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云台:燕燕不让胡辇嫁给马奴,自己却改嫁韩德让,行为是否太双标?

燕云台:燕燕不让胡辇嫁给马奴,自己却改嫁韩德让,行为是否太双标?,第1张

《燕云台》上线之后,口碑层齐不齐。有人觉得这是一部烂剧,也有人觉得这部剧很精彩。在大家的争议声中,《燕云台》开启了超级点播,购买点播剧情已经可以看结局了。

最后二人的结局圆满,终于有情人终成眷属。广大观众拍手叫好,期待这部分剧情的播出。

可让人觉得特别奇怪的是,大姐胡辇同样遇见了自己喜欢的人,燕燕却不同意他们两个人在一起。

这难道是燕燕的行为太过双标?

当然不是,燕燕这么做,是有自己的考量,具体的原因无非以下这几点。

第一:身份差距悬殊

大姐胡辇的一生,充满了各种不幸,她一生为他人盘算,为了家人牺牲了太多。年幼时最爱的明明是韩德让,却为了家庭不得不嫁给太平王。

好在太平王对她一片真心,她婚后生活也还算幸福。可太平王终究是野心太大,最终被燕燕刺杀。

大姐是一个很有格局的女人,并没有因为这件事情和燕燕生分。反而是接手太平王的几支部队,替燕燕守着塞外安宁。

可乌骨里的死,终究还是成为两个人之间的隔阂。在塞外,大姐的年下马奴上线了。

马奴是一个很会撩妹的人,几句话就让胡辇为之心动。胡辇的一生太压抑了,所以她打算为了自己冲动一回。

她封马奴为将军,并且想和马奴永远在一起。她的行为受到了萧燕燕的极力反对,而燕燕反对他们二人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身份差距。

这个时候的胡辇已经是皇太妃了,她身居高位、又手握重兵。若真是想要再嫁,也应当寻得一个门当户对的如意郎君。

燕燕一生看着胡辇受尽委屈,所以希望接下来胡辇能够遇见一个正确的人。虽说爱情不分门第,可马奴的身份实在太过卑微。

萧燕燕自己所嫁之人,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也是朝廷重臣。燕燕自然也希望大姐能够遇见一个与她身份相配的人。

这是因为见证过大姐前半生的不幸,所以更希望大姐的后半生可以幸福。大姐如果强行嫁给马奴,最后肯定会遭受非议。

身份卑微的马奴,不能给大姐带来幸福,反而会让大姐陷入舆论风波之中。燕燕必须要思虑周全,替大姐觅得良人。

第二:马奴居心叵测、真心难辨

马奴为何会爱上大姐,是因为大姐尊贵的身份。感情不应该夹杂着利用,不然这份爱终究会变质。

爱情应该是没有任何条件的,是一心为对方付出,而不是想要从对方身上索取。马奴想要通过大姐的身份,改变自己的卑微出身。

萧燕燕已经见识了太多这样的人,所以她是具有前瞻性的。她知道马奴居心叵测,并非真心喜欢大姐。

大姐一生已经经历太多情伤,燕燕害怕这个马奴会让大姐再次受伤。燕燕不知道的是,如今的大姐经历太多,只想拥有一份简单的小幸福。

胡辇为爱的这种义无反顾是让人动容的,可她终究是错付了。

马奴是一个很有野心的人,在和大姐在一起之后,挑拨燕燕与大姐的感情,鼓捣大姐起兵造反。

大姐被爱蒙蔽了,最终真的做错了事情,最终死在了韩德让的手中。大姐的一生太委屈了,这是她身为一个长姐的悲哀。

就像是萧思温所说的那句话一样,大姐不该在讲感情的时候有野心,也不该在该有野心的时候有真情。

还是喜欢姐妹三人出嫁之前的状态,同榻而寝、互相为对方考虑,这种真挚的情感让人动容。

出嫁之后的权力,让她们都迷失了本性。希望她们来生还可以做姐妹,再也不会为这种乱七八糟的事情离心。

萧燕燕最后是嫁给了辽景宗耶律贤。

最开始的时候萧燕燕和韩德让是青梅竹马,两人小时候就有过接触,只是萧燕燕不记得了,后来萧燕燕和韩德让因为一匹名叫“乌云盖雪”的马儿结缘,从那之后,他们的情感和命运就交织在了一起,萧燕燕爱上了英勇神武的韩德让,韩德让也对热情执着的萧燕燕动了心,本来以为两人能够修成正果,可惜天意弄人,萧燕燕被耶律贤看上,从此韩德让和萧燕燕相见却不能相守。

扩展资料:

萧燕燕金戈铁马征服其它部落,耶律贤正式成为辽国的大王,而萧燕燕则当上了皇后,功成名就的背后离不开韩德让的付出,他多次拼命我萧燕燕巩固政权。

事后耶律贤去世只剩下一个儿子,其它部落开始欺负萧燕燕孤儿寡母,这个时候萧燕燕再次展开她的铁血手腕。

-《燕云台》

  最近读了《人格的魅力》一书,感想颇多。该书着重论述了人们所必须具备的基本道德品质:守信、诚实、责任、正直、坚忍。指出人格是一个人道德品质的集中反映,是理想和追求的外部表现,是一个人灵魂的折射。具备什么样的人格,也就决定了什么样的人生追求和价值目标。强调人格魅力是一种很能吸引人的力量,指出高贵的人格是最高学位,高贵的人格力量可以照亮世界;而成功,只有才华是不够的,人格才是做人的根本;树立一个好的形象,让自己的个性更吸引人,对于修炼自身人格非常重要;自信是成功的阶梯,礼貌可以促人事业成功,诚实才会让人变得强大而高贵,真诚可以赢得人心,宽容是一种美德,学会平等待人、尊重别人,才会赢得他人对自己的尊重;成功是从好的习惯开始的,时刻记住自己的责任,尽职尽责、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勤奋地工作、尽力把事情做得更好,会让你散发出无穷的魅力。一盎司忠诚相当于一磅智慧。该书可谓字字玑珠、句句感人,堪称励志箴言。

  本书的作者——杰斐尔·亚瑟,是全球知名的思想先锋、职业演说家,毕业于美国西点军校。曾任美国陆军特种部队高级指挥官。退役后,担任美国艾迪公司总裁,多家著名公司职业培训顾问。其著作《人格魅力》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影响。长期以来,美国西点军校的学生都必须接受“人格魅力”的训练。它的精神力量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学员。《人格魅力》自在美国出版后,立刻赢得了很高的赞誉,成为倍受推崇的畅销书。 在当今社会中,为人处世的基本点就是要具备人格魅力。何为人格魅力?首先要弄清什么是人格。人格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也指个人的道德品质和人的能作为权力、义务的主体的资格。而人格魅力则指一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的很能吸引人的力量。在今天的社会里一个人能受到别人的欢迎、容纳,他实际上就具备了一定的人格。有较高内在价值形象必然折射出人格魅力的光辉。哲学家休谟说:“最柔和的慈爱,最无畏的坚毅,最温厚的情感,对德行的最崇高的热爱,所有的一切都成功地使他震颤的心房充满生气和力量。”这充满生气和力量的人,足以令人仰慕,因为他身上折格魅力的光辉。人格魅力,它含有凝重感或是磅礴感,而且携挟着激荡力和感召力。

  在当今社会中,为人处世的基本点就是要具备人格魅力。何为人格魅力?人格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也指个人的道德品质和人的能作为权力、义务的主体的资格。而人格魅力则指一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的很能吸引人的力量。在今天的社会里一个人能受到别人的欢迎、容纳,他实际上就具备了一定的人格。

  我们在工作与生活中都有着同样的感受,总是希望与那些热情、友善的人相处,也总是对那些谦虚、严于律已、坚决果断、光明磊落的人充满好感。事实上就是他们的人格魅力在无形中吸引着我们。与品行高尚的人在一起,是一种品味,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快乐。

几许花开,是谁在轻叹?冷香飘飘,多少渴望段人肠?摊开手中的那幅画卷,一份期盼,天涯为期,一些记忆,在这幅画卷里,延伸——徐悲鸿,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徐悲鸿一生卓然超群甚为世人敬昂,然而他的感情却是一波三折,第一任妻子媒妁之言的农家女周氏,婚后一年随着儿子落地,母子双双夭折。二任妻子与蒋碧薇更是轰轰烈烈的拉来序幕,混恨交加的收场。婚后,蒋碧薇的强悍,令徐悲鸿沉浸在悲痛之中,他在苦苦思量着,是自己的眼力不够好?还是女人善于蜕变与伪装?

一个人的寂寞可是几个人的忧伤?当孤独忧郁的思绪无法释怀时,那幽怨的心事,又去如何演绎?苦涩唯有慢慢吞噬,点点忧伤在笔端蔓延成殇——孙多慈,徐悲鸿最得意的门生,端庄秀丽,聪慧善良,两个人艺术上的崇拜与感情上寄托,可谓并驾齐驱。那个时代文坛艺苑师生恋是特色,可惜他们没有像沈兆那么幸运的修成正果,因为蒋碧薇太了解丈夫心慈面软的弱点,最终徐孙劳燕分飞。徐悲鸿悲痛万分,用男子少有的柔情,创下名作“燕燕于飞图”送于孙多慈表达离别之苦。

爱的执着是一种美丽,可有些距离却是望尘莫及,就像一段含苞欲放的花蕾,还没来得及开放就已枯萎,最近的距离化作遥远的路途。晓风穿尘而过,慢慢红尘路,流年的剪影,那如潮的思念,只有用笔墨绽开憔悴的容颜。

燕燕于飞,离别之苦尽在笔端,“瞻望弗及,泣泪如雨。”徐悲鸿苦涩的吞咽着离别的痛楚,心境极度悲伤。“燕燕于飞图”是徐悲鸿将自己和孙多慈的脸部特征融合在一起,所画的一张世界名画。他把自己的情感“心墨合一”成为千古绝笔,以遣悲怀。

燕燕于飞一生相随,孙多慈视为至宝,常常在身边凝视不己。这是徐悲鸿大师用“情”所画,笔端充满情感,充满离别之苦他用满腹柔情,笔尖飞过,思念定格为永久的画面。

几多思念?几多惦念,谁没许谁一世温情,心却相伴一生。尽管孙徐婚姻没有成功,但师生的情感依然浓厚。孙多慈收到徐悲鸿的画回赠:风历防浸体,云行乱入眸,不知天地外,更有几人愁。

徐悲鸿一世奇才,重情重义,才华卓越,震惊文坛。他和孙多慈的爱恋世人瞩目。徐悲鸿五三年在北京逝世,多慈在纽约听那个到消息当场昏过去,后来关门哭了三天,并为自己钟爱一生的恩师守孝三年。

有一种情感,根深蒂固,有一种思念,痛楚久远。古典的墨香,将一段情感永远保留。

人的一生短暂且漫长,我不知道人的一生有多少次爱恋,那份默默地相守有多长久,但我知道,当随着暖流奔来的总有一种痛楚,让身体里的每个细胞都跟着抽搐,这个时刻,我会让心房静静的感受,感知温暖的瞬间,清晰的意识这我的灵魂还在。

红尘错寞,痴心脉脉不堪言,两相思,难相却。有些容颜,犹如昨日,惆怅的目光砸落在心头,有些酸楚,有些痛。

窗外的'雨滴,依旧敲打着窗棂,更令人心事缕缕。思绪依旧定格在大师的画面上。梦里梦外,在霎那间永恒,追随者春雨的声音,我在倾听爱的交响,那是一份凄婉的弹唱,等待来生的心灵之约。

有些渴望不可及的情感只有用心珍藏,多么希望时光瞬间凝滞,犹如大师的画像化作爱的永恒。苍穹是那样的寂缈,那如水的眼眸,在心灵深处化作一份种种的烙印,再也挥之不去。

人生有很多的境界,唯有爱的境界有很多的欲罢不能。当我们沉浸在爱的痛楚里不能自拔,不妨看看“燕燕于飞”感悟大师缠绵柔软的情怀,这也许就是最好的释怀吧!

燕燕于飞图,悠悠一世情,“一幅画卷,心墨合一”,情愫,将两个人的容颜紧紧的连在一起,从此,天涯海角,再没了距离。

出自《诗经》,《诗经》里面的情感大多表达:思慕、爱恋、寄托相思 等等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子双飞,前后相随。妹妹出嫁,我一送再送。抬首远望,看不见妹妹我泪如雨

燕燕:即燕子燕子。差池其羽:形容燕子张舒其尾翼

此诗出自<诗经·国风·邶风>,此诗的作者是年轻的卫君。内容大概是他和一个女子原是一对情侣,却终不能结合,如一对燕子不能双飞。当她出嫁旁人时,他去送她,作此诗。

心爱的女子嫁给他人 想念,心觞,哀怨纠结缠绕

《燕云台》上线之后,口碑层齐不齐。有人觉得这是一部烂剧,也有人觉得这部剧很精彩。在大家的争议声中,《燕云台》开启了超级点播,购买点播剧情已经可以看结局了。

最后二人的结局圆满,终于有情人终成眷属。广大观众拍手叫好,期待这部分剧情的播出。

可让人觉得特别奇怪的是,大姐胡辇同样遇见了自己喜欢的人,燕燕却不同意他们两个人在一起。

这难道是燕燕的行为太过双标?

当然不是,燕燕这么做,是有自己的考量,具体的原因无非以下这几点。

大姐胡辇的一生,充满了各种不幸,她一生为他人盘算,为了家人牺牲了太多。年幼时最爱的明明是韩德让,却为了家庭不得不嫁给太平王。

好在太平王对她一片真心,她婚后生活也还算幸福。可太平王终究是野心太大,最终被燕燕刺杀。

大姐是一个很有格局的女人,并没有因为这件事情和燕燕生分。反而是接手太平王的几支部队,替燕燕守着塞外安宁。

可乌骨里的死,终究还是成为两个人之间的隔阂。在塞外,大姐的年下马奴上线了。

马奴是一个很会撩妹的人,几句话就让胡辇为之心动。胡辇的一生太压抑了,所以她打算为了自己冲动一回。

她封马奴为将军,并且想和马奴永远在一起。她的行为受到了萧燕燕的极力反对,而燕燕反对他们二人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身份差距。

这个时候的胡辇已经是皇太妃了,她身居高位、又手握重兵。若真是想要再嫁,也应当寻得一个门当户对的如意郎君。

燕燕一生看着胡辇受尽委屈,所以希望接下来胡辇能够遇见一个正确的人。虽说爱情不分门第,可马奴的身份实在太过卑微。

萧燕燕自己所嫁之人,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也是朝廷重臣。燕燕自然也希望大姐能够遇见一个与她身份相配的人。

这是因为见证过大姐前半生的不幸,所以更希望大姐的后半生可以幸福。大姐如果强行嫁给马奴,最后肯定会遭受非议。

身份卑微的马奴,不能给大姐带来幸福,反而会让大姐陷入舆论风波之中。燕燕必须要思虑周全,替大姐觅得良人。

马奴为何会爱上大姐,是因为大姐尊贵的身份。感情不应该夹杂着利用,不然这份爱终究会变质。

爱情应该是没有任何条件的,是一心为对方付出,而不是想要从对方身上索取。马奴想要通过大姐的身份,改变自己的卑微出身。

萧燕燕已经见识了太多这样的人,所以她是具有前瞻性的。她知道马奴居心叵测,并非真心喜欢大姐。

大姐一生已经经历太多情伤,燕燕害怕这个马奴会让大姐再次受伤。燕燕不知道的是,如今的大姐经历太多,只想拥有一份简单的小幸福。

胡辇为爱的这种义无反顾是让人动容的,可她终究是错付了。

马奴是一个很有野心的人,在和大姐在一起之后,挑拨燕燕与大姐的感情,鼓捣大姐起兵造反。

大姐被爱蒙蔽了,最终真的做错了事情,最终死在了韩德让的手中。大姐的一生太委屈了,这是她身为一个长姐的悲哀。

就像是萧思温所说的那句话一样,大姐不该在讲感情的时候有野心,也不该在该有野心的时候有真情。

还是喜欢姐妹三人出嫁之前的状态,同榻而寝、互相为对方考虑,这种真挚的 情感 让人动容。

出嫁之后的权力,让她们都迷失了本性。希望她们来生还可以做姐妹,再也不会为这种乱七八糟的事情离心。

燕燕于飞 差(cī)池其羽

之子于归 远送于野

瞻望弗及 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 颉(xié)之颃(háng)之

之子于归 远于将之

瞻望弗及 伫(zhù)立以泣

燕燕于飞 下上其音

之子于归 远送于南

瞻望弗及 实劳我心

仲氏任(rén)只 其心塞(sè)渊

终温且惠 淑慎其身

先君之思 以勖(xù)寡人

差池其羽:形容燕燕群飞,或以为燕子尾翼如剪。 颉:上飞。颃:下飞。

将:送。南:南郊。仲氏任只:值得信任、善良的二妹妹,或解为任姓第二女。

塞渊:诚实而深沉。淑慎:美好而谨慎。先君:已故君主。或已故的父亲。勖:勉励。寡人:寡德之人,送行者谦称。

    这首《燕燕》表达了送别的主题, 学者们对此都无异议,但是对送者和被送者的身份,却说法不同。最有影响的一种观点是以《毛诗序》为代表的“卫庄姜送归妾说”。即卫庄公夫人庄姜送庄公之妾戴妫回陈国。因戴妫之子被杀,国内动乱,尤为伤感。宋代王质、清代崔述皆驳斥《毛诗序》观点,持“兄送其妹出嫁”的说法。从诗中的“之子于归”一句,以及全诗表达的感情来看,“兄送妹”更加贴切。

    清代诗人王士禛在《带经堂诗话》中将《燕燕》一诗推举为“万古送别之祖”。

    诗开首以追逐打闹的飞燕起兴,以燕燕双飞的自由欢畅,来反衬同胞别离的愁苦哀伤。《朱子语类》对此大赞不已,曰:“譬如画工一般,直是写得他精神出。”明代陈舜百在《读风臆补》中也评价到:“‘燕燕’二语,深婉可诵,后人多许咏燕诗,无有能及者。”辛弃疾的《贺新郎》中的“看燕燕,送归妾”就是取之于这一典故。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终温且惠,淑慎其身。”诗中的妹妹善良、诚实、重情重义,性情温柔,她有良好的学识和素质,为人处世小心谨慎,临行前还以真诚之言勉励兄长。这么好的妹妹,送别时当然有太多的不舍。

    这诗情感真切,“瞻望弗及,泣涕如雨”“瞻望弗及,伫立以泣”“瞻望弗及,实劳我心”。在送别中情感一步步升华。“瞻望弗及”和“伫立以泣”成了表现惜别情境的原型意象,反复出现在历代送别诗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直目送朋友,直到帆远去天边,看不到尽头。“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目送朋友,直到山挡住了视线,只有雪地上的印迹。“伫立以泣”的“泪”,也成为别离主题赖以生发的艺术意象之一。这是柳永“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中的泪;是韦应物“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中的泪。

      钱钟书评价:“瞻望弗及,伫立以泣”。按宋许顗《彦周诗话》论此二句云:“真可以泣鬼神矣,张子野长短句云:‘眼力不如人,远上溪桥去’;东坡与子由诗云:‘登高回首坡垅隔,惟见鸟帽出复没’:皆远绍其意。”

  再读《燕燕》,感受古人的送别场面,品味人生的别离无常。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0967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