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雪》与《好的故事》内容上有什么不同之处?表达情感方面有什么相同?

鲁迅的《雪》与《好的故事》内容上有什么不同之处?表达情感方面有什么相同?,第1张

分-总:1~4段为分写暖过的雪于朔方的雪,5、6段总写作者偏爱朔方之雪的蓬勃。 江南的雪“滋润美艳直至”,北国的雪则“如粉”“如沙”随着旋风蓬勃奋飞。作者以鲜明的形象,展现出两幅各具特色的画面,营造了两种不同的情感氛围。文字精粹,蕴含丰富。

我国古代绘画的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且关于绘画的题材更是数不胜数。在众多的题材中,古人对于“雪”这一意象却情有独钟,为历代画家所青睐。

据史书记载,东晋时期便出现了最早表现雪景的画作,唐代开始雪景成为一些画家的主要表现对象,此后历代出现了更多的以描写雪景为主的中国画,雪景画逐渐成为了画家们抒发内心情感的媒介。

因此今天,我们给大家介绍一下何为“雪景画”?同时,古人又是如何通过“雪”来表达内心情感的呢?

当“雪”碰见了“画”——雪景画的初体验

我国现存于世的最早的以“雪”为题材的中国画作品,为南朝梁国画家张僧繇的《雪山红树图》,这幅图现存放于我国故宫博物馆。

画面中的房舍顶部以及山石的雪景部分,采用了留白和白粉晕染相结合的方法表现了积雪的质感,雪山形态用简易的线条勾出,房屋、树木等景物也同样运用简易的线条来表现,天空和山涧用墨色渲染,近处的树木则用青绿色和鲜亮的红色渲染,更加凸显了雪的晶莹剔透。

不过雪景画并没有由此发展起来,其数量上依然十分稀少,直到宋朝才算上是迎来了“雪景画”的繁荣时期。宋朝可谓是我国绘画领域高度繁荣的时期了,民间、宫廷、士大夫等各种画派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及吸收,共同构成了宋代绘画的极大繁荣局面。由此,雪景画在这一时期也同样迎来了繁荣期,此时画雪景山水已成为了一种时尚,广为人们所推崇。

宋代的“雪景画”主要还是沿袭了前人的技法,并进行了一系列的丰富,进而涵盖了众多的山水、花鸟、人物等等。除了增加了晨雪、暮雪等雪的形态以外又增添了品类繁多的动植物,如芦花、雪鸦等。以及出现了更多能够表现百姓日常生活场景的作品,如放牧、吟眺、读书、捕鱼等等。

由此,从最早的雪只在山水画中被描绘,发展到后来雪在各类题材画作中都有所描绘,其涵盖了山水、花鸟、人物等各画科。历代画家喜爱画雪,他们将雪与各类事物联系在一起表现,或是现实存在的场景或是联想出来的事物,雪在不同画科中与不同意象结合在一起,就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带给欣赏者不同的审美体验,同样也是画家丰富的内心世界的展现。

山水、花鸟、人物——“雪景画”的三种内容形式

关于雪景画,如果按照画面内容来分的话,主要包含三种类型:

①山水类雪景画

这一类雪景画是被画家们描述最多的题材,由于雪本来就属于自然之物,因此将其置于山水自然之中则更能体现其独特的属性。加之历代画家多爱借书画寄情山水,这雪景山水表现出的清丽脱俗、宁静空寂的意境是他们所向往的精神家园,因此雪景山水便成为历代画家经常表现的题材。

同时,山水中的雪,也会因为因时之不同而景之不同。

宋韩拙在《山水纯全集》中对雪的“时节”有过明确的描述“雪者有风雪,有江雪,有夜雪,有春雪,有暮雪,有欲雪,有雪雾”。

“雪”在不同的时间各有其佳趣。而画家们经常终日危坐于山水之间,尽览山水雪景之意趣,将其神会到的精华绘于纸上,更可见其样态之生动,意境之差别。

雪在不同景致中出现便会带给人们不同的感受。群峰、江面的雪给人以大气磅礴之感山涧、雪溪的雪给人以温润、柔和之感寒林、寒岩上的雪则给人以清寒、孤寂之感。在雪山深处或雪溪边设一两处半掩屋舍、庵屋,时而山路或水路中再设有一、二人骑驴或乘舟朝那里行进,是古代雪景山水画中常出现的构图模式。

将小小的人物放置在庞大的雪景山水中表现,别有一番趣味,这也是作者对雪景山水意境向往之情的一种自然流露。

②花鸟类山水画

在古代雪景画中,第二大普遍的题材便是——花鸟类的雪景画。其中被历代画家表现最多的意象有雪鸦、雪雁、雪鹰、雪鹤等鸟禽雪松、雪柳、雪蕉、枫树等树木以及梅、兰、竹、芦花、山茶等花草。

通常情况下,中国古代花鸟画的立意往往关乎人事,画家描绘花鸟,常是找到了某种动植物所特有的属性与人们的生活际遇或思想情感的相似之处,从而借对这些花鸟草木的描绘来抒发自己内心独特的感受。

花鸟与雪的结合,给画面带来了一派生机,本来荒寒的画面由于这种组合显得充满了生命的热情,体现出天地间的生命意兴。当然各种动植物与雪的结合并非简单的写实拼凑,事物之间的联系可以超越物象本身,如暮鸦与雪的结合常表现出荒凉与寂寞之感梅花与雪的结合,能产生“梅花似雪,雪似梅花”的效果,梅花与雪争相斗艳,表现出梅花傲立霜雪的坚强生命力和高洁的品格。

③人物类山水画

这类题材的雪景画大都是与人在雪中的活动联系在一起的,表现的通常是雪中的普通生活场景或颇有兴致的行为活动,还有对经典的雪中故事场景的描绘或对诗人吟咏的诗篇中的场景的描绘等。

描绘普通百姓生活场景的题材很丰富,有些是所谓“村田乐”的场景,例如渔村湖乡百姓在雪中日常的捕鱼、卖鱼、买鱼、渔归等活动,展现了渔民劳动时的繁忙、热闹的场面。有些是表现劳动人民不畏严寒在雪中劳作的坚韧意志的,例如雪中运输、雪中打猎、雪中放牧、雪中放掉等活动。这些都是画家在亲身的生活中观察体验出来的场景,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严寒天气下平民百姓的世俗生活。

写江南雪,寄托了作者对故乡美景及雪中欢乐的怀念之情,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和理想的追求;

写朔方的雪奋飞的雄奇,体现了作者不屈不挠的战斗的人生观。作者以江南雪的优美衬托朔方雪的壮美,从而突出表现了对壮美的战斗生活的追求。

鲁迅更为欣赏“朔方的雪”,因为“朔方的雪决不粘连”、“奋飞”、“旋转”、“升腾”。体现了一种独立与张扬的个性精神,这种精神也是作者一以贯之的前行动力。

暖国的雪 特点:滋润 美艳 ;朔方的雪 特点:冰冷 坚硬 灿烂。

从对南北两处的雪的描写来看,鲁迅更为欣赏“朔方的雪”。

江南的雪固然美丽,但在鲁迅眼中,这种美未经磨练,并不能保持长久。鲁迅更为看重的是一种独立与张扬的个性精神,这种精神也正是鲁迅一以贯之的前行动力,就像他在一篇文章中说到的,“站在沙漠上,看看飞沙走石,乐则大笑,悲则大叫,愤则大骂,即使被沙砾打得遍身粗糙,头破血流,而时时抚摩自己的凝血,觉得若有花纹”。在文章中,北方的雪“决不粘连”,“奋飞”,“旋转”,“升腾”,正是这种精神最为形象的体现。

在奋飞之际,北方的雪似乎也有点儿振臂一呼却应者寥寥的寂寞,但正是这种寂寞,更凸现出坚守自身的可贵,这也是鲁迅不同于一般作家的地方:甘于不被理解,义无反顾,决意向死而生,“从无所希望中得救”。

雪鲁迅

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蝴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象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因为不成功,谁的父亲也来帮忙了。罗汉就塑得比孩子们高得多,虽然不过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终于分不清是壶卢还是罗汉,然而很洁白,很明艳,以自身的滋润相粘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孩子们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中偷得胭脂来涂在嘴唇上。这回确是一个大阿罗汉了。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

第二天还有几个孩子来访问他;对了他拍手,点头,嘻笑。但他终于独自坐着了。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鲁迅的《雪》抓住江南雪花“滋润美艳”、隐约着“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的皮肤”,江南寻野充满青春们活力和 的寻“如粉、如沙”、“决不粘连”的特征,真实生动地再现了江南雪野与北方雪野的独特景色雪》则将记忆中清新明朗,瑰丽多冷,富有春意,给人以无限情趣的江南雪野与空旷萧琵,一片荒凉、使人伤感冷酷落寞,令人窒息的北方雪野的不同景象,而且生动地突出了美好事物和冷酷现实之间强烈的矛盾,从而含蓄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强烈不满,对美好事物的无限怀念和对新生活的强烈期限之情。鲁迅的《雪》则从“江南的雪”写到“朔方的雪”,时空跨越大。气势恢弘地表现了一幅广阔无限的雪学图,表现了江南雪野的妩媚然姿和朔方飞雪的磅礴气势。作者运用景写到人,情景交融,赋予南方雪野以无限生机和活力。两篇文章在表现手法上都安静 ,曲幼,动静 ,同时由上到下,由下到上,上下结合,写有声有色,形神毕岗。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

凛冽的寒风呼啸着掠过大地,昔日的绿草如茵,繁花似锦早已消失了踪迹。然而,寒冷的隆冬却并未因此而沉寂。虽没有早春的朝气,仲夏的激情,金秋的成熟,但却拥有着冰清玉洁的美,纯洁无瑕的灵魂。谁说严冬死气沉沉,毫无活力。洁白的天使————雪便是冬天的常客。 白雪纷,如轻柔的柳絮因风而起飘落大地,又似天女散花般漫天飞舞。带着春的祝福,携着夏的祈祷,捎着秋的祝愿,纯美的它姗姗来迟,娓娓讲述着记忆中轻眠的故事。无疑是天女下凡,将素雅抛向人间,将恬静甩向大地,荡涤着污浊的心灵。皑皑的白雪给大地穿上了厚厚的白棉袄,温暖正孕育着的娇嫩的生命,为他们驱走病痛,抚平受伤的心。傲梅在肃杀的寒冬中怒放,欢迎着雪的到来。她用淡淡的粉红反衬着天使的洁白,沁人的芬芳在雪中自由飘荡。青翠欲滴的绿叶在松柏的爱抚中快乐生长,以独特的浓绿赋予白雪的纯真。石缝中劲竹拔节的脆响将天使陶醉,散发出浓郁的青春活力感动着天使。,感动之余,仙子用晶莹剔透的花瓣点缀着坚挺的竹。独自伫立在雪中,仰面感受着白雪的抚摸,如此的沁凉,如此的爽朗。你看,张岱也在湖心亭看着雪呢,几人对坐,煮酒畅谈,雅趣多么盎然。而杨时却孤零零的在纷飞的白雪中苦苦等待 着,生怕惊醒酣睡着的老师,真是尊师重教的典范。飘飞的白雪中还不时传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低吟。扭头一看,光秃秃的树干上果然绽开了朵朵白花,如出水芙蓉,闭月羞花,又似亭亭雪莲,沉鱼落雁。她那倾国倾城的美真令人难忘。儒雅的诗人们在阳春白雪中诗兴大发,你一句“白雪去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我一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他一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美丽的白雪竟也害了羞,脸上露出了点点绯红,抹抹红晕。雪的恬淡将心灵净化,灵魂得以升华。再没有什么比雪更纯真的了。偶尔在心田中下点小雪,多么有趣呀。于是,灿烂的雪花在心中始终盛开着------还有著名的毛泽东的诗《沁园春。雪》也是一个借雪说事的。

《咏雪》是通过记录生活中的事情来反映生活的情趣或生活中隐含的哲理,只做客观描述,未加任何评论。春雪借景抒情,运用拟人的手法来描写雪,表达诗人对雪的喜爱雪用议论的表达方式抒发诗人对劳苦人民的同情以及对社会不公的憎恶。

作者从雪与雨的关系上,进一步深化朔方飞雪蓬勃奋飞的意境,与篇首相呼应。严寒使雨死掉,“雨的精魂”变成雪,但雪不屈于严寒。“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旋转、升腾。这里包含的诗人的感情,是对寒冷环境的反抗,也是对不屈的、斗争的品格的歌颂,有荷戟独彷徨的孤寂之感,也有永不停息战斗的倔强精神。鲁迅在孤独的心境中,以磅礴的语言,抒发了自己同凛冽的严冬一样的社会勇猛奋战的激情。滋润美艳的“南方的雪”,寄托了鲁迅对美好理想的炽热追求,这旋转飞腾的“朔方的雪”则蕴蓄了鲁迅反抗冷酷的现实社会的斗争品格。在这两幅鲜明对立的图景中。贯穿着鲁迅一个共同的哲理:要用战斗来创造一个春天般美好的世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1058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