独善其身”,保持自己的浩然正气和独立人格。相比之下,后者更值得肯定,刘禹锡选择的就是这一条路。同时,人的生活是复杂的,有张有弛,不能一味剑拔弩张,而有时也要休息娱乐。因此,不能简单地批评闲情逸致。另一方面,铭文中也反映了作者的宏伟抱负,他引用诸葛庐和子云亭是有其特殊含义的,诸葛亮是政治家,扬雄是文学家,这也是作者一生的两大理想,早年他在革新中急流勇进、雄心勃勃;贬谪后他就涉足文坛,最后终于以文学家名世。因此,文中还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在内。
本文在写作上的特点是巧妙地运用比兴手法,含蓄地表达主题,开头四句既是比,又是兴,言山水引出陋室,言仙、龙引出德馨,言名、灵暗喻陋室不陋。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类比陋室,表达了作者政治、文学的两大理想,最后引孔子的话作结又暗含“君子居之”的深意。其次,大量运用了排比、对偶的修辞手法,排比句能造成一种磅礴的文势,如开头几句排比,使全篇文气畅通,确立了一种骈体文的格局。对偶句易形成内容的起伏跌宕,如中间的六句对偶,既有描写又有叙述,言简意丰,节奏感强。文章还运用了代称、引言等修辞手法。
总之,这是一篇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高的佳作,所以能传诵不衰,脍炙人口。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外面雨那么大,我从未觉得冷,可你一句话,却让我感觉冻成了冰。下面是我搜索整理的心情伤感句子50句,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我要是哭了,谁来给你擦眼泪啊。
2、喜新厌旧不是病,一直原谅那个人才有病。
3、寄君一曲,不问曲终人聚散。
4、我在不断的找找爱人,然后再以最亲昵的方式将她的血吸干。很刺激的一种生活方式。无奈,却必须如此。
5、所有的痛苦都只能藏在心里、流露出一丝一毫、都会万劫不复、他太懂了。
6、孤独,迭出了太多如迷蝶般妖冶的迷离,臣妾只知,臣妾最爱的那一鞠,已伫立于这座城市最高的天台,眺望着这片喧嚣。
7、爱情和人生是一样的,总是在痛苦和挫折中成长。
8、爱情这条道路上。总有一个是会给伤害的那一个。
9、听着属于我们的歌,想着属于我们的回忆。
10、别在心情差的时刻饮酒,别在要走的时刻回头。
11、雨为什么一直下呢?我不是已经放弃你了吗?
12、一开始,你是我的秘密,我怕你知道,又怕你不知道,又怕你知道了却装作不知道,你不说,我不问,又远又近,那现在,请让我以朋友的名义,继续爱你。
13、他都来,那么她还远吗?
14、最感叹的莫过于一见如故,最悲伤的莫过于再见陌路;我们都会或多或少的被时间所改变,再相见时便只如陌路。
15、如果不曾遇到你,我的生活又会是怎样一番模样;如果不曾遇到你,我会不会就不像现在这么难过了。
16、我已经把曾经深深爱的人,从记事本里划掉了。
17、人生是一场有去无回的旅行、好的坏的都是风景!!
18、阡陌红尘,拾取一路风景,悄然纳入手心,汇成一股暖流,萦绕心头,孜孜不倦的流淌,缱绻。
19、回忆,总是那么美好,甜蜜、劳苦统统都在其中。
20、每当想家的时候,就像有一根无形的丝线,牵动了我心底那根最敏感的神经。一丝疼痛,一股酸涩,一缕挂念,伴着汹涌而至的乡愁,它几乎淹没我冷清孤寂的心房,让我在一条无形的天河边徘徊。
21、秋风冷,秋雨凉,锐气随着固然漫长,只有雨才懂秋的残影,勾画迷失了冷峻,分明跨过余温,谱下云淡风清世界的柔弱,秋雨惊觉了天空,唤醒悸动困。
22、梦想,听说没有梦想的人是幸福的,至少比那些梦想太过瑰丽的人幸福,因为他们在初次接触赤裸裸的现实时,不会那么痛苦,不会摔得那么疼。
23、只有在年轻时,女人才是真正的女人,男人才可能是一首诗。珍惜吧。等你意识到青春不再就来不及了。
24、输不起一段情感之失,输不起一次人生之败。
25、现实真是狗血,总会给你温柔的致命一击,不会让你死,但是会让你惨不忍睹、认不清方向。
26、在明明该浪的年纪却妄想执一人之手到白头!
27、烟头搁了咽喉,长久输了烟酒。
28、无人拭我相思泪,无人梦我与前尘。
29、希望以后有酒有肉有姑娘,敢说敢做敢干仗,以后不会再被爱所伤。
30、反正就算表现出了脆弱的一面也得不到拥抱,不如就这样一向假装坚强下去算了,至少看起来一副很不好欺负的样貌。
31、哪有谁对谁错不过就是爱和爱过。
32、家,那个最温暖的地方。那个最让我心神牵挂的地方!
33、夕阳从脸上流过,伤痛从指间划过,流着泪水的日子,忘了那些伤感发光的记忆!
34、我葱不像看起来那么乐观,却只能强迫自己乐观起来。
35、她闹了他慌了你哭了我笑了。
36、你对我的所有要求,我没有丝毫拒绝的能力。
37、你们都同样都伤的起,放开心中的疼来写。
38、我一直都把你放在我内心最深处的位置,感谢你的出现,让我知道这个世界可以这么美好,现在回想起来也是无限的幸福。
39、有些事不愿发生,却不得不接受;有些人不可失去,却不得不放手。有时候,我们等的不是什么人、什么事,我们等的是时间,等时间,让自己改变。
40、念此生,青春流年,执手红尘,朝朝暮暮,凝字为爱。两相依,如花眷恋,你是我独守的暖,不辜负,繁华唇语缠绵。醉相忘,何当缠眷;堪怜寂夜,疏影话凄凉。千年缘识,今生情惆;载不动,许多愁,欲语泪先流。回首间,昨夜梦已碎,多少泪,怎会坠心田?
41、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们思考人生,淡淡的感悟、隐隐的心痛。
42、安得促席,说彼平生。
43、时间磨不掉记忆中你的存在流年也无法冲刷殆尽,残缺而完美让人不忍触碰。
44、高山重洋将咱们分别,没奈何我只能在回想中与你重逢,在梦境中与你相遇。
45、影象像是倒正在掌中的火,不管您是摊开仍是紧握,毕竟仍是会从指缝中一滴滴流淌洁净。
46、在你发现你爱上你不该爱的人的时候,那么,放手吧,因为你为她所做的一切可能都是白费。
47、如果我一辈子都忘不掉的那些东西有,那就只剩你了,毕竟我要一辈子都记得。
48、有些爱,总会败给时间,我不想在原地一直傻等结果,你给不了我肯定的爱,我决定离开。
49、毕竟因你相信爱的我,决定盲目捏着你穿梭。
50、你说爱情没有想象中的完美,才会有人忙着说再见。
层见迭出的近义词不足为奇,习以为常,司空见惯,多如牛毛,层出不穷,层见叠出,层见迭出,屡见不鲜,数见不鲜,无独有偶。
1、不一而足。
拼音:bù yī ér zú。
解释:足:充足;足够。原指不是一事一物可以满足。后指同类的事物或现象很多;反复出现;不能一一列举。
出处:《公羊传 文公九年》:“始有大夫,则何以不氏?许夷狄者,不一而足也。”
2、不足为奇。
拼音:bù zú wéi qí。
解释:不足:不值得。不值得认为奇怪。多指某种事物或现象很平常;没有新奇之处。也作“不足为怪”。
出处:宋 毕仲游《祭范德孺文》:“人乐其大而忘其私,不然则公不足为奇。”
3、司空见惯拼音:sī kōng jiàn guàn。
解释:司空:古代官名;见惯:常见而习惯了。原指司空看惯了某事以为平淡;后比喻常见之事;不足为奇。
出处:唐 孟棨《本事诗 情感》:“刘于席上赋诗曰:‘……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
4、层出叠见。
拼音:céng chū dié jiàn。
解释:指接连不断地多次出现。
出处:清 纪昀《目录后校记》:“今以《永乐大典》所引,各按水名,逐条参校,非惟字句之讹,层出叠见,其中脱简,有自数十字至四百余字者。”
5、层见叠出。
拼音:céng jiàn dié chū。
解释:层:重复;迭:一次又一次。接连不断出现。比喻事物很多。
出处:《文献通考 经籍五二》:“于是缘业之说,因果之说,六根、六尘、四大、十二缘生之说,层见叠出,宏远微妙。”
6、层见迭出。
拼音:céng xiàn dié chū。
解释:层:重复;迭:一次又一次。指接连不断层见迭出
出处:《文献通考 经籍五二》:“于是缘业之说,因果之说,六根、六尘、四大、十二缘生之说,层见迭出,宏远微妙。
《谪居》这首歌表达了作者对于友情的珍视和思念之情。歌词“在别的地方 想起和你共度的时光”表达了作者对和朋友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的怀念,“贬谪”则表明作者和朋友因为一些原因而分离,但是彼此之间的感情依旧很深厚。整首歌旋律简单,歌词朴素,但真挚的感情让人感动。
随着娱乐工作的发扬,明星身为公众人物更是很难谈得上秘密空间,明星的一举一动都被群众盯着,什么爱情婚嫁,离异的报道更是层见迭出,然而娱乐圈却有这样一个低调的主持人——汪涵,与周杰伦给老婆昆凌筹备英国古堡婚礼,黄晓明和女神Angelababy的亿元豪华婚礼不同,措辞风趣、情商极高的汪涵,却在2006年低调结婚,乃至连婚礼宴会都没办,不过请亲戚朋友吃了一顿饭就把婚结了。
一年一度的双十一到来,单身狗们忙着剁手,而娱乐圈很多明星佳偶却手足无措的撒狗粮。11月11日破晓,主持人杨乐乐在微博晒出与汪涵合照纪念结婚12周年,照片中佳偶俩面带微笑,亲切牵手合影,特别的亲切。汪涵和杨乐乐是圈内公认的榜样夫妻,他们从同事变成搭档,同伴发展成情侣,终于结为夫妻,在历经一次流产后,杨乐乐于2014年诞下儿子小沐沐。
据一床情书了解,在了解汪涵之前,杨乐乐曾跟一位大19岁的摄影师相恋,2002年和平分手,以后跟汪涵同伴主持《玫瑰之约》成为情侣,2007年结婚时两人没有举行婚礼,只是双方的家人坐在一同吃了顿饭。而汪涵成名前也曾经历过一段失败的婚姻,他的前妻是湖南台的一位女主持人,两人的婚姻仅维持一年公布离婚,离异事他的前妻远赴新西兰,自此再无联系。
再婚后的汪涵把杨乐乐宠成了公主,不单经常下厨给杨乐乐做美食,更频繁和杨乐乐一同自驾游,频频在节目里隔空撒撒狗粮,与此同时,涵哥还会时常制造一些小浪漫,让杨乐乐时时被爱的甜美和甜蜜围绕。
《王风·黍离》中作者表达了远行者经过西周镐京,见宗庙宫室遗址,黍稷离离,抒发他内心的忧伤。
王风·黍离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译文:看那黍子一行行,高粱苗儿也在长。走上旧地脚步缓,心里只有忧和伤。能够理解我的人,说我是心中忧愁。不能理解我的人,问我把什么寻求。高高在上苍天啊,何人害我离家走?
看那黍子一行行,高粱穗儿也在长。走上旧地脚步缓,如同喝醉酒一样。能够理解我的人,说我是心中忧愁。不能理解我的人,问我把什么寻求。高高在上苍天啊,何人害我离家走?
看那黍子一行行,高粱穗儿红彤彤。走上旧地脚步缓,心中如噎一般痛。能够理解我的人,说我是心中忧愁。不能理解我的人,问我把什么寻求。高高在上苍天啊,何人害我离家走?
王风:王都之风,即东周王城洛邑一带的乐调。《诗经》十五国风之一,今存十篇。
黍(shǔ):黍子,农作物,形似小米,去皮后叫黄米,煮熟后有黏性。
离离:行列貌。一说低垂貌。
稷(jì):古代一种粮食作物,指粟或黍属。
行迈:行走。靡(mǐ)靡:行步迟缓貌。
中心:心中。摇摇:心神不定的样子。
悠悠:遥远的样子。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关于《王风·黍离》一诗的背景,《毛诗序》说:“《黍离》,闵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周室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从此诗序于王风之首,可见其为编诗者之意旨。
但历来争讼颇多,三家诗中韩、鲁遗说与毛序异,宋儒程颐更有臆说以为“彼稷之苗”是彼后稷之苗。近人读诗,新说迭出,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郭沫若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中将其定为旧家贵族悲伤自己的破产而作,余冠英则在《诗经选》中认为当是流浪者诉述他的忧思。
还有蓝菊荪的爱国志士忧国怨战说(《诗经国风今译》),程俊英的难舍家园说(《诗经译注》)等。说法虽多,诗中所蕴含的那份因时世变迁所引起的忧思是无可争辩的,虽然从诗文中无法确见其具体背景,但其显示的沧桑感带给读者的心灵震撼是值得细加体味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