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梁实秋的介绍

关于梁实秋的介绍,第1张

  别一种风范 ——梁实秋散文创作论 于今

  一

  梁实秋在散文创作方面的艺术才华,应该说确是从《雅舍小品》才开始焕发出光彩来的。其后他孜孜不倦地耕耘,终至成为大家。他从1923年就开始写作散文,1927年曾出版过一本散文集,不过佳构无多,没有引起世人的注意。而在《雅舍小品》中,韵味十足的篇章却比比皆是,且与其他作家的散文风格、情调迥然相异,别具一种风范。这部不同凡响的集子在文学史上居有一席地位不是偶然的。

  不过,《雅舍小品》获得人们的交口称誉,并不是在它发表的当时。其时国难当头,兵荒马乱,人们对它鲜有雅兴。《雅舍小品》的核心精神是享受生活、珍惜人生,兼以描摹形形色色的世相与人性,在人们的连生活都不安定的年月里,有多少人有心思来听这种侈谈?它是到了生活安定的经济发展时期才行时起来的。它在台湾广受欢迎,始于20世纪50年代,其时,由于当局的策动,岛上反共文学甚嚣尘上,此类作品怎能称为艺术?再就是为了商业利益而炮制的低俗之作泛滥,以迎合一些低层次的市民的口胃,这路货色哪有什么审美价值?而“五四”以来的新文学作品又基本上被当局所禁,在这种情况下,格调高雅、切人人生的《雅舍小品》的面世(该书于1947年编定,因战事未能印行,1949年底才由台北正中书局推出)就显得弥足珍贵了。六七十年代以来,台湾文学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就散文而言,达到“雅舍”系列境界的毕竟还是寥寥,而此时梁实秋已文名甚盛,在台湾被尊为一代宗师,他的各种散文集的艺术品位都相当高,持续畅销不衰也就势在必然。大陆的读者重新接触到久违了的梁实秋散文,是在80年代后期的事情。自新中国建立直至70年代末,闲适一路的小品在大陆几近绝迹,人们读到的作品几乎都有强烈的政治功利性,教训意味甚浓。进入80年代,赏心悦目的小品篇章才渐渐多起来,不过似乎还没有谁被公认为大家。尘封甚久的周作人散文开始重印,但这位苦茶老人的作品,其味甚苦,喜好这种苦味的人毕竟有限,而更多的读者更偏爱梁实秋:因为他既执著人生,处世态度悠然洒脱,文品又高雅幽默。而充盈在他作品中的那种珍惜有限人生、随缘享受生活的精神特点也颇合时尚。梁实秋的名字很快就家喻户晓了。

  二

  自《雅舍小品》开始的梁实秋散文,其创作特色有几点是很突出的:他的不少作品有着分明的民族意识,表现着他的爱国情怀;到晚年,时常表现为强烈的家国之恋。此其一。第二,与此相联系,这位有绅士之风的作家,常常以调侃、幽默的笔调来针砭时弊。第三,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他注重追求精神的愉悦,这种愉悦来自于努力为社会做事,也来自于淡泊名利,把生活当作艺术来享受的处世态度。第四,他关注人性,表现人性,并倾注心力于人性的抑恶扬善。

  读粱实秋的散文,无论是怀人篇章,还是状物写景之作,我们都常常被他那动情的爱国情思所感染。粱实秋的“无为”仅限于政治方面。他对政治现实是失望了。定居台湾后亦复如此。1987年春,他在反顾自己赴台后的生活与创作时曾直言自己的心境:“避地海曲,万念俱灰。”〔7〕但他毕竟热爱生活,因而在改善世态人心方面,仍是抱积极态度的。

  自《雅舍小品》开始的梁实秋散文,其创作特色有几点是很突出的:他的不少作品有着分明的民族意识,表现着他的爱国情怀;到晚年,时常表现为强烈的家国之恋。此其一。第二,与此相联系,这位有绅士之风的作家,常常以调侃、幽默的笔调来针砭时弊。第三,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他注重追求精神的愉悦,这种愉悦来自于努力为社会做事,也来自于淡泊名利,把生活当作艺术来享受的处世态度。第四,他关注人性,表现人性,并倾注心力于人性的抑恶扬善。

  梁实秋的人品与文品是一致的。在民族矛盾骤然尖锐化的1937年,他被日寇侦缉队列人黑名单,无疑是他热心于抗日救亡宣传所致;1940年1月,他随国民参政会赴前线慰问将士;应救亡急需,他主持过战时中小学教科书的编写工作,并参与编写“以宣扬中国文化及鼓励打击日寇为主旨”的鼓词、相声等通俗文艺作品,所费精力也不少。他在年迈体力衰弱之后,因在台湾无膝下照料,女儿文蔷请他们到美国定居,他申请的是长期居留,而不愿加入美国国籍,别人问起缘由,他说:“人美国籍必须宣誓,忠于美利坚合众国。这一点我做不到。因为我爱我的中国!”〔8〕

  读粱实秋的散文,无论是怀人篇章,还是状物写景之作,我们都常常被他那动情的爱国情思所感染。梁实秋在青岛生活过四年,他对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很是留恋。青岛曾被殖民主义者占领过,他在提到那座“有俯瞰全市傲观群山之势”的前德国总督府时写道:“反正这座建筑物,尽管相当雄伟,不给人以愉快的印象,因为它带给我们耻辱的回忆。”在写北平的街道时,他对古城的民风着意地写了这么一笔:那些提着笼子架着鸟的“地道的北平人”,对马路格外平整、清洁的洋人租界,几乎都抱一种视而不见的态度,“不肯踱进那块瞧着令人生气的地方”。在似乎平静的叙述中,我们都能感受到他对民族自尊心强烈的“地道的北平人”的敬佩之情。《观光》抒写他在台北接待外国友人来此旅游而触发的感慨。面对那些对我们的落后事物抱着浓厚猎奇兴趣的外国旅游者,他十分反感。《西雅图杂记》中有一篇《豆腐干风波》,文中提到有位美国人在一本讲各地风俗习惯的著作中竞信口开河:“他说中国人吃猿猴的嘴唇,燕子的尾巴,鸟舌汤,炸狼肉。”粱实秋以不屑置辩的口吻揶揄道:“海外奇谈这样离谱,我只好自惭孤陋寡闻了。”这些地方也同样表现着他的民族自尊心。

  晚年的梁实秋,由于思乡之情甚炽,写下了一系列怀念故土的作品。其中有不少以“谈吃”为名目。《火腿》是其中的一篇。他回忆了往昔在大陆时与友人同食火腿的况味后,末了写自己在台湾有幸得到了一只虽瘦小坚硬但却是来自金华的真品(其时两岸尚未开放“三通”),妻子将其携往店铺,请相熟的老板劈开。那老板在将它“劈成两截”后不觉发出了喜悦的惊叫:“数十年不闻此味矣!”并“嗅了又嗅不忍释手”。这些描写传神、动人地展现了台湾百姓的怀乡之情。梁实秋夫妇将火腿的蹄爪送给他,他喜出望外,“说回家去要好好炖一锅汤吃”。这位老板怀乡甚殷的心情,引起了梁实秋深深的共鸣。梁实秋并非浙人,却称金华火腿为“家乡肉”,他借渲染老板的乡思,实际上正突出地表现看自己的家国之恋。

  三

  在梁实秋的散文中,有相当数量是描摹社会世相的,其中不乏针砭时弊之作。这表明他对于自己所生活的那个社会不满意之处颇多。不过从作品的内容来看,他并没有改变社会制度的想法,他只是希望这个社会能不断地有所改良。

  他最看不惯的是官场。在《握手》中,他描写了种种握手的场面,其中给人印象尤深的是,他以厌恶的情绪描绘了那种“做大官或自以为做大官者”握手的姿态:这种人“常常挺着胸膛,伸出一只巨灵之掌,两眼望青天”,即使你主动伸出手,“他的手仍是直僵的伸着,他并不握,他等着你来握”,让人没趣。凡官场人物的形形色色,梁实秋历来憎恶有加,对那种自称“公仆”者流,借握手这样一个小题目,他也毫不客气地奚落一通。在《脸谱》中,他称做官的人是“误人仕途”。并说这种人的脸是“卷帘”脸:“外面摆着一副面孔,在适当的时候呱嗒一声如帘子一般卷起,另露出一副面孔。”这种人对下司道貌岸然,往往面无表情,“使你无从观色,莫测高深”,有时他却把“脸拉得驴般长,使你在他面前觉得矮几尺”;可是“他一旦见到上司,驴脸立刻缩短,再往瘪里一缩,马上变成柿饼脸,堆下笑容”。他挖苦说,这种善变的脸是官场上傲下媚上的必备工具。社会环境污浊,官场犹然。从梁实秋对官场人物握手姿势和脸面善变的描写中,读者对仕途中人际关系的冷漠、虚伪,恐怕都会产生一种反感的情绪。

  《送礼》描述的是梁实秋在台北亲历过的一件事:政府机关某局的梁先生与他住在同一条街上,送礼者只知其姓不知其名,于是屡屡把本欲送至彼“梁寓”之礼品误送达此“梁寓”。被诘问时,他说“我们行里的事要不是梁先生在局里替我们做主,那是不得了的。”原来这里在台湾社会很普通的行贿事例中的一桩。作者揶揄道:“猪喂肥了没有不宰的。”剔肤见骨地揭露了送礼者右着不可告人的图谋。这篇小品,作者是从原始人狩猎归来将猎物分赠众人起笔的,那时的赠礼者与收受者,双方都十分光明磊落.与当今的行贿受贿者的鬼鬼祟祟、心怀鬼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者借这样的对比来否定“人心不古”的当今世风。

  梁实秋对时弊的针砭从社会的方方面面切入,而且每每漾出新意,由于得体而幽默,人们读之,不觉会时而会心地一笑,乃至忍俊不禁。他的幽默常常包含着讽刺。不过,即使是讽刺,在针对一般世风时,在态度上也与针对官场的那些篇章有所不同。官场太污浊,离他所希望的“好政府”相去太远,他时常投去蔑视的一瞥,用语也不免刻薄;而在对其他世相进行针砭时,总是比较委婉、温和,表现出一种绅士之风。

  在《汽车》中,他对势利的世风多有嘲讪,对那种以是否拥有汽车来划分等级的社会现象他很不以为然。在讲到了许多女子以对方是否拥有汽车作为择偶的基本条件时,他写道:“为了汽车而牺牲其他条件,也是值得的交易。……至于婚姻的对方是怎样的一块材料,那是次要的事,一个丈夫顶多重到二百磅,一辆汽车可以重到一吨,小疵大醇,轻重若判。”出语谐趣,分明有弦外之音。对那些在婚姻条件问题上本末倒置的女子,是善意的告诫。《谦让》从宴会上的让座之风写起,宾客们每遇到这种场合就谁也不肯坐首席,以示谦让;接着他调转笔头去写长途公共汽车站,在那里,只见人们“杀进杀出”,如果售票处没有木栅栏,秩序就不堪设想。在强烈的对比中,梁实秋说他有所“发现”:人们是以自己的利益为准绳来确定是否谦让的。出席宴会,坐在末席上其实“也并不因此少吃一嘴”,不妨谦让;而长途汽车站上的情形就不同了,一谦让就没有好座位甚至无座位了。那种人们习以为常、实际上带有虚伪性质的“谦让”一经他道破,确有点振聋发聩。幽默的行文中,蕴涵着他对建立真正谦让美德的社会文明的期盼。《钟》因有感于台北市政府“重阳敬老”赠送每位年老市民“时钟一具”遭到诸多非议而作。非议者的理由是“钟”与“终”同音。而市政府并不以科学道理进行疏导,却可笑地否认它是“钟”,改以“计时器”名之。这触发作者想起了种种弥漫于社会的迷信现象并委婉地加以嘲讽:如有人不许孩子在麻将桌旁读书(“书”与“输”同音),虽然读书是好事;又说起有位熟人家道富有,门上贴“一个特大号的倒挂着的福字”(“倒”与“到”同音),不想时过不久,“这位福人驾鹤而去了!”文中还举出了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实例,辅以幽默的评说,妙趣横生。作者对迷信风气的针砭,尽包孕于娓娓道来的叙述中了,读者是不难领悟到的。

  四

  读梁实秋的散文,我们时常为他淡泊名利、达观进取的精神所感染。他注重的是精神愉悦。在怀人之作《悼齐如山先生》一文中,他在回顾往事后这样抒写道:“我觉得先生治学、为人最足令人心折处有二:一是专精的研究精神,一是悠闲的艺术生活。”关于第二点,粱实秋作了一些阐述:“齐老先生是一个真知道生活艺术的人,对于人生有一份极深挚的爱”;“齐先生心胸开阔,了无执著,所以他能享受生活,把生活当作艺术来享受,所以他风神潇洒,望之如闲云野鹤。”他还讲一步解释了齐如山是如何“享受生活”的:“他并不是穷奢极侈地去享受耳目声色之娱,他是随遇而安地欣赏社会人生之形形色色。”其实梁实秋自己也正是这样的。所谓“把生活当作艺术来享受”,就是在生活中,不仅作为一个生活者,而且能超脱地把生活作为审美对象,以欣赏的态度来看待它,并借以丰富自己的精神、情趣,从中获得心境上的愉悦。梁实秋的许多散文,都突出地体现着这样的特点.从他对外界事物或自身经历的叙述、抒写中我们常常能感受到。

  《雅舍》这篇小品写作者自己国难时期的陋屋。他在这座地处僻远、“风来则洞若凉亭”、“雨来则渗如滴漏”的住所里日子过得很愉快,虽说此处有“聚蚊成雷”之类的现象,他也善于自我化解:“冬天一到蚊子自然绝迹”,何况明夏“谁知我还是否住在‘雅舍’!”这里透出了一种具有时代性的飘零感,同时显示着他那随遇而安的达观态度。这种态度在国难期间,应该说是有其积极的一面的。需知当时有多少苦难同胞流离失所!比之那些舒舒服服地在琼楼玉字里享福的达官显贵,作为一位知名学者、大学教授的梁实秋,他能如此安贫乐道,尤显可贵。但梁实秋在这简陋的环境里并不虚度时日,他做了许多有益于社会的事。文中说:“我有一几一椅一榻,酣睡写读,均已有着,我亦不复他求。”他的日子过得自在而有相当的价值。四川多雨。雨既然来了,他坦然相对。文中写道:“滂沱大雨时,屋顶湿印到处有,起初如碗大,俄而扩大如盆,继则滴水不绝,终乃屋顶灰泥突然崩裂,如奇葩初绽……”笔下颇有诗意。对“聚雷成阵”之类现象安之若素,又视屋顶灰泥崩裂“如奇葩初绽”,并饶有兴致地品味个中酸甜苦辣,不正说明着他超然地把生活作为审美对象,以洒脱、欣赏的态度来看待身旁发生的种种事态吗!作者在个人凼顿中确乎表现得十分豁达,但他竟然一点也没有表露出忧国忧民的心绪,毕竟不大合乎世情(何况他的个人困苦正因国难所致)。梁实秋写于抗战时期的小品,几乎全然如是,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

  梁实秋说,“雅舍”虽是陋屋,却“自有它的个性。”《雅舍》作者也是自有个性的。在“雅舍”居住期间,梁实秋曾写过一篇题目叫《穷》的散文颇有助于我们对他的个性的了解。文中说,人在穷时尤不可志短;结尾则云:“典型的穷人是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不改其乐”。接着他引了孔子的话:“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这话出自《论语》,紧跟着还有两句他没有引:“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后来他在一首赠作家琦君的《金缕曲》中加以点化:“富与贵,浮云耳。”重义轻利、穷而不改其乐正是梁实秋个性的一个重要侧面,在他的许多散文中都有突出的体现。他享受生活而又不逾矩。鉴于在中国建立西方式的民主政体已成泡影,政治现实令他十分失望,生活在污浊社会里的梁实秋为了摆脱烦恼而疏离政治,他的这种人生态度,其消极的一面是毋庸讳言的,但他藐视权贵,不为名缰利索所绊毕竟还是可贵的;而追求不逾矩的怡然恬适的人世情趣,又何尝不是对滚滚红尘中那种为谋求高官厚禄而不惜尔虞我诈的世风的一种反拨。

  梁实秋有种说法:“一切只要随缘”,那就“自有它的情趣”(《散步》);在《快乐》中他则说:“内心湛然,则无往而不乐”;又说惟“心无挂碍”方能快乐。因而他工作时专心致志地工作,享受生活乐趣时也心不旁骛。接着他抒写切身体会道:“在工作过程中,有苦恼也有快乐,等到大功告成,那一份‘如愿以偿’的快乐便是至高无上的幸福了。”他的生活乐趣范围极广,散步、随缘观景、欣赏尘世中人生的形形色色,无不包罗在内:“良辰美景,赏心乐事,随处皆是。……雨有雨的趣,晴有晴的妙,小鸟跳跃啄食,猫狗饱食酣睡,哪一样不令人看了觉得快乐?……偶尔遇到一张笑容可掬的脸,能不令人快乐半天?”在他看来,人世间到处都能享受到生活乐趣。这是内心湛然的梁实秋的一种人生体味。

  梁实秋既然视工作的大功告成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幸福”,那么他的生活乐趣确实多多也。他一生都在兢兢业业地工作。工作努力是他著作等身、卓然成家的一个重要因素。他十分欣赏曾国藩的一句格言:“作人从早起起。”他年老时写过一篇《早起》,它中忆起青年时代翻译《阿伯拉与哀绿绮思的情书》的情形:“趁太阳没有出的时候搬竹椅在廊檐下动笔,等到太阳晒满半个院子,人声嘈杂,我便收笔。这样在一个月内译成了那本书,至今回忆起来还是愉快的。”

  粱实秋写作《中年》时自己适逢中年,他直抒胸臆道:“别以为人到中年就算完事。不。”“中年的妙趣,在于相当的认识人生,认识自己。”并颇为豪迈地说:惟有“中年才能担得起大出轴子戏,只因到中年才能真懂得戏的内容”。他借抒写自己的感受所表现的这种人生精神,至今仍值得称道。

  五

  在人性论方面,梁实秋前后期的见解保持了明显的一致性。1928年他在《新月》杂志著文说,“伟大的文学乃是基于固定的普遍的人性”,“人性是测量文学的惟一的标准”(《文学与革命》)。〔9〕在台湾他写过一篇长文:《文学讲话》〔10〕,他在该文中仍坚持“文学是人性的描写”的主张,又说,人“比兽高明的地方”在于“人有理性,人有较高尚的情感,人有较严肃的道德观念,这便全是我所谓的人性。”他还重申几十年前表述过的观点:“人性乃一向所共有的,元分古今,无间中外,长久的普遍的没有变动。…‘人性的探讨与写照,便是文学的领域,其间的资料好像是很简单,不过是一些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但其实是无穷尽的宝藏。”他特别强凋:“如果以真善美为艺术的最高境界,文学当是最注重‘善’。”他的注重“善”与二元人性论是一致的:在他看来,惟“以理制欲”,方能达到“善”。在文学上,就是要用人的理性,用人的高尚情感与道德来克服人性的弱点,陶冶、提升读者的精神境界。他的散文创作,的确在努力实践这样的主张,其作品鞭挞丑恶、颂扬美好情操的倾向性是十分鲜明的。但人性论并不能解释生活中实际上存在的阶级分野与对立现象,在文学上仅用人性论去排拒或者调和阶级的差异与矛盾,那是行不通的。我们对渗透在梁实秋散文中的人性论,要作具体分析。

  喜怒哀乐与悲欢离合,各色人等都有,但内在意蕴事实上并不相同。鲁迅当年在与梁实秋论战中,在《“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等文中,把人性与阶级性的关系已说得既形象又明晰、中肯了。在《早起》、《快乐》等作品中,清心寡欲的“我”,为各种多姿多彩、生命力蓬勃的事物所感染,并因此油然而生欢愉情绪,但那种超脱的心态,显然表现着绅士阶层悠然的情致,是打着阶级烙印的。在《快乐》中梁实秋形象地告诉人们怎样才能享受到快乐,不过,享乐观毕竟也有阶级性,人们对享乐的追求,各有各的内容与方式。

  《脸谱》、《握手》、《送礼》诸文中都涉笔对于官场和仕途中人的鄙夷,语多讥讽。所表现的,那是“好政府主义”者梁实秋的一种由失望而产生的不满情绪,若说他与政权的执掌者互相敌对,则是谈不上的。

  梁实秋表现人性向善的题旨,有时采用曲折迂回的手法,如借物喻人的《鸟》、《猪》等篇皆是。在《鸟》中,他把林中快活自由的鸟儿,从鸣啭之声到形体的可爱,结合自己的感受,抒写很有诗意;同时,作为对比,他又反复述及在看到提笼架鸟的人清早蹈踺于街边时的内心感触:“我感觉兴味的不是那人的悠闲,却是那鸟的苦闷。”“鸟儿到了这种地步,它的快乐,大概是仅优于在标本室里住着罢?”他对鸟的际遇感同身受。生存于社会的人,谁不乐于自由自在地生活?谁也不愿失去自由。向往自由确是一种普遍的共同人性。他落笔于鸟,是由于在向往自由方面,“鸟性”与“人性”是共同的。他所感受到的林中群鸟的喜悦,与囚居于笼中的鸟儿的悲哀,分明是注入了自己在人间所获得的感怀的。很少有人去写猪。梁实秋之所以写《猪》,也隐含着对人性向善的期望。此篇与他另一作品《懒》的题旨相近。《懒》开篇第一句是“人没有不懒的。”他认为懒是一种人性的弱点。猪大约是最懒的一种动物了。它的生活内容仅限于…吃、喝、拉、撒、睡’,此外便没有什么”了,一生甚是“无聊”。文中用调侃的口吻写道:猪“不用劳力,它有的是闲暇”;“除了它最后不得善终好像是不无遗憾以外,一生的经过比起任何养尊处优的高级动物也并无愧色。”又云:“可惜它只能四脚着地,辜负了那一身肉”,“如果它能竖起来行走,大腹便便也并不妨事,脑满肠肥的一副相说不定还许能赢得许多人的尊敬”。这里除了对世态的机巧的嘲讽外,也显然含蕴着他对以懒为乐的人性的一种向善的劝戒。

  梁实秋在散文中致力于描写形形色色的人性,但在阶级社会中,人性毕竟与阶级性无法割裂开来。他在81岁高龄时写过一篇《故都乡情》(载台北《联合报》1983年11月1日),文中情真意切地说:“……一个人远离家乡,无论是何种缘故,日久必有一股乡愁。”在他看来,这也是一种共同的普遍人性。此言不能说错,但“共同”的只是表面,不同的人,其乡愁的内容千差万别。各种乡愁其实是各有其阶级内涵的。我们只要粗粗翻阅一下七八十年代台湾的一些怀乡之作就可以看得一清二楚:昔日的显贯富豪所怀念的,与被抓壮丁入伍赴台的老兵,他们的所思所念几无共同之处;以前在大陆显赫一时的权要人物,与梁实秋这样的书生,他们的所思所念也迥然各异。

  40年代,梁实秋在他的小品《孩子》里一反习惯上称孩子为未来世界的主人公的说法,却道他们“到处在做现在的主人公。”又云:“孩子是一家之主,父母都要孝他!'’原来他是针对趼_龙、纵容、溺爱孩子的社会风气而言的。其出发点,自然是为了矫正世风,以利于下一代的健康成长。父母爱子女是人之天性;但视孩子为“一家之主”却并不见得自古而然,即使在40年代,也并非社会各阶层的家庭中都这样。中国的封建礼教中历来就有“父为子纲”之说,那时的实际生活中也正如此,至少那时的孩子并无“一家之主”的地位吧。《孩子》不失为针砭时弊之作,却很难认定此文所揭示的就是一种“无分古今,无间中外”的人性现象。

  自称以人性论来观照“社会人生之形形色色”的梁实秋,他在审视生活时所表露出来的观念,事实上往往并不能超脱阶级性,他的有些作品,虽也张扬人性论,主调其实是阶级调和论,《第六伦》是其中颇有代表性的一篇。

  在中国的传统中,人伦关系有五,即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梁实秋提出的第六伦是主仆关系。他从生活中切实地感受到主仆关系很难协调,因为仆人是被主人“用钱雇买人的劳力供其驱使的人”。在梁实秋生活的那个社会里,这种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实质上是阶级关系。主人因为自己花了钱,所以总是“惟恐仆人少做了事”,并有“仆人总是懒的”之类的偏见;既然仆人干的是体力劳动,饭量自然大些,“很少主人(尤其是主妇)看着不皱眉的,心痛。”如何消解这种矛盾呢?梁实秋提出了一个“忍”字:“需双方相当的忍”,并且强调“在仆人一方面,更需要忍”!何以“更需要忍”?他找出了一些实在算不得理由的理由来:“主人发脾气,那是因为赌输了钱,或是受了上司的气无处发泄,或是夜里没有睡好觉,或是肠胃消化不良。”难道主人在这类情况下向仆人发脾气,从人性论的角度来看就是合乎情理的?文中又感叹:“现在人心不古,仆人的风度合于古法的已经不多”。“古法”对仆人要求更苛,仆人的处境岂不更糟?梁实秋同时也劝导当主人的要认识到,自己真实的本领可能还不如仆人;又说“驾驭仆人之道,是有秘诀的,那就是,把他当做人,这样一来,凡是人所不容易做到的,我们也就不苛责于他,凡是人所容易犯的毛病,我们也可加以曲宥。”“他也是父母养育的,所以也受过一点发展个性的教育,因此总还有一点人性的遗留。”似乎有点平等意识。不过他那善待仆人的规劝实际上又是与他竭力要维护现存社会秩序的主张相柢牾:他说主仆关系在文明世界里才有,“我们固不必主张反抗文明”。在文中,他一方面的确给了仆人相当的同情;但他更用心良苦地为主人的无理作了种种开脱。他所列述的主人向仆人发脾气的原因(自然是打比方说说而已),没有一项是正当、合理的,他对主人显然没有用理性和较高尚的情感、较严肃的道德观念来要求(梁实秋自己说过这三项“便全是我所谓的人性”)。以这样的人性论来调和“第六伦”的关系,真能化解矛盾吗?恐怕是并无作用的,因为他在“纸上谈兵”时就不那么有说服力,其自相矛盾处已很显然。早年鲁迅在与梁实秋论争时,就指出过他在人性问题上的见解“矛盾而空虚”,〔11〕从《第六伦》来看,又何尝不如此。

01

不知足

喜新厌旧的男人都是不知足的。

吃着盆里的,看着锅里的,是他们在婚姻中的常态,这样的男人无论和谁结婚,结局都是一样的狗血。

有句话说,男人都是视觉动物,没错,所有的一见钟情不过都是见色起意,但走入婚姻后,越来越熟悉后,再爱都难逃喜新厌旧的魔咒。

就像张爱玲的那句名言:“在男人眼里,圣洁清幽的白玫瑰,久了,便是一粒饭黏子,高贵如朱砂的红玫瑰,久了,也便是一抹蚊子血。”

对婚姻最大的杀手,不是家暴,不是家庭琐碎,而是在朝夕相处中逐渐失去的神秘感。

已故的台湾国学大师李敖,当初和“台湾第一美女”胡茵梦结婚时,外人眼中郎才女貌。

一个是旷世才子,一个是绝代佳人,人人都道这段婚姻是天作之合。

但令人感到惋惜的是,他们的婚姻只维持了三个月,就不欢而散了。

后来被问及分手原因时,李敖说,他有一次看到老婆上厕所因便秘而憋红了脸的模样。

朦胧的神秘感没了之后,女神也是普通人,女神的形象没了,爱情就消失了。

喜新厌旧是人类的天性,不仅仅局限于男人。

但不同的是,女人天生对家庭的忠诚度会很高,即使发现身边人和自己的想象差别很大,她们也会选择忍耐,维护家庭的完整。

男人不会这样,他们在得不到时,有无穷的动力去追求,但在得到后,不管对方是多么的完美,他们的注意力都会被其他“美好”所吸引。

所以,在步入婚姻之前,每一个女人都需要擦亮双眼,看清身边人的本性,否则嫁给了一个喜新厌旧的男人,那受伤的只有你自己。

02

不理解

婚姻和人心,都远比我们想象的脆弱。

网上有一句很流行的形容婚姻和离婚关系的话:“因为缺乏判断力,才结婚;因为缺乏忍耐力,才离婚”。

对女人来说,婚姻是找到一个约定好的人,携手走向未来的过程。

但对男人来说,婚姻只是人生的一部分,如果这一部分中他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尊重和认可,那他们可以毫不犹豫的放弃这一部分。

常有人说,幸福的婚姻千篇一律,不幸的婚姻各有各的不幸。

但对于男人来说,婚姻的不幸,总结起来说,就是无法理解。

之前看了一篇调查,是关于男人为什么选择出轨的原因,其中一个男人的自白很具有代表性。

他说:“我结婚已经14年了,现在正在办理离婚,原因是我出轨。

我在妻子面前完全没有任何的自信和尊严,妻子不管是从家庭,还是本身的收入都要强过我,她对我也是各种呼来喝去。

因为各种原因,我没有固定的收入,我的妻子就用各种方式猜疑,试探我,她根本就不信任我。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我才出轨的,我出去找了一个能理解我,尊重我的女人。现在终于感受到了男人的尊严。”

面对婚姻的不幸,女人往往选择离婚来结束痛苦,而男人则会选择寻求一段让自己开心的婚外情来平衡自己的心情。

男人是很理智的,他们很清楚离婚是两败俱伤的结局,而出轨则是一种不需要负责,还能欣赏到不同风景的最方便,最划算的方式。

对婚姻不满并不是女人的特权,男人也一样拥有对婚姻“挑剔”的权利。

所以,如果你发现自己的丈夫开始对你忽冷忽热,不再对你百依百顺时,首先反思一下自己是否真的对丈夫做到了体谅和理解。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就要及时改变自己的心态,别因为自己的一时大意,给了男人寻花问柳的借口,继而将男人越推越远。

婚姻是两人的事情,只有双方都足够上心,才能成就一段圆满的未来。

03

不靠谱

大多数的婚姻,经得起风雨,却经不住平淡。

有人说,喜欢是乍见之欢,爱是久处不厌。可乍见之欢易得,久处不厌难寻。

婚姻中总是存在着太多的琐碎,大大小小占据了每一天的婚姻生活,平淡也就理所当然的成为了生活的主旋律,恋爱时的风花雪月婚姻也成了奢望。

而一些扛不住平淡的男人,就选择了在婚外选择了一种在悬崖边行走般的刺激。

在一次次的试探中,他们尝到了和平静如水的婚姻截然不同的甜头,也就深陷其中,愈发上瘾。

绝大多数男人选择的出轨对象都是和妻子完全不同的类型,就像电视剧《安家》中的知否**。

她有着与大多数家庭中的女人完全不同的标签,文艺女青年。

她的兴趣爱好是绘画与文学,甚至就连聊天时,都无时无刻不在营造着属于女文青气息浪漫氛围。

这是在家相夫教子的阚太太身上完全不具备的新鲜感,所以引发了阚文涛的好奇心后,让他沉迷于这种新鲜感中无法自拔。

其实阚文涛并不想离婚,只不过是柴米油盐的日常生活磨光了他对生活的热情,他不过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寻找新鲜与刺激。

这种男人的出轨根本不是因为爱,他们的出发点只是自己的开心。

婚姻确实有很多的束缚,无法随心所欲的做自己,但束缚是对双方的,并不是只针对男人,如果为了冲破束缚而做出了违背婚姻的事情,那不是不拘小节,而是自私。

婚姻中的刺激,并不是找不同的人做同一件事,而是和同一个人,做各种不同的事。

爱从来不是用嘴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只有能抗住平淡的男人,才是真的靠谱的男人。

如果一个男人责任感不强,婚前婚后一样的“爱玩”,那就一定要注意了,否则你的后半生会很累。

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

皆为夫妻是千金难换的缘分,但对枕边人,既要珍惜,也要看轻。

一次不忠,百次不用,每个人都要有结束错误的勇气,离开了错误的人,你的未来一定会找到更好的那个存在。

很多人都说,婚姻不易,且行且惜,但更要重视的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这世上,好男人很多,但坏男人也不少,所以,对自己最大的负责,就是看清了婚姻的真相后,依旧有勇气踏入婚姻。

一辈子有多长,将就就有多苦,愿我们此生遇到的人,都是能相伴到良人,懂你悲欢,护你无忧。

  课时一 触摸诗歌

  每天的黄昏我在红塑跑道上的赤脚散步,每一脚下去都是和大地的一次交流,这种非常亲近的感觉常常会给我带来很多的快乐,并且当我想到每一天在这跑到上经过的人是多么的多,那些训练的运动员们和他们的教练们,即使这一刻还在行进的人们,可跑道对他们来说,要么就是竞技的场地,工作的场所,或是锻炼身体的地方,所以他们总是走得很匆匆,所以我能感受到的快乐他们不能,这个时候我就会觉得生活是多么的偏爱我呀,(当然生活也给了我们苦难,可我总觉得生活之所以要给我们苦难就是要我们在历经苦难之后还能保持一颗澄净的心灵,然后用这样的一颗心灵去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对生活微笑。)这让我觉得幸福。从快乐而幸福,他们的起点其实就源于一次触摸,这个摸字虽然是提手旁的,但是我们一样可以用脚触摸、用眼睛、用鼻子、嘴巴、耳朵、还有心灵来触摸。

  诗歌是一种非实用、非功利性的表现人类心灵世界的富于创造性的文学样式。我们今天要学习诗歌,我们的目的就不能仅仅是考试,(国家教育部门也没有这个意思),更重要的是借助诗歌来丰富我们的内心世界,来敏锐我们的感觉,来培养我们的情趣。那么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就要让诗歌进到我们的内心来,去年我们说要让诗歌来驯服我们,让我们和诗歌之间建立一种关系,其实驯服的真正意思是请你征服我吧,请你让我爱上你吧,那么我想从我们前面的三堂课我看到我们同学专注的入迷的神态,我想我们同诗歌的相爱之旅已经有了可能了。今天我们更主动一点说:让我们去触摸诗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的感到快乐,感到幸福。

  附:驯服说 圣爱克苏贝里的《小王子》狐狸对小王子说:“要是你驯服了我,那我的生命中就出现了阳光。我会在杂沓的脚步声中辨认出某一个声音……你的脚步声,我听来就会象优美的音乐,它会召唤我从藏身的洞穴里走出来。瞧,看到那片麦田了吗?好可惜,我不吃面食,麦田对我毫无用处,也就谈不上什么意义。而你的头发是金**的。你想,一旦你驯服了我,那是多么美妙的事呀,面对那金色的麦田,我会想起你。而我,也会爱上倾听麦浪翻滚的声音……”

  那么我们从哪里做起呢?我们要用我们的嘴巴和心灵来触摸诗歌,所以这里我要求大家树立第二个观念,那就是:诗歌是要拿来诵读的。

  人们经常会把诗歌和音乐和建筑相提并论,说诗歌是落在纸上的建筑,是凝聚成文字的音乐,这样的话非常的有道理,它们刚好形象的道出了诗歌的两个特点,一个是“音韵美”,一个是“节奏美”。

  一、准确的划分诗的节奏。

  一句诗可以断成几个节拍,我们就叫它几个“音尺”,每一个音尺里面有几个字我们就叫它“几字尺”。

  二、我们划分准确了节奏,并且注意了平仄,那么诗歌的音韵美也就出来了。

  我们以P44页三首诗歌为例,来诵读诗歌。

  (二) 诗歌的鉴赏

  注意三点:1、知人论世

  2、把握意象和象征,注意表现形式和技巧

  3、想象、联想的运用。

  课时一 想象、联想和知人论世

  梁启超先生在谈到他自己对诗歌的爱好时说道,他读唐诗时有时也不懂诗歌里在说什么,但是读起来就是觉得美好,就是喜欢读。我们说这是因为梁先生通过语感把握了诗歌的美感。这是对诗歌的一种阅读享受。

  而我们作为学习者仅仅停留在诵读层面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学会解读诗歌,也就是鉴赏诗歌。鉴赏是鉴定和欣赏的意思,所以每一次鉴赏活动都既是思维劳动又是精神享受。上节课我们说过诗歌是表现人类心灵世界的富于创造性的文学样式。对诗歌的鉴赏虽然有一定的技巧可循,但是更多的却取决于我们读者心灵的丰富程度,在鉴赏的过程中我们只有保持活泼泼的心灵状态才能防止因为过度的依赖技巧而导致的僵化状态。那么我们怎样才能保持一颗活泼泼的心灵呢,其实也简单,只要我们能保持心灵的感动就可以了。

  在熟练掌握一定的技巧的基础上,这种心灵的感动表现为我们要充分的调动我们的联想、想象和创造能力,也就是说,当我们读到“丁香”这个词的时候我们不仅仅能想到紫色的丁香花,如果能想到一个穿着白衣白裙长发飘飘,打着油纸伞走在雨巷里的姑娘,那就更好了;我们看到“红豆”能想到在思念里望眼欲穿的女子;我们看到“柳条”能想到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能通过柳条的柔长,风过如手举的形状想到渡口人们依依惜别的情形;看到“桃花”想到可以与它相媲美的人面,等等,反过来,不断的调动想象、联想和创造能力,我们的心灵就得到了丰富。

  我们来看看读到这些诗句我们同学能想到什么:

  1、 千里莺啼绿映红

  2、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3、 落花人独立,微雨泪双飞

  4、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5、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诗歌解读属于技巧层面的要注意两个内容:一是要学会知人论世的方法,要注意时代背景和诗人的经历。二是能把握意象意境。我们先来谈知人论世:

  譬如 待赠二首(其一) 我们来猜猜是李白还是李商隐的作品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

  芭蕉不展(芳心尤卷怯春寒)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李白写愁是“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浇愁愁更愁。”又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这样的句子里面有愁吗,人生苦短而光阴易逝,这是一种无法排解的哀愁,正如李白自己说的他的愁是“万古愁”,是大愁,而李商隐诗里的愁却是长期的郁结于内心的,所以是缠绵极了,哀伤极了,我总觉得李商隐的诗歌让人读来肝肠寸断,总觉得这个诗人的神经特别的纤细。

  如果我们明白和李商隐性格截然不同的李白不会写出这样的诗歌来,再往里一层联系到盛唐时代和晚唐时代的不同,我们也会想到盛唐的诗人或者初唐的诗人不大会写出这样的诗歌来,因为晚唐时候无论是初唐时的朝气还是盛唐的风韵都已经沦丧了。

  比如陈子昂写愁:

  《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幽幽,独怆然而涕下。”

  是把个人的不得志和整个时代联系起来,这就使得一首小诗里面有了无限开阔的意境。

  比如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里面有担忧,但更多的是情趣。

  在边塞诗人王昌龄这里《从军行七首(其一)》“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腔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天地幽幽,牢落无偶,思亲之情随着青海湖吹来的阵阵秋风任意翻腾,一声羌笛声引得思亲之情大爆发。这首诗意境开阔。

  又如杜甫的诗句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愁苦太重就“凭轩涕泗流”,总之是要发泄出来。那么也就是说,同样是写愁,初唐和盛唐的愁是“大愁”,而晚唐是“小愁”

  所以我们说,解读诗歌,知人论世是很有必要的。了解一首诗歌的创作背景很简单,而对作者经历的了解和这样的经历对其性格的影响却是需要我们平时的积累的。

  课时二 意象和意境的把握

  意象问题的提出:把辛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改成“醉里挑灯看花”会出现什么样的效果?

  何以由“剑”而“花”,辛弃疾形象就大变了,一个悒郁不得志的借酒浇愁的英雄在无人的深夜独自回忆从前的戎马生涯,一个“花”却让英雄变成偎红倚翠的浪子,而且这样的场景多少有点暧昧。之所以有这样的变化,无非起因于两个字不同的象征意义,剑本是兵器,而花无非植物,但当我们明白了剑不仅仅是兵器,它让人想到战士侠客沙场,想到挽救国难、想到建功立业,想到一切的英雄业绩,而花却是女子的象征。当自然界的物具有某种象征意义的时候,它就变成了“意象”。

  关于诗歌意象的分析是解读一篇作品的突破口。意象是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或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义。物象是客观的,不依人的存在而存在,也不因人的喜恶而发生变化。这就是古人说的“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但物象一旦进入诗人的构思,就带上了诗人的主观色彩,同样是风与月,诗人们一旦开始吟风弄月,风和月就不再是原先自然意义上的风和月了。

  不独文学作品里面是这样的,在我们普通人身上也是一样的,如果一个物件或某个事物让我们动情的话,那么它也一样成为意象了, 《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有一回因为误会而拌嘴,两人回到怡红院和潇湘馆后,一个临风而立,一个对月长叹。这个时候正是他们内心深处情感翻腾的时候,所以风和月就不是冰冷的物象,而是这个晚上他们倾诉的对象,是情感寄托的对象。再比如说《邶风静女》中的“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美,美人之贻。”不起眼的荑因为承载了爱情而变得珍贵无比。

  也就是说,“意”就是情感的东西,就是意识层的东西,诗人的审美经验、人格情趣即是意象中的“意”的东西,他们借助语言被表达出来,以辞藻的形式存在。那么我们读者在欣赏诗歌的时候,就要运用自己的艺术联想和想象,把这些辞藻还原为一个个生动的意象,再进一步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

  在诗歌鉴赏过程中,我们看到的是文字,而要做的却是去挖掘文字后面的情感。比如《秦风无衣》中“同袍”、“同泽”、“同裳”的后面是什么样的情感?——同仇敌忾。这种“同仇敌忾”的情感的敲定,首先我们要去寻找诗歌中的意象:“同袍”、“同泽”、“同裳”,所以这就回到我们开头说的意象作为诗歌解读突破口的意思上来。

  一般来说,古典诗歌里面意象和情感比较好把握,有时候我们一读就有感觉,而新诗的解读就比较依赖于意象的分析,这一点在第一单元的单元要求里面也有所涉及“初步理解意象的意义和象征的作用,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和表现手法。”

  在清楚了什么是意象之后,我们还要明白一点诗歌鉴赏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欣赏,是为了享受诗歌整体的意境美,所以这样我们出来一个“意境”,意境的范围比较大,通常指整首诗、几句诗或一句诗所造成的境界,也就是把所有的意象综合起来考虑:

  静默是睡熟的莲花

  刘湛秋

  静默是睡熟的莲花

  对着夏天的太阳

  是深山的一片落叶

  跌落到无底的深渊

  是永远喧腾的大海下面

  蓝色深处游动的鱼群

  是一个忧郁的少女的脸

  闪现在关闭了的窗前

  是一张发黄了的照片

  是星星倔强而又爱恋的眼睛

  是在乐队的热烈行进中

  一个突然出现的休止符

  刘湛秋用七个生动的画面,形象的展示了静默的诗的意境。

  宋代词人贺方回以“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三组交叠的镜头,形象的比喻愁绪的纷繁。

  张先的“云破月来花弄影”有什么好?“破”和“弄”二字正好写出了隐藏的“风”那么月白风清,花香怡人,自然是极美的境界。

最美人间四月天,首诗的全文是什么?

“最美人间四月天"出自民国时期诗人林徽因于1934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全文如下: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

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

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

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

你是天真,庄严

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

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

柔嫩喜悦,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是燕在梁间呢喃

你是爱,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创作背景

这首诗发表于1934年4月的《学文》1卷1期上。

梁从诫先生在《倏忽人间四月天》中说:“父亲曾告诉我,《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母亲在我出生后的喜悦中为我而作的,但母亲自己从未对我说起过这件事。”对于这首诗的创作意图,梁先生说得很客观。故这首诗一方面是一首情诗,是为已在天国的徐志摩而作。

诗歌赏析:

这首诗用“人间的四月天"来表达美好的情感,可谓匠心独运。作者用轻风、云烟、星子、细雨、百花、圆月白莲等刻画四月的景色,描绘出和风习习、百花吐蕊、阳光和煦、春色浓郁的景象,细腻而韵味无穷。

四月蕴含希望、热情与梦想的时节,是每个人心中美好的伊甸园。因此,用四月天来形容的情感,是真挚的情感,来自心底最深的地方。同时,作者在结尾处再次点题“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与诗歌第一段首尾呼应,淋漓尽致地表达“爱”“暖”和“希望”,使情感得到再一次升华。

林徽因你是人间四月天原文

林徽因你是人间四月天原文

《你是人间四月天》的魅力和优秀并不仅仅在于意境的优美和内容的纯净,还在于形式的纯熟和语言的华美。我为大家提供林徽因你是人间四月天原文及赏析如下:

你是人间四月天

林徽因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

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

星子在无意中闪,

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

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

你是天真,庄严,

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

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

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是燕在梁间呢喃,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鉴赏

奚耀华/赏析《你是人间四月天》

在中国现代历史上,有几位才女是经常被人们提及的,比如张爱玲,比如萧红,比如林徽因前两位是不折不扣的作家,成就斐然,而林徽因的墓碑上写的,却是“建筑师林徽因之墓”。

的确,将林徽因列入作家行列尚不多见,然而林徽因与中国现代文学的不解之缘,却是人所共知的。除了那一段与诗人徐志摩理不清的情感传奇,她自身温婉清丽的文学天赋,也把她与中国现代文坛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因此,我们不妨从一个作家的角度,去重新理解、认识林徽因。

把林徽因定为作家,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基于她的创作,虽然文学对于林徽因来说,并非主业,著述数量不多,却不为小格局所困,其造诣并不亚于现代文坛的诸多名手,而她作为建筑师的特殊素养和身份,以及颇受追捧的秀外慧中的才女气质,也奠定了其在现代文坛的独特地位和价值。

林徽因的文学创作,多集中于上个世纪的30年代,这时的她正是开始成熟但依然多梦的时期。《你是人间四月天》将林徽因创作的诗歌、散文、小说择精汇编成集,形成纯粹的文学读本,集中体现了林徽因的创作成就和文学才华。

诗歌是林徽因创作最多也是成就最高的体裁,书中收录了25首诗作,其温润柔美的风格,充分反映了女性细腻、深情的特征,在色彩缤纷的现代诗坛,如一朵“梦期待中的白莲”,典雅端庄、不同凡响。她善于在人与自然的'交流中挖掘诗性,以寄托情怀,立意便是高格,而意象运用之娴熟,意境创造之幽长,已是现代诗风中较为出色的了,其中新月诗歌的影响,可见一斑。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四月天!

情感用排比的手法一波波袭来,伴以音乐般的明快节奏,使作品不仅美而且易于吟咏,朗朗动人。如果在文人分类中再给林徽因定位,则她首先应该是一位诗人。

散文的创作更能明晰地窥视林徽因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感情,所收四篇作品中有两篇是怀念徐志摩的,可见这一题材在林徽因创作及读者心目中的重要。虽然这些文字在表面已是煎熬过后的沉静、理智,但字里行间的感伤及凄婉之情昭然若揭,令人感动。也许徐志摩对她来讲只是一个“朋友”——一个能倾注如此赞誉的特殊“朋友”,但众人却为他们之间勾勒出一幕楚楚动人的情感悲剧,这一空间实在具有太大、太永久的诱惑力,而且确有动人的故事蕴藏其间,引得读者不懈地进行更为生动的、理想化的补充和演绎。这是文坛一段暧昧不清的情感纠葛,为她与徐志摩之间灵魂深处的契合,留下了不解之谜。其中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心灵缠绵,只有他们自己才能解答,惟其如此,这一段情缘才具有了朦胧而不确定的意境之美,才让人对林徽因的一段段动人文字咀嚼再三、品味再三。而作品之中

小说之于林徽因,与其说体现的是一种创作,不如说更多的是展示了她的一种文学素养。她掌握了小说的真谛和理论,比如她在《文艺丛刊小说选题记》一文中说道:一个作者,在运用文字的技术学问外,必须是能立在任何生活上面,能在主观与客观之间,感觉和了解之间,理智上进退有余,情感上横溢奔放,记忆与幻想交错相辅,到了真即是假,假即是真的程度,他的笔下才现着活力真诚。

这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创作论述,她对文学的理解是具有理论基础的。然而,她却未能讲出更加精彩动人的故事,她似乎更加注重表现一种细腻的生活情状,因而显得沉着和平淡,但文笔间流露出的语言功底、对民间百态的深谙和作品中不经意的诗意营造,使她的小说,具备了一定水准和价值,也仅此而已,这并不妨碍林徽因成为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出色的作家,本书所展示的作品,已经可以说明这一点。

《你是人间四月天》的价值还在于的配排和链接,将林徽因家人,友人及所处时代的背景影像,提供给读者,给人一种新颖立体的阅读视角和审美参照,其中她与印度文学泰斗泰戈尔、中国近代巨擘梁启超及现代诗坛才俊徐志摩等的合影照片十分珍贵,而链接文字又使图书的信息量加大,丰富拓展了书的文化底蕴。

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这是诗人、建筑学家、一代才女林徽因的一部文学传记。这部传记以诗的语言、散文笔法,描绘了林徽因早年游学英伦,与著名诗人徐志摩的一段恋情,成为文坛千古佳话。她是徐志摩终生热恋着的女人,也正是她的爱造就了作为诗人的徐志摩。然而,她最终成了维新派首领梁启超大公子梁思成的夫人。青年时代,林徽因足迹踏遍欧美,成为我国第一代女建筑学家。她是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之一,她一生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散文、小说和戏剧作品,是现代文学史上独领风骚的巾帼才俊。本书以鲜为人知的资料,详实地记录了林徽因这一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和欣赏价值。

;

林徽因的诗"你是人间四月天"的全文

你是人间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

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

星子在无意中闪,

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

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

你是天真,庄严,

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

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

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是燕在梁间呢喃,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发表于1934年4月的《学文》1卷1期上。

梁从诫先生在《倏忽人间四月天》中说:“父亲曾告诉我,《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母亲在我出生后的喜悦中为我而作的,但母亲自己从未对我说起过这件事。”

对于这首诗的创作意图,梁先生说得很客观。故这首诗一方面是一首情诗,是为已在天国的徐志摩而作。

另一方面,林徽因是一个母亲,有着对孩子强烈的母爱,为孩子写一首这样轻快灵动的诗也是是绝对可能的。

诗词赏析:

这首诗的魅力和优秀并不仅仅在于意境的优美和内容的纯净,还在于形式的纯熟和语言的华美。

诗中采用重重叠叠的比喻,意象美丽而丝毫无雕饰之嫌,反而愈加衬出诗中的意境和纯净——在华美的修饰中更见清新自然的感情流露。

在形式上,诗歌采用新月诗派的诗美原则:讲求格律的和谐、语言的雕塑美和音律的乐感。这首诗可以说是这一原则的完美体现,词语的跳跃和韵律的和谐几乎达到了极致。

林徽因现存的诗作有五十余首,大抵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样富有个性,别具一格。

参考资料: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林徽因的《人间四月天》全文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一句爱的赞颂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

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

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

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

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篇鹅黄,你像;新鲜

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

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林徽因,汉族,福建闽县人,出生于浙江杭州。原名林徽音,其名出自“《诗·大雅·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后因常被人误认为当时一男作家“林微音”,故改名“徽因”。

中国著名女建筑师、诗人和作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之一、建筑师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同梁思成一起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文学上,著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其中,《你是人间四月天》最为大众熟知,广为传诵。

《你是人间四月天》全诗是什么?

《你是人间四月天》全诗如下: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创作背景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民国时期诗人林徽因于1934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此诗首先是写出“四月天”这一意象,以春风轻灵、春光明媚、春色多变等四月天的季候特征。

第二节至第四节则分别以四月天中各种不同的具象来比喻生活中的各种画面;最后诗人直抒情意,概言“你”就是“爱”,就是“暖”,就是“希望”。

全诗以诸多意象为喻,书写细腻柔丽的情愫,表现出轻盈优雅之美,同时其内容与形式完美地结合,中国诗歌传统中的音乐感、绘画感与英国古典商籁体诗歌对韵律的追求完美结合,是一首可以不断吟诵、不断生长出新意的天籁之作。

  梁实秋(1903—1987),北京人。我国著名学者、教授、文学家、翻译家。20年代起活跃于中国文坛和教育界,曾在北大、北师大、青岛大学等校任教,主编过《自由评论》周刊、《时事新报》副刊、《中央日报》副刊。与闻一多、徐志摩等创办了新月书店、《新月》月刊。1949年去台湾,历任台北师范学院英语系主任、文学院院长,“国立编译馆”馆长。著作甚多,有《雅舍小品》四集等,译有《莎士比亚全集》。他长于文艺评论,有不少理论性文章,在书评领域有重要建树。

  梁实秋最早的书评是1922年写的《〈草儿〉评论》,《草儿》是康白情的诗集,作于1919年。当时影响很大。胡适称它是“一部最重要的创作”,认为他“无意于创造而创造了,无心于解放然而他解放的成绩最大”。《草儿》是康白情创造和解放的例证。认为《草儿》是开创新诗一个时代的作品。“白情的《草儿》在中国文学史的最大贡献,在于他的纪游诗”,“可算是大成功了”。但是,梁实秋的评论几乎完全相反,几乎是针锋相对。他引用《草儿》里的大量诗作,进行比较分析,结论是《草儿》是一部失败的作品,它在中国20年代初新诗坛上产生了恶劣的影响,他要通过评论消除这种影响,藉以扫除诗坛的鄙陋之风。他说《草儿》一半算不得诗。有些只是演说词,分成行便成了诗。“《草儿》里的纪事文字太多了,占了全集大半”,“我们不能承认记事文是诗”。“《草儿》是急就的、草率的、半生不熟的”,而且“情感也不丰富,想像力当然也没有施展他最大的价值之余地。”他和胡适的评论,都是1922年秋天所写,前后仅相差19天。胡适从新文化运动的角度,对《草儿》加以肯定。梁实秋从艺术的角度,加以否定。梁实秋时年19岁,颇有初生牛犊之气,亦有猛虎下山之势,毫不留情地评论。从这里可以看出梁实秋书评的个性和评论特点。这种特点和气势,在后来的书评里,除和鲁迅的论争中,有所显示外,其他时间似乎没有了。

  对《草儿》评论以后,梁实秋还有1928年出版的《书评两种》,评潘光旦的《小青之分析》、《玛丽·玛丽》和1980年出版的《书评7则》。7则书评是:《读马译〈世说新语〉》、《西方的典籍》(赫琴斯著)、《青衣·花脸·小丑》(丁秉鐩著)、《读〈烹调原理〉》(张起钧著)、《读〈文明的跃进〉》(布罗诺斯基著)、《祝〈书评书目〉五周年》(期刊)、《读〈历史研究〉》(汤因比著)。他只把这7则和评潘光旦的两则共9则当成书评,其实他的书评作品还有很多,比如评胡适的《尝试集》、《西莹闲话》、《誓还小品》、《独往集》、《媛姗食谱》、《饮膳正要》、《中国吃》、《现代学人散记》等,此外还有评徐志摩的诗文,对鲁迅等散文的评论。

  在后来对这些作品的评论中,没有当初评《草儿》的那种锐气,比较平实柔和,比较随意,比较分散。只注重可读性、艺术性、兴趣所致,随读随评,不成体系,缺乏系统。但是,不管他评哪种书,他都从不同的角度对作者和作品内容,用他自己的阅读体会和思想加以分析,既能讲清楚原作者的背景,也能评析出原著的特色,这充分反映出他知识的广博,也反映出他思想的锐敏和活跃。

  这里,举出他评书的几例,以说明他书评的特色。《读马译〈世说新语〉》,不仅简要地评介了《世说新语》的内容价值;“3卷26篇,1134条”,“写作在南朝文风炽烈之时,文笔非常优美,简炼而隽永,涉及的事迹起于西汉止于东晋300年左右,人物达600人,内容之丰富可想而知”。还着重地评论了“译”的功夫。他针对别人否定马译的议论,为之正名,为之肯定。他以自己试译不成而拱托《世说新语》之难译,自己译“二、三十段后即知难而退”。他盛赞马君用20年辛苦、20年心血,专心一致,锲而不舍,全文照译,绝无脱漏,难能可贵,最值得钦佩,充分肯定翻译此书的成就与向外国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

  《读〈烹调原理〉》,评得十分有趣。这是一本反映饮食文化的书。他认为饮食是生活艺术中的重要项目,食谱应重于情趣。此书“对烹饪一道做全盘的了解,条分缕析地作理论的说明,真所谓疱丁解牛,近于道矣”。他在简单的理论概括之后,便将饮食艺术化,以自己的实际体会,带文化色彩地、艺术地将北京有名的老酒楼,名牌名菜烹调之术加以分析介绍,不仅评得有趣,且使人馋涎欲滴。他评饮食的书还有《媛姗食谱》、《饮膳正要》、《中国吃》,评论中除了将饮食艺术化,文化化之外,更重要的是通过谈吃,深深地显露出他对北京,对故乡的深切怀恋之情。

  萧继宗的《独往集》是一本杂文,梁实秋用杂文手法,层层深入地评论。文章开头是“狮子和虎,在猎食的时候,都是独来独往;狐狸和犬,则往往成群结队”。使人想到其人其文的特点,萧君的与众不同。继而用作者自序中的“孤介”,“自话自说”解释其作品是“不追逐时髦,不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不说言不由衷的话”。这样深化作者的个性。进而概括全部作品:“每一篇都有作者自己的见地,不人云亦云”。作者有幽默感、正义感、文章嬉笑怒骂,入木三分。再抓往《哆嗦》篇,深入发挥,用实例证实自己的结论。最后以《立言》篇的一句话:做学问要“向科学方面寻出路”,全文戛然而止。评论虽不长,却层层深入,富于哲理,耐人寻味。

  有人评论梁实秋“两脚踏中西文化,一身处新旧之间”。这是指他对中西文化、新旧文化都有研究。的确,他对西方文艺研究是比较深的。和评国内作品相比,梁实秋对西方著作的评论,成就要大得多。特别是对介绍和引进西方文艺批评理论,与同时代人相比,他算是佼佼者。他的评论有《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何瑞思之〈诗的艺术〉》、《评〈沉思录〉》、《汉烈的〈回意集〉》、《怎样读〈英国文学史〉》、《辛克莱尔的〈拜金艺术〉》、《玛丽·玛丽》、《读〈文明的跃升〉》,《读〈历史研究〉》、《大街》等都很有代表性。亚里士多德是西方文学评论的鼻祖,他的《诗学》被西方奉为批评理论经典。何瑞思是罗马最大的批评家,他的《诗的艺术》是相当于《诗学》的批评杰作。梁实秋在评论中不仅介绍了两书的内容、特点,还联系时代背景,阐述了批评理论的发展过程,肯定它们的成就和历史地位,说《诗学》的主旨在于申述一个普遍的艺术原则,不在批评希腊全盛时代的那些作家。所以我们应把《诗学》当做艺术原理的第一部杰作,不应把《诗学》仅仅当做某一地点的产物。认为《诗学》的论述有普遍意义,推崇为一种普遍原理。何瑞思的《诗的艺术》对文学的批评是健全的,他的全部批评学说“泰半不悖亚里士多德”,是两篇很出色的学术评论。其余为对哲学、文学史、历史、小说的评论,也都有自己的特点。梁实秋在评论西方作品的同时,还评论了多篇批评理论著作。他1934年出版的《文艺批评论》是一本关于欧洲文艺批评的专论。内容分绪论、古典的批评——希腊时代、古典的批评——罗马时代、中古与文艺复兴、新古典主义的批评、浪漫主义的批评、近代的批评、结论。他联系各个时代的作者、作品,按历史顺序,阐述了西方文艺批评思想发展的情势,不仅是客观地叙述,有自己的思考和评析,既系统又有一定的深度。他还写有《喀赖尔的文学批评论》、《西塞罗的文学批评》、《文学批评辩》、《王尔德的唯美主义》等。这些评论涉及了批评领域理论的方方面面。即使在今天,读这些评论对我们了解西方文艺评论的发展,仍然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重辩“抗战无关论”——真君子与真小人的争斗

  多半个世纪以前,有一个人忽然发现自己上了日本侦缉队的黑名单,于是当即写下遗嘱,连夜逃离北平去了四川,从此数载飘零,妻子离散,苦不堪言。而长久以来,这个人却被很多人称作是走狗、乏走狗甚至汉奸,这是一件多么奇妙的事情。

  明眼人一看便知,我说的是梁实秋先生。

  青年时代的梁实秋是个衷肠激烈的人,在日寇咄咄逼人准备饮马中原的时候,他写了很多慷慨激昂的政论抨击实事。北平未沦陷之前,他在饭桌上沉痛地对自己的大女儿梁文茜说:“孩子,你明天吃的烧饼,就是亡国奴的烧饼。”赤子之心,溢于言表。也正是因为如此,日本人才打算对他采取一点行动。他在《回忆抗战时期》一文中提到:“民国二十六年七月二十八日,日寇攻占北平。数日后北大司事张忠级先生匆匆来告:‘有熟人在侦缉队里,据称你我二人均在黑名单中,走为上策’。”当时的情形很紧张,同行的还有叶公超等人,但是为安全起见,几个人竟在火车上装作互不认识,终途不发一言。

  客观来说,战争时期,文人的直接用处并不大,但是大家还是在兢兢业业地做着自己的事情。沈从文、金岳霖等人在联大教书,老舍担任了中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负责人,当然还有周作人,不听朋友们的规劝,大义凛然地选择了另外一条路。这个时候梁实秋不想去教书,与武人出身的沈从文相比,梁实秋反而有一种更为入世的情结。很多文人出于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心理,常常把政治贬得一文不值,以衬托自己的清高。但是梁实秋不然,他晚年在接受丘彦明采访的时候说过:“个人之事曰伦理,众人之事曰政治。人处群中,焉能不问政治?故人为政治动物,不过政治与做官不同,政治是学问,做官是职业。”他试图以学者的视野关照政治,这注定了他一生会屡屡碰壁,李敖曾批评晚年的梁实秋太过窝囊,但这其实也是历尽沧桑后的无奈。正如他晚年所说:“好不容易抗战胜利结束,大乱又起,避地海曲,万念俱灰。无补大局,宁愿三缄其口。”

  让梁实秋名声大噪的有三件事:第一当然是和鲁迅先生的论战,第二则是千夫所指的“抗战无关论”,第三则是风行海内的《雅舍小品》,至于翻译莎士比亚,个人以为倒要向后靠了。鲁梁论战一下子使梁实秋成了左翼文人不共戴天的仇人,当年他住筒子楼的时候就有人骂他是走狗、乏走狗,一旦要是让人抓住一点可以供曲解之用的把柄,那暴风骤雨般颠倒黑白的批判,自然也是要接踵而至的了。

  这就是让他背了半辈子黑锅的那段编者按:“现在中国抗战高于一切,所以有人一下笔就忘不了抗战。我的意见稍为不同。于抗战有关的材料,我们最为欢迎,但是与抗战无关的材料,只要真实流畅,也是好的,不必勉强把抗战截搭上去。至于空洞的‘抗战八股’,那是对谁都没有益处的。”这段话字面上没有任何问题,入情入理,实际上字面之后也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说这些话显然有点太过书生气了,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正如梁实秋后来所说:“我根本没说过‘文艺与抗战无关’这样的话。这是左翼仁兄善于给人带帽子的惯伎……抗战前的五六年间,左翼仁兄一直在攻击我,其原因是一小撮人士假借与文学无关的力量,企图造成一种声势称霸所谓‘文坛’,来‘为政治服务’。他们当然不能容忍任何人的异议。我批评过鲁迅译的《文艺政策》,我也揭露过‘普罗文学’之暴起与突落,我一贯主张思想自由,这都是遭当时某些人之大忌的。抗战军兴,我更主张一致对外,不能同情对政府一切阳奉阴违的行动,这也是招怨的另一原因。因此就有人制造了一个‘抗战无关论’的帽子送给我戴。其高潮是延安拒绝我以‘国民参政会华北慰劳观察团’团员身分前往访问。其实我是怀着很大的热诚希望能去实地访问。”显然,所谓“抗战无关论”并非来自梁的文本本身,而是来自于别人的推理,这种推理是蓄谋已久的,而且也不是第一次了。 30年代的时候梁在上海为别人出庭作证,就被田汉(田当时在旁听)有意误传为梁实秋被捕,而且被捕后还托胡适向大流氓黄金荣杜月笙求助云云,这次推理较之 “抗战无关论”更加匪夷所思,但是这个问题并没有民族问题那么敏感,只是“乏走狗”的一个注解而已,所以也就没有“抗战无关论”那么大的影响力。

  梁实秋的言论被曲解之后,马上就遭到了各方面的围攻,我们来看看不同的人所使用的不同的攻击方式:

  罗荪在重庆1938年12月5日的《大公报》上说梁实秋是故意“标新立异”,而且是在“投人所好”,是“赌场上的押冷门”。“标新立异”还则罢了,“投人所好”这个词,在当时真的是十分危险。试想,大家都在写抗战,忽然梁先生说不要写抗战了(实际上梁说的是不一定非要写抗战,在这里我们先按罗荪的理解来推理),那么梁先生这时在偷谁所好呢?***?当然不是。蒋介石?也不是。那当然就是大日本帝国和他们的汪先生了,所以这就是梁先生所押的“冷门 ”。梁实秋的本意其实只是想提高报纸副刊的质量,但是从罗荪的渲染开始,这就变成了一个政治问题,梁以前的和潜在的论敌们都意识到,这是把梁实秋批倒批臭的天赐良机。

  有意思的是,罗荪为了证明梁实秋“脱离现实”,是“关在自己的客厅里幻想”,竟说梁“原来是住在德国式的建筑物里面的”,现在则是“关在重庆的中国古老的建筑物里面”。对此,梁实秋郑重反驳:“有一点我要说穿:罗荪先生硬说我原来是住在德国式建筑里面,这时要坐实我是属于该打倒的那一个阶级。这种笔法我领教过多次,十年前就有自命为左翼作家的一位在一个《萌芽月刊》里说梁实秋到学校去授课是坐一辆自用的黑色的内有丝绒靠垫的汽车。其实是活见鬼!罗荪先生这一笔,不高明。”抬杠本身不是坏事,但是捏造论据的抬杠,是低劣的抬杠。罗荪为了证明梁实秋的卖国思想,又在接下来的《再论“与抗战无关 ”》(我实在不明白“与抗战无关”几个字为什么要加双引号,这明明是罗荪本人造出来的)一文中,举出梁实秋在很久以前的《自由评论》上说过的“我们中国就是一个弱国”的言论为证,但是他好像没看见后面写得清清楚楚,梁先生让大家放弃大国心态的目的是为了自强。对此,梁实秋未作反驳,因为不看上下文是小学生才会犯的毛病,罗荪先生这一笔,更不高明。

  著名的左翼批评家巴人也在其《展开文艺领域中反个人主义斗争》中说到,梁实秋“要求无关抗战的的文字”是“活在抗战时代,要叫人作无关抗战的的文字,除非他不是中国人。”读到巴人这几句话的时候我不禁哑然失笑,原来抗战的时候是不允许写与抗战无关的文字的,所以小学生写“人口手上中下”与抗战无关,就不是中国人;所以帐房先生记个帐与抗战无关,也不是中国人;所以抗战时期的钞票上只印着面额和“××银行”的字样而没有抗战标语,所以花这种钱的人,全都不是中国人。我猜巴人同志当时无论写什么都会先写两句抗日的话,就算是上厕所,也要先在草纸上工笔正楷写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我又想起从前的结婚证上,在正文之前,总要有几句“备战,备荒,为人民”之类的毛主席语录,大概就是这个道理。

  巴人又说,梁实秋“痛骂抗战文艺为‘抗战八股’”,根源在于“想达到他那压制抗日的国防文学的怒潮似的生长”,说梁实秋想消灭的不是“抗战八股 ”,而是抗战本身。天哪,梁实秋一介书生,居然想“压制抗日”、“消灭抗战”,他胆子忒大了,能耐也忒大了。马季先生说过一个相声:有人说马季下了一个鸡蛋,这本来就是子虚乌有的,但是却越传越玄,有人说他下的是咸鸭蛋,有人说是鹅蛋,最后竟成了恐龙蛋,还孵出来一只小猪。我看巴人孵猪的本事就实在不小,几句对副刊的技术性意见,竟被发扬光大成了扼杀抗战的反动宣言,竟成了梁实秋通敌卖国的有力证据,巴人同志这样好的想象力,不写小说而作批评家,实在可惜了。我实在为巴人这种人感到悲哀,他本人在抗战中也并没有作出什么光彩的贡献,自始至终都是个躲起来说大话的角色,他有什么资格去评论上了日本侦缉队黑名单的梁实秋,有什么资格去评论以国民参政员身份冒着生命危险去视察华北前线的梁实秋!

  当时批判梁实秋的人还有很多,但是像郭沫若、张天翼、茅盾等人的评论,其实都没有出罗荪和巴人的窠臼,在此也就不提了。必须要提的还有两个人:朱光潜和沈从文。这也是两位书生气十足的先生,在别人痛打落水狗的时候(就算不打也是避之惟恐不及),他们却各自说了几句公道话,结果无端把自己也卷了进去。那些红了眼的文人和兼职文人以及伪文人正愁找不到梁实秋的同党,于是他们不幸也成了靶子,恶毒的语言顿时铺天盖地而来。中国有句话叫做“大丈夫相时而动”,没错,因为大丈夫是能屈能伸的。所以朱、沈二位先生不是“大丈夫”,他们是真君子,但是真君子在世俗的层面上,是敌不过真小人的。

理想的我老希望生活有点浪漫的发生,或是有个人叩下门走进来坐在我对面同我谈话,或是同我同坐在楼上炉边给我讲故事,最要紧的还是有个人要来爱我。我做着所有女孩做的梦。

——林徽因

书的名字叫做《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不过其实并没有什么干系,只是取了一句响亮的话,就好像老舍文集会取名叫做《茶馆》,而实际上茶馆只是书里收录的所有文章之一,而对于这本林徽因文集而言,甚至根本不牵扯到四月天的一切。没有弄错的话,那是林徽因一首声名远播的诗,名字写着繁复,高晓松提起她每爱称先生,我就也写作先生吧。先生有一首声名远播的诗,名叫《你是人间四月天》,但不在建筑卷里,在林徽因文集的上卷——文学卷里收录,我们有一本,在雯儿那里。

建筑卷是下卷,收录了大量先生研究建筑的文章,毕竟在知性才女和民国女神之上,她还有一个最为重要的身份,民国建筑学两位大师之一。也正是这个身份,成其不朽,成其神韵所在。

因为专业是工程管理,多少和建筑扯得上一点关系,加上偶然对一个设计师处理空间的技巧大为折服,对建筑这个命题,很有一些兴趣。在雯儿说建筑卷读不懂的时候,便很有兴致地拿来读了。

今年的生活似乎没有从前那么紧张了,自己处理生活中种种问题的技能见长,完成之后似乎还剩下了一点时间,剩下了一点脑子一点心,做点自己想做的事情,比如读书。我并不是一个有多么强大自制力的人,所以凡要读的书,总是须有一点兴趣的,有点类似我对爱情的观点,所有的爱情都值得认真经营,但在最初,是须有一点心动的。

事实证明倘没有这一点心动,还真的恐怕坚持不下来了。书的前半本读的很慢,也大量地读不懂。先生和先生的先生,哈哈,好吧,梁先生。先生和梁先生都是中国古建筑的专家,据说梁先生是受先生的影响,才投身了这个领域的,但是总的感觉,先生在建筑方面的造诣,其实并不如梁先生。又或许是感于意中女神的激励,才会耿耿地埋头于建筑这个领域,一生不改。个中或有某些先生与先生的灵魂交流浪漫桥段,这个就不得而知了,哈哈跑题了。

看我读得很痛苦,雯儿说看不懂就跳过去,我却不大想。虽然知道自己只是在一个一个地读汉字,并不能串成一句人话,甚而大量句子中汉字也认不全的,但是始终觉得读下了就自然入了心。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相信我多次读到这样的句子之后,哪怕仍然不能弄懂,它也或多或少会在我心中留下一些奇妙的痕迹,沾染一下先生大才,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虽然这样说,但并不是所有都读不懂,大半本读完,还是了解了先生对于建筑灵魂的基本要素的裁定。在这一点上先生和梁先生观点一致,在我感觉中这样的裁定似乎更加偏向一些梁先生的风格,毕竟两个人在一起,互相总会有一些对方的东西在灵魂中存在。

好的建筑,特点有三,实用、坚固和美观。前两点不说,美观这一点让我深有感触。先生始终认为,一个建筑美观的所在,必要是其结构不可缺少的所在,而不能仅仅是美观的所在。孔子说,君子不器,大体是同样的道理。例如屋子角上的弯弯翘起的飞檐,曲线玲珑,却不影响整个建筑风格的稳重。而飞檐的存在,一方面是为了减少遮挡檐下窗前的日光,另一方面是为了避免落雨时雨水飞溅,积存的雨水会顺着飞檐的翘曲斜上跃出,成一条弧线,这样才叫做一种美。又如屋脊六兽实际上是屋顶结构上的固定铆钉,镂空雕花的木窗实际是在没有玻璃的年代为屋中增加日光,种种存在必须有它存在的意义,而不仅仅是为了美观,这才是好的建筑,这才是灵魂所在。

每每遇到一处建筑,处心积虑地做单纯装饰,先生必要鄙夷一句,几无例外。我还记得大学时我床头上挂着一幅字,君子不器,原先并不完全懂这话,现在能懂了。我又想到人,偶尔纠结,关于外貌这件事,当前世间,让自己好看一些毋庸置疑是一件正确的事情。可是要怎么样才不算是过分在意外貌呢,是否也要每个美观的所在都不仅仅是美观的所在呢?哈哈,没有细想,算了不说。

毕竟建筑与人不同。这世界上也并不是没有可以单纯是美观的存在,郭德纲常说,不要老想着教育人,先搞笑吧,不搞笑就太搞笑了。毕竟郭德纲存在的第一要义是娱乐大众,而建筑的第一要义并不是美观。写到建筑这个概念,先生下笔之间隐隐有种神圣感,能对自己所做的事情生发出一种神圣感,在当下也是少有了。每一份职业都值得付出虔诚,只是我们这个时代略有些急躁了。先生说美观者要“具有合理的权衡……要呈现稳重,舒适,自然的外表”,不仅想起聒噪一时的裤衩楼、比萨斜塔楼种种,提笔在旁边写下“当今建筑,未免哗众取宠”。

然而在今天,新奇了就能火,火了就有流量,而流量是决定收益的根本,这大体是罗胖那套哲学的一种观点。我是很喜欢罗胖的,我也承认这个道理的正确性,但是当今世界无大家,又岂不是一个事实呢?我想若我有天要有所成就,一定要稳稳重重,堂堂正正,用最传统的方式,得最踏实的果。

前半本艰涩,然而整体是越读越轻松的,写完了古建筑纲要,先生大体分析了一下北京。钟楼鼓楼后海什刹海,看得饶有兴趣,时时抄起笔来咂摸,觉得可以作为以后去北京玩儿时顶好的谈资。

写完北京古建筑分布,建筑卷部分基本收工,后续几十页,是书信附录,与建筑毫无关系,想来是上下卷共同的附录。这一截看得最是妙趣横生,心驰神往。

这里不再把她当作大师来看,毕竟和建筑无关了,只当作一个人,不再叫先生,叫她林徽因。

想要了解一个人,看她的文章未必真能看出本性,毕竟文章写给天下人看,文人总还是要有斟酌挑选。但是书信就不同,真情流露,就好象她就坐在你身边细声细语地说,一伸手就摸到她。

看林徽因书信里文字,驾驭能力极强,好似老工匠手里一把小刀,轻抹慢挑,把多细腻的情绪都淋漓刻画出来,不能说不是一种享受。

她讲徐志摩托她送曼殊斐尔姐姐东西,她自己写着:“渠眷念KM之情直转到她姐姐身上,真可以表示多情厚道的东方色彩,一笑。”这句直看得我前仰后合,乐不可支。“一笑”两个字我也用过,多是用来表达自己没有什么所谓,在她这里,“多情”和“厚道”两个词由一个女人嘴里说出,已均不算什么好词,再加上最后一个“一笑”,真是感觉一抹飞醋腾空而起,仿佛一个白眼从书页里悠然飘出。哈哈哈哈哈,逗死我了。

后来写和书信里对方错过见面,说:“大驾刚北返,尚未得晤面,怅怅。迟日余夫妇当同来领教。”字字精巧,不能多一字不能少一字,舒服极了。感叹完之后又在定在“怅怅”两个字上看了一会儿,林徽因偶尔用叠字,不多,但用得很动人。在整齐无比的句式中蓦然一个“怅怅”,不合文法,但表意通畅,玩闹卖萌意味十足,却也是笔力深厚才能为之。

林徽因对生活有细腻的感触,我始终觉得这一点难能可贵。古人常有,读诗词能懂,只要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真正的佳句又何尝不是真情流露,真正的诗人何尝不是一身的真性情。车马愈快,时光愈轻。已经越来越少有人,对生活有什么细腻的感触了,所以难能可贵。战乱年代,林徽因流离到二哥沈从文的故乡,沅陵。一个地方有一个人的气息,我也曾有过这种感觉。林徽因说爱极了沅陵城。沅陵的风景,沅陵的城市,沅陵的人物,她忘却了零落苦难,悲伤哀愁。那封信是她战乱中情绪最好的一封信,末尾写着“无限亲切的感觉,因为我们在你的家乡”。一个女人的温柔情愫,不过如此。

写在最前面那段“我做着所有女孩做的梦”,是林徽因回想少年时在异国寂寞苦闷的时光,读到这里已经完全拉下神坛,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的模样。的确如此,每个女孩都做着这样的梦,更何况是一个情感细腻,心思灵巧的女孩。

再然后读到一句“人活着的意义基本的是在能体验情感”,她不只一次说道,希望能拥有“横溢情感”的生活。惊奇的事,这话我竟不是第一次听到。第一次听到是我小学的一个同学,一个很聪明的男生,说人生的意义,就是要尽可能地体验所有的情感。时光太过遥远,我对他已经没有什么印象了,可是这句话当时入了心,我至今还记得清楚,也曾经深以为然。可是走到今天,生活中重要的东西很多,再也不会有这种想法。读完这句,我说我能够理解为什么林徽因爱徐志摩了,我能够理解她那些错综的恋爱线条,我不欣赏,但我能够理解。提笔划下这句话,旁边标一句“未免小女人脾性”。

心思细腻,感情深重的人,往往不得好死,看林黛玉。所以我常想,幸亏林徽因,嫁了梁思成。倘若徐志摩不那么短命,假使他俩真的在了一起,我想绝不会有什么好的结局,甚至还可能毁了林徽因。当然,只是我个人看法。

战乱一来,无家无国。林徽因是绝对有高洁心性的,有人问她,敌人打进我们这里,怎么办。她毫不犹豫,自然是投江死节。没有这个风格,也枉作一个真性情的人了。但是怕的是,无家无国了,生活呢?林徽因不能忍受异国寂寞苦闷,那么一个没有未来的生活,又要如何依托自我。当然在那个“有人要来爱我”的时候,她才十几岁。而今颠沛流离的时候,被悲苦情绪淹没几遍之后,她心里开始生发一件无关情感无关浪漫与爱的事,她觉得我要做些什么。

看到同龄的孩子,冻饿出征,她发现于战时的国家而言,自己只能是个“不可救药的累赘”,她开始强烈地欲要做些什么,她开始认真地思考“要怎样活着才有法子安顿这一副还未死透的良心?”这话朴素干净,没有文笔精巧,没有情感妖娆,可是这句话,却让我看得舒心不已。林徽因一生成就不用多说,她的价值也将被世代铭记。

林徽因一向被人称作国民女神,而今算是能够明白,也能够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爱她了。我自己在想,林徽因算是一个纯粹的女人,所有女人应有的优点,所有女人应有的缺点,她都有。而她每一处,都能做的淋漓尽致,成精髓,成传奇。甚至连做一个最最朴素的“糟糠”之妻,粥饭柴米,她都可以。

当一个女人把女人做到极致的时候,她自然是值得爱的,也自然会让人忍不住去爱她。但真正让我对她拜服的,却与这些全都无关。真正让我可贵的地方,是她的自我实现,而让这可贵更加可贵的地方,是她本是一个纯粹的女人,却最终实现了最努力的自我实现。

我想,林徽因一路走来,梁思成的温润如玉给了她任性肆意的空间,可也给了她一个坚定踏实的概念。或许当年迎头痛击的战乱,反而对她是一种成就吧,谁又会知道呢。

很期待去读那本文学卷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3694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