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一首精致的哲理诗,它表现了诗人从刹那的感觉中提升起的哲理与智慧,暗含着人事的复杂关系。
诗的上节撷取的是一幅白日游人观景的画面。它虽然写的是“看风景”,但笔墨并没有挥洒在对风景的描绘上,而把画面的重心落在了看风景的桥上人和楼上人的身上,更确切地说,是落在了这两个看风景人在观景时相互之间所发生的那种极有情趣的戏剧性关系上。
诗人在下节诗里以别开生面的浪漫之笔对上片的戏剧性关系作了一个充溢奇幻色彩、荡漾温馨情调的美妙回答。当“明月”装饰你的窗子,“你”赏心悦目时,“你”也许成为他人梦中的活动者,给别人带来愉悦。
这首诗虽然只有四句,但它却写出了世间人事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万事万物的区别、分割都是相对的、暂时的,而联系却是内在的、永恒的,这种联系性的灵魂是人。
扩展资料:
《断章》一诗中英文对照:
《断章》(《Fragment》)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When you watch the scenery from the bridge,)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The sightseer watches you from the balcony)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The bright moon adorns your window,)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While you adorn another’s dream)
(杨宪益、戴乃迭译)
卞(bian)之琳(1910128-2000122),1910年生于江苏海门汤家镇,祖籍江苏溧水,曾用笔名季陵,诗人、文学评论家、翻译家。1929年就读于北京大学英文系,1930年开始写诗。1936年与李广田、何其芳一起出版诗合集《汉园集》,被誉为“汉园三诗人”。抗战期间在各地任教,曾是徐志摩的学生。
卞之琳为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做了很大贡献。主要诗集还有《三秋集》、《鱼目集》、《十年诗草》等。他早年诗作大多表现对现实的不满和找不到出路的苦闷,情感抑郁。其诗想象微妙,笔墨省简,较晦涩难储,抗战爆发后,诗风变得开阔、明朗。被公认为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的代表诗人。
参考资料:
小文:林徽因是否曾经爱过徐志摩?两人的心灵在伦敦和剑桥大学国王学院上空碰撞过怎样的火花?徐志摩生前逝后,林徽因对他到底怀有着多么微妙的情愫?
这些问题世说纷纭,直至今日仍然各有观点。其实,只要我们真正研读林徽因的诗,像本文作者这样仔细地体悟,不难发现隐藏在种种“他说”之中的真相。
任何一份深藏在内心的深刻而隽永的感情,哪怕当事人本人不愿承认,但是在诗歌之中 —— 那是来自心灵的呼唤,都会勃勃而发,无法掩盖。
《秋天,这秋天》发表于1933年11月19日,我们可以从林徽因寄给沈从文先生的信中的知道,这首诗是为了纪念逝世2周年的徐志摩而创作的。信上说:”初二回来便忙乱成一堆,莫名其所以然,文章写不好,发脾气时还要讴出韵文。11月的日子我最消化不了,听听风知道枫叶有凋零不堪只想哭,昨儿哭出的几行,勉强叫它诗,日后呈正。”
《秋天,这秋天》一诗最值得注意的是,林徽因把“秋天”拟人化(personify),让“秋天”变成了“他”。林徽因在这首诗中的“你”却是专指诗人徐志摩,而诗中的“我”就是诗人自己。先明白这一要点就能明白全诗要义,也能明白为什么“秋天”的“他”与“徐志摩”的“你”,到了1947年《给秋天》一诗“他”和“你”合二为一,“秋天”就与“徐志摩”完全等同!
“秋天”、“徐志摩”和“我”这个三角形是他们悲伤的故事,这个悲伤的故事开始于1920年11月19日伦敦的深秋,而终结于1931年11月19日济南开山的另一个深秋!
01徐志摩像,这张罕见的徐志摩照片,是第一次发表
《秋天,这秋天》
这是秋天,秋天,
风还该是温软;
太阳仍笑着那微笑,
闪着金银,夸耀
他实在无多了的
最奢侈的早晚!
这里那里,在这秋天,
斑彩错置到各处
山野,和枝叶中间,
象醉了的蝴蝶,或是
珊瑚珠翠,华贵的失散,
缤纷降落到地面上。
这时候心得象歌曲,
由山泉的水光里闪动,
浮出珠沫,溅开
山石的喉嗓唱。
这时候满腔的热情
全是你的,秋天懂得,
秋天懂得那狂放,——
秋天爱的是那不经意
不经意的凌乱!
但是秋天,这秋天,
他撑着梦一般的喜筵,
不为的是你的欢欣:
他撒开手,一掬璎珞,
一把落花似的幻变,
还为的是那不定的
悲哀,归根儿蒂结住
在这人生的中心!
一阵萧萧的风,起自
昨夜西窗的外沿,
摇着梧桐树哭。——
起始你怀疑着:
荷叶还没有残败;
小划子停在水流中间;
夏夜的细语,夹着虫鸣,
还信得过仍然偎着
耳朵旁温甜;
但是梧桐叶带来桂花香,
已打到灯盏的光前。
一切都两样了,他闪一闪说,
只要一夜的风,一夜的幻变。
冷雾迷住我的两眼,
在这样的深秋里,
你又同谁争?现实的背面
是不是现实,荒诞的,
果属不可信的虚妄?
疑问抵不住简单的残酷,
再别要悯惜流血的哀惶,
趁一次里,要认清
造物更是摧毁的工匠。
信仰只一细炷香,
那点子亮再经不起西风
沙沙的隔着梧桐树吹!
如果你忘不掉,忘不掉
那同听过的鸟啼;
同看过的花好,信仰
该在过往的中间安睡。……
秋天的骄傲是果实,
不是萌芽,——生命不容你
不献出你积累的馨芳;
交出受过光热的每一层颜色;
点点沥尽你最难堪的酸怆。
这时候,
切不用哭泣;或是呼唤;
更用不着闭上眼祈祷;
(向着将来的将来空等盼);
只要低低的,在静里,低下去
已困倦的头来承受,——承受
这叶落了的秋天
听风扯紧了弦索自歌挽:
这秋,这夜,这惨的变换!
●
●
《秋天,这秋天》全诗分成一短一长的两节(stanza)去展开。诗的第一节是短的一节,记述徐志摩在1920年11月19日这个美丽的深秋在伦敦与林徽因邂逅,由相识、相恋变成了不能自已地、狂放地将满腔的热情透过诗歌唱出来,
“这时候心得像歌曲,由山泉的水光里闪动,浮出珠沫,溅开/山石的喉嗓唱。”
这一点,我们可以对照徐志摩本人的话获得证明,他在散文《自剖》里说:“原先我在人前自觉竟是一注的流泉,在在有飞沫,在在有闪光。”而徐志摩在《猛虎集序》中说:“我们都是受支配的善良的生灵,哪件事我们作得了主?整十年前我吹着了一阵奇异的风,也许照着了什么奇异的月色,从此起我的思想就倾向于分行的抒写。”
究竟吹的是什么样的风?照的是什么样的月色?秋风吗?黄月吗?林徽因在1936年秋天写的《山中》一诗上说:
“当时黄月下共坐天真的青年人情话,相信/那三两句长短,星子般仍挂秋风里不变。”
我们要问:为什么这奇异的风一吹、奇异的月色一照之后,会让一个原先父亲希望他日后进入金融界、自己却想成为中国的Hamilton的二十四岁青年人,一下子竟变成了一个分行抒写自己思想和感情的诗人?为什么?
北宋大词人欧阳永叔在他的《玉楼春》一词中说:“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确然无疑地,假如欧阳修不是因为深深地爱着对方,那么,离愁别恨也只不过就是人生的无可奈何的一种日常现象罢了。正因为深爱着对方,当前的离别便造成了内心无法祛除的悲痛,这又跟风月有什么关系?欧阳修生命里永恒的悲痛既然跟风月毫不相干,那么,徐志摩会成为诗人、甚至后来林徽因也成为诗人,难道跟秋风、黄月就有关系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他们之所以成为诗人,不正是因为当初1921年他们在剑桥时深陷情网与在拜伦潭前指水为誓吗?《山中》一诗里的那像“星子般仍挂在秋风里不变”的“那三两句长短”的话不就是明证吗?
我们要问,“那三两句长短”的话是什么?除了是“我爱你,爱你。 – I love you, love you”(他们常常用英文交谈!)之外,还可能是什么?林徽因在1933年岁末所写的《忆》一诗早已透露了这一点,她说:
“是你在笑,仰脸望/多少勇敢话那天,你我全说了, 像张风筝/向蓝穹,凭一线力量。”
可见那些“勇敢话”不是一个人在独白,而是两情相悦的年青人的情话!他们的初恋,首先让徐志摩变成了另一个人,他把他的“满腔的热情”,全化为“分行”的诗句,狂放而缤纷。林徽因在《秋天,这秋天》里却说:
“秋天懂得,秋天懂得那狂放, 秋天爱的是那不经意,不经意的凌乱!”
那不是她自己懂得,她自己爱吗?当你十六、七岁时,一直不停地收到你所爱的人写给你的“半成熟的未成熟的意念”化出的诗行,你会有什么反应?你当然理解他奔放的感情、当然爱听、爱读,哪怕它们是多么不成熟的、不经意凌乱的诗作!那么不就是林徽因本人懂得和爱吗?又干秋天底事?
林徽因在1936年2月26日写给沈从文先生的信上说:
“我方才所说到极端的愉快,灵质的、透明的、美丽的快乐,不知道你有否同一样感觉。我的确有过,我不忘却我的幸福。我认为最愉快的事都是一闪亮的,在一段较短的时间内迸出神奇的,如同两个人透澈的了解:一句话打到你心里,使得你理智感情全觉得一万万分满足;如同相爱:在一个时候里,你同你自身以外另一个人互相以彼此存在为极端的幸福;如同恋爱,在那时那刻,眼所见,耳所闻,心所触,无所不是美丽,情感如诗歌自然的流动,如花香那样不知其所以。这些种种,便都是一生中不可多得的瑰宝。世界上没有多少人有那机会,且没有多少人有那种天赋的敏感和柔情来尝味那经验,所以就有那种机会也无用。”
人与人的相遇、相识以至相恋,终极发展至这种灵质的无间相契,以至于达到了一种诗化生活一类的理想境界,试想想,这还存在着你我之区分?不止你与我相即相入,甚至连秋天也融化进了那无人我的纯情世界之中!这样一来,在1921年,本来是林徽因自己懂得、自己爱,而说成秋天懂得、秋天爱,岂不就成了不证自明的道理?
躬尝了自由恋爱的初恋甜美,亲灸了剑桥人文的启蒙熏陶,体验了英国浪漫派诗歌的热情奔放,于是,徐志摩便脱胎换骨似地变成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人。他树立起了一种对诗化生活的理想之追求,他迷恋于对纯粹美感的终极向往,并且他为他的生命确立了一个“单纯信仰”,这个单纯信仰就是英国浪漫派开山祖华兹华斯在《远游》一诗所说的:“We live by Admiration, Hope and Love”(“我们靠着活命的是:敬仰、希望和爱情。”)而林徽因在《激昂》表白得更为明确,诗上说:“献出我最热的一滴眼泪,我的信仰,至诚,和爱的力量,永远膜拜,膜拜在你美的面前!”
对徐志摩所说的“单纯信仰”有了一个扼要的了解之后,我们便能明白,林徽因的《秋天,这秋天》一诗的第二长节,主要在阐述徐志摩在现实生活与感情生活跟他的“单纯信仰”所产生的巨大落差。初恋是甜蜜的,然而隐藏在这甜蜜的背后却是痛苦和悲哀!1921年年底林徽因由英国返国之后的感情上的转变,导致人还在剑桥学习的徐志摩于1921年至1922年这一整年,既活在愉快欢欣中,也同时真切地感受到人生的痛苦与悲哀。他后来在他的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一文中追述说:
“我这一辈子就只那一春,说也真可怜,算是不曾虚度。就只那一春,我的生活是自然的,是真愉快的!(虽则碰巧那也是我最感受人生痛苦的时期)。”
这种痛苦与悲哀到了1923年徐志摩的日记《西湖记》里更为明确,而到了1924年林徽因选择了与梁思成一起赴美升学便等于为他们那一段初恋爱情故事画上了句号,辗转发展到1928年林徽因与梁思成在加拿大结婚,徐志摩的感情世界便完全崩溃,1928年徐志摩的《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中的“我是在梦中,在梦的悲哀里心碎!”正是这种痛苦与悲哀的真实写照!
但是秋天,这秋天,
他撑着梦一般的喜筵,
不为的是你的欢欣:
他撒开手,一掬璎珞,
一把落花似的幻变。
然而林徽因在本诗里却说,“秋天”他撑着梦也似的喜筵,并不单为徐志摩的“欢欣”,“秋天”他还把双手一撒开,便魔术似的让满掬着珠玉串成的项链 --璎珞,像花雨般展现出那不能用理性去捕捉的幻变,这缤纷的背后,便是通向痛苦悲哀,并且也指向“夜”与“死亡”,徐志摩在他的最后一首长诗《爱的灵感》上说:“
有时候/我自己也觉得真奇怪,心窝里的牢结是谁给/打上的?为什么打不开?那一天我初次望到你,你闪亮得如同一颗星,”
《爱的灵感》一诗上又说:
“那天爱的结打上我的/心头,我就望见死,那个/美丽的永恒的世界。”
所以,林徽因说:“还为的是那不定的悲哀,归根儿蒂结住,在这人生的中心!”这难道不是造物之神奇?谁让徐志摩的心窝打上牢牢的结?这个结为什么再也无法打开?
一阵萧萧的风,起自
昨夜西窗的外沿,
摇着梧桐树哭。
正由于这悲哀在1921年早已种下,1931年深秋,起自西窗外沿的一阵秋风,已在昨夜吹起,萧萧拂向梧桐树发出阵阵凄然的哭泣声,可是,当事的两个人,竟没有一个警觉!
徐志摩的灰心失望的根源事实上是来自林徽因的感情转变,一直到了1928年12月在北平重逢林徽因而有所改变,1930年秋,徐志摩把当时在东北感染肺结核病的林徽因接回北平养病后,他又重新点燃起当年在康桥时对林徽因的爱情的火炬(他的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动源之一!)。
然而,林徽因当时刚生下长女,生活感情都处在人生高度的顺境中,她是不可能再接受徐志摩感情的,只是在诗歌中跟徐志摩惟仿惟佛、高来高去地“神交”而已。1932年农历年年初一,林徽因给胡适之先生的信信末便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信上说:“这几天思念他得很,但是他如果活着,恐怕我待他仍不能改的。事实上太不可能。也许那就是我不够爱他的缘故,也就是我爱我现在的家在一切之上的确证。志摩也承认过这话。”
然而徐志摩并不死心,他认为能回到1921年那时的纯情,《秋天,这秋天》一诗从“起始你怀疑着”一直到“造物更是摧毁的工匠”便是讲述徐志摩本人的“认为”仍有可为,他期待的是“只要一夜的风,一夜的幻变”,那么,历史将会改写!
但是,在林徽因这方面来说却是:“冷雾迷住我的两眼”,她不会也不能再往前多闯一步,那么,“在这样深秋里,你又同谁争?”1931年11月19日清晨,那“摧毁的工匠”的更高存有 –“造物”,便宣告了“残酷的现实”,没有任何的疑问,这就是荒诞的现实,这就是人生不可信的虚幻!是谁导致了这“流血的哀惶”?为什么她的双眼会被冷雾迷住?
信仰只一细炷香,
那点子亮再经不起西风
沙沙的隔着梧桐树吹!
得不到林徽因感情上的充分肯认,徐志摩那像“一细炷香”那般“点子亮”的单纯“信仰”又如何经得起“西风沙沙的隔着梧桐树吹”?导致徐志摩很快地结束了他那短短三十五岁的人生的,岂不正是他不能忘情于1921年在康桥的初恋?
在如诗如画的康桥,“那同听过的鸟啼,同看过的花好,”是不是正因为徐志摩“忘不掉”,才种下了1931年深秋的济南开山山上机毁人亡的悲伤?为什么生命中美好的事物总是那么的短暂?为什么相识、相恋、心灵又如此相契,竟又会交臂而失之?难道这竟只是造物之弄人?
林徽因写这首诗时,徐志摩已去世整整两年,究竟是徐志摩忘不掉“那同听过的鸟啼”和“同看过的花好”还是另有其人?明确无疑地,林徽因本人也一样不能忘记,才会发而为诗!假如他们从没发生过什么初恋的爱情故事,那么,那同听过的鸟啼、同看过的花好,也只不过整整相隔十二年前的一桩往事罢了(1921年!)又何以会忘不掉?生命的悲哀不正是活着在一种内疚、自责、后悔与绝望之中?
秋天的骄傲是收获春来所开的花所结成的果实,受到生命的煎熬的徐志摩,他除了点燃自己去照亮别人之外,他还能做什么?自由恋爱的初恋爱情甜美与悲伤,是一种对生命本身的巨大震撼,这全在指顾之间化在他缤纷的诗行中。然而,曾经有一段时间,就像泉水枯涸了似的,他要写出八行十二行的诗句竟是无比的艰难!这就是徐志摩在《猛虎集序》上说的
“世界上再没有比写诗更惨的事;不但惨,而且寒怆。”
林徽因在《秋天,这秋天》一诗里说的:
“秋天的骄傲是果实,不是萌芽,—— 生命不容你,不献出你积累的馨芳;交出受过光热的每一层颜色;点点沥尽你最难堪的酸怆。”
依照林徽因这里对徐志摩的诗人生命的描述,在主观方面言,徐志摩除了“生命受了一种伟大力量的震撼”,需要通过诗的语言表达出来之外,客观方面言,徐志摩对于五四新文学运动的文学创作深具时代使命的自觉承担。
尽管说是“寒怆”或“酸怆”,他真的做到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那般义无反顾地勇往直前,正因为他全力的投入,才会在当时一本诗集接着一本诗集的印出。并且,他也影响到他的朋友们和学生们加入这个在当时还在草创阶段的新文学运动,可惜的是,他竟在英年辞世!
切不用哭泣;或是呼唤;
更用不着闭上眼祈祷;
向着将来的将来空等盼;
只要低低的,在静里,低下去
已困倦的头来承受,——承受
这叶落了的秋天
听风扯紧了弦索自歌挽:
这秋,这夜,这惨的变换!
是不是哭泣、呼唤、甚至祈祷都将是枉然?难道我们只能默默地在静里低下那已疲乏不堪的头,来承受这摧毁的工匠之最后宣判而不能反抗?是不是在落叶的秋天里,萧萧的西风仅仅只是诗人自己为自己奏起的挽歌?是不是它根本不可能有任何变奏而它的主旋律只有黑夜与死亡这两者之交替?我们不禁要大声地问:难道他们已别无选择?
《给秋天》
正与生命里一切相同,
我们爱得太是匆匆;
好像只是昨天,
你还在我的窗前!
笑脸向着晴空
你的林叶笑声里染红
你把黄光当金子般散开
稚气,豪侈,你没有悲哀。
你的红叶是亲切的牵绊,那凌乱
每早必来缠住我的晨光。
我也吻你,不顾你的背影隔过玻璃!
你常淘气的闪过,却不对我忸怩。
可是我爱的多么疯狂,
竟未觉察凄厉的夜晚
已在背后尾随,—
等候着把你残忍的摧毁!
一夜呼号的风声
果然没有把我惊醒
等到太晚的那个早晨
啊。天!你已经不见了踪影。
我苛刻的咒诅自己
但现在有谁走过这里
除却严冬铁样长脸
阴雾中,偶然一见。
《给秋天》是一首英国民谣体裁的抒情诗歌,它保留了英国民谣体abab押韵方式,却舍弃了单数诗句抑扬四部格(iambic tetrameter)与双数诗句抑扬三部格(iambic trimester)交替的机械性,而使用深具中文特性的音顿、意顿来展示诗歌的声律。在这首诗里,“秋天”就是徐志摩的代称,“给秋天”即意谓着给徐志摩!徐志摩逝世于1931年,《给秋天》却写于1947年,相距已整整十六年之久。但是,他们当初在康桥的初恋故事,以及这个初恋故事最终带来的悲伤,对林徽因本人心灵所做成的巨大的创伤,却让林徽因久久不能愈合!我们可以这样说,只要林徽因一进入诗的精神世界里,她的内心世界中似乎就只有一个人!她似乎总是通过当前的一片静中,便能透过回忆,而让那早已不存在的人、事、物历历如新地重新呈现出来,她的诗歌很大一部分都是这样写出来的。
林徽因这首《给秋天》也跟济慈的同名诗作一样,把秋天拟人化,用“你”这个人称代词来称代秋天,所不同的是,林徽因在诗中承认了她和秋天的一段恋爱是短暂的,然而又是刻骨铭心的!呈现在宁静的回忆中的1921年春天四月、五月的短暂初恋故事,一幕幕的人、事、物,竞像发生在诗人林徽因昨天的窗前一样地清晰。
笑脸向着晴空
你的林叶笑声里染红
你把黄光当金子般散开
稚气,豪侈,你没有悲哀。
你的红叶是亲切的牵绊,那凌乱
每早必来缠住我的晨光。
最让她难忘的是徐志摩璀璨的笑声,甜、深而圆转,天真,灿烂而分散。这璀璨的笑声会将林叶染红,如金子般散发出迷人的光芒。显然地,这首诗里所讲的“红叶”,是指徐志摩为她而写的一篇篇让她淌泪的诗歌言。“你的红叶”就是指徐志摩的诗,尽管是徐志摩在指顾之间将自己半成熟、未成熟的意念散开成缤纷的花雨般的凌乱,在《秋天,这秋天》已经确认了“秋天爱的是那不经意,不经意的凌乱!”这些徐志摩的诗句,每天早上必来缠住林徽因的晨光。到了1947年,那不经意的凌乱似乎逆向地化为半成熟、未成熟的意念,这些意念经过诗人林徽因在宁静中、透过她的回忆,似乎重新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徐志摩!
我也吻你,不顾你的背影隔过玻璃!
你常淘气的闪过,却不对我忸怩。
1936年春天4月,林徽因在她的《无题》一诗上说:
“什么时候,又什么时候,心/才真能懂得/这时间的距离;山河的年岁;昨天的静,钟声/昨天的人/怎样又在今天里画下一道影!”
“昨天的人”,我已在该诗的诠释里指出是徐志摩。那首《无题》诗写成于徐志摩逝世后的五年之后,徐志摩让她难忘当然可以理解,但是,1947年距离1931年已经十六年了,她不仅忘不掉徐志摩,竟然还在他的诗歌里,对一个早已不存在的人,表达了那么强烈的思念与深挚的爱意,这除了是一种悲哀之外,还能是什么?
“可是我爱的多么疯狂”,林徽因在1933年写出《秋天,这秋天》时,她已正式面对了自己对徐志摩的感情,原来也是同样刻骨铭心的,但是,她是有家室的人,在她的诗歌、散文中,不能太着痕迹表露自己,所以她写得异常隐晦,尤其是诗!然而在这里,她却完全披露出来,在徐志摩逝世之后,她对他的爱越来越强烈,越来越疯狂!但这竟发生在徐志摩逝世之后,这真是生命的吊诡!
竟未觉察凄厉的夜晚
已在背后尾随——
等候着把你残忍的摧毁!
一夜呼号的风声
果然没有把我惊醒
等到太晚的那个早晨
啊。天!你已经不见了踪影。
为什么人世间许多本来是美好的事却往往在瞬间转变成哀伤的事?
为什么总是在失去了才能觉悟到拥有的可贵?
为什么对自己所拥有的总认为是理所当然而不知道珍惜?
不学会惜福与惜缘,等到福和缘消失于无形时,徒自悲伤又何补于事?
假如一个人的一生错过了她生命中最珍贵的东西,那她往后的岁月里又将会活在多么深的懊恼与悔恨之中?
我苛刻的咒诅自己
但现在有谁走过这里
除却严冬铁样长脸
阴雾中,偶然一见。
这就是林徽因《给秋天》一诗给出的结论!
(来源:民国文艺)
徐志摩名作 《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桥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蒿,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徐志摩<<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十八首之一>>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 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甜蜜的忧愁-- 沙扬娜拉 注:沙扬娜拉,日语的"再见" 徐志摩 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伦敦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1921年开始创作新诗。1922年返国后在报刊上发表大量诗文。1923年,参与发起成立新月社。加入文学研究会。1924年与胡适、陈西滢等创办《现代评论》周刊,任北京大学教授。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时任翻译。1925年赴欧洲、游历苏、德、意、法等国。1926年在北京主编《晨报》副刊《诗镌》,与闻一多、朱湘等人开展新诗格律化运动,影响到新诗艺术的发展。同年移居上海,任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和南京中央大学教授。1927年参加创办新月书店。次年《新月》月刊创刊后任主编。并出国游历英、美、日、印诸国。 1930年任中华文化基金委员会委员,被选为英国诗社社员。同年冬到北京大学与北京女子大学任教。1931年初,与陈梦家、方玮德创办《诗刊》季刊,被推选为笔会中国分会理事。同年11月19日,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平,因遇雾在济南附近触山,机坠身亡,遇难。 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小说散文集《轮盘》,戏剧《卞昆冈》(与陆小曼合写),日记《爱眉小札》、《志摩日记》,译著《曼殊斐尔小说集》等。他的作品已编为《徐志摩文集》出版。徐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
1 现代诗句关于情感(现代诗句,关于感情的)
现代诗句关于情感(现代诗句,关于感情的) 1现代诗句,关于感情的
关于爱情的现代诗句 1、你是我猜不到的不知所措,我是你想不到的无关痛痒。
2、春风一等少年心,闲情恨不禁。 3、爱是牵挂,爱是奉献,是思念的痛,是回忆的甜,是难舍难分,是晨昏心颤的期盼,爱人,你好吗? 4、爱情是两个相似的天性在无限感觉中和谐地交融。
5、爱你不久,只有一生;恋你不长,只愿一世。 6、爱得太快,心碎是否会随之而来?承诺得太多,未来是否将一片空白! 7、其实爱情是一棵洋葱头,你一片一片地剥下去总有一片会让你流泪的。
在这过程中你需要付出的是毅力、宽容、耐心和激情。 8、茫茫人海,温柔是爱你的导航;凄凄寒夜,温暖只想为你拥抱;漫漫人生,携手与你共赏美好;天地悠悠,爱你直到天荒地老;这个世界只有你是我心灵的依靠! 9、没有你的日子里,我会更加珍惜自己;没有我的岁月里,你要保重你自己? 10、不管是不是你的原始股,情愿做你的潜力股,结婚以后变绩优,绩优年年会分红。
11、我把世上所有的真情送给月亮,要她为你照亮生活中的每一个阴影! 12、不伴明窗独坐,不剩人心一个,世上何来独往?人间焉有寂寞! 13、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
14、爱是一盘沙,温柔要个家;爱是一杯酒,甜美长相守。 15、爱是缘份,爱是感动,爱是习惯,爱是宽容,爱是牺牲,爱是体谅,爱是一辈子的承诺。
16、感觉对了就爱吧!不过别说天长地久,每一天的感觉都不一样,何况将来。 17、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18、爱,需要时间;爱,也需要诚实;爱,还需要语言来表达。 19、恋一个人不需要太久,爱一个人才要一生,再好的过去也让它成为回忆,留恋过去等于是放弃未来。
20、问我爱你多长远,只比永远多一天! 浪漫唯美的爱情句子 1、你,注定是我今生倾心驻足的风景,一世不舍的眷恋。为了你,我愿划破手指,滴血成圈,圈住你的款款深情,纵然玫瑰零落成泥碾作尘,我也甘愿守候着这一世的心疼。
2、爱一曲,唱尽心泪,血写情愁恨,彼岸花开无归期,读着自己的故事,一份爱情,一段情殇,让此生为之感动,让此刻为之落泪,让多少无悔墨笔为之抒写不老的怨曲。涅槃阙词,允我于冰冻三尺之下,任相思静水流深,夜又更深时,幽问帘外风,何人剪影,慰我薄凉? 3、今生有你,所以我的爱才如此浓烈,其实,我早就读懂了你离去时最后的回眸,那是尘世间最无奈的决绝,你的不舍是默默无言。
4、如果,爱一个人,守一份爱情,可以在早春一起去踏青,可以在盛夏一起去赏荷,可以在浅秋一起去观月,可以在深冬一起去寻梅,不厌倦,却欢乐,不平凡,却平淡。那么,此生便无憾了。
5、一直自以为在感情方面是个很理智的人,能把握尺寸,懂得丈量距离,可偏偏在你面前,乱了方寸,失了灵魂,这难道就是所谓的情么?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我只知道,这种感觉很美、很甜,令我不愿意割舍,难以忘怀。 6、眼波如水,映出窗外繁星点点。
迷离的星光,在淡淡的云烟中隐约闪现。空气中到处弥漫着你的气息。
你,是我今生无法忘记的梦,无法诠释的情缘。 7、一场烟雨,一场相思,记忆中的你,只是魂魄,你的躯体依然在古代的南国小镇,假如剪一段雨中的故事能与你相遇,那么她宁愿剪下这段苦涩的相思雨花。
8、想你是一种激情,想你也是一种幸福,想你,是我快乐的源泉,让我回到了情窦初开的年代,那种思念在心底里蔓延,蔓延…… 9、心在路上,念在远方。七月的枝头已渐渐挂满青涩的果瓤。
我明媚的笑容背后,唯有你才能明白那缕化不开的忧伤。 10、谁在为谁无望的守候,谁又将谁抛之于脑后?谁在为谁执着的孤独,谁又将谁归位于虚无?心碎的尺子无法丈量相思的距离,微动的嘴角,点缀在我思念你心的夜空…… 11、你是一首百转千回的情歌,是一首心灵的词章,棹一方船桨,摆一叶方舟,着一张风帆,追你隐约的背影,远远观去,你是我一生无法如期盛开的花会,让我不忍放下手中笔的情诗,独恋红尘,生死相许,难描心中言,唯君身遥遥云外天。
12、也许,这一世,你注定是我宿命里无法逾越的情堑。我知道,今后,你会永远盘踞在我的内心深处,纵然爱你会寂寞了我的所有时光,我依然会守着回忆,在绿肥红瘦的季节里,在清欢浓愁的日子里,倾尽我一世的痴迷。
13、爱情,本该甘于平淡,却又不平淡;本该甘于平凡,却又不平凡。不再去想从前,不再执念曾经。
14、炊烟起了,我在门口等你。夕阳下了,我在山边等你。
叶子黄了,我在树下等你。月儿弯了,我在十五等你。
细雨来了,我在伞下等你。流水冻了,我在河畔等你。
生命累了,我在天堂等你。我们老了,我在来生等你。
15、被相思浸染的清浅时光,在你我隔岸的相望中悠悠的流淌。流年的脚步踩碎了无言的沧桑。
心底那些鲜活的过往,是我眼里永远抹不去的惆怅。 16、如果相逢是缘,这份缘又总是来去匆匆,缘来缘去就像海面的浮萍,短暂的相聚就面临各分东西,情感也许是最脆弱的,经不起暴风雨的侵袭,碰触了就痛了,阡陌红尘有多少刻骨的爱恋飘散在风里,又有多少相思散落在雨里,寂寥的午夜,一腔思。
2描写“感情”的现代诗有哪些
1《教我如何不想他》刘半农 天上飘着些微云 地上吹着些微风 啊…… 微风吹动了我头发 教我如何不想他 月光恋爱着海洋 海洋恋爱着月光 啊…… 这般蜜也似的银夜 教我如何不想他 水面落花慢慢流 水底鱼儿慢慢游 啊…… 燕子你说些什么话 教我如何不想他 枯树在冷风里摇 野火在暮色中烧 啊…… 西天还有些儿残霞 教我如何不想她2《再别康桥》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树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然而,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3《雨巷》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她默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我身旁飘过这个女郎;4。《谅解无声而温暖》刘湛秋 谅解无声而温暖 互送一个苹果的微笑 初春的黎明 悄悄融化着雪水尊重每一棵树的自由 开它自己愿开的花 甚至颜色、外壳 和果实酸甜的滋味如果谅解溶于空气 为我们每个人所呼吸 被谅解是一种幸福 谅解别人也是一种幸福5《没体验过那么柔软的阳光》刘湛秋 没体验过那么柔软的阳光 象飘落的羽毛 象一阵爱的抚摸 秋天,异样的恬静 苹果神秘地挂上白霜没体验过那么柔软的阳光 象一只解缆的船 象滚动的绒线球 西风扬起蓝透了的云帆 枫叶在偷偷地把你张望也许,追求比秋天更多寥阔 也许幸福会不期而降 大自然,你的美每搅动一次 心灵便有一千种和谐的音响1 情感诗人徐志摩: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现代诗人、散文家。
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曾经用过的笔名:南湖、诗哲、海谷、谷、大兵、云中鹤、仙鹤、删我、心手、黄狗、谔谔等。
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
1918年赴美国克拉克大学学习银行学。十个月即告毕业,获学士学位,得一等荣誉奖。
同年,转入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院,进经济系。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
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奠定其浪漫主义诗风。
1923年成立新月社。1924年任北京大学教授。
1926年任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和南京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教授。1930年辞去了上海和南京的职务,应胡适之邀,再度任北京大学教授,兼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
1931年11月19日因飞机失事罹难。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
2 现代诗的特点:(1)形式是比较自由的。(2)内涵是开放的 (3)意象经营重于修辞。
(4)有高度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浓烈的抒情性以及和谐的音乐性,形式上分 行排列。
3现代感情诗句大全
孤独的前兆
月下
孤独包裹了星颗
黑暗包围了天际
雨下
冲刷了树桩
兔子的血迹
生长出雪白的毛绒
黑暗中
萤火虫点不着灯
焦急的蚂蚁
迷了路
孤鸣的伤雁飞过
披上了黑暗
孤独也是一场旅行
秋,凉了
知了无声地告别
悄悄的静了,去到另一个夏天
蛙声停了
只有蟋蟀不时发出几声悲鸣
我看见了——
在玉米地里挖洞的小鼠
蜷在用稻草编成的温馨的小窝
甜甜地睡了,睡着了
陌上有牧童走过的足迹
老黄牛嚼着陌上的黄草
看天边的孤雁划过天际
被风吹走了
我要与夏天说些什么
又该和秋季讲些什么
迎着萧萧愁风
我该添衣服了
4关于情感的古诗
关于情感的诗句
1、相见争如不见,有情还似无情。——司马光《西江月》
2、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3、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4、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5、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
6、何处吹箫,脉脉情微逗。
7、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李煜《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
8、但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9、又到绿杨曾折处,不语垂鞭,踏遍清秋路。
10、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生《千秋岁》
11、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朱淑真《山查子》
12、明月斜,秋风冷,今夜故人来不来?教人立尽梧桐影。——吕洞宾《梧桐影》
13、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14、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15、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云案·元夕》
16、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17、掩银屏,垂翠袖。
18、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
19、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李煜《更漏子金雀钗》
20、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颉,此物最相思。——王维《相思》
21、衰草连天无意绪,雁声远向萧关去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
22、慢脸笑盈盈,相看无限情。——李煜《菩萨蛮》
23、肠断月明红豆蔻,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
24、此情无处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25、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26、清泪尽,纸灰起。
27、三尺焦桐为君死,此曲终兮不复弹。
5求:古诗词或现代的诗词中一切关于爱情的经典句段
01 我们可以忘记这世间一切,可爱情却是例外的。
02 因为爱情常常是不可预知的,所以它的消逝很多时候也往往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如果确曾深爱过,则爱就永远不会被我们忘记。 03 爱情就是这样,她让我们何时何地都惦念着对方,如果惦念淡没了,消失了,爱情也就结束了。
04 世间可以流逝一切,爱却可以永驻,尽管爱的那么忧伤。只有记忆,将会以一种深刻的不可触及的形式,存留在心里。
05 即使不能善待,但那依旧是恩慈,只是幻觉稀薄,即使再剧烈,仍只是烟花,留下的不过一地冰冷的尘埃。 06 若是有可能,有些事情一定要用所能有的,竭尽全力的能力来记得它。
因很多事情我们慢慢地,慢慢地就会变得不记得。 07 生命是光束中飞舞的无数细微尘埃,随风起荡不可存留,不被探测与需索,最后只是静寂。
08 时间与记忆背道而驰,记忆被投递到虚无之中,开始成为无始无终。 09 我们始终都不会理解对方的感情,但却舍得彼此交付。
10 因为寂寞才去爱,往往会陷入更深更深无可救药的寂寞中。 11 明明一开始就不应该爱上的人,却爱上了,即使一直告诉自己没问题,到目前为止一切还好,最后的结果,终于还是粉身碎骨。
12 只有在爱情里面,女人才活得真正像个女人。 13 谈恋爱就像喝一杯水,刚开始是为了解渴,喝下去之后,便渗进了你的血,入了你的骨,不知不觉不可或缺。
14 爱情是最奢侈的享乐,但结局往往悲伤。 15 人对谎言的痛恨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有谁敢说自己永远不会说谎?而绝的是,人往往有许诺不会说谎之后凡说出一个谎言,有些谎言一辈子也没揭穿,有些谎言而无法瞒到天亮。
16 在绝望的时刻,与某个人一同怀抱着一个渺茫的希望,并竭力让对方相信终有实现的一天,这种痛楚的喜乐,惟在爱情中才会发生吧? 17 人原来是会慢慢适应某种生活的。 18 不掉眼泪的人,难道不是用了另一种形式哭泣? 19 世上没有任何一种动物,跑得比时间和生命快,赛过光阴的不是速度,而是爱情在两个灵魂之间的慢舞。
20 人做了一个决定之后,总是会怀疑另一个决定会不会更好,可是,谁又知道呢? 21 当你对一个没有感觉了,你会找到许多理由不去爱他。 22 当爱情承载更多的希望,它也会幻灭得更快。
23 爱情在开始的时候,总是甜蜜的,以后就有了厌倦,习惯,背弃,寂寞,绝望和冷落。 24 爱情总是患得患失的时候最美好,如果不去开始的话,也永远不会消逝,可是,谁又会按捺住不去开始呢? 25 其实我们的生活,就是一个又一个的梦,有时候我们沉溺在梦里面,不愿意醒来,我们在梦里哭了,笑了,难过了,开心了,当梦醒了,我们又开始另外一个梦,那些不愿意从梦里走出来的人,就永远地留在回忆里。
26 有些人是一直会刻在生命里的,哪怕忘记了他的声音,忘记了他的笑容,忘记了他的脸,可是每次想起他,那种感觉,却永远不会变。 27 爱情或许可以是孤独的酒精,自由的情欲,一场不动声色的游戏,一个拖在身后的黑暗影子,婚姻是一种生活方式,而并非结局,爱情同样也是一种生活方式,而非理想,所以,对我们而言,爱情是可以被替代的,或许也是宁愿被替代的。
爱情是一朵生长在悬崖峭壁边缘上的花,想摘取就必须要有勇气 鱼对水说:“在你一生中,我是第几条鱼?” 水说:“你不是在水中的第一条鱼,可却是我心中的第一条》” 我不是鱼,你也不是水,我们都不是彼此生命中的第一个 可是你是我第一个想嫁的人 距离产生的美感与思念都是暂时的,都是源于一方不在身边的不习惯,一旦这种不习惯被习惯了,距离便会产生疏远 生命是一项随时可以终止的契约,爱情在最纯美的时候,却可以跨越生死 或许是宿命的安排,让我们在一个意外的时间,意外的地点,因为一点点意外遇见命中注定的他 有一种感觉总是在失眠时才承认是相思 有一种缘分总是在梦醒后才承认是永恒 有一种目光总是在分手时才看见是眷恋 有一种心情总是在离别后才明白是失落 原来在爱人死后,活着的人是靠着回忆继续爱着的 所以不要以为为爱的人死就是爱, 若真的爱,就为爱的人活着,活到很老很老 爱的最高境界在于“不说”,就是把爱情摆在心里,含在口里,流盼眼底,都比挂在嘴上可贵而扣人心弦 爱情原本是心灵感应,其深刻处便在于不可言之的那份感觉 每个女孩都是一个无泪天使,当天使爱上男孩便有了眼泪,天时落泪坠入凡间,所以每个男孩都不该辜负你的女孩,因为他曾为你放弃了整个天堂 世界上有许多出色的男人和美丽的女人,然而属于你的感情只有一个,千万不要因为别人的眼光而改变自己的挚爱,千万别活在别人的眼里而失去自己,也永远不要太贪心 爱+爱=两倍的爱 爱-爱=无私的爱 爱爱=无限的爱 爱/爱=唯一的爱 没有人是故意要变心的,他爱你的时候是真的爱你,可是他不爱你时也是真的不爱你了 当一个人不爱你要离开你时,你要问自己还爱不爱他, 如果你也不爱他了,千万别为了可怜的自尊而不肯离开, 如果你还爱他,你应该希望他会幸福快乐,希望他跟真正爱的人在一起,绝不会阻止, 你要是阻止他得到幸福,就说明你已经不爱他了,而如果你已经不爱他了, 你又有什。
6关于“心情”的现代诗有哪些
1,《心情》
作者:超重 -现代
心情,有时候,
会像深山里的岩石。
把寂寞的一半,
坚硬地露在外面、
让依附的苔藓和不知名的野花,
攒取太阳的光艳、
心情,有时候,
会像天空里的大雨。
把压抑的全部,
倾吐给沉默的大地。
让古老的河川和生命的血管,
冲激灵魂的呼喊。
2,《心情》
作者:星连
相别于一次寻梦的路上,
匆忙的脚步恨不得即成诗歌。
背影面对的是无言的嘱咐,
千万声珍重不及那一次重要的概括。
我从来都喜欢在轻装中并行,
感时伤怀是一轮落水的残阳。
除了一丝牵挂还无法适应前动的步履,
我受创的心再也不愿意回头一望。
请用阴天来衡量一个人的心情,
别因为沉静就忘却了应有的想象。
微笑的表情或许就是一种伪装,
真正的快乐如春天的百花在心中绽放。
请用同情的心态关注世界的一切,
没有谁可以在不断经受中依然坚强。
如你的疑问涂满复杂的色彩,
曾经的水波荡漾如今在沉淀中消亡。
3,《心情》
作者:梓瑞 -现代
春雨细如愁,
丝丝缕缕缠在心头。
阳光娇羞,
躲在乌云背后。
慵懒的心泛着不甘的微澜,
谁来,
打捞起那,
沉甸甸、湿漉漉、凉飕飕的心情。
4,《心情》
作者:石崇安 -现代
无助的心情,
不会被泪水表达。
所有的时间,
用来保持沉默。
相见隔空,
走好路。
自己的心情,
就这样爆发。
在无言的僵持中,
如果没有蓝天。
命运就注定,
在一场大暴雨中。
心情的世界,
紧密得无法松动。
5,《守住心情》
作者:超重-现代
萌蘖时,
守住萌蘖的心情。
开花时,
守住开花的心情。
结果时,
守住结果的心情。
7现代关于爱情诗句或成语有哪些
那一年磕长头在山路 不为觐见 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月我转动所有的经筒 不为超度 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世转山 不为修来世 只为途中与你遇见 致橡树 如果我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籍;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 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的红硕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
一爱情是什么 爱情是什么 是一件华丽的衣裳 在我们怦然心动的情怀里 为她痴狂 爱情是什么 是一支百年经典的老歌 多少人在灿烂的岁月里 为她吟唱 爱情是什么 是梁山伯和祝英台的典故 在历史的长河里 任我们怀想 爱情是什么 是天空中那一对自由的飞鸟 在广阔的世界里 比翼翱翔 爱情是什么 是午夜的一场暴风雨 在没有躲闪的地方 让我们学会坚强 爱情是什么 是黄昏时的那一抹夕阳 极致的峋烂之后 留下世人 黯然神伤 爱情是什么 是我们人生旅途中的里程碑 在赶路的同时 伴随我们成长 爱情是什么 是大海里翻腾的巨浪 纵然是勇敢的水手 也会迷失前进的方向 二 爱情是什么 爱情是白开水 无滋无味 但是你却每天必须喝 爱情是那深味的咖啡 苦苦的却又浓郁着香 爱情是那浓烈的酒 喝下它会昏沉不醒 爱情是温暖如春 但也春意陡峭 一不小心就着了凉 爱情是历经大风浪后 那个轻轻的吻 爱情是火 燃尽你的激情与智慧 让你疲惫和愚蠢 爱情是一个橡皮人 用力去打的时候 你也会疼 爱情是读不完的书 不管你的学历多高 它是无字的书 爱情是什么 是欲望的收敛 是一个紧箍 在爱人面前少一些自尊 在爱情的旗帜下 不要唱自由的歌曲 爱情的格调是浪漫 生活的节奏是平淡 爱情是什么 是情人的甜言蜜语 是夫妻的平淡之真 爱情是什么 是付出就有的收获? 是交易感情的买卖? 爱情是什么 有谁能够回答 其实我不需知道 因为用心去做就好 爱 罗伊??克里夫特[爱尔兰] 我爱你 ,不光因为你的样子, 还因为,和你在一起,我的样子。 我爱你,不光因为你为我而做的事, 还因为,为了你,我能做成的事。
我爱你,因为你能唤出,我最真的那部分。 我爱你是因为你穿越我心灵旷野, 如同阳光穿透水晶般容易, 我的傻气我的弱点, 在你的目光里几乎不存在。
而我心里最美丽的地方, 却被你的光芒照得通亮, 别人都不曾费心走那么远, 别人都觉得寻找太麻烦, 所以没人发现过我的美丽, 所以没有人到过这里。 柠檬树——我想 画知语(原创) 无所事事 我坐在空虚的房间里 想着迟到的爱情和理想 百无聊赖 浪费着生命 什么也没有等来 理想还有爱情 只有我的手不停顿地在纸上乱画着 还有屋外的雨 和雨中的柠檬树 我想 可能我的理想很简单 开着车,穿过无人的沙漠 我想 可能我的爱情很虚幻 打着伞,和她走过这样的雨天 我想 什么对我更重要 我说不清 只好看着窗外的柠檬树 然 你枉然用手锁着我的手, 女人,用口擒住我的口, 枉然用鲜血注入我的心, 火烫的泪珠见证你的真, 迟了!你再不能叫死的复活, 从灰士里唤起原来的神奇, 纵然上帝怜念你的过错, 他也不能拿爱再交给你: 我为爱 我为爱而忘情 我为爱受折磨 不论忘情还是折磨 我全都勇敢地接过 欢乐的爱 那样欢乐 哪怕往往少了点思索 痛苦的爱 尽管痛苦 却常常多了些收获 也许 也许,永远没有那一天 前程如朝霞般绚烂 也许,永远没有那一天 成功如灯火般辉煌 也许,只能是这样 攀援却达不到峰顶 也许,只能是这样 奔流却掀不起波浪 也许,我所能给予你的 只有一颗 饱经沧桑的心 和满脸风霜 你可知道 我不想用那迷雾 把我的心灵遮住 让你凝望了半天 感觉仍是一片模糊 我不想用一道藩篱 把我的思想束缚 笑就灿烂地笑 哭就晶莹地哭 你可知道你可知道 倘若我不能真实地 袒露自己 我是多么痛苦 思念 我叮咛你的 你说不会遗忘 你告诉我的一我也全部珍藏 对于我们来说 记忆是飘不落的日子 永远不会发黄 相聚时候总是很短 期待的时间总是很长 岁月的溪水边 拣拾起多少闪亮的诗行 如果你要想念我 就望一望天上那 闪烁的繁星 有我寻觅你的 目----光 怀想 我不知道 是否还在爱你 如果爱着 为什么会有那样一次分离 我不知道 是否早已不再爱你 如果不爱 为什么记忆没有随着时光流去 回想你的笑靥 我的心起伏难平 可恨一切 都已成为过去 只有婆娑的夜晚 一如从前那样美丽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泰戈尔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 生与死 而是 我就站在你面前 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 我就站在你面前 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而是 明明知道彼此相爱 却不能在一起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 明明知道彼此相爱 却不能在一起 而是 明明无法抵挡这种思念 却还得故意装作丝毫没有把你放在心里 世界上最遥远的。
在民国才女中,有一位的命运最凄苦。她就是 萧红 。
萧红本名张秀环,1911年生在黑龙江省呼兰县的一个地主家庭。只因为她在端午节那天出生,就遭到了奶奶和父母的集体嫌弃。
原来,当地人忌讳端午节出生的孩子,是因为他们认为端午是恶月中的恶日,是一年中毒气最盛的一天,而这天出生的孩子的命硬,会克父母。所以好多人还会把孩子抛弃掉,或者另外改个生日。
所幸,萧红没有被家里人扔掉,还是顽强地活了下来。可是,在她五六岁的时候,奶奶和母亲相继去世,这让父亲张廷举更加厌恶她了。
有时,她不小心打碎一个碗,也要被父亲责骂大半天。年幼的她一边害怕,一边发誓要快快长大,好离开这个凶神恶煞的父亲。
在萧红读书期间,她的各方面才华慢慢显现了,还在刊物上发表了不少作品。这时,父亲却给她定下了汪家的亲事,让她毕业后就马上和汪恩甲成婚。但是,萧红在读完初中后,仍旧想继续深造。
萧红和汪恩甲在学校时就淡淡的有过来往,谈不上深恋,但也不至于好反感。她只是从心里抵触父亲的强制行为,从而也对汪恩甲有些排斥。
这个时候,萧红心底的叛逆完全滋生起来了,她打定主意,马上就逃离这个控制欲如此强烈的父亲,去北平投奔一个在法政大学上学的远房表兄,她好继续念女子高中。
这位表兄叫陆哲舜,在东北老家已有妻室,但是他不顾一切地喜欢上了萧红。1930年,萧红不顾父亲的反对,到了北平大学女子师范学院附属女子中学读高中一年级。张廷举知道后,决然地断了她的生活来源。因为没有家庭的支持,不久生活就陷入了困顿中。
陆哲舜手上的钱花光之后,家里也知道了他和萧红的事,也不管他的生活了。而要在北平生存,还真不容易。天冷不说,物价还高。陆哲舜也渐渐后悔了,两人关系开始冷淡。在1931年1月寒假时,陆哲舜和萧红只得回到呼兰。
萧红回到家,假意答应了结婚,得到一些嫁妆后,居然再次跑到北平。而这次,表哥陆哲舜却没有兑现诺言,并没有去北平和她汇合。萧红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只好给未婚夫汪恩甲写了信。让萧红意外的是,汪恩甲按时来了,萧红才过上了暂时安心的日子。
可没多久,汪恩甲的钱也花完了,这一年的寒假,萧红再次离开北平,和汪恩甲提着许多置办婚礼的物品返回呼兰。正当张廷举在准备嫁女儿时,汪家却出了幺蛾子。
原来,汪恩甲的哥哥知道了萧红曾经和表兄跑到北京读书的事,这时就来张家退婚了。萧红一气之下,把汪恩甲的哥哥告到了法院。没想到,汪恩甲为了顾全家人的情面,只好在法庭上说是自己要退婚的。萧红气愤极了,她输掉官司回到老家后就被父亲软禁起来。
后来,20岁的萧红逃离了家庭,再次来到哈尔滨。她在最无助的时候又找到了汪恩甲。接着,她与汪恩甲在哈尔滨的东兴顺旅馆开始同居了。
这个结果虽然很讽刺, 她四年里的反复逃婚、抗争,可是每到无助时候却总是向汪恩甲寻求帮助, 最后,他们还是在一起了。这不得不说, 如果不是张廷举的粗暴的教育,萧红也不至于对他那么逆反, 也就不会反抗那桩原本可以比较美满的包办婚姻。而偏偏萧红又是一个犟脾气, 凡是父亲让她做的事,她都要反抗。 但是,客观地说,她父亲虽然粗暴,但出发点还是好的。
汪恩甲和萧红同居后,没有想着去工作,结果欠了旅馆很多钱。在萧红怀孕后的一天,汪恩甲借故回家取钱,结果一去不复返。萧红一个人挺着大肚子,在旅馆里呼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这个时候,如果萧红肯向父亲认错,父亲也不至于打死她或者把她赶出家门。但是,她在这紧要关头,还是没有向父亲发出求救的信件。而是向报社写了一封求救信。
一步错,步步错。正是这封信,她把自己彻底地推向了深渊。
《国际协报》副刊编辑裴馨园收到信后,安排了作家萧军来看望她。萧军给她带了一些钱和一些书,这时的萧红迫切地想离开这个禁锢她的旅馆,于是主动和萧军攀谈起来。从这以后,萧军渐渐对萧红有了好感,对她又爱又怜。但他没有那么多钱去还旅馆,只得安慰萧红,让她再等等。
也是天随人愿,哈尔滨发了一场大洪水。萧军趁乱把萧红救出了旅馆。
不久,萧红生下了汪恩甲的孩子,但孩子很快就夭折了。此后,萧红就和萧军一起生活,还开始用“萧红”这个笔名正式写作了。那段时间,是她最快乐的时候。创作出了不少的作品。
后来随着革命浪潮,他们一路到了青岛,再到了上海。认识文坛大师鲁迅后,得到了提携的萧红在创作的路上一路开挂,很快就成了民国著名女作家了。
但是,萧军是大男子主义,而且非常轻浮,经常和别的女子有暧昧关系。他也没有把萧红当成自己心爱之人,因此常常在心情不好的时候打萧红。
萧红最后忍无可忍,跟他提出了分手。可是,恰恰在这个时候,萧红发现自己怀孕了。而糟糕的是,她的情感已经不可能再和萧军共同生活下去了。这时,和萧军萧红都是好朋友的端木蕻良和萧红相恋了,他承诺,愿意照顾她和孩子。
萧红和端木蕻良到武汉后,很快就举行了婚礼。原本,她只是想要一份平静的生活。可是那时全国人民都饱受战乱之苦,都在不停地迁徙,哪里又会有“平静”的生活呢?因此,她和端木蕻良在婚后的日子里,也滋生了不少的矛盾。
在生下萧军的孩子后,萧红也把孩子送了人。
由于萧红从生第一个孩子后就没有得到很好的调养,致使她的身体一落千丈。这次生第二个孩子,原本可以养一养身体的,但是随着战事的临近,她不得不和端木蕻良逃到香港。没多久,她就感染了肺病去世了。那一年,她才31岁。
回顾萧红的一生,不是在“逃”,就是在“逃”的过程中创作 。她去世时正是花样年华,但是她创作的作品数量却很大。长篇小说有《呼兰河传》;中篇小说有《生死场》《马伯乐》《牛车上》《小城三月》等;另外还有短篇小说数篇。 当时文坛上的大咖们对她的赞赏极高,还把她誉为“洛神”。
后来,张廷举想女儿了,还四处寻找她的作品来看。只是,那时他还不知道这个从小就反叛的女儿已经再也不会让他生气了。当张廷举知道萧红早已香消玉殒时,不知道会不会为他当初粗暴地虐待萧红,使她逃离家庭遭此不测而感到愧疚和难过?
反之, 如果萧红以前不那么任性,结果也不会这样凄凉了。
有缘生在同一个家庭,这是一种福气。所以作为一家人,更应该互爱互敬、互帮互助。 家人,是用来呵护的,不是用来打骂的。
在现实中,也有不少家庭实行粗暴式管理, 希望能以张廷举和萧红这对父女为戒。当悲剧发生后,说什么都来不及了。
<
《七子之歌》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母亲深沉的眷恋的情感。
《七子之歌》是闻一多众多诗篇中的重要篇章,创作于1925年3月,1925年7月4日载于《现代评论》第2卷第30期,后《大江季刊》和《清华周刊》相继作了转载。
诗人在这一组诗作品里用拟人化的手法,把中国的澳门、香港、台湾等七个被割让、租借的地方,比作祖国母亲被夺走的七个孩子,让他们来倾诉“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的悲哀之情。
扩展资料
《七子之歌》赏析:
《七子之歌》整体构架是均齐的,各节匀称,基本一致,体现了闻多所追求的建筑美。叠韵手法的运用,每首诗都用同样的韵来闭合,且节奏感很强,从而体现了诗的韵律美。
每一首都是七句,前六句是整齐的长句,最后则以短句收尾,使前六句蕴集的力量冲击到最后,产生一个小小的情绪高潮,“母亲,我要回来,母亲”,这样一声呼唤,使得语调铿错有力。
尤其是每首诗的卒句相同,形成了一个大的复沓,这种反复的运用,使诗的韵律回旋起伏,变化和交替中又见出精严和齐整,真是一唱三叹,饶有深致。
诗歌一方面抒发了对祖国的怀念和赞美,一方面表达了对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的憎恶。
此诗中,闻一多以拟人的手法,将中国当时被列强掠去的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大连七处“失地”比做远离母亲的七个孩子,哭诉他们受尽异族欺凌、渴望回到母亲怀抱的强烈感情。
这种第一人称“独白”的方式,不但让人感到亲切,而且极大地增强了归属感,使每一首诗都灌注着被掳掠的血肉之躯的疼痛,强烈表达了对祖国母亲深沉的眷恋。
首篇《澳门》中开篇两句,游子就向母亲倾诉了自己被掳去的痛苦。在儿子心中,“妈港”不是他的真名姓,儿子澳门与祖国母亲血肉相连。儿子被侵略者从“襁褓”中掳走,一去就是几百年,非常之辛酸与痛苦。“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掳走肉体,灵魂却不灭,向着母亲的心忠贞不渝。一个“掳”字活画出殖民帝国对澳门的占领、蹂躏与摧残。诗人在这里运用对比,强烈突出了澳门赤子之心系祖国、至死不变的炽热情怀。“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三百年”,对于一个须臾不能离开母亲的孩童来说是多么漫长!
然而,就是“三百年”,仍“梦寐不忘”,时时刻刻想念着自己的亲生母亲;三百年的风雨历程,自己可能变得苍老了,然而还要请母亲叫一声自己的乳名,表达了痛彻心扉的思念。“母亲!我要回来,母亲!”显示出强烈的赤子情怀。
失“子”之痛,是悲愤痛苦、失望绝望的凝聚,旷日持久的煎熬无疑会激发诗人的满腔怒火,而烈火在心,忧心如焚,当然会增加诗人的挣扎和抗争的痛苦。
《香港》在冷峻严酷中充溢着不可遏止的烈火:“我好比凤阙阶前守夜的黄豹”,将祖国视为深居皇宫的女王,凸显祖国在“我”心中的高贵。为了保护祖国母亲的安宁,我甘愿做阶前的黄豹,彻夜不眠,逡巡守护“啖着我的骨肉,咽着我的脂膏”,“啖”、“咽”二字把殖民者对香港的掠夺与剥削描绘得入木三分。
悲歌《台湾》一曲时,台湾正遭受着日本的践踏:“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岛上横行的日本侵略者给台湾人民带来了无比深重的灾难!“我们的台湾”,不堪蹂躏,主动请缨,向母亲发出了呼喊:“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
“台湾”太苦了,被日本侵略者强占了50年,抗争了50年,到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已经60多年了,隔着一条窄窄的海峡,现在该轮到母亲呼喊了:“孩子!快些回来,孩子!”
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气质,深沉、热烈的爱国情感使得先生身处海外仍心忧祖国。《广州湾》是这样充满着深情:“母亲,让我快回到你的膝前来,我要紧紧地拥抱着你的脚踝”,儿子渴盼团聚、迫切希望早日回到祖国母亲怀抱的心愿让人动容。
《威海卫》中“我背后葬的尽是圣人的遗骸”,一个“尽”字,细腻地道出了诗人对品格高尚、智慧卓绝、忠勇无比的人死去的伤悼和痛惜。
诗歌离不开想象。《九龙》中,诗人用“幼女九龙”和“镇海的魔王”来描写祖国的弱小、魔鬼的强大。《旅顺,大连》中把“旅顺,大连”比做“孪生的兄弟”、“两团烂泥”,把沙俄比做“暴徒”。这两组形象构成了鲜明的对比,控诉了列强残酷的暴行,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无比愤慨,从而将爱国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七子之歌》每首诗的结尾都发出了“母亲!我要回来,母亲”的呼号,这是闻一多诗歌精神的一种力量,一种神圣的呐喊,一种苦厄中怀着希望的情绪,一种对祖国的眷恋和热爱。正是这种深沉的赤子情怀,使得人类能够承受一切困厄与磨难,永远保持生命的坚韧、执著与激情。
无论多么贫穷、落后,祖国永远是自己血脉相连的母亲,即使浪迹天涯,儿女们的心也永远向着她。
全诗整体构架是均齐的,各节匀称,基本一致,体现了闻多所追求的建筑美。叠韵手法的运用,每首诗都用同样的韵来闭合,且节奏感很强,从而体现了诗的韵律美。
每一首都是七句,前六句是整齐的长句,最后则以短句收尾,使前六句蕴集的力量冲击到最后,产生一个小小的情绪高潮,“母亲,我要回来,母亲”,这样一声呼唤,使得语调铿错有力。
尤其是每首诗的卒句相同,形成了一个大的复沓,这种反复手法的运用,使诗的韵律回旋起伏,变化和交替中又见出精严和齐整,真是一唱三叹,饶有深致。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七子之歌》作于1925年3月,当时闻一多正在纽约。其序辞中Alsace-Lorraine译为阿尔萨斯和洛林,位于法国东部。阿尔卑斯山脚下,普法战争中割让给德国,《凡尔赛和约》后归还。诗歌一方面抒发了对祖国的怀念和赞美,一方面表达了对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的憎恶。
1925年夏,闻一多从美国留学归国。走下海轮,诗人难以抑制心头的兴奋,将西服和领带扔进江中,急切地扑向祖国怀抱。然而,等待他的,却是无边的黑暗和奇耻大辱……
放眼家园国家,山河破碎,风雨如磐,豺狼当道,列强横行,祖国母亲被列强占了七块土地……诗人悲愤地写下了诗歌《发现》,并旋即在《现代评论》上发表了著名的爱国诗篇《七子之歌》。“七子”是指当时被列强霸占的七块土地:香港、澳门、台湾、九龙、威海卫、广州湾(现广东湛江)和旅大(旅顺、大连)。
历史没有忘记那个屈辱的1842年8月,清朝官员卑躬屈膝地登上停泊在南京江面的英国军舰康华丽号,在荷枪实弹的英国士兵环视下签署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份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条约规定中国的香港岛割让给英国,列强瓜分中国的序幕从此拉开。
1553年,明朝中叶葡萄牙人以“晾晒货物”为由在澳门上岸,从广东地方官手中以每年500两白银的代价取得澳门居住权;
1573年,他们将500两白银改交明朝政府,获得澳门的租借居住权,此时澳领土主权仍属于中国。明朝政府在澳门设置守澳官,驻军,对澳门实施全面管辖。
1860年,中英签署《北京条约》,英国割占九龙半岛南端;1898年,清政府被迫签署《展拓香港界址专条》,“香港的姐妹”九龙半岛其余部分划为“新界”,租给英国99年。
1887年,葡萄牙政府与清朝政府签署了有效期为40年的《中葡和好通商条约》(至1928年期满失效)后,澳门成为葡萄牙殖民地,葡萄牙人从此强据了“莲花宝地”澳门。
1895年,中日签署《马关条约》,“东海的一串珍珠”宝岛台湾及琉球群岛割让日本,与她同时被割让的还有渤海湾畔的“孪生兄弟”旅顺和大连(俄罗斯帝国租借)。
1898年,中英签署《订租威海卫专条》,“防海的健将”威海卫租借英国25年。
1899年,中法签署《广州湾租界条约》,“神州后门上的一把铁锁”广州湾(今广东省湛江市旧称)被租让给法国。
到1900年,帝国主义列强已在中国土地上强行开辟商埠上百处,在10多个城市划定租界20余处。“中华七子”在英、法、日、俄等帝国主义列强的*威下四散飘零。有一首诗代表了当时爱国志士们的心境:“沉沉酣睡我中华,哪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
七子尽泪下,诗人独悲歌。闻一多目睹“国疆崩丧,积日既久”,有感于神州故土“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因择其中与中华关系最亲切者七地,为作歌各一章,以抒其孤苦亡告,眷怀祖国之哀忱,亦以励国人之奋兴云尔。”(《七子之歌》引言)
激荡在诗行间的热爱祖国、热盼统一的浓烈情感立即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一位姓吴的青年在给编辑部的信中写道:“余读《七子之歌》,信口悲鸣一阙复一阙,不知清泪之盈眶。读《出师表》《陈情表》时,故未有如是之感动也。”
被列强掳去的“中华七子”,是民族罹难、国家浩劫的象征。它表明:“国弱民受辱”、“落后就要挨打”;它警示国人:“中华民族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10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了国家富强、民族独立挺身而出,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上下求索,谱写了一首首恢宏壮丽的历史诗篇。
中国人民不屈不挠追求统一的意志汇成不可阻挡的洪流。1930年10月,中国收回威海卫;1945年,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10月25日,日本在台湾的最后一任总督安藤利吉在台北中山堂向中国政府递交投降书,台湾从此重归中国版图。
与此同时,广州湾、旅顺和大连也相继回到祖国的怀抱。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恢复行使主权;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人物原型
从1931年开始,沈从文逐渐创作了几部奠定他文学大师地位的文学作品,即边城、湘行散记等。在他的几部作品中,作品中的女主角都是皮肤黝黑、相貌英俊的,比如边城中的崔璀。而这种外貌的原型是他的妻子张兆和。沈从文还写过一部小说叫三三,讲的是一个少女的初恋。沈从文一直称张兆和为“三三”,张兆和反过来称沈从文为“二哥”。
情感体验
1929年,沈从文被胡适聘为上海教师。这样,沈从文就有了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也就是说,在当老师的第一堂课上,他遇到了他后来的妻子张兆和。
1930年5月,胡适辞去中国公学校长职务。他的离去使沈从文无法继续在中国公学任教。离开中国学院之前,沈从文希望他对张兆和的追求能有个结果。在与胡适见面后的几天,张兆和接连收到沈从文的情书。其中,沈从文7月12日写给她的信长达6页。
至此,张兆和终于默许了沈从文对自己的追求,这段在情书攻势中展开的师生恋成为了校园里的美谈。1932年7月,张兆和从上海中国学院毕业,回到苏州。
1932年盛夏,沈从文决定亲自来苏看望,并向张家求婚。沈从文在苏州的一个星期里,每天一大早就来到张家,直到深夜才离开。在这期间,张兆和终于接受了沈从文的感情。
1933年9月9日,沈从文和张兆和在北平中央公园结婚。
1946年以后,张兆和和沈从文的关系出现了危机。沈从文和张兆和在政治观点上有明显的差异。和自己的老婆儿子分开了,只有每天晚上才能回家吃饭,走之前还要带第二天的早饭和午饭。沈从文在政治上被孤立,在家里却被妻子和儿子嫌弃。
1969年初冬,在沈从文作为反动学者下放改造的前夕,张兆和已经被下放到了湖北咸宁拾粪种田。张允和去见沈从文。沈从文一个人住的房子,乱七八糟,什么东西都没有地方浪费。闲聊了几句后,张允和就要离开了。沈从文突然说:“二姐,你别走,你看!”他从鼓鼓囊囊的口袋里掏出一封皱巴巴的信,对张允和说:“这是三姐的第一封信。”他举起那封信,看起来非常害羞和温柔。张允和说:“我能看看吗?”沈从文把信放下,像是给我还是不给。他在胸前热了热,没有给她。张允和觉得有点不舒服。沈从文突然说:“三姐第一封,——第一封。”然后抽泣着,抽泣着,这位年近七旬的老人看起来就像一个哭得伤心又开心的孩子。
直到1979年,沈从文的地位才开始提高。他被分配到一个研究所,有自己的大楼和私家车。
沈从文去世后,他的妻子张兆和开始整理沈从文的手稿。她以“从文到我,这辈子,是福是祸”来结束两人的婚姻。得不到回答。我不理解他。我不完全理解他。后来渐渐有了一些了解。但是,要真正了解他的个性和他一生所承受的沉重压力,就要对他的手稿进行整理和编纂。过去不知道的,现在都知道了;过去不懂的,现在懂了。他并不完美,但却是一个难得的善良的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