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元英为什么不喜欢肖亚文,而喜欢芮小丹?其实很简单,因为复杂的人喜欢单纯的人,对于丁元英来说,芮小丹足够单纯,为一个陌生男人拿出几十万借款担保,只是因为她喜欢这个人,认定了这个人。估计9999%的女人,都做不到喜欢一个男人,不管这个男人喜不喜欢,就表现出死活要跟他的姿态吧!
其实最开始,丁元英知道这是芮小丹的"手段"后直接就无视了,对于早就有“女人是形式逻辑的典范,是辩证逻辑的障碍”这样认知的他来说,芮小丹玩的那些动作,根本没意思。他去古城的初衷就是图个清静,他根本无心去沾花惹草,更何况即使他要找,也只想找个能在心灵上有共振的女人,而不是一个仅仅有色相的漂亮女人。
所以丁元英一开始对芮小丹相当无感,和芮小丹的相处一直保持着一种不失礼貌的距离。只是当芮小丹在经历生死后给他打电话,那一哭一倾诉,只有内心真实的感受,没有丝毫做作的成分。这就是丁元英所说的无招无术的感情,剩下的只是造物主给的那颗真心,打动他的也就是那颗真心。于是,丁元英也就此真心接受并喜欢上了芮小丹。
网络上有句话说:其实男人到了一定阶段后,想找的并不是一个女人,而是一个可以和自己产生共鸣的灵魂。所以当男人对性的欲望不够强烈,没有心灵共鸣的女人,对男人来说就是个麻烦。当然,对于女人来说,估计也是一样一样的。
王志文是我最喜欢的男演员,因为我长得难看,所以对帅的往往嫉妒,所以心生厌恶。但,王志文不一样,长得不好看,但有一种老油条的分寸感。我喜欢。
这部电视剧想来想去也就他能驾驭。当年巍子也曾经演绎过另一部豆豆的作品,有点脱戏。
就这部电视剧来看,你看商战也罢,美女也罢,其实都不如这剧里对文化的思考重要。
甚至,你都可以不把他看成电视剧,我甚至原意理解我纪录片。
但比纪录片更丰富,比一般的电视剧更深刻。我不敢说,因为这部剧我开了天眼,但是确实感悟良多。
下面我想谈一下自己肤浅的认识:
就五四运动以来,我们亦东亦西的思想潮流,以及自我文化体系的认知一直在游离,在面对改革开放市场经济这样大的浪潮中,我们仿佛掉到了一个怪圈,一昧的学西,感觉也不太可以,但是恪守自己的那些东西,往往又舍本求末。甚至近些年一直在提倡的文化复兴,其实,在我看来也是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到底什么是糟粕,什么是优秀?把文化分成糟粕和优秀后,我们遵循的是不是本真?
这其实是个很严肃的问题,就我现在看到的,没几个人能讲明白。当然我也讲不明白。
就本剧来说,我以为依然是实用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分离。
有些观点看起来是振聋发聩,实际上是浅显的道理。只不过我们被现代文明阉割了,有意无意的避免和逃脱这些观点。
对我最大的感触就是,人,只有自己才能依赖。
《天道》的女主角芮小丹,被比喻为 天国的女儿 ,她本可以不死,但她必须死,正是芮小丹的死,才印证了丁元英对她的评价,也才使得《天道》成为一部传奇神作。
在某种意义上,芮小丹近乎是个完美的人物形象,她的存在,作为一个标杆,恰好可以对照出其他人的不完美。而对一个人来说,最大的事无非是生死,作者让芮小丹从容赴死,展示了一个 “天国的女儿” 所应该有的 面对死亡的态度 。
1 人设
芮小丹在普通人眼中是一个 不合常理的 人物。
她在德国长大,说一口流利的德语,有德国绿卡,母亲在法兰克福开中餐馆,她完全可以在德国过上体面舒适的生活。
但她在警官大学毕业后,却甘心在小小的古城当一名刑警,又苦又累,随时都有生命危险,而且收入微薄。
了解芮小丹情况的人对她的选择都表示不理解,这太反常了,要知道,2002年时,德国绿卡意味着什么,对比国内的情况,可以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丁元英也曾问过小丹同样的问题,小丹的回答很简单:就想当警察,威风!而只有呆在国内才能实现她的愿望。
从芮小丹的选择可以看出,她是个从心所欲的人,只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至于外界如何评价,对她来说没什么影响,在这一点上,她跟丁元英高度契合。
芮小丹对丁元英的感情是从敬重开始的,这个沉默的男人宁可卖唱片也不向别人求助,这让她对他产生了极大的好感,同时也让她内疚和羞愧。两人关系的转折点是在小丹给丁元英摆的鸿门宴上,本想让丁元英难堪,不料最终发现自己才是那个上蹿下跳的小丑。
看到了丁元英在饭局上展示出的非凡气度之后,芮小丹不可抑制地爱上了这个神秘的男人。她相当直截了当,把丁元英请到自己家,做一桌好菜,在饭桌上直接问他对女人的看法,并坦诚自己的心意。
面对小丹这样磊落的女人,丁元英这个极品混混也甘拜下风,虽然他拒绝了她,但他心里有了她。
之后,芮小丹被悍匪王明阳用枪顶住脑袋,要不是碰上臭弹,她就要壮烈牺牲了。抓捕行动结束后,小丹哭着给丁元英打电话,告诉他自己的遭遇,丁元英终于抑制不住自己,接受了小丹的 情感 。
在爱情中,小丹明显是主动的一方,心里有爱,就付诸行动,手段直接而原始,绝不矫揉造作。她是坦诚的,她的爱纯粹而干净,为了爱而爱,所以从内心深处涌出无限的柔情,单纯地想对丁元英好,把丁元英当作她要养活的大狗,真真切切地爱到了骨头里。
芮小丹的内心很强大,但在深爱的人面前还是免不了患得患失,她不奢望跟丁元英的爱情能长久,但她希望丁元英能送她一份礼物,好在他走后能留个念想。智慧如丁元英也不会想到,小丹想要的礼物是如此特别:让丁元英送给她 一个神话 ,带领王庙村这个贫困县里的贫困村脱贫致富。
这样的女人,如何不让人肃然起敬?
小丹从内心深处喜欢当警察,以当警察为荣,对她来说,警察并非仅仅是一份糊口的工作而已,警察这个身份承载了她当下的全部人生意义和荣耀。
当小丹遭遇四个持枪的亡命悍匪时,离县城只有15公里,20分钟的车程,换做别人,很可能先回县城搬救兵,但芮小丹在看到通缉犯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决定要单独行动,她冷静地打电话告诉丁元英她的危机,不征求意见,说完就挂断电话。
小丹以一敌四,最后成功地击毙一名逃犯,一名逃犯炸死自己的同时,也严重炸伤了小丹,在已经失去双脚的情况下,小丹还拼尽最后一丝力气打伤了首犯的双腿,成功地瓦解了逃犯的逃命企图。
原著小说里,小丹在发现自己严重受伤毁容后,饮弹自尽,她不愿意留下残缺的躯体给别人添麻烦,她以死解脱了自己,也解脱了旁人。电视剧对这个细节进行了处理,改为小丹在打伤首犯后因失血过多而死。
芮小丹是一个内心强大的女性,是丁元英所定义的强势文化的践行者,她把命运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从来没有想过依靠别人,她以她的人格赢得了丁元英对她的敬重和深切的爱恋。
芮小丹的死,源于她的人格和人性,正如丁元英对她的评价: 当生则生,当死则死,来去自如 。丫头,不简单呐!
2 对比
《天道》这部剧里,除了女主角芮小丹外,还展现了另外三个人的死亡,一个是高智商罪犯王明阳,一个是乐圣公司董事长林雨峰,还有一个刘冰。
王明阳是罪大恶极的犯人,他的罪行够判十次死刑,如果他顽固到底绝不招供,那么即便他死了,也是带着罪行离开,灵魂只会通往地狱。在芮小丹的启发下,王明阳找到了忏悔的理由,他供认了全部罪行,帮助警方对其所在的犯罪团伙一网打尽。
王阳明在被执行死刑之前,真诚地表达了忏悔,他的行为符合佛门所谓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死之前,他找到了心灵的归处,能够坦然地面对死亡,这是他必须还的债,也算是死得其所。
林雨峰原本是中国音响届鼎鼎大名的人物,号称他的公司“只有矛,没有盾”,嚣张至极。他从未料到居然败给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丁元英,在知道官司失败已成定局之后,他无法面对接下来的让他觉得丢脸的惨淡局面,他只想逃避,而能逃开这一切的只有死亡。
他是个把面子看得比天还大的人,下定决心要死,却依然不想让别人看出他是自杀,于是他连夜开车,直到 汽车 失控开到悬崖下,造成一个意外死亡的表象。
林雨峰死于懦弱,死于不敢面对失败,他的死证明了他的文化底色属于弱势文化,表面上的只有矛的攻击性,恰恰证明了隐藏于其下的软弱和消极,他败给了自己,他的死没有意义。
刘冰算是整部作品里最大的反派了,他的价值观很简单,就一个字“ 钱 ”。刘冰没什么本事,野心却不小,堪称妄想家,净想好事。丁元英答应帮助他们三个发烧友时,谈到出资的事,得知资本方可以垫资,刘冰马上问:“这样就不用自己出钱了吧?”
乐圣提出高额赔偿金,叶晓明和刘冰吓破了胆,拉着冯世杰,三人一起逼着欧阳雪要退股。欧阳雪咬紧牙关给他们退了股,叶晓明和冯世杰多多少少带着点惭愧走了,只有刘冰舔着脸跟欧阳雪提出还留在公司工作,就是舍不得那辆宝马车。
肖雅文回购三人退出的股份后,又打赢了官司,公司跟乐圣合作,眼见着要大发展,叶晓明和冯世杰都承认自己胆量不够,眼界不够,认输,只有刘冰愤愤不平,认定丁元英跟欧阳雪、肖雅文合伙骗了他。
丁元英看出刘冰的野心和坏心思,给了他一个装满白纸密封好的文件袋,本意是如果刘冰老实点,至少还能保住一份工作,还可以得到一点股份。可惜,刘冰反而认为丁元英傻,他跑去威胁欧阳雪,被严词拒绝后恼羞成怒,打开文件袋打算在格律诗和乐圣的签约仪式上捣乱,结果发现丁元英给他的所谓能翻案的资料,原来竟是一沓白纸。
刘冰彻底绝望了,他知道自己犯了大错,走上了绝路,对于他一再的背叛,丁元英再也不会帮他了,没人能帮他实现发财致富的梦想了。怀着对丁元英的满满的怨恨,刘冰从20层高的楼顶跳下来,结束了他卑微的一生。
刘冰的死是最不值的,他带着怨恨而去,灵魂也不得安宁,生前不被尊敬,死后依然被人鄙视,可怜!
与这三人相比,芮小丹的死,毫无疑问,属于人类最高尚的行为,是除暴安良,是英勇就义,是牺牲自己保全别人。
芮小丹死了,但她心中却是如此的坦然和满足,带着一份永恒的爱恋走向了天国。
整部作品, 需要以芮小丹的死,来反衬另外三人的死亡方式 ,给观众以启迪。
3 印证
丁元英提出了文化属性这个概念,指出强势文化造就强者,弱势文化造就弱者。
丁元英以思考见长,他的认知来自于他的“ 参” , 而芮小丹则相反,她天性里有 觉悟 的种子,跟随着本能率性而为,反而比丁元英更接近 天道 。
丁元英深爱芮小丹,在他们相爱之初,丁元英就提议小丹辞职,因为,只要她当一天警察,就没有避险的权力,就意味着随时都有失去生命的危险。而芮小丹当即否决,她坚持一定要到年龄大了,警队淘汰自己时才离开, 她热爱当一个警察,她绝不会因为怕死而辞职。
丁元英知道,小丹是一个人格独立的强大的女人,她的未来由不得他来打算。根据丁元英的文化属性来论,芮小丹当属于强者,她的强,是因为她是 天国的女儿 。
当接到小丹的诀别电话时,丁元英沉默以对,他知道,说什么都是错。小丹是主动选择面对死亡威胁,她的强者思维是刻入灵魂的,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丁元英也阻止不了。
《天道》的原著名字叫做《遥远的救世主》,在芮小丹面对四个亡命徒时,她展现了一个强者的姿态,没有等待、依靠远在县城的队友,她冷静分析现场环境和对手情况,迅速制定了一个应对方案,最终,她赢了,虽然她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她以最完美的方式告别了短暂的一生。
芮小丹,完美地展现了一个强者的形象,生前受人尊敬,死后被人纪念,她是一个大写的人。
为了印证丁元英的理论,作者安排小丹当警察,安排她遭遇危险,安排她英勇就义,所以,小丹的死是为了故事更精彩,也帮助观众和读者更好地理解创作者想要表达的理念。
《天道》是一部需要看很多遍才能看懂的剧,每一个环节都有意义,需要仔细体会,芮小丹的死我曾经怎么都看不明白,直到看了好几遍之后,反复琢磨,才得出上述一点心得体会,写出来跟有缘人分享。
纯属个人的一点浅见,仅供参考。
——the end——
看完电视剧《天道》,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精彩的赚钱故事。讲述了芮小丹和丁元英因为音乐因缘际会之后,围绕他们的工作、生活发生的一系列爱恨纠葛。男主角丁元英用短短三年的时间把远近穷名的王庙村打造成一流的音响生产线,创办的格律诗公司更是从无到有,通过短短三年的时间久与音响界的龙头老大乐圣齐名。
《天道》是一部很有深度的影视作品。它的深度不仅在于它对主宰一切的“道”的诠释,还在于它对人的不同境界的诠释达到了极致。
电视剧《天道》,八零后和九零后应该是比较熟悉的。这部当年大热的电视剧由实力派男演员王志文和女演员左小青主演。二人贡献了教科书般的演技,也成就了这部经典的电视作品。
据说当时的男主角王志文为了更深入的体会角色,沉入到情景中去,把这个角色演绎好,直接把自己关在房间好几个月,完全不出门,整日研究剧本,把角色的每一种情绪都摸透。除非有实在不明白的或者把握不清的情绪时,才会出门向人讨教,待疑问得到解答,就又回到房间里,轻易不出门。
《天道》这部剧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由王志文、左小青主演,2008年一经上映,迅速引发了全国范围的轰动。关于救主文化、公平正义、道德价值、宗教信仰的讨论,一直经久不衰,令我们陷入对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的沉思之中。豆瓣评分更是高达92分,被网友评为神作。
这部电视剧改编自小说《遥远的救世主》,是2005年出版的长篇小说,作者是豆豆。讲述了年轻的女警官芮小丹通过朋友结识了商界怪才丁元英,丁元英异于常人的性格和才华深深吸引着芮小丹。借由对音乐的热爱,两人情感迅速升温,成为一对恋人。在古城中,他们结识了几个音响发烧友,希望丁元英能够帮助自己的老家脱贫。而芮小丹也希望丁元英用自己的智慧,在这个极度贫困的农村写一个神话,作为给她的礼物。
丁元英答应了芮小丹的请求,带领几个发烧友给音响市场带来巨变的同时,生动的演绎了所谓“道法自然,如来”的天道。
从始至终,丁元英作为该剧的绝对主角,一直扮演着神一样的角色,居高临下的俯视着万民,用一个扶贫做局,一石激起千层浪。
一个给爱人芮警官的礼物,却以芮警官的自杀作为结束。
一个没有私心的人以商业做局,以法律和文化做靶,以人性为棋局,全凭剧中人自己觉悟,迎来各自不同的结局。
最终,他送给爱人芮小丹的礼物完成的时候,发现收礼的人却已不在身边。只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原来也有自己难以脱离的天道。
书中、剧中频频提到了两个字:天道。究竟什么是道?他与影响我们中国民族几千年的道家文化有什么渊源?笔者斗胆从几个方面分析一下它们之间的关系。
强势文化造就强者,弱势文化造就弱者。封建文化的土壤,又何谈真正的民主。法律保障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人权,可是血汗工厂出身的农民和个体工商户却以不要命的落后方式来生产,又何来的公平竞争。
这一招杀富济贫,杀掉了一个优质的民族品牌,补给了文化经济更落后的生存更残酷的人。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公平,又什么是正义。
什么是道?《老子》有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
这属于我国古代唯物主义的范畴,根据周行不殆的天地之理,道即是规律。格物致知的真谛,就是研究规律。
可是规律却是有条件的。人真能等同了天道吗?代天行道符合人求道证道的路径吗?答案是否定的。
人可以按照天的逻辑办事,四时更迭,从孕育到萌芽到成熟到衰老到死亡,各有其阶段。春不做秋事,即是合乎规律。而格局越大,影响力也越大,仿佛代行了天道。
然而道有三千,为人所不能求。天是操盘手,人是棋子。天可以用表象迷惑人的心智,进而改变人的命理和气运,可以随时随地的增加变数,而此变数为遥远彼之变数的呼应。
山川自然,物质文化皆在其中。只有天可以做平衡,所谓道法无情。佛家所谓因果,道家所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一生二,二生三,其实非前世今生,而是能量守恒。天可做运算,而棋子却不行,以棋子的眼光很容易陷入类似丁元英棋局内的人和他之间的不对等的关系,诱之以利,所谓以贪制贪,以幻制幻。
每每读圣人之言,便从中读出悲悯。人力弱小,普通人宛若蝼蚁。为了更好的壮大人族力量,做好资源分配,孔子主张修人事,敬鬼神而远之。赋予本无意义本无结果的人生以建功立业的价值。
至于后续沦为意识形态,国家的统治工具,乃是后话。君主是封建时代产物,是相对有效的管理方式,也是自然竞争选出来的代言人。饶是君主,也应该顺天而为。
老子认为无为而治,人应当以道德改变自己的气运。庄子给人提出逍遥自然的价值观。王阳明提出致良知,都是解人心中的执念。本来是草木,何来逆时而为。逆时而为,又何来人间所谓的成功与否。
《易经》讲最好的卦象是无咎,即是提醒为人须谨慎,不偏不倚。也是中庸之道。
草木须怀感恩之心,感谢天地的生育,努力生长好,不枉费历人间一世。从虚无中自己寻找出积极的道理。
修道大成者,修出人的真善美来,悲悯的看待众生,待人以礼,则还之以礼;待人以恶,则受之以恶。将一颗心交出去,由天做衡量。方为真正的公平。
性格即命运,每个人生下来性格不同,优势弱势也不同。感知不同,养成的善恶观念也不同。丁元英苦修而悟,芮小丹则自成天然。芮小丹不是承受不了后果而自杀,那样反倒是境界低了,而是根据自己的价值活法从容的接受自己的最终命运。一句她是警察。也便是了。无所谓高贵,荣誉,只是应该如此,将生死也看淡了。
剧中丁元英是执棋者,一开始以无心无利做局,需要极大的定性和格局,看似毫发无伤,却永失我爱。
这个世界根本没有救世主,也是《遥远的救世主》作者批判的救主文化,能救自己只有自己。换句话说,只有悟到了那个阶段,按照现实的条件和规律办事,才有能力避免欲念的牵引,主宰自己的命运。有所舍,才有所得。能承受多大的诋毁,才能享受多大的赞美。无关乎法律道德宗教等。
丁元英也不是救世主,他也要接受上天公平的安排。五台山这段,悟道参禅,只求心安。最后芮小丹死,不知丁元英能否真的心安。这,便是天的决断。
看了《天道》里面有句话印象很深,人要做极淡极淡的茶,如此方能品出一个人的高贵。
高贵的人,懂得慈悲。大公即大私,大善即大恶,奉献才会真正的收获。所谓大志戏功名,海斗量福祸。有了分辨,便有了善恶,有了选择,便有了结果。种善得善,种恶得恶,平常心对待,人生犹如游戏,不要玩不起,安之若命,看淡就好。
《天道》里讲女人是形式逻辑的典范,辩证逻辑的障碍。天道说到底是柴米油盐,人道说到底是人的感情。
人生相遇难得,唯有真诚,才会遇到真正的爱,可渡千难万难。若是无爱,则享受不到人间之爱。更蠢者,执着于与天斗,与人斗,终伤几身。
觉性无生无灭,即觉即显,即障即尘蔽,无障不显,了障涅槃。
无圆无不圆,无满无不满。亦无是名究竟圆满。
道法如来不可思议,即非文化:善恶本有人相我相众生相,既是文化。
从众生处说是以贪制贪,以幻制幻的善巧,虽不灭败坏下流,却无碍抚慰灵魂的慈悲。
何谓如来?如来是释迦牟尼的十种称号之一,“如来”即如实之道而来、开释真理的人,通常是佛的自称。“道法如来”是佛教教义的一种,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范畴。
而道家认为“人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救主即神,而神是超自然的,是宗教神话中认为具有人格和意识的客观存在。世上真有救主吗?答案一定是否定的。我们常常把超出我们理解范畴的事物交于神来操控,本质上是一种主观上的臆测,是脱离实际的。
道法如来还是道法自然?之前我们常常把二者相混淆。两者有根本的区别和对立。是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交锋。
我们常常说中国人没有宗教信仰。中国人只相信自己。
我们甚至为自己的本土宗教——道教的发展竟然不如佛教基督教在中国的流传性广感到有些失落。
其实,大可不必。道教之所以发展有限,是因为它只是继承了部分传统的道家文化,后来增加了宗教性的创作和供奉一些神灵以祈求太平。道教,是宗教的一种。其实与根本性的唯物主义的道家思想,已然有了很大的差异。
我们之所以不信宗教,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继承下来的文化赋予我们的底气。从传说中伏羲氏一画开天工、女娲氏造人,到周文王推演周易,我们骨子里是阴阳相生的道家思想在流淌。
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而《道德经》特别指出,修德契合天道的道理。修行道德,胸怀宽恕。认知越高,行为越合乎规律,慈悲越大,格局就越大。则,所谓“吾心即是宇宙”,吾心亦是道理。其实,背后依然是道的运行规律使然。
中华民族文化最优秀的部分,就是解放了人,在其他民族文化中,神的地位是神圣的,不可动摇的。甚至为了取悦神,不惜献祭人类的生命。他们认为神是万能的,不可战争的,而在我们的价值体系中,人不再是天的奴隶,甚至天人合一。我们神话中的神的形象,都是和人一模一样。我们的祖先,也深信天垂象的道理。由此,演化天文、历法、开发农业、治理山川等。
它激励一代代的人,积极作为,以高尚人格作为人接近神的目标,提供了与天相抗衡的力量。是率先打破盲目神崇拜的文化的智慧民族,是一种人道主义为核心的崇尚和平和人性解放的启蒙意识,是华夏子孙传承下来的勤劳善良的民族基因,更是我们中华民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起源。
这是先知赐予的多珍贵的礼物。
也是我们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我们的中华文化得以自信骄傲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原因。
道家思想之深邃,道家经典的精深,值得每一位中国人仔细品读。在阅读中了解我们的文化,在阅读中解开人性和天理的密码。
我们执着于天道,即是执着于对于宇宙规律的探索。我们希望人类能够更好的了解和利用规律,我们笃信有一天能够拥有接近于“神”的力量,不再受制于天的压制,不再因为自身种族的无知而在自然的伟力面前无所适从,我们盼望着有朝一日可以掌握宇宙空间的奥秘,主宰自己的命运。
道有三千,或有一天,人亦可知。
希望人类文明保持好奇,保持对于天道的探索,也希望人类文明能够时时反省自身,大胆探索,小心求证。
人类文明永不陨落。(慎独慎独)
小说《遥远的救世主》是文坛的经典之作,2007年被改编成电视剧《天道》,由王志文、左小青主演,近乎完美的还原了小说的意境。
天道这个名字也是小说作者想要说明的一个道理,为人做事都要依规而行,遵循自然法则,大道至简。
整个故事通过一个投机商人的自我救赎体现了作者对 社会 、文化、信仰、 情感 的另一种解读。
其中有很多经典语录与生活道理值得反复咀嚼,每看一次都有不同味道。为此,整理了剧中主人公丁元英说过的一些道理,与大家一起分享。
部分经典语录文字:
1、丁元英(王志文 饰)说过:想要干好事,记住两句话:别把自己太当人,别把别人太不当人了;谁能多口气,谁就是最大的赢家。
2、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越是头脑简单的人越需要点缀和填充,而头脑复杂的人,则对简洁有着特殊的心理需求。
3、你是一块玉,但我不是匠人,我不过是一个略懂投机之道的混子,充其量挣几个打发凡夫俗子的铜板。你要求的,是一种雄性文化的魂,我不能因为你没说出来而装不知道。接受你,就接受了一种高度,我没有这个自信。
4、神是什么? 神即道,道法自然,如来!
5、这世上原本就没什么神话,所谓的神话不过是常人的思维所不易理解的平常事。
6、神就是道,道就是规律。规律如来,容不得你思议,按规律办事的人就是神。
7、强盗的本质是破格获取,破格获取和直接获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你们没有自信与强者在同一个规则下公平竞争,这只能说明你是弱者,因为弱势文化所追求的最高价值就是破格获取。所以强盗的逻辑从本质上讲是最懦弱的生存哲学。
8、有道无术,术尚可求也,有术无道,止于术。
9、生存法则很简单,就是忍人所不忍,能人所不能。忍是一条线,能是一条线,两者的间距就是生存机会。
10、如果我的能力只能让我穷困潦倒,那穷困潦倒就是我的价值。
11、你能给予我什么那是次要的,但是,你至少别剥夺我什么。
12、扶贫之道若以次第而分,分为三个层面:
一、天上掉馅饼的神话,实惠破格,是为市井文化。
二、最不道德的道德,是为哲人文化。
三、不打碎点东西不足以缘起主题,大智大爱,是为英雄文化。
13、红颜知己自古有之,这还得看男人是不是一杯好酒,自古以来能有几个男人把自己酿到淡而又淡的名贵,这不是为之而可为的事,能混就混吧。
14、这个年代,执着于出人头地并不难,难的恰恰是不执着于出人头地。
15、尼采的一句话:更高级的哲人独处着,这并不是因为他想孤独,而是因为在他的周围找不到他的同类。
16、美女是魔。是不是魔跟人家美女有什么关系?人们看自己的女儿、姐妹,再漂亮也不会缘起对美女的认知。
17、女人是形式逻辑的典范,是辩证逻辑的障碍。
18、人从根本上要面对两个问题:
一、生存,得活下来。
二、是要回答生命价值的问题,让心有个安。
19、这个世界要不是黑白颠倒,那还叫众生吗?那该叫天国了。
20、一切有为法,应作如是观,为法,如是,又当如何。还是有情本位,唯独出离不了一个情字,真希望有个祈祷就管用的天哪。
21、是女人就有贪、嗔、痴。没有贪、嗔、痴的女人是天国的女人。
22、传统文化是皇天在上的文化,是等救世主、等着施恩的文化。如果一个民族的文化从骨子里就是弱势文化属性,怎么可能去承载强势文化的政治、经济?衡量一种文化属性不是看它积淀的时间长短,而是看它与客观规律的距离远近。五千年的文化是光辉、是灿烂,这个没有问题。但是,传统和习俗得过过客观规律的筛子。
23、红颜知己自古有之,这还得看男人是不是一杯好酒,自古以来能有几个男人把自己酿到淡而又淡的名贵,这不是为之而可为的事,能混就混吧。
24、悟
悟道休言天命,修行勿取真经。
一悲一喜一枯荣,哪个前生注定?
袈裟本无清净,红尘不染性空。
幽幽古刹千年钟,都是痴人说梦。
24、丁元英的自嘲诗:
本是后山人,偶做前堂客。
醉舞经阁半卷书,坐井说天阔。
大志戏功名,海斗量福祸。
论到囊中羞涩时,怒指乾坤错。
昨晚很久不能入睡,外面仍然一片漆黑,我却已睡意全无,感觉似乎整夜都没睡着。
说来也许有些荒唐,让我无法静心停止思维进入睡眠的竟是一部电视剧,王志文主演的《天道》,我欣赏里面的思维方式,更佩服的是它的原著作者,一个不曾耳闻的叫豆豆的作家,就是这样一个人竟能将文学、哲学、法学、道学、佛学、经济、政治以及工学、理学,乃至音乐融合在一起,也许谈不上博大精深的研究,却也肯定是能融身其中。而由王志文主演,我觉得他当真把这个形象演得生动透彻,也许是把其作为偶像的缘由,然又何必追根究底的弄清个中理由,只要欣赏就足够了。想到心中竟存有这样一位偶像,不免生出些许激动。
诗词歌赋历来都被作为文学的精华而被流传至今,然而,一直以来,我都觉得诗较之词缺乏一种气度。在我看来,诗过于温婉,而词能显出一种胸襟,再有魄力的诗较之词都缺少一点大气,也许是个人偏见吧。然则无论诗抑或是词,对我这种三教九流的凡夫俗子而言,大言不惭的谈及个人偏见,本身就是对文学的一种亵渎。
音乐,尤其是至纯至美的音乐欣赏,是绝大多数人无福消受的一种境界。同样抒写“悲”的'意境,一种诠释的是“悲伤”、“悲凉”、“悲戚”,一种诠释的是“悲愤”、“悲壮”、“悲怆”,前者充满了宫廷贵妇的哀怨,后者却多了一份吉普赛人流浪不屈的精神。“海飞兹虽是小提琴大师,但他拉的也不是最高境界,炫技了,多了一点匠气。穆特是心到手没到,海飞兹是手到心没到,只有弗雷德里曼是手到心到。”作者豆豆能将小提琴独奏《流浪者之歌》领悟到如此深刻的境界,那是对生活多高的理解与诠释。
也许用卑微的文字来形容这种意境本身就屈辱了这种意境。有时候,语言比文字更能表现的真切;而有时候,文字较之语言却更能入木三分。俗话说:做人要呐于言而敏于行。然而更多时候我却只有敏于言而呐于行的虚伪与做作,也许去伪存真的难度就在于凡人永远无法克服那种骨子里带有的卑微与庸俗。我本即是众生,却又不甘于众生。圣人之所以圣,不在于他逃离了众生,而是他能普渡众生。
回溯自己,突然觉得自己何等渺小,即是平庸,却又掩饰着平庸;即是浮躁,却又压抑着浮躁;即是不满,却又隐藏着不满,缺乏一种大家闺秀的风度,却又沾满了小家碧玉的粉气。“不屑”也并非是常人所能表现的一种心态,它需要本身的修养与知识。然而此时我才意识到,长期以来,我都处于一种极度的不平衡之中,也许这是一种病态的思维,也许就像丁元英对传统文化的鄙视已渗透到骨子里,他从不与你争吵,不是因为迁就与认同或者是胆怯,而是他不屑于跟你争吵,因为在他眼里错误的是传统文化的世俗观念,而它于他并不是高尚的东西。
很久,一直用个人的思维来理解感情,字里行间充满了一种忧郁与感伤,就像朋友所说,拿起笔来,心不由地就伤感起来。用庸俗匮乏的语言来诉说内心狂乱不羁的情感,俨然有一种世俗卑陋的做作。周围被一种重重的悲哀笼罩,是对于内心那种极度不平衡的真实写照。
心是愿望,神是境界,上帝给每个人身上涂了一层底色,是与生俱来的,是挥之不去的。我的悲哀也在与此,一种努力想把内心深处的愿望变成一种至高无尚的境界的荒诞与无奈,一种想把灵魂之内的平庸修炼成与世无争的高雅的不耻与妄大。
心,念,欲,也许哪一种思维于我而言都是一种错误,近乎一种被动的悲观。神与圣是美好的象征,而念与欲被冠于世俗的称号,然孰圣孰凡,孰雅孰庸?你,我,行走于人群,如秋风扫落叶般,其实,追求,努力,用一颗虔诚的心对待,佛,不需要每个人都能修成正果,如若每个人都为哲人,又怎能分得清人与神,圣与闲……
自如即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