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充分了解作品的内涵
任何声乐演唱的情感表达都是基于演唱作品的文化背景与创作内涵。最美的声音需要演唱者在了解作品实际创作背景与内涵的前提下,融入自身的情感,然后通过肢体语言、表情、动作、声音等直观的展现给听众。
(1)作品的背景。演唱者需要充分了解作品的作者、作品的创作背景以及作者想要通过这部作品表达的深刻内涵,只有充分掌握了这些重要的信息,演唱者才能更好的表达出作品的整体情感积淀,也能充分的感染听众并能够有效的建立起与听众沟通的桥梁。
(2)作品的音调、断句。一般来说,声乐演唱的作品都是由若干个乐句组成的乐章,然后由若干个乐章共同构成整个作品。因此,演唱者需要注意作品不同乐章的音调与断句,才能更好的把握作品整体的情感走向,然后用渐强或者渐弱的音调作为情感的表达方式。
(3)作品的演唱速度、节奏与休止符。演唱者在对作品进行演绎之前,需要了解作品的整体结构,以便更好的拿捏作品中渐快或者渐慢的部分,做到“快而不抢,慢而不拖”。同时,作品中也会出现许多休止符,休止符通常是不发音的,但是休止符却能够赋予作品更为深刻的内涵。虽然是休止符,但是却能够延续作品的情感,并将作品蕴含的情感进行升华。
(4)结合作品情境演唱。演唱者在演唱作品的时候,需要掌握作品所需要表达的情景。例如歌剧《茶花女》,歌唱家卡拉斯在演唱的时候,在茶花女临死前的部分,会把最后一个渐弱的高音故意唱破。听众问其原因,她则回答道:剧中茶花女已经重病在床,即将死亡,是无法有足够的力气将歌曲唱的高亢完美的。从中我们可以发现,著名歌唱家卡拉斯对作品《茶花女》整体情感的充分把握并通过自己的理解进行诠释。
(5)情感表达需要真实。在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最忌讳的就是虚情假意。声乐演唱需要有真情实感的表达,才能将作品声情并茂的演绎给听众,如果情感的表达不够真实,就会使作品的情感表达较为生硬,无法与听众产生共鸣,也影响了作品的接受程度。
摘要:绘画作品之所以会深受大众的青睐,除了作品中极富表现力的线条、颜色以及笔法,还有作品背后艺术创作者融入其中的个人情感。这些都离不开艺术创作者在日常生活中所进行地大量的观察和积累,他们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领悟注入到作品之中,并且通过创作实践的过程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从而创造出极具生命活力的优秀作品。
关键词:绘画创作;情感表达;感染力;表现力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08-0181-01
绘画作为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有助于提升人们的审美修养并且能够陶冶大众的艺术情操,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绘画创作不仅仅是一种技术表现形式,更是个人内心情感的真实表达。在绘画艺术发展的进程中,情感表达是一种比较独特的表现形式,它可以使创作者与作品间形成某种情感共鸣,这种情感随之也会转化为创作的动力和源泉进而激励着创作者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
情感是态度这一整体中的一部分,它与态度中的内向感受、意向具有协调一致性,是态度在生理上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生理评价和体验。情感包括道德感和价值感两个方面,具体表现为爱情、幸福、仇恨、厌恶、美感等等。
如何做影视影视作品 考试内容:影视作品主要考**或电视剧,也可能是电视散文、专题片或纪录片,还有可能是综艺节目片等等,考生观摩后,当场写出一篇评析性的文章。
考试目的:主要是考察考生对影视作品的感悟能力、鉴赏能力和理论能力及文字写作能力。作为一个影视导演,其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对优秀影视作品的感悟、鉴赏和借鉴,因此影视作品的是影视导演专业入学考试的首要一环。
;应试指导:在这一考试科目中,影视作品的类型可能是故事片也可能是纪录片,还可能是综合艺术片等等。不论所提供的影视作品是哪种类型,总要从艺术的角度进行而不能是复述性的内容概括或泛泛而谈的观后感。考生要结合影视作品的画面、音响、音乐、解说、主持等各方面的要素,对其主题内容、结构框架、造型等方面作出艺术性的。不求面面俱到,但求集中深刻,有独特的视角,力求写出自己的独特的感受,表达具有自己个性的构思。,
评析策略
{对一部比较完整的故事片类型的影视作品,常见的具体的评析策略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
(1) 评片名
片名,是影视片的具体名称。片名不但是个称谓的符,还包含着如下涵意:(1)文化含义,片名包含着者对观众的诱导和暗示,因为它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自觉不自觉地体现了一定的文化内容。(2)统领意义。片名起的新巧,固然有着给观众联想的余地,起到审美作用,但最实际的,还应看片名是否承当了统领、指向影视片本体的职能。换一个角度,就是看片名是否和影视片内容相关或者一致。有的好片名不仅仅切合影视片内容,而且对帮助观众理解影视片的主题也有提示性的作用,则更有评论的必要。
(2) 评导演
导演构思。为了把剧本转化成影视片,导演要从整体上构想未来影视片的内容与形式的各个方面。这里既有对影视片的基调、样式、风格、人物等方面的确定和追求,又有对各门类艺术家的具体要求。这是导演艺术创造力的体现。
导演手段。导演为塑造银幕形象,要在影视片中利用多种具体的表现手段,通过故事和人物感染给观众。导演手段包括:画面的运动和镜头的运动;镜头之间的组接;音乐、语言的运用;场景交换;气氛烘托等。,
评论影视手段运用,要亿时亿影视片的具体情况,看其使用的是否合理,是否有创造性。3)导演风格。优秀导演在优秀影视片中实现了自己的追求,有异于其他导演的追求、创造的特点,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一般地,将特色称为特色,将突出的特色(或转为稳定出现、反复实践的特色)称为风格。风格,是主要特色的集中表现。评论导演风格不仅是对导演创造力的一种衡量,而且是对评论者鉴赏力的一种衡量。不能把风格的帽子随便乱戴,也不能对明显的风格视而不见。
导演创造。从影视片来看导演对剧本的转化、实现成为影视片的过程中有哪些创造,可以看出他为社会生活、为影视艺术、为广大观众创造了什么,导演创作体现在影视片在中,因而,对影视片的评论,总相关着影视片的创作领导核心导演。因而,评影视片,就评论了导演,虽然有时不必单独地评论。
主题是艺术作品所描绘的整个形象体系中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又称主题思想,主题是作品内容核心,是作品的灵魂与统帅,既贯穿全部作品,又在其中起到作用。;
主题,从作品中体现出来,又包含着作者对社会生活的认识、评价,渗透着作者的美学理想和社会理想、世界观。
全面评价一部作品,离不开对主题的研究和理解。
在影视作品中,主题孕藏在整个画面、声音所构成的整体银幕荧幕形象中,在作品的内容展现与形式中显露出来。和这点相关,主题还可以在影视片主要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在主人公的形象上,在主人公的命运中,体现着生活、社会、人生的意义。对主要人物的塑造可以反映出作品的基本思想倾向。主题还可以体现在情节上。情节的发展,即事件的进程、结局,也包括着作者对生活的认识与评价。情节的发展与人物命运、人物塑造密切相关,受着制约,又是主题的体现。
_主题既然体现在作品的各个方面,主题就不能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的整个思想体系。从头到尾,从各方面来认识作品的总体倾向。
^第二,具体的艺术形象。主题是从作品的艺术形象中体现出来。主题的提示,须在具体艺术形象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主题不是夹杂、安排在作品中的几句评论,只有挖掘形象的深层意蕴,找出作家的思想感情,才能概括得准确。
第三, 重视人物形象。主要人物形象的塑造,集中体现了作者的感情合理性。为提示作品的主题,必须认识、主要人物形象。
第四,研究情节。情节安排,不单纯是生活的直接展现。
(4) 评演员:
1) 演员对角色的表演
演员对角色的表演是在导演对影片的总体要求下进行的,有一定的限定性;同时又是在自己对角色的理解的基础上来完成,有一定的性。在角色的规定性限制中创造有血有肉、有特征的角色,使演员表演的特定环境。
演员的表演,需要有高度的理解力(包括对生活、社会与人生,对剧情、对艺术的理解能力)、丰富的想象力(根据理解来展开丰富的现象,在想象中完成对角色的创造)、准确的表现力(将对角色的想象准确的加以表现)、多向的模仿力(多种方向、不同条件中、不同人物的可能性的模仿与表演)等等。
演员的表演,要根据角色的规定,多方运用声音、神态、动作等手段,将角色展现给观众。
`演员的表演,既需要演员有强烈的感情,以充沛的注入到角色的创造与表演之中,有要求以生动的形象(角色)来感染观众,以使观众深深地进入特定情境来感受、评价生活与艺术。
2) 演员对角色的创造
对演员技巧的评价原则,主要的有自然、可信、感人、个性等。
自然。是指演员所表现的角色,既符合生活中的自然现实,是经过加工的自然生活世界的组成部分,而不是明显看出人为加工的生硬的痕迹。还包括表演过程中的人物活动一样,有其内心的心理根据,有其外在的活动流程。
{可信。是指由于角色符合生活规范的统一,而使观众认可。符合生活规范不见得可信,只有生活规范与艺术规范统一,人们才能在观赏艺术时,既是评判生活,有是在进行审美活动。
感人。指角色能给观众以审美的震撼力。只有演员在角色中庆祝了,赋予了创造,使得人物形象动人心魄,才能取得感人的艺术效果。
个性。个性是创造的标记。当演员在角色中牢牢打上创造之后所产生的印记,个性便获得了。能否获得个性,能否达到创造,是演员是否成熟的主要分界。
(5) 评摄影摄像
构图。是指进入摄影摄像镜头映现到胶片磁带上的各种(或一种)物体,在画面上所占的位置及相互连接的关系。换句话说,是进入摄影摄像像框的景观是一种怎样的图例。
距离。由于距离的不同,有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大特写之分。某一镜
使用特写或是中景(或是其他景别),取决与影片的内容叙述与表现,还包括着叙述者的叙述态度和感情,以及预想中的对观众的感染。
角度。常见的拍摄表现角度有:平摄、俯摄、仰摄等。这些角度的选择,在于剧情的演示和感情的寄寓。
构图的意义,是要自然地表现生活故事,在叙述过程中,使观众感受着**的形式美。
用光。包括对自然光(太阳和月亮)、人工光(灯光)的利用。由于摄影摄像必须在一定的场合下表现某种特定的环境,在有光线的情况下才能使观众看到所拍摄的内容。
光的第一作用是表现特定环境,而每个环境都有其相应的光线。用光表现特定环境下的人与景物,起着真实气氛的作用。光的第二作用则是对拍摄对象的强调,或强或弱的光线,或顺或逆的拍摄,反映出影片的作者对事物的某种强调。这种强调,既应和剧情的发展相关,又应同叙述的态度与方式相联。综合起来,光的运用从其基本的层面来看是表现环境的特定性。从更深的层面来说,则表现创作者的情感态度,给观众以情绪、感觉上的影响。
色彩。色彩在彩色摄影摄像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生活中万物各有其色。影片中所表现的物体也显出多彩的绚丽。影片中的色彩,首先要解决的是对生活中物体色彩美丽的还原。一般地说,生活中的色彩应当在影片中得到生动的展现。这还不是色彩的全部。影片中的色彩,不是对生活中色彩的堆积和罗列,而是体现着创作者的精心构思与创造。
4)镜头的。在拍摄运动着的人物或事物时,摄影机在运动中跟踪拍摄对象,是摄影摄像中越来越重要的手段,同时也显露出摄影摄像师的技巧与风格。
评摄影摄像的主要原则:
第一, 摄影摄像可以单独评论,却不应与影视片整体割裂开来。摄影摄像既有相对的审美价值,又不能脱离影片内容而存在。
摄影摄像是一种艺术创造。这种创造要纳入影视片的总体构思中加以检验和认识。
第二,摄影摄像作为艺术创造,不只是对自然、生活、事件等拍摄对象的还原,还要看摄影摄像师的创造性劳动,怎样去表现、创造美与美的形象。
第三,摄影摄像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艺术创造,对摄影摄像的评论要有理论准备,又要有不断积累的评论实践,还需要在认识、掌握影视艺术规律和摄影摄像艺术规律的基础上进行。
(6) 评开头与结尾
影视片是一个整体,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作为局部的开头、结尾,具有对艺术整体的必要的组成意义以外,还有着深化作品意义、构成作品艺术巧妙性的特殊意义,可以在未脱离影视片总体的前提下,单独地回味和评论。
好的开头,应当具有这样一些基本的特点:
(1) 在故事叙述最合适的地方开始。在这里当然没有统一的尺度,要结合具体的故事内容。
(2)吸引观众。故事开始了,要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并非易事。要使他们能认真地看下去,引起一定的兴致又在故事进展过程中感受到艺术品味的审美满足,需精心设计、构思。能够尽快地吸引观众,才算得上好的开头。
(3)交待清楚、利落。对事件、人物的交待,是影视片开头必须要做的事。能否把故事开始之前的部分,除了应有的故意留的悬念之外,在短时间里交待清楚,而又自然地体现在故事中,使人不感到是故意在交待,并不是很容易的。
4) 自然地发展。故事开始了,既要照顾到交待人物、事件,又要吸引观众,还不可忘记让故事进行下去。
综合起来,好的开头就是要在影视片开始的几分钟到十几分钟之内,引动的注意力,交待清剧情,并使剧情开始发展。
好的结尾,也具有一些基本特点:
1) 收束适宜。在问题解决之后,或悬念澄清了,观众心中的疑团解决以后,就应当马上结束全片。0(2)留有余味。或者为了强化主题,或者为了揭示人物的命运,不管如何,作品的结尾都应考虑如何使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包括在:思想的力量,撼动人心;艺术表现上的独创,满足观众审美需要。不同的结局,可以表达出不同的生活意义,给观众以不同的感受。抓住这种欣赏感受加以思考,来展开评论,是进入艺术的有效途径。
故事的结尾,有两层意思。一是什么样的结尾,即构成作品内容的结局是怎样的。它是与主题的表现、人物的命运都息息相关的。二是它是怎样结束的,即怎样来使艺术作品的形式终止。它既是表达内容的一种手段,又是构成艺术性的基本要素。作为内容的故事的结局,。与作为形式的作品的终止,应当是和谐的。
评论开头与结尾,可以单独进行,也可以结合起来进行。单独评论开头或结尾,可以就不同影视片的开头或结尾来展开,也可以就不同影视片的开头(或结尾)来进行。同时评论一部影片的开头和结尾,应注意到这样一些方面:
第一,两者的关系。他们是怎样联结的,有什么样的,共同其着什么样的作用。
第二,两者的对找照。从开头到结尾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这寓示着什么样的艺术意义,在艺术上有何特点。
第三,两者的意义。他们在表达主题方面,它们在对整个艺术结构的完整性方面有何意义。
第四,在艺术上的独创性如何。首先看他们在是否在具有艺术上的独创性,再就是看他们在艺术创造上有怎样的意义。
以上介绍了对一部比较完整的故事片类型的影视作品的具体的评析策略,那么,对一般的纪实性短片,又该如何评析呢?
一般说来,像对纪实性短片的评析,试题中总有一些提示性的小问题,4、5个,6、7个不等,这些问题其实就是评析文章的提纲,考生只要按这些问题的顺序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且将它们串联起来,就相当于一篇评析文章了。
2、 评析方法
有些考生担心自己没有系统全面学习过影视艺术方面的专业知识,写出来的文章不够专业,这种担心大可不必。主试教师看重的是考生对影视作品的感悟能力,是对影视作品最初始的本质的感受,而不在乎你运用了多少专业名词。假如你对影视专业知识一知半解、生搬硬套,这样写出评析文章来反而是驴不驴马不马,弄巧成拙。还不如老老实实写出自己的最深切的感受。当然这种感受并不是空发几句议论,而是有、有说理的。如果能在这基础上再加以专业理论知识色彩的观照,就更好了。
为使评析写作顺利进行,依据一定的材料是基础。为了占有材料,考生在看片的同时,要有意识地用笔记录一些作品的素材和自己的观点心得要点,这样当作品播放完毕,已经有可写的材料了,对此进行提炼后确定评析文章的主旨,然后根据所哎哟表达的主旨对所记录的材料加以筛选,选择最能表现主旨的材料加以写作。
以上是协作构思的一般方法,先有材料 后提炼主旨。也可以运用另外一种相反的思路,先确定你所要评析的某个方面,或评镜头运用,或评细节运用,或评音响运用,或评情节铺排,或评线索安排,或评人物描写,等等,然后在观片时就专门选择与你所要评析的某一方面内容相贴切的材料作为例证。这种方法之称为“主题先行”。
为了能很好地从观片进入到评析,列提纲的方法是很有用的。提纲实际上提供了一个范式,使评析思路能相对集中,选择材料也有很强的目的性。下列提纲可供考生参考:
电视片观赏提纲
(边看片边记录)
电视片内容概括 10%
本片的思想教育意义 10%
艺术特色总说(总体手法、总体艺术特征) 20%
艺术特色举例(选择一到两个艺术独到之处) 25%
艺术特色细节(两三点精彩细节) 20%
缺点与不足 10%
书法是抒情写意的艺术,是崇尚精神与理想、形象与韵律、心灵与感悟的一种时空综合艺术。我们从古今遗存的大量书法墨迹中,可以十分明晰地看到书写者创作的经验与情感。书法是最精神的艺术品种。无论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都是按照一定的审美观进行创作的。情感的表现作为一种自然法则自始自终渗透、贯穿其中。使我们获得一种高情感、高艺术的平衡,获得一种从因循和混沌中产生出来的灵魂上的和谐,获得一种对美、对人生哲学、对宇宙信念的无限向往。因而,情感表现便成为书法创作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成为区分实用书法与艺术书法的标志。
书法中的情感表现主要体现在抒情性、写意性、畅神性三个方面。这三方面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对书法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抒情性
书法创作的主体是人,人是有情感的。人的情感总是在具体的、直观的、形象的脉络或者情景中,凭借个人对生活、对人生的体验与感受,把那些在我们心灵里不断闪现的图像以书法的形式“表达”出来,就是书法艺术的抒情性。“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蔡邕《笔论》可见古人关于情感与书法的密切联系早已有了明确的认识。我们以书圣王羲之遗留的书帖为例,不难发现情感作为书法创作的源泉是与书家主体个性紧密相连的。
情感在书法创作中起着很大的作用,但由于情感的表现比较复杂微妙,时而强,时而弱,时而明晰,时而模糊。反映在书法当中,便产生了丰富多彩的个性特征。陈绎曾《翰林要诀》云:“情:喜怒哀乐,各有分数。喜即气合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即气郁而字敛,乐则气平而字丽。情有重轻,则字之敛舒险丽亦有浅深,变化无穷。”在情感与书法创作的问题上,古人已为我们做了深刻而精辟的总结。我们不必做情感大小、强弱所产生不同结果的评价。我们应当注意,由于创作者内心情感丰富程度不同,表达方式不同,以至于表现在书法创作中的形式又有所不同。有的人情感丰富,体验深刻一些,表现在具体的书法创作上,个性化特征就强烈一些;有的人则情感平和,体验相对较浅,反映在书法创作上,个性风格静穆、中和一些;但无论情感表现细腻或奔放,都有可能写出优秀的作品。如王羲之《兰亭序》,不激不励,志气平和;颜真卿《祭侄文稿》,纵横跌宕,气势雄奇。这些感受,正是情感在书法中的表现。
一件优秀的、独具风格的书法作品,如果不能表现创作者的情怀,是绝不能传承后世的。
二、写意性
对于书法创作,除情感宣泄外,更重要的是要有明确的主题思想,即通过艺术形象表现作品的思想内涵。这个“思想内涵”便是“意”。意,意象、意境是也。属于精神范畴。如果没有精神的书法作品,形式技法再怎么好,仍然是没有灵魂的躯壳。精神因素往往就是书家用笔对我们生活在其中的视觉生命,以墨色线条的形式,想要表达这个活生生的物象世界,以此来抒发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一种特殊精神创造活动。我们不是常说“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吗?“宋尚意”,实际上就是抒情写意的时代,也是书法真正做为艺术的开端。
释皎然在《诗式》中说:“缘境不尽曰情。”虽然是针对诗歌而言,对书法仍然适用。这里的境触及着情思,情思,正是意的内核。它和张怀瓘“意与灵通”是息息相通的。张怀瓘在《书断序》中说:“及乎意与灵通,笔与冥运,神将化合,变出无方,虽龙伯系鳌之勇,不能量其力,雄图应箓之帝,不能抑其高,幽思入与毫间,逸气弥与宇内,鬼出神入,追虚补微,则非言象筌蹄所能存亡也。”这里,张怀瓘把孙过庭情意论又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由此可以肯定,在书法创作具体内容中,如果缺少了对生活真实情感的体验和对生命的深切感悟,其作品是空洞乏味的,也是缺少艺术感染力的。在书法创作中,不是形象寻求思想感情,而是思想感情寻求体现它的艺术形象。如怀素的草书,线条的迅疾、化直为曲、变方为圆、少顿挫多缠绵、回环往复的“任情恣性”,如同山间涓涓流淌的山泉,又像春天来回穿梭飞舞的燕子,让人产生无尽遐想,随即心中涌出美的滋味。这种感觉就是“意境”的表现。
意是寓于书法的形式当中的。故书法的意靠笔墨线条来体现。没有饱满的情感、丰富的人生经历以及深厚的学养,即使有再高超娴熟的技艺,也是无法表达胸中的那份情和意。
三、畅神性
所谓“畅神”,是指审美主体对于审美客体,在玩味的基础上,产生强烈的美感愉悦,出现与审美客体相契合的心理状态。通俗讲是审美者心神的舒畅、情致的酣畅、兴味的浓郁。古人对“神”的追求是非常强烈的。在创作之前,要保持“神终不疲”状态,否则,“凡神不安,令人不畅无兴”,必须“养神”,方可写出畅神之作。“神”者,意态、神情、精神是也。
从书法创作的角度说,“神采”是书法创作的终极目标。决定神采的获得是书者的情感。“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以思言之,岂易多得?必使心忘于笔,手忘于书,心手达情,书不忘想,是谓求之不得,考之即彰。”(王僧虔《笔意赞》)当书法真正成为表现情感的形式时,那些存在于书法作品之中的点画、线条、墨色,并非是技巧的展示,而是溶解于作品之中的个人精神与丰富情感。“深识书者,惟见神采,不见字形,若精意玄鉴,则物无遗照,何有不通?”(张怀瓘《书断》)书法真是受情感的驱使、滋养,才使那些点画、线条、墨色蕴含了精神的力量,以至于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古人往往把这样的作品赞誉为书法中的“神品”或“妙品”。可见对书法中“神气”的重视程度。
书法自始至终是一种以心运手、抒情达意的最高级精神活动。它倾注了书家的全部情感,实现了精神的超越。在书法创作中,情感的体现越充分,其作品越具有感染力。一个缺少了对人生体验的真情实感的作品,一定不会有蓬勃的生命力和巨大感染力。特别是当书法成为真正的艺术时,情感是书法创作的源泉,写意是书法的精神内涵,而畅神是提高书法生命力的终极目标。无论时代如何演进,只要书法存在,情感始终会融入书法创作当中,并且发挥着它特有的潜能,时时处处表现着不仅是个人的也是整个民族的精神特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