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哈·纪伯伦(1883年1月6日——1931年4月10日)黎巴嫩作家、诗人、画家,是阿拉伯文学的主要奠基人,20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被称为艺术天才、黎巴嫩文坛骄子。其主要作品有《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纪伯伦、鲁迅和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是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
纪伯伦出身于马龙派天主教家庭。幼年未受正规学校教育。后随家庭移居美国。在美国上学时显露出艺术天赋。后兴趣转向文学,初期用阿拉伯语,后用英语进行写作。纪伯伦的文学作品受到尼采思想的影响,蕴含了丰富的社会性和东方精神,不以情节为重,旨在抒发丰富的情感。
纪伯伦的绘画具有浓重的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色彩,在阿拉伯画坛占有独特的地位。他毕生创作了约七百幅绘画精品,其中的大部分被美国艺术博物馆和黎巴嫩纪伯伦纪念馆收藏
《站在花前痴》是唐朝诗人宗璞的诗作,而纪伯伦的名篇《飞鸟集》中也有类似的诗句。虽然两位诗人在主题上都表达了对花与自然的喜爱之情,但在内容和语言方面还是有许多不同之处。
在内容上,宗璞的《站在花前痴》主要表达了他对美景的欣赏之情、对生命的感悟与思考。他通过口述自己内心的情感,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点明人需要更加珍惜生命的意义。而纪伯伦的诗歌则更多地强调了寻找自由与追寻梦想的意义。他关注的是人类的内心世界,寄托了对生命与自由的渴望,表达了人们对人生道路的理解和探索。
在语言方面,宗璞的《站在花前痴》中语言简练,多用形象生动的描写,突出了画面的美感,让人感受到美与人生的升华。而纪伯伦的诗歌则侧重于表达抽象的思想和情感,语言更为深刻而又诗意盎然。他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手法,使得诗歌更具有哲理性和寓意性。
尽管两位诗人的诗歌都表现了对自然和生命的赞美之情,但在内容和语言方面的表达还是存在差别的。
我曾七次鄙视自己的灵魂
《我曾七次鄙视自己的灵魂》是 纪伯伦以“自己的灵魂”为名,看穿人性所共有弱点的一首诗。诗句简单有力发人深省,督促人们拥有更高的精神境界,呼吁人们涤荡自己的灵魂,唾弃丑恶,追求高尚。
作品名称
我曾七次鄙视自己的灵魂
外文名称
Seven times have I despised my soul
作品出处
Sand and Foam《沙与沫》
Kahlil Gibran
作者简介
英文原文
Seven times have I despised my soul:
——Kahlil Gibran
The first time when I saw her being meek that she might attain height
The second time when I saw her limping before the crippled
The third time when she was given to choose between the hard and the easy, and she chose the easy
The fourth time when she committed a wrong, and comforted herself that others also commit wrong
The fifth time when she forbore for weakness, and attributed her patience to strength
The sixth time when she despised the ugliness of a face, and knew not that it was one of her own masks
And the seventh time when she sang a song of praise, and deemed it a virtue[2]
译文
版本一
第一次,当它本可进取时,却故作谦卑;
第二次,当它在空虚时,用爱欲来填充;
第三次,在困难和容易之间,它选择了容易;
第四次,它犯了错,却借由别人也会犯错来宽慰自己;
第五次,它自由软弱,却把它认为是生命的坚韧;
第六次,当它鄙夷一张丑恶的嘴脸时,却不知那正是自己面具中的一副;
第七次,它侧身于生活的污泥中,虽不甘心,却又畏首畏尾。[3]
版本二
第一次,是当我看到她本可进取,却故作谦卑时。
第二次,是当我看到她在瘸子面前跛行而过时。
第三次,是当她在难易之间,却选择了容易时。
第四次,是当她犯了错,却借由别人也会犯错来宽慰自己时。
第五次,是当她因为软弱而忍让,却声称为自己的坚韧时。
第六次,是当她鄙夷一张丑恶的嘴脸,却不知那正是自己面具中的一副时。
第七次,是当她吟唱圣歌,却自诩为一种美德时。[3]
版本三
第一次是当它想通过卑贱之路获得升腾时;
第二次是当它在瘫痪者面前跛足而行时;
第三次是当它在难易间进行选择而选择了易时;
第四次是当它犯了错误却因别人的错误而自慰时;
第五次是当它软弱地忍耐且把这忍耐说成是强大时;
第六次是当它面对生活的泥潭而卷起尾巴认输时;
第七次是当它站在上帝面前高唱圣歌而以为唱圣歌是它的一种美德时。
第七次,它侧身于生活的污泥中,虽不甘心,却又畏首畏尾。[3]
版本四
当能进取时,选择了顺从现状,此为其一;
在瘸子面前跛行,此为其二;
当面临着困难和容易的选择,选择了后者,此为其三;
犯错后以其他人皆会犯错为借口,此为其四;
因软弱而忍耐,并把这种忍耐归于坚强而聊以慰藉,此为其五;
鄙视丑恶的面孔,却不知自己早已是那副面孔,此为其六;
唱起颂歌,还以美德自诩,此为其七。
版本五
冰心译:
第一次是在她可以上升而却谦让的时候。
第二次是我看见她在瘸者面前跛行的时候。
第三次是让她选择难易,而她选择了易的时候。
第四次是她做错了事,却安慰自己说别人也也同样做错了事。
第五次是她容忍了软弱,而把她的忍受称为坚强。
第六次是当她轻蔑一个丑恶的容颜的时候,却不知道那是她自己的面具中之一。
第七次是当她唱一首颂歌的时候,自己相信这是一种美德。[1]
版本六
钱满素译:
第一次,当我看到她可以升迁却有意谦让时。
第二次,当我看见她在腿残者眼前跛行而过时。
第三次,当我看见她在难易之间选择了容易时。
第四次,当她犯了错误,却用别人也会犯类似的错误的理由来抚慰自己时。
第五次,当她因为脆弱而忍让,却说成是一种坚忍时。
第六次,当她鄙夷一张丑恶的面庞,却不知道那正是自己的一副面具时。
第七次,当她吟唱颂歌却自以为是一种美德时。[1]
作者简介
纪·哈·纪伯伦(Kahlil Gibran)(جبران)是美籍黎巴嫩阿拉伯作家。被称为“艺术天才”“黎巴嫩文坛骄子”,是阿拉伯文学的主要奠基人,20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其主要作品有《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蕴含了丰富的社会性和东方精神,不以情节为重,旨在抒发丰富的情感。纪伯伦、鲁迅和泰戈尔一样是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
少年时代(1883—1894)
纪伯伦·哈利勒·纪伯伦,1883年1月6日生于黎巴嫩北部贝什里山村。
父亲哈利勒(1844—1909)曾是负责征收牲畜税的乡官。
母亲名卡米莱(1864—1904),以精力旺盛、聪明干练闻名乡里,与哈利勒结婚之前,曾嫁给堂兄哈纳·阿卜杜·萨拉姆(客死巴西),卡米莱曾随他去巴西,生下儿子布特鲁斯。第二次嫁给一亲戚优素福·伊里亚斯·吉阿基阿。但此次婚姻一开始便不顺利,不到一个月时间,丈夫便撒手人寰。之后,她嫁给了哈利勒·纪伯伦,生下纪伯伦、玛尔雅娜和苏尔丹娜。母亲对纪伯伦的影响是巨大的。
纪伯伦5岁时,被送进距离贝什里很近的以赛亚修道院小学,接受读、写规则训练。使纪伯伦对文学艺术的爱好得以发展的是赛里姆·达希尔医生,纪伯伦对他的恩泽牢记不忘。这位医生逝世于1912年,纪伯伦曾以动情的言辞哀悼他,发表文章在《西方明镜》上。
纪伯伦写道:“雪杉青年逝去了。雪杉的儿女们,来吧,让我们用月桂树叶和玫瑰花做的尸床抬着他,遍游山谷和坡地吧!”
在故乡,纪伯伦在美丽的大自然怀抱里度过了快乐、多趣的时光。那里有黎巴嫩最神圣、最美丽、最引人入胜的风光;神杉和卡迪沙谷地的美景,曾给予过他的心神和想象力以无数启迪,给他的文章言词与绘画色彩注入了数不清的美。
迁居波士顿(1895—1898)
1895年,纪伯伦刚满12岁,家庭生活遭遇重大灾难,父亲被控侵吞所收税款,被投入监牢,财产被查封。
母亲卡米莱竭力挽救局势,但毫无结果。后来,她带着4个孩子离开贝什里,前往巴黎,通过一位亲戚,要回了部分财产。继而从法国巴黎举家前往美国。
1895年到达波士顿,定居在华人区。
在波士顿,母亲和布特鲁斯经商,妹妹玛尔雅娜和苏尔丹娜则为邻居打工。
纪伯伦进入一所平民学校,继续学习。
一位英文女教师注意到了纪伯伦的天赋。纪伯伦的天赋也引起了艺术家法里德·荷兰德·戴伊的注意。戴伊接收了纪伯伦,并领他走上了艺术之路。
1898年,是纪伯伦在平民学校度过的最后一年,他结识了美国女诗人约瑟芬·毕布迪(约瑟芬·布鲁斯顿)。纪伯伦为她画了像,女诗人写信给戴伊说:“这幅画像,对我来说是一桩幸事。”
在黎巴嫩希克玛学校(1898—1902 )
为了满足母亲的愿望,同时也实现自己童年时代的梦想,纪伯伦于1898年回到黎巴嫩,入著名的希克玛(意为睿智)学校读书。
纪伯伦在这所学校读书三年,受名师指导,掌握了阿拉伯语和法语。
纪伯伦在黎巴嫩期间,数次回故乡贝什里探望父亲,并结识、爱恋上了一位富家**。二人之间的爱情故事最后以他的中篇小说《被折断的翅膀》里的结局而告终。
后来,有人问故事里的这段恋情是否就是他的亲身经历,纪伯伦说,小说中的人物和情节都是虚构的。
在贝鲁特,纪伯伦还结识了艺术家哈比卜·苏鲁尔(1860—1927)和曾于1943年担任黎巴嫩国家元首的阿尤布·塔比特(1882—1947)及其胞妹苏日丹娜·塔比特(一说,这位姑娘或寡妇就是纪伯伦的初恋情人)。
返回波士顿(1902—1908 )
纪伯伦得到胞妹苏尔丹娜逝世的消息,立即离开黎巴嫩,于1902年回到波士顿。
在这时期,纪伯伦经历了一系列悲剧:同母异父哥哥布特鲁斯于1903年(一说1902年)3月逝世,母亲于1903年(一说1902年)6月逝世。但也相继迎来了命运的转折,首先是结识了玛丽·哈斯凯勒(1872—1964)这位他的终生好友,正是她将纪伯伦推向文学艺术成功之路,她的贡献是不可抹灭的;他还结识了艾敏·欧莱伊,他办的《侨民报》为纪伯伦打开了通往阿拉伯文学世界的大门,使纪伯伦作为空前的诗人出现在阿拉伯文学世界。他的《梦景》一文便是其文学创作起步的星星之火。
1904年,纪伯伦在戴伊先生的关怀下举行了画展。就是在这个画展上遇到了玛丽·哈斯凯勒,由她介绍认识了法语女教师米士琳。纪伯伦很喜欢米士琳,并为她画了肖像。
1905年,发表第一部作品《音乐短章》。
1906年,艾敏·欧莱伊为他出版《草原新娘》。
1908年,发表第三部作品《叛逆的灵魂》。
在巴黎(1908—1910 )
在玛丽·哈斯凯勒鼓动和资助下,纪伯伦前往艺术之都,于1908年6月末到达巴黎。
在那里,他眼界大开,见识了古典流派和新流派等各种艺术流派,并在高利扬科学院期间参观、研究了这些流派艺术。他还访问了许多著名画家,如罗丹、马尔席勒、毕鲁诺等,参观巴黎、伦敦的许多博物馆、古迹和美术馆,随行者有他的好友、希克玛学校的同学优素福·侯维克和艾敏·雷哈尼。
1910年春,纪伯伦展出自己一幅画作《秋》。
1910年10月22日,纪伯伦离开巴黎,回到波士顿。
在波士顿,“金环学会”成立(1910—1912)
1910年11月初,纪伯伦到达波士顿,在那里参加了1911年成立的“金环学会”的创建工作。该学会的宗旨是让黎巴嫩、叙利亚侨民了解波士顿事件,支持他们举办的所有文化活动。
1912年5月,纪伯伦见到“金环学会”邀请的客人、巴哈教领袖阿布杜·巴哈·阿巴斯。纪伯伦访问了他,并为他画像。
尽管有妹妹和玛丽·哈斯凯勒在波士顿,但纪伯伦住在那里并不开心,觉得想象力和抱负都受到了限制,于是决定迁往纽约。艾敏·雷哈尼已向他发出邀请。
在纽约度过的最后岁月(1912—1931)
纪伯伦离开波士顿后,便定居纽约。这期间,是他创作最丰富的阶段。他这颗星已升起在文学天空。
纪伯伦用阿拉伯语和英语两种语言写作。玛丽·哈斯凯勒指导他用英文写作。他相继发表了:
《被折断的翅膀》1912年(阿拉伯文)
《泪与笑》1914年(阿拉伯文)
《疯子》1918年(英文)
《行列之歌》1919年(阿拉伯文)
《暴风集》1920年(阿拉伯文)
《先行者》1920年(英文)
《珍趣集》1921年(阿拉伯文)
《先知》1923年(英文)
《沙与沫》1926年(英文)
《人子耶稣》1928年(英文)
《大地之神》1931年(英文),该作品在纪伯伦逝世前几天问世。
1920年4月,纪伯伦与旅居纽约的阿拉伯诗人和文学家成立了以他为首的笔会。该笔会的宗旨是复苏、革新并发展阿拉伯文学,使之积极干预生活,在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成员有米哈依勒·努埃迈、伊利亚·艾卜·马迪和奈西卜·阿里杜等。
纪伯伦是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者。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4—1918),他积极参加了政治解放运动,并加入了救助难民委员会。 纪伯伦是位情感丰富的人,他与黎巴嫩籍、侨居埃及的女作家梅娅·齐雅黛(1886—1941)之间的情书往来达十五年之久(1914—1929)。
1926年,纪伯伦因工作繁重,身体开始衰弱。但他并未在乎病痛。他决心已定,无论付出多大代价,也要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就这样,疾病一天天侵蚀他的肌体,而他却仍然沉湎在绘画和写作之中,直至1931年4月10日,他躯体中的生命火炬熄灭。但是,饱浸他的生命和精神、灵魂之油的火炬,却一直照耀着一代又一代人。
1931年8月21日,纪伯伦回到了他所深爱的黎巴嫩,长眠在他故乡的马尔西克斯修道院,静赏大自然的美与静谧,分享着雪杉的不朽与盖努比谷地的圣洁。
纪伯伦逝世之后,他的英文作品《流浪者》和《先知花园》分别于1932年和1933年出版问世。他的许多遗作和手稿尚有待于收集、发表。
——以上摘自纪伯伦《沙与沫》
卡里~纪伯伦,胜于黎巴嫩北部临海的贝什里村一个宗教家庭。母亲传授阿拉伯文和法文,又请家教教他英文。
1888年,纪伯伦随母亲和同母异父的哥哥和两个妹妹离开家乡,移居美国波士顿。全家在唐人街生活,清贫。在那里奠定了他扎实的英文基础。
1897年,纪伯伦返回黎巴嫩继续学习阿拉伯文和法文,同时选修了医学、国际法、宗教史和音乐等。暑假期间,纪伯伦随父亲游历中东,心情豁然开朗,开始以丰富的思维和充沛的情感架构自己的生命。
15岁,纪伯伦以阿拉伯文写下《先知》初稿,16岁发表第一篇散文诗,并主编一份文学与哲学刊物——《真理》,以笔挞伐统治者对人民的压迫,批判教会堕落,同时,他的文章开始在阿拉伯世界大量发表,其中最有名的《叛徒的灵魂》被视为危险、叛逆,含西方思想剧毒。纪伯伦因此被政府驱逐出境。
1901年,他以优异的成绩大学毕业后,游历了希腊、意大利、西班牙等地,并前往巴黎学习绘画。1902年后,纪伯伦进行了大量的创作,开始了自己的写作生涯。
1910年纪伯伦重返波士顿,同年岁末移居纽约,在此期间,他的小妹妹、母亲和哥哥相继去世。失去亲人的悲痛给纪伯伦带来终身的创伤。他专心作画、写作,然而都不被重视,生活窘迫,只好替他人设计封面及画像来维持生计,一直在社会的最底层艰难地生活着。
1923年,他的英文散文诗集《先知》出版,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不朽的地位。从此,阿拉伯语系和英语系都知道有了一个纪伯伦,是诗人兼画家。罗丹称赞他为“20世纪的布雷克”;美国人曾称誉他为“像从东方吹来横扫西方的风暴”,并将其作品视为“东方赠给西方的最好的礼物”。
1931年4月10日,纪伯伦病逝于美国纽约。他短暂的一生,以深沉的哲学思考和火一般的激情给后人留下了无数在文学史上经久不衰的篇章,征服了一代代读者的心灵。
呵呵~~累死了~~
1、抖音纪伯伦这个梗来自于抖音作者“纪伯伦”,这位视频作者的文案是些不雅之词,特别的污,这种有颜色的文案成为这个“纪伯伦”视频作者的标志,同时“纪伯伦”三个字在抖音成为了“**”的“代言人”。
2、只要抖音上有视频带有“**”,观众就会在下面评论“纪伯伦”三个字,之后这个梗就渐渐被大家熟知。在最开始,只有“纪伯伦”的粉丝会用Yellow形容“纪伯伦”,现在整个抖音都会这样叫他,这种火起来的方式比较特别,让人有些吃惊。
纪·哈·纪伯伦(1883年1月6日——1931年4月10日)黎巴嫩作家、诗人、画家,是阿拉伯文学的主要奠基人,20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被称为艺术天才、黎巴嫩文坛骄子。其主要作品有《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纪伯伦、鲁迅和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是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
纪伯伦出身于马龙派天主教家庭。幼年未受正规学校教育。后随家庭移居美国。在美国上学时显露出艺术天赋。后兴趣转向文学,初期用阿拉伯语,后用英语进行写作。纪伯伦的文学作品受到尼采思想的影响,蕴含了丰富的社会性和东方精神,不以情节为重,旨在抒发丰富的情感。
纪伯伦的绘画具有浓重的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色彩,在阿拉伯画坛占有独特的地位。他毕生创作了约七百幅绘画精品,其中的大部分被美国艺术博物馆和黎巴嫩纪伯伦纪念馆收藏。
扩展资料:
人物评价:
纪伯伦的文笔轻柔、凝练、隽秀,宛如行云流水;语词清新、奇异、俏丽,色彩斑斓夺目;哲理寓意深邃,比喻别致生动,想象力无比丰富;意境堪称恬淡高逸,超凡脱俗,非同凡响;加上那富有神秘格调的天启预言式语句,还有那铿锵有力的音乐节奏感、运动跳跃感,构成了世人公认的热烈、清秀、绚丽的独特风格。——李唯中评
后世纪念:
纪伯伦故居位于黎巴嫩北部省临海圣谷贝什里,建于1931年6月,最初是一家修道院,1975年改建成博物 馆,依雪山而建,傍天然而生,山间瀑布,雪松遍布。为窑洞式巨石垒成的建筑,有一道红褐色的小矮门,仅可一人通过。故居中陈列有440件珍贵的纪伯伦画作原稿以及中国不同年代出版的《先知》《沙与沫》《纪伯伦全集》《纪伯伦在中国》等汉语和英文版书籍。这些书籍都是中国专家、学者、中国驻黎巴嫩大使送给纪伯伦故居博物馆的礼物。
-纪·哈·纪伯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