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龙
我发现,当我和妻子重新建立连接之后,当我学着去了解她和认识她之后,当我给她更多爱和呵护之后,我们之间的沟通也变得顺畅起来。进一步,当我们沟通更顺畅的时候,我们的连接也更深了。
而在过去,当我们只是用纯粹的理性的方式去讨论问题的时候,很快就会变成辩论和争论直至争执,最后就会不欢而散。因为这种理性并不合适:双方都只顾坚持自己的立场。
也许,女人真的是感性的。只有在情感上接纳之后,她才愿意听你说话。所以,和女人的沟通,是心理和情感的接纳在先的——只有先接纳对方,沟通才会顺利展开。
当然,真正的接纳,是接纳各自的不完美。但我不会刻意去迎合,所以有时候交流仍然会发生困难。
由于妻子是科学工作者,所以自然哲学和科学就是我们共同的兴趣点,就这个主题我们可以进行较深入的沟通。我和她谈到了我将创立第一科学(空性科学)、第二科学(意识科学)的想法,谈论了我将科学划分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科学的构想。目前人类的科学属于第三、第四、第五科学层次,其中第三科学认识的对象是自然,就是所谓基础自然科学,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第四科学认识的对象是人类社会,就是所谓的社会科学,如人类学、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而第五科学是应用科学,如计算机科学、通信和信息科学。
而第一科学认识的对象是神─时间之外的自在之物。宗教神学、佛学、形而上学哲学也是在论述这个自在之物,但用的是经文和文字方式。而我现在想换另一种方式来论述它,用科学的语言─也就是数学的语言。我想创立一门新的数学─名叫量子和空性数学─来描述它,并一举彻底解决那个笼罩在数学上空的梦魇─让整个现代数学大厦摇摇欲坠的东西─集合论悖论问题。
而第二科学认识的对象,则是意识和灵魂─时间之内的恒存之物。只有进入到四维甚至更高维度,才可能真正认识它。
第一科学对应的是时间之外的永恒─神性和空性,第二科学对应的是时间之内的恒存─意识和灵魂,第三第四第五科学对应的是时间之内的生灭现象─物质和观念。它们在认识对象上有着本质的不同。但我又会通过量子和空性数学、量子和全子论,将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科学完全统一起来。
是的,人类目前的科学和知识支离破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连物理学四个力(强核力、弱力、电磁力和引力)都没有完全统一,更别说统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人类的心灵也是分裂的、支离破碎的。所以这一切都让我感到遗憾。我为人类在真理和科学上的裹足不前感到遗憾。所以我有一个心愿,就是来攻克这个难题,重建人类科学的大厦。现在,在长时间的求索之后,在电光石火之间,量子和空性数学、量子和全子论─统一人类所有科学的构想─在我头脑中初步成形。接下来,我需要让它们变得更加清晰和完整。
妻子对我这个大胆的想法当然感到不可思议。要是过去,她一定会骂我自负和狂傲,但现在,她终于能够重新认识我了,支持我去做这件前无古人之事。这让我感到很受鼓舞。
我们饶有兴致的共同讨论了薛定谔《生命是什么》这本书的科学思想。薛定谔─这位提出了著名的“薛定谔的猫”思想实验和建立量子力学薛定谔方程─在量子物理学上获得重大成就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在《生命是什么》这本重要科学著作中,开创性的将物理学的思想和概念推广到生物学,提出了量子跃迁、生命负熵和用x射线研究遗传物质结构的伟大构想,直接导致了后世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这是物理学和生物学结合和统一的一个经典案例,对我启发极大。我和妻子谈论了我想将熵和负熵(生命能量)理论由(第三科学的)三维物质世界推广到(第二科学的)四维和更高维意识世界的想法。而妻子也脑洞大开,甚至将熵理论和自由联系起来,在沉思录的《谈自由》一文作了如下评论:
过去,妻子一直在一个很狭窄的领域─脑认知科学的独立成份分析(ICA)方面进行方法的深入研究,只发挥了她本科和硕士阶段的信息科学方面的优势。然而,她是国内心理学博士和美国某大学的心理学博士后,却没有在心理学方面做出更深入和更广阔的研究,这是一个很大的遗憾。但愿她将来能扩大视野,突破认知局限,作出重大的科学发现。
当然,我们沟通更多的还是在个人成长和孩子教育方面。
斯科特《少有人走的路》是我们最多讨论到的,这本书确实是送给天下父母们的礼物。如果夫妻们在成为父母前能读到这本书该多好呀。
妻子比较关注的是第一章自律这个主题。她希望女儿能养成自律的习惯,尤其是学习。书中介绍了一个形成自律的方法,那就是延迟满足。女儿确实比较贪玩,她现在给女儿使用延迟满足这个方法:女儿要每天制定自己的学习任务,要先完成学习和看书,然后才能去玩。如果学习效率越高,那么就有更多的时间来玩。这反过来确实推动了女儿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这个方法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果,那就是女儿为了求速度,质量方便放松了,作业错误率增高了。语文作业是由我来负责批改,有几次因为疏忽,没有检查出一些错误,妻子也将我严厉批评了一顿。我知道妻子是一个做事非常认真的人,容不得半点差错,这是一个好的习惯。我也做了自我检讨。
我让妻子更多的关注《少有人走的路》第二章-爱的主题。自律是一个结果,真正的自律来源于爱。那真正的爱又是什么呢?
书中谈到,真正的爱,是为了被爱的人的成长,而做出的自我改变的意愿。这里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成长,一个是自我改变。书中还举了一个反面例子,就是一个神父,非常爱他的家庭和妻女,他事事为家人付出,为家庭操劳,牺牲自己,但却让妻子和儿女失去了成长和独立的机会。这并非真正的爱。
这对妻子触动很大。其实自古以来,大多数中国人接受的都是付出和牺牲式教育:父母为儿女们付出,当我们成为父母时,又为下一代付出。而当父母老去时,又希望儿女们反过来为自己付出。如此不断循环这种付出和依赖的怪圈。中国的父母们很少想过如何独立做自己,如何爱自己,并教会孩子独立做自己,爱他们自己,并真正的成长。
教育专家马卡连柯也谈到这种牺牲式教育:
“一切都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
但愿妻子能真正理解爱的含义,并做出真正的改变和放手:学会对女儿放手,对我放手。让女儿能独立成长,让我能充分地做我自己。这样,她也能真正做回她自己。
(但真正放手谈何容易: 我前两天因为买了200块钱的三本书就被妻子数落了一顿,以至于我也要学会延迟满足——几个月才能买一次书)
这几天,妻子也开始看卢梭的《爱弥儿》。卢梭在书中谈了充分的尊重和鼓励孩子的个性的发展,妻子也深受触动和启发。几百年前就有这样先进的教育理念的出现,确实是相当难得。因为即使在今天的中国,教育仍然是扼杀个性的。妻子过去主要采用的还是灌输式教育,这也是绝大多数中国的父母们在用的方法——把自己的知识和观念,强加给孩子。强行为孩子规划他们的未来。却没有想过好好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和他们的个性的发展。
当然,知道教育理念是一回事,真正落实又是另外一回事。当谈到尊重孩子的个性这个话题的时候,我和妻子说,女儿的人类图指示出,女儿有无穷的生命动能,也有很好的创意创造力。女儿现在喜欢游戏,喜欢玩,喜欢体育,同时也喜欢音乐,喜欢手工创意,这和她的人类图指示出来的天赋非常吻合,我们应该好好的发掘和引导。
但妻子对第一点却不以为然,她觉得女孩子还是好好学习,不应该去搞体育。我说,女儿并非将来要把体育当成职业,当成一项爱好也是可以的。
妻子还认为女儿太喜欢玩了,她对此非常反感,一直想进行纠正,希望女儿能够安静的看书。但我并不认为有什么不好。女儿身上多余的生命动能需要通过这种运动的方式散发出去,去强行阻止会适得其反。但妻子还是选择性的相信她相信的东西,而不是事实上的东西。
所以,一个人观念的转变是多么困难的事情!
但妻子也不得不承认, 因为一直没有关注个人成长和教育学的学习,对女儿的很多教育方法都是错误的。尤其对女儿好奇心的扼杀,是过去犯过的最重大的错误之一。 现在,我们不得花更大的精力来弥补了。
《少有人走的路》中谈到爱时,也谈到了关注。妻子揪住这点不放,希望我学会关注身边的人。我同意,学会如何去关注,确实是我的课题。但我认为关注只是爱的表现形式之一,不是根本。我反问妻子,如果一个人学会了充分的爱自己,充分的做自己,还会去寻求别人的关注吗?
我能说什么呢?我当然应该给予孩子更好的关注,也给予妻子适当的关注。但我要时刻警惕,避免关注变成依恋的喂养。这真的很难呢。
2019/7/19,北京。
比喻难以摆脱的某种怪现象(多指恶性循环的)。
词语分解怪的解释怪à奇异,不平常:怪诞(离奇古怪)。怪事。怪物。怪讶。怪圈(_)。
怪话。怪异。奇形怪状。惊奇:大惊小怪。怪不得。传说中的妖魔之类:鬼怪。妖怪。性情乖僻或行为异样的人:怪癖(古怪的癖好)。
怪圈的解释圈ā环形,环形的东西:圆圈。花圈。圈套。画圈。周,周遭:跑了一圈儿。
范围:势力圈。画环形:圈阅。圈点。圈定。划界,围住:圈地。圈闭。圈à养家畜的棚栏:圈舍()。圈养。
于连的命运是其性格的悲剧
在小说《红与黑》第四节“父与子”中有一段对于连的肖像描写: 他的两颊红红的,低头看着地。小伙子有十八九岁,外表相当文弱。五官不算端正,却很清秀;鼻子挺尖,两只眼睛又大又黑,沉静的时候,显得好学深思,热情似火,此刻却是一副怨愤幽深的表情。 这段描写从某种角度可以说暗示了于连性格的悲剧,首先,这个年轻人长得十分清秀,这对他以后的命运有很大的影响。于连相貌清秀,身体瘦弱,但出生在木匠家庭,他身体不够强壮不能出色的干活,所以得不到父亲的喜爱反而得到的是父亲粗暴的拳脚;他拥有美貌,这成为跻身贵族及上流社会并于两位贵族女性发生恋情的资本,但同时也是铸就他命运悲剧的一个潜在因素。另外,他喜欢深思,探寻问题。他最爱读的书有两本:卢梭的《忏悔录》,从这本书里他领悟到人应该是有尊严的,但出生的低微又使他往往得不到尊严,他因之而痛苦着。另一本是拿破仑的《圣埃伦岛回忆录》,这本书是于连狂热崇拜拿破仑,觉得拿破仑给自己开辟了一条路,:出生低微的年轻人也可以凭自己的聪明才智打拼出一番事业。可惜于连出生时,拿破仑的时代已经过去,于连不得不放弃穿上拿破仑军队红军装的理想,而改穿上教士的黑道袍,“红”与“黑”象征着当时年轻人的两条路。这段描写还写他在一转瞬间目光里常常显出一种仇恨的表情。于连是生不逢时的,内心有着仇恨,但在波旁王朝复辟与反复辟斗争中他必须掩盖住自己的仇恨,在表面上表现出很虔诚的笃信基督的样子,把他的聪明才智用于背诵拉丁文的《圣经》。这也是小说名字的另一种解释,“红”是于连性格中善良真诚的一面,“黑”是于连性格中伪善愤恨的那一部分,“红”与“黑”的交战,住在他的思想与行动,“红”与“黑”的抗争,注定了他悲剧性的命运。
编辑本段于连既柔弱又残暴
小说中索黑尔父子相互敌视的紧张关系令人莫名其妙,比如书中开始便写到老索黑尔和于连的冲突,由于老索黑尔叫了于连两三声没有得到回答,他就扑上去给了于连一拳一巴掌,直打得于连晕头转向、鲜血直流。即使到后来于连被判死刑关在监狱里,老索黑尔不但不悲伤,而且还要向于连收取“预付给他的膳食费和教育费”。从这些可以看出,索黑尔父子之间的人伦之情已丧失殆尽。按照荣格的“阿尼玛”理论,人类的心灵是双重的,不过异性的心理特征通常在人们身上不易被察觉到,它处在潜意识状态,只表露在梦中或投射到周围的某个人身上,(通常是男性身上的女性特征投射到女性身上,女性身上的男性心理特征投射到男人身上)但是从小就生长在只有男人的粗暴而没有女人的温柔的环境里的于连,他身上羞怯、腼腆、柔弱等特点,并随着条件的变化和环境的改变,一旦遇到合适的理想中的女性,就会把内心中的女性心理形象投射出来,从而在他身上的男性心里会迅速升居主要地位,因而那种勇敢、冷酷、残暴等充满征服欲和占有欲的男性心理特征就会突现出来。因此,极端的温柔和极端的残酷的两极性格,就会统一在于连一人身上。
编辑本段俄狄浦斯情结
其实,荣格的这一观点用弗洛伊德的理论来分析,就是我们熟知的“俄狄浦斯情结”。于连对德·瑞那夫人的投射是以其母亲的形象为原型的。而德·瑞那夫人也始终在感觉上把于连当成她的孩子。尽管二者在事实上并非有血缘关系,但在他们的潜意识中存在着“俄狄浦斯情结”,从而导致“**”的恐惧。尤其是当德·瑞那夫人的孩子突然病倒时,两人顿感**必遭惩罚的恐惧。为了避免导致“娶母”的结局,于连只得处处逃避,向索福克勒斯笔下的俄狄浦斯王一样,为了逃避神示的应验而逃亡异乡。正当于连和玛蒂尔德的恋情将要达到“高潮”时,德·瑞那夫人便出面干预了。虽然她对于连母子式的恋情难以实现,但嫉妒之心决不允许她把于连推到别的女人的怀抱里,于是她便采取了最为卑鄙的手段,写信告发了于连,使于连功败垂成。于连感到异常恼怒,表面上看是德·瑞那夫人的出现破坏了他即将到手的锦秀前程,实际上于连前程的断送意味着他将重新回到德·瑞那夫人身边。当于连认识到“娶母”的结局将无可挽回时,他只得采取枪杀德·瑞那夫人的办法。对德·瑞那夫人刺杀的不成功宣告了于连逃避的失败,也宣告了他对玛蒂尔德**的最终抛弃。但于连实际上又怕德·瑞那夫人真的死掉。他处在既爱又怕的矛盾交织中。当他得知德·瑞那夫人没有死时,他先是惊喜于他所爱的人并没有死,随之担心的娶母结局将最终难免,于是,于连考虑到既然不能把德·瑞那夫人杀死,那就只好把自己杀死。所以当法庭判他死刑时,他拒绝任何可能生存的要求,甚至承认法庭的判决是“公正的”。
编辑本段于连的最后逃避
我不抱有任何幻想,死亡在等待着我,它是公正的。我竟然会企图杀害最值得我尊敬和钦佩的女人。德·瑞那夫人曾经像慈母一样对待我。我的罪行是残酷的,而且是有预谋的。 ……在结束以前,于连又回过头来谈他的预谋,谈他的悔恨,谈他在那些比较幸福的日子里对德·瑞那夫人怀有的尊敬和儿子般的无限爱…… 这是于连对德·瑞那夫人恋情的真正告白。于连所认为的判决的公正性,已不再是法律的,而是道德的。并且于连只能选择死,这是他对**的最后逃避。
编辑本段于连既是作者本人又是他的理想
仔细比较司汤达的生平与于连的经历,我们不难发现,司汤达不幸的童年、军旅生涯、政治生活,都和于连有很多相似之处。可以说,《红与黑》中的于连形象实际上就是司汤达本人,通过于连这一形象,不但表达了作者童年被压抑的欲望,而且还体现了他一生屡受政治挫折的坎坷经历;通过于连和德·瑞那夫人的优美爱情抒发了他的恋母情结;通过于连壮烈的死,完成了他对死亡的好奇和体验。至于于连最后在法庭上精彩的演讲,则更是作者一生中遭受政治迫害的直接表现,于连的全部人生阅历不过是读了卢梭和拿破仑的两本书而已,于连对社会的认识是幼稚和肤浅的(或者说在某种程度上是肤浅的),这样富有政治见解的精彩讲演与其说演讲者是于连,不如说是司汤达本人。可以说,整部作品就是作者全部内心世界升华的结果。
编辑本段于连性格中的来复线
小说中,德·瑞那市长要聘请于连去他家里做家庭教师,于连的父亲老索黑尔在薪水、吃、穿、住等一系列问题上与市长讨价还价,老索黑尔关心的只有一样东西――金钱,而于连关心的是他和谁一起吃饭,是和主人还是仆人。也就是说如果和主人一起吃饭,他就可以去。他的这种自尊心背后掩盖着相当严重的自卑。由于自己出身比较低微,所以他的这种自卑表现得非常明显。我们在他生活中看到这样一个来复线,就是瞬间的自卑马上激起自尊的反抗,这种反抗如果得到了某种胜利的满足,这个来复线周期就完毕了。但接着在另外一件事情上感到瞬间的的自卑,他又会激起一个自尊的反抗,然后再获得一种胜利的满足:瞬间的自卑――自尊的反抗――胜利的满足――瞬间的自卑……
编辑本段爱情降临时
比如有一天在花园喝茶的时候,傍晚天色有点黑了,于连不小心碰了一下德·瑞那夫人的手,夫人立刻把手抽回去。对于一个贵妇人,这是修养使然。但于连马上产生一个念头:德·瑞那夫人瞧不起我,我的手一碰到她,她一下子就抽回去了。这样一种自卑的意识变成自尊的反抗,他想:“无论如何我要抓住她的手。”经过很激烈的痛苦的思想斗争,他下了很大的决心,把德·瑞那夫人的手抓住了。由此开始两人的爱情。当天晚上德·瑞那夫人非常兴奋,觉得自己的生活揭开了新的一页,甜美的爱情降临了。而于连只是感到一种胜利,感到一种胜利的满足,因为他的自尊心得到了满足,所以那天晚上他睡得很香,和德·瑞那夫人完全不同。
编辑本段疑虑和矛盾中的于连
无疑,《红与黑》是一部充满着魅力的作品。西方关于研究司汤达的作品数量足以与中国研究《红楼梦》的"红学"等量齐观。的确,作为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红与黑》中对于19世纪上半期法国风起云涌的各方斗争和矛盾都展现得颇为深远,贵族、大小资产阶级、教会人士一个个的粉墨登场,潜伏在表象下的实力的交战刻画了当时整个社会的腐朽和虚伪。而在我看来,《红与黑》之所以如此经久不衰,都绝不仅仅在于该作品所体现出的政治和社会意义。记得蓝棣之老师曾经说过,一部现实主义作品大大不同于记录社会的高级文件,文学的意义也绝不仅在于记录,我想,是《红与黑》中主人公于连充满着无限矛盾与反差的各种思想和行为,更足以让每位读者看得目瞪口呆却又如痴如醉,足以让每一位研究者分析成千次上万次。
编辑本段于连的性格
我们随便从中挑一段来读,便很容易看出于连的极端细腻和敏感。在市长家做家庭教师时,于连已经通过出色地背诵拉丁文《圣约》赢得了德·瑞纳一家上下刮目相看,更凭着他清秀的长相、少年的自尊打动了德·瑞纳夫人的芳心。而于连却出于一种奇怪的自尊和一定要证明点什么的心理,望着她,仿佛她是个仇敌,他正要上前和她决斗交锋…… 就是这样,这个怪异的于连牢牢抓住了读者们的心。于连的敏感和细腻、倔强是天生的,他还拥有着超群的记忆力,而他的高傲和自尊、崇拜权势则是后天环境的赋予。于连确实是十分自我的,在他的心目中,尊严被提到了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他可以放弃轻而易举就能到手的钱财,因为他需要的是别人的尊重。但他对于"自尊"的理想和追求又最终把他引向了歧途。
编辑本段于连的观念
于连虽然有着民主的思想和英雄主义的热情,但当他得到了拉莫尔公爵的赏识时,他却逐步地向贵族势力妥协了,这时的于连仿佛只知道为拉莫尔公爵的一场政治阴谋走足报信。在他的个人奋斗历程中,他经历着一次次的反抗和妥协。他是机智聪明的,然而在很多方面,我们只能说他是天真而无知的,比起整个社会中精心钻营的人们来,他是无力的,也是无助的。 左拉在《论司汤达》中是这样写的:"他(司汤达)停留在一种抽象的意愿里,他要人这种生物不包括在自然里,而是靠在一边站着,然后宣告只有心灵是高贵的"。左拉觉得于连是"完全装配好的智慧和情感的机器","纯粹在思辩中产生的创造物",他"专在推理上下功夫",主张自然主义的左拉认为司汤达在创作中带有观念学者和逻辑学者的身份,于连似乎只是永远在心理活动,外界的事务,哪管它春夏与秋冬,能对于连产生震动的永远都只是他的想像中别人对他的轻蔑与尊重。这不也正说明了作者对于连心理上入木三分的刻画吗?
编辑本段于连的结局
最后我们来看看于连的结局,于连死了,他也只能这样选择。他的悲剧是一场典型的性格悲剧,无论他性格中近乎于女性的柔弱、腼腆与男性的暴戾、野心之间的瞬间转化,还他前半生颠沛辛苦的追求和生命最后一刻对于死亡的平静向往,都是他性格的极端和偏执造成的必然结果。生命原本是平衡的,当生命的一种状态达到巅峰乃至于近乎崩溃之后,随之而来的必然不会是平和与安宁,而是另一个极端。 于连必然走向死亡,他的命运里包含着伟大的自然法则。
培养积极情绪,改善不良情绪。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把握人生的节奏,你会发现成功其实并不难。掌握做人的学问,处理好人际关系,做情绪的主人。远离情绪怪圈,把握人生节奏。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远离情绪的怪圈,把握自己的人生节奏呢?
目标错位的怪圈——越努力离成功越远
有的时候,我们发觉自己越努力,反而离成功越来越远。这就是因为我们陷入了目标错位的怪圈。
我们要时刻牢记这些话:人因有目标而变得无比坚韧;确定目标之前,先问问能力意下如何;一个错误的目标会耗尽一生的精力。
规划无序的怪圈——越忙越乱越乱越忙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没有规划的人生必然会混乱不堪。所以我们要牢记以下几句话:
规划不能使人生变长,但能让它足够宽;有序整合,一加一可以大于二;条理,与效果成正比,与忙碌成反比。
情绪失调的怪圈——越压抑越会爆发
当遇到沮丧、悲观这样的情绪时,我们不能一昧地压抑自己,因为越压抑越会爆发。我们要记住这些话:情绪,一匹极难驯服的野马;自制之人必有胜人之技;适时发泄情绪,否则就会被情绪吃掉。
压力超重的怪圈——越忍受精神越低迷
适度的压力会让我们斗志昂扬;过度的压力则会把我们压垮。所以我们要记住这些话:
压力,一把人生的双刃剑;心理负荷越重,情绪就会持续走低;挑选最适合自己的压力释放机。
心浮气躁的怪圈——越求速越不达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做事情可以追求创新,但一定要按步就班。我们一定要记住这些话:心急难成事,欲速则不达;按部就班,最出效率的做事方法。
不假思索的怪圈——做得越多错得越多
我们要记住:唯有智慧之花才能结出成功之果;不思而做,越做越错。
质效失衡的怪圈——速度越快垃圾越多
我们要记住——有质无效,结果为零;有效无质,结果为负;严格把好质量关,做到完美再交差;带着责任心去进行质与效的权衡。
心胸狭窄的怪圈——越狭隘路越窄
我们要记住:有宽容做舵手,才能让人生驶向幸福;往往因嫉妒而变得郁郁寡欢;没有容人之量就难走出不幸的怪圈。
情感失真的怪圈——越欺骗包袱越沉重
我们要记住:人生,因诚实而安稳,因撒谎而忐忑;一旦被贴上骗子标签,你就永远无法取信于人;一个谎言需要一万个借口去弥补。
10
心态失衡的怪圈——越悲观越阻碍重重
我们要记住:同样的人生可以有不同的活法;坚守信念,你就能获得改变命运的力量;悲观的迷雾会遮住希望的光芒。
《画蓝色怪圈的人》百度网盘txt最新全集下载:
uly1
简介:巴黎寂静的午夜,神秘的蓝色怪圈圈住被害者的尸体。凶手的真正目的是什么,谁又将是下一个“圈中人”?
是的,这种感情是不合适的感情。因为自己很在意对方,而对方不在意自己,但自己又不想放手,放手会让自己觉得遗憾。如果继续下去,会让自己很疲惫,也会让对方很无奈,两个人在一起并不会有真正的幸福,因此在一起是劫难。
有时候,真的觉得我们活得太累了。
前几天在古典小说《镜花缘》里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书生唐敖周游列国,来到伯虑国。奇怪的是,这里的人看上去非常疲倦,眼睛都睁不开,但从来不睡觉。原来,伯虑国人一生最怕睡觉,他们认为一旦睡着就会性命不保,一睡不醒。这里因睡而死的人不计其数。
其实,正常睡觉当然不会真的死掉,伯虑国的人因为害怕睡觉,终年不眠,直到筋疲力尽支撑不住才睡着。这样的人,如同灯尽油干,自然就真的容易一睡不醒了。
想想我们自己,好像也处在一个不睡觉的世界里。
我们曾经崇拜“哈佛凌晨四点半的图书馆”,崇拜那些每天只睡几个小时的励志故事,然后读着“最可怕的是,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更努力”这样的文章。每到这种时候,我们恨不得马上从被窝里跳起来,开始努力工作。
因为我们总觉得自己做的还不够好。我们焦虑别人又在比自己更快的成长,害怕明天的汇报还不够完善,担心月初定下的目标无法完成。
哈佛大学公开课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完美主义。
简单来讲,这是一种对失败的恐惧,尤其是对我们在意的方面。完美主义的特征是过度关注失败,自卫性强,会带来自尊和精神上的双重压力。
追求完美其实不是什么坏事。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在《这样和世界相处》中说, 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把自己和那些无法达到的完美理想做比较,因此总会受到自卑感的压迫,但也会因为它的驱动而向前奋进。
追求完美是我们前进的动力,但过于追求完美,就会成为一种危险的信号。
01 完美主义的人只重视结果
完美主义感太强的人,往往容易偏激的看待周围的一切事物。
在他们的世界里,事情非黑即白,非对即错,没有中间地带的存在。心理学家阿瑟•帕克特说:“对于完美主义者来说,连续统一体上只存在两极,他们无法意识到还有一个中间地带。”完美主义者的思维方式是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
这样的思维方式,会让他们只关注事情的结果,而忽视过程。他们开始一段旅程,不是为了沿途的风景,不在乎路上陪伴他们的人,他们甚至不在乎目的地有什么,他们只在乎抵达目的地这件事本身。
**《人生遥控器》里,主人公迈克每天都过着十分忙碌的生活。虽然他有一个美满的家庭,美丽贤惠的妻子,可爱的儿女,但这些都不是他关心的。他只关心事业的成功,晋升,成为公司高层。
巧合的是,他真的得到了一个可以随意操纵时间的遥控器,可以跳过那些他认为繁琐的时间,随心所欲到达他想要去的时段。
于是,他通过遥控时间,迅速成为了公司高管,完成了自己的人生追求。但是,他也错过了许多。他的妻子离开了他与别人结婚、父亲逝世时他没有陪伴在父亲身边、儿子结婚他也不在现场。最后他才意识到,虽然看起来取得了成功,但他失去了更多。
只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最后发现什么也没得到,这就是典型的完美主义者容易犯下的错误。
02 完美主义的人容易对未来失去信心
完美主义的人追求太高,当他们发现自己达不到期望时,可能会迅速转向抑郁。
面对社会的时候,他们认为社会应该绝对公平,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偏差。于是,当他们遭遇到不公平、不合理的事情时,他们会认为一切都在与他们为敌,从而选择远离这一切,用逃避来代替现实。
在与人交往的时候,他们认为所有人都应该是按照他们想像的那一套标准来行事。周围的人都应该尊重、理解、支持他们。他们爱说,“作为员工,你就应该···”“作为朋友,你必须···”“作为妻子,你理应···”。一旦人们没有按他们的想像来行动,他们就会觉得非常失望、抗拒甚至是抑郁。
在职场,完美主义的人认为:“我是名校毕业,应该在各个方面都比他们强”、“我是领导,必须能力是最强的”等等,他们时刻在拿自己和周围所有人的长处去比较,希望自己是完美的。如果自己在某方面的能力,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水平,又立马陷入内疚和自责而无法自拔。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面对落差,完美主义者往往容易失去改善的勇气。
03 哪有什么完美,只要能遇见更好的自己就好
的确,追求完美是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达到的状态,但我们不能因为这种追求,陷入过于疯狂的状态。
因为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完美,正是由于不存在完美,我们才对它如此痴迷。
不完美的我们,绝对不是灾难。
想像一下,如果你是身高只有135米的侏儒,你会不会觉得自己离完美相差十万八千里?但有一个这样的人却被女粉丝称为“全球最性感的男人”,深受观众喜爱。他就是美剧《权力的游戏》中饰演提利昂·兰尼斯特的彼得·丁拉基。
丁拉基一出生就患有软骨发育不全症,这种病不仅意味着长不高,同时骨骼畸形。可以说,从小,丁拉基就受够了同学的冷眼和嘲笑。
幸运的是,学生时代起,丁拉基就发现了自己对表演的兴趣,并顺利考入了本宁顿学院学习表演专业。
大学毕业后,丁拉基和好友一起到纽约追梦。但他慢慢发现,很多剧只是因为他的外形特点让他出演小矮人、精灵、或者小丑之类的特型演员。
他认为这是对他身高的一种“嘲笑”。因此,对于这些选择,他全部选择了拒绝。他拒绝当别人的笑柄。由于放不下骄傲,他在琴行打工、给别人当园丁、在数据公司当了6年的数据输入员。
离开表演,丁拉基并不快乐。他名校毕业,梦想成为演员,可如今却在干手头这些无聊的工作。
也许是这样的反差给了丁拉基太大的触动。也许,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慢慢放下了心中的偏执。他告诉自己,不管什么角色、多少钱,他都要出演,他要当一个演员。
很快,生活也向他打开了大门。从2003年起,彼特·丁拉基开始了他的逆袭。从《心灵驿站》到《纳尼亚传奇2》,再到《X战警》,丁拉基的演绎事业不断攀升。终于,在《权利的游戏》中,丁拉基彻底爆发了。
丁拉基在剧中饰演的“小恶魔”提利昂虽出身贵族,但因母亲生他时难产而死,他本人又是侏儒,从小就遭到家人冷酷的对待。
他表面上尖酸刻薄,但实际上心地善良;他虽然屡遭迫害,但总是顽强地反抗自己的命运,常常在生死关头鬼灵精怪地化险为夷,很多观众视他为这部剧中真正的英雄。
凭借“小恶魔”这个角色,彼得·丁拉基二度蝉联美国电视界最高荣誉“艾美奖”的最佳男配角。包括奥巴马在内的很多网友纷纷表示,丁拉基扮演的“小恶魔”是他们最喜欢的权游角色!
不完美的人生,硬生生被他变成了很多人眼中的“完美”。甚至可以说,他重新定义了“侏儒”这个词的意义。 如果丁拉基因为自己的“不完美”而自暴自弃,今天他可能还是数据公司的芸芸众生。正是放下了“完美”的偏执,带着 乐观和坚持,让身高并不高的 丁拉基,活成了自己的王者。
所以,完美的事物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重要的是我们要用自己的努力来弥补那些不完美。
世上哪有什么完美,只要能遇见更好的自己就好!
今年大三,感觉被孤立了两年
室友三个(称为abc吧)都是很会说话办事的人,而我长期宅居性格看起来比较疯但只是对熟人,其实比较内向自卑,家庭原因,且最初连看人脸色听话听音都不太会。个人迷二次元b站和耽美小说,跟她们好像都不来自同一个世界。
大一的时候并没太感觉被孤立,因为那时候我们关系很好,我是真的把她们当好朋友,自觉我们是整个大学里最和谐温暖的宿舍也差不多
大二上的时候a谈了男朋友,此时我跟b和c自然在一起的时间就变多了,此时才慢慢觉得好像被b和c孤立了。首先是发现聊天的时候她们总是不接我话,该说什么说什么就像我没开口过。那会儿觉得不对了之后就开始留意,然后发现越来越多的痕迹,比如我们三个人一起在宿舍的时候她们两个人在聊微信(因为两个手机会接连震动,其中c还开了键盘音,就听见她这边键盘声一停b的手机就震两下),为了求证我是不是想多了我还假装不经意绕到b的身后瞄了一眼,发现确实是c的头像;或者周末a跟男友出去了b就会和c出去逛街,我完全不知道这回事直到晚上她俩回宿舍手里提着很多购物袋,此外还有种种就不提了。。。然后就证实了被b和c孤立。然后我心情一度很差,开始变得敏感,直到有一次我很晚回宿舍,已经十二点多熄灯了,我开门前听到宿舍里她们几个在夜聊,听不清在讲什么不过还挺欢快的,我开门的一瞬间整个寝室突然变得无比安静,我甚至还捕捉到了尴尬的尾音。我假装不知道的小声问了句你们都睡了吗,回答我的是一片寂静,那会儿我的心真的一片冷。还有很多小事让我感受到了那种气氛,就不一一讲了。
大二下一开始的时候情况还是没太大改善,实在忍不住去看了心理医生,这好歹给了我一个倾诉的途径,也让我稍微感到好受了一点。她给了我一些建议也让我的处境好了不少。我生日的时候请她们吃饭,那次花了蛮多钱,反正消费水平远超之前她们过生日的时候的请客吃饭。大概是因为我的做法有了些改变加出去吃了顿好的的情谊,我的处境慢慢变好了很多,我的心情也逐渐好转。后来有一次我没忍住,在a洗澡的时候偷翻了她的手机(嗯我知道这个真的很过分,我事后也恨自己手贱)然后在里面发现了一个讨论组,成员是abc和隔壁a的好友d。翻了翻聊天记录,上面真的很多是骂我嘲笑我的,bc说什么我在宿舍她们都不想回宿舍了之类的,令我最震惊的是a,我之前一直以为她是最比较不孤立我的那一个,我还曾经和她说过我好像被孤立的事,她在我俩独处时也是很正常的好朋友的样子。结果在讨论组里她是骂我最凶的那一个,比如什么xxx就是只狗,我真是日了狗了(当时日了狗了才刚开始流行起来,我还比较接受无能);或者嘲笑说“我真是醉了,她刚刚竟然怎么怎么,你们这节没课快来xx教室我给你们讲”,然而这条时间比较久远,她说怎么的时候有比较迷糊,我怎么想都没想起来是什么事情还值得开会嘲讽我;再或者学校有什么活动她们约好一起去说好不要告诉我。我那时候才知道a也是孤立我的主力,可想而知我当时的心情是多么山崩地裂,她真的一直对我看起来挺友好而且人看起来开朗活泼大大咧咧人缘超好长相甜美,我在这之前从没意识到过有人会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但我当时忍住了,因为不想破坏刚刚有起色的人际关系。之后心情又开始特别糟糕,又因为不想再次撕开来之不易的好转而默默忍耐。认识了个网友,她一直鼓励我跟某个室友谈谈。我后来真的鼓起勇气的和b用微信谈了这件事,大概说有一次无意间听到a在跟别人骂我,知不知道是为了什么,b答不知道可能是有什么误会吧之后我又说我有时说话办事不经大脑如果我有什么做得不对的地方你千万要告诉我啊我是真的意识不到,她说好。
之后的事情又开始变化,大三上快期中b和c闹掰了反而我和b的关系变好了,当然a依然是感觉人很好的样子。
直到现在大三下,b和c关系不知道为什么又变好了,然后我又被孤立了[呵呵]。不知道什么理由,这次不想深究了,反正不会是因为什么大事。不过我现在的心态虽然还是有些问题但比之前好了很多。
被孤立,感觉有时候会特别焦躁,或者悲春伤秋,还有就是变得纤细敏感,每发生一点小事都会忍不住联想到被孤立的现状,每天都心情很差,学习不能专注,每说句话都要再三斟酌有没有不妥当的地方,连句玩笑都不敢随便开,感觉日子过的小心翼翼如履薄冰诚惶诚恐。
不过也有点心得啦,首先不能表露出你的不满,包括朋友圈微博这种她们看得到的地方,任何你情感上的宣泄都是她们更加看不惯或者说不爽你的又一理由;其次如果不能真的撕破脸,就只能尽量装糊涂吧,询问也要委婉,毕竟被叫破只会让你去被孤立的事实更加肆无忌惮,或者就是像我室友那样摆明了装傻,一句你想太多了打发过去了事;尽量做好自己就够了,不要过分care别人对你的态度,活在别人的世界里不会太幸福的;哪怕以后和好了也不要太交心,因为你只要还是你,你们的分歧就还是存在的;去交新的朋友或者学会欣赏自己和享受孤独,内心不寂寞这些都不会真的在乎。
以上这都是我的血泪教训啊,后面几条我还在努力中,不过我相信会越来越好的。也希望你共勉,早日走出这种状态吧。
哦对了,像我这样啰嗦这么多字,找个地方倾诉和发泄也会舒服很多。
以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