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书法作品的特点

王羲之书法作品的特点,第1张

王羲之书法特点是: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世人常用曹植的《洛神赋》中:“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释义:体态轻盈柔美象受惊后翩翩飞起的鸿雁。

青春华美繁盛如春天茂密的青松;行止若有若无象薄云轻轻掩住了明月,形象飘荡不定如流风吹起了回旋的雪花)一句来赞美王羲之的书法之美。

如果说笔法和章法是王羲之书法的特点,那么王羲之书法第三个特点就是情感。从历代的传世书法中可以看出,一幅书法能被称为传世之作,必然有着书写者真实的情感所在。

不论是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还是颜真卿的《祭侄文稿》,都是用情深切,把情感和书法高度融合,书法体现出了书写者当时的心境。王羲之的书法都是真情之作,尤其《兰亭序》,手下的笔法随着心情的起伏而起伏。

拓展:王羲之(303年—361年,一说321年—379年),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东晋大臣、书法家,丹阳尹王旷的儿子,太尉郗鉴的女婿,有“书圣”之称。

王羲之凭借门荫入仕,起家秘书郎,后历任江州刺史、会稽太守,累迁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永和九年(353年),组织兰亭雅集。撰写的《兰亭集序》,成为“天下第一行书”。因素与王述不和,耻官位在其之下,于是托病辞职。定居会稽,好服食养性,常与诸名士游宴。升平五年(361年)去世,安葬于金庭瀑布山。

王羲之善书法,少从卫夫人学,后博采众长,备精诸体,兼擅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其书为后代学书者所崇尚,尊为“书圣”。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山不再高,有仙则名,水不再深,有龙则灵。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别有忧愁暗恨生,此处无声胜有声。 同时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采纳哦

是。根据查询《祭侄文稿》相关资料显示,《祭侄文稿》是情感与书法紧密结合,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的典型。《祭侄文稿》是极具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墨迹原作之一。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于唐乾元元年(758年)创作的行书纸本书法作品,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典型的例子,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王羲之乘兴而作,那种感怀之情、气定神娴、饱满情绪跃然纸上,通篇书法秀妍遒美、点画精妙、如入化境),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得知侄子遇难,颜真卿用满纸的悲愤激昂之情,写下了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的祭侄文稿)。所以说,书法是寄托作者情感的,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明人尚态,就是创作者们的情感所致。

苏轼由于文人气质浓郁,情趣高雅,所以在书画鉴赏品评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注入了文学的元素、诗人的情性、文士的精神,而他的书画题材诗文正充分地体现着这些灵慧的艺术审美思想。不仅如此,还由书法作品影射到人生,从艺术层面上升到哲理高度,展示了极其丰富而深邃的思想内涵,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天人合一”观。他就是通过这些潜移默化的影响来表露内心的情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2946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