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入蜀记》的全文如何翻译?

文言文《入蜀记》的全文如何翻译?,第1张

《入蜀记》原文及对照翻译如下:

原文(七月)十四日,晚,晴。开南窗观溪山。溪中绝多鱼,时裂水面跃出,斜日映之,有如银刀。垂钓挽罟者弥望,以故价甚贱,僮使辈日皆餍饫。土人云,此溪水肥,宜鱼。及饮之,水味果甘,岂信以肥故多鱼邪?溪东南数峰如黛,盖青山也。

译文(七月)十四日,傍晚,天晴。打开船舱中向南的窗,观看河山风光。姑熟溪中有很多鱼,不时冲开水面跃出来,夕阳照映溪水,如同银刀一样。垂竿钓鱼、拉网捕鱼的人满眼都是,因为这缘故,鱼价很低,家僮差役们每天都吃得饱饱的。当地的人说,这溪水很肥,适于鱼的生长。等到我唱了这溪水,觉得水味道真根甜,难道当真是因为水肥的缘故吗溪的东南许多山峰像青黑色的颜料染过一样,原来是青山啊。

原文(八月)十四日,晓,雨。过一小石山,自顶直削去半,与余姚江滨之蜀山绝相类。抛大江,遇一木筏,广十余丈,长五十余丈。

译文(八月)十四日,(船从富池出发西行)拂晓,下雨。经过一座小石山,(这座山)笔直得像从山顶一刀削去一半,跟余姚江边的蜀山很相似。行船在江上,遇到一木筏,宽十多丈,长五十多丈。

原文上有三四十家,妻子鸡犬臼碓皆具,中为阡陌相往来,亦有神祠,素所未睹也。舟人云,此尚其小者耳,大者于筏上铺土作蔬圃,或作酒肆,皆不复能入夹,但行大江而已。是日逆风挽船,自平旦至日昳才行十五六里。泊刘官矶,旁蕲州界也。儿辈登岸,归云:“得小径,至山后,有陂湖渺然,莲芰甚富。沿湖多木芙蕖,数家夕阳中,芦藩茅舍,宛有幽致,而寂然无人声。有大梨,欲买之,不可得。湖中小艇采菱,呼之亦不应。更欲穷之,会见道旁设机,疑有虎狼,遂不敢往。”刘官矶者,传云汉昭烈入吴尝杈舟于此。晚,观大鼋浮沉水中。

译文上面有三四十户人家,妻子儿女鸡狗以及舂米的臼、碓都有。中间有相往来的通道,还有神祠,这是向来没有见过的。驾船的人说,这还是小的呢,大的可在竹筏上铺上土作菜田,或开酒店,大得却不再能开进小水湾,只在大江中行进罢了。这天刮逆风,(纤夫)用力拉船,从天亮到日落才走了十五六里。船在刘官矶停泊,这里古代蕲州边界。子侄等辈上岸,回来后说:“发现一条小路,(从小路)到山后面,有一个小湖,面积很大,莲子菱角很多,沿湖有很多木芙蕖,几户人家在夕阳中,芦苇篱笆、茅屋房舍,仿佛是一个幽雅的地方,而且寂静得没有人声。有很大的梨,想买它,但没法买到。湖中有轻快的小船采菱角,叫他们也没有人答应。想要再看个究竟,恰好看见路旁设有打捉野兽的工具,怀疑有虎狼,于走不敢再向前走了。”刘官矾,传说走蜀汉昭烈帝刘备到吴国去,曾在这里拢船上岸。晚上,看见大鳖在水中沉浮。

原文(八月)二十一日。过双柳夹,回望江上,远山重复深秀。自离黄,虽行夹中,亦皆旷远,地形渐高,多种菽粟荞麦之属。晚,泊杨罗,大堤高柳,居民稠众。鱼贱如土,百钱可饱二十口;又皆巨鱼,欲觅小鱼饲猫,不可得。

译文(八月)二十一日,(船从黄州上游戚矶港出发)经过双柳夹,回头望江上,远山重重深幽清秀。从离开黄州,虽然行进在双柳夹中,也都空阔辽远,地形渐渐高了,大多种些豆子、谷子、荞麦之类的粮食作物。晚上,在杨罗洑停泊,这里堤岸宽大,柳树高密,居民稠密众多。鱼像土般便宜,一百个铜钱(买的鱼)可以使二十个人吃饱;又都是大鱼,想找点小鱼养猫,不能找到。

原文(九月)九日,早,谒后土祠。道旁民屋,苫茅皆厚尺余,整洁无一枝乱。挂帆,抛江行三十里,泊塔子矶,江滨大山也。自离鄂州,至是始见山。买羊置酒。盖村步以重九故,屠一羊,诸舟买之,俄顷而尽。求菊花于江上人家,得数枝,芬馥可爱,为之颓然径醉。夜雨,极寒,始覆絮衾。

译文(九月)九日,(船行至荆州石首县境内)早上,往拜土神的庙。路旁的民屋,覆盖房顶的茅草都有一尺多厚,整齐得没有一根乱草。张起船帆,在江中航行三十里,在塔子矾停泊,塔子矾是江边的大山。从离开鄂州,到这里才见到山。买羊买酒,在村庄旁的水边停船,因为是重阳节的缘故,杀了一只羊,几条船分买了,不一会就吃完了。在江边的人家那里买了几枝菊花,芳香可爱,因此就喝得醉了。夜里下起雨来,非常寒冷,这才开始盖被子了。

原文(十月)二十一日。舟中望石门关,仅通一人行,天下至险也。晚,泊巴东县,江山雄丽,大胜秭归。但井邑极于萧条,邑中才百余户,自令廨而下皆茅茨,了无片瓦。权县事秭归尉右迪功郎王康年、尉兼主簿右迪功郎杜德先来,皆蜀人也。谒寇莱公祠堂,登秋风亭,下临江山。是日重阴微雪,天气飂飃,复观亭名,使人怅然,始有流落天涯之叹。遂登双柏堂、白云亭。堂下旧有莱公所植柏,今已槁死。然南山重复,秀丽可爱。白云亭则天下幽奇绝境,群山环拥,层出间见,古木森然,往往二三百年物。栏外双瀑泻石涧中,跳珠溅玉,冷入人骨。其下是为慈溪,奔流与江会。余自吴入楚,行五千余里,过十五州,亭榭之胜无如白云者,而止在县廨听事之后。巴东了无一事,为令者可以寝饭于亭中,其乐无涯,而阙令动辄二三年,无肯补者,何哉?

译文(十月)二十一日,(船过归州)在船中望石门关,才能通过一个人,真是天下最险的地方。晚上,船停泊在巴东县,大江和山川都很雄伟壮丽,远远超过了秭归。街市上很萧条冷落,县城里才一百多户人家,县令办公的地方以下都是茅草屋,没有一片瓦。代理县尉的是秭归的县尉右迪功郎王康年,尉兼主薄是右迪功郎杜德先来,都是四川人。拜见寇莱公词堂,登上秋风亭,下面挨着长江。这一天天阴很重下着小雪,天气凄冷,再看亭子的名字,使人怅然若失,才有流落天涯的感慨。于是又登上双柏堂、白云亭。堂下原先有寇莱公所栽种的柏树,现在已经枯死了。然而南山峰峦很多,秀丽可爱。白云亭是天下最幽奇最绝妙的地方,群山环围着,一层一层显现出来,古木繁密茂盛,往往都是二三百年长起来的。亭栏外面有两个瀑布直流进山涧中,像珍珠在跳跃,像玉屑在飞溅,冷气侵入骨间。它的下面是慈溪,奔流着与长江会合。我从江浙进入湖北,行程五千余里,经过了十五州,最美的风景没有超过白云亭的,只在县尉办公之地的后方。巴东知县一点事也没有,作县令的可以睡觉、吃饭都在亭子中,那种乐趣简直无边,可是县令空缺动不动就是二三年,没有谁肯来补缺,这是为什么啊?

入蜀记百科知识:

入蜀记

基本信息

《入蜀记》是南宋陆游入蜀途中的日记,共六卷,是中国第一部长篇游记。《入蜀记》将日常旅行生活、自然人文景观、世情风俗、军事政治、诗文掌故、文史考辨、旅游审美、沿革兴废错综成篇,评古论今,夹叙夹议,卓见迭出,寄慨遥深。

南宋孝宗乾道五年(1170)末,作者由山阴(今浙江绍兴)赴任夔州(今重庆奉节一带)通判(知州的佐理官)。闰五月十八日晚起程,乘船由运河、长江水路前往,历时160天,五个多月,经今浙、苏、皖、赣、鄂、渝六省市,于十月二十七日早晨到达夔州任所。路上写每日经历(很少几天只记日期而没有记事),记一天经过什么地方,游历或舟中所见,会见什么人等。较多的是写景物,写观感,间或考证古闻旧事。

《入蜀记》是中国第一部长篇游记。中国游记虽多,但多为短篇。《入蜀记》由陆游在入蜀途中创作的日记组成,全作虽不足四万字,但在古代确已是长篇。

作品名称

入蜀记

创作年代

南宋

文学体裁

游记

作者

陆游

文学特点

《入蜀记》的写作特色是将日常旅行生活、自然人文景观、世情风俗、军事政治、诗文掌故、文史考辨、旅游审美、沿革兴废错综成篇,评古论今,夹叙夹议,卓见迭出,寄慨遥深。游池州,他援引历史:北宋灭南唐,就是由于"首克池州,然后能取芜湖、当涂,驻军采石,而浮桥成。则池州今实要地,不可不备也。"游常州,生一派沧桑兴亡之感:"又见梁文帝陵。文帝,武帝父也。亦有二辟邪尚存。其一为藤蔓所缠,若絷缚者。然陵已不可识矣!"游鄂州,由碑而引发对韩熙载的批评:"熙载大臣,不以覆亡为惧,……夸诞妄谬,真可为后世发笑。然熙载死,李主犹恨不及相之。君臣之惑如此,虽欲久存,得乎"陆游亦史学家,此部游记每于叙中夹史评、政论、军略,借古讽今,以史鉴今,甚见其史家本色;此处良苦用心是告诫朝廷勿做南唐第二。写小孤山之自然美后,笔锋一转:"但祠宇极于荒残,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自当高出金山之上矣。"远在12世纪,陆游即在旅游、审美实践中提出以美的人文景观匹配美的自然风景,这种江山人文相发挥的旅游美学观,无疑是旅游美学与风景科学的精华。

入蜀记

选段

原文

七月

十四日,晚,晴。开南窗观溪山。溪中绝多鱼,时裂水面跃出,斜日映之,有如银刀。垂钓挽罟者弥望,以故价甚贱,僮使辈日皆餍饫。土人云,此溪水肥,宜鱼。及饮之,水味果甘,岂信以肥故多鱼邪溪东南数峰如黛,盖青山也。

八月

十四日,晓,雨。过一小石山,自顶直削去半,与余姚江滨之蜀山绝相类。抛大江,遇一木筏,广十余丈,长五十余丈。上有三四十家,妻子鸡犬臼碓皆具,中为阡陌相往来,亦有神祠,素所未睹也。舟人云,此尚其小者耳,大者于筏上铺土作蔬圃,或作酒肆,皆不复能入夹,但行大江而已。是日逆风挽船,自平旦至日昳(dié)才行十五六里。泊刘官矶,旁蕲州界也。儿辈登岸,归云:"得小径,至山后,有陂湖渺然,莲芰甚富。沿湖多木芙蕖,数家夕阳中,芦藩茅舍,宛有幽致,而寂然无人声。有大梨,欲买之,不可得。湖中小艇采菱,呼之亦不应。更欲穷之,会见道旁设机,疑有虎狼,遂不敢往。"刘官矶者,传云汉昭烈入吴尝杈舟于此。晚,观大鼋浮沉水中。

(八月)二十一日。过双柳夹,回望江上,远山重复深秀。自离黄,虽行夹中,亦皆旷远,地形渐高,多种菽粟荞麦之属。晚,泊杨罗,大堤高柳,居民稠众。鱼贱如土,百钱可饱二十口;又皆巨鱼,欲觅小鱼饲猫,不可得。

九月

九日,早,谒后土祠。道旁民屋,苫茅皆厚尺余,整洁无一枝乱。挂帆,抛江行三十里,泊塔子矶,江滨大山也。自离鄂州,至是始见山 。买羊置酒。盖村步以重九故,屠一羊,诸舟买之,俄顷而尽。求菊花于江上人家,得数枝,芬馥可爱,为之颓然径醉。夜雨,极寒,始覆絮衾。

十月

二十一日。舟中望石门关,仅通一人行,天下至险也。晚,泊巴东县,江山雄丽,大胜秭归。但井邑极于萧条,邑中才百余户,自令廨而下皆茅茨,了无片瓦。权县事秭归尉右迪功郎王康年、尉兼主簿右迪功郎杜德先来,皆蜀人也。谒寇莱公祠堂,登秋风亭,下临江山。是日重阴微雪,天气,复观亭名,使人怅然,始有流落天涯之叹。遂登双柏堂、白云亭。堂下旧有莱公所植柏,今已槁死。然南山重复,秀丽可爱。白云亭则天下幽奇绝境,群山环拥,层出间见,古木森然,往往二三百年物。栏外双瀑泻石涧中,跳珠溅玉,冷入人骨。其下是为慈溪,奔流与江会。余自吴入楚,行五千余里,过十五州,亭榭之胜无如白云者,而止在县廨听事之后。巴东了无一事,为令者可以寝饭于亭中,其乐无涯,而阙令动辄二三年,无肯补者,何哉

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宜为仙真所托。祝史云:"每八月十五夜月明时,有丝竹之音,往来峰顶,山猿皆鸣,达旦方渐止。"庙后,山半有石坛,平旷。传云:"夏禹见神女,授符书于此。"坛上观十二峰,宛如屏障。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祠旧有乌数百,送客迎舟。

部分词义

〔十四日〕七月十四日,作者乘船在长江中西行到太平州州治当涂县(现在安徽当涂)。

〔南窗观溪山〕南窗,船舱中向南的窗。溪山,河山风景。溪,姑熟溪。书中七月十三日这样记述:"州(太平州州治)正据姑熟溪北,土人但谓之姑溪。水色正绿而澄澈如镜,纤鳞(小鱼)往来可数。溪南皆渔家,景物幽奇。"山,就是下文"溪东南数峰如黛"的青山(山名)。

〔绝〕极。

〔裂〕冲开。

〔垂钓挽罟(gǔ)者弥望〕垂钓,垂竿钓鱼。挽罟,拉网。罟,捕鱼的网。弥望,充满视野。弥,满。

〔以故〕因为这个缘故。

〔僮使辈日皆餍(yàn)饫(yù)〕家僮差役们每天都吃得饱饱的。僮,年纪小的仆役。使,公家的差役。餍、饫,都是饱足的意思。

〔土人〕当地的人。

〔宜鱼〕适于鱼的生长。宜,适宜。

〔信以肥故〕当真是因为(水)肥的缘故。

〔黛〕青黑色的颜料,可以画眉。这里是说山色青黑。

〔十四日〕八月十四日,船从富池出发西行。富池,富池口镇,在现在湖北阳新。

〔自顶直削去半〕像是从山顶一直削去一半。形容山的一面直上直下。

〔余姚〕县名,现在浙江余姚。

〔江〕余姚江,东流入甬江。

〔绝相类〕极像。

〔抛〕放,行船。

〔筏〕用竹或木编的水行的工具,俗称竹排、木排或筏子。

〔妻子鸡犬臼(jiù)碓(duì)皆具〕妻子、儿女、臼、碓都具备。妻子,妻和儿女。臼、碓,舂(chōng)米的工具。臼是石槽,盛还没去皮的谷子。碓是一块圆形石头,系在杆上,一上一下地捣臼中的谷。具,具备、齐备。

〔阡陌〕田间的小路,南北向的称阡,东西向的称陌。这里指筏上纵横的通道。

〔素所未睹〕向来没看见过。

〔舟人〕使船的人。

〔蔬圃〕菜园。

〔酒肆〕酒铺。

〔夹〕江边的小水湾,可以停船。

〔但〕只。

〔挽船〕用力拉船。

〔自平旦至日昳(dié)〕从天亮到日落。

〔矶(jī)〕水边的大岩石、小山。

〔旁(bàng)〕同"傍",靠近。

〔蕲(qí)州〕州治在现在湖北蕲春南临江处。

〔儿辈〕子侄等晚辈。

〔陂(bēi)湖渺然〕湖泽广阔辽远。陂湖,湖泽。渺然,形容面积很大。

〔芰(jì)〕菱角。

〔富〕繁多。

〔木芙蕖(qú)〕一种落叶灌木,秋天开花,花大而艳,有红、黄、白等颜色。

〔芦藩〕用芦苇编的篱笆。藩,篱。

〔宛〕逼真,相似。

〔艇(tǐng)〕轻快的小船。

〔穷之〕看个究竟。穷,尽。之,代陂湖的环境。

〔会〕恰好。

〔机〕捕捉野兽的工具。

〔传(chuán)〕传说。

〔汉昭烈〕蜀汉昭烈帝刘备。昭烈是谥号。

〔入吴〕往吴国去。

〔鼋(yuán)〕鳖。

〔二十一日〕八月二十一日,船从黄州上游戚矶港出发。

〔黄〕黄州。

〔旷远〕空阔辽远。

〔菽(shū)粟(sù)荞(qiáo)麦〕菽 ,豆类。粟,谷子,去皮后为小米。荞麦,粒三角形,有棱,磨成面粉食用。

〔杨罗(fú)〕江边地名,在鄂(è)州(现在武汉市武昌一带)以东几十里。

〔稠众〕稠密众多。

〔百钱可饱二十口〕一百个铜钱(买的鱼)可以使二十口人吃饱。

〔九日〕九月九日,船行至荆州石首县(现在湖北石首)界内。

〔谒(yè)后土祠〕往拜土神的庙。后,古代尊称君主。

〔苫(shān)〕覆盖房顶。

〔挂帆〕张起船帆。

〔买羊〕买羊肉。

〔村步〕村庄。步,停船的水边。

〔以重(chóng)九故〕因为重阳节的缘故。重九,阴历九月初九。古代说九是阳数,所以重九称为重阳节。

〔屠一羊〕(村庄里)宰了一只羊。

〔俄顷〕一会儿。

〔求菊花〕重阳节是菊花开的时候,古代有重阳赏菊的风俗。

〔芬馥(fù)〕芳香。

〔颓(tuí)然径醉〕就喝醉了。颓然,醉后坐立不稳的样子。径,就。

〔始覆絮衾(qīn)〕开始盖棉被。〔二十一日〕十月二十一日,船过归州(现在湖北秭(zǐ)归)西行往巴东县(现在湖北巴东,往西就是重庆巫山县界)。

〔石门关〕两山夹着的一条狭路,当在巴东县之东。

〔井邑〕街市。井,民居。邑,县城。

〔于〕助词,无义。

〔萧条〕冷落。

〔令廨(xiè)〕县官办公的地方,县衙门。令,知县。

〔茅茨(cí)〕茅屋。茨,用茅草、芦苇盖的屋顶。

〔了无片瓦〕一片瓦都没有。了,完全。

〔权县事〕代管县里的政事,代理知县。权,暂代。

〔秭归尉〕秭归县的县尉(县令的属官)。

〔右迪功郎〕一种文散官(只是品级,没有实职)衔,从九品,品级最低。

〔尉兼主簿〕(巴东县的)县尉兼主簿。主簿是县令属下管文书的官。

〔寇莱公〕北宋名相寇准,字平仲,华州下(guī,现在陕西渭南)人。19岁中进士,曾任归州巴东县的知县。宋真宗时封莱国公。

〔重阴〕天阴得很。

〔(liáolì)〕凄冷的样子。

〔复观亭名〕再看看秋风亭这个名字。秋风容易唤起凄凉惆怅的心情,所以这样说。

〔流落天涯〕在远离故乡的地方漂流。

〔槁死〕枯死。

〔南山重(chóng)复〕南山峰峦很多。

〔绝境〕超过一切的美妙境界。

〔间(jiàn)见(xiàn)〕和"层出"意思一样,都是山峰很多的意思。间,更迭。

〔森然〕繁密茂盛的样子。

〔栏外双瀑泻石涧中〕栏杆外面的两条瀑布倾泻到石涧里。泻,奔流。石涧,连底带岸都是石头的山涧。〔跳珠溅玉〕像珍珠在跳跃,像玉屑在飞溅。形容瀑布水入涧的景象。

〔是为慈溪〕这就是慈溪。

〔会〕会合。

〔自吴入楚〕从江浙到湖北。

〔亭榭(xiè)〕都是点缀风景的建筑物。榭,建在高台上的敞屋。

〔胜〕(景物)优美。

〔止〕只,仅。

〔听事〕厅堂,办公的处所。

〔了无一事〕(知县)一点事都没有。

〔为令者〕作知县的人。

〔寝饭〕睡觉吃饭度日。

〔无涯〕没有边际,无尽。

〔而阙令动辄二三年,无肯补者〕可是每逢知县出缺,动不动就两三年没有人肯补这个缺。阙,通"缺"。

作者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爱国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参考资料

入蜀记情感表达:http://mwendasocom/q/1454479676721988category=internal&srcg=msearch_app&src=m_so_share_others&version=508&channel=25pp&ls=25pp&userid=40558aa302c59454551bd56918f31762

这两首诗对祖国壮丽山川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三峡》写群山具有连绵不断、雄奇险拔、遮天蔽日的特点。《入蜀记》描绘的巫山及其神女峰具有高、奇、秀等特点。

《三峡》

作者: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译文:

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悬崖 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等到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挡了,有时候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

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山峰之间有悬泉瀑布,在之上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趣味无穷。

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入蜀记》

作者:陆游

七月

十四日,晚,晴。开南窗观溪山。溪中绝多鱼,时裂水面跃出,斜日映之,有如银刀。垂钓挽罟者弥望,以故价甚贱,僮使辈日皆餍饫。土人云,此溪水肥,宜鱼。及饮之,水味果甘,岂信以肥故多鱼邪?溪东南数峰如黛,盖青山也。

八月

十四日,晓,雨。过一小石山,自顶直削去半,与余姚江滨之蜀山绝相类。抛大江,遇一木筏,广十余丈,长五十余丈。上有三四十家,妻子鸡犬臼碓皆具,中为阡陌相往来,亦有神祠,素所未睹也。舟人云,此尚其小者耳,大者于筏上铺土作蔬圃,或作酒肆,皆不复能入夹,但行大江而已。

是日逆风挽船,自平旦至日昳(dié)才行十五六里。

泊刘官矶,旁蕲州界也。儿辈登岸,归云:“得小径,至山后,有陂湖渺然,莲芰甚富。沿湖多木芙蕖,数家夕阳中,芦藩茅舍,宛有幽致,而寂然无人声。有大梨,欲买之,不可得。湖中小艇采菱,呼之亦不应。

更欲穷之,会见道旁设机,疑有虎狼,遂不敢往。”刘官矶者,传云汉昭烈入吴尝杈舟于此。晚,观大鼋浮沉水中。

八月

二十一日。过双柳夹,回望江上,远山重复深秀。自离黄,虽行夹中,亦皆旷远,地形渐高,多种菽粟荞麦之属。晚,泊杨罗,大堤高柳,居民稠众。鱼贱如土,百钱可饱二十口;又皆巨鱼,欲觅小鱼饲猫,不可得。

九月

九日,早,谒后土祠。道旁民屋,苫茅皆厚尺余,整洁无一枝乱。挂帆,抛江行三十里,泊塔子矶,江滨大山也。自离鄂州,至是始见山 。买羊置酒。盖村步以重九故,屠一羊,诸舟买之,俄顷而尽。求菊花于江上人家,得数枝,芬馥可爱,为之颓然径醉。夜雨,极寒,始覆絮衾。

十月

二十一日。舟中望石门关,仅通一人行,天下至险也。晚,泊巴东县,江山雄丽,大胜秭归。但井邑极于萧条,邑中才百余户,自令廨而下皆茅茨,了无片瓦。权县事秭归尉右迪功郎王康年、尉兼主簿右迪功郎杜德先来,皆蜀人也。

谒寇莱公祠堂,登秋风亭,下临江山。是日重阴微雪,天气,复观亭名,使人怅然,始有流落天涯之叹。遂登双柏堂、白云亭。堂下旧有莱公所植柏,今已槁死。然南山重复,秀丽可爱。

白云亭则天下幽奇绝境,群山环拥,层出间见,古木森然,往往二三百年物。栏外双瀑泻石涧中,跳珠溅玉,冷入人骨。其下是为慈溪,奔流与江会。余自吴入楚,行五千余里,过十五州,亭榭之胜无如白云者,而止在县廨听事之后。巴东了无一事,为令者可以寝饭于亭中,其乐无涯,而阙令动辄二三年,无肯补者,何哉?

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

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宜为仙真所托。祝史云:“每八月十五夜月明时,有丝竹之音,往来峰顶,山猿皆鸣,达旦方渐止。”庙后,山半有石坛,平旷。

传云:“夏禹见神女,授符书于此。”坛上观十二峰,宛如屏障。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祠旧有乌数百,送客迎舟。

译文:

七月

十四日,傍晚,天晴。打开船舱中向南的窗,观看河山风光。姑熟溪中有很多鱼,不时冲开水面跃出来,夕阳照映溪水(鱼)如同银刀一样。垂竿钓鱼、拉网捕鱼的人满眼都是,因为这缘故,鱼价很低,家僮差役们每天都吃得饱饱的。

当地的人说,这溪水很肥,适于鱼的生长。等到我喝了这溪水,觉得水味道真很甜,难道当真是因为水肥而鱼多的缘故吗溪的东南许多山峰像青黑色的颜料染过一样,原来是青山啊。

八月

十四日,(船从富池出发西行)拂晓,下雨。经过一座小石山,(这座山)笔直得像从山顶一刀削去一半,跟余姚江边的蜀山很相似。行船在江上,遇到一木筏,宽十多丈,长五十多丈。上面有三四十户人家,妻子儿女鸡狗以及舂米的臼、碓都有。

中间有相往来的通道,还有神祠,这是向来没有见过的。驾船的人说,这还是小的呢,大的可在竹筏上铺上土作菜田,或开酒店,大得却不再能开进小水湾,只在大江中行进罢了。这天刮逆风,(纤夫)用力拉船,从天亮到日落才走了十五六里。船在刘官矶停泊,这里古代蕲州边界。

子侄等辈上岸,回来后说:“发现一条小路,(从小路)到山后面,有一个小湖,面积很大,莲子菱角很多,沿湖有很多木芙蕖,几户人家在夕阳中,芦苇篱笆、茅屋房舍,仿佛是一个幽雅的地方,而且寂静得没有人声。有很大的梨,想买它,但没法买到。

湖中有轻快的小船采菱角,叫他们也没有人答应。想要再看个究竟,恰好看见路旁设有打捉野兽的工具,怀疑有虎狼,于是不敢再向前走了。”刘官矶,传说走蜀汉昭烈帝刘备到吴国去,曾在这里拢船上岸。晚上,看见大鳖在水中沉浮。

八月

二十一日,(船从黄州上游戚矶港出发)经过双柳夹,回头望江上,远山重重深幽清秀。从离开黄州,虽然行进在双柳夹中,也都空阔辽远,地形渐渐高了,大多种些豆子、谷子、荞麦之类的粮食作物。

晚上,在杨罗洑停泊,这里堤岸宽大,柳树高密,居民稠密众多。鱼像土般便宜,一百个铜钱(买的鱼)可以使二十个人吃饱;又都是大鱼,想找点小鱼养猫,不能找到。

九月

九日,(船行至荆州石首县境内)早上,往拜土神的庙。路旁的民屋,覆盖房顶的茅草都有一尺多厚,整齐得没有一根乱草。张起船帆,在江中航行三十里,在塔子矶停泊,塔子矶是江边的大山。从离开鄂州,到这里才见到山。

买羊买酒,在村庄旁的水边停船,因为是重阳节的缘故,杀了一只羊,几条船分买了,不一会就吃完了。在江边的人家那里买了几枝菊花,芳香可爱,因此就喝得醉了。夜里下起雨来,非常寒冷,这才开始盖被子了。

十月

二十一日,(船过归州)在船中望石门关,才能通过一个人,真是天下最险的地方。晚上,船停泊在巴东县,大江和山川都很雄伟壮丽,远远超过了秭归。街市上很萧条冷落,县城里才一百多户人家,县令办公的地方以下都是茅草屋,没有一片瓦。

代理县尉的是秭归的县尉右迪功郎王康年,尉兼主薄是右迪功郎杜德先来,都是四川人。拜见寇莱公词堂,登上秋风亭,下面挨着长江。这一天天阴很重下着小雪,天气凄冷,再看亭子的名字,使人怅然若失,才有流落天涯的感慨。于是又登上双柏堂、白云亭。

堂下原先有寇莱公所栽种的柏树,现在已经枯死了。然而南山峰峦很多,秀丽可爱。白云亭是天下最幽奇最绝妙的地方,群山环围着,一层一层显现出来,古木繁密茂盛,往往都是二三百年长起来的。

亭栏外面有两个瀑布直流进山涧中,像珍珠在跳跃,像玉屑在飞溅,冷气侵入骨间。它的下面是慈溪,奔流着与长江会合。

我从江浙进入湖北,行程五千余里,经过了十五州,最美的亭台没有超过白云亭的,只在县尉办公之地的后方。巴东知县一点事也没有,作县令的可以睡觉、吃饭都在亭子中,那种乐趣简直无边,可是县令空缺动不动就是二三年,没有人肯来补缺,这是为什么啊?

二十三日,过巫山的凝真观,拜谒了妙用真人的祠堂。真人就是大家所说的巫山神女。祠堂正对着巫山,峰峦很高冲入高天,而山脚则直插入江水中。议论的人都说泰山、华山、衡山、庐山,都没有巫山奇特。可是十二峰并不能全看见,能看到的八九个山峰,只有神女峰纤巧修长,陡起而变幻多姿,确实适宜作为神女的化身。

祠中主持祭祀者说:“每年的八月十五晚上月亮明朗的时候,就能听到优美的管弦音乐,在峰顶上来回走,能听到山上的猿啼鸣,到天明才渐渐停止。”在庙的后边,半山腰中有个石坛,比较平坦。传说“夏禹遇到神女,神女就是在这个地方把符书送给禹。”在石坛上看十二峰,就像屏障一样。

这一天,天空晴朗,看四周没有丝毫云烟,只有神女峰上有几片白云,就像凤凰、白鹤在那里跳舞、散步,很久也不散去,也是很奇异的一个现象。祠堂里原来有数百乌鸦,送走客人,迎来新舟。

扩展资料:

郦道元(公元472年—527年,字善长,范阳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平东将军郦范之子,南北朝时期北魏官员、地理学家。

《三峡》是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是一篇明丽清新的山水散文,其记述了长江三峡的雄伟险峻,描绘出三峡各具特色的四季风光,展现出了长江万里图中一帧挺拔隽秀的水墨山水画。全文结构严谨,布局巧妙,浑然一体,其用语言简意赅,描写则情景交融,生动传神。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入蜀记》是南宋陆游入蜀途中的日记,共六卷,是中国第一部长篇游记。《入蜀记》将日常旅行生活、自然人文景观、世情风俗、军事政治、诗文掌故、文史考辨、旅游审美、沿革兴废错综成篇,评古论今,夹叙夹议,卓见迭出,寄慨遥深。

参考资料:-三峡

-入蜀记

 《禹庙·禹庙空山里》作者为唐朝诗人杜甫。其古诗全文如下:

 禹庙空山里,秋风落日斜。

 荒庭垂橘柚,古屋画龙蛇。

 云气生虚壁,江声走白沙。

 早知乘四载,疏凿控三巴。

  前言

 《禹庙》是唐代大诗人杜甫于永泰元年(765)创作的一首五律。此诗首联点明游览的地点及时节,引出大禹治水的典故;颔联由远及近地描写大禹庙内部的景色;颈联写大禹庙周围的环境和氛围,庙内云气腾蒸,山下江声震耳,一派雄浑景象,暗喻大禹治水的功劳;尾联借景抒情,缅怀大禹治水的丰功伟绩。全诗情感波澜起伏,笔触沉郁有力,讴歌了大禹治水的丰功伟绩,抒发了作者缅怀英雄、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注释

 ⑴禹庙:指建在忠州临江县(今四川省忠县)临江山崖上的大禹庙。

 ⑵空山:幽深少人的山林。

 ⑶落日斜:形容落日斜照的样子。

 ⑷橘柚:典出《尚书·禹贡》,禹治洪水后,人民安居乐业,东南岛夷之民也将丰收的橘柚包好进贡。

 ⑸龙蛇:指壁上所画大禹驱赶龙蛇治水的故事。

 ⑹生虚壁:一作“嘘青壁”。虚壁:空旷的墙壁。

 ⑺江:指禹庙所在山崖下的长江。

 ⑻四载:传说中大禹治水时用的四种交通工具:水行乘舟,陆行乘车,山行乘棵(登山的用具),泥行乘橇(形如船而短小,两头微翘,人可踏其上而行泥上)。《全唐诗》注:“载”,去声,

 ⑼疏凿:一作“流落”。三巴:东汉末年刘璋分蜀地为巴东郡、巴郡、巴西郡。传说此地原为大泽,禹疏凿三峡,排尽大水,始成陆地。

  翻译

 大禹庙坐落在空阔的山坳,飒飒秋风伴着落日的斜照。荒凉的庙院垂着累累橘柚,古屋的壁上画着龙蛇虎豹。蒸腾的云气在屋壁上缭绕,深深的江水卷着白沙浪涛。大禹乘四载到处凿山疏道,终于降服三巴地区的龙蛟。

  赏析

 这首诗牡甫深情地歌颂了古代帝王大禹的功绩,突出表达了他对唐代帝王的希望,希望他们能够励精图治,进而创造光辉业绩。

 “禹庙空山里,秋风落日斜。”首联点明禹庙的位置与周边的景观;禹庙坐落在寂寞的山中,萧瑟的秋风、落日的余晖使禹庙寂寞外更添荒凉。当读者打破诗句的顺序,在想象中重构禹庙所处的情景时,却又惊奇地发现禹庙虽古老却苍劲,虽荒凉而充满了韧力。秋风虽劲,落日虽残,却更显出禹庙的老当益牡,格外庄严,格外肃穆。这才是诗人此时的真正感情,即敬慕和怀念,于是诗人开始参谒这座古庙。

 “荒庭垂橘柚,古屋画龙蛇。”这联诗写庙内之景。庙内是“荒庭”和“古屋”,似乎很残破,但是诗人却意外地发现:庭中高高的橘柚树上垂满了硕大的果实;屋宇的墙壁上画满了飞舞的龙蛇,于是荒庭和古屋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庭院不再荒凉,古屋不再残破。如果读者单纯从字面来解读这联诗,就看到了上面所说的自然景观,但是如果读者翻检典籍,就会发现诗人在这化用了大禹的'典故:大禹治水受到人民的爱戴,他驱走龙蛇,既造福了生灵也福泽了生物。当读者了解这些典故时,那充满生机的自然景致就成为对古代帝王英雄事迹的赞叹了,诗歌的境界也就提升了。可以看出,诗人将大禹的典故与眼前的实景结合,使景物描写中包含典故而看不出是在用典,即景与典合为一体,所以前人称赞杜甫这联诗是“用事入化”的典范,称赞杜甫的笔法是“千古绝技”。

 “云气嘘青壁,江声走白沙。”这联诗写庙外之景。禹庙所在的山上,白云流走,好像在逗引着生满青苔的山崖峭壁:禹庙山下的江中,波涛轰鸣,似乎要在向前奔跑中卷走岸边的白沙。白云逗引青壁,而江涛又狂卷岸沙,这多么像一幅既充满情趣又壮观奇丽的画啊,读者可以体会到,诗人此时心中充满了激动和热情。诗人暗示,这激动和热情是大自然壮丽的景观给予的,更是大禹治水的伟大事迹所激荡的,于是引出下联对大禹事迹的记叙。“其中“嘘”和“走”二字用得非常传神:“嘘”是慢慢地呼气,将云气紧贴着青壁慢慢舒卷的状态写得很淘气,认为是白云轻轻地向青壁嘘气,逗弄着青壁,像一个可爱的小女孩一样;“走”是跑的意思,这个字既可以说是长江在奔跑,也可以说长江所发出的轰鸣声在奔跑着传播,还可以说岸边的白沙在江水带动下向前奔跑,可谓一字点活了长江向三峡流淌的场景,给予读者一个有声有色、有静有动的情境,既充满情趣,又饱含力量。

 “早知乘四载,疏凿控三巴。” 走出禹庙,伫立崖头,遥望三峡,诗人因大禹的伟大和景观的壮丽所引发的豪迈之情已到极致,于是逼出尾联的一声赞叹:大禹啊,我早就听说你乘四载到处奔波,疏通长江,凿通三巴的英雄事迹,今日我眼观你的成就,享受着你创造的三峡美景,我越发佩服你的伟大!这联诗按照诗意来看,上下句是打通的,即“早知”“乘四载疏凿控三巴”,一般说来能打通的诗句是不易对仗的,所以只有词中才常用打通的句式,比如辛弃疾《水龙吟》:“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入会、登临意。”但是这里杜甫将句子打通,却又对得很工整,“乘”对“控”,“四载”对“三巴”,巧妙而又不损害诗意,真可以说是笔力老到。

 这首诗写禹庙,除了最后一联外没有正面提到大禹,诗人主要是写了庙外庙内的所见,然后由内及外写到大江。然而这一切都涉及到大禹的历史伟绩。全诗语言凝练,意境深邃。诗人通过远望近观的视角转换,采用虚实结合、拟人传神等手法,收到了情景交融、韵味悠长的艺术效果,讴歌了大禹治水泽被万代的丰功伟绩,同时也将缅怀英雄、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抒发了出来。《禹庙》这四十个字中,风景形胜,庙貌功德,无所不包,而且写作章法严谨,整体气象宏丽,是咏史怀古的佳作。甚至有的学者认为,唐代的祠庙诗都不能超越杜甫《禹庙》和《重经昭陵》的成就。

  说宋词格律之前,先说什么是词牌。最初的词是用来歌唱的曲调的歌词,曲调的名称,称为“词牌”,也许来源于最早的作曲者取的名字。后人用的词牌名跟词的内容已经没什么关系,故又另取了词标题。比如陆游的《水调歌头·咏梅》,“水调歌头”就是词牌名,“咏梅”是词标题。

  宋词跟唐诗的共同点是讲究平仄和押韵,不同的是,唐诗押韵的格律比较单一,而宋词的格律多变,每一个词牌有不同的格律。唐诗只押平声韵,而宋词则有押仄声韵的。

  宋词的平仄跟唐诗一样,平声为:阴平、阳平和轻声(现代音第一、第二声),仄声为:上声、去声和入声(现代音第三、第四声)。此外,宋词中还有所谓“叶韵”的,比如“叶平”、“叶仄”、“叶首仄”、“叶二仄”等。什么是叶韵呢?叶,音协,通协、谐。南北朝时,有学者发现,用当时的音读《诗经》有许多诗句韵不和谐,认为某些字应当改读他音,改读的音成为“叶韵”。后人将次做法运用到其他韵文。到了宋代,词人作词便沿用此读音,而衍生了“叶韵”。宋词格律中的所谓“叶首仄”,本人估计(未经仔细考证),便是某一类字的第一种仄变音;而“叶二仄”,估计是同一类字的第二种变音。现代人作宋词,已经无法考证这些 “叶韵”,因此本人建议,凡“叶平”均作平音处理,“叶仄”均作仄音处理即可。

  宋词中还有换韵现象,一般为平声韵和仄声韵之间互换。注意换韵时,虽然平仄要变换,但韵母仍要相同。

  下面的附录中列出了部分词牌的格律。大家最好找来相应的宋词,结合起来一起学,效果比较好。有的词牌格律没列出来,如果想写这些词牌的话,找来两首同样词牌的词,自己分解一下,就可以得出来了。

  说 明: - 表平声,| 表仄声,+ 表可平可仄。摘自《唐宋词格律》。

  十六字令

  又名《苍梧谣》、《归字谣》。十六字,三平韵。

  定格: -(韵) + | - - | | -(韵) - - |(句) + | | - -(韵)

  渔歌子

  又名《渔父》,二十七字,四平韵。中间三言两句,以对偶为宜。

  定格: + | - - | | -(韵) + - - | | - -(韵) - | |(句) | - -(韵) - - | | | - -(韵)

  忆江南

  又名《望江南》、《梦江南》、《江南好》。二十七字,三平韵。中间七言两句,以对偶为宜。宋人多用双调。

  定格: - + |(句) + | | - -(韵) + | + - - | |(句) + - + | |- -(韵) + | | - -(韵)

  长相思

  又名《双红豆》,三十六字,前后片各三平韵,一叠韵。

  定格: + + -(韵) + + -(叠) + | - - + | -(韵) + - + | -(韵)

  + + -(韵) + + -(叠) + | - - + | -(韵) + - + | -(韵)

  浣溪沙

  四十二字,上片三平韵,下片两平韵,过片二句多用对偶。

  格一: + | + - + | -(韵) + - + | | - -(韵) + - + | | - -(韵)

  + | + - - | |(句) + - + | | - -(韵) + - + | | - -(韵)

  格二(摊破浣溪沙):

  | | - - | | -(韵) - - - | | - -(韵) - | - - | - |(句)| - -(韵)

  + | + - - | |(句) + - - | | - -(韵) - | | - - | |(句)| - -(韵)

  采桑子

  又名《丑奴儿令》、《罗敷媚》。四十四字,前后片各三平韵。添字格两平韵,一叠韵。

  格一: + - + | - - |(句) + | - -(韵) + | - -(韵) + | - - +| -(韵)

  + - + | - - |(句) + | - -(韵) + | - -(韵) + | - - +| -(韵)

  格二(添字): + - + | - - |(句) + | - -(韵) + | - -(叠) + | - -(句)+ | | - -(韵)

  + - + | - - |(句) + | - -(韵) + | - -(叠) + | - -(句)+ | | - -(韵)

  眼儿媚

  又名《秋波媚》。四十八字,前片三平韵,后片两平韵。

  定格: - | - - | - -(韵) + | | - -(韵) + - + |(句) + - + |(句) + | - -(韵)

  + - + | - - |(句) + | | - -(韵) + - + |(句) + - + |(句) + | - -(韵)

  太常引

  四十九字,前片四平韵,后片三平韵。两结句倒数第二字定要去声。

  定格: + - + | | - -(韵) + | | - -(韵) + | | - -(韵) | + |(豆) - - | -(韵)

  + - + |(句) + - + |(句) + | | - -(韵) + | | - -(韵)| + |(豆) - - | -(韵)

  鹧鸪天

  又名《思佳客》,五十五字,前后片各三平韵,前片第三、四句与过片三言两句多作对偶。

  定格: + | - - + | -(韵) + - + | | - -(韵) + - + | - - |(句)+ | - - + | -(韵)

  - | |(句) | - -(韵) + - + | | - -(韵) + - + | - - |(句) + | - - + | -(韵)

  小重山

  又名《小重山令》,调悲。五十八字,前后片各四平韵。

  定格: + | - - + | -(韵) + - - | |(豆) | - -(韵) + - + | |- -(韵) - + |(句) + | | - -(韵)

  + | | - -(韵) + - - | |(豆) | - -(韵) + - + | | - -(韵) - + |(句) + | | - -(韵)

  一剪梅

  双调小令,六十字,上下片各三平韵。每句并用平收,声情低抑。亦有句句叶韵者。

  定格: + | - - + | -(韵) + | - -(句) + | - -(韵) + - + | |- -(句) + | - -(句) + | - -(韵)

  + | - - + | -(韵) + | - -(句) + | - -(韵) + - + | |- -(句) + | - -(句) + | - -(韵)

  破阵子

  六十二字,上下片各三平韵。

  定格: | | - - + |(句) + - + | - -(韵) + | + - - | |(句) +| - - + | -(韵) + - + | -(韵)

  | | - - + |(句) + - + | - -(韵) + | + - - | |(句) +| - - + | -(韵) + - + | -(韵)

  满庭芳

  又名《锁阳台》,九十五字,前片四平韵,后片五平韵。

  定格: + | - -(句) + - + |(句) | + - | - -(韵) | - - |(句)- | | - -(韵) + | - - | |(句) + + |(豆) + | - -(韵) - -|(句) + - + |(句) + | | - -(韵)

  - -(韵) - | |(句) - - | |(句) + | - -(韵) | - | - -(句) + | - -(韵) + | + - | |(句) + + |(豆) + | - -(韵) -- |(句) + - + |(句) + | | - -(韵)

  水调歌头

  九十五字,前后片各四平韵。

  定格: + | | - |(句) + | | - -(韵) + - + | - +(句) + | | - -(韵) + | - - + |(句) + | - - + |(句) + | | - -(韵) + | | - |(句) + | | - -(韵)

  + + +(句) + + |(句) | - -(韵) + - + |(句) - + - | | - -(韵) + | - - + |(句) + | - - + |(句) + | | - -(韵) + | + - |(句) + | | - -(韵)

  凤凰台上忆吹箫

  九十五字,前片四平韵,后片五平韵。

  定格: - | - -(句) | - - |(句) | - - | - -(韵) | | - - |(句) | | - -(韵) - | - - | |(句) - | |(豆) | | - -(韵) - - | (句) - - | |(句) | | - -(韵)

  - -(韵) | - | |(句) - | | - -(句) | | - -(韵) | | - - |(句) - | - -(韵) - | - - - |(句) - | |(豆) - | - -(韵) - - |(句) - - | -(句) | | - -(韵)

  汉宫春

  九十六字,前后片各四平韵。

  定格: + | - -(句) | + - + |(句) + | - -(韵) + - + |(句) | + + | - -(韵) - - | |(句) | - -(豆) + | - -(韵) - | |(豆) - - + |(句) + - + | - -(韵)

  + | + - - |(句) | - - | |(句) + | - -(韵) - - | - | |(句) + | - -(韵) - - | |(句) | - -(豆) + | - -(韵) - | |(豆) - - + |(句) + - + | - -(韵)

  扬州慢

  九十八字,前后片各四平韵,前片第四、五句及后片第三、第八句皆上一、下四句法。

  定格: - | - -(句) | - - |(句) | - | | - -(韵) | - - | |(句) | | | - -(韵) | - |(豆) - - | |(句) | - - |(句) - | - - (韵) | - -(豆) - | - -(句) - | - -(韵)

  | - | |(句) | - -(豆) - | - -(韵) | | | - -(句) - - | |(句) - | - -(韵) | | | - - |(句) - - |(豆) | | - -(韵)| - - - |(句) - - - | - -(韵)

  沁园春

  又名《寿星明》。格局开张,宜抒壮阔豪迈情感。一百十四字,前片四平韵,后片五平韵,亦有于过片处增一暗韵者。

  定格: + | - -(句) | | - -(句) | | | -(韵) | + - + |(句) + - + |(句) + - + |(句) + | - -(韵) + | - -(句) + - + |(句) + | - - + | -(韵) - - |(句) | + - + |(句) + | - -(韵)

  - - + | - -(韵) | + | - - + | -(韵) | + - + |(句) + - + |(句) + - + |(句) + | - -(韵) + | - -(句) + - + |(句) + | - - + | -(韵) - - |(句) | + - + |(句) + | - -(韵)

  注:前片第四句与后片第三句皆以一字领下四言四句,前后片结尾并以一字领下四言二句,宜用去声字。

  如梦令

  又名《忆仙姿》、《宴桃源》。三十三字,五仄韵,一叠韵。

  定格: + | + - - |(韵) + | + - - |(韵) + | | - -(句) + | |

  - - |(韵) - |(韵) - |(叠) + | | - - |(韵)

  点绛唇

  四十一字,前片三仄韵,后片四仄韵。

  定格: + | - -(句) + - + | - - |(韵) | - - |(韵) + | - - | (韵)

  + | - -(句) + | - - |(韵) - + |(韵) | - - |(韵) + |- - |(韵)

  卜算子

  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两仄韵。慢曲八十九字,前片四

  仄韵,后片五仄韵。

  格一: + | | - -(句) + | - - |(韵) + | - - | | -(句) + | - - |(韵)

  + | | - -(句) + | - - |(韵) + | - - | | -(句) + | - - |(韵)

  格二(卜算子慢): - - | |(句) - | | -(句) | | | - - |(韵) | | - -(句) | | | - - |(韵) | - -(豆) | | - - |(韵) | | |(豆) - - | |(句) - - | | - |(韵)

  | | - - |(韵) | | | - -(句) | - - |(韵) | | - -(句) | | | - | |(韵) | - -(豆) - | - - |(韵) | | |(豆) - - | |(句) | - - - |(韵)

  忆秦娥

  又名《秦楼月》,四十六字,前后片各三仄韵,一叠韵,以入声为宜。

  定格: - + |(韵) + - + | - - |(韵) - - |(叠) + - + |(句) | - - |(韵)

  + - + | - - |(韵) + - + | - - |(韵) - - |(叠) + - +|(句) | - - |(韵)

  变格(平韵):

  + - -(韵) + - + | - - -(韵) - - -(叠) + - + |(句) | | - -(韵)

  | - - | - - -(韵) + - + | - - -(韵) - - -(叠) + - + |(句) | | - -(韵)

  醉花阴

  小令,五十二字,前后片各三仄韵。

  定格: + | + - - | |(韵) + | - - |(韵) + | | - -(句) + | - -(句) + | - - |(韵)

  + - + | - - |(韵) | | - - |(韵) + | | - -(句) + | - -(句) + | - - |(韵)

  木兰花

  格一(仄韵换韵格)

  | | | - - | |(韵) - | | - - | |(韵) - | |(句) | - - (句) | | | - - | |(韵)

  | | | - - | |(换韵) - | | - - | |(韵) - - | | | - - (句) - | | - - | |(韵)

  格二(仄韵定格)

  + - + | - - |(韵) + | + - - | |(韵) + - + | | - -(句) + | + - - | |(韵)

  + - + | - - |(韵) + | + - - | |(韵) + - + | | - -(句) + | + - - | |(韵)

  格三(减字木兰花)

  + - + |(仄韵) + | + - - | |(叶仄) + | - -(换平韵) + | - - + | -(叶平)

  + - + |(再换仄韵) + | + - - | |(叶仄) + | - -(三换平韵) + | - - + | -(叶平)

  格四(偷声木兰花)

  + - + | - - |(仄韵) + | + - - | |(叶仄) + | - -(换平韵) + | - - + | -(叶平)

  + - + | - - |(再换仄韵) + | + - - | |(叶仄) + | - -(三换平韵) + | - - + | -(叶平)

  格五(木兰花慢)

  | - - | |(句) | - |(句) | - -(韵) | + | - -(句) + - | |(句) + | - -(韵) - -(韵) | - | |(句) | - - | | | - - (韵) - | - - | |(句) | - | | - -(韵)

  - -(韵) | | + -(韵) - | |(句) | - -(韵) | + | - -(句) + - | |(句) + | - -(韵) - -(韵) | - | |(句) | - - | | | - -(韵) - | - - | |(句) | - | | - -(韵)

  鹊桥仙

  五十六字,上下片各两仄韵,亦有上下片各四仄韵者。

  定格: + - + |(句) + - + |(句) + | + - + |(韵) + - + | | - -(句) | + |(豆) - - + |(韵)

  + - + |(句) + - + |(句) + | + - + |(韵) + - + | | - -(句) | + |(豆) - - + |(韵)

  钗头凤

  又名《折红英》,六十字,上下片各七仄韵,两叠韵,声情凄紧。

  定格: - - |(韵) - - |(叶仄) | - - | - - |(叶仄) - - |(换仄) - - |(叶二仄) + - - |(句) | - - |(叶二仄) |(叶二仄) |(叠) |(叠)

  - - |(叶首仄) - - |(叶首仄) | - | - - |(叶首仄) - - |(叶二仄) - - |(叶二仄) + - - |(句) | - - |(叶二仄) |(叶二仄) |(叠) |(叠)

  蝶恋花

  又名《鹊踏枝》、《凤栖梧》。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韵。

  定格: + | + - - | |(韵) + | - -(句) + | - - |(韵) + | + - - | |(韵) + - + | - - |(韵)

  + | + - - | |(韵) + | - -(句) + | - - |(韵) + | + - - | |(韵) + - + | - - |(韵)

  渔家傲

  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五仄韵。

  定格: + | + - - | |(韵) + - + | - - |(韵) + | + - - | |(韵)- + |(韵) + - + | - - |(韵)

  + | + - - | |(韵) + - + | - - |(韵) + | + - - | |(韵)- + |(韵) + - + | - - |(韵)

  青玉案

  六十七字,前后片各五仄韵,亦有第五句不用韵者。

  定格:

  + - + | - - |(韵) | + |(豆) - - |(韵) | | - - - | |(韵) + - - |(句) + - + |(韵) + | - - |(韵)

  + - + | - - |(韵) + | - - | - |(韵) | | - - - | |(韵)+ - - |(句) + - + |(韵) + | - - |(韵)

  满江红

  九十三字,前片四仄韵,后片五仄韵,一般用入声韵。声情激越,宜抒豪壮情感。姜夔改作平韵,情调俱变。

  定格: + | - -(句) - + |(豆) + - + |(韵) - | |(豆) | - - | (句) | - + |(韵) + | + - - | |(句) + - + | - - |(韵) + + +(豆) + | | - -(句) - - |(韵)

  + + |(句) - | |(韵) - | |(句) - - |(韵) | - - + |(句) | - - |(韵) + | + - - | |(句) + - + | - - |(韵) + + +(豆) + | | - -(句) - - |(韵)

  格二(平韵格):

  - | - -(句) + | |(豆) - | | -(韵) - + |(豆) | - - | (句) + | - -(韵) + | - - - | |(句) + - - | | - -(韵) | + -(豆) + | | - -(句) - | -(韵)

  - + |(句) - | -(韵) + + |(句) | - -(韵) | | - - |(句) + | - -(韵) + | + - - | |(句) + - - | | - -(韵) | + -(豆) + | | - -(句) - | -(韵)

  声声慢

  九十七字,前后片各五仄韵,用入声部韵。

  定格:

  - - | |(韵) | | - -(句) - - | | | |(韵) | | - - - | (句) | - - |(韵) - - | | | |(句) | | -(豆) | - - |(韵) | | |(句) | - -(豆) | | | - - |(韵)

  | | - - - |(韵) - | |(豆) - - | - - |(韵) | | - -(句) | | | - | |(韵) - - | - | |(句) | - -(豆) | | | |(韵) | | |(句) | | | - | | |(韵)

  念奴娇

  又名《百字令》、《酹江月》、《大江东去》、《壶中天》、《湘月》。一百字,前后片各四仄韵,用以抒发豪壮感情者宜用入声韵部。

  定格:

  + - + |(句) | - + + |(句) + - - |(韵) + | + - - | | (句) + | + - - |(韵) + | - -(句) + - + |(句) + | - - |(韵) + - + |(句) | - - | + |(韵)

  + | + | - -(句) + - + |(句) + | - - |(韵) + | + - - | |(句) + | + - - |(韵) + | - -(句) + - + |(句) + | - - |(韵) + - - |(句) | - - | - |(韵)

  变格一

  | - - |(句) | - |(豆) - | - - - |(韵) | | - -(句) - | |(豆) - | - - | |(韵) | | - -(句) - - | |(句) | | - - |(韵) - - - |(句) | - - | - |(韵)

  - | - | - -(句) | - - | |(句) - - - |(韵) | | - -(句) - | |(豆) - | - - - |(韵) | | - -(句) - - - | |(句) | - - |(韵) - - - |(句) | - - | - |(韵)

  变格二(平韵格)

  | - - |(句) | - - - |(句) - | - -(韵) | | - - - | | (句) - | - | - -(韵) | | - -(句) - - - |(句) - | | - -(韵) | - - |(句) | - - | - -(韵)

  - | - | - -(句) - - - | |(句) - | - -(韵) | | - - - | |(句) | | - | - -(韵) | | - -(句) - - - |(句) - | | - -(韵) | - - |(句) | - - | - -(韵)

  水龙吟

  又名《龙吟曲》、《庄椿岁》、《小楼连苑》。一百零二字,前后片各四仄韵。第九句第一字宜用去声,结句宜用上一、下三句法。

  定格:

  | - + | - -(句) + - + | - - |(韵) + - | |(句) + - + |(句) + - + |(韵) + | - -(句) + - + |(句) + - - |(韵) | + - + |(句) + - + |(句) + - |(句) - - |(韵)

  + | + - + |(句或韵) | - -(豆) + - - |(韵) + - + |(句) + - - |(句) + - - |(韵) + | - -(句) + - + |(句) + - - | (韵) | - - | |(句) + - + |(句) | - - |(韵)

  雨霖铃

  一百零三字,前后片各五仄韵,用入声部韵。前片第二、五句是上一、下三,第八句是上一、下四句式,第一字宜用去声。

  定格: - - - |(韵) | - - |(句) | | - |(韵) - - | | - |(句) - - | |(句) - - - |(韵) | | - - | |(句) | - | - |(韵) | | |(豆) - | - -(句) | | - - | - |(韵)

  - - | | - - |(韵) | - -(豆) | | - - |(韵) - - | | - |(句) - | |(豆) | - - |(韵) | | - -(句) - |(豆) - - | | - |(韵) | | |(豆) - | - -(句) | | - - |(韵)

  永遇乐

  一百零四字,前后片各四仄韵。

  定格:

  - | - -(句) + - - |(句) - | - |(韵) | | - -(句) - - | |(句) | | - - |(韵) + - + |(句) - - | |(句) + | | - - |(韵) | - -(豆) - - + |(句) | - + + - |(韵)

  - - | |(句) - - - |(句) + | + - + |(韵) | | - -(句) + - - |(句) - | - - |(韵) | - - |(句) + - + |(句) + | + - + |(韵) + - |(豆) - - | |(句) | - | |(韵)

  - - | |(句) - - - |(句) + | + - + |(韵) | | - -(句) + - - |(句) - | - - |(韵) | - - |(句) + - + |(句) + | + - + |(韵) + - |(豆) - - | |(句) | - | |(韵)

  南乡子

  格一:

  | | - -(平韵) + - + | | - -(叶平) | | - - - | |(换仄韵) - |(叶仄) | | - - - | |(叶仄)

  格二:

  - | |(句) | - -(平韵) + - + | | - -(叶平) + | + - - | |(换仄韵) + - |(叶仄) + | + - - | |(叶仄)

  格三(平韵):

  + | | - -(韵) + | - - | | -(韵) + | + - - | |(句) - -(韵) + | - - + | -(韵)

  + | | - -(韵) + | - - | | -(韵) + | + - - | |(句) - -(韵) + | - - + | -(韵)

  昭君怨

  又名《宴西园》、《一痕沙》。四十字,全阙四换韵,两仄两平,上下片同。

  定格:

  + | + - + |(仄韵) + | + - + |(叶仄) + | | - -(转平韵) | - -(叶平)

  + | + - + |(仄韵) + | + - + |(叶仄) + | | - -(转平韵) | - -(叶平)

  菩萨蛮

  又名《子夜歌》、《重叠金》,小令四十四字,前后片各两仄韵,两平韵。情调由尽促转低沉。

  定格: + | + | - - |(仄韵) + - + | - - |(叶仄) + | | - -(换平韵) + - - | -(叶平)

  + - - | |(再换仄韵) + | - - |(叶仄) + | | - -(三换平韵) + - - | -(叶平)

  清平乐

  又名《忆萝月》、《醉东风》。四十六字,前片四仄韵,后片三平韵。

  定格: + - + |(仄韵) + | - - |(叶仄) + | + - - | |(叶仄) + | + - + |(叶仄)

  + - + | - -(换平韵) + - + | - -(叶平) + | + - + |(句) + - + | - -(叶平)

  虞美人

  格一:

  + - + | - - |(仄韵) + | - - |(叶仄) + - + | | - -(换平韵) + | + - - | | - -(叶平)

  + - + | - - |(换仄韵) + | - - |(叶仄) + - + | | - - (再换平韵) + | + - - | | - -(叶平)

  格二:

  | - | | - - |(仄韵) | | - - |(叶仄) | - - | | - -(换平韵) | - - | | - -(叶平) | - -(叶平)

  | - | | - - |(换仄韵) | | - - |(叶仄) | - - | | - - (再换平韵) | - - | | - -(叶平) | - -(叶平)

  西江月

  又明《步虚词》、《江月令》,五十字,上下片各两平韵,结句各叶一仄韵。

  定格: + | + - - |(句) + - + | - -(平韵) + - + | | - -(叶平) + | - - + |(叶仄)

  + | + - - |(句) + - + | - -(平韵) + - + | | - -(叶平) + | - - + |(叶仄)

  相见欢

  又名《秋夜月》、《上西楼》,三十六字,前片三平韵,后片两平韵,过片处错叶两仄韵。两结九言宜于第二字略豆。

  定格: + - + | - -(平韵) | - -(叶平) + | + - - | | - -(叶平)

  + + |(仄韵) + - |(叶仄) | - -(归平韵) + | + - - | | - -(叶平)

  临江仙

  又名《临江山》,《谢新恩》,《庭院深深》等。

  格一:

  + | + - - | |(句), + - + | - -(韵)。+ - + | | - -(韵)。+ - + |(句),+ | | - -(韵)。

  + | + - - | |(句), + - + | - -(韵)。+ - + | | - -(韵)。+ - + |(句),+ | | - -(韵)。

  格二:

  + | + - - | |(句), + - + | - -(韵)。+ - + | | - -(韵)。+ - - | |(句),+ | | - -(韵)。

  + | + - - | |(句), + - + | - -(韵)。+ - + | | - -(韵)。+ - - | |(句),+ | | - -(韵)。

  《江城子》格律一(+表示平仄均可): 有名《江神子》

  +-+||--(韵),|-|(韵),|-|(韵)。+|--,+||--(韵)。+|+--||,-||,|--(韵)。

  +-+||--(韵),|--(韵),|--(韵)。+|--,+||--(韵)。+|+--||,-||,|--(韵)。

  格律二:

  +-+||--(韵),|--(韵),|--(韵)。+|--,+||--(韵)。+|+--||,-||,|--(韵)。

  +-+||--(韵),|--(韵),|--(韵)。+|--,+||--(韵)。+|+--||,-||,|--(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1449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