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 全词是如何表达对友人的情感的?

卜算子 全词是如何表达对友人的情感的?,第1张

  这是一首送别词。词中以轻松活泼的笔调、巧妙别致的比喻、风趣俏皮的语言,表达了作者送别友人鲍浩然时的心绪。

  词的上片着重写人,起首两句,运用风趣的笔墨,把景语变成情语,把送别时所见自然山水化为有情之物。当这位朋友归去的时候,路上的一山一水,对他都显出了特别的感情。那些清澈明亮的江水,仿佛变成了他所想念的人的流动的眼波;而一路上团簇纠结的山峦,也似乎是她们蹙损的眉峰了。山水都变成了有感情之物,正因为友人鲍浩然归途中怀着深厚的怀人感情。

  三、四两句,点出行人此行的目的:他的去处,是“眉眼盈盈处”。“眉眼盈盈”四字有两层意思:一指江南的山水,清丽明秀,有如女子的秀眉和媚眼;二指有着盈盈眉眼的那个人。因此“眉眼盈盈处”,既写了江南山水,也同时写了他要见到的人物。此二句写送别时的一往情深却又含而不露。

  上片写友人一路山水行程,含蓄地表达了惜别深情;下片则直抒胸臆,兼写离愁别绪和对友人的深情祝愿。过片两句,正面点明送别。作者用两个“送”字递进,将作者“黯然销魂”的愁苦之情描写得极为深切。加上作者自己家离长江不远的如皋,欲归不得,羁旅之愁益觉难以为怀。结末两句,是词人强压心中沉痛之情而对远去的友人所作的美好祝愿与叮咛:希望友人到江南后,千万要与美好的春光同住。这两句,一反送别词中惯常的悲悲切切,写得情意绵绵而又富有灵性。

  

参考资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383946htm

卜算子是词牌名,兰曹组“

《卜算子·兰》

作者:曹组

原文:

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

幽径无人独自芳,此恨凭谁诉。

似共梅花语。尚有寻芳侣。

着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

这首词既写出了幽兰淡远清旷的风韵,又以象征,拟人和暗喻手法寄托作者对隐士节操的崇仰,流露出词人向往出世、归隐的心志。

南吕骂玉郎》和《卜算子·我住长江头》这两首词作品都是宋代文学代表作之一,它们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感情经历的深刻思考和感悟,但是它们在情感表达上有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

对感情的深刻描写:两首词作品都表现了作者对感情的深刻描写,描绘了人们在爱情中的喜怒哀乐、痴迷和失落等情感。

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两首词作品都表现了作者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尤其是《南吕骂玉郎》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和《卜算子·我住长江头》中的“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都是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美好向往和追求。

对自己感情经历的反思:两首词作品都表现了作者对自己感情经历的反思,反思自己在爱情中的得失和成长,表现了作者对自己感情经历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不同之处:

情感表达的方式不同:《南吕骂玉郎》中的情感表达比较直接和激烈,用词大胆、豪放,表现出作者的豪情壮志和对爱情的热烈追求;而《卜算子·我住长江头》中的情感表达则更多地采用了意境和意象,用词细腻、含蓄,表现出作者的清新淡雅和对爱情的细腻感受。

对爱情的态度不同:《南吕骂玉郎》中表现出了作者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豪情壮志,而《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则表现出了作者对爱情的淡然和超脱,更多地是在表现自己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和领悟,而不是单纯的表达对爱情的追求和渴望。

对世俗观念的反思不同:《南吕骂玉郎》中的情感表达中,作者对世俗观念的反思较少,更多地是表现自己对爱情的执着和追求;而《卜算子·我住长江头》中则更多地表现了作者对世俗观念的反思,如“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世俗的看法,对于爱情的追求更多地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感受,而非追求世俗的爱情观念。

总的来说,两者都表现了作者对自己感情经历的深刻思考和感悟,但表现方式和态度有所不同。《南吕骂玉郎》表现出了作者对爱情的热烈追求和豪情壮志,而《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则表现出了作者对爱情的淡然和超脱,更多地是在表现自己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和领悟。此外,《卜算子·我住长江头》还更多地表现了作者对世俗观念的反思,而《南吕骂玉郎》则较少表现这一方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0872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