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情感的表现程度和表现方法划分。表现不同以致结果不同。
1、根据价值的正负变化方向的不同,情感可分为
正向情感与负向情感。正向情感是人对正向价值
的增加或负向价值的减少所产生的情感,如愉快
、信任、感激、庆幸等;负向情感是人对正向价
值的减少或负向价值的增加所产生的情感,如痛
苦、鄙视、仇恨、嫉妒等。
2、根据价值的强度和持续时间的不同,情感可分
为心境、热情与激情。心境是指强度较低但持续
时间较长的情感,它是一种微弱、平静而持久的
情感,如绵绵柔情、闷闷不乐、耿耿于怀等;热
情是指强度较高但持续时间较短的情感,它是一
种强有力、稳定而深厚的情感,如兴高采烈、欢
欣鼓舞、孜孜不倦等;激情是指强度很高但持续
时间很短的情感,它是一种猛烈、迅速爆发、短
暂的情感,如狂喜、愤怒、恐惧、绝望等。
3、根据价值的主导变量的不同,情感可分为欲望
、情绪与感情。当主导变量是人的品质特性时候
,人对事物所产生的情感就是欲望;当主导变量
是环境的品质特性时,人对事物所产生的情感就
就是情绪;当主导变量是事物的品质特性时,人
对事物所产生的情感就是感情。
4、根据价值主体的类型的不同,情感可分为个人
情感、集体情感和社会情感。个人情感是指个人
对事物所产生的情感;集体情感是指集体成员对
事物所产生的合成情感,阶级情感是一种典型的
集体情感;社会情感是指社会成员对事物所产生
的合成情感,民族情感是一种典型的社会情感。
5、根据事物基本价值类型的不同,情感可分为真
假感、善恶感和美丑感三种。真假感是人对思维
性事物(如知识、思维方式等)所产生的情感;
善恶感是人对行为性事物(如行为、行为规范等
)所产生的情感;美丑感是人对生理性事物(如
生活资料、生产资料等)所产生的情感。
6、根据价值的目标指向的不同,情感可分为对物
情感、对人情感、对己情感和对特殊事物情感等
四大类。对物情感包括喜欢、厌烦等;对人情感
包括仇恨、嫉妒、爱戴等;对己情感包括自卑感
、自豪感等。
7、根据价值的作用时期的不同,情感可分为追朔
性情感、现实性情感和期望性情感。追朔性情感
是指人对过去事物的情感,包括遗憾、庆幸、怀
念等;现实性情感是指人对现实事物的情感;期
望性情感是指人对未来事物的情感,包括自信、
信任、绝望、期待等。
8、根据价值的动态变化的特点,可分为确定性情
感、概率性情感。确定性情感是指人对价值确定
性事物的情感;概率性情感是指人对价值不确定
性事物的情感,包括迷茫感、神秘感等。
9、根据价值的层次的不同,情感可分为温饱类、
安全与健康类、人尊与自尊类和自我实现类情感
四大类。温饱类情感包括酸、甜、苦、辣、热、
冷、饿、渴、疼、痒、闷等;安全与健康类情感
包括舒适感、安逸感、快活感、恐惧感、担心感
、不安感等;人尊与自尊类情感包括自信感、
自爱感、自豪感、尊佩感、友善感、思念感、自
责感、孤独感、受骗感和受辱感等;自我实现类
情感包括抱负感、使命感、成就感、超越感、失
落感、受挫感、沉沦感等。
书籍:《精力管理》
字数:727
最近我很焦虑,无法集中精力专注做事,与人沟通总显得耐心不足、气势汹汹。我的负面情绪代价昂贵:工作效率极低、人际关系紧张、生活慵懒乏味,干什么都没劲,差点我选择放弃精读营。
曾几何时,我还认为自己已经学会管理情绪了,能够保持积极良好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与工作。这几天,我反复思考:问题在哪里?为什么我会任由焦虑肆虐自己?
道理我都懂,我读过好多心理学书籍,我知道积极情感会带给人快乐、自信、幸福,我也试图让自己振作,找朋友骂我、强迫自己停止想象,可焦虑并未消失。
读了《精力管理》,我发现自己还是缺少行动力,于是制定了一个计划:
001 即刻写下自己的焦虑。这一招我以前常用,用文字表达感受,能让人正视问题,使人平静、反思,当我写下自己的焦虑、分析自己的焦虑,我发现“焦虑”似乎离我远了,这感觉好棒!
002 固定时间练字。做自己喜欢的事儿,能让自己快乐,因为焦虑,我中断了练字,是时候重新捡起来,欣赏汉字之美。大家可以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比如读书、爬山、唱歌等。
003 恢复感恩日记写作。我将每周抽出3-5分钟,记录3-5件值得感恩的事。以往的经验告诉我心怀感恩的人,不容易产生焦虑、嫉妒等情绪,更富有同情心、充满希望。
004 每月去做一次志愿者。帮助别人对我来说是很有意义的事儿。想想我能帮助老人、小朋友,想想我能带动更多人一起参加公益行动,我真的会很快乐。
005 定期维护好友关系。我们可以通过和朋友聚会、向朋友表达赞赏感激、分享内心想法等方式去维护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满足我们的多重需求。
当我写下这些计划,我的心开始平静,同时得到了力量,我相信所有能够带来享受、满足和安全感的活动,都能够激发积极情感。以上五点抛砖引玉,愿我们都能行动起来,去获得积极情感,幸福地生活。
摘 要:要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必然要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本文在分析情感教育在学生管理中的影响作用基础上,提出了实施途径和原则。 关键词:学生管理;情感教育;途径;原则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而产生的内心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映,包括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处于青少年的学生,生理发育已基本成熟,但心理成长上还需要做情感引导,在学生管理中应该肯定其积极情感,消除其消极情感,通过有效的情感教育唤起学生内心世界的共鸣,促进学生独立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为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奠定情感基础。
一、情感教育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影响分析
情感教育是融洽师生关系、培养健全学生人格、提高学生管理效果的重要手段。师生关系越融洽,班级活动越能得到学生支持,教育内容也容易被学生接受。通过搭建良好的情感桥梁,能使师生间和学生间保持相互尊重、理解的关系。反之师生情感疏远,心理距离大,教育效果就差。在日常学生管理中,学生管理者对学生的情感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类型:一是热情、细致、耐心型。通常表现为在学生工作中,对学生充满爱心、热情,能细腻、敏锐地察觉学生情感细微变化并耐心引导;二是冷漠、被动、置之不理型。通常表现为注重学生的外在表现、成绩、荣誉,忽略学生内心世界,缺乏心理沟通,师生关系淡漠;三是压制、轻蔑、放任自流型。通常表现为厌倦学生管理工作,对学生情感躁动,粗暴批评指责。三种情感类型中,第一种能很好地起到情感教育作用,教师能在学生管理中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后两种忽视了学生情感发展,无意中会给学生心理上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不利于班级管理和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
二、学生管理过程中实施情感教育的途径分析
1提高学生管理者情感教育素质和能力。对学生情感教育、感化、引导,是项复杂、长期的系统工作,需要教育者具备各种教育技能和沟通技巧,更需要教育者具备“爱心、知心、耐心、忍心”四大情感教育能力。对学生的教育就是爱的教育,这就要求教育者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把教育对象当成是正在成长中的鲜活的人。认识到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情感世界是纯真、热烈、稚嫩、脆弱的,需要教师精心呵护。
2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现代教育理念大力提倡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也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要充分尊重、重视、引导好每一个学生的情感,平等、公平、民主地处理好每一个学生的事情,积极在班级管理中营造民主、平等、自由的积极氛围。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强调得更多的是单方面的行政管理,而忽视了学生个体的独立性和自觉性。应该由单方面的行政管理转变成尊重学生基础上的“自觉、自我管理”,让学生在情感上自觉接受这种尊重管理。
3分层次做好学生情感教育工作。在班级管理中,要善于将全班学生分类管理,分层次地、有针对性地做好情感教育工作。一是对优等生的情感教育要注重稳定和提高优等率。优等生是班级的榜样和旗帜,要采取稳定情绪的办法,扩大优生面,营造进步氛围。优等生的特点是自信中带自负,宜用暗示、含蓄、旁敲侧击的方法提醒他们扬长避短、全面发展。二是对中等生情感教育要注重鼓励取得更大成绩。中等生一般占班级的70%。他们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宜先稳定情绪,鼓励其进步,防止掉队。应以表扬为主,触动心灵、激发潜力,鼓励他们更上一层楼。三是对后进生情感教育要做好转化工作。后进生要么情绪低落、意志消沉、少言少语,要么就是特别能捣乱,自卑感很强。教育谈话中要保护好他们脆弱的自尊心,耐心做好转化工作。
三、学生管理过程中实施情感教育的原则
1尊重与引导相结合的原则。尊重是爱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前提。尊重学生应该是有原则的尊重,而不是任意放纵,要对学生消极情感和不正确行为加以引导。在尊重他们个性的同时,要防止部分学生自私意识、虚荣心理、骄傲情绪等不良情绪发展。要引导他们进行自我审视,能接受别人的批评和意见,保持正常、良好的心态,在自我得到尊重的同时,也要学会尊重他人。
2信任与培养相结合的原则。信任在情感因素中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它要求师生双方坦诚相待,更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充分的肯定。在教育过程中,切忌出现两种走极端的现象:对优秀学生一味信任,对后进学生一味排斥和怀疑。在情感教育过程中,只有将信任与培养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发挥信任的作用,从而赢得学生的信任。
3关心与严教相结合原则。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健康、生活加以关心、爱护,使学生感受到温暖,产生强烈的亲近感、信赖感。关心学生不等于放松要求,不等于溺爱、偏爱、包办代替。在关心他们的同时,要用严格的标准去规范他们的行为,用严格要求去督促他们进步。
4理解与批评相结合的原则。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对青年学生的情感教育靠简单说教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我们往往需要在学生的内心世界进行更深层次的情感交流、探索,打开学生心扉,帮助他们愉快学习和生活。要学会理解学生所处的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以理解的态度、善意的批评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
参考文献:
刑丽化浅谈学生教育管理中的情感效应[J]咸宁学院学报,2006,(02)
一、积极心理学的由来
"积极心理学"在1998年由当时的美国心理学会主席马丁·赛里格曼首先提出。之所以提出这个名词,是因为赛里格曼意识到自二战以来,心理学对心理疾病的过分重视导致了一些弊端。大多数科学心理学忽略了对正常人群的研究,少了一些对美好生命的关注。心理学潜在的观念将人类的本质嵌入了疾病模式。人往往被看作是有瑕疵的、脆弱的,承受着残酷的环境或不良基因的残害,要么无法被救治,要么只能部分恢复。
积极心理学呼吁心理学不仅要关注疾病,也要关注人的力量;不仅要修复损坏的地方,也要努力构筑生命中美好的东西;不仅要致力于治疗抑郁痛苦的创伤,也要帮助健康人实现人生价值。
二、积极心理学的三个主题
(1)积极的主观体验(幸福、愉悦、感激、成就)
(2)积极的个人特质(个性力量、天分、兴趣、价值)
(3)积极的机构(家庭、学校、商业机构、社区和社会)
三、积极情绪和情感
我们的祖先所要面临的重要生存任务:饮食、配偶和养育后代。这些活动能够带来愉悦感绝非偶然,这使得我们的祖先作为单独的生命个体,以及作为整个人类物种得以存活和兴旺。
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作用各不相同。消极情绪提醒我们注意环境的危险。当我们感受到消极情绪时,我们的反应选择会变得狭窄,会匆忙去躲避危险。相反,积极情绪代表着安全,我们对积极情绪采取的内在反应不是限制,而是扩大了我们的选择范围。积极情绪所起的进化性决定作用,不是表现在当前,而是表现在未来。体验积极的情绪,能指引我们更多参与到可以增强我们行为和认知能力的活动中。
四、积极情绪的作用
被带入实验室进行积极情绪体验研究的被试者们,表现出了在认知能力上的变化。比如注意力宽度更广,工作记忆力提高,语言表达更流畅,对知识的感受性增强。
积极情绪能消除消极情绪导致的生理学反应,减轻实验中产生的焦虑情绪。
五、积极情感的稳定性
调查证明,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能在数周、数月、数年甚至几十年都保持高度的稳定性。性情乖戾的老年男子以前可能曾经是暴躁的青年、任性的少年、爱哭的幼童,以及让父母头疼的婴儿。
独处时有好心情的人,跟别人在一起时,往往也有好心情,反之亦然。有意思的是,人们积极情感的平均水平,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保持着连续性和一致性,不仅如此,积极情感的变异度也保持了较高的一致性。
有些人在发生好事时会有担心。在这种情况下,选择去享受还是去担心这件事,是一种习惯性倾向,是一种相对稳定的性格特点,这种特点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可靠测量出来:询问人们是否会经常期望未来有美好积极的事情发生,是否经常去品味目前的生活,是否经常回忆以往生活的美好。
与那些遇到积极事件往往心存担忧的人相比,那些习惯去品味生活美好的人,生活更幸福,对日常生活的满意度更高、更乐观、也更不容易出现抑郁情绪。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