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风•氓》是《诗经》弃妇诗中的代表之作,全诗叙事结构完整,情感真挚,尤值得称道的是女主人公形象的塑造十分生动饱满:她悲惨的婚姻遭遇让人心生怜悯,但她性情中的刚烈果断更令人肃然起敬。读罢全文,我感觉女主人公仿佛就是一位新时代的女性,勇于追求,敢爱敢恨,拿得起亦放得下,她虽是“弃妇”,但绝非“怨妇”。对待爱情忠贞与洒脱并存的女子,实在可爱又可敬。
本诗是一首抒情意味浓厚的叙事诗,全诗共六章,以第一人称自叙“我”从恋爱到结婚最终被弃的过程。第一、二章以追忆的形式写当初“我”与氓私订终身的情形,此处既凸现了女主人公的独立自主,也凸现了她的纯真痴情。首章写氓借着布丝交换的机会来与“我”商量婚事,由于氓没有找到好的媒人,“我”只能私下与他约定秋天作为二人的婚期。在这里,女主人公违背了一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自由地选择与氓相恋,自主地决定婚嫁对象。这种婚恋选择的自主体现出女主人公叛逆勇敢的个性,也说明她不同于一般的被礼教束缚的女性,具有更多的自主意识与反抗精神。第二章先是描写“我”对氓的一往情深。堕入爱河的“我”,悲喜完全被氓所牵引,相隔时思念侵袭,翘首遥望,黯然神伤;相遇时欢天喜地,笑靥如花,心甜似蜜。寥寥数言,把一个多情少女为情乱为情伤为情狂的神态刻画得入目三分。诗歌紧接着写“我”占卜婚事的吉凶,然后放心地出嫁。迷信之言当然不能信服,而卜辞的结果与实际婚姻的结果构成反差,更加强了文章的悲剧色彩。
第三章作为叙事的插入段,基本是“我”的议论。“我”以一个过来人的身分向世间的痴情女子发出忠告:不要对男子过度的沉迷,男子陷入爱情,尚有抽身的余地;女子陷入了爱情,却会越陷越深,不能自拔。这是用伤与痛换得的教训,是发乎内心的控诉与呐喊,从中可体会到女主人公被无情抛弃后的悲痛与激愤。这里,女主人公从自身的惨烈经历出发,开始认识到她的遭遇在封建社会并非偶然,而具有普遍性。在男权社会里,女人只能是作为男人的附庸而存在,经济地位的不平等导致女子往往将所嫁的男人作为终生依靠,男人可以随意始乱终弃,女人在生活的艰辛中磨损了美貌后,便惟有默默承受被抛弃的命运。女主人公对于男女的婚姻爱情态度的差异的思考,对于女性命运的关注,从一个侧面也体现出她作为女性的自我意识的萌发。
第四、五章着重写“我”与氓结合后的情形,中间夹杂着议论抒情。“我”婚后一直过着贫苦的生活,为了操持家务,“我”不顾花容易凋,日复一日地早起晚睡,辛勤劳作。然而时日久了,氓性情中轻浮不专乃至凶残暴躁的一面开始显现。“我”严守妇道,没有过错,倒是氓违背了当初立下的誓言,贪新厌旧。“我”最终被氓遣回娘家,回到家中,却又被兄弟耻笑,在最孤独无助的时刻,“我”也只能躲藏起来,独自承受所有苦楚。女主人公的追忆带着怨愤,却没有表现出企图挽回感情的意思,因为她认为自己已经尽了作为妻子应有的责任与义务,错不在己,而在氓的用情不一。她既然认为自己清白无辜,便也没有幽怨乞怜的道理。女主人公自尊自爱的性格在此处得到了展现。回到家后,她没有得到亲人的谅解,这对一个弱女子来说可谓雪上加霜,古代就有许多女子因无法承受他人的冷嘲热讽而自寻短见。然而女主人公在四面楚歌孤立无援的境遇下,仍能坚强面对,并用理智冷静的态度重新审视这段感情,这即便在现代社会也实属难得。她的怒而不怨,柔中见刚,感性中透出的理性精神,无一不将女主人公与哀怨悲戚的弃妇区别开来,而展露出她个人形象的独特魅力。
诗歌的最后一段写“我”回忆起青年时代与氓两情相悦山盟海誓的情形,氓婚前婚后的情感反差构成强烈的对比,更令“我”激愤难平。曾经的誓言已随风飘散,“我”也没有留恋的必要,还不如从此将负心薄情之人淡忘,重新开始新的生活。“反是不思,亦以焉哉”二句的语气十分坚定决绝,集中体现了女主人公的清醒与超脱。当她看清这段感情的实质之后,便毫不犹豫地将其舍弃。她的坚决使得她的位置一下从被动地被抛弃转为主动地与过去决裂。她的选择与当初为了所爱贸然出嫁遥相呼应,再次展示了她的自主自立,敢做敢当的个性。至此,女主人公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的塑造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卫风•氓》作为被经久传诵的诗篇,其最大的艺术魅力就在于成功塑造了两个人物形象。第一、二章主要是通过描写人物活动与刻画人物神态来表现女主人公天真纯情、富有反叛精神的性格。后四章多为叙事抒情议论并杂,这种叙述的灵活性使得女主人公的微妙曲折的内心情感得以完整而真实地呈现,这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起到关键而有效的作用。另外,诗歌中虽对氓的正面描写着墨不多,但他的急躁暴躁,看似忠厚实则轻浮的丑陋嘴脸也在叙述中逐渐浮现在读者眼前。
《卫风•氓》是中国诗歌史上最古老的弃妇诗。它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写出了在受到父权制婚姻制度的压迫后,女子所表现出来的对自主自立自尊意识的坚持以及理性精神的苏醒,这也正是本诗具有深厚思想内涵的缘由所在。
《氓》是一首叙事诗。叙事诗有故事情节,在叙事中有抒情、议论。作者用第一人称“我”来叙事,采用回忆追述和对比手法。
第一、二章追述恋爱生活。女主人公“送子涉淇”,又劝氓“无怒”;“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是一个热情、温柔的姑娘。
第三、四、五章追述婚后生活。第三章,以兴起,总述自己得出的生活经验:“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第四章,以兴起,概说“三岁食贫”,“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第六章表示“躬自悼矣”后的感受和决心:“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作者顺着“恋爱——婚变——决绝”的情节线索叙事。作者通过写女主人公被遗弃的遭遇,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妇女形象,表现了古代妇女追求自主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查看全文:http://wwwthn21com/wen/chang/9958_2html
全诗六章,第一章,追叙自己由初恋而定的婚;第二章,叙述自己陷入情网,冲破了媒妁之言的桎梏而与氓结婚;第三章,她对一群年青貌美的天真少女,现身说法地规劝她们不要沉醉于爱情,并指出男女不平等的现象;第四章,对氓的负心表示怨恨,她指出,这不是女人的差错,而是氓的反复无常;第五章,接着追叙,叙述她婚后的操劳、被虐和兄弟的讥笑而自伤不幸;第六章,叙述幼年彼此的友爱和今日的乖离,斥责氓的虚伪和欺骗,坚决表示和氓在感情上一刀两断。此诗通过弃妇的自述,表达了她悔恨的心情与决绝的态度,深刻地反映了古代社会妇女在恋爱婚姻问题上倍受压迫和摧残的情况。《诗经》是汉族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成为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诗经·氓全文及赏析
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氓注释
(1)氓:民。蚩蚩(chi):笑嘻嘻的样子。(2)布:古时的货币,即布币。贸:交换。(3)匪:非。(4)即我:到我这里来。谋:商议,这里指商谈婚事。(5)涉:渡过。淇:河名。(6)顿丘:地名。(7)衍 (qian):过,拖延。(8)将:请。(9)乘:登上。诡垣(guiyuan):毁坏了的墙。(10)复关:地名,诗中男子居住的地方。(11)体:卦体,咎言: 不吉利的话。(12)贿:财物,这里指嫁妆。(13)沃各:润泽的样子。 (14)耽:沉迷,迷恋。(15)说:同“脱”,摆脱。(16)徂(cu):去,往。 (17)渐(jian):沾湿,浸湿。帷裳:车饰的帷幔。(18)爽:差错,过失。 (19)贰:差错。(20)罔极:无常,不可恻。(21)遂:安定无忧。 (22)硒(xi):大笑的样子。(23)隅:即“湿”,河名,指漯河。泮(pan):岸。 (24)总角:古时儿童的发式,借指童年。宴:逸乐。(25)晏晏:和好柔 顺的样子。 (26)旦旦:诚恳的样子。
氓译文
小伙走来笑嘻嘻, 拿着布币来换丝。 不是为了来买丝, 借机找我谈婚事。
谈完送你过淇水, 一直送你到顿丘。 不是我要延婚期, 是你没找好媒人。
请你不要生我气, 定下秋天为婚期。 登上残破的墙垣, 心中念你望复关。
遥望不见复关影, 低头伤心泪满面。 望见复关心中喜, 喜笑颜开话不断。
你又占卜又问卦, 卦象吉利没恶言。 把你大车赶过来, 我带嫁妆随你迁。
桑树叶儿未落时, 枝叶繁茂色泽润。 小斑鸠啊小斑鸠, 不要贪嘴吃桑椹。
好姑娘啊好姑娘, 不要痴情迷男人。 男人沉迷于爱情, 想离开时可脱身。
女子沉迷于爱情, 想要脱身不可能。 待到桑叶飘落时, 颜色枯黄落满地。
从我嫁进你家门, 三年吃苦又受累。 淇水浩荡滔滔流, 打湿我的车帷幔。
我作妻子没过错, 你作丈夫差错多。 男人心理不可测, 三心二意没品德。
当你妻子整三年, 终日忙碌活全干。 起早贪黑操家务, 没有哪天有空闲。
生活安定无忧愁, 你却粗暴又专横。 亲兄亲弟不知情, 总是拿我作笑柄。
静心思前又想后。 独自悲愁心哀伤。 当初相约同到老, 到老尽是愁和怨。
淇水虽宽有河岸, 漯河再阔也有边。 从小一块同游乐, 有说有笑心喜欢。
忠诚盟誓都明白, 哪知从此已改变。 过去时光不留恋, 一刀两断不再谈!
氓赏析
这是《诗经》中著名的长篇叙事诗,讲述了一位女子从青梅竹马、求婚恋爱、两心相许、结婚度日,到男子变心、一刀两断的全过程,把弃妇的悲愤一泻无余地抒写了出来。
从中使我们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夫妻关系如何才能持久在传统社会中,这个问题使无法讨论的,因为道德准则规定了妻子是附属于丈夫的,要“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另一方面,对丈夫却少有约束,实际上就是我们前面说过的,对作丈夫的网开一面,可以可以三妻四妾,而不必将情感专注于一个女人。
如今传统的观念和道德准则已随时代发生了改变,在一夫一妻制的社会中,维持夫妻之间的关系的问题并未解决,并且由于观念的巨大变化,甚至还更加突出。
仅靠美貌来维持夫妻关系,显然是幼稚的。花无百日红。美丽的花朵,也有凋谢的时候。再漂亮的脸蛋儿,也会有徐娘半老人老珠黄之时。更要紧的是,当两个人朝朝夕夕同在一个屋檐下相处时,漂亮的脸蛋儿无法弥补彼此间的各种摩擦和矛盾。性格是否相合,生活习惯是否能彼此容纳,观念是否一致等等比脸 蛋更加重要。它们的融合补充有助于关系长久健康地持续发展。
以为感情不会变化,或者以为感情可以代替一切,同样也是天真的。初恋时的激情不可能始终保持高热度,随着结婚、生子、度日,热度会逐渐降低,甚至可能接近冷漠状态。如果对情感的期望值太高,那么情感热度降温带来的失望就会越大,挫折就会越深。这么说来,夫妻长期相处就没有情感了吗肯定不是。情感的确是使夫妻关系和谐的'重要粘合剂,但它不是空中楼阁,而有现实的基础。外表的吸引力,性格的投合,情趣的一致,性生活的和谐等等,是不断为情感提供活力的源泉。另一方面,这些因素中的变化,也会对情感产生微妙的影响。如何意识到各种变化,并努力使它们朝自己所希望的方向发展,需要付出很大的精力。倘若对此麻木不仁,直到某一天突然发现事情发生了转折,情感出现剧变,再来呼天叫地,就迟了。西方格言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同样,夫妻间的情感,以及情感的变化,也不是一天出现的,必须像培育花朵一样地经常松上、浇水、施肥、剪枝、除虫、防冻,才可能使之茁壮成长。
世上没有不变的情感,只有在变化中不断更新和不断充实的情感。世上没有架在空中的爱情,只有在实实在在、平平淡淡的度日中生长起来的爱情。
涉及夫妻关系的因素实在大多了。仔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公牵一葛动半山似地产生连锁反应。这不单单是变不变心的问题,也不单单是所谓女人独立的问题(男人同样也有独立的问题)。从令天的立场来看,仅仅以某种固定不变的观念来评判无限丰富、无限复杂的夫妻关系,简单地指责这不对那不道德,已经大大地落伍与僵化了。
《诗经·小雅·采薇》原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诗经·小雅·采薇》译文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新芽已长大。说回家呀道回家,眼看一年又完啦。有家等于没有家,为跟玁狁去厮杀。没有空闲来坐下,为跟玁狁来厮杀。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柔嫩初发芽。说回家呀道回家,心里忧闷多牵挂。满腔愁绪火辣辣,又饥又渴真苦煞。防地调动难定下,书信托谁捎回家!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已老发杈枒。说回家呀道回家,转眼十月又到啦。王室差事没个罢,想要休息没闲暇。满怀忧愁太痛苦,生怕从此不回家。
什么花儿开得盛?棠棣花开密层层。什么车儿高又大高大战车将军乘。驾起兵车要出战,四匹壮马齐奔腾。边地怎敢图安居?一月要争几回胜!
驾起四匹大公马,马儿雄骏高又大。将军威武倚车立,兵士掩护也靠它。四匹马儿多齐整,鱼皮箭袋雕弓挂。哪有一天不戒备,军情紧急不卸甲!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满心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
《诗经·小雅·采薇》鉴赏
这首诗描述了这样的一个情景:寒冬,阴雨霏霏,雪花纷纷,一位解甲退役的征夫在返乡途中踽踽独行。道路崎岖,又饥又渴;但边关渐远,乡关渐近。此刻,他遥望家乡,抚今追昔,不禁思绪纷繁,百感交集。艰苦的军旅生活,激烈的战斗场面,无数次的登高望归情景,一幕幕在眼前重现。此诗就是三千年前这样的一位久戍之卒,在归途中的追忆唱叹之作。其类归《小雅》,却颇似《国风》。
笼罩全篇的情感主调是悲伤的家园之思。或许是突然大作的霏霏雪花惊醒了戍卒,他从追忆中回到现实,随之陷入更深的悲伤之中。追昔抚今,痛定思痛,不能不令“我心伤悲”。“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是写景记事,更是抒情伤怀。个体生命在时间中存在,而在“今”与“昔”、“来”与“往”、“雨雪霏霏”与“杨柳依依”的情境变化中,戍卒深切体验到了生活的虚耗、生命的流逝及战争对生活价值的否定。绝世文情,千古常新。现代人读此四句仍不禁枨触于怀,黯然神伤,也主要是体会到了诗境深层的生命流逝感。“行道迟迟,载渴载饥”,加之归路漫漫,道途险阻,行囊匮乏,又饥又渴,这眼前的生活困境又加深了他的忧伤。“行道迟迟”,似乎还包含了戍卒对父母妻孥的担忧。一别经年,“靡使归聘”,生死存亡,两不可知,当此回归之际,必然会生发“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渡汉江》的忧惧心理。然而,上述种种忧伤在这雨雪霏霏的旷野中,无人知道更无人安慰;“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全诗在这孤独无助的悲叹中结束。综观全诗,《采薇》主导情致的典型意义,不是抒发遣戍役劝将士的战斗之情,而是将王朝与蛮族的战争冲突退隐为背景,将从属于国家军事行动的个人从战场上分离出来,通过归途的追述集中表现戍卒们久戍难归、忧心如焚的内心世界,从而表现周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反感。《采薇》,似可称为千古厌战诗之祖。
诗经爱情名句
1、月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诗经·国风·陈风》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诗经·郑风·子衿》
3、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诗经·郑风·风雨》
4、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邶风·击鼓》
5、静女其姝,俟我於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以为美,美人之贻。————《诗经·静女》
6、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诗经·小雅·白驹》
7、人之多言,亦可畏也。——《诗经·郑风·将仲子》
8、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9、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小雅·十月之交》
10、天步艰难,之子不犹。——《诗经·小雅·白华》
11、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诗经·邶风·柏舟》
12、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国风·王风·采葛》
13、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小雅·小旻》
14、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诗经·卫风·木瓜》
1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16、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
17、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诗经·陈风·月出》
18、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19、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诗经·周南·汉广》
20、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周南·桃夭》
21、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诗经·小雅·斯干》
2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子衿》
23、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诗经·召南·江有汜》
24、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诗经·小雅·鹤鸣》
25、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
26、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27、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28、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29、淇则有岸,隰则有泮。——《诗经·卫风·氓》
30、乐只君子,万寿无疆。——《诗经·小雅·南山有台》
3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3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33、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
34、如月之恒,如日之升。——《诗经·小雅·天保》
35、凯风自南,吹彼棘薪。——《诗经·邶风·凯风》
36、秩秩斯干,幽幽南山——《诗经·小雅·斯干》
37、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诗经·国风·陈风·月出》
38、未见君子,我心伤悲。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夷。——《诗经·召南·草虫》
39、河水清且涟猗。——《诗经·魏风·伐檀》
40、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诗经·国风·秦风·蒹葭》
4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
42、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经·国风·卫风·木瓜》
43、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经·小雅·鹿鸣》
44、关关雎鸠,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
45、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国风·邶风·击鼓》
46、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诗经·国风·魏风·硕鼠》
47、修我甲兵,与子偕行!——《诗经·秦风·无衣》
48、称彼兕觥,万寿无疆!——《诗经·豳风·七月》
49、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鄘风·相鼠》
50、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51、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52、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诗经·国风·郑风·风雨》
5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周南·关雎·序》
54、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55、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辖》
56、我思古人,实获我心!——《诗经·邶风·绿衣》
57、胡为乎泥中!——《诗经·邶风·式微》
58、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诗经·国风·邶风·柏舟》
59、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诗经·国风·王风·黍离》
60、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国风·周南·桃夭》
61、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诗经·鄘风·君子偕老》
62、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诗经·邶风·静女》
63、赳赳武夫,公侯腹心。——《诗经·周南·兔罝》
64、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国风·郑风·子衿》
65、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诗经·国风·王风·黍离》
66、天实为之,谓之何哉!——《诗经·邶风·北门》
67、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周南·关雎·序》
68、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鄘风·相鼠》
69、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国风·卫风·硕人》
70、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诗经·国风·郑风·风雨》
71、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诗经·卫风·硕人》
72、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小雅·鸿雁·斯干》
《诗经·氓》充满了对负心人的控诉、怨恨和责难,是诗经弃妇诗中的代表作。《氓》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叙事与抒情相结合,巧妙的将事件的过程和弃妇的情感融为一体,在女主人公悔恨地叙述自己恋爱、结婚和婚后被虐、被弃的遭遇中,表现出刚强自爱、果断坚决的性格。
首先,诗中多种艺术表现手法的运用,情景交融,使作品富有表现力。
1、现实主义的写作方法。《诗经》是我国最早的富于现实精神的诗歌,是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氓》诗是诗人现实生活典型情绪的再现,运用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叙述自己悲惨的遭遇,起了反映、批判当时社会现实的作用。诗中女主人公所叙述的是自己的切身经历、切身感受,都是真情实感。而这种经历,这种感受,这种情感在阶级社会中不是个别的、偶然的,而是带有普遍性、典型性的。诗人善于抓住女主人公“我”和氓的矛盾,而氓是男权的缩影,夫权的代表,他们从夫妻关系逐渐变为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男尊女卑、夫权制度的社会现实得以透露、展现。这一点不仅表现在此,在其后的叙述中,兄弟的取笑,讽刺也体现了这一点。本来那悲惨的遭遇就值得同情与帮助,可等待她的却是奚落、嘲讽。而这根由就是以男权为中心的夫权制度。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苦难女性的悲惨遭遇就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至此,残酷的封建礼法制度与妇女合法的美好的家庭生活愿望的矛盾突显出来,这也是当时很普遍的现象。总之,氓是一个自私自利、喜新厌旧的卑贱男子,女主人公则是一个热情勤劳、性格刚强的女子。文中采用对比的手法,将二人的态度变化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最大程度地运用了现实主义的手法,再现了社会现实,对男女不平等进行了强烈控诉,具有很高地欣赏价值。
2、对比的表现手法。如氓在婚前是“言笑晏晏,信誓旦旦”,而在婚后则是“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前后不同态度的映衬,描绘出氓虚伪、狡诈的本质。而“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不可说也”这句士与女两种人对待情感的两种不同态度,更将氓的负心、虚伪从个别上升到普遍的意义。短短几个字,既将女主人公的怨恨表露无遗,也揭露了封建社会妇女社会地位的低下,被男人玩弄后最终抛弃的男尊女卑的夫权制度的罪恶之深,思想主题在对比中得以升华。此外,还有不同人物之间思想性格的对比,女主人公的淳朴热情、勤劳善良与与氓的虚伪冷酷、喜新厌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就更能激起读者对氓的愤恨和对女主人公的同情。
3、比兴的艺术手法。诗中用自然现象来描写女主人公情感生活的变化,由起兴的诗句来引出表达感情生活的诗句,由叶子的鲜嫩到枯黄,来比喻感情生活由幸福到痛苦。“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是起兴,比喻年轻貌美的少女初婚的幸福。“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也是起兴,比喻弃妇面容憔悴与被抛弃的痛苦。而“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是对喻,喻下两句“于嗟女兮,无与士耽”。“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是反比,比喻氓的负心是无边无际不可捉摸的。这些,对于塑造形象,突出主题,加强诗的思想意义,都起了积极作用。字里行间处处饱含着女主人公的悔恨、哀怨之情。恨之切,因为负之深。氓的负心、虚假也流露其间。男女间不平等的婚姻给女性造成了巨大的创伤,更增添了这首弃妇诗的悲的氛围。
4、顶针修辞的运用。
如“及尔偕老,老使我怨”,“不思其反,反是不思”等,还有蝉联词在句中的,如“抱布贸丝,匪来贸丝”,“以望复关,不见复关”,它们的作用都是加强诗的音乐性,使诗歌富有节奏感,韵律,丰富了诗的艺术特色,加强了思想内容的表达。
5、叹辞、叠字的运用。当诗人抒发猛烈的情感或深沉的思想时,经常用一种呼声或感叹词来表达。如当她追叙婚前恋爱生活的时候,感情比较稳定,没有使用叹辞。而讥笑时,情感嘴强烈,连用两个“于嗟”三个“兮”个“也”,尤其是诉说她被丈夫虐待,被兄弟讥笑时,情感最强烈,连用六个“矣”字,以表达她受虐待,被抛弃的的痛苦、怨恨和面对兄弟的咥笑时所感到的孤独无援与孤独无助。最后一章,女主人公毅然决然地写出“亦已焉哉”!焉哉两个语气词的连用,反衬氓的负心,悲愤之情达到高潮,更好地表现了对氓的愤慨和决绝!此外,诗中用了不少“嗤嗤”、“涟涟”“汤汤”“晏晏”等叠字,不但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也表达了女主人公那“泣涕涟涟”的痴情、善良,更将氓那“嗤嗤”的假老实,“言笑晏晏”的假温情,“信誓旦旦”的假忠诚揭露无遗。
6、借代修辞的运用。诗是形象思维,不是抽象的说教,要用具体的事物,书写抽象的意境。《氓》中用氓住的地方“复关”代表氓,用总角代表幼年,用送行之远,乘彼垝垣望复关表痴情、多情,用“三岁”表多年,用“二三”表反复。这形象的语言,隽永、耐人寻味,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激发读者的想象,增强诗的可读性。
此外,这首诗的另一个亮点,就是塑造了一个成功的弃妇形象。
《氓》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首弃妇诗。诗中女主人公(即弃妇)自叙了从恋爱、结婚、受虐、被弃的全过程。感情悲愤,态度决绝。诗中的女主人公是一个对爱情、婚姻很痴情的女子,在氓“匪来贸丝,来即我谋”的追求下,“送子涉淇”,虽“子无良媒”,但却安慰他“将子无怒”并同意“秋以为期”。女主人公冲破了当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束缚,表现了她对爱情的自由追求,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虽然氓迎娶时未带什么聘礼,但她带上自己的嫁妆就踏上了迎娶的车子。这可看出她不嫌贫。她还安贫,婚后和氓共同过苦日子。她辛勤,“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为创建家业,创造幸福而天天早期晚睡,早出晚归操持家务,从无怨言。她坚贞,遭受丈夫虐待后,还是始终不渝地爱他(女也不爽)。她坚强,被弃后,冷静理智,仍能“静言思之”。她更决绝,看清了氓的丑恶行为后,对待痛心的悲剧结局的态度是“反是不思,亦以焉哉!”,坚决和氓决绝。至此,她已从一位纯洁多情的、善良美丽的**到吃苦耐劳忍辱无怨的妻子,再到坚强刚毅、果断决绝的弃妇。表现出一个女子勤劳、善良、坚强、果敢和反抗的精神。她的形象,让人喜欢与欣赏,敢爱敢恨、追求自由平等的爱情也值得赞扬。而且在那个妇女地位低下的时代,夫权思想浓厚的社会,她的反抗就更伟大,更具有典型意义。
《氓》诗中运用了多种艺术表现手法,使文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主题深刻。在此期间,又把一个勤劳善良、坚毅果敢和勇于追求自由平等爱情,富有反抗精神的弃妇形象刻画地活灵活现。
表达了她悔恨的心情与决绝的态度,深刻地反映了古代社会妇女在恋爱婚姻问题上倍受压迫和摧残的情况。
出自:《国风·卫风·氓》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一首弃妇自诉婚姻悲剧的长诗。
原文:
氓
先秦:佚名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译文:
农家的小伙笑嘻嘻的,抱着布匹来换织布的丝。你哪是来换丝?就是借机会找我商量婚姻事。我徒步送你渡过淇水,到顿丘才和你告别。
并不是我在拖延日期,而是你没有好的媒人。请你不要生气,等到秋天来了再订婚期。登上残破的墙垣,翘首远远地望着你住的地方。望不见你,哭得我泪水涟涟。
见到你来了,我又说又笑的,心里好喜欢。求你算一卦,万望没有凶言。快把你的车子赶来,把我的嫁妆往你家里搬。
桑叶没枯落,嫩绿又鲜活。斑鸠啊斑鸠,别把桑葚啄!年青的姑娘要自重,和男子相爱要警觉。男子沉溺恋情中,还好理解和解脱。女子沉溺恋情中,只有自己吞苦果。
桑叶变黄而零落了,我的容颜也衰老了。自从嫁到你家里,多年过着贫困的生活。淇水奔腾波连波,也没有我的泪水一多。
思来想去我并没有差错,而是你无情无意抛弃了我!男人的心思真没准,当初你说的是一心一意,可现在你却是说了不算,算了不说!
你我夫妻已三年,所有家务都由我一个人承担。五更起三更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对你言听计从,你却暴虐地对待我!哥哥弟弟不但不体谅我,反而还嘲笑我。
细想起来,只能一个人独自悲伤沉默。当初发誓要白头偕老,这样的想法真是徒然!淇河虽宽也有岸,沼泽虽阔也有边。
少年时代我俩多快乐,两小无猜天真烂漫。海誓山盟言犹在耳,如今你忘在脑后边。你既然是个负心汉,从此分手咱俩不相干。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卫风·氓》是春秋时期的一首民歌。春秋时期生产力还相当落后,妇女在家庭中经济上不独立,人格上形成对男子的附属关系。
男子一旦变心,就可以无所顾及的将她抛弃。当时作为封建生产关系和等级制度的观念形态也逐步形成。
妇女的恋爱和婚姻常常受到礼教的束缚、父母的干涉和习俗的责难,进一步形成了对妇女的精神桎梏。《卫风·氓》这首诗正是反映了一个痴情女子负心汉的故事。
赏析:
诗之五章用赋的手法叙述被弃前后的处境,前六句承上章“自我徂尔,三岁食贫”,补叙多年为妇的苦楚,她起早睡晚,辛勤劳作,一旦日子好过一些,丈夫便变得暴戾残酷。
这个“暴”字可使人想像到丈夫的狰狞面目,以及女主人公被虐待的情景。后四句写她回到娘家以后受到兄弟们的冷笑。
《诗集传》释此段云:“盖*奔从人,不为兄弟所齿,故其见弃而归,亦不为兄弟所恤,理固有必然者,亦何所归咎哉,但自痛悼而已。”
说女主人公“*奔”,固不足取;但其他的话可以帮助读者理解她当时所受到的精神压力和由此而产生的内心矛盾。
第六章赋兼比兴,在抒情中叙事,当初他们相恋时,有说有笑;男子则“信誓旦旦”,表示白头偕老。可是他还未老时就产生怨恨,而且无法挽回。
这里用了两个比喻:浩浩汤汤的淇水,总有堤岸;广阔连绵的沼泽,也有边际。言外之意是:我的痛苦为什么竟没有到头的时候?《诗集传》指出“此则兴也”,其实它是比中有兴。
诗人运用这两个比喻,强烈地抒发了一腔怨愤,诉说了弃妇无边无际的痛苦。为了摆脱这些痛苦,她下决心与那男子割断感情上的联系:“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从此后不再希望他回心转意,算了,算了。然而她果真能做到吗?方玉润认为:“虽然口纵言已,心岂能忘?”
(《诗经原始》)是的,从这女子一贯钟情的性格来看,她对男子不可能在感情上一刀两断,这就是今天常说的悲剧性格。
作品还描写了一个负心男子的形象。他以假象骗得了女子的爱情,目的达到之后,又轻易地背弃女子的爱情。他“二三其德”,反复无常,自食其言。
这样的男子在旧社会是屡见不鲜,不足为奇的。即使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这样的男子(或女子)也并不少见。
因此,作品塑造的这两个人物形象,对今天的读者依然有着鲜明的现实意义。作品在语言方面也颇具特色。作品通过对人物的动作行为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性格。
如第一章,“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这就是写“氓”的行为表现,从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人物的形态——蚩蚩之状。
而且也理会了他的内心——他是来打女子的主意的。再如第二章“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写的都是女子盼望男子到来时的行为表现。
这些描写生动地刻划出女主人公对她所爱的男子的深挚情谊,刻划出主人公女子那纯洁善良的心地,真挚诚笃的爱情。又如第五章“三岁为妇,一靡一室劳矣。
夙兴夜寐,一靡一有朝矣”,这四句诗真切地表现了女主人公不仅能勤俭持家,而且还经受得住贫困生活的考验,承担得起家庭主妇的全部责任,即使含辛茹苦,仍然忠贞于爱情的高贵品格。
作品巧妙地用女主人公的自述,刻划了女主人公鲜明的性格,她心地纯洁,品质善良;她勤劳俭朴,忠贞于爱情,但她却错误地爱上了一个“二三其德”的男人。
她初时忍受,希望他能回心转意;不想他对自己竟然粗一暴起来。她痛苦,她悔恨,但是她没有苦苦哀求,乞人怜悯,当她觉察到事态已经无可挽回的时候。
她立刻下定决心,“反是不思,亦已焉哉!”显示出她绝不甘心忍受欺凌,绝不乞求爱怜的坚强的个性和独立的人格。
《氓》表达了古代妇女对变心男子的虚伪与欺骗的斥责,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往恋情的追忆以及今日沉痛的悔恨与决绝的心情。
《氓》的原文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氓》的赏析
《氓》出自《诗经》的《国风·卫风》,诗中女性从对恋爱生活的甜蜜追忆开始,讲述了被丈夫抛弃,被兄弟们嘲笑的悲惨婚姻生活,真切地表现了古代女性在婚恋上被压迫的悲惨命运。在表现手法上,《氓》用了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作品富于现实性,展现了封建礼教生活与夫权制度的社会现实对女性的压迫。除此之外,《氓》在塑造人物中也具有鲜明的特色,不仅凸显了负心男子薄情寡信的形象,也表现出女性又多情到绝望的感情路线以及刚毅的精神特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