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曹操的思想感情

短歌行曹操的思想感情,第1张

不同的内容表达的情况是不一样的,但总体是:

1、“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表达作者慨叹人生短暂而自己壮志未酬的强烈情感,但不是消极的,而是有足够的决心重整旗鼓、成就霸业的预兆;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实则映射出自己看到贤才纷至沓来时,不仅狂喜,礼乐迎宾;

3、总体全文均展现作者作为伟大政治家的宽广胸怀和爱国的民族情感。

(时间快结束了,来不及打出很多字了,希望能够帮到你)

《观沧海》抒发了曹操宏伟的政治抱负,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

《观沧海》作者: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东行登上碣石山,来感悟大海。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树木和百草一丛一丛的,十分繁茂。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翻腾着巨大的波浪。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出发的。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庆幸得很哪,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扩大屯田、兴修水利、奖励农桑、重视手工业、安置流亡人口、实行“租调制”,从而使中原社会渐趋稳定、经济出现转机。黄河流域在曹操统治下,政治有一定程度的清明,经济逐步恢复,阶级压迫稍有减轻,社会风气有所好转。曹操在汉朝的名义下所采取的一些措施具有积极作用。

曹操是汉末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雅好诗章,好作乐府歌辞,今存诗22首,全是乐府诗曹操的乐府诗多描写他本人的政治主张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如他的《短歌行》,充分表达了诗人求贤若渴以及统一天下的壮志 《短歌行》是“汉旧歌”(《宋书·乐志》),在《乐府诗集》中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古辞已亡佚《乐府题解》则认为短歌是与长歌相对而言的,“长歌”“短歌”是就歌声的长短而言曹操的《短歌行》,《乐府诗集》中录有两首,这便是其中的第一首诗歌开头便抒发自己对时光流逝功业未成的深沉感慨;接着通过思念贤才,宴饮宾客的描写,表现了他的急切心情,最后以周公吐哺的典故,抒发其延揽人才完成统一大业的宏大理想全诗化用典故,援引成语来抒写自己的怀抱,如两用《诗经》成句,化用《管子》、《韩诗外传》中的语意,皆恰到好处,浑然一体而不露痕迹生动形象的比喻,如以“朝露”喻人生易逝,以“明明如月”喻才德高盛,以山、海喻胸怀宽广,拓纳人才越多越好,皆具体贴切他的诗继承汉乐府的传统,既能反映现实,又有很深的感慨语言质朴自然,在深沉的忧郁之中激荡着一股慷慨激昂,积极向上的情绪,诚如钟嵘《诗品》所说:“曹公古直,颇有悲凉之句” 《短歌行》是政治性很强的诗作,主要是为曹操当时所实行的政治路线和政策策略服务的,但是作者将政治内容和意义完全熔铸在浓郁的抒情意境之中,全诗充分发挥了诗歌创作的特长,准确而巧妙地运用了比兴手法,寓理于情,以情感人诗歌无论在思想内容还是在艺术上都取得了极高的成就,语言质朴,立意深远,气势充沛这首带有建安时代"志深比长""梗概多气"的时代特色的《短歌行》,读后不觉思接千载,荡气回肠,受到强烈的感染

曹操是很有抱负的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当时天下大乱,群雄争霸,逐鹿中原,争夺天下。曹操非常重视人才的发现和吸引人才。这首诗表达了他求贤如渴的思想感情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诗经中这首诗是表达恋人之间的感情的,一位男子在等待他的恋人,久等不来的心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78755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