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急急!!!简单的元曲 古诗 宋词

急急急!!!简单的元曲 古诗 宋词,第1张

杨果

小桃红(满城烟水月微茫)

小桃红(采莲人和采莲歌)

赏花时(套数)

(秋水粼粼古岸苍)

刘秉忠

干荷叶(干荷叶)

干荷叶(南高峰)

杜仁杰

耍孩子(套数)

风调雨顺民安乐

王和卿

一半儿(鸦翎般水鬓似刀裁)

醉中天(挣破庄周梦)

拔不断(胜神鳌)

盍西村

小桃红(万家灯火闹春桥)

小桃红(绿杨堤畔蓼花洲)

小桃红(绿云冉冉锁清湾)

小桃红(淡黄杨柳月中疏)

商挺

潘妃曲(戴月披星耽惊怕)

……

胡只遹

刘因

王恽

卢挚

赵岩

陈草庵

关汉卿

白朴

姚燧

刘敏中

马致远

赵孟br>王实甫

滕宾

邓玉宾

冯子振

朱帘秀

贯云石

鲜于必仁

张养浩

白贲

郑光祖

范康

曾瑞

睢景臣

周文质

赵禹硅

乔吉

刘时中

阿鲁威

虞集

张雨

邓熙

薛昂夫

吴弘道

赵善庆

马谦斋

张可久

任昱

徐再思

孙周卿

顾德润

曹德

高克礼

吕止庵

真真

查德卿

吴西逸

赵显宏

李德载

程景初

李致远

贾固

王氏

张鸣善

杨朝英

陈德和

周德清

宋方壶

班惟志

钟嗣成

周浩

汪元亨

刘伯亨

一分儿

刘燕歌

倪瓒

夏庭芝

刘庭信

兰楚芳

邵亨贞

汤式

无名氏

曲家谱

[编辑本段]精彩书摘

人月圆 卜居外家东园 元好问

重冈已隔红尘断[一],村落更年丰。

移居要就,窗中远岫,舍后长松[二]。

十年种木,一年种谷[三],都付儿童。

老夫惟有,醒来明月,醉后清风。

说明

蒙古太宗十一年(1239),年已五十的元好问回到了家乡,择居于母亲张

氏娘家——东园。

曲解

重重山冈隔断了红尘俗世,时值丰年,又是新迁,在这宁静的乡村闲住

,窗中见远山,舍后有长松,元好问也乐得个清闲自在,他说:“十年种木

,一年种谷,关于明天,还是让年轻人去开拓吧。老夫唯有,醒来明月,醉

后清风。”看上去像是不想再问世事,打算诗酒中了此余生了。然而仔细品

味本篇,想想他所生活的时代。那亡国之初文人的无奈和无所适从的心情便

轻轻地泛了出来。

注释

[一]重冈:重叠的山峦。红尘:指繁华纷扰的人世。[二]移居三句:陶

渊明《归去来兮辞》中云:“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

,抚孤松而盘桓。”[三]十年两句:《管子·权修》中云:“一年之计,莫

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

人月圆 居外家东园 元好问

玄都观里桃千树,花落水空流。

凭君莫问[一],清泾浊渭[二],去马来牛。

谢公扶病[三],羊昙挥涕茵[四],一醉都休。

古今几度,生存华屋,零落山丘。

曲解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本是唐刘禹锡重新被召回长安时

所做的诗句,是刘禹锡在借花讽喻那些朝廷新提拔的权贵,其对于时事变迁

的感慨大概真的与亡国后卜居外家的元好问有所相同。所不同的是,刘诗所

流露出的戏谑讥讽之情在元好问的曲中是没有的。亡国的现实已无可改变,

元好问虽然心中沉痛。却也只有无可奈何而已。他因而选择了超旷的态度来

解释心中的种种悲伤,不再管什么“清泾浊渭,去马来牛”,所求唯有一醉

。因为从往来古今的角度去看待人事的代谢,无论当时是如何的炬赫显耀,

最终的去处总难免野山荒冢。这样的人生态度固然消极,然而伤心人寻求解

脱,这样想也是可以被理解的。

注释

[一]凭君莫问:意谓随您怎样,只是不要问。[二]泾(jing):径水。它

是渭水的支流。泾、渭二水,一清一浊,虽合流汇聚,却清浊分明。[三]谢

公:东晋谢安。晚年受权臣王道子排

……

[编辑本段]《元曲三百首》09版

作 者: 李伯钦 选编,李尔璇 整理

[1]出版时间: 2009-10-1

字 数: 350000

版 次: 1

页 数: 380

印刷时间: 2009-10-1

开 本: 16开

印 次: 1

纸 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547003237

包 装: 平装

所属分类: 图书 >> 文学 >> 戏剧

定价:¥4800

[编辑本段]内容简介

元曲指元代的杂剧和散曲。元杂剧是以曲词为主,有完整曲折的故事情节和性格鲜明的人物

形象。就内容而言。它所描写的故事,涉及自有史以来到元代的各个朝代。触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日常生活等各个领域;就题材而言。元杂剧可分为爱情婚姻剧、伦理道德剧、历史故事剧等。丰富多彩的故事、形形色色的人物,以最生动、最直观的形式反映了众生百态、悲欢离合,在美与丑、善与恶、情感与理智的冲突较量中,智慧决定了人的命运。

元代散曲,作为一种自由活泼、率真直露的新兴诗歌,成为元代文人吐露心声、抒怀泄愤的

工具。其中爱情闺怨、叹世疾时、隐逸超脱类作品,更是在戏谑调侃、嬉笑怒骂中揭示了元代文人对生活的思考、对命运的抗争。所以,无论杂剧还是散曲,都确实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

[编辑本段]目录

上册

元好问

〔双调〕骤雨打新荷

〔中吕〕喜春来

杨果

〔越调〕小桃红(二首)

刘秉忠

南吕〕干荷叶(三首)

盍西村

〔越调〕小桃红·西园秋暮

〔越调〕小桃红·江岸水灯

〔越调〕小桃红·客船晚烟

〔越调〕小桃红·杂咏

白朴

〔双调〕庆东原·叹世

〔双调〕驻马听·舞

〔仙吕〕寄生草·饮

〔双调〕沉醉东风·渔父

〔仙吕〕醉盅天·佳人脸上黑痣

〔仙吕〕一半儿·题情

〔中吕〕阳春曲·知己

王恽

〔越调〕小桃红·平湖乐

〔正宫〕黑漆弩·游金山寺

孟防

〔越调〕天净沙·七月

胡祗遹

〔双调〕沉醉东风

〔中吕〕阳春曲

严忠济

〔越调〕天净沙

伯颜

〔中吕〕喜春来

张弘范

〔中吕〕喜春来

姚燧

〔越调〕凭栏人·寄征

〔中吕〕阳春曲

徐琰

〔双调〕蟾官曲·晓起

王和卿

〔仙吕〕醉中天·咏大蝴蝶

〔仙吕〕一半儿·题情(二首)

关汉卿

〔双调〕沉醉东风

〔双调〕碧玉箫

〔双调〕大德歌·秋

〔正宫〕白鹤子

〔南吕〕四块玉·闲适(二首)

〔南吕〕四块玉·别情

〔南吕〕一枝花·不服老

卢挚

〔黄钟〕节节高·题洞庭鹿角庙壁

〔南吕〕金字经·宿邯郸驿

〔双调〕殿前欢

〔双调〕寿阳曲·别珠帘秀

〔正官〕黑漆弩

〔双调〕沉醉东风·秋景

〔双调〕沉醉东风·闲居

〔双调〕沉醉东风·重九

刘敏中

〔正官〕黑漆弩·村居遣兴(二首)

陈草庵

〔中吕〕山坡羊·叹 世(二首)

奥敦周卿

〔双调〕蟾官曲

马致远

〔双调〕水仙子·和卢疏斋西湖

〔双调〕拨不断(五首)

〔双调〕寿阳春·远浦归帆

〔双调〕落梅风(五首)

〔越调〕小桃红·春

〔南吕〕金字经(二首)

〔双调〕折蟾宫曲·叹世

〔双调〕庆东原·叹世

〔双调〕清江引·野兴(四首)

〔南吕〕四块玉·恬退

〔南吕〕四块玉·天台路

〔南吕〕四块玉·马嵬坡

〔南吕〕四块玉·洞庭湖

〔南吕〕四块玉·临邛市

〔越调〕天净沙·秋思

胡景翼的队伍,很快发展到1000多人,成为渭北最强大的一支武装力量。但由于组建仓促,成分复杂。这些由“刀客”、“哥老会”等帮会成员组成的队伍,作战虽勇敢,但纪律松弛,各行其是,缺乏应有的装备和军事素质,很难应对装备优良、训练有素的政府军。于是,胡景翼在所率部队中开展了整顿纪律和练兵活动,改变了部队中存在的自由散漫,各行其是的江湖作风,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

耀州城有个会党头目张南辉,假冒“革命军”的名义,勾结清府,烧杀虏掠,无恶不作,弄得城内鸡犬不宁,民不聊生。井勿幕令胡景翼率兵剿灭之。 胡景翼从所率的士兵中,精选了40名骑兵,直驱耀州城,把守城的300多名匪兵,打得落花流水,狼狈逃窜。

耀州城以少胜多的胜利,使渭北的土匪闻风丧胆,销声匿迹,老百姓无不称快。胡景翼的威名也从此风传渭北。

在革命浪潮的的冲击下,摇摇欲坠的清政府惊慌失措。在向武汉进攻的同时,又慌忙命令河南、甘肃的清军夹击围剿陕西的革命军。

为迎击清军的进攻,陕西军政府一面派军进驻潼关,一面派军抵挡西来之敌。不料甘肃来敌凶猛,西线全线崩溃,向西安告急。井勿幕立刻派胡景翼率两营兵力,西进增援。胡景翼率军直取三水城,清军望风弃城而逃。胡景翼乘胜追击,包围了张洪镇,扼守要隘,多次打退了敌人的轮番冲击,死死卡住清军的退路,打得清军狼狈不堪,抱头鼠窜。

张洪镇的胜利,扭转了西线的战局。充分显示了胡景翼这位初出茅庐的青年将领,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 由于资产阶级的妥协、软弱,袁世凯轻而易举地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登上了中华民国大总统的宝座。陕西大统领改为大督都,张凤翙背叛革命,沦为袁世凯的走狗,处处打击、排挤革命党人。井勿幕、郭希仁等不得不解甲隐退。政局出人意料地急剧变化,特别是井勿幕的退隐,使胡景翼心灰意冷。

1912年秋,胡景翼伙同张义安、冯毓东东渡日本,进振武预备学堂学习军事。经于右仁、井勿幕的介绍,胡景翼有幸进入孙中山先生在日本举办的“浩然庐学社”学习,见到了他仰慕已久的孙中山先生。这成了胡景翼革命生涯中又一个新的转折点。胡景翼对孙中山先生说:“来日我一定要打进北京城,请先生主持大计。”这誓言后来成为胡景翼将军终生的奋斗目标。

结束了几个月的“浩然庐学社”的学习生活,胡景翼准备回国。临别时,孙中山先生握着胡景翼的手,说:“你的家乡在陕西,陕西革命的大事就托给你了。”肩负着孙中山先生的重托,怀抱着伟大的革命理想,胡景翼踏上回国的征途。

胡景翼回国之时,正是袁世凯践踏共和,阴谋称帝之时。

为了复辟的需要,袁世凯把他的部属和前清同僚委以重任,把持了国家的军政大权。同时又遣兵调将奔赴全国各地,夺取地方政权。陆建章就是袁世凯派往陕西的军政要员。

陆建章一到陕西,大肆逮捕革命党人,迫害进步人士,残害人民群众,时人称之为“陆屠夫”。陕西革命处于低潮。

胡景翼经河北、山西回到陕西渭北,找到先期回国的张义安、冯毓东,又通过他们见到刘允丞、史可轩等人。

这时,在陕的老同盟会员、著名的革命党人郭希仁,隐居在华山脚下,以讲学为名,秘密从事革命活动。得到郭希仁的行踪,胡景翼立即约冯毓东等来到华山脚下,拜见郭希仁,向他传达孙中山先生对对西北革命的关怀和指示。和他一起分析国内和陕西的形势,为了重建革命武装,胡景翼决定投靠陈树藩。胡景翼到渭北蒲城县见陈树藩。陈树藩只给了他一个差官长的闲差。经过种种努力,胡景翼终于取得了陈树藩的信任,当了备补连连长,不久又被提升为游击营营长,驻守富平。

1915年12月,袁世凯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背叛共和,登上皇帝宝座,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怒。孙中山先生立即发表了《讨袁檄文》,蔡锷将军宣布云南独立,兴师讨袁。

在陕的郭坚、曹世英、高峻等,积极响应孙中山先生的号召,1916年3月在白水县城举起了讨袁的义旗。胡景翼派张义安、岳维峻等到渭北各县联络民军,招集旧部,同时利用矛盾,做陈树藩的工作,准备起义。

这年5月初,陆建章的儿子陆承武,带领3000多人的“中坚团”进驻富平。胡景翼认为这是逐陆讨袁的极好机会。当时,胡景翼的游击营只有300余人200支枪,和陆承武的力量相比,简直是以卵击石。但胆大心细的胡景翼,谙熟兵法,以拜见陆承武为名,详细掌握了“陆”军的部署情况。出其不意,突然发难,活捉了陆承武。

听到胡景翼活捉陆承武的消息,各路民军都赶到富平,群情激愤,要求杀了陆儿子,推举胡景翼任陕西护国军总司令。胡景翼冷静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为保存革命实力,力排众议,推陈树藩做了护国军总司令。

陈树藩任护国军总司令后,兵分两路向西安进发。陆建章极为恐慌,只好答应陈树藩的要求,立即离陕,让出陕西督都的位置。

陈树藩就任陕西督都后,就背叛了护国军,成为袁世凯的帮凶。袁世凯倒台后,他又投靠段祺瑞,和陆建章一样,继续排挤、打击革命党人。陈树藩把自己的亲信安插进胡景翼的部队,企图牵制、监视胡景翼的行动。 并把胡景翼的驻防从渭北调到陕南龙驹寨,以限制其发展,割断胡景翼与曹世英、郭坚等人的联系。企图用釜底抽薪的办法分化瓦解护国军。

对陈树藩的阴谋诡计,胡景翼早有觉察,他将计就计,以守为攻。驻军龙驹寨后,胡景翼对部队进行了整编,开展练兵活动。出陈树藩的意料,胡景翼在龙驹寨,不但没有受到限制,部队反而由10个连扩大为15个连,而且军事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 1917年9月,孙中山在广州成立护法军政府,就任海陆军大元帅,发动了讨伐段祺瑞的护法战争。渭北的曹世英、高峻,西安的耿直,响应孙中山纷纷起义,举起了倒陈伐段的旗帜。

1918年元月,驻军三原的张义安,对陈树藩派来旨在对付护国军的驻军,发起突然攻击。张义安以一营的兵力,歼灭了陈树藩的一个旅和一个整团,取得了三原起义的胜利。之后,胡景翼、曹世英也赶到三原,两军会师,成立了陕西靖国军。

靖国军的成立,使陈树藩惊慌失措,坐卧不安。陈树藩软硬兼施,挑拨离间的阴谋败露之后,恼羞成怒,公然派兵攻打三原靖国军总部。胡景翼和曹世英出其不意,主动出击,一举粉碎了陈树藩的进攻。靖国军乘胜追击,除用一部分兵力留守三原,其余部队兵分东西两路,合围西安。张义安率西路军,进驻西安附近的甘家寨,以一个营的兵力粉碎了陈军三个营的进攻。在泾阳、三原战役结束后,胡景翼派冯毓东、李虎臣、康指定、邓宝珊,挥师南下,支援张义安。靖国军以凌厉的攻势摧毁了陈军在西安西郊的防线,从西、南两面包围了西安。

曹世英、郭坚、高峻率领的东路军连克新筑、十里铺、光台庙,直逼韩森寨,从东、北两面对西安形成了包围。

在靖国军东西两路大军的夹攻下,陈树藩惊慌失措,一面向北洋政府告急,要求增援;另一方面以省长相许,向豫西的刘镇华求救。

刘镇华本来就是个鼠首两端的野心家,对自己盘踞于豫西一隅早就不满。陈树藩的求援,是肉饱子打狗,正好合了刘镇华的野心。于是,刘镇华亲率5000人马,开进潼关。刘镇华的入关,对靖国军十分不利。胡景翼审时度势,下令靖国军从西安撤军。西路军退回三原、泾阳、富平,以泾河为防线。东路军回到渭北原先驻地休整。

靖国军作战虽勇敢,但缺乏统一的指挥,这是军家的大忌。胡景翼、曹世英、刘允丞等商议,决定请在上海的于右任先生回陕主军。

1918年8月,于右仁从上海回到渭北,担任了陕西靖国军总司令,从北京回来的张钫担任了副总司令,全军实行了统一的编制。四分五裂的靖国军,从此有了统一的指挥。

靖国军虽然有了统一的指挥,与陈树藩的战争也暂时停了下来。但靖国军仍处在陈树藩的包围之中,处境仍然十分危险。胡景翼决定向陈军包围薄弱的东部发展。胡景翼去渭南固市找故友姜宏模。姜宏模建议胡景翼和陈树藩和谈。胡景翼接受了姜宏模的建议。但出人意料的是,陈树藩根本没有和谈的诚意。借和谈之机,将胡景翼劫持回西安,拘禁起来。

1920年,是军阀混战,风云变幻的一年。直系势力伸进陕西,要赶陈树藩下台。陈树藩走投无路,决定以释放胡景翼为条件,和靖国军讲和。就这样,胡景翼结束了近三年的囚禁生活,回到了渭北,担任了陕西靖国军总指挥。

1921年5月,曹锟北京政府下令撤去陈树藩陕西督军的职务,由直系师长阎相文接任。7月,阎相文、吴新田、冯玉祥率部进陕。陈树藩准备武力抵抗。冯玉祥与胡景翼暗中联系。在冯玉祥和胡景翼的夹击下,陈军土崩瓦解,陈树藩逃进南山。 阎相文进陕,以直系取代了皖系。对靖国军来说,无异于前门驱狼,后门进虎。阎相文进陕,首先把敌对的矛头指向靖国军。到陕不久,阎相文就指使冯玉祥,诱杀了靖国军第一路军司令郭坚。这急功近利的鲁莽做法,激起了靖国军将士的愤怒和不满,受到上司吴佩孚的训斥。阎相文气急相加,服毒自尽。由冯玉祥接任了陕西督军。

冯玉祥上台后,和阎相文一样,并没有放弃消灭靖国军的企图。不过他汲取了阎相文的教训,采取了委婉的做法。他派人斡旋,试图收编靖国军,但没有结果。

吴佩孚坐镇洛阳,虎视眈眈。冯玉祥控制了西安、关中、陕南大部。坚守渭北的曹世英、高峻、胡景翼等只有两万人马,而且装备落后,粮饷不足。形势对靖国军十分不利,胡景翼等为靖国军的前途日夜焦虑。

刘允丞、续桐溪向胡景翼提出,接受改编,暂且换旗,保存势力,东出潼关的建议,得到胡景翼的赞同。

为了稳定局势,缓和冯、胡之间的矛盾,北洋政府派何遂来陕调解,决定将胡部改变为一个师,由胡任师长,直受吴佩孚节制。

1922年4月,直奉第一次战争爆发。吴佩孚命令冯玉祥移军河南。为东出潼关,谋求发展,胡景翼也决定率部进军中原。

冯玉祥一到郑州,就遭到河南督军赵倜的两面夹攻,向胡景翼告急,要求增援。胡景翼不计前嫌,立即出击,解了郑州之围。郑州一战,改变了冯玉祥对胡景翼的敌对情绪。为以后的冯、胡联盟奠定了基础。

冯、胡虽然取得了郑州反击战的胜利,但没有得到吴佩孚的赏识,反而成了打击、排挤的对象。冯玉祥到河南任督军不到半年,就被吴佩孚调到北京南苑坐了冷板凳。胡景翼被任命为京汉铁路线的护路使,驻军顺德(河北邢台),负责正定到彰德(河南安阳)一段的护路任务。

1923年2月,京汉铁路爆发了“二七”大罢工。吴佩孚下令镇压工人,胡景翼拒绝执行吴佩孚的命令。对胡景翼的作法,吴佩孚大为不满,下令胡景翼南下,攻打北伐军。胡进翼以军备不齐,粮饷不足为借口,又一次拒绝了吴佩孚的命令。

曹锟贿选和吴佩孚的“武力统一”政策,激化了内外部的各种矛盾。在孙中山的支持下,胡景翼、孙岳、冯玉祥结为反直联盟。

1924年1月,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了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明确地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打倒军阀的革命目标。会后,孙中山派人向胡景翼传达了会议精神,指示他联合北方进步势力,发动反直系军阀的斗争。

1924年9月,“江浙战争”爆发,揭开了第二次直奉战争的序幕,胡景翼盼望的时机终于到来了。他立即和刘允丞、续桐溪,商定了一个倒曹灭吴的计划。

胡景翼分析了曹、吴的内部情况,选择其中实力最大,和吴佩孚矛盾最深的冯玉祥,作为联合的重点。胡景翼先请孙岳面见冯玉祥,然后又派李仲三再见冯玉祥。冯玉祥同意和胡景翼合作,确定了推翻曹锟,解决曹吴,赶溥仪出紫禁城的计划。大政方针已定,冯玉祥令胡景翼火速率部进京。胡、孙、冯反直三角联盟正式形成。

刘守中(1881~1941) 字允丞、允臣,张桥镇下刘村人。肄业于三原清麓书院。

清宣统元年(1909),加入同盟会。民国5年(1916),袁世凯窃国,“屠伯”陆建章督陕,摧残革命,杀害党人。他和胡景翼、岳维峻、董振五、邓宝珊等,以三原大有公司为革命机关,共谋发难。机泄事败,王绍文等20余人殉难。渭北民党愤起,发动护国讨袁。胡景翼等在富平击溃陆的中坚团,生擒陆承武,赶走陆建章,策划布署,刘氏之谋居多。民国6年(1917),段祺瑞组织“督军团”,解散国会,“约法”再毁。刘力促张义安、董振五、邓宝珊,发难三原,联合各路同志,竖起靖国军旗,拥护护法政府。先后推举胡景翼、于右任为总司令,井勿幕为总指挥,进军西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35795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7
下一篇2023-09-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