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S.Schachter)提出了情绪受环境影响、生理唤醒和认知过程3种因素所制约,其中认知因素对情绪的产生起关键作用。沙赫特和另一位美国心理学家辛格(JSinger)于1962年设计了一项实验,用来证明上述三因素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
实验前告诉被试,要考察一种新维生素化合物对视敏度的影响效果。在被试同意的前提下,为他们注射药物。但实际上控制组被试接受的是生理盐水,实验组被试接受的是肾上腺素。肾上腺素使被试出现心悸、颤抖、灼热、血压升高、呼吸加快等反应而处于典型的生理唤醒状态。药物注射后,实验组被分作3组,"告知组":告诉被试药物会导致心悸、颤抖、兴奋等反应;"未告知组":对被试说药物是温和的,不会有副作用;"误告知组":告诉被试药物会导致全身麻木、发痒和头痛。
人为地安排两个实验情境:"欣快"情境与"愤怒"情境。实验组二组被试各一半人进入"欣快"情境,另一半人进入"愤怒"情境。当被试进入"欣快"情境时,看见一个人(实验助手)在室内唱歌、跳舞、玩耍,表现得十分快乐,并邀请被试一同玩耍。而进入"愤怒"情境的被试则看见一个人(实验助手)正对填写着的一张调查表发怒、咒骂、跺脚,并最后撕毁调查表;被试也被要求填写同样的调查表,表上的题目带有人身攻击和侮辱性,并会引起人极大的愤怒。
实验假设:如果生理唤醒单独决定情绪,那么3组被试应产生同样的情绪;如果环境因素单独决定情绪,那么所有进入"欣快"情境的被试应产生欣快,所有进入"愤怒"情境的被试应产生愤怒。实验结果:控制组和告知组被试在室内安静地等待并镇静地进行他们的工作,毫不理会同伴的古怪行为;未告知组和误告知组被试则倾向于追随室内同伴的行为,变得欣快或愤怒。
结果分析:控制组被试未经受生理唤醒,告知组被试能正确解释自身的生理唤醒,他们都不被环境中同伴的情绪所影响,因此没有任何情绪反应;未告知组和误告知组被试对自身的生理唤醒没有现成的解释,从而受到环境中同伴行为的暗示,把生理唤醒与 "欣快"或"愤怒"情境联系起来并表现相应的情绪行为。
结果表明:生理唤醒是情绪激活的必要条件,但真正的情绪体验是由对唤醒状态赋予的"标记"决定的。这种"标记"的赋予是一种认识过程,个体利用过去经验中和当前环境的信息对自身唤醒状态作出合理的解释,正是这种解释决定着产生怎样的情绪、所以,无论生理唤醒还是环境因素都不能单独地决定情绪,情绪发生的关键取决于认知因素。
沙赫特的实验和理论引起了相当大的反响,但也受到了批评,缺乏对实验的先在效度分析,实验设计复杂,后人难以重复得出相同的结果。但是,沙赫特的研究毕竟为情绪的认知理论提供了最早的实验依据,对认知理论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1、适应功能
适应功能:情绪和情感是有机体生存、发展和适应环境的手段,如用微笑表示友好。
2、动机功能
动机功能:情绪和情感构成一个基本的动机系统,它可以驱动有机体从事活动,提高人的活动效率,如适当紧张和焦虑促使人们积极思考和解决问题。情绪伴随动机性行动产生,具有动机作用。积极的情绪对行为有促进作用;消极的情绪对行为有抑制作用。
3、组织功能
组织功能:情绪和情感对其他心理活动具有组织的作用。表现在: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对活动起着协调和促进的作用,消极的情绪和情感对活动起着瓦解和破坏的作用。
4、信号功能
信号功能:又叫社会功能。情绪和情感在人际间具有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功能,这种功能是通过表情来实现的。
扩展资料
情绪的理论:
1、詹姆士—兰格的情绪理论:该理论认为,情绪是由于某一情境的变化引起自身状态的感觉。
2、阿诺德“评定-兴奋”说: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提出。认为:刺激情景并不直接决定情绪的性质,从刺激出现到情绪的产生。要经过对刺激的估量和评价。情绪产生的基本过程是刺激情景-评估-情绪。同一刺激情景,由于对它的评估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情绪的产生是大脑皮层和皮下组织协同活动的结果,大脑皮层的兴奋是情绪行为的最重要的条件。
3、沙赫特的两因素情绪理论: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和辛格提出。认为:情绪的产生有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一个是个体必须体验到高度的生理唤醒;二个是个体必须对生理状态的变化进行认知性的唤醒。情绪状态是由认知过程、生理状态、环境因素在大脑皮层中整合的结果。这可以将上述理论转化为一个工作系统,称为情绪唤醒模型。
-情绪
-情绪情感的功能
一直没有找到进化学派的情绪理论
认知学派主要有三种:
阿诺德的“评定-兴奋”说
情绪产生的基本过程是刺激情景-评估-情绪。同一刺激情景,由于对它的评估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情绪的产生是大脑皮层和皮下组织协同活动的结果,大脑皮层的兴奋是情绪行为的最重要的条件。
从外周来的反馈信息,在大脑皮层中被估价,使纯粹的认知经验转化为被感受到的情绪。
沙赫特的两因素情绪理论
情绪的产生有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一个是个体必须体验到高度的生理唤醒;二个是个体必须对生理状态的变化进行认知性的唤醒。情绪状态是由认知过程、生理状态、环境因素在大脑皮层中整合的结果。这可以将上述理论转化为一个工作系统,称为情绪唤醒模型。
此情绪唤醒理论核心为认知,通过认知比较器把当前现实刺激与记忆中的过去经验比较,当知觉分析与认知加工间出现不匹配时,认知比较器就产生信息,动员一系列的生化和神经机制,释放化学物质,改变脑的神经激活状态,使身体适应当前情境的要求,这是情绪就被唤醒了。
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
情绪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在情绪活动中,人不仅反映环境中的刺激事件对自己的影响,同时要调节自己对于刺激的反应。也就是说,情绪是个体对环境知觉到有害或有益的反应。因此,人们需要不断的评价刺激事件与自身的关系。具体有三个层次的评价:初评价、次评价、再评价。
情绪活动必须有认知活动的指导,人们才可以了解环境中刺激事件的意义,才可能选择适当的动作组合,即动作反应。
还有两种早期理论是纯生物方面的,应该比较接近进化学派吧
詹姆斯-兰格理论
又称情绪的外周理论。即情绪刺激引起身体的生理反应,而生理反应进一步导致情绪体验的产生。詹姆斯提出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在他看来,是先有机体的生理变化,而后才有情绪。所以悲伤由哭泣引起,恐惧由战栗引起;兰格认为情绪是内脏活动的结果。他特别强调情绪与血管变化的关系。詹姆斯-兰格理论看到了情绪与机体变化的直接关系,强调了植物性神经系统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
坎农-巴德学说
认为情绪的中枢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并且强调大脑对丘脑抑制的解除,使植物性神经活跃起来,加强身体生理的反应,而产生情绪。外界刺激引起感觉器官的神经冲动,传至丘脑,再由丘脑同时向大脑和植物性神经系统发出神经冲动,从而在大脑产生情绪的主观体验而由植物性神经系统产生个体的生理变化。
参考教材为彭聃龄的《普通心理学》
沙赫特(SSchachter)和辛格(JESinger)提出的情绪归因论(attribution
theory
of
emotion)认为,情绪既来自生理反应的反馈,也来自对导致这些反应情境的认知评价。因此,认知解释起两次作用:第一次是当人知觉到导致内脏反应的情境时,第二次是当人接受到这些反应的反馈时把它标记为一种特定的情绪。沙赫特认为,脑可能以几种方式解释同一生理反馈模式,给予不同的标记。生理唤醒本来是一种未分化的模式,正是认知过程才将它标记为一种特定的情绪。标记过程取决于归因,即对事件原因的鉴别。人们对同一生理唤醒可以作出不同的归因,产生不同的情绪,这取决于可能得到的有关情境的信息。
情绪是生理唤醒、认知因素、外界环境因素在大脑整合的产物,其中认知因素起主导作用。
实验依据:
(1)对3个实验组被试注射肾上腺素--3组被试在生理唤醒上是相同的
(2)告知A组肾上腺素的真实效果(正确告知组),对B组误导(误告知组),C组为不告知组--3组被试对肾上腺素产生的生理唤醒有不同的认知
(3)3组被试每组各一半进入两种情境:欢快情境,愤怒情境--外界环境因素
实验假设:若情绪单独由生理唤醒决定,则3组被试将有相同的情绪反应;若情绪单独由环境因素决定,则进入欢快情境的被试会表现出欢快的情绪,进入愤怒情境的被试会表现出愤怒。
实际实验结果:A组被试因对肾上腺素产生的生理唤醒有正确的认知,他们的情绪不受欢快或愤怒情境的影响;而B组和C组被试未有正确认知,其情绪受情境影响,进入欢快/愤怒情境的被试表现出欢快/愤怒情绪。
情绪三因素学说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 70年代提出的。他把情绪的产生归之于刺激因素、生理因素和认知因素三者的整合作用。其中,认知因素中的对当前情境的评估和过去经验的回忆,在情绪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沙赫特等人将大学生试分为三组,各组都自愿接受同一种药物注射(肾上腺素,但被试不知),注射时,主试向三组被试解释的药物效应各不相同。
扩展资料:
当现实事件与建立的内部模式一致时,也就是与过去经验相一致时,活动平稳进行,人不会出现明显的情绪反应,如甲组被试一样,他们遇到的生理效应与经验一致,因此没有明显的情绪反应。
当现实事件与已建立的内部模式不一致时,也就是与经验不吻合时,已有的经验就会被打破,因此产生情绪反应。
如乙组和丙组,他们遇到的生理效应在他们已有经验不存在,或者说不符合他们已有的经验,已有的经验必须被打破,并重新建立第二种经验,从而产生了情绪体验。
从古希腊至今,历代思想家都试图在理论上解释情绪的产生。 当代情绪理论多注重经验主义研究方法,很多独立的理论并不互相排斥,大多数研究人员乐于采纳多种视角,融合各种理论。引起争议的问题主要是认知判断对产生情绪有多重要,特别是和身体反应等其他方面比较。
就心理学而言,存在3种影响较大的情绪理论:詹姆斯—兰格理论、坎农—巴德理论、情绪的认知理论。
1、詹姆斯—兰格理论19世纪8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和丹麦生理学家兰格提出了内容相同的情绪理论,强调情绪产生的原因是植物神经系统的活动,因此该理论也叫做外周情绪理论。
詹姆斯认为情绪就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他认为有机体先有生理变化,而后才有情绪的产生。当情绪刺激作用于我们的感官时,立即引起我们身体身体上的某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冲动传到神经系统产生情绪。
兰格认为情绪是内脏活动的结果。他特别强调情绪与血管变化的关系,认为血管运动的混乱、血管宽度、血液量的改变是情绪产生的最初原因,血管活动是植物性神经系统控制的,植物性神经系统支配性加强引起血管扩张,产生愉快情绪,反之则产生恐惧情绪。
詹姆斯和兰格的基本观点是相同的,强调情绪刺激引起生理反应,而生理反应进一步导致情绪体验的产生。这种理
论看到了情绪与机体的直接关系,强调植物性神经系统在情绪中的作用,但他们忽视了对情绪的调节、控制作用。
2、坎农—巴德理论坎农认为情绪的中枢不是在外周神经系统,而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外界刺激引起感觉器官的活动,发放神经冲动传到丘脑,在由丘脑同时向上向下发出神经冲动,向上传到大脑产生情绪,向下传到交感神经引起生理变化。可见,情绪体验和生理变化是同时产生的,它们都受到丘脑的控制。坎农的情绪理论得到了巴德的支持和发展,所以把它叫做坎农—巴德情绪理论。
3、情绪的认知理论情绪的认知理论主要包括阿诺德的评定—兴奋说、沙赫特的两因素理论和扎勒斯的认知—评定理论。
50年代,阿诺德认为刺激情景并不直接决定情绪的性质,从刺激出现到情绪产生,要经过对刺激的估量和评价,情绪产生的基本过程是:刺激情景—评估—情绪。对相同情景刺激的不同评价会产生不同的情绪。60年代,沙赫特和辛格提出,个体生理的高度唤醒和个体对生理变化的认知性唤醒理论是产生情绪的必要条件。情绪是认知过程、生理状态和情景刺激三者在大脑皮层中整合的结果,它们通过注射肾上腺素的试验证实了:人对生理反应的认知和了解决定了最后的情绪体验。拉扎勒认为情绪是人们与情境互动的结果。在情绪活动中,人不仅接受环境中的刺激事件对自己的响,同时也要调节自己对刺激的反应,他认为情绪是在认知的指导下产生的,具有初评、次评、再评三个层次。
参考资料:
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新学科丛书《人类情绪》,作者孟昭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