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巴胺、血清素、内啡肽……这些物质决定了幸福

多巴胺、血清素、内啡肽……这些物质决定了幸福,第1张

千百年来,关于幸福的思考一直是哲学家和诗人的命题,而近几十年来,神经系统科学也加入了关于幸福的讨论,从科学的角度揭开了幸福面纱的一角。

在研究抑郁症、躁郁症这些人类痛苦的 情感 机制时,科学家意外地发现,爱、愉悦、舒适、充实,这些被认为是幸福的组成元素其实也有着生物学意义上的构成。

“行动的荷尔蒙”——多巴胺

得益于生物学研究以及大脑造影技术的进步,神经生物学家从1970年开始,持续进行着深入大脑结构的研究。

他们观察到了大脑在情绪调节中发挥作用的各个部位,并且破译了幸福或痛苦的 情感 产生的连贯过程。不过,虽然幸福是大脑的事情,可是大脑中却没有任何一块区域是专门对应它的。

幸福的 情感 隐藏在额叶皮层的脑组织和脑干深处弯弯曲曲的回路里,传递着信息,这种现象被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名誉研究主任让-皮埃尔·泰尔诺称为 “大脑的交响乐 ”。

他说,“我们在外侧下丘脑、大脑边缘叶、杏仁核、伏隔核、海马回这些地方都发现了幸福的信息,在这些参与 情感 管理的区域,神经递质在神经元之间起着信息传递的作用。”

科学家们发现,大脑中的某些物质对身体和心理的舒适感起着根本作用,例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血清素、内啡肽等,它们的活动能够刺激或者消灭愉快、渴望、积极等多种 情感 。

被形容为“行动的荷尔蒙”的多巴胺,能够参与到人类积极 情感 的预测和投射中,并推动人们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去改善和进步。

适当的多巴胺可以鼓励我们积极地生活,但多巴胺水平过高会煽动人们寻求危险的境地,相反,多巴胺不足则会妨碍我们的日常活动,使人失去活力,这也是帕金森症的特征之一

血清素如何影响人的情绪

血清素是另一种能够抵抗悲伤的物质,这种产生于脑干神经元里的神经递质对于调节我们的情绪不可或缺。

恋爱的激情、 社会 关系、积极想法、身体接触都会激发这种物质的产生,它的作用就像是引发欣喜和欢乐的药物。

科学家们发现,抑郁症患者或者仅仅是沉浸在失恋痛苦之中的人,都有血清素严重不足的现象。

内啡肽和脑啡肽容易在 体育 运动中分泌,有着“愉快的荷尔蒙”的称号。

这两种物质能够使人产生快乐的感觉,有缓解焦虑和止痛的作用。

它们能够调整和改变痛苦的信息,抑制痛苦信息在大脑中传递,而且在被神经元接受后,能够立刻产生一种舒适的感觉。内啡肽和脑啡肽的变化对于压力和焦虑的状态有调节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这些物质并不是在神经网络中独自发挥作用。“它们与电解质、氨基酸、肽、激素等其他物质互相作用,共同参与到情绪的制造工作中。”让-皮埃尔·泰尔诺说。

幸福的先天激素水平因人而异

尽管从出生之日起,每一个人大脑中就配备了这些幸福的成分,但这些幸福先天激素的水平因人而异。

只需稍加观察便可发现,有些人比其他人看起来更幸福,更乐观,更快乐,在面临苦难处境时也更坚强;而有些人则表现得极为忧郁、愁闷,甚至绝望。

“实际上,这些神经递质指数是起伏波动的,其变动也因人而异。”巴黎第十一大学神经系统科学中心研究员西尔维·格拉农解释说。

这个理论首先得到了美国著名神经科学家雅克·潘克塞普的肯定。

后者在对几千只小白鼠的腹部挠痒痒后发现,从对动物的积极情绪进行的研究中可以看到,某些小白鼠比其他小白鼠更喜欢被挠痒痒。

这种个体间的差异取决于机体释放的5-HTT基因,这种基因的作用是在神经细胞内部传递血清素。

而根据等位基因的不同,5-HTT传递血清素的多少也有差异,拥有长度更长的5-HTT的个体会被输送更多的血清素,因而也更有能力对抗痛苦的境况。

而那些5-HTT基因相对短小的人,配备的血清素也相对较少,面对令人沮丧的状况时就会更加敏感,在 社会 关系中也比较封闭。

近期科学研究发现,催产素是一种更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激素。

它由脑垂体分泌,在性高潮时得以释放,它能够作用于机体,使母亲分泌乳汁。而催产素不是女人的专利,男人和女人都会分泌这种激素。

研究指出,催产素能够缓解压力,产生爱的 情感 ,它能够使夫妻关系更加融洽,使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更加和睦。科学家认为,这种爱的激素可能是打开幸福大门的一把重要的钥匙。

在对平原田鼠进行催产素研究时,科学家发现,这种小型哺乳动物有着一夫一妻制的特殊性,并且至死不渝。

与之相反,它们的表亲,生活在山里的田鼠则是一夫多妻制的动物。

让皮埃尔·泰尔诺解释说,“美国两位科学家罗威尔·盖茨和拉里·扬已经论证了这种情况的产生并非由于物种生存的环境因素,而是由催产素水平决定的。与山区田鼠相比,平原田鼠机体内的催产素更为丰富。”

接下来,科学家们将研究又推进了一步。通过操控催产素的基因密码,他们成功将一夫一妻的田鼠变成了一夫多妻的田鼠,而把一夫多妻的田鼠变成了一夫一妻的田鼠。

通过这个实验,科学家们证明了催产素在爱情和忠诚中的本质作用。近期的科学研究证明,催产素还能够对 社会 恐惧症或自闭症起到治疗作用。

我们每个人在生物学上都先天地具备产生幸福 情感 的基因,也许我们不能通过任性地改变基因来改变世界的面貌,但我们可以运用科学研究的成果缓解压力,强化积极行为。

例如通过进行适当而有规律的 体育 运动促进内啡肽的分泌,通过摄取某些食物提高体内血清素和多巴胺的水平——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幸福并不只是一种化学反应,也并不等同于愉快的感觉。

正如神经生物学家迪埃·文森特所指出的,幸福不等同于愉快,它是一种难以企及的境界,它需要寻找,获得和经营。

它是愉快和痛苦之间、积极和消极之间、自我和外部世界之间的一种不稳定的平衡。幸福要求你对生存积极参与,它是一门功课。

-END-

双相情感障碍也称狂躁抑郁症,简称躁郁症。双相情感障碍,顾名思义患者躁狂和抑郁常常反复循环或交替出现,也可以混合方式存在。抑郁发作时表现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思考问题费力,兴趣活动减少,悲观厌世,自我评价低,记忆力减退,饮食差,睡眠差。躁狂时,病人情感高涨、思维奔逸和意志行为增强。无诱因的出现兴奋话多,食欲增加,睡眠减少,不知疲倦,情感高涨。以上两种情况交替发作,每次持续时间超过半个月,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因此,双相情感障碍具有隐蔽性,有时和正常人无异,但兴奋之余还隐藏着自杀倾向,必须引起家庭高度重视。

其预警是,在躁狂发作之前会有一次或数次抑郁发作,这是可以掌握的。对于这样的患者要做到五点:

1,鼓励患者应接受科学合理的治疗

2,配合饮食、锻炼,提高抵抗力。患者在积极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适当的锻炼,保证正常睡眠。

3,保持轻松的心态。使患者心情放松,尽量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学习或生活方面,积极接受治疗,这样不但好的快,而且预后不易复发。

4,给患者创造发泄的环境。医生要关心、富有同情心、安静地倾听,使患者清楚他的痛苦已被社会所接受了;

5,家人、朋友的精神支持,可以改变患者不良认知和提高其适应能力,改善人际关系。

双向情感障碍是什么意思?什么原因导致的

一般认为双向情感障碍不存在单一的原因。相反,有可能是多种因素导致出现疾病或使风险上升。

大脑结构和功能:一些研究证明了双向情感障碍患者的大脑与健康人群或者其他心理疾病患者的大脑存在的差异。更深入地了解这些差异以及来自基因研究的全新信息,科学家就能更好地了解双向情感障碍,并预测哪些治疗可以实现最大疗效。

基因:研究显示,有某些基因的人比其他人更有可能患双向情感障碍

但是,基因并非双向情感障碍的唯一风险。对同卵双生双胞胎的研究显示,虽然同卵双生双胞胎的所有基因都相同,但即使其中一个存在双向情感障碍,另一个也不一定就会患这种疾病。

家族史:双向情感障碍往往会在家族中遗传。如果父母或兄弟姐妹患双向情感障碍,那么儿童患这种病的可能性较高。但务必要注意到,大部分存在双向情感障碍家族史的人都不会患这种疾病。

发生双向情感障碍病的原因是什么

双相情感障碍又名双相障碍,是指患者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情感障碍。

与其他心理情绪疾病一样,医学目前尚未完全明确本病的发病原因。

双相障碍临床表现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抑郁发作;二是相反的状态就是躁狂发作;三是抑郁躁狂混合发作。

抑郁发作即心境低落,甚至可有自残自杀倾向;躁狂发作时精神激动兴奋且难以抑制;混合发作兼有两种表现,临床少见。

双相障碍可能无法自愈,至少目前尚无先例。虽然疾病以反复发作为特点,发作后大多数患者症状可以得到缓解,但如不进行正规治疗,疾病发作间歇期会逐渐缩短,严重程度逐渐加重。因此,出现双相障碍,必须到精神科就诊,进行正规治疗。

因为物竞天择,人为了不被自然淘汰,就有情感需求了。

情感是神经系统工作机制在基因层面上不断突变、被选择的结果,至少有五亿年的过程,不具备情感或者趋向于淡漠情感的基因不利于社会性物种的存在,就会被自然淘汰掉。

有的物种独居但也有情感,比如老虎、豹子,这说明社交的重要性。有的社会性物种没有情感,但它们的统治者依靠化学手段控制族群,比如蚂蚁、白蚁、蜜蜂、马蜂等。

其实动物也有情感。有实验表明,人和自己的猫、犬对视时会一齐分泌孕激素,可以深化情感联系,更不用说灵长目。而灵长目中的群种类还都有镜像神经元,可以感受他人的感受,比如猩猩会给老弱的个体帮助,其中人类的最发达,当然不少鸟类、鲸类也同样有。

人的情感看起来是五花八门飘忽不定的,但从统计角度看,人类的情感倾向实际却是非常稳定的——更多的人具有一般情感,也就说,大多数人的情感取向是一致或类似的。

比如,人们总是比较爱自己,至少大多数人如此。可是,我们很少问自己:这是为什么?人们为什么总是爱自己?你会发现,你很难为此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

同样,人们还会对异性产生恋情,还会爱自己的亲人,爱自己的家乡,爱自己的民族。同样,具有爱国主义情怀的人总是占大多数。甚至,以上种种情感有时会表现出“利他主义”的倾向,为了自己所爱的人,为了亲人,为了自己的父老乡亲,为了国家和民族,人们甚至会不惜牺牲自己,甚至是牺牲自己最宝贵的生命。

为什么?是否是后天教化的结果?

我们不能完全否定后天的教化,但教化本身是有限度的,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教化不能普遍地、长久地超越基本的人类情感,而人类基本的情感倾向是遗传而来的。

如果你读过英国生物学家里查德道金斯所著的《自私的基因》,你该知道,与教化完全不沾边的某些动物,也会具有这种“利他主义”的倾向,在危机出现的时候,它们甚至会牺牲自己而警告自己的同伴,让他们赶紧脱离危险。

对!千百万年以来的遗传和淘汰,才是人类一般情感的来源。

假如以前有很多并不爱自己的生物种类,那么,它们因为不爱自己而遭到危害,过早夭亡的概率就会大增,他们这种不爱自己的情感基因获得遗传的概率就会大为减少(在产生下一代之前就死掉了,那还怎么遗传?),如果时间足够漫长,这种情感倾向就逐步被淘汰掉了,在后代中出现的,只不过是少数的变异。

同样,对异性没有恋情,遗传的概率会大为减少;如果多数人都不爱自己的亲人,不爱自己的国家和民族,那么,你的家族,你的国家和民族在长期的生存竞争和斗争中,被灭掉的概率就会大增,这种变态情感被遗传的概率就会大为减小。所以,现存的人们,现存的国家和民族的绝大多数人,一定会有爱自己的家乡,爱自己的国家和民族的一般情怀。

1、人性说:这种观点认为,人之所以会有情感,这是由人性来决定的,是人与动物最大的本质区别,人必然会有情感,没有情感就不是人,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这实际上就是用新的“定义”或概念来回答初始问题,或者通过转换概念“人性”来回避对于初始问题“情感”的解答,显然没有任何理论意义。

2、功能说。这种观点认为,人之所以会有情感,是因为情感对于人具有如下功能:一是适应功能,情绪和情感是人类生存、发展和适应环境的重要手段,服务于改善人的生存和生活条件;二是动机功能,情绪、情感是动机系统的一个基本成分,情绪、情感对内驱力起着放大和增强作用;三是信号功能,人类通过情感来实现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功能;四是组织功能,情绪与情感对人类的活动进行积极组织和有效协调。这种观点只解决了情感对于人类的意义,而没有揭示情感的本质,也没有弄清情感的来龙去脉,而且它对于情感功能的阐述也不够准确,因此这种观点没有准确回答人为什么会有情感的问题。

3、基因说。这种观点认为,人之所以会有情感,是由人类的基因来决定的。英国演化理论学者理查德·道金斯在其著作《自私的基因》中指出:人类是基因的载体,而基因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将自己的基因遗传下去,那么更为直接的目的就是能够生存和繁衍。于是基因就给人的大脑做一个设定,只要人做的事情,对基因有利的,人就会感觉到舒服和快乐;只要对基因有害的,人就会让你感觉到痛苦和难受。这种对于周围环境好坏的判断,以及人做的事情,基因给人一种感觉,这就是人类所具有的感情。事实上,人类是基因的载体,人类基因的生存和繁衍实际上就是人类的生存与繁衍,对于人类基因的“有利”或“有害”实际上就是对于人类的“有利”或“有害”。不难理解,就是“有利”实际上就是“正价值”,“有害”实际上就是“负价值”。基因说把“情感”定义为“对于人类基因有利或有害的感觉”,也可以理解为把“情感”定义为“对于正价值或负价值的主观反映”,这已经逐渐接近到了情感的本质。

二、价值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动力源

价值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动力源,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可归结为价值生产与价值消费两个方面,人类所有形式的自然关系或社会关系在本质上都是一种价值关系,价值运动是人类一切运动的核心内容。

统一价值论认为,价值可分为两大类:过渡性价值与使用价值。其中,过渡性价值可分为四个基本层次:生物化学能、生理潜能、劳动潜能、劳动价值;使用价值价值可分为四个基本层次:食物类价值、生理性价值、个体性价值(个体性生产价值与个体性消费价值两个方面)、社会性价值(包括社会性生产价值与社会性消费价值两个方面)。

人类机体实际上就是一个复杂的价值投入产出系统,一方面它需要通过各种消费过程不断地投入价值,另一方面需要通过各种生产过程不断地产出价值。人类的生命过程就是各种过渡性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循环转化过程。

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人人都希望有令自己满意的性格。据美国媒体报道称,美国有一女子天生“无所畏惧”,美国艾奥瓦大学的科学家们已经对这名被称为“SM”的女性有超过15年的研究。他们发现,“SM”患有一种罕见的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类脂蛋白沉积症,这种病让她大脑中负责恐惧的杏仁体不起作用。即使别人用枪指着这名女子,她也不会表现出一丝恐惧;在遭遇抢劫后,她连警都没有报,因为在她看来这根本就不是事儿。

人的性格真的会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吗?先天与后天因素到底对人的性格影响有多大?后天因素会改变人的性格吗?笔者为此采访了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李新影。 1993年,《科学》杂志发表了荷兰奈梅亨大学的遗传学家汉·布鲁纳的研究报告。这项研究对一个荷兰家族进行,该家族的很多男性成员都具有一些奇怪的攻击性,如裸露、纵火、强奸等。他们的愤怒阈值似乎非常低,一些常人看来不值一提的挫折和压力都会激起这些人莫名的疯狂,甚至会殴打激怒他们的人。对他们进行遗传分析后,发现这些男性体内缺少编码单胺氧化酶的基因。此后,科学家不断发现基因与性格存在关联的证据。

李新影表示,在性格与基因的关联研究中,研究人员关注的主要是与脑内神经递质有关的基因。“例如,如果人脑内‘5-羟色胺’这种神经递质较少,人就容易抑郁,5-羟色胺基因、5-羟色胺转运蛋白基因等都与人的抑郁有关。还有去甲肾上腺素、单胺氧化酶等脑内神经递质都会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一定影响。”

我们也常能听见人们说某人身上存在某种基因特质,比如说某人有“冒险基因”“快乐基因”“抑郁基因”等,对于这种将人的性格特征与基因直接挂钩的说法,李新影表示,当前科学界对于人类性格受哪些基因的影响还未搞清楚,只有粗浅皮毛的认识。但某些基因的确与性格行为有关系。“例如,我们人体内都存在的MAOA基因,也就是所谓的暴力基因,这种基因与人的攻击性行为有关,还有5-HTT基因会与快乐感受有关等。” 既然人体内的某些基因与性格有关系,那人的性格是否受家族遗传影响呢?李新影解释说,“冒险行为”“性格”(心理学上称之为人格)和“抑郁”等都会受到遗传的影响,遗传率在40%~60%左右。

俗话都说“有其父必有其子”,人们通常认为子女的性格会随父母的性格。然而,李新影表示,实验结果表明父母性格与子女性格呈弱相关,也就是说,孩子的基因虽然来自于父母,但基因的作用不一定显现出来。他们的性格可能像父母,也可能像其他家庭成员,也可能谁都不像。比如,可能父母双方都内向,而他们的孩子却非常外向。

“遗传对心理和行为影响表现最明显的是在同卵双生子之间。”李新影强调,“同卵双生子之间的人格相关性往往较强。”日前在朋友圈和微博上热转的BBC纪录片《一对分隔在世界两端的中国双胞胎》也证实了这一点,一对中国同卵双胞胎姐妹分别被一个美国家庭和一个挪威家庭收养,虽然两姐妹的生活环境不同,但是长大相遇之后两人性情非常相投,成了分隔天涯的一对知己。 虽说性格与基因遗传因素有关,但后天环境对其影响更大,性格与家庭和社会环境因素紧密相关。

“环境对人性格的影响往往高于基因遗传对性格的影响”,李新影说,良好的后天环境对良好性格的养成非常重要,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不良的家庭环境中,父母对其动辄施以打骂、家庭暴力,那肯定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不良影响。

专家表示,孩子出生时虽然会表现出不同的气质,比如有些会比较急躁,不好护理,有些则平易温顺,比较好护理,但这种气质会受后天环境的影响慢慢变成较为稳定的人格。

既然性格受环境影响较大,那我们是否可以改变自己的性格呢?李新影说:“性格其实无好坏之分,但如果你对自己的性格不满意,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做一些调整。比如你是内向性格的人,但做的是公关工作,你可以对自己多加锻炼,使自己的性格适应这一工作环境。”

大脑为神经系统最高级部分,是最为发达的思维器官,主导机体内一切活动过程,并调节机体与周围环境的平衡,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物质基础。豆腐般的大脑既相当脆弱又极为精细。当一个成年大脑受损后会否自我修复?如何修复?这是科学家们历来想搞明白的基本问题。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医学院脑科学系的科学家们,在前天出版的《自然》杂志上发表的新发现表明,当成年脑细胞受伤时,它们会恢复为胚胎状态。科学家报告说,受损后后的大脑在从新适应的未成熟状态下,细胞能够重新生长出新的连接,在适当的条件下,这些连接可以帮助恢复失去的功能。

修复对大脑和脊髓的损害是医学界最艰巨的挑战。直到最近,这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项新研究提出了“成年大脑再生的转录路线图(transcriptional roadmap of regeneration)”。

转录(英语:Transcription)是指在RNA聚合酶的催化下,遗传信息由DNA复制到RNA(尤其是mRNA)的过程。作为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第一步,转录是合成mRNA以及非编码RNA(tRNA、rRNA等)的途径。

论文主导作者、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医学院神经科学教授,转化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马克·图申斯基(Mark Tuszynski)说,“采用现代神经科学、分子遗传学、病毒学和计算能力的令人难以置信的工具,我们首次能够鉴定成年脑细胞中的整个基因集如何自我重置以再生,这使我们了解如何在转录水平上发生再生。”

研究团队通过小鼠模型发现,受损后成年大脑中的成熟神经元会恢复为胚胎状态。图申斯基说。 “谁会想到的,仅仅在20年前,我们才将成人大脑视为是静态的、始终末分化的、完全建立的和不变的。”

研究人员过去的工作发现,海马和脑室下区不断产生新的脑细胞,在整个生命中补充这些大脑区域。图申斯基说:“这一研究工作进一步激化了这个概念。” “大脑的自我修复或自我替换能力不仅限于这两个区域。相反,当成年大脑皮质的成年脑细胞受到损伤时,它会在转录水平上恢复为胚胎皮层神经元。如果不是成熟状态,它可以重新生长出神经轴突,以提供一个可以成长的环境。在我看来,这是这项研究最显着的特征,而且令人震惊。”

下图所示大鼠大脑横截面,表达了具有正常水平的亨廷顿基因的细胞(蓝色)受损后回复到开始状态,而没有亨廷顿基因的细胞(红色)的基因被剔除,显示较少的再生。

亨廷顿基因,英文:Huntingtin gene,如下图所示,缩写为HTT基因,该基因及其产物正在广泛的研究,作为亨廷顿氏病临床研究的一部分,并可能揭示亨廷顿蛋白在长期记忆存储中的作用。

为了提供“令人鼓舞的再生环境”,科学家们研究了受损的神经元在脊髓损伤后的反应。近年来,研究人员已经大大提高了使用移植的神经干细胞刺激脊髓损伤修复并恢复丧失功能的可能性,这主要是通过诱导神经元使轴突穿过并穿过损伤部位,重新连接切断的神经。

例如,去年,这个由跨学科组成的研究团队描述了使用3D打印植入物促进大鼠脊髓损伤中神经细胞的生长,恢复连接和丧失功能。

该最新研究产生了第二个惊喜:在促进神经元的生长和修复中,一种必不可少的遗传途径涉及亨廷顿基因,该基因突变后会导致亨廷顿氏病,这是一种破坏性疾病,其特征是大脑神经细胞的逐步衰竭。

研究团队发现,“再生转录组”,即皮质脊髓神经元使用的信使RNA分子的集合,由亨廷顿基因维持。在经过基因工程改造而缺乏亨廷顿基因的小鼠中,脊髓损伤显示神经元萌发和再生明显减少。

图申斯基说:“尽管已经做了很多工作来试图了解亨廷顿基因突变为什么会导致疾病,但人们对亨廷顿基因的正常作用了解得还很少。” “我们的工作表明,亨廷顿蛋白对于促进脑神经元的修复至关重要。因此,该基因的突变预计会导致成年神经元丧失自我修复的能力。这反过来可能导致缓慢的神经元变性导致亨廷顿氏病。”

人的感情本身就是一种身体激素分泌所出现的结果,也就是说身体内激素分泌刺激了人的情感状态变化,会导致人在某一个瞬间突然对另外一个人产生好感。这种好感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变成感情朋友之间就是友情,爱人之间就是爱情。

至于说两个人之间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激素的变化,这个不清楚,因为人本身就是一个非常神奇的系统,也是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凭我们现在对自己身体的了解,我们还搞不清楚这些东西,虽然也有不少科学家在逐渐探测,人的基因哪些链条会对于人的情感能力产生影响,也有一些成果,但是这个终究只是一部分。我们还不能了解全貌,人的情感来源,就是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的好感,最终可能会变成友情,也可能会变成爱情。

帮我们建造一个自己有好感的人的时候,我们内心的感受是什么呢?仔细问一问自己,为什么对那个人有好感?可能就是因为他的某个动作,因为他的某种语言表达方式,或者某个穿着打扮,某一个器官上面的特征,突然就触动了,我们的内心就觉得这个人以后自己相处应该会挺舒服的,这种好感在双方都去努力的情况下,就会逐渐产生友情产生爱情。但是两个人相处时间久了,这种好感会逐渐消失,基本也就是三个月左右的时间,这个激素分泌的强度就会下降很多了。

也因此有很多人说人与人之间感情的时间,甜蜜期不超过三个月,三个月之后,两个人仍然在一起,就不单纯是因为激素了。是因为两个人逐渐适应了对方在自己的生活之中,也愿意去,在现实生活中接受对方,这样两个人的感情得以延续。我们真的要去控制这种感情的话就是避免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突然产生好感产生了之后,迅速将这种好感掐断,不要再和这个人继续见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2909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